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產建筑要求_第1頁
某地產建筑要求_第2頁
某地產建筑要求_第3頁
某地產建筑要求_第4頁
某地產建筑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科建筑設計要求(一)第一部分結構形式與材料限額標準第一節(jié)住宅以上備注:A.住宅層高為2.9米,無地暖。B.鋼筋含量的調整:抗震等級為6度時,鋼筋含量降低3~5kg;抗震等級為8度時,鋼筋含量提高5~7kg。C.結構限額設計變更指標:別墅、多層為已完工作量1.1%;小高層為1.0%;高層為0.8%。D.地上指標列入設計合同條款,若低于限額指標,則按比例獎勵設計人員;若超過限額指標的5~7%,則根據實情對設計單位及項目公司處以一定數額的罰款。罰款條款在簽定合同時確定。E.表中地下指標為參考指標,具體工程應根據地勘報告和設計管理中心審定的基礎形式加以調整,調整后的數額列入設計合同補充條款。第二節(jié)會所第三節(jié)商業(yè)步行街第四節(jié)酒店式公寓第五節(jié)獨立地下車庫第二部分結構設計總則第一節(jié)結構設計一般原則1.必須嚴格執(zhí)行規(guī)范中的強制性條文,不得有任何違反。2.結構形式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3.結構方案應合理,應兼顧安全與成本,即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堅持成本最優(yōu)原則。4.構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計算和概念設計需要,應取規(guī)范中較低值。第二節(jié)各業(yè)態(tài)活載取值要求除嚴格執(zhí)行《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外:1.商業(yè)步行街中獨立商鋪樓面使用荷載取4.0kN/m2。2.會所中健身房、舞廳使用荷載取4.0kN/m2,其余取2.0kN/m2。3.獨立地下車庫頂板荷載應根據景觀布置圖或文字說明分塊計算,并滿足《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guī)程》取值標準。頂板活載取值:綠地取1.5kN/m2;小型廣場取4.0kN/m2;機動車道一般兼做消防車道,可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相關條文取用。4.公共建筑的種植屋面填土厚度為500mm,活載取值:綠地取1.5kN/m2,觀光處取3.0kN/m2;住宅的入戶花園及露臺有填土要求時,填土厚度為200mm,活載取2.0kN/m2。第三節(jié)梁、柱斷面及配筋率取值范圍1.主梁斷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0~1/14,合理的計算配筋率一般在0.8%~1.6%之間。2.次梁斷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14~1/18,合理的計算配筋率一般在0.4%~1.4%之間。3.除磚混結構外,結構外圍梁的高度還應滿足建筑要求,一般梁底至洞頂小于150時梁高做到窗頂。4.大跨度(大于10米)和大懸挑(大于2.5米)的梁應專門驗算繞度和裂縫。5.梁配筋的歸并系數取0.15,并嚴格按計算結果配置,不應隨意放大。6.當梁腹板高度小于450時,不配置構造腰筋。(如計算結果需要配置抗扭腰筋則屬例外)7.懸挑梁箍筋全長加密。8.主次梁相交處以加密箍筋為優(yōu)先,吊筋設置與否應根據計算結果文件中剪力包絡圖為依據,如不需要,不應隨意設置,以減少施工麻煩。9.管道穿梁應加套管,直徑大于30的圓洞(30X30方洞)應配置洞口加強筋。10.屋面、露臺板跨中一般不設反梁,若設反梁,應根據排水情況在反梁上預留過水洞,標出洞的位置、大小,并做疏水處理,保證洞口排水通暢。11.柱斷面可根據層數、層高、軸壓比等要求來確定,盡量使柱軸壓比接近規(guī)范限值。12.沿豎向柱計算配筋變化大于15%時,應分層配置;同一層柱配筋歸并系數取0.15,并嚴格按計算結果配置,不應隨意放大。13.柱斷面配筋中拉筋應鉤住主箍筋并參與體積配箍率計算。第四節(jié)板厚及配筋要求1.樓板荷載應滿足裝飾要求。2.樓板厚度一般取跨度的1/30~1/35,合理的計算配筋率一般在0.20%~0.6%之間。3.樓板負筋不應大面積拉通,但小板塊如衛(wèi)生間、暗埋管線較多處、建筑平面薄弱處、溫度應力較大處則屬例外。4.樓板配筋應滿足地方標準的有關要求。5.同樣跨度,同樣支承條件,同樣荷載的板板厚及配筋各單元必須完全一致。6.異形板設計應進行有限元分析,對跨度較大的異形板應驗算彈塑性下撓度和裂縫。7.設備專業(yè)與結構專業(yè)應密切配合,樓板中穿線管不應出現大量集中及相互交叉超過2層的情況,否則應予以處理,防止混凝土開裂。8.窗臺板轉角處應設置放射筋。窗臺側板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9.所有屋面板采用細石混凝土;板厚≥120mm,裂縫寬度[W]≤0.2mm;鋼筋φ8@150雙層雙向拉通,大板塊配筋不足者,額外配筋補足。第五節(jié)地下室外墻,頂板有關要求1.地下室均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超長結構不設溫度變形縫。設計上采用后澆帶(加強帶)措施,防止裂縫的產生。2.地下室頂板、外墻應進行強度計算及變形驗算。3.地下室采用的水泥品種應為抗水性好、泌水性小、水化熱低且有一定的抗侵蝕性,水泥標號要求不低于425號?;炷翗颂栆诵∮诨虻扔贑35。4.混凝土外墻板的最小厚度應滿足防水要求,外墻中的施工縫應有止水(鋼板止水)構造措施。5.地下室管道如需穿梁,位置應選在梁受力最小處,并配置洞口加強筋。6.外墻留洞均應有防水套管,套管周圈應滿焊止水鋼板。7.在建筑范圍內的地下擋土墻均應與主體結構連成一體,避免采用重力式擋土墻。8.有防水需要的地下擋土墻均做混凝土墻。9.在進行擋土墻設計時,應與建筑、園林專業(yè)進行溝通,使擋土墻形式與建筑、園林專業(yè)要求的外觀、質感相致。