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報告_第1頁
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報告_第2頁
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報告_第3頁
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報告_第4頁
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報告】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共享單車報告

32個主要城幣

《報告》基于訂單數(shù)據(jù),選取了32個中國主要城市,包括26

個共享單車運(yùn)營城市、18個共享電單車運(yùn)營城市、13個共享

單車與共享電單車共同運(yùn)營城市。相比去年報告,本年共享單

車城市增加了2個,分別為長春市、南寧市;共享電單車城市

增加了4個,分別為合肥市、哈爾濱市、廈門市、寧波市。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

26個+2個1000萬以上500-1000萬300-500萬100-300萬

或慶市

南市

濟(jì)

共享單車運(yùn)營城市北京市南寧市

津市

漢市

共享單車城市增加了個,分別為長春市

2福

都市

市、南寧市成

安市

西

質(zhì)

18個+4個市

沈市

共享電單車運(yùn)營城市春

共享電單車城市增加了4個,合肥市、市

哈爾濱市、?門市、寧波市

13個

共享單車與共享電單車

共同運(yùn)營城市

圖1共享單車/電單車訂單數(shù)據(jù)選取城市

4個維度+10項(xiàng)指標(biāo)

《報告》從活力騎行、軌道騎行、減碳騎行、效率騎行4個方

面,建立了10項(xiàng)騎行指標(biāo)。相比去年報告,本年指標(biāo)在軌道

騎行方面進(jìn)行了優(yōu)化調(diào)整,更替1個指標(biāo),新增1個指標(biāo),更

加突出“軌道+騎行”服務(wù)效能間差異。本年指標(biāo)中新增效率

騎行內(nèi)容2個指標(biāo),突出對騎行便捷性的關(guān)注。

減碳騎行

軌道騎行

11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7I活躍用戶人均年標(biāo)碳?

41軌道周邊騎行訂單強(qiáng)度★

21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8I活躍車精車均年我篋fit

5I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寓

3I活躍用戶夜間騎行占比

61軌道站點(diǎn)騎行程務(wù)占比十

圖22022年城市共導(dǎo)單車/電單車騎行指標(biāo)

活力騎行

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

共享單車騎行距離全面增長,電單車騎行距離增減不一

共享單車騎行平均距離1.5公里,比2020年增加140米,II

型大城市增幅更為明顯。II型大城市騎行距離平均增加160

米,約是超大、特大、I型大城市平均增幅1.3倍。增幅超過

200米的城市包括蘭州、沈陽、鄭州,分別為230米、220

米、200米。

共享電單車單次騎行平均距離2.4公里,與2020年一致,但

不同城市增減變化不一。青島、重慶、南寧、南昌等4個城市

呈現(xiàn)上升趨勢,分別增加為430米、220米、110米、130

米。貴陽、昆明、長沙、蘭州等4個城市呈現(xiàn)下降趨勢,分別

減少為290米、190米、190米、150米。相較2020年,電單

車與單車騎行距離差異從1.8倍小幅縮短至約1.6倍。

西

漢W

常H

市i

ef

超大城市?型大城市

3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變化

圖4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變化

共享單車短途騎行需求大幅降低,2公里以上中長距離顯著增

大于2公里的出行占比由18%增長至22%,1公里內(nèi)出行占比

由50%下降至43%。大于2公里上升幅度最大的為沈陽

(+7%)、昆明(+6%)、蘭州(+6%)o小于1公里下降幅度

最大的為蘭州(一12%)、沈陽(-12%)、廈門(-11%)o

3km以上

2~3km-

1~2km-

Ifi

l*c

0~1km-下

*

?

?

#

?Olkfnrt(2020*)(2020年)?2-3km/?(2020%?3kmft以上A,:2O2。的aO-llonA(2021#)?l-2fcmrt?(2O21?T)?2-3km/?(2021明■3km&k(±A(20214)

圖5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距離分布變化

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

騎行時長變化特征與距離保持同步,騎行效率相對穩(wěn)定

單車單次騎行時長10.7分鐘,對比2020年出現(xiàn)不同程度增

長,超大城市時長保持最短。各類型城市單車平均時長增長為

1.5分鐘,其中增長超過2.0分鐘的城市包括了鄭州市、廈門

市、沈陽市、蘭州市和深圳市;單車在超大城市平均騎行時長

同比增長1.4分鐘,達(dá)到9.9分鐘,仍低于特大城市10.7分

鐘和大城市11.0分鐘。

電單車單次騎行時長13.4分鐘,對比2020年保持相對穩(wěn)

定,僅個別城市呈現(xiàn)小幅變化。青島增長了L0分鐘;昆明、

呼和浩特、石家莊、銀川分別下降1.4、1.3、1.0、1.0分

鐘。

30

&《

6

u^M

5

s?

