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藥(藥學、臨床藥學)_第1頁
解表藥(藥學、臨床藥學)_第2頁
解表藥(藥學、臨床藥學)_第3頁
解表藥(藥學、臨床藥學)_第4頁
解表藥(藥學、臨床藥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概述解表藥【概念】【藥性】【功效及主治】【配伍】【注意事項】【分類】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概述解表藥以發(fā)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療外感表證的藥物,稱解表藥,又叫發(fā)表藥。解表藥:★

概念: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解表藥主入肺、膀胱經。

藥性:概述本類藥物大多味辛質輕,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概述解表藥

3、部分解表藥能夠有止咳平喘作用,可用于喘咳。功效及主治:1、主要具有發(fā)散解表作用,主要適用外感表證。2、部分解表藥利尿退腫,可用于水腫。發(fā)汗解表散寒解表/發(fā)散風寒祛風解表疏散風熱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概述解表藥

6、部分藥物兼有消瘡之功,可用于瘡瘍初起兼有表證者。功效及主治:4、部分解表藥能夠透疹,可用于麻疹、風疹。5、部分解表藥有止痛之功,用于風濕痹證,肢節(jié)疼痛者。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概述解表藥3、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應用發(fā)散風熱藥配伍清熱解毒藥。配伍:1、據四時氣候變化。2、根據患者體質的不同。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概述解表藥1、使用發(fā)汗力較強的解表藥時,用量不宜過大,以免耗傷陽氣,損及津液。注意事項:2、表虛自汗、陰虛盜汗以及瘡瘍日久、淋證、失血患者,雖有表證,也應慎用。3、解表藥多為辛散輕揚之品,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fā)降低藥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概述分類藥性功效主治發(fā)散風寒藥

辛溫發(fā)散風寒風寒表證發(fā)散風熱藥

辛涼發(fā)散風熱1、風熱表證2、溫病初起

分類:解表藥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第一節(jié)發(fā)散風寒藥解表藥麻黃*桂枝*

紫蘇(附:紫蘇梗)生姜香薷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蒼耳子辛夷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麻黃發(fā)散風寒藥圖片

歷史

來源

炮制

功效

應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現代研究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麻黃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草質莖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麻黃發(fā)散風寒藥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黃和中麻黃的草質莖【歷史】《醫(yī)學入門》:“叢生,如麻,其色黃?!薄緛碓础克帉W、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麻黃發(fā)散風寒藥★

【炮制】1、麻黃指生麻黃。長于發(fā)汗解表。2、炙麻黃是加蜜拌炒者,長于止咳平喘。3、麻黃絨是指凈麻黃經開水浸泡,待水面起沫便撈起曬干,再入碾槽碾至纖維疏松成絨狀入藥者,

緩和發(fā)汗,小兒、年老體弱者宜用。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麻黃發(fā)散風寒藥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功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麻黃發(fā)散風寒藥為治療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p>

【應用】

發(fā)汗力強,為辛溫解表之峻劑。被稱為“發(fā)汗解表第一藥”,善治風寒表實證,每與桂枝相須為用。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1、風寒表證:2、咳嗽氣喘:3、風水水腫:利水消腫越婢湯、越婢加術湯。此外,有散寒通滯功效,可治風寒痹證,陰疽,痰核。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麻黃發(fā)散風寒藥3、治療喘證,不宜與氨茶堿合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1、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肺腎虛喘均當慎用。

2、高血壓、器質性心臟病、煩躁、失眠、睡前慎用。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桂枝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來源功效

應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桂枝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嫩枝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桂枝發(fā)散風寒藥發(fā)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緛碓础空量浦参锶夤鸬哪壑Α!?/p>

【功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1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桂枝(比較)桂枝麻黃皆能發(fā)汗解表,同可用于風寒表實證,兩者常相須為用。共同點1、發(fā)汗力緩,風寒表實(配伍麻黃)、表虛(配伍白芍)均宜。2、還能溫通經脈:1、發(fā)汗力大,宜風寒表實證。2、還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寒凝血滯諸痛證;心、脾、腎陽虛證。