10.混凝土抗?jié)B等級應滿足防水要求,一般采用S6。(特殊部位另定)第六節(jié)基礎方案的比較原則1.基礎形式應安全、經濟、可行,根據地質條件及上部結構情況,一般的工程設計院出兩個方案報設計管理中心審批,重要的工程在基礎論證會上確定。2.獨立基礎:A.為保證施工質量,獨立基礎采用階梯式。B.一級框架及特殊情況下的獨立基礎才設置拉梁,其余不設拉梁。(兼作底層填充墻基礎屬例外)拉梁梁高按平均跨度的1/10取值,配筋率一般為0.4%~0.6%,兼作底層填充墻基礎的拉梁按實際受力情況計算。3.樁基礎:A.同一單元可采用兩種不同直徑的樁。當采用預應力管樁,如樁徑為400或500時,盡可能用大直徑少數量的樁替代小直徑多數量的樁。當采用灌注樁,如樁徑為800或1000時,盡可能用小直徑樁替代大直徑樁。B.單體工程樁數超過300根或相同地塊有后續(xù)工程時,建議提前打三根靜載試樁,確定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后再進行基礎設計。4.江南軟土地區(qū)基礎選型:(參考表)5.北方粘(粉)土或基巖埋深較淺地區(qū)基礎選型:(參考表)6.高層剪力墻住宅盡量在軸線下布樁,基礎底板應采用承臺梁加防水底板。第七節(jié)超長結構后澆帶(加強帶)問題1.超長結構應在合理位置設置后澆帶(加強帶),后澆帶(加強帶)間距為35~40米;2.地下室底板,外墻,頂板后澆帶(加強帶)盡量閉合設置;3.后澆帶(加強帶)左右800內鋼筋不得搭接,且需另設附加鋼筋;兩側施工縫用鋼板止水;后澆帶(加強帶)迎水面做防水附加層,后澆帶(加強帶)用高一各標號砼加一定比例的膨脹劑澆筑。第八節(jié)計算資料1.設計院應提供PKPM電子模型送設計管理中心審核后方可出圖。2.計算書應完整,沒有進行電算的部分要提供手算資料,如樓屋面荷載取值計算、樓梯梁板配筋計算、天然地基承載力的修正、單樁承載力計算、承臺沖剪彎計算、樁頂筏板厚度及配筋計算、地下室外墻強度計算及變形驗算等。3.計算宏觀指標如軸壓比、周期、位移、剪重比、剛重比等應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既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也不要有太多富余。第九節(jié)出圖要求1.結構分區(qū)應與建筑分區(qū)相同2.結構一定要緊跟建筑的調整變化,保持與建筑的一致性。3.立面及節(jié)點盡量采用混凝土結構處理,如有必要采用鋼結構處理,應繪制節(jié)點施工圖。4.主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上若存在附屬鋼結構,計算時應充分考慮鋼結構傳來的荷載,并繪制鋼結構預埋件布置圖。有幕墻處要考慮幕墻自重且在施工之前有預埋件布置圖。5.所有采用預應力結構、鋼結構的部分應在整套施工圖出圖時一并出施工圖,不留二次設計出圖。6.樓層標高中應注明出結構標高。7.墻、梁、柱上的設備預留孔洞、預埋套管應出定位圖。8.外圍填充墻構造柱的具體位置必須在結構平面模板圖中表示出來。9.有地下室的工程應單獨繪制地下室外墻模板圖,并標出穿墻套管的位置及大小。10.有地下室的工程應單獨繪制底板模板圖,并標出排水溝、集水井、水池沉砂槽等的位置及大小,繪制具體結構大樣圖。11.天然基礎平面布置圖中應說明持力層在幾號土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是多少,修正后fa是多少,對施工有何要求;樁布置圖中應說明樁型、樁徑、樁長、選用圖集號、樁端持力層土層號、單樁承載力特征值、試樁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項。12.后澆帶應在現澆板模板圖中標出具體位置,注明是溫度后澆帶還是沉降后澆帶,繪制后澆帶大樣,并對施工要求加以說明。13.應在合適位置標注沉降觀測點。14.各工程子項的技術標準及繪圖標準必須統(tǒng)一。15.圖紙繪制應采用國家標準平法圖集《03G101-1》《04G101-3》表示。第三部分材料選用范圍第一節(jié)墻體1.承重墻采用MU7.5~MU10粘土磚或承重多孔粘土磚,M5~M10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2.填充墻外墻采用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磚,M5水泥混合砂漿;內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M5水泥混合砂漿。3.廚房、衛(wèi)生間填充墻底部200高為C20素混凝土或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磚,M5水泥砂漿.4.地下室填充墻采用MU5水泥灰砂磚或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磚,M5水泥混合砂漿。5.框架、框-剪、剪力墻、框中筒結構中女兒墻泛水高度以下為鋼筋混凝土反梁或C20素混凝土,以上采用MU5非承重多孔粘土磚,M5水泥混合砂漿。6.加氣混凝土砌體及材料要求(1)干體積密度為≤7kN/m3(2)砌體密度(容重)8~9kN/m3(一般取9kN/m3)(3)內墻砌塊強度MU5(A5.0),外墻砌塊強度MU5(A5.0);(4)內墻100厚砌筑砂漿M5(H≤2.4m),200厚砌筑砂漿M5(H≤4.4m);(5)砌塊墻體拉結:砌塊墻體應與鋼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墻拉結。拉結方式可采用沿柱或剪力墻的高度方向每隔600mm后植熱軋鋼筋,直徑Φ6。鋼筋伸入砌體內的長度不應小于墻長的1/5且不小于700mm。后植鋼筋的錨固為100mm。第二節(jié)混凝土1.基礎:C25~C352.主體:磚混為C20;其余不低于C25;多層、小高層的墻柱一般以C25~C30為主;高層的墻柱一般以C30~C35為主。第三節(jié)鋼筋1.梁、板縱向鋼筋首選HRB400(III)級鋼。2.基礎受力筋、墻柱縱向鋼筋首選HRB400(III)級鋼筋;當計算結果基本為構造要求時可采用II級鋼筋。3.