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赤壁賦*登泰山記
赤壁賦一、知背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①,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元豐五年(1082)秋冬,蘇軾先后兩次游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賦,后人習慣稱前一篇為《赤壁賦》或《前赤壁賦》,稱后一篇為《后赤壁賦》。[伴讀]①這兩位文壇奇才因為在朝輔政意識形態(tài)及文學風格的迥然不同,導致個人是非恩怨不斷。好在二人在晚年能握手言和啊。這里所選的是前一篇。其實,蘇軾所游的并非三國時周瑜大破曹軍的赤壁,而是黃州的赤鼻磯②。作者在這里只是觸景生情,采用當時的傳說,借題發(fā)揮,以抒發(fā)自己被貶謫后內心的苦悶和對宇宙、人生的一種感悟。[伴讀]②這個曾叫“赤鼻”的地方因蘇子而被譽為“文赤壁”,赤鼻之幸,黃州之幸!二、拓知識1.烏臺詩案“烏臺詩案”是北宋一場有名的文字獄,蘇軾有志于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狀況,但在思想上和王安石變法革新派發(fā)生分歧,于是求為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對于新法實行中的一些疏弊,也“不敢默視”,后因“托事以諷”寫了一些與新法有關的詩文,被言官何正臣等人彈劾為“包藏禍心”“指斥乘輿”,于是在湖州任上被突然逮捕送交御史臺治罪,在獄中備受詬辱,幾乎被置于死地,后來經多方(包括王安石)營救,被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受此牽連的有蘇轍、司馬光等多人。因御史臺又稱“烏臺”③,所以此次事件被稱為“烏臺詩案”。[伴讀]③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筑巢,乃稱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令人不禁莞爾。2.干支紀年法“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紀年方法。就是把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天干(10個)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個)排列順序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0年一個循環(huán),故有“六十甲子”的說法。三、明文體賦賦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④賦萌生于戰(zhàn)國,興盛于漢唐,衰于宋元明清。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賦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并追求駢偶;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xié);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內容上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xiàn)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作“文賦”。[伴讀]④有時間可以讀一讀如下名賦:左思《兩都賦》、張衡《二京賦》、杜牧《阿房宮賦》。四、理基礎1.記字音rénxūzhǔshǎodǒupíngzhào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zhǔmípáofúyóuzàngjiè2.通假字馮憑乘繆繚盤繞、圍繞3.古今異義白茫茫的水汽。曠遠的樣子。指所思慕的人。4.一詞多義唱歌詞歌曲的韻律能唱的詩農歷每月十五向遠處看盼望名望,聲望希望,念頭往如同,好像表假設,如果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及,比得上勸請隸屬類似同“囑”,囑托類,輩家屬,親屬介詞,從介詞,在介詞,表被動介詞,比介詞,向5.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名詞用作動詞,攻占名詞用作動詞,向東進軍名詞用作動詞,吟誦名詞作狀語,向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6.文言句式①固一世之雄也________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_______③何為其然也?___________④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⑤而今安在哉?____________⑥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____________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________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判斷句7.積成語[語境呈現(xiàn)][釋義]①滄海一粟: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③如泣如訴:④遺世獨立:⑤余音裊裊:⑥不絕如縷:大海里的一顆谷粒。比喻非常渺小。無限取用而不會使用完。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訴說。形容聲音悲切。超自然獨自生活于現(xiàn)實社會之外。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多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附文白對譯⑤文人好像天生與酒有緣,這大概是因為文人骨子里的剛性與酒的烈性是相通的吧。⑥“浩浩”“飄飄”兩個疊詞頗見功力,筆勢流暢,如信手拈來,詞句皆有出典卻不著痕跡。⑦屈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先河。美人,君恩,此先生眷眷不忘朝廷之心也。⑧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⑨我想起了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了。⑩此一段一氣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揮灑自如,讀來鏗鏘似作金石聲。*登泰山記一、識作者四、理基礎1.記字音nàiwènlùdèngjīcúláihuìchūpújiànglǚdàiyuánxià2.通假字采3.古今異義彩圜圓到達。平的方形的,指山石的形狀。4.一詞多義(1)陰山的北面陰天,沒有陽光暗中陰影,樹蔭陰冷,寒冷光陰,時間坐在同“座”,座位因……而獲罪因為等到和比得上道路道義政策,方法取道稱道介詞,在連詞,表順承關系助詞,表方位介詞,因為連詞,表并列介詞,拿、用連詞,來、用來動詞,認為、以為5.