助陽化氣: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桂枝發(fā)散風寒藥(2)、血寒瘀阻,經閉痛經:常為必用之品。★

【應用】寒凝血滯諸痛證:(1)、風寒濕痹:更宜于肩臂疼痛。(3)、胸痹心痛:枳實薤白桂枝湯。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桂枝發(fā)散風寒藥(2)、中焦虛寒,脘腹冷痛:★

【應用】1、脾陽虛:(1)、脾陽不運,痰飲眩悸者。2、心悸、奔豚:溫通心陽常用藥。(心陽虛)3、膀胱氣化不行,水腫小便不利。(腎陽虛)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桂枝發(fā)散風寒藥2、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用法用量】煎服,3~10g?!臼褂米⒁狻?、溫熱病、陰虛陽盛、血熱妄行諸證忌用。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紫蘇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歷史

來源

臨床特點

用法用量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紫蘇發(fā)散風寒藥蘇葉入藥部位:葉蘇梗入藥部位:莖紫蘇入藥部位:莖、葉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紫蘇發(fā)散風寒藥【臨床特點】

★本品為“風寒外感靈藥”,是臨床最常用的發(fā)散風寒藥,因兼有行氣和化痰作用,所以兼脾胃氣滯,胸脘滿悶或咳喘痰多的風寒外感者尤宜。

此外,還能解魚蟹中毒。煎服,3~10g,不宜久煎。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生姜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臨床特點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生姜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根莖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生姜發(fā)散風寒藥【臨床特點】本品解表散寒力弱,適用于風寒感冒輕證;然長于溫中止嘔,★為嘔家圣藥,隨證配伍可治療多種嘔吐(無論寒、熱、虛、實),尤以胃寒嘔吐最宜。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2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香薷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臨床特點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香薷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地上部分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香薷發(fā)散風寒藥【臨床特點】

本品外能發(fā)汗解表散寒,內能化濕和中祛暑,最宜于夏季外感風寒,內傷濕邪的陰暑證者。★故前人稱“夏月解表之藥”,因善能發(fā)汗,頗似麻黃,有“夏月麻黃”之稱。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荊芥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歷史

來源

藥性

功效

應用

用法用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荊芥發(fā)散風寒藥荊芥入藥部位:地上部分荊芥穗入藥部位:花穗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荊芥發(fā)散風寒藥止血(炒炭)?!舅幮浴啃粒?。歸肺、肝經。★

【功效】祛風解表,透疹消瘡(生用)。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荊芥發(fā)散風寒藥4、吐衄下血:★

【應用】1、外感表證:性較平和,善散風邪,為發(fā)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之品,表寒表熱或寒熱不明顯者皆可用之。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祛風解表(生)祛風透疹(生)消瘡(生)止血(炭)2、風疹瘙癢,麻疹不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荊芥發(fā)散風寒藥煎服,3~10g。不宜久煎。【用法用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防風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歷史

來源

藥性

功效

應用

用法用量

比較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防風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根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3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防風發(fā)散風寒藥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根?!練v史】又名屏風?!緛碓础克帉W、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防風發(fā)散風寒藥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舅幮浴啃痢⒏?,微溫。歸膀胱、肝、脾經?!?/p>

