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_第1頁
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_第2頁
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_第3頁
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_第4頁
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第一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節(jié)智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第二節(jié)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第二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一節(jié)智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一、智力的含義二、智力的理論三、智力的測量四、智力的發(fā)展與差異五、國內外智力開發(fā)的主要模式第三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的含義智力(intelligence)是一個復雜的概念。關于什么是智力,心理學家們見仁見智,有各種不同的解釋,至今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大多數心理學家仍然把智力看成是人的一種一般性綜合認知能力,即指認知活動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包括抽象推理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等。第四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智力的理論智力(intelligence)是一個復雜的概念。關于什么是智力,心理學家們見仁見智,有各種不同的解釋,至今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大多數心理學家仍然把智力看成是人的一種一般性綜合認知能力,即指認知活動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包括抽象推理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等。第五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的心理測量學研究這種研究是指通過編制適宜的測驗,對智力行為加以測量,然后依據測驗分數的統(tǒng)計分析作出推論。這種研究涉及一個基本的理論問題,即智力包括哪些因素,其結構如何。第六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的心理測量學研究

1.二因素論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C.Spearman)在1904年首先用自己創(chuàng)立的因素分析法對智力結構進行研究,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論。該理論認為,任何活動的進行都需要兩種能力,其中一種對所有活動都是共同的,稱為一般能力,即G因素;另一種是一種活動所特有的,稱為特殊因素,即S因素。強調G因素是智力的核心,而S因素只具有偶然意義。第七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的心理測量學研究

2.群因素論美國心理學家瑟斯頓(LThurstone,1938)認為,智力的核心不是單一的G因素,而是由言語理解能力、言語流暢性、歸納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計算能力、記憶能力和知覺速度等7種不同的心理能力構成的能力因素群。智力由以上7種基本心理能力構成,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間彼此獨立。第八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的心理測量學研究

3.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R.B.Cattell1963)認為,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以進一步分為流體智力(fluidintelligence)和晶體智力(crystallizedintelligence)兩種。流體智力是指一般的學習和行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適應新環(huán)境的測驗來度量,其主要作用是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主要與人的生物學特征以及一些偶然的學習行為有關;晶體智力是指已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其主要作用是處理熟悉的、已加工過的問題,與人的文化背景、教育和經驗密切相關。第九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的心理測量學研究

4.阜南的智力層次結構模型英國心理學家阜南(P.E.Vernon,1960)繼承和發(fā)展了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說,提出了智力的層次結構模型。他把智力分成四個層次,最高層次為一般因素G;第二層次分為兩個大因素群,即言語——教育方面的因素和操作——機械方面的因素;第三層次分為幾個小因素群,包括言語、數量、機械信息、空間能力、手工操作等;第四層次包括各種特殊因素。第十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的心理測量學研究

5.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任何一項智力活動都是對一定內容進行操作產生一定產品的過程,智力結構的分析應該從智力活動的內容、操作和產品三個維度去考察。智力活動的“內容”是指智力活動的對象或材料,包括圖形、符號、語義、行為和聽覺5個項目;智力活動的“操作”是指智力活動的過程,包括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認知、發(fā)散思維、聚合思維和評價6個項目;智力活動的“產品”是指運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結果,包括單位、分類、關系、系統(tǒng)、轉換和推測6個項目。這樣,人的智力在理論上可以區(qū)分為5×6×6=180種。第十一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智力的認知心理學研究

1.智力三元論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斯騰伯格(R.J.Sternberg)于1985年提出了“智力三元論”,認為智力是個體對內外情景中的信息刺激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成分智力,指個體智力活動所必需的內在心理機制,這種機制主要由三種智力成分構成,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得成分。(2)經驗智力,主要指個體運用既有經驗處理新任務、新情境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過程自動化的能力,它既包括有效地應付從未見過的新異事物,也包括自動地應付熟悉的事情。③情境智力,主要指個體適應生活環(huán)境的能力、選擇生活環(huán)境的能力和塑造環(huán)境的能力。第十二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智力的認知心理學研究

2.智力的PASS模型戴斯(J.P.Das,1988,1990)等人提出了智力的PASS模型。他們把信息加工理論和認知研究新方法與因素分析法相結合,并以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魯利亞的大腦三級功能區(qū)學說為理論基礎,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探討了智力活動中的信息加工過程,提出了三級認知功能系統(tǒng)的智力模型。