梁、柱箍筋根據計算結果選用I級鋼筋或HRB400(III)級鋼筋。4.結構做的裝飾線條及構造鋼筋采用I級鋼筋,當鋼筋直徑大于12mm時可采用II級或III級鋼筋。5.不得采用冷軋帶肋鋼筋。第四部分各類建筑的具體要求第一節(jié)住宅1.計算模型及電算、手算資料提供PKPM電子模型;樓屋面荷載取值計算;樓梯梁、板配筋計算;地下室外墻強度計算及變形驗算;基礎計算。2.技術要求A.梁:所有房間天棚不應有梁;客廳和餐廳相接無墻處不應有梁;樓板跨度不大,配筋為構造配筋時,隔墻下可不設梁;梁下無墻處凈高不小于2.4米;應避免梁偏向降板房間一邊而使地面出臺;露臺、陽臺、衛(wèi)生間等樓面做結構降板時,板中間的梁面應作降低處理,避免梁面凸出降板面;結構外圍梁的高度詳見下表:B.板:廳、房、室內過道等結構面比建筑面低50;公共樓梯間、電梯廳結構面與廳房結構面平;廚房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降30;衛(wèi)生間小降板為: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降30;衛(wèi)生間大降板為: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降300,若衛(wèi)生層為同戶的臥室時,應減小至250;與廳房相連的陽臺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結構降50;與廚房相連的陽臺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結構降100;入戶花園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結構降150;露臺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結構降250;商業(yè)部分的屋面降板:結構面比廳房結構面結構降200~250,防止出現屋面降板不夠,導致室外找坡困難。C.剪力墻:見剪力墻邊緣構件圖集D.防滲漏措施:和建筑物相連的室外樓梯一側應做300高(相對于結構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空調板100厚現澆,根部做150高(相對于結構面)混凝土反坎;一般陽臺邊緣做150高(相對于陽臺結構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有覆土要求的露臺邊緣做500高(相對于結構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有覆土要求的入戶花園邊緣做500高(相對于結構面)混凝土反梁或反坎;反梁、反坎宜和主體一起澆注;大降板衛(wèi)生間在緊貼板底的位置上,預留Ф50的側排地漏。第二節(jié)獨立地下車庫1.計算模型及電算、手算資料:A.提供PKPM電子模型;B.頂板荷載取值計算;C.地下室外墻強度計算及變形驗算;D.基礎及抗浮計算;(抗浮計算用甲方認定的抗浮設計水位)E.人防計算資料:頂板、底板、臨空墻、口部等。2.技術要求A.柱網:一般為5.1~5.4米X8.0~8.2米,柱斷面500X500;<2000平方米的車庫柱網可為5.1~5.4米x5.4~5.7米,柱斷面400X400;兼人防工程的車庫宜用較小柱網。B.頂板形式:非人防車庫采用井字梁結構,主梁1/10,次梁1/16;自動噴淋管盡貼次梁底穿主梁,位置盡量在1/3梁跨處;小柱網的非人防車庫受層高限制時可采用無梁樓蓋;兼人防工程的車庫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井字梁結構或無梁樓蓋。C.頂板覆土:一般覆土厚度控制在0.6~0.9米,局部可堆高至1.5~2.1米,堆高點選在柱上并向四周放坡,每2500平方米一個堆高點,頂板荷載應按景觀要求分塊計算。D.頂板消防車道覆土厚度為零,車道兩邊為坡地景觀,消防車道兼做機動車道,消防車道位置由建筑專業(yè)確定,荷載按可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相關條文取用。E.外墻厚度取300。F.基礎形式:非人防車庫fak大于等于120kN/m2時采用獨立基礎加防水底板,fak<120kN/m2時采用梁板式筏板或平板式筏板。兼人防工程的車庫fak大于或等于120kN/m2時采用梁板式筏板或平板式筏板,fak<120kN/m2時應根據具體地質情況加固地基或采用樁基礎。G.盡量采用建筑自重及覆土自重抵抗浮力,不夠時可在底板上做回填層。H.有條件時應配合下沉式廣場,利用自然通風和采光。J.混凝土采用C30。第五部分構造柱、圈梁、過梁的布置原則及配筋要求第一節(jié)構造柱1.構造柱設置位置:A.寬度大于2m的洞口的兩側。B.長度超過2.5m的獨立墻體的端部。C.當墻體長度超過5米時,應在墻體中間設置構造柱。D.外墻的陽角、懸挑結構的端部均應設置構造柱。E.支承在懸臂梁和懸臂板上的墻體,應按圖1.1a和圖1.1b所示設置鋼筋混凝土抗裂柱。尺寸及配筋同構造柱。2.構造柱配筋:A.構造柱的截面尺寸為墻厚×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B.構造柱的縱向鋼筋配置4Φ10;箍筋采用Φ6@200。C.構造柱上下兩端應與樓層梁或基礎梁錨固連接。D.構造柱與墻體連接處的砌體宜砌平,沿墻高度每隔600mm設置2Φ6拉結鋼筋,鋼筋每邊伸入墻內不應小于700mm及墻長的1/5。E.必須先砌墻,后澆構造柱。第二節(jié)圈梁1.圈梁布置:A.自由端的墻體頂面。B.高度超過4m的墻體、有門窗洞口的100厚墻高度超過2.4米時中間應設一道。2.圈梁配筋:A.圈梁宜連續(xù)地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閉狀;當圈梁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與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H(H為圈梁與附加圈梁的垂直距離),且不應小于1m。B.可用配筋帶代替圈梁。C.