詞類活用6.文言句式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1)崖限當?shù)勒達___________(2)此東海也_________名詞用作動詞,照形容詞用作動詞,多有;少有定語后置句判斷句附文白對譯任務群構建與探究文本構建結構圖示主旨歸納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的思想過程,表現(xiàn)了作者雖身處逆境卻仍然熱愛生活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赤壁賦*登泰山記結構圖示主旨歸納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任務探究任務探究一月照為玉,日出為明——賞析散文寫景任務導引古人把太陽形容為“金烏”,把月亮形容為“玉兔”。玉兔東升,金烏西墜。日出為明堂,月照為玉堂。兩篇文章在描寫“月出”和“日出”的景象時筆法各異,各有千秋,值得我們細細探究和鑒賞。任務設計1.兩篇文章分別是如何描寫“月出”和“日出”的美景的?從寫景順序、寫景角度、修辭運用、用詞煉字等角度賞析。答案《赤壁賦》對“月出”的描寫主要集中在第一段,寫月之前,先寫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把明月比喻成體態(tài)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芭腔病倍?,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接著寫月出后的夜景,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水汽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游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兜翘┥接洝穼Α叭粘觥钡拿鑼?,分為“日出前”“日正上”“日出后”三個階段?!叭粘銮啊笔牵骸吧砸娫浦邪兹魮股h數(shù)十立者,山也?!弊髡邚纳綆p向下俯視,眾山如骰子,這是從對面落筆寫出日觀亭位于最高處。“白”字寫出了白雪覆蓋群山的概貌。這太陽未出的昏暗景象對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太陽將出時的景色是“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這霞光的背景為欲出的太陽蓄了勢?!叭照稀笔恰叭丈?,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這幾句描寫了太陽正出來,顏色赤紅,有紅光托著,寫出朝陽的生氣和力量。這富有想象力的描寫,把太陽的形象表現(xiàn)得氣勢磅礴。寫日出還不就此為止,“日出后”,作者回頭西望,以山峰作映襯,更凸顯日出帶來的光明天地。2.《登泰山記》在寫景時使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各具特點。請舉例賞析。賞析時,要抓住句子特點,從修辭入手尋找突破口。答案①“蒼山負雪,明燭天南?!边@是初登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著冰雪,賦予靜態(tài)的青山以人的動態(tài),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著的云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tài)的物寫成靜態(tài),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薄盎虻萌栈蚍瘛钡纳椒?,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態(tài)卻是相同的,所謂“皆若僂”。這一比喻,寫出了西面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的雄峻,且賦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3.(拓展延伸)面對亙古的月亮,不同的詩人,不同的環(huán)境,各有不同的感受。課外積累寫月的詩句或者散文片段,并總結一下人們在寫月時寄托了哪些情感。答案(示例)①寄托思人懷鄉(xiāng)之情。如唐人李益《從軍北征》:“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泵C4竽袔资f戰(zhàn)士一時間都抬頭望著東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xiāng)之情。②象征高潔的品質和獨特的人生追求。如屈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涉江》)的詩句,表明了詩人堅守節(jié)操的信念如天地一樣長久,高潔的品質如日月一般永遠散發(fā)著光輝。③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如王維《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泵枥L了一幅多么幽雅、明凈而又充滿情趣的畫面?。≡谶@里,一切都顯得自在安然、新鮮活潑,洋溢著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隱逸山水間的飄逸情懷。④渲染凄清氣氛,烘托孤苦的情懷。如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秋深,夜靜,西天的上弦月漸漸落下去了,天色變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詩人越發(fā)感到凄涼難耐,觸發(fā)了詩人遠游的孤獨、思鄉(xiāng)的愁緒,使他不能入睡。等等。任務探究二擲地作金石之聲——品讀散文的語言美任務導引優(yōu)美的語言能夠給人帶來美感,當你欣賞《赤壁賦》時,你讀到的不是純粹的散文,而是一首散文詩,飽含著濃濃的詩意;當你在欣賞《登泰山記》時,你感覺到的不僅是作者為你描寫的山景,而且還有作者那簡潔、流暢的語言,描摹生動,色彩鮮明。兩篇散文讀起來都是字字珠璣,聲聲鏗鏘,擲地作金石之聲。任務設計1.《赤壁賦》呈現(xiàn)的美是多方面的,請你就語言方面來簡單談談本文之美。語言方面包括用詞、句式、修辭等。答案(1)駢散相間形成句式參差之美。如《赤壁賦》第一段,句子有整句,有散句。整散之間,錯落有致,體現(xiàn)了語言的參差美。(2)比喻連綴形成情感流轉之美。如作者予以全力刻畫的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蔽鍌€比喻連綴而下,將抽象而不可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3)反問疊用形成文勢起伏之美?!昂螢槠淙灰玻俊敝魅说陌l(fā)問引起了客人的滔滔議論。該段議論中三個反問句蟬聯(lián)疊用,結構上形成排比,文筆一氣而下,縱橫馳騁,全力以赴鋪陳曹操英姿勃發(fā)、躊躇滿志的形象。(4)關聯(lián)相扣形成音節(jié)鏗鏘之美。