PASS是指“計劃一注意一同時性加工一繼時性加工(Planning-attentlon-simultaneous-successive,PASS)”,它包含三層認知系統(tǒng),即注意一喚醒系統(tǒng)、同時性加工一繼時性加工系統(tǒng)、計劃系統(tǒng)。第十三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智力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任務是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揭示人腦智慧的奧秘。認知神經科學,包括認知神經心理學、認知心理生理學、認知生理心理學、認知神經生物學和計算神經科學,這些新學科還未成熟,它們對智力的研究也處于探索階段,尚未提出系統(tǒng)的智力理論。第十四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智力的測量

1904年,斯皮爾曼提出了智力G因素的存在,這成為智力測驗產生的理論基礎。1905年,法國心理學家比內和醫(yī)生西蒙在G因素理論的影響下,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個智力量表,即比內一西蒙智力量表。第十五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測驗的基本理論

1.智力商數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通常簡稱IQ,是個體智力水平的數量化,用以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這一概念由德國心理學家斯騰(W.Stern首先提出。比內在量表編制中提出了“心理年齡”的概念,用來表示兒童智力水平的高低,這一概念后來被發(fā)展為智商的概念。簡單說,智商是通過將心理年齡(MA)和實際年齡(CA)之比乘以100而得到的。計算智商的公式為:IQ=(MA)/(CA)×100上述用智力年齡和實際年齡的比率計算出來的智商叫比率智商。第十六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測驗的基本理論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Wechsler)提出了離差智商的概念。所謂離差智商是用一個人在他的同齡人中的相對位置來衡量他的智力水平,計算公式為:

IQ=100+15Z其中Z=(X一X)/SD

離差智商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智力在同年齡組中的相對位置,因而不受個體年齡增長的影響。目前,國際上已普遍采用這種智商概念。第十七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測驗的基本理論

2.智力測驗的信度信度(reliability)即測驗的可靠性,是指測量結果的穩(wěn)定性程度。信度的大小通常用兩個測量結果的相關系數來表示,稱為信度系數。信度太低的測驗不能使用。智力測驗的信度系數一般要達到0.90以上。第十八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測驗的基本理論

3.智力測驗的效度效度(Validity)即測驗的有效性,是指一個測驗或量表實際能測出其所要測的心理特質的程度。效度通常用效度系數來表示。智力測驗的效度系數一般在0.3~0.6之間。如斯坦福一比內量表測得的智商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之間,相關可達0.6。第十九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智力測驗的基本理論

4.智力測驗的標準化一個科學測驗在編制時要經過標準化的過程。所謂標準化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步驟:第一,選擇有代表性的測驗題目。第二,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試。第三,施測過程標準化。第四,建立常模。第二十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常用智力量表

1.斯坦福一比內智力量表

2.韋克斯勒智力量表(三)智力測驗的發(fā)展趨勢

l.智力測驗的內容:智力理論的發(fā)展將促進智力測驗內容的多元化

2.智力測驗的編制:分析技術的進步將推動智力測驗編制的科學化

3.智力測驗的實施:由靜態(tài)測試轉向動態(tài)評估

4.智力測驗的效用:由鑒別、篩選和預測轉向矯正、發(fā)展和提高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四、智力的發(fā)展與差異(一)智力發(fā)展的特征智力水平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變化。一般來說,智力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增長階段、穩(wěn)定階段和衰退階段。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四、智力的發(fā)展與差異(二)智力發(fā)展的差異

1.智力的個體差異首先,在智力發(fā)展的水平上,個體之間有高有低。其次,在智力的結構上,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最后,在智力成熟的時間上,個體之間有早有晚。

2.智力的團體差異關于智力的團體差異,研究最多的是性別差異。究竟是男性聰明還是女性聰明,這是人們很關心的話題。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總體上沒有明顯差異,但存在分布差異。階段差異和局部差異。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五、國內外智力開發(fā)的主要模式

