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湖南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公開招聘19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1.gif)
![2023年05月湖南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公開招聘19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2.gif)
![2023年05月湖南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公開招聘19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3.gif)
![2023年05月湖南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公開招聘19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4.gif)
![2023年05月湖南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公開招聘19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05685464ee940f41240d1c50b8fc31d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23年05月湖南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公開招聘19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一.高頻考點題庫(共1000題)1.鐮刀:稻田A.試管:醫(yī)院B.鋼筆:辦公大樓C.導彈:軍隊D.塔吊:建筑工地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鐮刀是稻田里常見的一種收割工具,二者是常見工具和地點的對應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試管是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而非醫(yī)院里常見的工具,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在辦公大樓里書寫時不一定使用鋼筆,也可能是簽字筆等,二者不是常見工具和地點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導彈是軍隊可能使用的一種武器,二者不是常見工具和地點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塔吊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二者是常見工具和地點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2.把下面幾個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1)由此形成了一個悖論。(2)一方面,專業(yè)化才能有好作家;另一方面,文學脫離生活本質,專業(yè)化難有好作家。(3)專門文學家的出現(xiàn),是文學史上產(chǎn)生眾多優(yōu)秀作品的原因之一。(4)但是,文學的專門化,又使文學家們得以生活在書齋、閣樓、亭子間里,局限在一個獨特的小圈子中,與社會和他人的生活相隔離。(5)文學家們受過良好教育,熟悉各種文學經(jīng)典,掌握豐富的創(chuàng)作技巧,這些都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A.2-3-4-5-1B.3-4-2-1-5C.3-5-4-1-2D.3-5-1-2-4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判斷首句。③句論述專門文學家的出現(xiàn)帶來的好處。②句具體解釋專業(yè)化的好處和文學脫離生活本質,專業(yè)化難有好作家,該句是具體分析。應該③先引出話題,再分析“一方面……另一方面”,排除A項。第二步,尋找原文突破口。④句轉折論述文學的專門化帶來的問題,對比選項,④句前面接⑤句和③句正好形成轉折。②句和④句不形成轉折關系,排除D項。第三步,對比B項和C項,確定①②的位置。分析可知②句是對①的具體解釋,解釋“悖論”,故是①②的順序。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觀察選項,判斷首句。②句論述專業(yè)化和好作家的關系,③句指出專門文學家的出現(xiàn)帶來了文學史上眾多的優(yōu)秀作品,從內容上分析,難以判斷首句,進而尋找其他線索。④句出現(xiàn)轉折詞“但是”,且主要闡述“文學的專門化”給文學家?guī)淼牧觿荩是拔膽撌銎鋬?yōu)勢,對比選項,③句和⑤句均論述了文學家的優(yōu)勢,可與④句構成轉折詞捆綁,而②句結尾部分未論述文學家的優(yōu)勢,無法與④句構成語義相反的轉折詞捆綁,故排除D項。繼續(xù)對比選項,較大的區(qū)別在于①句和②句的先后順序,②句論述了“專業(yè)化”和“好作家”之間的矛盾,是對①句“悖論”的解釋說明,故①句應在②句之前,可初步鎖定答案為C項。驗證C項,③句首先引出“專門文學家”的話題,隨后⑤④兩句分別論述其優(yōu)勢與劣勢,接著①句的“由此”下結論,指出“悖論”的存在,并通過②句對結論進行了具體解釋。經(jīng)驗證,C項順序符合邏輯,當選。故正確答案為C?!疚亩纬鎏帯俊段膶W,請回歸生活(文學觀象)》3.質量∶價格∶商品A.口碑∶票房∶電影B.公平∶正義∶律師C.好評∶差評∶服務D.相貌∶品格∶性情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百|量”與“價格”都是評價“商品”的標準,二者與“商品”屬于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口碑”與“票房”都是評價“電影”的標準,二者與“電影”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公平”與“正義”是對“律師”的評價內容,而非評價標準,排除;C項:“好評”與“差評”是對“服務”的評價內容,而非評價標準,排除;D項:“相貌”與“品格”是對人的評價標準,而非“性情”的評價標準,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4.小李駕車從甲地去乙地,如果比原車速提高25%,則比原定時間提前30分鐘到達;如按原車速行駛120千米后,再將車速提高25%,可提前15分鐘到達,則原車速是:A.84千米/小時B.108千米/小時C.96千米/小時D.110千米/小時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第二步,分析可知,前120千米,以原車速行駛和提速25%相比,時間相差30-15=15分鐘。原車速和提速后的車速比值為1∶(1+25%)=4∶5,故所用時間為5∶4。相差的1份就是15分鐘,故原車速行駛120千米對應的時間為5×15分鐘=75分鐘=1.25小時,則原車速是120÷1.25=96(千米/小時)。因此,選擇C選項。5.中秋佳節(jié),闔家歡聚。不如,就讓我們過個有傳統(tǒng)儀式感的中秋節(jié)吧。一路沿襲,一路
,在儀軌儀式中感受
的情懷、感念、文化,體驗綿延千古的習俗、活動、歷程。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繼承與時俱進B.繼承賡續(xù)不絕C.傳承賡續(xù)不絕D.傳承與時俱進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空,“一路···一路···”句式相同表并列,所填詞語應與“沿襲”意思相近,根據(jù)前文可知,沿襲的是“傳統(tǒng)儀式感的中秋節(jié)”,即為一種文化,由此可以知,所填詞語與“文化”進行搭配,“傳承文化”為固定搭配,因此C、D兩項保留;A、B兩項“繼承”指一個對象直接使用另一對象的屬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遺囑接受死者的財產(chǎn)、職務、頭銜、地位等,與“文化”搭配不當,排除;第二空,句式相同表并列,所以所填詞語應與“綿延千古”意思相近,即強調持續(xù)不斷、綿延不絕。C項“賡續(xù)不絕”指持續(xù)不斷,與“綿延千古”對應,當選;D項“與時俱進”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前進,文段并沒有提到隨時代發(fā)展而前進,而是遵循傳統(tǒng),并且與“綿延千古”不能形成對應,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文段出處】《讓我們過個有傳統(tǒng)儀式感的中秋節(jié)》6.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國家機構知識。第二步,我國《憲法》對于全國人大常委的職權做出十分具體而全面的規(guī)定。根據(jù)《憲法》第六十七條,全國人大常委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有權撤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決議。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無權改變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因此,本題錯誤。根據(jù)《憲法》第八十九條,國務院的職權包括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fā)布的不適當?shù)拿?、指示和?guī)章;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shù)臎Q定和命令。所以,在監(jiān)督關系中上級對下級不適當?shù)牟糠挚梢赃M行撤銷,而領導關系上級對下級不適當?shù)牟糠旨瓤梢愿淖円部梢猿蜂N。7.126,153,225,243,315,(