客的議論自然引發(fā)了主人的人生感慨。在這段本該枯燥的議論性文字中,作者巧妙運用了“而”“蓋”“則”“且夫”“茍非”“雖”等關聯(lián)詞語,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氣勢。(5)前后呼應形成文脈貫通之美。文末“客喜而笑”的“喜”和“笑”,與前文“飲酒樂甚”的“樂”,以及“怨”“慕”“泣”“訴”“愀然”“哀”“羨”等描寫感情變化的詞語是聯(lián)屬一氣的。此乃全文情感發(fā)展的線索,直貫通篇。2.《登泰山記》在桐城派古文中風格獨具,這和姚鼐對語言的靈活運用是分不開的,請分析本文的語言特色。答案(1)善用傳神的動詞。如“乘風雪”的“乘”字,從人身不由己,只能隨風雪而行的動作里,渲染了風狂雪緊的隆冬景象和風雪的巨大威力?!白浴薄皻v”“穿”“越”“至”幾個動詞蟬聯(lián)而下,既吻合描寫對象,又充分表現(xiàn)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仆仆的神態(tài),寫出了他急于登泰山的濃厚游興。(2)善用準確、凝練的語言。作者善于把握住泰山獨特的自然景象,選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如文中寫傍晚雪山的光亮是“明燭天南”,而寫夕陽余輝則稱“晚日照城郭”,一個“燭”字,一個“照”字,很細致地區(qū)分出兩種不同光亮的強弱。(3)善用修辭,巧于襯托、照應。文中所記多為靜景,但作者往往能運用修辭來化靜為動。如白雪覆蓋著山峰,是一幅靜謐的圖景,作者卻稱之為“蒼山負雪”,賦予了它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再如以夕陽晚照的幽靜美來襯托日出的雄奇美,以旅途的艱辛、氣候的惡劣來反襯游志之堅。3.(拓展延伸)請從語言方面賞析下面一段寫景的文字。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jié)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答案(1)運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昂腥锁B聲俱絕”,通過聽覺來寫,寫出大雪后湖山封凍,人、鳥都瑟縮著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聲,連空氣也仿佛凍結了。一個“絕”字,傳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2)妙用量詞。“痕”“點”“芥”“?!钡攘吭~,一個小似一個,寫出視線的移動、小船的蕩漾、景物的變化,著筆空靈,使人渾然不覺。(3)疊用介詞?!疤炫c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疊用三個“與”字,似覺天、云、山、水一齊活動起來,意趣盎然,生動地寫出天空、云層、群山、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任務探究三一水一月皆世界——探究蘇軾的情感變化任務導引《赤壁賦》中蘇軾化身為一主一客,面對赤壁的山水風月、主客的扁舟漁唱等可入詩境的各種物象,著重描寫了水、月兩種優(yōu)美的意象。水狀茫茫無際而雍容舒展,月色濃華可人而與水相照。水若無際,月若無際。水月之間表現(xiàn)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xiàn)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任務設計1.在夜游赤壁的過程中,主客的感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面上是主客問答,實際上是作者自己表達思想的方法,是作者借問答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答案文章先由清風明月之美寫玩賞之樂;再以主客問答寫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xiàn)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尋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2.結合第3、4段,說說作者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抒發(fā)了什么感情,闡發(fā)了怎樣的哲理。答案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和他們的事跡,而兩位英雄已杳然長逝,化為陳跡。世間萬物,英雄豪杰也不過是過眼云煙,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云散。而自己作為遠謫黃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從而抒發(fā)了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懷。第4段丟開個人愁懷,以江水明月作比,說明世間萬物和人生,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不必談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闡發(fā)了變化與永恒的辯證哲理。3.怎樣理解第4段中蘇子回答客人的話?他的話是否全都正確?解說時要聯(lián)系蘇軾彼時的人生經歷、思想境遇,不能一味肯定或否定。答案蘇子的話有兩層意思。①“變”與“不變”是相對的。無論水、月還是人自身,都時時在變,又皆可無盡,因此不必為“吾生之須臾”與“長江之無窮”悲傷。②要知足常樂,非吾所有者一毫莫取,可取用不竭者——如清風明月——則盡情享用。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的,但也有負面因素,一方面是關于“變”與“不變”的解釋是相對主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辯證法,另一方面是主張隨遇而安也可能導致斗志的消減。但蘇軾是在走出監(jiān)獄到達流放地而幾乎喪失自由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反映了他的坦蕩、曠達和強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4.(拓展延伸)請課下搜集有關蘇軾的資料,完成以下任務。(1)請搜集蘇軾一生主要走過的地方,畫出蘇東坡的“人生地圖”。[提示]
蘇軾一生主要走過的地方:眉山—開封—鳳翔(今寶雞附近)—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黃州—南京—潁州(今安徽阜陽)—揚州—定州—惠州—儋州(今海南島內)—常州人生地圖:略。(2)為蘇東坡紀念館選址并陳述理由。[提示]
黃州。蘇軾的名作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都是在黃州時創(chuàng)作。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中提到“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把黃州當作自己平生功業(yè)的起點。(3)為蘇東坡紀念館展廳撰寫對聯(lián)。[提示1]