【功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防風發(fā)散風寒藥4、破傷風證:★

【應用】

甘緩微溫不峻烈,外感風寒、風濕、風熱表證均可配伍使用。另外,還可治衛(wèi)氣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風邪者。2、風疹瘙癢:以祛風見長。3、風濕痹痛:祛風解表祛風勝濕止痛止痙1、外感表證:此外,本品有疏肝理脾功效,可用于肝氣乘脾,腹痛泄瀉者。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比較發(fā)散風寒藥兩者都微溫不燥,藥性和緩,長于發(fā)表散風,對于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均為適宜,并均可用治風疹瘙癢等風邪為患的病證。荊芥防風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比較發(fā)散風寒藥荊芥防風1、透散、發(fā)汗之力較強,外感表證常選用。2、還能透疹消瘡,常用治麻疹不透、瘡瘍初起兼有表證者。3、炒炭又能止血,用治吐衄下血。1、兼能勝濕,還可用于風濕感冒;且有御風之特點,可用于表虛反復感冒者。2、祛風之力較強,為“風藥之潤劑”,“治風通用藥”。3、還能勝濕止痛、止痙、止瀉。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防風發(fā)散風寒藥煎服,3~10g?!居梅ㄓ昧俊克帉W、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羌活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歷史

來源

臨床特點

使用注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羌活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根莖和根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羌活發(fā)散風寒藥2、風寒濕痹:特點:善治上半身的風寒濕痹?!?/p>

【臨床特點】1、風寒感冒夾濕兼頭痛身疼: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祛風勝濕止痛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羌活發(fā)散風寒藥【使用注意】1、本品溫燥之性較烈,陰血血熱者忌用。2、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4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白芷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歷史

來源

臨床特點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白芷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根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白芷發(fā)散風寒藥【臨床特點】兼有頭痛或鼻塞流涕者尤宜。★為陽明經頭額痛以及牙齦腫痛尤為多用。3、鼻塞,鼻淵: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止痛宣通鼻竅1、風寒感冒:2、頭痛,牙痛,風濕痹痛: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細辛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歷史

來源

藥性

臨床特點

用法用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細辛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根及根莖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細辛發(fā)散風寒藥★

【臨床特點】1、風寒感冒,陽虛外感:(1)風寒感冒兼頭痛身疼或鼻塞流涕:(2)陽虛外感:麻黃附子細辛湯。

2、頭痛牙痛,風濕痹痛:寒痛證常用。3、鼻淵: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止痛宣通鼻竅即能散表寒,又能祛里寒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細辛發(fā)散風寒藥煎服,1~3g;散劑每次用0.5~1g。★

【用法用量】有毒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蒼耳子發(fā)散風寒藥圖片

臨床特點

使用注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蒼耳子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果實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蒼耳子發(fā)散風寒藥【臨床特點】本品為治鼻淵之要藥?!臼褂米⒁狻窟^量服用易致中毒。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5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辛夷發(fā)散風寒藥

圖片

來源臨床特點

用法用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辛夷發(fā)散風寒藥入藥部位:花蕾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辛夷發(fā)散風寒藥★內服時宜用紗布包煎?!九R床特點】★為鼻淵之頭痛鼻塞、濁涕長流、不聞香臭之要藥?!居梅ㄓ昧俊克帉W、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小結發(fā)散風寒藥白芷、細辛、辛夷、蒼耳子【解表】麻黃

桂枝荊芥、防風

紫蘇

羌活香薷細辛風寒表實證風寒表證(表實表虛均可)表證(寒熱均可)

風寒感冒夾濕頭身疼痛

風寒感冒兼脾胃濕困(夏季)【宣通鼻竅】陽虛外感

風寒感冒兼氣滯或咳嗽痰多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第二節(jié)發(fā)散風熱藥解表藥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蔓荊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薄荷發(fā)散風熱藥

圖片

來源

藥性

功效

應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薄荷發(fā)散風熱藥入藥部位:地上部分入藥部位:薄荷葉入藥部位:薄荷梗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薄荷發(fā)散風熱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來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舅幮浴啃?,涼。歸肺、肝經?!?/p>

【功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薄荷發(fā)散風熱藥本品善行頭面,專于

消散風熱,多用于風熱之邪的頭面五官疾患。★

【應用】因發(fā)汗力較強,對風熱表證無汗或有汗不暢者尤佳。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2、頭痛目赤,喉痹口瘡: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薄荷發(fā)散風熱藥總結:薄荷辛香走竄,上行頭目,下行胃腸,外走肌膚,內解肝郁?!?/p>

