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葉類中藥(zhōngyào)第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藥材特征:完整(wánzhěng)或破碎(桑葉)平坦(番瀉葉)或皺縮(大青葉)顏色(紫蘇下表面紫色)和斑點(桉葉,紅色木栓斑點)質地:革質或紙質氣味(大青葉、萊菔葉)葉類中藥(zhōngyào)第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2.形態(tài)學特征:結構:單葉或復葉、有無葉鞘(yèqiào)、托葉、葉翼、葉軸;葉柄的有無及長短、平直、槽狀和扭曲等情況。形狀:葉片呈卵圓形、披針形等;葉端、葉緣及葉基的情況。大?。洪L度及寬度。表面:有無毛茸、腺點、腺鱗等、葉脈的凹凸和分布情況。
葉類中藥需浸泡(jìnpào)在水中使之濕潤并展開后觀察其特征。第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大青葉
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干燥(gānzào)葉。其根在藥典中稱為板藍根。1.來源(láiyuán):第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長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上表面暗灰綠色,先端鈍,全緣或微波(wēibō)狀,基部狹窄下延至葉柄呈翼狀,葉柄槽形,質脆、易碎。2.藥材(yàocái)性狀:第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苦,大寒(dàhán).歸經(jīng):入心、肺、胃經(jīng)。3.功效(gōngxiào):清熱(qīnɡrè),解毒,涼血。清熱解毒藥第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應用】1.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本品苦寒清心胃實火又能涼血消斑,常與梔子同用,還可用于溫病初起,發(fā)熱頭痛配合金銀花,連翹,牛蒡子同用。2.喉痹口瘡,痄腮丹毒。治療心胃火盛痄腮喉痹,咽喉(yānhóu)腫痛口舌生瘡,可配合玄參,山豆根,黃連等,治療癰腫配合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等。大青葉《名醫(yī)(mínɡyī)別錄》第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少數(shù)地區(qū)習用:爵床科馬藍屬植物馬藍的干燥葉。其根和根莖在藥典(yàodiǎn)中稱之為南板藍根。根、葉藥用,治腮腺炎。尚可加工制作靛青、青黛。第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番瀉葉1.來源(láiyuán):為豆科植物(zhíwù)狹葉番瀉樹及尖葉番瀉樹的干燥小葉。第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狹葉番瀉主產(chǎn)于印度(yìndù)、埃及、蘇丹及我國云南亦產(chǎn)。第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尖葉番瀉主產(chǎn)于埃及(āijí),我國廣東省、海南島及云南西雙版納等地均有栽培。第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2.藥材(yàocái)性狀:狹葉番瀉葉:葉片多完整(wánzhěng)平坦。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端急尖而有銳刺;第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全緣,葉基略不對稱,上面黃綠色,下面淺黃綠色,無毛或近無毛,下表面主脈突出(tūchū)。葉片革質。氣微弱而特異,味微苦而稍有黏性。第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尖葉番瀉葉狹葉番瀉葉第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性寒,味甘、苦.歸經(jīng):大腸經(jīng)3.功效(gōngxiào):瀉熱導滯,通大便(dàbiàn)。用于熱結便秘(biànmì)、腹脹。常用量:1.5~3g(緩下)或5~10g(攻下)攻下藥第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用法(yònɡfǎ)用量開水泡(shuǐpào)服,1.5~3g。煎服,5~9g,宜后下使用注意婦女(fùnǚ)哺乳期、月經(jīng)期及孕婦忌用劑量過大,有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第二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艾葉
別名:
艾蒿、炙草、蘄艾產(chǎn)地(chǎndì):
湖北采收:
夏季花未開時采摘。1.來源(láiyuán):本品為菊科(júkē)植物艾的干燥葉。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2.藥材(yàocái)性狀:本品多皺縮、破碎(pòsuì),有短柄。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形披針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粗鋸齒;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róngmáo)。質柔軟,氣清香,味苦。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
性味:溫,苦、辛歸經(jīng):歸肝、脾、腎經(jīng)功能:散寒止痛(zhǐtònɡ),溫經(jīng)止血主治:
用于少腹冷痛,經(jīng)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tùxiě),衄血,崩漏經(jīng)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jīng)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用法(yònɡfǎ)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驌v汁。外用:適量,搗絨作炷或制成艾條熏灸;或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溫經(jīng)止血藥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枇杷葉