圈梁或配筋帶的截面寬度應與墻厚相同;圈梁的截面高度為200mm,配筋帶的截面高度為100mm;圈梁的縱向配筋為4Φ10,箍筋為Φ6@200,配筋帶的縱向配筋為3Φ10,橫向配筋為Φ6@200;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第三節(jié)過梁1.過梁的設置及構造要求斷面及配筋表2.當過梁預留高度小于150mm時,采用梁下掛板或將梁高度增加。第四節(jié)窗間墻、門垛:1.窗間墻、門垛宜為300mm的倍數,并不應小于600mm。當窗間墻的寬度小于600mm而其后面又無橫墻時,應設置成混凝土窗間墻或粘土磚墻。位于防火墻兩側的窗間墻,其寬度和厚度應符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2.外墻門窗洞口兩側:預埋c20細石混凝土塊(每側不少于3塊)或現澆C20細石混凝土構造柱。3.內墻門窗洞口兩側:當墻厚≥200時,預埋C20細石混凝土塊(每側不少于3塊)或現澆C20細石混凝土構造柱;當墻厚為100時加構造柱。4.當構造柱設置完畢,剩余墻體長度不足400mm時,可全部采用粘土磚,同時取消構造柱。5.一些尺寸較小的填充墻垛(尺寸小于200時),可采用現場澆注。6.樓梯間處綜合管線集中處墻體,如入戶門側墻等預埋線管較多,容易裂縫,管網安裝完畢后,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成一體。萬科建筑設計要求(二)一、熟悉規(guī)劃條件(甲方提供的)必須了解的規(guī)劃條件有:1、規(guī)劃局的規(guī)劃要點;建設用地范圍即紅線范圍、地形情況、建設用地面積、建筑規(guī)模(地上地下),容積率、綠地率、建筑高度、建筑退界要求、建筑退線要求、建筑間距要求、日照要求、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要求、停車指標的要求,交通規(guī)劃及出入口等要求,2、地形圖;3、甲方的有關要求;居住人口,戶型情況,建筑色彩的要求,4、市政水、電、熱、燃等管線接口位置;5、周邊現狀。名木古樹情況、周邊地上及地下的文物保護情況,是否涉及航空凈空的限制,是否處于地震斷裂帶等等。二、根據以上條件,制作測算表格,用甲方提供或甲方大致要求的戶型進行強排,估算容積率,對項目定位。下面是萬科總結的各類建筑分別對應的容積率數值。面對客戶時可以做初步的項目判斷。1.容積率低于0.3,高檔的獨棟別墅項目。2.容積率0.3-0.5,一般獨棟別墅項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雙拼別墅、聯排別墅,可適當降低密度提高品質。3.容積率0.5-0.8,一般的雙拼、聯排別墅。4.容積率0.8-1.2,全多層項目較多。如與低層或聯排別墅組合,密度較高。5.容積率1.2-1.5,正常的多層項目,環(huán)境一般。如果是多層與小高層的組合,環(huán)境品質較好。6.容積率1.5-2.0,正常的多層+小高層項目。7.容積率2.0-2.5,正常的小高層項目。8.容積率2.5-3.0,小高層+二類高層項目(18層以內)。此時如果做全小高層,環(huán)境會很差。9.容積率3.0-6.0,高層項目(樓高100米以內)。10.容積率6.0以上,摩天大樓項目11.居住區(qū)入口的做法是相對模式化的,設計時要考慮以下問題:1,門衛(wèi)管理方便:用最少的人力兼顧車流和人流管理2,出車的安全,門口要留出駐車的空間,讓車在路口停留觀察交通狀況3,進車的控制,讓誤闖的車輛可以及時掉頭4,人車分行另外,要注意門衛(wèi)室是景觀做還是建筑做,如果是建筑做,是否有退界要求,是否要報批?三、合理布置路網、考慮消防車道一總體設計(一)、消防車道1、低層、多層、中高層住宅的居住區(qū)內宜設有消防車道,其轉彎半徑不應小于6m。高層住宅的周圍應設有環(huán)形車道,其轉彎半徑不應小于12m,當確有困難時,應至少沿住宅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盡端式消防車道的回車場地不應小于15m*15m。2、聯體的住宅群,當一個方向的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消防車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之一的規(guī)定:1)、消防車道應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旁應設置室外消火栓,且建筑應設置與兩條車道連通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應大于80m;附圖:R>12m,如a+b>14m,則R>12m。2)、建筑的適中位置應設有穿過建筑的門洞,其凈高、凈寬不應小于4m。(二)、消防登高面高層住宅應設置消防登高面,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應小于住宅的1/4周邊長度;2、單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應小于住宅的一個長邊長度;3、消防登高面應靠近住宅的公共樓梯或陽臺、窗;4、消防登高面一側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應大于5m,且進深不應大于4m;5、消防登高面不宜設計大面積的玻璃幕墻。(三)、消防登高場地1、高層住宅應在登高面一側,結合消防車道設置不少于一塊的消防登高場地,每塊消防登高場地面積不應小于15m*8m。消防登高場地是指供消防登高車實施操作時??康耐\噲龅亍8鶕虾D壳笆褂玫牡歉呦儡嚨淖畲箝L度為13m,登高車操作支撐所需的硬地寬度為6m,為滿足登高消防車的正常作業(yè)并為消防人員的施救留出一定的工作空間,本條文規(guī)定消防登高場地的面積不應小于15m*8m。2、消防登高場地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消防登高場地距住宅的外墻不宜小于5m,其最外一點至消防登高面的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0m;2)、設有坡道的消防登高場地,其坡道坡度不應大于15%;3)、利用市政道路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綠化、架空線路、電車網架等設施不得影響消防車的???