_

aau9

K_

K~

W■

1

~

1."11

西

,14濟(jì)A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II型大域市

圖6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變化

(

3

)

*

?

CS.

-1.3

II型大城市

圖7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單次騎行時長變化

活躍用戶夜間騎行占比

夜間騎行比例上漲,南方城市更為突出

共享單車夜間騎行比例普漲,南方城市表現(xiàn)亮眼,對夜經(jīng)濟(jì)繁

榮有積極推動作用。共享單車夜間騎行占比7.7%,對比2020

年上漲1.6個百分點(diǎn)。南、北方城市分別由6.5粗4.8%,上

升至8.5%、6.6%o增加2個百分點(diǎn)以上的城市共有6座,5

座為南方城市,包括廈門(+3.2)、福州(+2.2)、杭州

(+2.2)等。

共享電單車普漲趨勢與單車一致,南方城市表現(xiàn)亮眼。共享電

單車夜間騎行占比10.4%,對比2020年上漲2個百分點(diǎn)。蘭

州、貴陽電單車夜騎行占比上漲幅度最高,均超過5個百分

點(diǎn),分別為+7.7、+5.7。南方城市漲幅(+3.0百分點(diǎn))高于

北方城市(+1.7百分點(diǎn))。上漲2個百分點(diǎn)以上僅有蘭州市1

座北方城市。

■北方城市

s■I南方城市

2

?S

L

-一\—

濟(jì)

西

?和

e市

圖8共享單車活躍用戶夜間騎行占比變化

圖9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夜間騎行占比變化

軌道騎行

軌道周邊相對騎行強(qiáng)度

本指標(biāo)指共享單車/電單車活躍用戶在軌道出入口周邊100米

周累計訂單強(qiáng)度與運(yùn)營范圍內(nèi)訂單強(qiáng)度的比值。指標(biāo)測度城市

“軌道+共享騎行”出行模式使用強(qiáng)度和與軌道出行的緊密程

度。

300公里以上軌道運(yùn)營城市,相對騎行強(qiáng)度明顯高于其它軌道

規(guī)模城市

共享單車軌道里程300公里以上城市軌道周邊相對騎行強(qiáng)度達(dá)

到4.1,500km以上軌道里程城市達(dá)到6.0。成都市最高,達(dá)

到6.8,其次為廣州(6.4)、北京(5.9)。共享電單車軌道

周邊相對騎行強(qiáng)度、按軌網(wǎng)里程分布特征,與單車基本保持一

致,成都市也為最高,達(dá)到7.6O

平均值3.5

西鄭長濟(jì)

南I

市Ii市!市o市市市市市

2.12.6

100~30g里50~100公里

圖10共享單車軌道周邊相對騎行強(qiáng)度

0.0

天商盒思南沈長三廈呼

{和

津富挹蔭寶?沙州門售

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市

2A市

7.65.73.22.6

500300-

公里500^100~30%里50?10膾里5%里以下

以上里

圖11共享電單車軌道周邊相對騎行強(qiáng)度

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

共享單車軌道周邊騎行距離增幅明顯,進(jìn)一步拓展了軌道服務(wù)

覆蓋

單車軌道周邊騎行距離1.4公里,對比2020年增加200米。

100-300公里軌道里程城市增幅最明顯,平均增加了12.6%o

騎行距離增加200米以上的城市包括鄭州、廈門、沈陽、蘭

州。

1.0=10.常02

0X)一1

濟(jì)

