HFSS半波偶極子天線設計_第1頁
HFSS半波偶極子天線設計_第2頁
HFSS半波偶極子天線設計_第3頁
HFSS半波偶極子天線設計_第4頁
HFSS半波偶極子天線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FSS半波偶極子天線設計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

半波偶極子天線1.電流分布對于從中心饋電的偶極子,其兩端開路,故電流為零。工程上通常將其電流分布近似為正弦分布。假設天線沿z軸放置,其中心坐標位于坐標原點,如圖所示,則長度為l的偶極子天線的電流分布為:

I(z)=Imsink(l-|z|)Im是波腹電流,k波數(shù)。對半波偶極子而言l=λ/4.則半波偶極子的電流分布可以寫成:I(z)=Imsin(π/2-kz)=Imcos(kz)目前二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2.輻射場和方向圖已知半波偶極子天線上的電流分布,可以利用疊加原理來計算半波偶極子天線的輻射場。上次課已經(jīng)求解得:目前三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方向性系數(shù)根據(jù)公式可計算出半波偶極子天線的方向性系數(shù)為:若以分貝表示為:目前四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4.輻射電阻天線的評價功率密度可以用平均坡印亭矢量來表示:

目前五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5.輸入阻抗根據(jù)基本的傳輸線理論,輸入阻抗一般同時包含實部和虛部兩部分,即為:

Zin=Rin+jXin

實部電阻包含輻射電阻和導體損耗所產生的導體電阻,對于良導體而言,導體電阻可以忽略,此時實部僅包含輻射電阻Rin=Rr。虛部電抗為零。對于半波偶極子天線而言,輸入阻抗近似看為輻射電阻73.2歐姆??梢?,半波偶極子天線的輸入阻抗是純電阻,易于和饋線匹配,這也是它被較多采用的原因之一。目前六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2半波偶極子天線設計這里要求設計一個中心頻率為3GHz的半波偶極子天線,天線沿z軸放置,中心位于坐標原點,天線材質使用理想導體,總長度為0.48λ,半徑為λ/200.天線的饋電采用集總端口激勵方式,端口距離為0.24mm,輻射邊界和天線的距離為λ/4。變量定義變量名變量單位(mm)工作波長lambda100天線總長度length0.48*lambda端口距離gap0.24單個極子長度dip_lengthLength/2-gap/2天線半徑dip_radiusLambda/200輻射邊界圓柱體半徑rad_radiusDip_radius+lambda/4輻射邊界圓柱體高度rad_heightDip_length+gap/2+lambda/10目前七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3HFSS天線設計流程設置求解類型:模式驅動(drivenmodel)、終端驅動(drivenTerminal)創(chuàng)建天線的結構模型:根據(jù)天線的初始尺寸和結構,在HFSS窗口中創(chuàng)建出天線的HFSS參數(shù)化設計模型。設置邊界條件:在HFSS中,與背景接觸的表面都被默認設置為理想導體邊界(PerfectE);為了模擬無限大的自由空間,必須把與背景相接觸的表面設置為輻射邊界條件或者理想匹配層(PML),這樣才能計算出遠區(qū)輻射場。目前八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設置激勵方式。天線必須通過傳輸線或波導傳輸信號,天線與傳輸線或者波導連接處即為饋電面或激勵端口。有兩種激勵方式:波端口激勵(waveport)和集總端口激勵(Lumpedport)。通常在與背景相接觸的饋電面的激勵方式使用波端口激勵,在模型內部的饋電面的激勵方式使用集總端口激勵。設置參數(shù)求解,包括設定求解頻率和掃頻次數(shù),求解頻率通常設定為天線的工作頻率。運行求解分析。查看求解結果。Optimertrics優(yōu)化設計。目前九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4天線的HFSS仿真設計1.新建設計工程(1)運行HFSS并新建工程啟動HFSS軟件,新建一個工程文件,把工程文件另存為dipole.hfss。(2)設置求解類型在主菜單欄中選擇HFSS----SolutionType,選中DrivenModel單選按鈕,然后單擊ok按鈕,完成設置。目前十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設置模型長度單位在主菜單欄中選擇Modeler----units,選擇mm。2.添加和定義設計變量在HFSS中定義和添加如圖1所示的變量。在HFSS主菜單欄中選擇HFSS----DesignProperties命令,打開設計屬性對話框,單擊ADD按鈕,打開addproperty對話框,在addproperty對話框中的name輸入lambda,初始值100mm,然后單擊ok。依次定義變量length,初始值0.48*lambda;定義變量gap,初始值0.24mm;定義變量dip_length,初始值length/2-gap/2;定義變量dip_radius,初始值lambda/200;定義變量rad_radius,初始值dip_radius+lambda/4;定義變量rad_height,初始值dip_length+gap/2+lambda/10。最后點確定按鈕。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2.添加和定義設計變量在HFSS中定義和添加如圖1所示的變量。在HFSS主菜單欄中選擇HFSS----DesignProperties命令,打開設計屬性對話框,單擊ADD按鈕,打開addproperty對話框,在addproperty對話框中的name輸入lambda,初始值100mm,然后單擊ok。依次定義變量length,初始值0.48*lambda;定義變量gap,初始值0.24mm;定義變量dip_length,初始值length/2-gap/2;定義變量dip_radius,初始值lambda/200;定義變量rad_radius,初始值dip_radius+lambda/4;定義變量rad_height,初始值dip_length+gap/2+lambda/10。最后點確定按鈕。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設計建模(1)創(chuàng)建偶極子天線模型在主菜單欄中選擇draw----cylinder或單擊工具欄上的圓柱體按鈕,進入創(chuàng)建圓柱體的狀態(tài)。新建的圓柱體會添加到操作歷史樹的solids節(jié)點下,默認名cylinder。雙擊操作歷史樹中的solids下的cylinder節(jié)點,打開如下對話框。把圓柱體名稱設置為Dipole,其材質為pec。如圖所示。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雙擊操作歷史樹中的Dipole下的createcylinder節(jié)點,打開新建圓柱體屬性對話框的command選項卡,在該選項卡中設置圓柱體的底面圓心坐標、半徑和長度。在centerPosition文本框中輸入底面圓心坐標(0,0,gap /2),在Radius文本框中輸入半徑值dip_radius,在height文本框中輸入長度值dip_length,如下圖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圓柱體Dipole的創(chuàng)建。到此為止創(chuàng)建好了名稱為Dipole的理想導體細圓柱體模型,按快捷鍵ctrl+D全屏顯示。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接下來生成偶極子天線的另一個臂。選中創(chuàng)建的圓柱體模型Dipole,然后從主菜單欄中選擇edit----duplicate----aroundaxis,執(zhí)行沿坐標軸的復制。會打開一個對話框。在所打開的對話框中將Axis設置為x軸,將Angle選項設置為180deg,并在totalnumber數(shù)值框中輸入2,單擊ok按鈕。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2)設置端口激勵