)A.426B.361C.345D.333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特殊數(shù)列。第二步,數(shù)字變化無明顯規(guī)律,考慮每項各個位數(shù)之和。觀察數(shù)列發(fā)現(xiàn)每項各個位數(shù)之和分別為9,9,9,9,9,故所求項的各個位數(shù)之和也是9,結合選項,只有D項符合規(guī)律。因此,選擇D選項。8.美國一家叫奧星翁的小公司30日宣布推出兩款低能耗的微型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可達每秒3000億次,硬盤儲量為9.6萬億字節(jié),據(jù)該公司介紹,他們推出的兩款微型超級計算機中,一款采用12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另一款則采用96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后者常規(guī)運算速度為每秒1500億次,峰值運算速度達3000億次。目前個人電腦的運算速度在每秒20億至30億次之間,而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則以萬億次計算,因此奧里翁公司指出該公司的微型超級計算機可以填補中間的空缺,其銷售對象主要為科研部門、設計事務所和其他需要高性能電腦的公司。下列有關“微型超級計算機”的說法,與原文意思有差異的一項是()。A.微型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在每秒千億次范圍B.微型超級計算機適用于科研部門,設計事務所和其他需要高性能電腦的公司C.微型超級計算機可以填補個人電腦和大型超級計算機運算能力中間的空缺D.微型超級計算機具有低能耗的性能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A項,根據(jù)“一款采用12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另一款則采用96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后者常規(guī)運算速度為每秒1500億次,峰值運算速度達3000億次”可知,該公司推出兩款微型超級計算機一款是12枚芯片的,一款是96枚芯片,96枚芯片的微型超級計算機運轉速度為1500億次,故12枚芯片的按比例應為幾百億次,故說法有誤,當選;B項,根據(jù)“其銷售對象主要為科研部門,設計事務所和其他需要高性能電腦的公司”可知,表述無誤,排除;C項,根據(jù)“目前個人電腦的運算速度在20億至30億次之間,而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則以萬億次計算,因此奧里翁公司指出該公司的微型超級計算機可以填補中間的空缺”可知,表述無誤,排除;D項,根據(jù)“兩款低能耗的微型超級計算機”“一款采用12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另一款則采用96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可知,表述無誤,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細節(jié)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結合題干內容,在文段中找到相關的信息,并將選項與之進行一一對照,從而判斷其說法是否正確。由“他們推出的兩款微型超級計算機中,一款采用12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另一款則采用96枚低能耗‘全美達’芯片。后者常規(guī)運算速度為每秒1500億次,峰值運算速度達3000億次”可知,文段只提到后一款的運算速度,前一款運算速度無從得知,A項“每秒千億次范圍”說法有誤。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中“每秒千億次范圍”只是其中一款的運算速度,另一款未知,不符合原文。B項對應“其銷售對象主要為科研部門、設計事務所和其他需要高性能電腦的公司”,符合原文。C項對應“目前個人電腦的運算速度在每秒20億至30億次之間……該公司的微型超級計算機可以填補中間的空缺”,符合文意。D項對應“美國一家叫奧星翁的小公司30日宣布推出兩款低能耗的微型超級計算機”,符合原文。因此,選擇A選項。9.某社會機構公布了一項長期社會調查的結課,調查顯示:在婚后的13年里,婦女們平均增長了13公斤,男人們平均增長了20公斤。這一機構得出結論:婚姻能使人變胖。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可能對上述結論提出質疑?A.如果調查時間取3年或者31年,被調查的體重會遠遠小于以上增長幅度B.在婚后的13年里,被調查的男人中,有一些體重增長不到20公斤C.與被調查者年紀相仿的獨身者,婦女們13年里平均增長了16公斤,男人們平均增長了25公斤D.在婚后的13年里,被調查的男人中有一些體重明顯下降了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質疑”,確定為削弱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婚姻能使人變胖。論據(jù):在婚后的13年里,婦女們平均增長了13公斤,男人們平均增長了20公斤。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增加論據(jù)。體重的增長幅度小,也說明體重確實會增加,所以,婚姻還是會使人變胖,因此,具有加強作用,排除。B項:增加論據(jù)。有一些體重增長不到20公斤,還是增長了,所以,婚姻還是會使人變胖,因此,具有加強作用,排除。C項:增加反向論據(jù)。該項指出獨身者的婦女和男人們的平均體重增長比結婚的還要更多,因此,不是婚姻導致人變胖,具有削弱作用。D項:不明確項。該項指出被調查的男人中有一些體重明顯下降了,個別人,部分人的體重下降,不能證明平均體重的情況,所以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選擇C選項。10.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十多年來,創(chuàng)造性提出并始終________“上海精神”,主張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fā)展,為世界各國共同繁榮、區(qū)域合作發(fā)展壯大提供了有益________,為推動各國________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重大貢獻。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實踐
啟發(fā)
并肩B.推行
借鏡
昂首C.踐行
借鑒
攜手D.履行
啟示
挽手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二空。文段中描述到“上海精神為區(qū)域合作發(fā)展壯大提供了有益________”,可知應為提供了幫助或參考。A項“啟發(fā)”和D項“啟示”語義與文段不相符,同時“有益”與啟示、啟發(fā)略顯重復,因為啟示、啟發(fā)本身就是有益的,因此排除A項和D項。B項“借鏡”比喻參考和吸取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C項“借鑒”意思相同,二者均符合語境,保留。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據(jù)“為推動各國________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可知,應為各國一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此這一空應填詞的意思與“一同”相近,B項“昂首”指仰著頭,與“一同”意思不同,排除B項。C項“攜手”指比喻共同做某事,與文段意思相符。答案鎖定C選項。第三步,驗證第一空?!佰`行上海精神”,語義相符。因此,選擇C選項。11.有一項測驗由20道單選題組成,每道題有A、B、C、D四個選項?;卮鹫_1道題得2分,回答錯誤1道題倒扣1分。若20道題全部選擇A,得分將為4分;若全部選B,得分將為1分;若全部選C,得分將為﹣8分。那么該項測驗中正確答案為D項的題目有(
)道。A.0B.1C.2D.3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正確答案為A、B、C的題目數(shù)量分別為a、b、c,則2a-(20-a)=4,同理可列方程2b-(20-b)=1,2c-(20-c)=﹣8,解得a=8,b=7,c=4。第三步,正確答案選擇D的題目共有20-8-7-4=1(道)。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第二步,一道題一個正確選項、三個錯誤選項,四個選項得分和為2+3×(-1)=-1,則20題的總得分為-20。則全選A得分+全選B得分+全選C得分+全選D得分=-20,則全選D的最終得分為-20-(4+1-8)=-17。[﹣17-(﹣20)]÷[2-(﹣1)]=1,說明全選D做對1題,那么正確答案為D的題目數(shù)為1道。因此,選擇B選項。12.銘心的挫折,有助于驅逐人生的幻想和幼稚;________了戰(zhàn)勝挫折的艱難和壯烈,會使我們更有勇氣________命運的殘酷。誰說不期而至的挫折不是一種機遇的________?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體驗
正視
賞賜B.體味
正視
賞賜C.體驗
直面
恩賜D.體味
直面
恩賜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戰(zhàn)勝挫折的艱難和壯烈”和“會使我們更有勇氣”可知,文段側重強調對親身實踐過程中的認識。A項和C項“體驗”指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身經(jīng)歷,側重于一種經(jīng)歷、過程,符合文意。B項和D項“體味”指體會尋味,側重于一種感受,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和D項。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據(jù)“誰說不期而至的挫折不是一種機遇的________”可知,文中表達的意思是挫折會促使人不斷完善,不斷進步,在抓住機遇的過程中,不期而至的挫折是機遇給我們的一種磨礪和鍛煉。A項“賞賜”指地位或輩分高的人把財物送給地位或輩分低的人,文中運用擬人的手法,說明挫折是機遇給我們的磨礪,是一種“賞賜”,符合文意。C項“恩賜”原指帝王賞賜臣下,現(xiàn)泛指因憐憫而施舍,文中并未體現(xiàn)憐憫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答案鎖定A選項。第三步,驗證第二空?!罢暋敝竾烂C對待,不躲避,不敷衍,以正確觀點看待,戰(zhàn)勝挫折后描繪更有勇氣面對命運的殘酷,符合文意。因此,選擇A選項。直面:面對面,不逃避,去面對,一般用于修飾面對事情的態(tài)度。13.2015年我國CPI和PPI分別為1.4%和5.2%,遠低于2014年水平,據(jù)此,有研究機構認為,通貨緊縮是2016年我國首要經(jīng)濟風險,關于通貨緊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社會需求減少,經(jīng)濟持續(xù)上行B.居民收入增加,消費意愿增強C.企業(yè)產(chǎn)品積壓,銷售困難加大D.存款收益提升,投資熱情提高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宏觀經(jīng)濟知識。第二步,根據(jù)通貨緊縮三要素論,通貨緊縮是經(jīng)濟衰退的貨幣表現(xiàn),因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特征:一是物價的普遍持續(xù)下降;二是貨幣供給量的連續(xù)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經(jīng)濟全面衰退。由此可知,通貨緊縮時,居民需求不足,購買力下降,致使企業(yè)產(chǎn)品積壓,銷售困難加大。因此,選擇C選項。通貨緊縮的測試指標:依據(jù)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的表述,價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貨緊縮。也有學者將通貨緊縮細分為deflation(通貨緊縮)與disinflation(反通貨膨脹),前者的標志是CPI(居民消費指數(shù)/Consumer