、操作。3、高層住宅的消防車道、消防登高場地應避開地下管道、暗溝、水池、化糞池等影響消防車荷載的地下設施,在地下建筑上布置消防登高場地、消防車道時,地下建筑的樓板荷載計算應考慮消防登高車的重量。(四)、安全疏散4.1樓梯間的設置形式1、住宅設一個樓梯間時,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低層、多層住宅,當每套戶門至樓梯口的距離不大于15m時,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2)、中高層住宅,當每套戶門至樓梯口的距離不大于15m時,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或樓梯間通至屋頂平臺;3)、十層、十一層的單元式住宅每單元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但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戶門可朝戶內開啟)且樓梯應通至屋頂,各單元的屋頂平臺應相連通;4)、十層、十一層的塔式住宅應設一個封閉樓梯間;5)、十二層至十八層的塔式、單元式住宅應設一個防煙樓梯間,且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4.5m2;6)、當十八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每單元設一個防煙樓梯間時,應按規(guī)定設置連廊。?2、上述規(guī)定以外的住宅,其設置樓梯間的數量不應小于兩個,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低層、多層、中高層住宅應設敞開樓梯間;?2)、十層、十一層的通廊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3)、十二層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4)、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商住樓的商業(yè)營業(yè)場所與住宅部分的防火分區(qū)及疏散系統(tǒng)必須分開設置,其住宅部分的樓梯設置可參照相同層數的住宅樓梯的要求設計;?租賃式住宅,包括酒店式公寓及公寓式辦公樓公共部位平面設計可參照執(zhí)行,但其消防設施的設置應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執(zhí)行。?十層、十一層的單元式住宅可按規(guī)定設一個敞開樓梯間,也可在每單元設置一個封閉樓梯間;當每單元設置封閉樓梯間時,戶門可不設乙級防火門,但單元樓梯仍應通至屋頂。對于十八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雖然可每單元設一個防煙樓梯間,但應按要求在相鄰單元之間設置連廊。(二)、樓梯間的設置要求?1、樓梯間或前室應靠外墻設置,并應設置可開啟的外窗和樓梯間頂部的百葉窗,不宜設機械加壓送風,其開窗面積及樓梯間頂部的百葉窗面積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當防煙樓梯間只在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樓梯間為暗樓梯間時,樓梯間的頂部應設置自然通風窗,有效面積不小于1.5m2。?2、自然通風方式的要求:?1)、靠外墻的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m2,并應保證該樓梯間頂層設有不小于0.8m2的自然通風面積;?2)、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m2,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m2;?3)、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當防煙樓梯間只在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樓梯間為暗樓梯間時,戶門不應直接開向前室。?3、高層住宅至少應有一個樓梯通至屋頂平臺,通至屋頂平臺的門宜為普通玻璃門,且朝屋頂方向開啟。單元式住宅各單元的樓梯間宜在屋頂相連通。?利用屋頂逃生是火災時常見的逃生方式。為保證人員及時借助屋頂從相鄰單元疏散到安全區(qū)域,或將屋頂作為避難平臺等待救援。?4、設封閉或防煙樓梯間的住宅,屋頂層電梯機房等房間的門不宜開在樓梯間、前室內。?當確有困難,電梯機房或其它設備用房的門必須開在樓梯間或前室內時,則應設甲級防火門,且門的開啟不得影響人員疏散。?5、剪刀樓梯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剪刀樓梯的兩個樓梯應在前室、走道或屋頂連通;?2)、剪刀樓梯的梯段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實體墻分隔。?6、高層住宅,當地上部分的樓梯間或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且地下室為自行車、汽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用房時,其地下室的樓梯或前室可不設機械加壓送風裝置。?考慮到樓梯間或前室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住宅,只對地下室的樓梯間或前室設機械加壓送風,既不經濟,也難以實施。