半波偶極子天線由中心位置饋電。在偶極子中心位置創(chuàng)建一個平行于yz面矩形面作為激勵端口平面,并設置端口平面的激勵方式為集總端口激勵。該矩形面需要把偶極子天線的兩個臂連接起來。因此其頂點坐標為(0,-dip_radius,-gap/2),長度和寬度分別為2*dip_radius和gap。單擊工具欄上的xy下拉菜單列表框,選擇yz選項,把當前工作面設置為yz平面;然后從主菜單欄中選擇draw----rectangle。新建的矩形面會添加到操作歷史樹的sheets節(jié)點下,其默認的名稱是rectangle1.雙擊操作歷史樹中的sheets下的rectangle1節(jié)點,打開新建矩形面屬性對話框,把矩形面的名稱設置為Port。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雙擊操作歷史樹中port下的creatrectangle節(jié)點,打開新建矩形面屬性對話框的command選項卡,在該選項卡中設置矩形面的頂點坐標和大小。在position文本框中輸入頂點坐標(0,-dip_radius,-gap/2),在Ysize和Zsize文本框中分別輸入矩形面的長和寬為2*dip_radius和gap,如下圖所示。最后按ok按鈕。接下來要設置該矩形面的激勵方式為集總端口激勵,具體操作方法如下: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在操作歷史樹中的sheets節(jié)點下選中該矩形面。然后在其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assignexcitation----lumpedport,在打開的集總參數(shù)設置對話框中,將resistance設為73.2歐姆,將reactance設為0ohm,然后單擊下一步;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打開modes對話框,在對話框中單擊IntegrationLine列下的none,從下拉菜單中選擇newline選項,此時會進入三維模型窗口進行端口積分線的設置。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設置輻射邊界條件要在HFSS中計算分析天線的輻射場,則必須設置輻射邊界條件或PML邊界條件。當前設計中我們使用輻射邊界條件,輻射邊界和天線之間的距離為1/4個工作波長。這里,我們要先創(chuàng)建一個沿著z軸放置的圓柱體模型,其材質為空氣(air),底面圓心坐標為(0,0,-rad_height),半徑為rad_radius,高度為2*rad_height,然后把該圓柱體的表面設置為輻射邊界條件。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A。創(chuàng)建輻射邊界的圓柱體單擊工具欄上的YZ下拉列表框,從其下拉列表中選擇XY項,把當前工作平面設置為xy平面;Draw----cylinder創(chuàng)建圓柱體,新建的圓柱體添加在操作歷史樹的solids節(jié)點下,默認為cylinder1;雙擊操作歷史樹下cylinder1,打開屬性對話框,把圓柱體名稱改為Rad_air,設置材質為air,其透明度為0.8.如下圖所示。最后單擊確定按鈕。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雙擊操作歷史樹中的rad_air下的createcylinder節(jié)點,打開屬性對話框,在該選項卡中設置圓柱體的底面圓心坐標、半徑和長度。Centerposition設為(0,0,-rad_height)Radius輸入半徑值rad_radius;Height文本框中輸入長度值2*rad_height。最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圓柱體rad_air的創(chuàng)建。如下如所示。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B。設置輻射邊界條件在操作歷史樹下單擊rad_air節(jié)點,選中該圓柱體模型。然后在其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assignboundary----radiation,打開輻射邊界條件設置對話框,如下圖所示。在改對話框中保留默認設置,直接單擊ok按鈕,把圓柱體模型rad_air的表面設置為輻射邊界條件。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4.求解設置