五年間謫宦棲遲,試較量惠州麥飯、儋耳蠻花,那得此清幽山水;三蘇中天才獨絕,若尚論東坡八詩、赤壁兩賦,是我公游戲文章。[提示2]
紙落云煙自有清才對風月;墨翻衫袖不妨便腹貯詩書。任務群閱讀與實踐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后面的學習任務。材料一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際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俯仰度數(shù)谷。至江上月出,擊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復與過飲酒,食馀甘煮菜,顧影頹然,不復甚寐,書以付過。東坡翁?!K軾《游白水書付過》【注】
幼子過:蘇軾的第三子蘇過。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解析C項,應該是驚訝的樣子。答案CA.庭下如積水空明空明: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凈明亮的樣子。B.閭里之俠皆宗之
宗:尊奉。C.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歡喜、高興的樣子。D.其源殆可熟物
殆:大概,恐怕。2.下列各項對文意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月色入戶”把月光擬人化,寫得自然而生動。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寂寞無聊,主動地與他做伴,有意慰藉這位失意的詩人。B.“念無與為樂者”寫出作者被貶期間難尋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著的叫張懷民的人。C.方山子少年、壯年時血氣方剛,意氣風發(fā),一身俠氣;晚年時安貧樂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識地選擇這兩種具有對比性的行為表現(xiàn)來豐富其形象。D.《游白水書付過》結構上以時間為線索,寫法上以敘述為主,兼有狀景抒情。文章取材詳略得當,選語簡練雋永。解析C項,“方山子少年、壯年時血氣方剛,意氣風發(fā),一身俠氣”錯誤,原文應該是他壯年時“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答案C3.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蘇軾和方山子的人生際遇有何不同?他們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別是什么?答案①人生際遇:蘇軾被貶官,方山子“不遇”。②排遣方式:蘇軾尋友、賞景,方山子隱居。4.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是蘇軾的寫景文,但表達的感情卻不同,請概括兩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材料一有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閑等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材料三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親近和熱愛。(或者:表現(xiàn)了東坡老人隨遇而安、游興不減的情感。)【參考譯文】材料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紤]到沒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材料二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游俠朱家、郭解的品行,鄉(xiāng)里的游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fā)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哎,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么會在這里呢?”方山子也很驚訝,問我到這里來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回答,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奴仆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材料三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與小兒子蘇過游白水佛跡院,在溫泉中沐浴,水很熱,它的源頭大概能把東西煮熟。沿著山向東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一百丈,山上有八九個彎道,每個彎道處都有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拴住石頭從上往下送入五丈,還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飛濺,聲音如雷鳴般轟響,令人既歡喜又畏懼。水邊的懸崖上有幾十處巨大的腳印,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佛跡。傍晚時我們順來路返回,在夕陽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燒,十分的壯觀,或彎腰或抬頭看過這些山谷。到了江邊,此時月亮從山后面出來,我用船槳擊打著江心,用雙手捧著像碧玉般的水倒映著月亮。回到家已是二更時分,我與蘇過再次飲酒,吃著橄欖菜,回頭看自己的影子,有種蕭索感,就再也睡不著了,寫下這些文字交給過兒。東坡記。
16赤壁賦*登泰山記
【助讀博覽】一、魅力作家理當而格峻,氣清而辭雅——姚鼐姚鼐(1732—1815),字姬傳,因書齋名惜抱軒,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派三祖”。曾任山東、湖南副主考,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破格入四庫全書館充纂修官,撰寫書錄91篇。次年秋辭官歸家,以授徒為生,先后在江寧、揚州等地講學四十多年。貢獻:姚鼐文宗方苞,師承劉大櫆,在方苞重義理、劉大櫆長于辭章的基礎上,提出“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不可偏廢的觀點,發(fā)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論。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作品:著有《惜抱軒文集》16卷等;選錄戰(zhàn)國至清代的古文,輯為《古文辭類纂》75卷?!揪靶行兄埂砍鋈祟^地