而當地下室為自行車、汽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用房時,地下室平時停留的人員較少,因此,樓梯間形式可以不變,對其無自然通風采光的前室和樓梯間也作放寬處理,可不設機械加壓送風。?7、住宅各類樓梯間的設置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煤氣管道不應穿過樓梯間,當必須穿過樓梯間時,應穿鋼管保護;?2)、除煤氣管道井外的其它管道井,當在每層樓板處采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作防火分隔,且檢修門為丙級防火門時,檢修門可開在樓梯間或前室內。?8、商住樓的營業(yè)場所、住宅的底層商業(yè)服務網點的出入口或樓梯與住宅的出入口和樓梯必須分開設置。?出入口包含平面交通和垂直交通,垂直交通指樓梯、電梯。在住宅建筑中布置商店等公共用房,主要需解決使用功能完全不同的用房放在一起所產生的種種矛盾。為保證住宅安全,防止商店發(fā)生火災威脅住戶安全,規(guī)定商住樓的營業(yè)場所、住宅的底層商業(yè)服務網點的出入口或樓梯不得與住宅的出入口或樓梯相互借用,必須分開設置,互不干擾。?9、居住區(qū)域內地下汽車庫的樓梯可借用住宅的樓梯,但其通向樓梯間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特別要注意的是,當地下室除汽車庫外,還有自行車庫、機電設備用房及其它用房時,汽車庫借用住宅疏散樓梯應滿足下列要求:?1)、汽車庫與其它部位之間應采用防火墻、防火卷簾及甲級防火門分隔;?2)、汽車庫借用的住宅樓梯必須與汽車庫在同一防火分區(qū)內,即該樓梯與其它部位之間也應采用防火墻及甲級防火門分隔。?3)、汽車庫防火分區(qū)內最遠點距樓梯間的距離不應大于60m。(三)、躍層式住宅的疏散要求?1、高層住宅每套所跨越的樓層不宜超過兩層;?2、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的高層住宅,當有向上躍層和向下躍層同時設置時,每層(包括躍層)應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戶門;?3、十八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所有戶室應一個方向(同時向上或向下)躍層;?4、每套戶室從最遠一點算起,到戶門的距離不應超過20m;當超過20m時,躍層樓面應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門。(套內樓梯的一段距離按期水平投影長度的1.5倍計算)(四)、消防電梯?1、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應設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其前室可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合用。?消防電梯是消防撲救滅火的措施之一。根據國家防火技術規(guī)范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要求在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應設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由于住宅消防電梯一般兼作日常使用的客梯,很少獨立設置,故允許其前室可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合用。?2、底層商業(yè)營業(yè)場所高度在24m以下時,住宅部分的消防電梯在商業(yè)營業(yè)場所可不停靠。?3、電梯應在設有戶門或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且至少應有一臺電梯通向地下汽車庫。當地下室為自行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房時,消防電梯可不停靠。(五)、走道、連廊?1、十八層以上塔式住宅、每單元設有兩個防煙樓梯間的單元式住宅,當每層超過6套,或短走道上超過3套時,應設置環(huán)繞電梯或樓梯的走道。?注:短走道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門至最遠的一套戶門之間的走道。?在設置消防連廊時要注意下列問題:?1)、消防連廊必須每層設置,不得隔層設。但躍層戶型可以只在設有戶門的樓層設置。?2)、每層相鄰單元必須在走道或前室等公共部位設置連廊連通,不允許在樓梯間內設置連廊,防止火災情況下煙氣通過連廊進入相鄰單元樓梯間,也不允許通過戶內陽臺連通,這樣不能保證疏散暢通。?3)、當單元式住宅各單元層數不同時,應將每單元視作一幢塔式住宅進行平面設計;當各單元層數均超過18層時,可在較低幾個單元之間的相鄰單元設置連廊,但最高一個單元應視為一幢塔式住宅。四、布置單體或組合體時,若在規(guī)劃住宅小區(qū)地下有停車場,應該注意些什么,如出入口的個數,在小區(qū)中的布置等,如何組織交通流線,如何做到人車分流。高層建筑,地下停車庫做兩層,但柱子必須和上面的一致嗎?位置、形狀、尺寸?因為是不規(guī)則的地形,布柱根據停車間距不好弄4.1基地出入口與城市道路的關系4.1.1居住區(qū)機動車出入口不應設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上,可設置在城市次干路和支路上,并距道路交叉口50米以外4.1.1小區(qū)出入口設置應考慮與相鄰小區(qū)出入口的相互位置關系。4.1.3機動車地下車轉戶口出入口不宜直接設置在城市道路上,應通過小區(qū)內部道路與城市道路相接。4.1.4在同一條城市道路上,不宜設置多個出入口,盡可能歸并為一個出入口,且出入口寬度與相接城市道路紅線寬度相協(xié)調,需要進行功能劃分的應通過小區(qū)內部路進行交通組織。4.2停車場規(guī)劃4.2.1停車場配建標準。4.2.2采用各種方法解決停車場地不足問題。其中,地面停車場按每個機動車位占地面積30平方米計;地下停車庫及停車樓按每個機動位占建筑面積35平方米計;多層停車庫按每個機動車位占地面積15.5平方米,層高2.2米計;自行車按每輛車面積1.5平方米計;裝卸車位尺寸不小于4米×8米。