Price
Index)轉為負數(shù),亦即物價指數(shù)與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后者的標志是CPI連續(xù)下降,亦即物價指數(shù)月度環(huán)比連續(xù)下降。A項:根據(jù)通貨緊縮三要素論,通貨緊縮時,居民需求不足,經(jīng)濟全面衰退。A項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B項:通貨緊縮指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至下跌。因此,居民收入減少,消費意愿降低,而非居民收入增加,消費意愿增強。B項錯誤。D項:存款收益提升,意味著存款利率高,而在通貨緊縮時,存款利率會降低,導致存款收益降低。同時通貨緊縮時,居民需求不足,購買力下降,投資熱情降低。D項不符合題意,D項錯誤。14.香煙∶疾病A.汽車∶行駛B.植物∶清新C.水果∶健康D.酒精∶清醒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抽“香煙”可能導致“疾病”,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汽車”與“行駛”屬于主謂關系,排除;B項:“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使空氣變得“清新”,二者屬于對應關系,但對應方式不一致,排除;C項:吃“水果”可以保持“健康”,二者屬于因果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D項:“酒精”與“清醒”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15.小張將新買的手機開機密碼設為由1、3、6、9組成的四位數(shù),第二天,小張開機時忘了四位數(shù)的具體排序,只記得數(shù)字3和9相鄰且1不在最后。問小張要試多少次才能確保打開手機?A.6B.8C.10D.12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問題,屬于基礎排列組合。第二步,3、9相鄰,其本身有2種排列方式。分類討論:①當3、9排在第一、二位時:因為1不在最后,則1只能在第三位,剩余的6只能在第四位,有2×1×1=2(種)排序方式;②當3、9排在第二、三位時:因為1不在最后,則1只能在第一位,剩余的6只能在第四位,有2×1×1=2(種)排序方式;③當3、9排在第三、四位時:因為1不在最后,則1、6可以在第一位或第二位,有2×2=4(種)排序方式。分類用加法,共有2+2+4=8(種)排序方法,即要試8次可確保打開手機。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問題,屬于基礎排列組合,用枚舉法解題。第二步,選項數(shù)據(jù)較小,可采用枚舉法,滿足條件的密碼有:1396、1936、1639、1693、3916、9316、6139、6193共8種,即要試8次可確保打開手機。因此,選擇B選項。16.生態(tài)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而不是靜態(tài)平衡,它是一種絕對平衡。(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生態(tài)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和環(huán)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xié)調和統(tǒng)一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當生態(tài)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系統(tǒng)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于相等,結構和功能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jié)恢復到初始的穩(wěn)定狀態(tài)。其本質是一種相對平衡而不是絕對平衡。故表述錯誤。17.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體諒“庸才”的心情和處境,做到多一點微笑,少一點________;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多一點幫教,少一點________;多一點理解,少一點________;多一點肯定,少一點否定。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冷漠
訓斥
埋怨B.埋怨
訓斥
冷漠C.冷漠
埋怨
訓斥D.訓斥
冷漠
埋怨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可知,前后要填入語義相反的詞語。多一點微笑是指用笑容展現(xiàn)善意和關心,反面是冷淡和漠不關心。A項和C項“冷漠”符合語境。B項“埋怨”指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人或事表示不滿;D項“訓斥”是訓誡和斥責。兩者均沒有“冷淡”的意思,排除B項和D項。第二步,再分析第三空。多一點理解的反面是不理解,是不滿,是抱怨。A項“埋怨”符合語境。C項“訓斥”多用于針對弱項和犯錯誤的方面的斥責,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答案鎖定A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多一點幫教指對于弱者用行動來幫助教導,反面是對于需要幫助的人反而訓斥其弱項?!坝柍狻狈险Z境。因此,選擇A選項。冷漠:(對人或事物)冷淡,不關心。18.吉林省西部的草原濕地是(
)的延伸帶,草原遼闊,泡沼密布,濕地面積較大,地下水和過境水豐富。A.呼倫貝爾草原B.烏蘭毛都草原C.希拉穆仁草原D.科爾沁草原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省情知識。第二步,從生態(tài)區(qū)域分布看,吉林省由東向西自然形成東部長白山地原始森林生態(tài)區(qū)、中東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生態(tài)區(qū)、中部松遼平原生態(tài)區(qū)和西部草原濕地四個生態(tài)區(qū)。西部草原濕地是科爾沁草原的延伸帶,草原遼闊,泡沼密布,濕地面積較大,地下水和過境水豐富,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從中濕潤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和沙漠之間的過渡帶,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和丹頂鶴的故鄉(xiāng)。因此,選擇D選項。A項:呼倫貝爾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大興安嶺以西,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一億四千九百萬畝),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吉林省西部的草原濕地不是呼倫貝爾草原的延伸帶。A項錯誤。B項:烏蘭毛都草原位于內蒙古科右前旗北部,與阿爾山市接壤,總面積80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少有的無污染、無鼠害、無沙化的草原。其培育的“興安細毛羊”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等10個國家,每當召開那達慕盛會,牧民和游人云集這里,盡情享受蒙古族風情。吉林省西部的草原濕地不是烏蘭毛都草原的延伸帶。B項錯誤。C項: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達爾罕茂明安聯(lián)合旗。希拉穆仁蒙古語意為“黃河”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俗稱“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清代喇嘛召廟“普會寺”而得名。吉林省西部的草原濕地不是希拉穆仁草原的延伸帶。C項錯誤。19.在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問題上,早期的規(guī)范觀是“匡正”,認為語言使用必須遵循一定的標準,凡是與標準不符的就是錯誤的,是需要消滅的不正確的語言現(xiàn)象。此后,“匡正觀”逐漸發(fā)展為“追認觀”,既注意語言的變動性,不輕言“不規(guī)范”;又注意語言的穩(wěn)定性,不輕易地把一些尚未定型、尚未被社會公認以及一些顯然不健康的東西采納進來。如今,“動態(tài)”規(guī)范觀越來越趨于普遍認同,這要求我們在“規(guī)范”和“規(guī)則”、“硬規(guī)范”和“軟規(guī)范”、“顯性規(guī)范”和“隱性規(guī)范”等諸多二元對立因素上有區(qū)別地、有針對性地對待語言現(xiàn)象。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A.對待語言文字的正確態(tài)度B.語言文字規(guī)范觀的發(fā)展過程C.語言規(guī)范工作應注意的問題D.辯證看待語言現(xiàn)象的必要性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文段首先提出在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問題上,早期的規(guī)范觀是“匡正”,即語言使用必須遵循一定的標準,消滅不正確的語言現(xiàn)象;接著指出“此后”的情況,即“匡正觀”逐漸發(fā)展為“追認觀”,后面又指出現(xiàn)如今的情況,“動態(tài)”規(guī)范觀趨于普遍認同,人們要在諸多二元對立因素上有區(qū)別地、有針對性地對待語言現(xiàn)象。文段介紹了對待語言文字規(guī)范問題在早期、此后、如今三個不同階段的觀點態(tài)度,即語言文字規(guī)范觀的發(fā)展過程,對應B項。