別名:
巴葉產(chǎn)地(chǎndì):
廣東、江蘇、浙江加工:
曬至七、八成干,扎成小把,再曬干。1.來源(láiyuán):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pípá)的干燥葉。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本品呈長圓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biānyuán)有疏鋸齒,近基部全緣。2.藥材(yàocái)性狀: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上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光滑(guānghuá);下表面密被黃色絨毛,主脈于下表面顯著突起,側脈羽狀;葉柄極短,被棕黃色絨毛。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枇杷葉革質而脆,易折斷(shéduàn)。無臭,味微苦第三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用法(yònɡfǎ)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15~30g);或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
肺寒咳嗽及胃寒嘔吐者禁服。性味:
微寒(wēihán),苦歸經(jīng):
歸肺、胃經(jīng)3.功能(gōngnéng):清肺止咳,降逆止嘔。主治:
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桑葉(sānɡyè)
為??浦参?zhíwù)桑的干燥葉1.來源(láiyuán):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2.藥材(yàocái)性狀:
葉片皺縮卷曲,葉面(yèmiàn)平滑,青綠色或黃綠色,葉背顏色略淺,葉脈突起,小脈交織成網(wǎng)狀,葉柄有疏毛;質脆易碎;氣微,味淡、微苦澀(kǔsè).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性寒,味甘、苦.歸經(jīng):入肺、肝經(jīng).3.功效:能疏風解熱,清肝明目,清肺潤燥.用于治療風熱外感(wàigǎn)、頭痛目赤、肺熱咳嗽等病癥.常用量:5~10g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辛夷(xīnyí)1.來源: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yùlán)或武當玉蘭(yùlán)的干燥花蕾.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2.藥材(yàocái)性狀
花蕾呈長卵形(luǎnxínɡ),似毛筆頭,長1~4cm,直徑0.8~2cm;基部常具短梗;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苞片2~3層,每層2片,苞片外表面(biǎomiàn)密披灰白色至黃綠色茸毛,內表面紫棕色,無毛..第四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質輕脆(qīnɡcuì).氣香,味辛涼而微苦.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性溫,味辛.歸經(jīng):入肺、胃經(jīng).3.功效:散風寒,通鼻竅.用于治療頭痛、鼻塞、鼻炎(bíyán)、鼻竇炎等病癥.常用量:3~10g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槐米1.來源(láiyuán):本品為豆科(dòukē)植物槐的干燥花蕾。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別名:
槐蕊
藥用部位:
花蕾
產(chǎn)地:全國各地均產(chǎn),尤以河北、山東、河南產(chǎn)量較大
采收:
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
加工:
及時干燥(gānzào),除去枝、梗及雜質。
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呈卵形(luǎnxínɡ)或橢圓形,長2~6mm,直徑約2mm?;ㄝ嘞虏坑袛?shù)條縱紋。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展的花瓣。花梗細小。體輕,手捻即碎。無臭,味微苦澀。
2.藥材(yàocái)性狀: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蛲庥?wàiyònɡ)
禁忌:
脾胃虛寒及陰虛發(fā)熱而無實火者慎服。性味:
微寒(wēihán),苦歸經(jīng):
歸肝、大腸經(jīng)3.功能(gōngnéng):涼血止血,清肝瀉火。主治:
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習稱“紅藤”的藥材是()A雞血藤B鉤藤(ɡōuténɡ)
C大血藤D蘇木E降香2.川木通來源于哪一科植物()A木通科B毛莨科C馬兜鈴科D防已科E豆科3、鉤藤來源于哪科植物()A茄科B桔??艭茜草科D唇形科E藤黃科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4、來源于木通科的藥材是()A絡石藤B沉香(chénxiāng)
C鉤藤D大血藤E海風藤5、大血藤的斷面特征為()
A髓部偏向一側B皮部紅棕色,有六處向內嵌入木部
C紅棕色皮部與黃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輪半圓形環(huán)D形成層環(huán)呈多角形E皮部厚,有棕色油點6、雞血藤的性狀鑒別特征不包括A扁圓柱形B表面灰棕色,有縱溝C質堅硬D斷面紅褐色的皮部與淡紅色木部排列成數(shù)輪半圓形環(huán)E氣香特異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8、沉香藥用部位來源于瑞香科白木香的()A邊材B莖髓C腐爛(fǔlàn)的心材D含樹脂的心材E莖藤9、木通和川木通為()A同科同屬不同種植物B同科不同屬植物C不同科植物D同種植物E同種不同變種或不同變型10、具有偏心性髓部的莖木類藥材是()A大血藤B鉤藤C雞血藤D川木通E關木通第五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1、維管束異型的莖木類藥材(yàocái)是()A.川木通B.雞血藤C.大血藤D.鉤藤E.肉桂12.平整的橫斷面皮部呈紅棕色環(huán)狀,有六處向內嵌入,木部黃白色,有細孔(導管),射線紅棕色,有此特征的莖木類藥材是()A.沉香B.大血藤C.鉤藤D.川木通E.肉桂