智力的培養(yǎng)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智力開發(fā)的教學模式。另一種是智力開發(fā)的訓練模式。智力開發(fā)的訓練模式是對智力的某些方面或智力的整體進行系統(tǒng)的有條理的訓練,從而使個體的智力水平在較短時間內得以提高。智力訓練方案包括以下四大方面:第一,對智力整體進行的訓練。第二,對思維能力進行的訓練。第三,對學習策略進行的訓練。第四,對元認知進行的訓練。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符爾斯坦的工具強化訓練工具強化(instrumentalenrichment)訓練是由以色列心理學家R.符爾斯坦于1980年提出,后來由他和美國心理學家蘭德、霍夫蘭、米勒和詹森等加以推廣。此項目主要用以矯正青少年的認知功能缺陷,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旨在把成就低下者從消極和依賴的認知類型者改變?yōu)樽园l(fā)和獨立的認知類型者。實踐證明,此項目普遍提高了練習者在能力測驗上的得分,也提高了他們的學業(yè)成績,同時,對于練習者的內部動機、自信心和自尊心等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斯騰伯格的應用智力培養(yǎng)方案斯騰伯格以其智力三元論為基礎,設計了適用于中學生和大學生的應用智力培養(yǎng)方案。該方案重點訓練成分智力,同時也訓練經驗智力和情境智力。培養(yǎng)方案包括學生教材和教師手冊兩套材料,前者主要是一些敘述性的材料和練習,后者主要是教材使用的方法指導,幫助教師更好地發(fā)揮方案的效用。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節(jié)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一、創(chuàng)造力概述(一)創(chuàng)造力的本質

1.什么是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creativity)是根據一定的日的和任務,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其核心和基礎。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節(jié)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2.創(chuàng)造力與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這個概念是武德沃斯1918年提出來的,后來被吉爾福特納入智力三維結構中,并被視為創(chuàng)造力的核心成分。

3.一般創(chuàng)造力與應用創(chuàng)造力究竟有沒有一種超越領域的一般創(chuàng)造力存在?如果有,那么一般創(chuàng)造力高的人應該在各個具體領域(如科技、藝術、言語等)也表現(xiàn)出高創(chuàng)造力。但事實并非如此。一般創(chuàng)造力并不對各個領域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決定作用。應用創(chuàng)造力是和一般創(chuàng)造力相對而言的,指創(chuàng)造力在各個方面的實際應用,如科學技術、言語理解、音樂感受、書法繪畫等。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創(chuàng)造力的結構吉爾福特把創(chuàng)造力分解為六個成分:①敏感性:容易發(fā)現(xiàn)新事物,接受新問題;②流暢性: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對特定的問題情境能順利產生多種反應或提出多種答案;③靈活性: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性,能及時改變方向和進行自由聯(lián)想;④獨創(chuàng)性:產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⑤再定義性:善于發(fā)現(xiàn)特定事物的多種使用方法;⑥洞察性:能夠通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認清其內在含義、特性或多樣性,能進行意義的變換。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三)創(chuàng)造過程無論科學發(fā)明或藝術創(chuàng)造,大體都經歷以下四個階段:①準備階段。②醞釀階段。③豁朗階段。④驗證階段。第三十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創(chuàng)造力的測量與評定(一)以發(fā)散思維為指標的創(chuàng)造力測驗迄今為上,這仍是運用得最多的一種測驗形式。這類測驗大多以發(fā)散忍維為指標,從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等幾方面評分。著名的測驗有:建立于吉爾福特三維智力模型理論基礎上的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發(fā)散思維測驗;托蘭斯創(chuàng)造性思維測驗;蓋策爾斯和杰克森門編制的芝加哥大學創(chuàng)造力測驗等。第三十一頁,共三十六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二、創(chuàng)造力的測量與評定

1.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測驗一套以測量發(fā)散思維為主的創(chuàng)造力測驗。該測驗為初中水平以上的被試設計,包括10個言語測驗和4個非言語測驗,從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三方面記分。

2.托蘭斯創(chuàng)造性思維測驗測驗由言語創(chuàng)造思維測驗、圖畫創(chuàng)造思維測驗、聲音和象聲詞的創(chuàng)造思維測驗三套構成,共12個分測驗。

3.芝加哥大學創(chuàng)造力測驗該測驗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蓋策爾斯和杰克森根據吉爾福特的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初編制的,適用于小學高年級至高中階段的學生。該測驗包含5個分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