A項,“正確態(tài)度”無中生有,文中只是介紹了不同時期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觀,沒有提及正確與否,排除;C項,文段強調的是不同時期的“規(guī)范觀”,而非“應注意的問題”,且“語言規(guī)范”與“語言文字規(guī)范”相比范圍擴大,排除;D項,“辯證看待語言現(xiàn)象的必要性”偏離文段的中心,文段強調的是不同時期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觀,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文段出處】《語言文字的標桿如何立起來——新聞語言文字失范現(xiàn)象面面觀》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早期的規(guī)范觀是“匡正”,接著介紹“匡正”觀逐漸發(fā)展為“追認”觀,后來又介紹動態(tài)規(guī)范觀越來越趨于普遍認同。文段為并列結構,分別介紹了早期、中期、當下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觀。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語言文字”、C項“語言規(guī)范工作”和D項“語言現(xiàn)象”均與文段“語言文字規(guī)范觀”這一話題不一致,故排除。B項“語言文字規(guī)范觀的發(fā)展過程”是對文段主要內容的全面概括。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首先分析文段結構,根據(jù)文中的時間詞“早期”“此后”“如今”判斷文段是依照時間順序介紹語言文字規(guī)范觀的發(fā)展過程。然后對比選項,選擇與此相符的一項。文段為并列結構。文段首先講了早期對語言文字規(guī)范問題的態(tài)度是“匡正”,即語言使用必須遵循一定的標準;接著又講了“匡正觀”逐漸發(fā)展為“追認觀”,即既注意語言的變動性,又注意語言的穩(wěn)定性;最后指出如今是“動態(tài)觀”,即我們要辯證看待語言現(xiàn)象。因此文段主要介紹的是語言文字規(guī)范觀的發(fā)展過程,B項正確。A項,文段只是客觀論述規(guī)范觀的發(fā)展過程,并未涉及價值判斷,“正確態(tài)度”在文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C項“應注意的問題”、D項“必要性”在文中均沒有具體論述,排除。故本題選B。20.對于人工智能來說,這種學習的廣度實在是________,凡是人類社會的東西和事物,都是其學習的對象。但對它未學習過的東西,人工智能就會________,而且不知道邏輯推理,犯錯誤和發(fā)生事故也在所難免。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巨細無遺
倍感沮喪B.不著邊際
神經(jīng)錯亂C.廣袤無邊
不知所措D.浩如煙海
顛三倒四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上文語境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詞語應該用來形容“廣度”。A項“巨細無遺”是指大小都沒有遺漏;B項“不著邊際”意思是挨不上邊,形容言論空泛,不切實際,離題太遠;D項“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書籍等多得無法計算,三個詞均不能用來形容“廣度”,排除A項、B項和D項。C項“廣袤無邊”比喻非常廣闊,符合文意。答案鎖定C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第二空填入詞語應與上文語境“未學習過的東西”和下文語境“不知道”“犯錯誤”對應?!安恢搿币馑际遣恢涝趺崔k才好,符合文意。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空,搭配“廣度”,根據(jù)后文“凡是人類社會的東西和事物,都是其學習的對象”可知,人工智能學習的廣度很大,C項“廣袤無邊”,形容廣闊得望不到邊際,遼闊無邊,比喻非常廣闊,保留。A項“巨細無遺”指大小都沒有遺漏,和“廣度”搭配不當,排除;B項“不著邊際”,在我們公考中,多指說話辦事挨不上邊、不切實際,排除;D項“浩如煙?!敝肝墨I、資料、書籍等多得無法計算,和“廣度”搭配不當,排除。第二空,驗證,通過橫線后的“而且不知道······”可知,橫線處應表達出“人工智能對于沒有學習過的東西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意思,對應C項“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故正確答案為C?!疚亩纬鎏帯俊兑黄疖嚨湵┞度斯ぶ悄苋觞c》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含義。第二步,結合選項詞義及用法,結合語境選擇最恰當?shù)囊豁棥5谝豢?,“巨細無遺”指大小都沒有遺漏;“不著邊際”指挨不上邊,形容言論空泛,不切實際,離題太遠。二者都不能用來形容學習的廣度,排除A、B。第二空,“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顛三倒四”形容說話辦事沒有次序,沒有條理。用于形容人工智能面對沒有學過的東西時的表現(xiàn),“不知所措”更恰當,排除D。故本題選C。21.全球頁巖氣儲量豐富,開發(fā)潛力巨大,在資源日益____、能源需求增長、價格____的大背景下,其作為常規(guī)天然氣的有益補充,重要性____。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匱乏高漲不可小覷B.匱乏高企不言而喻C.缺乏高企不言而喻D.缺乏高漲不可小覷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實詞和成語的應用。第一空,考查實詞的應用,“匱乏”就是缺乏的意思,多用于物資,修飾資源更為合適,排除C、D兩項。第二空,考查實詞的應用,“高企”是指價位持續(xù)停留在高位,且有可能繼續(xù)上漲,包含了高漲的意思,更適合題干語境,排除A項。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與“資源”搭配,且被“日益”修飾。A項和B項“匱乏”指缺乏,貧乏,多用以指物資。C項和D項“缺乏”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應有的事物)沒有或不夠。因此“資源匱乏”更為合適,排除C項和D項。第二步,再看第三空。根據(jù)“全球頁巖氣儲量豐富……有益補充”可知,該空應體現(xiàn)重要性很明顯的含義。A項“不可小覷”指不可小看,體現(xiàn)不出“明顯”的含義,且不能搭配“重要性”,“重要”就是“不可以小看”,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不言而喻”形容事理極其明顯,符合文意。答案鎖定B選項。第三步,驗證第二空。B項“高企”多指“價格、數(shù)值等居高不下”,且有再升高的可能,常用于金融經(jīng)濟領域,符合文意。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缺詞語的語義。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辨析“缺乏”“匱乏”語義的不同,選擇與“資源”搭配最為恰當?shù)倪x項,排除C、D。第三步,第二空兩個詞語較難辨析,繼續(xù)分析第三空。辨析“不可小覷”“不言而喻”語義的不同,排除未體現(xiàn)“顯而易見”之意的A。第一空,“缺乏”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應有的事物)沒有或不夠?!皡T乏”指(物資)缺乏,貧乏,如能源匱乏、物質匱乏?!百Y源匱乏”為習慣搭配,排除C、D。第二空,“高漲”指水位、物價等急劇上升。“高企”指價格、數(shù)值等居高不下。兩詞填入均無不妥,較難辨析。第三空,題意為頁巖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安豢尚∮U”指不可小看,未體現(xiàn)出“顯而易見”之意,排除A?!安谎远鳌敝傅览砗苊黠@,不用說就明白。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2.葡聚糖是現(xiàn)在人氣極高,食品科學和工業(yè)界很看好的一種可溶性纖維。某些葡聚糖也似乎對于增強免疫力更有效果——但是任何的膳食纖維都會對健康大有裨益。與其花大錢去買“特別的”“增強免疫力”的纖維,多吃一些經(jīng)濟實惠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是不是更劃算?根據(jù)上文推斷,作者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內容是(
)。A.葡聚糖在眾多膳食纖維爭奪戰(zhàn)中如何獲勝B.消費者選擇膳食纖維的方法C.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種類D.膳食纖維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通過提問方式可知,本題為接語選擇題,重點關注文段尾句。文段尾句通過一個反問句,指出應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根據(jù)話題一致的原則,下文應圍繞這一話題展開具體論述,對應C項。A、B、D三項:均未提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一話題,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3.A.2B.4C.6D.8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數(shù)圖推理。第二步,觀察數(shù)列發(fā)現(xiàn)2=4×5-3×6,17=8×10-7×9,規(guī)律為中間數(shù)字=左上角數(shù)字×右上角數(shù)字-左下角數(shù)字×右下角數(shù)字,則所求項為5×7-3×9=8。因此,選擇D選項。24.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我國個稅收入一直穩(wěn)步增長,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但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占總人口的比例始終保持在2%左右。工薪階層作為繳納個稅的主體,在總納稅額中始終占70%左右。據(jù)此,可以推出:A.近年來個稅起征點始終保持穩(wěn)定B.近年來我國居民平均收入穩(wěn)步增長C.近年來不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D.