1057年,蘇軾二兄弟同時赴京趕考,雙雙金榜題名,轟動一時。那一年,主考官是著名的文壇領袖歐陽修。歐陽修當時正在倡導詩文革新運動,主張文章應明道和致用,反對華而不實的浮夸文風。他想在科舉考試中,選拔一批人才,以振文風。蘇軾的文章寫得灑脫豪放,風格渾厚,充滿才氣,歐陽修見了大為驚喜,準備點其為狀元。那時考卷也是密封的,歐陽修反復推敲之后,覺得試卷的文風與他的得意門生曾鞏相似,怕點了自己的門生為狀元,受人非議,于是點了個第二。后來知道是蘇軾的卷子,很是后悔。歐陽修對蘇軾的才華很賞識,他對老友梅堯臣說:“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這就是成語“出人頭地”的來源。意思是說,自己應給這位有才華的青年讓路,讓他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二、背景回眸
1.被貶黃州蘇軾浴火重生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并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后經多方營救,于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清貧的生活、苦悶的心情,使得作者對世事的認識更加成熟深刻,進入到物我合一、達觀超脫的人生境界。元豐五年(1082),蘇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舟游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后人因稱第一篇為《前赤壁賦》,第二篇為《后赤壁賦》。
2.辭官歸隱途中踏雪登泰山乾隆三十九年(1774),厭倦了官場生活的姚鼐以養(yǎng)親為名,辭官歸家,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至日觀峰的日觀亭后,觀賞日出,寫下了這篇游記。【初讀任務】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初讀兩篇課文,標記出不明白的詞語和句子,留待課上解決。提示:略。2.《赤壁賦》中,作者描繪了月下赤壁什么樣的景色?客與蘇子的對話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的?參考提示: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風月無邊,秋景如畫??团c蘇子的對話是圍繞著“變與不變”的問題展開的。3.通讀《登泰山記》,畫出作者登山的路線,說說文章描寫了雪后泰山怎樣的勝景。參考提示:登山路線:南麓→中谷→中嶺→天門→西谷→山巔。勝景: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山河壯美。《赤壁賦》【文本研讀】一、閱讀課文1、2自然段,完成問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②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⑴白露③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④,凌⑤萬頃之茫然⑥。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⑵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⑦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⑧。渺渺兮予懷⑨,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⑩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⑶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
)A.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盡情領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這是正面描寫。B.客人之所以悲傷,用簫吹出悲涼幽怨的調子,是因為獨處孤舟的寡婦的不幸身世和悲泣引起了客人深深的同情。C.蘇軾借助于夸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把洞簫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xiàn)得十分形象、真切。D.文段既有傳統(tǒng)賦體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明確】選B。“泣孤舟之嫠婦”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意思是簫聲能“使獨坐孤舟的寡婦聽了落淚”,用以表現(xiàn)簫聲的悲涼幽怨。2.作者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蘊含著怎樣的情感?答:
【明確】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fā)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悲涼、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調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二、閱讀課文第3~5自然段,完成問題。蘇子愀然①,正襟危坐②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③,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④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⑵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⑤,托遺響⑥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⑦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⑶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⑧之無盡藏⑨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⑩?!暴q﹒﹒﹒﹒﹒﹒﹒﹒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來寫。主客問答是賦的傳統(tǒng)手法,一般說來,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話從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B.作者善于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變化,寫得具體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C.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現(xiàn)了一種浪漫主義思想,表現(xiàn)出積極進取的一面。D.選文將情、景、理有機結合,實質上是蘇軾貶謫生活中苦悶心緒的流露,但從全文來看,蘇軾并沒有沉浸在這種苦悶之中?!久鞔_】選C?!氨憩F(xiàn)了一種浪漫主義思想,表現(xiàn)出積極進取的一面”錯,應該是“表現(xiàn)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4.蘇軾針對客人的回答,闡述了什么道理?流露出怎樣的心情?答:
【明確】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xiàn)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客人的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反映了作者的內心痛苦。)【字句夯實】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既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屬:_______③白露:_________________④如:_____⑤凌:_______過了望日(農歷十五日)之后,指農歷十六日。勸請。指白茫茫的水汽。往。越過。⑥茫然:___________。⑦羽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擊空明兮溯流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懷:____________曠遠的樣子傳說成仙的人能飛升,像長了翅膀一樣。:(槳)劃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動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彰?指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動的月光。內心,心里。⑩倚:_________
幽壑:_______
嫠婦:_______循、依。深谷。寡婦。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斗宿與牛宿之間移動。浩浩然仿佛要凌空駕風而行,卻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那簫聲嗚嗚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傾訴,尾聲凄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愀然:_________________②危坐:_______③繆:________________④釃酒:_______⑤驟得:___________⑥遺響:______________容色改變的樣子。端坐。同“繚”,盤繞。斟酒。屢次得到。余音,指簫聲。⑦盈虛:_______盈,_____虛,_____⑧造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無盡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枕藉:___________圓缺。滿。缺。原意指“天”,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自然”。出于佛家語的“無盡藏海”(像海之能包羅這里有“享有”的意思。凌亂。也寫作“狼藉”。枕著墊著。萬物)
既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經顯出白色(指天明了)。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況我和你在江邊捕魚砍柴,與魚蝦做伴侶,與麋鹿做朋友,駕著一只小船,舉起酒杯互相勸飲哀嘆我們生命的短暫,羨慕長江流水的無窮無盡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疚ⅰ繝钫Z后置的類型文言文中介賓短語作狀語一般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登泰山記》【文本研讀】一、閱讀課文1、2自然段,完成問題。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①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⑴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余以②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③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④,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⑤,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⑥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⑵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撷?世皆謂之天門云⑧。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⑨雪,明燭⑩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⑶﹒﹒﹒﹒﹒﹒﹒﹒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以時間為線索,記述了登泰山的經過。文章第1自然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B.本文寫景狀物主要采取抓住景物特征從旁烘托的寫法。如寫泰山的高峻,借人在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的形象來進行烘托。C.第2自然段寫登山的具體經過,運用動靜結合的方法描寫了途中的艱險和初登頂峰所見的壯麗雪景。D.姚鼐寫文章強調“考據(jù)”,文中的“古長城也”“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均有考古意味?!久鞔_】選C?!皠屿o結合的方法”是作者描寫雪景所用方法,不是描寫途中的艱險的方法。2.第2自然段寫登山的具體經過,可以分為幾個層次?試簡要概括。答:
【明確】文章第2自然段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頭到“由南麓登”,寫登泰山的初程、日期和天氣狀況;第二層由“四十五里”到“磴幾不可登”寫登山的艱難過程;最后是第三層,描寫了泰山雪后的瑰麗景色。二、閱讀課文3~6自然段,完成問題。戊申晦①五鼓②,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③。稍見云中白若樗蒱④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⑴日上,正赤如丹⑤,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⑥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⑵﹒﹒﹒﹒﹒﹒﹒﹒﹒﹒﹒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⑦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⑶僻⑧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⑨。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⑩,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桐城姚鼐記。﹒﹒﹒﹒﹒﹒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這里是用風雪交加,云霧彌漫創(chuàng)造了日出前的環(huán)境和氣勢,是近景。B.寫日出之時的景觀,著重觀察描繪日出前后色彩的變化。以動襯靜,是一幅流動著色彩美的動態(tài)圖。C.“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先寫日上過程,再寫日下的海浪,相互烘托,既生動形象,又很有氣勢,給人以壯美的感覺。D.第3自然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精彩紛呈,逼真如畫?!久鞔_】選B。“以動襯靜”錯,應是“以靜襯動”。4.前三段已完整地記述了登山過程和所見,第4自然段所寫內容是否多余?請簡述理由。答:
【明確】不多余。本段寫泰山的人文景觀。提到點綴于日觀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勝古跡,可說是一幅日觀峰古跡圖。大凡作山水畫,既要有山有水,還要有人物,又要點綴一些屋宇及其他景致,這里簡要介紹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跡,既增強了游記的知識性,也有助于表現(xiàn)歷史悠久的泰山的個性特征和整體風貌?!咀志浜粚崱?.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陽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_____③乘: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間流水的低道,現(xiàn)在通稱山澗。在。這里是“冒”的意思。④限:__________________⑤磴:_______⑥循:_______⑦崖限當?shù)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云:______________⑨負:_____⑩燭:_____界限,這里指城墻。石階。順著。山崖像門限(門檻)一樣橫在路上的。助詞,無實義。背。照。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長城。東邊的山谷,古代稱為“天門溪水”,我沒有到過。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邊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一幅圖畫,而在半山腰停聚的云霧像一條帶子似的。3.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①戊申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鼓:_______③漫:_______④樗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戊申這一天是月底?;?陰歷每月的末一天五更。彌漫。古代的一種博戲,這里指樗蒱所用的擲具,長形而末端尖銳,立起來像山峰。⑤丹:_______⑥東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行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僻:_______⑨圜:___________⑩瀑水:_______朱砂。泛指東面的海。這里是想象,實際上在泰山頂上并不能看見東海。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偏僻。同“圓”。瀑布。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邊云彩上有一條奇異的顏色,一會兒變成五彩斑斕?;厥子^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照著,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脊背彎曲的樣子。這天,看見途中刻寫的石碑,是從唐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早的石碑都模糊或缺失了?!緦徝黎b賞】1.《赤壁賦》第1自然段寫作者開始游赤壁時的情景,此時景色如何?作者有哪些活動?心情如何?【明確】(1)景:皓月當空,碧水萬頃,清風徐來,景象澄澈,如夢境一般。
(2)活動:友人相聚,泛舟江上,暢飲美酒,詠詩誦文,迎風賞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科技在家教中的應用及效果評估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校園建設策略
- 家園共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整合研究
- 小學生參與課本劇創(chuàng)作的動機研究
- 商業(yè)智能與創(chuàng)業(yè)思維的結合應用
- 市場分析與產品設計策略制定
- 教育心理視角下的家庭教育影響
- 教育行業(yè)中的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方法論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18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公司與個人買賣合同范本
- 工程施工揚塵防治教育培訓
- 紅薯采購合同模板
- 2023年河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山西省太原市重點中學2025屆物理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充電樁項目運營方案
- 2024年農民職業(yè)農業(yè)素質技能考試題庫(附含答案)
- 高考對聯(lián)題(對聯(lián)知識、高考真題及答案、對應練習題)
- 新版《鐵道概論》考試復習試題庫(含答案)
- 【律師承辦案件費用清單】(計時收費)模板
- 高中物理競賽真題分類匯編 4 光學 (學生版+解析版5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