【應用】3、麻疹不透,風疹瘙癢:4、肝氣郁滯,胸脅脹悶:5、夏季感受暑濕穢濁之氣的腹脹腹痛:

透疹疏肝行氣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6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

薄荷發(fā)散風熱藥體虛多汗、陰虛血燥者慎用?!居梅ㄓ昧俊考宸?~6g;★宜后下。其葉長于發(fā)汗解表,梗偏于行氣和中?!臼褂米⒁狻克帉W、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牛蒡子發(fā)散風熱藥

圖片

歷史

臨床特點

使用注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牛蒡子發(fā)散風熱藥入藥部位:成熟果實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牛蒡子發(fā)散風熱藥【臨床特點】

兼有咽喉紅腫疼痛,或咳嗽痰多不暢者為宜熱毒證以大便燥結不通者尤宜外散風熱內解熱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以惡實為正名,又稱大力子。提醒:本品性寒,滑腸通便,氣虛便溏者慎用。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蟬蛻發(fā)散風熱藥

圖片

歷史

臨床特點

使用注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蟬蛻發(fā)散風熱藥入藥部位:皮殼又名蟬衣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蟬蛻發(fā)散風熱藥此外,本品還能治療小兒夜啼不安。★

【臨床特點】兼有音啞或咽痛者為宜。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目赤翳障:4、驚風抽搐,破傷風證: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止癢明目退翳息風解痙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孕婦慎用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桑葉發(fā)散風熱藥

圖片

來源

功效

應用

用法用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桑葉發(fā)散風熱藥入藥部位:葉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桑葉發(fā)散風熱藥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緛碓础繛樯?浦参锷5母稍锶~。

【功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7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菊花發(fā)散風熱藥

圖片

歷史

來源

藥性

功效

應用

用法用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菊花發(fā)散風熱藥入藥部位:頭狀花序黃菊花白菊花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菊花發(fā)散風熱藥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功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比較發(fā)散風熱藥桑葉菊花均能疏散風熱,同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身熱不甚但咳;均能平抑肝陽,同可用治肝陽上亢的頭痛眩暈;均能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以及肝腎不足,目暗昏花等證。1、疏散風熱之力較強;2、并善于清肺潤燥,兼能

涼血止血。1、平肝明目之力較強,2、并善于清熱解毒。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3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桑葉發(fā)散風熱藥煎服,5~10g?;蛉胪枭?。外用煎水洗眼。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居梅ㄓ昧俊克帉W、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4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菊花發(fā)散風熱藥1、煎服,5~10g。【用法用量】2、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平肝明目

宜用白菊花。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5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蔓荊子發(fā)散風熱藥

圖片

歷史

臨床特點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6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蔓荊子

發(fā)散風熱藥入藥部位:成熟果實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7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蔓荊子

發(fā)散風熱藥【臨床特點】本品偏于清利頭目,疏散頭面之邪,善治治風熱所致頭面部諸證。

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8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柴胡發(fā)散風熱藥

圖片歷史

來源

藥性

功效

應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89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柴胡發(fā)散風熱藥入藥部位:根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90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柴胡發(fā)散風熱藥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緛碓础繛閭阈慰浦参锊窈ū辈窈┖酮M葉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

【藥性】苦、辛,微寒。歸肝、膽經?!?/p>

【功效】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91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柴胡發(fā)散風熱藥(2)邪在少陽,寒熱往來:長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為治少陽證要藥。★

【應用】1、感冒發(fā)熱,少陽證:(1)感冒發(fā)熱:長于退熱,無論寒熱均可運用。疏散退熱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92頁\共有104頁\編于星期一\14點柴胡發(fā)散風熱藥另外,還可退熱截瘧,又可治療瘧疾寒熱?!铩緫谩?、肝郁氣滯證:治肝郁氣滯的主藥。3、氣虛下陷,臟器脫垂:疏肝解郁升舉陽氣藥學、臨床藥學專業(yè)2013級當前第93頁\共有10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