繳納個稅的工薪階層人數(shù)不斷增加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依據(jù)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題干中并未提及個稅起征點的變化情況,無中生有,排除;B項:根據(jù)題干中“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但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占總人口的比例始終保持在2%左右”,可知我國的總人數(shù)在增長,而題干當中“我國個稅收入一直穩(wěn)步增長”,兩者均在增長,無法推知平均居民納稅是否增長,進而無法推斷我國居民平均收入是否增長,排除;C項:根據(jù)題干中“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但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占總人口的比例始終保持在2%左右”,可知我國的總人數(shù)在增加,不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比例始終保持在98%左右(不繳納人數(shù)=總人數(shù)×98%),總人數(shù)增加,那么不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也在增加,可以推出;D項:題干中僅提到了繳納個稅的人數(shù)不斷增加,工薪階層是繳納個稅的主體,是“主體”并非是納稅的所有的人,由此無法確定繳納個稅的工薪階層人數(shù)是否不斷增加,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25.下列關于納稅人的權利說法錯誤的是:A.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的權利B.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免稅的權利C.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退稅的權利D.國家稅收法律為國家機密,納稅人無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稅收征收管理法并選錯誤項。第二步,根據(jù)《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條第一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因此,“納稅人無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說法錯誤。D項錯誤,但符合題意。因此,選擇D選項。A項、B項、C項:根據(jù)《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條第三款,納稅人依法享有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的權利。A項、B項、C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當排除。26.下列對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理解,正確的是(
)。A.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大幅度減少B.現(xiàn)行標準下農(nóng)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C.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D.科技實力躍升,躋身創(chuàng)新型國家前列參考答案:AB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事政治。A項正確,“十三五”規(guī)劃指出: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資源開發(fā)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B、C兩項正確,“十三五”規(guī)劃指出: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yè)、教育、文化體育、社保、醫(y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wěn)步提高。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nóng)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D項錯誤,“十三五”規(guī)劃指出: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成效顯著。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深入實施,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蓬勃發(fā)展,全要素生產(chǎn)率明顯提高??萍寂c經(jīng)濟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增強,邁進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故正確答案為ABC。27.1005×10061006-1006×10051005=?A.0B.100C.1000D.10000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原式=1005×1006×10001-1006×1005×10001=0。28.媒體要做好規(guī)范和專業(yè)的科學傳播并不容易。媒體既要保持代替社會對科學進行監(jiān)督的職能,又有一種本能的
、代言弱勢群體的道義感。作為媒體人有道義感當然是好事,但在科學問題上
因為這種正義感而被處于弱勢的反主流科學一方利用。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匡扶正義切忌B.扶危濟困謹記C.劫富濟貧謹防D.扶正祛邪切莫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空,搭配“代言弱勢群體的道義感”,C項“劫富濟貧”指奪取富人的財產(chǎn),救濟窮人,不符合媒體的所作所為,排除;D項“扶正祛邪”指扶持正氣,去除邪氣,現(xiàn)用來指扶持好的事物,糾正錯誤傾向,文中“弱勢群體”并無正邪之分,排除。A項“匡扶正義”指幫助、輔助正義,與“道義感”搭配合理,語意正確;B項“扶危濟困”指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與“弱勢群體”搭配正確,語意合適。第二空,對比A、B兩項,A項“切忌”指千萬不要;B項“謹記”指把對方的話一定認真記住。根據(jù)文段可知,作者的目的并非是讓讀者記住這句話,而是提醒讀者千萬不要犯這個錯誤,故A項符合文意,當選。故正確答案為A?!疚亩纬鎏帯俊斗乐箍茖W泛政治化如何可能?》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崭窈蟪霈F(xiàn)頓號,其表并列,故所填成語應與后半句語義相近,“道義感”中“道義”含有道德、正義的意思。A項“匡扶正義”指幫助、輔助正義;B項“扶危濟困”指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A項和B項置于此處符合語境。C項“劫富濟貧”指奪取富人的財富,救濟窮人,文段并無“貧”和“富”之意,不符合語境。D項“扶正祛邪”指扶持好的事物,糾正錯誤傾向,同樣文段并不存在好壞、正確錯誤之分,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和D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因為這種正義感而被處于弱勢的反主流科學一方利用”,文段意在強調不能讓“正義感”被“反主流科學”一方所利用。A項“切忌”指千萬不要;B項“謹記”指牢牢記住,A項符合語境。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觀察選項可知,第一空四個成語詞義相近,但側重點不同,可從這一角度切入,排除與語境不符的選項。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詞語的含義與用法,選擇與句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劫富濟貧”意為奪取富人的財產(chǎn),救濟窮人。不能用來描述媒體的作用,排除C?!胺稣钚啊敝阜龀终龤猓コ皻?。此處的弱勢群體并不能等同于正氣,強勢群體并不能等同于邪氣,排除D。第二空,分析可知,所填詞語應表達“避免”的意思,“謹記”表示把對方的話一定認真記住,填入不合語境,排除B。“切忌”含有一定要避免之意,符合文意。故本題選A。29.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公文語言要求的是(
)。A.準確B.簡明C.得體D.形象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公文語言的特點主要是得體、準確、樸實、簡煉、嚴謹、規(guī)范等,重在實用,形象并非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30.泥土之于(
),相當于皮革之于(
)下列詞或詞組依次填入括號內,能夠最大限度滿足題干所表達的類比關系的是:A.磚頭—皮鞋B.蚯蚓—皮匠C.泥沙—皮筋D.小草—動物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逐一代入選項。A項,“泥土”是“磚頭”的原材料,“皮革”是“皮鞋”的原材料,二者均為原材料的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B項,“泥土”中可能有“蚯蚓”,“皮匠”用“皮革”制作皮制品,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泥沙”指“泥土”和沙的混合物,“皮革”和“皮筋”沒有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泥土”中生長著“小草”,“皮革”是經(jīng)物理和化學加工所得到的已經(jīng)變性不易腐爛的“動物”皮,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31.機械與生命體之間的重疊在一年年增加。這種仿生學上的融合也體現(xiàn)在詞語上。“機械”與“生命”這兩個詞的含義在不斷延展,某一天,所有結構復雜的東西都被看作是機器而所有能夠自維持的機器都被看作是有生命的。除了語義的變化,還有兩種趨勢正在發(fā)生:①人造物表現(xiàn)得越來越像生命體;②生命變得越來越工程化,遮在有機體與人造物之間的那層紗已經(jīng)被撩開,它們本質其實是相同的。我們知道生物領域中有諸如有機體、生態(tài)系統(tǒng)這樣的概念,而人造物包括機器人、公司、計算機回路等。那么,如何為兩者共有的靈魂命名呢?由于每個系統(tǒng)都具備如生命的屬性,我們將這些人造或天然的系統(tǒng)統(tǒng)稱為“活系統(tǒng)”。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A.“機械”、“生命”這兩個詞的詞義不斷延展,將無須分別B.生態(tài)系統(tǒng)、計算機回路會融合成為有相同內涵的一個系統(tǒng)C.機械體與生命體兩個系統(tǒng)的重疊是系統(tǒng)屬性上的本質相同D.人造物和生命體的面貌和本質會日趨同化而不可分辨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為細節(jié)題。A項“詞義不斷延展”表述正確,“無須分別”文段未出現(xiàn),無中生有,排除。B項,文段意在說明“生命”與“機械”的本質趨于相同,而“計算機回路”只屬于“機械”的一部分,并非“計算機回路”與“生態(tài)系統(tǒng)”融為一個系統(tǒng),與文意不符,故排除。C項“本質相同”對應文段“遮在有機體與人造物之間的那層紗已經(jīng)被撩開,它們本質其實是相同的”,符合文意,當選。D項“不可分辨”從文段中無從得知,文段只是說“人造物表現(xiàn)得越來越像生命體”,故“不可分辨”無中生有,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疚亩纬鎏帯俊妒Э兀喝祟惖淖罱K命運和結局》32.計算之于(