西中

?,津安州市

市啟相市市市

500公里壯100-300公里50-100公里50公里

以下

圖12共享單車軌道周邊平均騎行距離變化

軌道站點(diǎn)騎行服務(wù)占比

本指標(biāo)指在軌道出入口周邊100米范圍內(nèi),一周內(nèi)每日均有訂

單產(chǎn)生的軌道站點(diǎn)數(shù)量與全部軌道站點(diǎn)數(shù)量之比。指標(biāo)測度各

城市“軌道+共享騎行”的服務(wù)覆蓋范圍。

77%的軌道站點(diǎn)已有共享單車服務(wù),共享電單車的接駁功能日

益完善

軌道站點(diǎn)共享單車騎行服務(wù)占比與城市軌道里程、人口規(guī)模有

一定正相關(guān)性。超大城市僅廣州為58%,北京、上海、深圳均

超過85%。成都、沈陽、太原等6城超90%。

共享電單車軌道接駁仍處于培育期,部分城市指標(biāo)表現(xiàn)突出。

電單車軌道站點(diǎn)騎行服務(wù)占比(55%)遠(yuǎn)低于單車(77%)o部

分城市已經(jīng)形成服務(wù)規(guī)模,沈陽、昆明、呼和浩特、南昌等6

座城市占比超過70%。

100%

%

/

k照

濟(jì)

盒去西昌鄭長呼

骷里安萌州和

市市市市市需

76%74*75%酬

-5og里100~300公里50700公里

圖13共享單車軌道站點(diǎn)騎行服務(wù)占比

90%

80%

N70%

相60%-

50%

媒40%

晅30%

20%

10%

I南1

盒長天

床.m星沙津備m

市市市市市

16%62%

50-100^^

Oh公里

圖14共享電單車軌道站點(diǎn)騎行服務(wù)占比

減碳騎行

活躍用戶人均年減碳量

共享單車人均年減碳量增幅明顯,電單車城市間變化差異大

單車用戶人均減碳43.3kg,對比2020增加8.2kg。I型大城

市活躍用戶人均年減碳量平均增幅最小(7.3kg),其中石家

莊市、合肥市和廈門市增幅均小于5kg;II型大城市漲幅最明

顯,平均增加9.7kg,呼和浩特市、南昌市和??谑性龇?/p>

于lOkgo

電單車用戶人均減碳52.1kg,對比2020各城市同比變化差異

大。呼和浩特市人均年減碳量增幅最大,高達(dá)11.6kg;蘭州

市、貴陽市、長沙市等3城呈現(xiàn)下降趨勢,人均年減碳量分別

降低8.2kg、7.8kg和6.2kg。

??

浩市市由出

f特

i市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蟻域市II型大城市

圖15共享單車活躍用戶人均減碳量變化

K(

H)-

M

1朋

R

8

^青

WS

Y市

圖16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人均減碳量變化

活躍車輛車均年減碳量

共享單車車均年減碳量普遍增長,3座城市上漲超20kg

對比2020年,共享單車車均年減碳量同比增加13.1kg。II型

大城市漲幅最為明顯,車均年減碳量平均增加17.3kg。呼和

浩特市、太原市、南昌市增長超過20.0kg,分別達(dá)到

33.8kg、23.2kg、20.8kgo

西

B呼

B

?C和

超大城市特大域市I型大域市II型大域市

圖17共享單車活躍車輛車均減碳量變化

效率騎行

高峰時段平均騎行車速

本指標(biāo)指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活躍用戶周累計早高峰期間平

均騎行車速。指標(biāo)測度共享單車/電單車高峰期間的騎行效率

與便捷程度。

共享電單車早高峰速度是共享單車的1.3倍,超特大城市騎行

更便捷

共享單車速度為9.7km/h,超特大城市速度略高于大城市

(I、H型)速度。北京、南京、成都、昆明、太原速度高于

10.Okm/h,昆明速度最快(10.5km/h),長春市速度較低

(8.3km/h)。

電單車速度為12.8km/h,特大城市速度(13.lkm/h)高于大

城市(12.6km/h)。成都市和合肥市的速度最快

(13.8km/h),蘭州、長沙、廈門速度低于12.Okm/h。

12

S

WW

*8

處6

料4

劈2

網(wǎng)

O

濟(jì)

西

M衙K

州2{

H市

市E

987市4

9.9.

*i市

圖18共享單車高峰時段平均騎行車速

S--T一---

W

^一■

V>L-

就nn

>一

憶I

n一

n-

史k

金A1

AI備

川(

和i±

市H

II|Em市

市市市市

6市7

13.112.

特大城市i蛆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