13.通草的藥用部位為()A.心材B.莖C.全草D.莖髓E.葉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丁香(dīngxiāng)
采收:花蕾由綠色(lǜsè)轉紅時采摘。1.來源(láiyuán):本品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產(chǎn)地:
原產(chǎn)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海南、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丁香花丁香(dīngxiāng)
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2.藥材(yàocái)性狀:本品略呈研棒狀,花冠(huāguān)圓球形,花瓣4,復瓦狀抱合,棕褐色至褐黃色;丁香(dīngxiāng)
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花瓣內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藥。萼筒圓柱狀,略扁,有的稍彎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fēnkāi)。質堅實,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丁香(dīngxiāng)
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以花蕾干燥、個大、飽滿、色棕紫而新鮮、香氣(xiānɡqì)濃烈、油性足者為佳。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溫,辛【歸經(jīng)】歸脾、胃、肺、腎經(jīng)
【功能】溫中降逆,補腎助陽。
【主治】用于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tùxiè),心腹冷痛,腎虛陽痿。丁香(dīngxiāng)
溫里藥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母丁香
別名:
雞舌香、雌丁香
藥用部位:
果實功能:
溫中散寒。
主治(zhǔzhì):
用于暴心氣痛,胃寒嘔逆,風冷齒痛,牙宣,小兒疝氣。第六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
干燥果實呈卵圓形或橢圓形,外表呈褐色或帶有土紅色粉末,粗糙,多細皺紋,上端(shànɡduān)宿萼有4裂片。質堅脆,破之??v裂為2瓣,內藏少數(shù)種子。氣微香,味辛辣。藥材(yàocái)性狀:母丁香
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
忍冬科植物忍冬、干燥(gānzào)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
1.來源(láiyuán):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
2.藥材(yàocái)性狀:(忍冬)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長2~3cm,上部直徑約3mm,下部直徑約1.5mm。表面(biǎomiàn)黃白色或綠白色(貯久色漸深),密被短柔毛。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偶見葉狀苞片?;ㄝ嗑G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長約2mm。開放者花冠(huāguān)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個,附于筒壁,黃色;雌蕊1個,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寒,甘【歸經(jīng)】歸肺、心、胃經(jīng)
【功能】清熱解毒,涼散風熱。
【主治】用于癰腫療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gǎnmào),溫病發(fā)熱。金銀花
清熱解毒藥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七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菊花(júhuā)
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安徽(毫菊、滁菊)、浙江(zhèjiānɡ)(杭菊)、河南(懷菊)、四川(川菊)等.1.來源(láiyuán):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產(chǎn)地亳菊:安徽亳州、渦陽及河南商丘(shānɡqiū)。藥菊中品質最佳。懷菊:河南武陟、博愛。川菊:四川德陽、內江、南充。滁菊:安徽滁州。貢菊:安徽歙縣、浙江德清。杭菊:浙江嘉興、桐鄉(xiāng)、吳興者多為杭白菊;產(chǎn)海寧者,多為杭黃菊。白菊花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亳菊:為陰干品,呈倒圓錐形或圓筒形;舌狀花數(shù)層,位于外圍(wàiwéi),類白色;管狀花多數(shù),位于中央,黃色,為舌狀花所隱藏;體輕,質柔潤,干時松脆.氣清香,味甘、微苦.2.藥材(yàocái)性狀: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4)懷菊和川菊:均為生曬品,舌狀花多數(shù)(duōshù)為白色而微帶紫色,花心大,淡黃色或黃色.(2)滁菊:為生曬品,呈不規(guī)則球形或扁球形;舌狀花類白色,不規(guī)則扭曲;管狀花大多(dàduō)隱藏.(3)杭菊:為蒸曬品,呈碟形或扁球形,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huángsè),管狀花多數(shù),外露.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滁菊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杭白菊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祈菊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脫水(tuōshuǐ)精選白菊花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脫水(tuōshuǐ)精選黃菊花