)相當于實驗之于(
)A.推理:邏輯B.物理:天文C.數(shù)學:化學D.大腦:助手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為填空型,代入選項驗證。A項:計算和推理沒有必然聯(lián)系,實驗和邏輯也沒有必然聯(lián)系,排除;B項:計算和物理是學科和主要方法的對應關系,天文的主要方法是觀測不是實驗,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計算和數(shù)學是學科和主要方法的對應關系,實驗和化學是學科和主要方法的對應,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D項:計算需要借助于大腦,是對應關系,實驗不一定借助于助手,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是C。33.在我國,為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福利,需要對權力進行有效制約和監(jiān)督,其關鍵是(
)。A.加強對社會公眾權力的監(jiān)督B.發(fā)揮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作用C.加大新聞輿論的監(jiān)督力度D.建立健全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行政管理知識。有限制約和監(jiān)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一靠民主,就是充分發(fā)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二靠法制,就是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二者缺一不可。A項錯誤,加強對社會公眾權力的監(jiān)督是加強民主的一種體現(xiàn),而非關鍵。B項錯誤,發(fā)揮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作用是加強法制的一種體現(xiàn),而非關鍵。C項錯誤,加大新聞輿論的監(jiān)督力度是加強民主的一種途徑,而非關鍵。D項正確,建立健全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是制約和監(jiān)督的關鍵。故正確答案為D。34.A.5B.10C.15D.2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數(shù)圖推理。第二步,觀察數(shù)列發(fā)現(xiàn)11-2=3×3,8-2=9×2/3,7-1=8×3/4,規(guī)律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所求項為(9-5)÷(2/5)=10。因此,選擇B選項。35.上海至洛杉磯的直飛航班正常飛行時間為11小時30分左右,而返程則需約14小時15分左右,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勢高低B.兩地時差C.地球磁場D.空中風向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1)風向原因。順風逆風有明顯的區(qū)別,在順風中飛行時,飛機的實際速度為空速加風速,而逆風時反之。(2)航路問題。特別是在遠程航線,為了安全,飛機并不是直線飛行。(3)地球自轉的因素。如果向西飛,加上地球自轉就會很快到達,反之,向東飛存在需要追趕地球自轉的因素。所以,在往返西部和東部地區(qū)時,即使為同一航線往返,受空中風向的影響,由上海飛洛杉磯的飛行時間較返程的時間更短。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本題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據(jù)題干可知,上海飛往洛杉磯的往返時間不相同,上海與洛杉磯的距離相對不變,兩地時差是固定的,與飛行時間無關,B選項排除。飛機在高空飛行,地勢高低也不會影響飛行時間,A選項排除。地球磁場與飛行時間也無關,C選項排除。上海飛往洛杉磯航線處于西風帶,飛機可借助西風帶的西風航行,較為節(jié)省燃油,也更加快捷(飛機實際飛行位置為平流層和對流層交界處,故可受到對流層風帶影響)。而洛杉磯飛往上海航線則因為航線方向與西風方向相反,所用時間會更長也更加耗油,故實際飛行中經(jīng)常調整到高緯度地區(qū)以避開西風帶的逆風影響。故本題選D。36.蜻蜓點水是指蜻蜓在水面飛行時輕觸水面的動作,其主要作用是為了:A.求偶B.產(chǎn)卵C.飲水D.呼吸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了解蜻蜓的相關知識。蜻蜓的幼蟲稱之為水蠆,需要生活在水里。為了繁衍后代,蜻蜓必須選擇在有水的地方產(chǎn)卵,于是蜻蜓用尾巴點水的方法,把受精卵排到水中。從生物學角度講,蜻蜓點水就是蜻蜓產(chǎn)卵,卵直接產(chǎn)入水中,或產(chǎn)于水草上。排除A、C、D。故本題選B。37.某高校今年實行自主招生,經(jīng)學校討論決定,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而不是像絕大多數(shù)高校那樣,根據(jù)考生筆試的成績高低進行錄取。此高校的這個決定最應具備作為前提條件的選項是:A.綜合素質低的考生就不是好學生B.每個考生的綜合素質是不同的C.有能夠評判考生綜合素質高低的可行方法D.筆試成績高的考生不一定是好學生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jù)。論點:某高校自主招生,優(yōu)先錄取綜合素質高的考生,而不是像其他高校根據(jù)筆試的成績高低進行錄取。論據(jù):無。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論點是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選項說的是綜合素質低的考生就不是好學生,與論點無關,屬于無關選項,不能加強論點,排除;B項:綜合素質是否不同與論點優(yōu)先錄取綜合素質高的考生無關,屬于無關選項,不能作為這個決定最應該具備的前提條件,不能加強論點,排除;C項: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的前提是有辦法篩選出來,有評判考生綜合素質高低的可行方法,能夠優(yōu)先錄取出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是必要條件,這是此高校最應具備的前提條件,可以加強論點,當選;D項:筆試成績的高低與綜合素質的高低無關,屬于無關選項,不能作為這個決定最應該具備的前提條件,不能加強論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前提”,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經(jīng)學校討論決定,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而不是根據(jù)考生筆試的成績高低進行錄取。論據(jù):無。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無關選項。題干指出“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未涉及“綜合素質低的考生”是否是壞學生,論題不一致,排除。B項:無關選項。該項指出“考生綜合素質不同”,與題干“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無關,因為即使考生綜合素質相同,也可以參照某一標準判斷出高低,論題不一致,排除。C項:補充前提。利用否定代入法進行驗證,如果沒有評判考生綜合素質高低的可行方法,則無法保證“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因此該項是論點成立的前提,具有加強作用。D項:無關選項。該項指出不以學生的筆試成績評價學生是否是好學生,但是題干未涉及“好學生”,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高校的決定應具備的前提條件,高校的決定是優(yōu)先錄取綜合素質高的學生,而不像大多數(shù)高校那樣根據(jù)考生筆試成績的高低進行錄取。需注意,所選擇的前提應該是高校的決定成立的必要條件,即如果該前提不存在,高校的決定將無法成立。學校的決定為“優(yōu)先錄取那些綜合素質高的考生”。A項,高校的決定是優(yōu)先錄取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對于綜合素質低的學生的情況并未提及,因此該項不是高校的決定應具備的前提。B項,考生的綜合素質不同與高校優(yōu)先錄取綜合素質高的考生無關,因此該項不是高校的決定應具備的前提。C項,指出有能夠評判考生綜合素質高的可行方法,是高校的決定成立的前提,否則如果綜合素質的高低沒有辦法評判,那么學校的這一決定就行不通。D項,高校的決定是優(yōu)先錄取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并未提及綜合素質的高低與筆試成績的高低之間是否有聯(lián)系,因此該項不是高校的決定應具備的前提。故本題選C。38.精準科學選人用人,要以堅持考實評準為基本前提。知人不深、察人不準,對干部的了解僅停留在感性上、印象上,往往會出現(xiàn)用人不當、用人失誤。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精準科學識別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強弱、作風好壞,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與了解。但在實際操作中,有的僅通過定期有限的考察就想掌握班子,僅依靠數(shù)次談話就想吃透干部,這是不切實際的。要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建立經(jīng)常性分析研判制度,主動深入班子、走近干部,通過民主生活會、談心談話、實地調研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考察干部。根據(jù)這段文字,下列對精準科學識別干部理解錯誤的是(