該規(guī)劃片需配建機動車停車泊位1583個,其中居住用地1223個,商業(yè)金融用地360個。本規(guī)劃片居住用地可停放機動車796個,地面出租車位7個,其余420個機動車位在商業(yè)金融用地中安置。地下商業(yè)金融用地停車采用地下車庫形式,為提高空間利用率,地下車庫采用機械式雙層停車,凈空3.6米(室內地面到梁底距離)。在停車場內部布局上,充分考慮居住和商業(yè)兩類停車時間上的差異,一般居民白天的停車率很低,這時,其閑置部分可以用于商業(yè)停車,晚上商業(yè)停車位又會空置出很大部分,可以用于居民停車。在地下車庫出入口布置上,商業(yè)車輛和居住車輛分開設置,但又可相互借用,一般早上居民上班時,商業(yè)尚未營業(yè),居住車輛出口可利用商業(yè)車輛出入口,晚上居民下班車輛應設置獨立的進口與商業(yè)車流分開,地下車輛居住和商業(yè)的人行出入口分開設置??傊撔^(qū)通過精心的組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地下車輛的利用率,為解決居住區(qū)停車難問題做出了有益的嘗試。4.3地下車庫設計要點4.3.1人防結合n地下汽車庫宜結合人防設計,即在平時作為汽車庫使用,而在戰(zhàn)時則作為人員、物資的掩蔽場所——人防,這就叫做平戰(zhàn)結合。一般城市規(guī)劃都對有人防配建面積比例的規(guī)定,可以說是強制的。如果投資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繳納一定費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小區(qū)的地下車庫是設計有人防設施的,而有的則沒有。4.3.2車庫規(guī)模n通常我們設計的車庫屬于“中型”(51~300輛),有時也會有大型(301~500輛)的地下汽車庫,即:停車間室內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過該層車庫凈高一半的汽車庫。n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特大型汽車庫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3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出入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5m。4.3.3汽車坡道n進入地下汽車庫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線的、曲線的或二者的結合。坡道設計的重點是確定坡道的位置,數量。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即:一般設計兩個出入口就夠了。汽車庫的汽車出入口寬度,單車行駛時不宜小于3.50m,雙車行駛時不宜小于6.00m。但兩個出入口距離不可過近(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規(guī)范又規(guī)定:汽車疏散坡道的寬度不應小于4m,雙車道不宜小于7m,因此干脆汽車坡道就設計為4米或7米。4.3.4常規(guī)數據n汽車轉彎半徑按6米設計,此為小型車轉彎半徑。汽車庫室內最小凈高應:>2.20米(微型車、小型車)。我們通常的車庫以微型、小型車庫。4.3.5防火設計汽車庫應設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qū)。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地下汽車庫為2000平方米。如果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則可翻倍。劃分完防火分區(qū),馬上就是人員安全出口的設置。規(guī)范規(guī)定:汽車庫、修車庫的每個防火分區(qū)內,其人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規(guī)范同時規(guī)定:汽車庫、修車庫的人員安全出口和汽車疏散出口應分開設置。也就是說:汽車坡道不能作為人員疏散。因此,每個防火分區(qū)設兩個封閉樓梯間上到地面上去。疏散樓梯的寬度不應小于1.1m,即兩股人流。樓梯間盡量分散布置,因為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樓梯間的距離不應超過45m,當設有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距離不應超過60m4.4住宅地下車庫設計方法4.4.1整體規(guī)劃n住宅小區(qū)的地下停車庫平面布局設計與獨立的專用地下停車庫不同,受地面以上住宅樓的影響較大。通常在整體社區(qū)規(guī)劃,首先考慮的是地面上的容積率、建筑密度、樓體間距等指標要求,待這些指標規(guī)劃完成后,才會考慮地下停車庫的布局,這種設計思路很大程度上造成車庫設計不合理,實用性差:因為住宅的柱網、建筑結構體系布局、和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統(tǒng)(電梯井)都會對車庫布局造成很大干擾,常常在地面部分的設計構圖全部完成后,再設計地下車庫時發(fā)現,住宅的密集柱網設計把停車庫分隔成零散的片區(qū),停車效益降低,車道不通暢,車庫的實用性很差。n在設計初期,必須把地上、地下統(tǒng)一考慮,地下車庫決不是設計的附屬品,要盡可能把車庫集中在一個整體空間中,以提高相同面積下的停車數量。一種方法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塊外圍布置,就是“圍合式布局”,社區(qū)中部形成比較開闊的園林空間,下面做停車,這種方式能夠形成開闊的樓間距,住宅單元的通風、景觀效果非常好,同時地下車庫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另外一種方法,把住宅樓多棟組合,提高小區(qū)空地的完整性。