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微寒,甘、苦【歸經(jīng)】歸肺、肝經(jīng)
【功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
【主治(zhǔzhì)】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菊花(júhuā)解表藥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九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款冬花
本品為菊科植物(zhíwù)款冬的干燥花蕾
。1.來源(láiyuán):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別名:
款冬、款花、看燈花、艾冬花、九九花
產(chǎn)地:
河南、甘肅、山西
采收(cǎishōu):
12月或地凍前當花尚未出土時采挖。
加工:
除去花梗及泥沙,陰干。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本品呈長圓(chángyuán)棒狀。單生或2~3個基部連生,長1~2.5cm,直徑0.5~1cm。2.藥材(yàocái)性狀:款冬花
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上端較粗,下端漸細或帶有短梗,外面(wàimiàn)被有多數(shù)魚鱗狀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紅色或淡紅色,內表面密被白色絮狀茸毛??疃ǖ诰攀捻?,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體輕,撕開后可見白色(báisè)茸毛。氣香,味微苦而辛。
款冬花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甘,涼歸經(jīng):
歸肺、脾經(jīng)3.功能(gōngnéng):有潤肺、清熱、消暑(xiāoshǔ)、生津、止咳之功效。主治:主治百日咳、痰火咳嗽(késòu)、血燥便秘等癥??疃?/p>
止咳藥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九十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紅花(hónɡhuā)
1.來源(láiyuán):本品為菊科(júkē)植物紅花的干燥花。產(chǎn)地:
河南、浙江、四川
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采收:
夏季花由黃變紅時采摘。
加工(jiāgōng):
陰干或曬干。
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長1~2cm。表面(biǎomiàn)紅黃色或紅色。2.藥材(yàocái)性狀:第一百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tiáoxínɡ);雄蕊5,花藥聚合成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第一百零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禁忌(jìnjì):
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禁服。
性味:
溫,辛歸經(jīng):
歸心(guīxīn)、肝經(jīng)3.功能(gōngnéng):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主治:
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癜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紅花
活血化瘀藥第一百零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西紅花(別名:番紅花.藏紅花)
來源(láiyuán):
為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的花柱頭。產(chǎn)地:產(chǎn)于歐洲及中亞地區(qū),以往多自印度、伊朗(yīlǎnɡ)經(jīng)西藏輸入,現(xiàn)在我國已有生產(chǎn)。第一百零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性味:味甘,性寒。歸經(jīng):歸心、肝經(jīng)。功能:有與紅花相似的活血祛瘀、通經(jīng)作用,而力量較強,又兼有涼血解表之功。主治:尤宜于斑疹(bānzhěn)大熱、疹色不紅活及溫病熱入血分之癥。因本品貨少價貴,故臨床上應用不多。
西紅花(hónɡhuā)
第一百零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紅花西紅花來源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柱頭性狀化學成分番紅花苷、番紅花苦苷、番紅花醛等成分功效性溫,味辛?;钛ń?jīng),散瘀止痛。用于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經(jīng)閉,跌打損傷等癥。對冠心病、血栓類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性平、味甘。具有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郁安神之功。第一百零五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夏枯草1.來源(láiyuán):為唇形科植物(zhíwù)夏枯草的干燥帶花的果穗。第一百零六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2.藥材(yàocái)性狀:呈棒狀,略扁,長1.5~8cm,直徑0.8~1.5cm,淡棕色(zōngsè)至棕紅色。全穗由數(shù)輪至10數(shù)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夏枯草第一百零七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zōngsè),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稍味淡。夏枯草第一百零八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清肝火,明目(mínɡm(xù)ù),散結,消腫。性味:苦、辛,寒.