)。A.是用好人的基本前提B.其關鍵是看干部的平時表現(xiàn)C.需要多維度、長時間的考察評價D.必須包括才德、作風等多方面內容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A項,“基本前提”表述過于絕對,根據(jù)“往往會出現(xiàn)用人不當、用人失誤”可知,“往往”一詞表述較為溫和,選項表述錯誤,當選;B項,根據(jù)“僅依靠數(shù)次談話就想吃透干部,這是不切實際的,要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可知,文段側重強調“日??疾臁钡闹匾饔茫硎稣_,排除;C項,根據(jù)“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考察干部”可知,表述正確,排除;D項,根據(jù)“精準科學識別一名干部的德才高低、能力強弱、作風好壞,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與了解”可知,文段側重強調需要長期對于這幾個方面進行關注,表述正確,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文段出處】《精準科學選好人用好人》39.土壤沙化是指良好的或可利用的土壤變成含沙量較多的土地、甚至變成沙漠的過程,導致土壤沙化的主要原因有(
)。A.人類違背規(guī)律的過量活動B.“沙進人退”C.植被減少D.沙塵暴E.氣候變化參考答案:ACE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地理常識。A項正確,人類過度伐木、放牧、圍湖造田、毀林種地,導致植被破壞,這些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活動是造成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B項錯誤,“沙進人退”是指隨著土地沙化面積的擴大,人們離開原有生活的地方,它是土地沙化導致的結果而非原因。C項正確,土地沙化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植被減少,無法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導致土地沙化蔓延。D項錯誤,沙塵暴是由于植被大量破壞使得現(xiàn)有植被無法有效的防風固沙,它是土地沙化導致的結果,而非成因。E項正確,近年來氣候變暖,氣溫顯著升高,暖冬持續(xù)出現(xiàn),導致蒸發(fā)量變大,在降水偏少的地區(qū)就會因干旱導致植被破壞,進而導致土地沙化。故正確答案為ACE。40.長期生活不規(guī)律會導致免疫細胞和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壁上,變成粥樣斑塊。這些斑塊破碎時會形成血栓,血栓有可能脫落,沿血管流動。由于牙周病菌是一種厭氧菌,而血管中有大量氧氣,因此牙周病菌單獨進入血管并不能存活。但是,因為免疫細胞能夠有效隔絕血管中的氧氣,所以人們認為牙周病菌能把免疫細胞當作交通工具,借此移動至身體各處。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上述論證:A.生活不規(guī)律會使體內產(chǎn)生大量膽固醇和厭氧菌B.血栓脫落會導致血管不通暢,阻礙牙周病菌移動C.免疫細胞的整體內環(huán)境不會造成牙周病菌失活D.牙周病菌對身體血管健康的影響是公認的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加強題干論證的一項,解答本題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jù)和結論。題干結論為“牙周病菌能把免疫細胞當作交通工具,借此移動至身體各處”,題干論據(jù)為“牙周病菌是一種厭氧菌,單獨進入血管并不能存活,但免疫細胞能夠有效隔絕血管中的氧氣”。要支持題干論證,可以說明牙周病菌的確可以借助免疫細胞移動至身體各處。題干論據(jù):牙周病菌是一種厭氧菌,牙周病菌單獨進入血管并不能存活,但免疫細胞能夠有效隔絕血管中的氧氣。題干結論:牙周病菌能把免疫細胞當作交通工具,借此移動至身體各處。A項,指出生活不規(guī)律會使體內產(chǎn)生大量膽固醇和厭氧菌,與題干論述無關,不能加強題干論證。B項,指出血栓脫落會導致血管不通暢,阻礙牙周病菌移動,說明牙周病菌可能無法移動至全身各處,削弱了題干論證。C項,指出免疫細胞的整體內環(huán)境不會造成牙周病菌失活,說明牙周病菌可以在免疫細胞內存活,補充了論據(jù),加強了題干論證。D項,牙周病菌對身體血管健康的影響是公認的,與題干論述無關,不能加強題干論證。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加強”,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牙周病菌能把免疫細胞當作交通工具,借此移動至身體各處。論據(jù):由于牙周病菌是一種厭氧菌,而血管中有大量氧氣,因此牙周病菌單獨進入血管病不能存活。免疫細胞能夠有效隔絕血管中的氧氣。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無關選項。該項論證的是長期生活不規(guī)律對身體的影響,但不能證明免疫細胞與牙周病菌之間的關系,論題不一致,無法支持。B項:增加反向論據(jù)。該項說的是身體不規(guī)律導致的粥樣斑塊脫落后對牙周病菌有阻礙,說明牙周病菌不能“移動至身體各處”,可以削弱。C項:隱含前提。該項指出免疫細胞的整體內環(huán)境不會使牙周病菌失活,證明牙周病菌可能移動至身體各處,是論點成立的必要條件,可以加強。D項:無關選項。該項說的是公眾對牙周病菌影響身體健康問題的看法,與論點無關,無法支持。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論點:牙周病菌能把免疫細胞當作交通工具,借此移動至身體各處。論據(jù):牙周病菌是一種厭氧菌,而血管中有大量氧氣,免疫細胞能夠有效隔絕血管中的氧氣。本題論點討論的是免疫細胞幫助牙周病菌移動至身體各處,論據(jù)討論的是免疫細胞幫助牙周病菌隔絕血管中的氧氣,都在討論免疫細胞幫助牙周病菌移動,話題一致,且問法為“加強論證”,加強優(yōu)先考慮必要條件。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論點說的是免疫細胞幫助牙周病菌移動至身體各處,該項說的是生活不規(guī)律的危害,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B項:血栓脫落會導致血管不通順阻礙牙周病菌移動,血栓阻礙了流通,那牙周病菌也無法移動,免疫細胞就無法幫助牙周病菌移動至身體各處,削弱項,無法加強,排除;C項:免疫細胞的整體內環(huán)境不會造成牙周病菌失活,如果免疫細胞的整體內環(huán)境會造成牙周病菌失活,那免疫細胞就無法幫助牙周病菌移動至身體各處,因此該項是題干結論能夠成立的必要條件,可以加強,當選;D項:論點說的是免疫細胞幫助牙周病菌移動至身體各處,該項說的是牙周病菌對身體血管健康的影響,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41.甲、乙、丙、丁四個人現(xiàn)在的年齡之和是64歲。甲21歲時,乙17歲;今年甲18歲,丙的年齡是丁的3倍。問丁今年的年齡是多少歲?A.6B.8C.10D.12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年齡問題。第二步,由“甲21歲時,乙17歲”,可知甲與乙的年齡差為21-17=4(歲),所以當今年甲18歲時,乙18-4=14(歲)(年齡差不變)。設丁今年的年齡為x,則丙今年的年齡為3x,根據(jù)四人現(xiàn)在的年齡之和是64歲,可得方程:18+14+3x+x=64,解得x=8,即丁今年的年齡為8歲。因此,選擇B選項。42.蘇格拉底臨死前說,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而審視人生需要有閑暇。我們今天有很多獲取知識和資訊的渠道,但是它們不能幫助我們審視人生,因為它們不是給我們帶來閑暇,而是讓我們更加沒有閑暇來思考。讀書則不同,尤其是在讀紙質書時,必須有比較長的時間不做其他事情,這樣才能入境。正因為不得不把手中的事情放在一旁,才能審視人生。因此在我看來,閱讀是當下可以讓我們審視人生的不多的方法之一。這段文字接下來最有可能講述的是:A.閱讀的方法B.審視人生的方法C.獲取閑暇的方法D.閱讀的樂趣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瀏覽文段,重點分析尾句,判別文段話題落腳點。文段尾句闡述“因此在我看來,閱讀是當下可以讓我們審視人生的不多的方法之一”,接下來應圍繞“閱讀”這一話題進行論述。第二步,對比選項。A符合語境,文段最后一句提及閱讀是審視人生的方法,接下來具體講如何閱讀話題連貫。因此,選擇A選項。B項和C項:未談到話題“閱讀”。D項:雖然提到了閱讀,但是文段只提及閱讀可以“審視人生”,“樂趣”并未提及,話題不連貫。43.用事實說話是新聞最主要的特征,但新聞把報道者的價值傾向寓于對事實的客觀報道之中,表達的往往是一種“無形的意見”。同樣一件事,不同的媒體,報道很可能很不相同。因此新聞報道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新聞報道具有主觀性”的推論?(
)A.新聞在正式報道前,媒體都會對相關事實進行反復查證B.新聞的報道必須征求當事人的相關想法或意見C.新聞報道常使用記錄事實現(xiàn)場的視頻、音頻或照片D.新聞在正式報道前媒體必須征求權威人士的認定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論點:新聞報道帶有很強的主觀性。論據(jù):新聞把報道者的價值傾向寓于對事實的客觀報道之中,表達的往往是一種“無形的意見”。同樣一件事,不同的媒體,報道很可能很不相同。論點和論據(jù)都討論新聞報道具有主觀性,討論話題一致,優(yōu)先考慮否定論點。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該項說明新聞報道前會反復查證,未提及新聞報道是否具有主觀性,為不明確項,排除;B項:該項說明新聞報道要征求當事人意見,征求當事人的意見并不一定說明新聞是客觀的,為不明確項,排除;C項:該項說明新聞報道使用客觀事實作為資料,說明新聞報道不具有主觀性,為否定論點,能夠削弱,當選;D項:該項說明新聞報道要征求權威人士的認定,權威人士并不一定能說明新聞報道是客觀的,為不明確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44.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shù)囊豁椞钊雴柼柼帲怪尸F(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A.AB.BC.CD.D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圖形元素組成相同,優(yōu)先考慮位置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圖形中兩個黑球沿九宮格的外圈進行平移。優(yōu)先考慮就近假設,圖一左上角黑球保持位置不動,但圖四不符合此規(guī)律,因此圖一左上角黑球對應圖二右下角黑球。如下圖所示,從圖一到圖五,黑球1沿外圈每次順時針平移4格,黑球2沿外圈每次逆時針平移3格,因此?處圖形也應滿足此規(guī)律,黑球位置如下圖所示,對應A項。故正確答案為A。45.甲持刀在乙的必經(jīng)路口等待,乙一出現(xiàn),甲便著手持刀向乙砍去,結果甲不敵乙,落荒而逃。甲的行為屬于(