分析的半波偶極子天線的中心頻率在3GHz附近,因此求解頻率設置為3GHz。同時添加2.5GHz~3.5GHz的掃頻設置,掃頻類型選擇快速掃頻(Fast),分析天線在2.5~3.5GHz頻段內的回波損耗和電壓駐波比。(1)求解頻率和網(wǎng)格剖分設置設置求解頻率3GHz;自適應網(wǎng)格剖分的最大迭代次數(shù)為20,收斂誤差為0.02.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analysis,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中addsolutionSetup,完成設置。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2)掃頻設置掃頻類型選擇快速掃頻,掃頻范圍為2.5GHz~3.5GHz,頻率步進為0.001GHz。展開工程樹下的analysis

節(jié)點,右鍵單擊前面添加的求解設置項Setup1;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Addfrequencysweep;打開editsweep對話框完成設置。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5.設計檢查和運行仿真運算前面已經(jīng)完成了偶極子天線模型的創(chuàng)建和求解設置;接下來就運行仿真計算并查看分析結果。但在計算前要進行設計檢查。從主菜單HFSS----Validationcheck,得到如下對話框。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6.HFSS天線問題的數(shù)據(jù)后處理HFSS擁有強大的數(shù)據(jù)后處理功能,仿真分析完成后,在數(shù)據(jù)后處理部分能夠給出天線的各項性能參數(shù)的仿真分析結果。如回波損耗、駐波比、Smith圓圖、輸入阻抗和方向圖。(1)回波損耗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results節(jié)點,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createmodelsolutiondatareport----rectangleplot命令,打開報告設置對話框,如下圖所示。然后單擊newreport按鈕,再單擊close按鈕關閉對話框,此時可以生成在2.5~3.5GHz頻段內的回波損耗S11分析結果。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四十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2)電壓駐波比查看天線駐波比的操作和查看回波損耗S11類似,同樣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results節(jié)點,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createmodalsolutiondatareport----rectangleplot;再按照如下圖表進行設置,最后單擊newreport,單擊close,得到天線的駐波比分析結果。目前四十一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四十二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3)Smith圓圖在天線的設計中,smith圓圖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借助圓圖可以方便地分析阻抗匹配、駐波比、歸一化輸入阻抗。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results節(jié)點,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createmodalsolutiondatareport----Smithchart,打開如下對話框,進行設置。目前四十三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四十四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4)輸入阻抗輸入阻抗是天線的一個重要性能參數(shù)。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results節(jié)點,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createmodalsolutiondatareport----rectangleplot,打開報告對話框,進行如下圖設置。目前四十五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點擊newreport按鈕,再單擊close按鈕關閉對話框,此時得到天線的輸入阻抗結果報告。目前四十六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5)方向圖方向圖是方向性函數(shù)的圖形表示,它可以形象地描繪天線輻射特性隨著空間方向坐標變化的關系,是衡量天線性能的重要圖形。在HFSS后處理部分可以方便繪制出天線的平面方向圖和立體方向圖。方向圖是在遠區(qū)場確定的,要查看天線的遠區(qū)場輻射結果。首先要設立輻射表面。接下來分析半波偶極子天線在xz平面和xy平面的增益方向圖,以及查看半波偶極子天線三維立體增益方向圖的具體操作。目前四十七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A。定義輻射表面輻射表面是基于球坐標系定義的。Xz平面即球坐標系下φ=0°的平面,xy平面即球坐標系下θ=90°的平面,而三維立體球面在球坐標下則表示為0≦θ≦180°,0≦φ≦360°。定義xz平面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radiation節(jié)點,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insertfarfieldsetup----infinitesphere,打開farradiationspheresetup完成如下設置。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設置。此時定義的輻射表面的名稱E__Plane會添加到工程樹的Radiation節(jié)點下。目前四十八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目前四十九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定義xy平面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radiation節(jié)點,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insertfarfieldsetup----infinitesphere,打開farradiationspheresetup完成如下設置。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設置。此時定義的輻射表面的名稱H__Plane會添加到工程樹的Radiation節(jié)點下。目前五十頁\總數(shù)五十八頁\編于十三點定義三維立體球面右鍵單擊工程樹下的radiation節(jié)點,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insertfarfieldsetup----infinitesphere,打開farfieldradiationspheresetup完成如下設置。然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