歸經(jīng):入肝、膽經(jīng)。3.功效(gōngxiào):夏枯草清熱瀉火藥【主治】
用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瘰疬,癭瘤;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乳腺(rǔxiàn)增生,高血壓。第一百零九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第一百一十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金銀花的花粉粒為()。A.球形,黃色,外壁具細刺狀突起B(yǎng).略呈三角形C.圓球形,表面近光滑D.類球形,外壁有條狀雕紋,自兩極向四周呈放射狀排列E.類圓形、橢圓形,外壁有刺狀突起2、西紅花的入藥部位是()A花柱(huāzhù)
B雌蕊C雄蕊D柱頭E花絲3、進口的藥材是()A、番瀉葉B、洋金花C、菊花D、旋覆花E、艾葉4、金銀花說法中錯誤的是()A表面黃白色,均無毛B主要以花蕾入藥C主產(chǎn)河南、山東D味淡、微苦E別名二花5、款冬花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的干燥()A花蕾B花C頭狀花序D未開放的頭狀花序E花冠第一百一十一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6、西紅花為哪科植物()A香蒲科B鳶尾科C忍冬科D菊科E豆科7、取藥材(yàocái)少許,浸入水中,散出橙黃色色素呈直線下降,逐漸擴散,水被染成黃色,是()A金銀花B西紅花C菊花D款冬花E槐花8、呈長卵形,似毛筆頭,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具光澤的長絨毛,內表面無毛,有此特征的花類藥材是()A.丁香B.金銀花C.菊花D.辛夷E.洋金花9、習稱“連三朵”的藥材是()A款冬花B金銀花C洋金花D菊花E西紅花第一百一十二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0、藥用部位為菊科花蕾的藥材(yàocái)是()A菊花B款冬花C金銀花D西紅花E紅花11、下列哪種花類藥材具油室()A丁香B西紅花C紅花D菊花E洋金花12、來源于同科植物的是()A、菊花與槐花B、旋覆花與艾葉C、關木通與川木通D、紅花與西紅花E廣防己與防己13、藥用部位為菊科管狀花的藥材是()A紅花B菊花C金銀花D辛夷E西紅花第一百一十三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4、表面密被茸毛的藥材是()A、辛夷B、洋金花C、菊花D、款冬花E番瀉葉15、槐花來源于豆科植物槐的干燥()A花萼B花蕊C花蕾及花D花冠(huāguān)
E花序16、金銀花主產(chǎn)于()A湖北及湖南B山東及河南C四川及安徽D四川及湖北E江蘇及浙江17、花頭(頭狀花序)撕開后,有白色絲狀綿毛的花類藥材是()A.槐花B.辛夷C.款冬花D.菊花E.紅花第一百一十四頁,共一百一十八頁。編輯課件18、西紅花的來源是()A.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gānzào)花序B.菊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花序C.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柱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疫苗技術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磁鉆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吹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田園綜合體開發(fā)建設模式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甜奶油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物理治療設備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熱軋卷鋼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滑石礦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清除O形圈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混合4K機頂盒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第1課《學會尊重》精美課件
- 企業(yè)VI設計報價清單
- 監(jiān)控工程驗收單-范本模板
- 浙江開放大學2024年《法律文化》形考作業(yè)1-4答案
- 政治審查表(模板)
- T∕CACM 1107-2018 中醫(yī)治未病實踐指南 亞健康中醫(yī)干預
- 數(shù)字貿易學 課件 第20、21章 數(shù)字絲綢之路與數(shù)字基礎設施、數(shù)字自由貿易與數(shù)字貿易壁壘
- 地理畢業(yè)生實習報告5000字范本2篇
- (完整版)鋁合金門窗施工合同范本
- 新生兒音樂療法課件
- 2023年心理健康知識競賽題庫100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