)。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不構成犯罪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刑法。A項錯誤,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因意志以內的原因,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即能而不欲。甲不敵乙落荒而逃屬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并非自動放棄犯罪,因此不屬于犯罪中止。B項正確,犯罪未遂是指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本題中,甲已經(jīng)持刀砍向乙,屬于犯罪的實行階段,不敵乙落荒而逃屬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屬于犯罪未遂。C項錯誤,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態(tài),甲砍乙但不敵乙逃走,犯罪未完成,不屬于犯罪既遂。D項錯誤,甲已經(jīng)持刀砍向乙,處于犯罪的實行階段,構成犯罪。故正確答案為B。46.事業(yè)單位應試人員在考試過程中存在下列哪些行為之一的,給予其當次全部科目考試成績無效的處理,并將其違紀違規(guī)行為記入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應聘人員誠信檔案庫,記錄期限為五年:A.抄襲、協(xié)助他人抄襲的B.互相傳遞試卷、答題紙、答題卡、草稿紙等的C.持偽造證件參加考試的D.在試卷、答題紙、答題卡規(guī)定以外位置標注本人信息或者其他特殊標記的參考答案:AB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事業(yè)單位人事管理制度知識。第二步,根據(jù)《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guī)行為處理規(guī)定》第七條,應聘人員在考試過程中有下列嚴重違紀違規(guī)行為之一的,給予其當次全部科目考試成績無效的處理,并將其違紀違規(guī)行為記入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應聘人員誠信檔案庫,記錄期限為五年:(一)抄襲、協(xié)助他人抄襲的;(二)互相傳遞試卷、答題紙、答題卡、草稿紙等的;(三)持偽造證件參加考試的;(四)使用禁止帶入考場的通訊工具、規(guī)定以外的電子用品的;(五)本人離開考場后,在本場考試結束前,傳播考試試題及答案的;(六)其他應當給予當次全部科目考試成績無效處理并記入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應聘人員誠信檔案庫的嚴重違紀違規(guī)行為。因此,選擇ABC選項。D項:根據(jù)《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guī)行為處理規(guī)定》第六條,應聘人員在考試過程中有下列違紀違規(guī)行為之一的,給予其當次該科目考試成績無效的處理:(四)在試卷、答題紙、答題卡規(guī)定以外位置標注本人信息或者其他特殊標記的。D項排除。47.紅樓夢中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是“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靨”指的是(
)。A.眼睛B.面頰C.酒窩D.眉毛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皯B(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意思是幽怨、憂愁的姿態(tài)盡顯于兩邊的酒窩,身子柔弱如同承襲了一身的病。這是賈寶玉初見林黛玉的時候,作者對林黛玉的描寫。其中“靨”指的是酒窩。故正確答案為C。48.喬木∶灌木∶樹根A.越野車∶公務車∶輪子B.教材∶雜志∶封面C.牛肉∶羊肉∶蛋白質D.細菌∶病毒∶細胞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皢棠尽笔侵笜渖砀叽蟮臉淠?,“灌木”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干、呈叢生狀態(tài)比較矮小的樹木,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喬木”與“灌木”都有“樹根”,二者與“樹根”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有的“越野車”是“公務車”,有的“公務車”是“越野車”,二者屬于交叉關系,排除;B項:“教材”又稱課本,是依據(jù)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tǒng)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雜志”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號或年、月為序,定期或不定期連續(xù)出版的印刷讀物,二者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教材”與“雜志”都有“封面”,二者與“封面”屬于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牛肉”與“羊肉”屬于并列關系中的反對關系,但“蛋白質”是二者的成分,而非直接組成部分,排除;D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49.甲將其電腦交給乙修理,但是乙私自將電腦賣給了丙,依據(jù)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乙丙之間買賣合同無效。(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合同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合同法》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乙是無處分權人,將電腦賣給丙形成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如果甲追認該買賣,或乙事后取得該電腦處分權,乙丙之間買賣合同有效。若甲不予追認,則乙丙之間買賣合同無效。所以在甲追認之前這段時間是效力待定的。因此,本題錯誤。50.在宏觀低速領域,適用于解決二體天體問題的是(
)。A.牛頓第二定律B.牛頓第三定律C.開普勒第二定律D.開普勒第三定律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
A項錯誤,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且與物體質量的倒數(shù)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B項錯誤,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C項錯誤,開普勒行星運動第二定律,也稱面積定律,指的是太陽系中太陽和運動中的行星的連線(矢徑)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
D項正確,開普勒第三定律:繞以太陽為焦點的橢圓軌道運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橢圓軌道半長軸的立方與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個常量。開普勒定律不僅適用于太陽系,他對具有中心天體的引力系統(tǒng)(如行星一衛(wèi)星系統(tǒng))和雙星系統(tǒng)都成立,適用于一切二體問題。故正確答案為D。51.在組織績效管理中,核心環(huán)節(jié)是(
)。A.績效設計B.績效改進C.績效反饋D.績效評估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A項錯誤,績效設計是被評估者和評估者雙方對員工應該實現(xiàn)的工作績效進行溝通的過程,并將溝通的結果落實為訂立正式書面協(xié)議。B項錯誤,績效改進是指確認工作績效的不足和差距,查明產(chǎn)生的原因,制定并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進計劃和策略,不斷提高競爭優(yōu)勢的過程。C項錯誤,績效反饋,就是將績效評價的結果反饋給被評估對象,并對被評估對象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D項正確,績效評估是指評定者運用科學的方法、標準和程序,對行為主體的與評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工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硬件知識產(chǎn)權授權與保密合同
- 健身房整裝清包合同樣本
- 風力發(fā)電葉片運輸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辦公室門套定制與建筑節(jié)能改造合同
- 港口物流居間合同委托書
- 電子設備采購合同
- 法院判決離婚協(xié)議書
- 醫(yī)療器械外包合同
- 設備維護管理作業(yè)指導書
- 2024年全國現(xiàn)場流行病學調查職業(yè)技能競賽考試題庫-上部分(600題)
- 2025年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一模)晉城市2025年高三年第一次模擬考試 物理試卷(含AB卷答案解析)
- 實驗室5S管理培訓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1月)數(shù)學試題(蚌埠一模)(含答案)
- 醫(yī)院工程施工重難點分析及針對性措施
- 2025年春節(jié)安全專題培訓(附2024年10起重特大事故案例)
- 2025年江蘇太倉水務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遼寧省沈陽名校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6張精美甘特圖圖表可編輯課件模板
- 六年級口算訓練每日100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