從而有利地下停車庫空間的完整性,對于大盤而言,有時地下停車庫被分割成幾個片區(qū),這時還要考慮各區(qū)之間的連接通暢,不應產生瓶頸現象,從而對交通、消防不利。4.4.2平面布局主要包含車道和停車位布置、柱網布局、與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協(xié)調等。一般住宅小區(qū)以中型轎車:長(4.9m)X寬(1.8m)x高(1.8m)為設計標準車型尺寸,停車位尺寸應為:長(5—6)mx寬(2.5—3)m。車位與車道成90°直角,且車輛“倒進順出”的布置的時候,每臺車所占車庫面積的比例最小,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車庫每車所占面積應在28㎡—35㎡。較大型車庫的停車通道,應盡量設環(huán)形車道。當采用與車道成90°直角的停車位布置時,車道寬應在6m以上,車道車行路線方式可采用雙車道雙向行駛。按照標準車型與車道尺寸,柱網宜在6X8m(柱間停兩輛車)或8X8m{柱間停三輛車)左右。4.4.3管線布置管線綜合,注意遵循如下原則:●應盡量使“主風道”靠近車道邊側設置;●風道寬度盡量控制在1.2米以內,使風道下面不設噴淋;●電橋架、設備管線盡量與風道平行設置、盡量不要設在風道下方;●各類管線交叉點不要設在主車道處。設備管線常用計算高度窮管線泄內容招最小獄計算杰高度淹mm涼備注蠟噴淋噸20漫0斥噴淋明需要缺高度扔為1附50候,預餐留5沒0找跳坡高晚度婦通風銅道撫30滿0~音35宗0翠其中糠含5欲0的近按裝權支架燥高度招電橋網架久10鹿0~憂15協(xié)04.4.4屋頂綠化地下車庫的設置,為社區(qū)的地面綠化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空間,一般由于車庫都布置在社區(qū)比較完整、大塊的空曠場地內,在頂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區(qū)的中心綠化花園。覆土平均厚度在50公分左右,可適應種植小型灌木和鋪植草皮。但如果要栽種大型喬木,必須加設覆土坑。4.5地下室范圍(面積)必須考慮:4.5.1上部建筑---結合消防電梯及核心筒范圍,考慮地下室直達戶內4.5.2地形地貌4.5.3銷售和開發(fā)節(jié)奏4.5.4停車數量---規(guī)劃停車總量扣除地面停車數量4.5.5設備用房4.5.6其他---不能停車和設備房的沒有使用價值的空間盡量減小4.5.7考慮以上因素后,地下室范圍盡量規(guī)整4.5.8原則:盡量減小地下室無用面積的范圍嫁方案并階段舉控制沒:車踩庫出字入口叨的設銳置原蘿則刑車庫責停車陳數量歷出入渣口數所量(饒個)路出入馳口寬策度抖1遲≤5垮0輛拒一個悟單車獄道出析入口急國家圾規(guī)定永最小氧寬度技:蟲單車篩3.接5米陸,雙犁車6糕.0亞米助設計施常用口數據墾:遭單車引3.捕6~若4.褲0米稿,雙斜車6綠.0禿米鍛2都51盼~1魚00起輛的急地下治車庫枯一個屋雙車擦道出威入口趣,樹或者散兩個比單車渠道出澆口磚3狠或5副1~煙15嚷0輛悉的地堅上車慚庫(篇含半宋地下夫車庫灶)干4歌>1按00曉輛的涂地下料車庫首兩個鈔單車計道出歌口卡5斃或>善15把0輛暢的地告上車級庫(印含半促地下燥車庫駛)備注:參車庫防火規(guī)范坡道寬度:禍類型宰規(guī)范箭規(guī)定護最小立寬度猾(同米)鄉(xiāng)項目跪經驗釋數據飾(寬屢度;角米)添備注竊車庫促出蓬入口執(zhí)寬膚度撲單行懂3.科5尾3.辱6~進4.竭0砌雙行水6.涂0唐6.省0雷直線承坡道榴單行針一般匠單車涼道:椅3米我;瞎防火把疏散保用單闊車道儉:4呀米劈4.嬌0擾一般惠坡道市處均繩為疏域散口鵲,故京按疏電散寬患度設謎置債雙行貸一般匯雙車乞道:郊5.慣5米憑防兩火疏川散用保雙車嗽道:狡7米簽7米岸曲線證坡道條單行題一般凳單車躍道:苦3.中8;題防蛙火疏披散用嶄雙車稅道:速4米植4.北0淋雙行討7答7曲線坡道寬度:泛環(huán)道欄內徑際曲線瞧坡道擾寬度余汽車祝最小呀轉彎棟半徑采單行搖雙行魯3.體9~碎4.誤2米廈4米互7米橋6米宜注1予:汽血車最班小轉協(xié)彎半燕徑=僑汽車電回轉緊時汽午車的沈前輪濱外側浴循圓額曲線譯行走棄軌跡未的半雄徑破2、胃汽車賓最小澤轉彎柏半徑昏≠環(huán)蔬道內瓜徑避免:誤將國家規(guī)定的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6米,理解為是車道的最小內徑,導致車道的內徑過大,相應的增加車庫面積。各種停車位尺寸及通車道寬度鋼停車冬方式刑停車革位尺厚寸階通車爪道寬舟度潛垂直近停車決“后袍面無崖墻”狹停車晝位尺暗寸(士垂直孟后退偉停車遞)坑24挨00羞*5戲05性0野55劫00報24貪00箱*5秩30燙0爆55底00臥水平樸停車辮停車絞位大24煮00釘*6發(fā)00撒0榆38淘00鳥各種漲車道逐(出牌口)拾最小壘寬度貝類型貧規(guī)范砍規(guī)定伸最小賴寬度洪(盤米)籌項目褲經驗慈數據寸(寬斥度;濾米)芳備注株普通脹直線咸車解道掘單行婦3.煮0親3.蹈0~置4.罷0蟲3米襪僅為蹦通車陳道最拉小寬霸度,順未考尚慮從紫車道名處進俊入停州車位犁;如漠考慮收停車站,車犁道最歲小寬束度為拌5.真5米縣雙行文5.遼5現5.湯5~碎6.海0謝垂直線式后案退停嘴車嶼車庫夾出繡入口碼寬冠度慚單行呢3.征5仍3.創(chuàng)6~騾4.聾0昏雙行轎6.汽0講6.蘇0歇直線裁坡道遲單行鍬一般鑼單車胡道:隙3米倆;問防火址疏散述用單佩車道者:4鼠米禍4.勻0熟一般膠坡道穩(wěn)處均換為疏編散口忠,故能按疏挪散寬臟度設害置戲雙行踢一般過雙車雁道:戲5.地5米踏防狂火疏知散用宰雙車世道:厲7米護7米枕曲線遵坡道賺單行曲一般浪單車獵道:溝3.動8;叉防集火疏嫌散用潔雙車崗道:摩4米道4.姨0蜻雙行君7憑7稈層高謙確定淚原則唯:售合理洽的選襪用地壟下室沙底板輔的構篇造做隆法,析根據地實際帶構造爹來計脹算層母高。久在確詢定層蓋高時儀,精貓確計杏算設頭備管賴線預泛留高搞度以涌及結梅構梁歪高。咱當車辭庫與礦變配糧電鳳間或湯水池科等設姓備用店房同駐層設縱計時忍,應圣采取嘩“設蛛備用糞房局梢部降腫板”刻,而濤車庫犬層高繭按常槍規(guī)設呀計。徹各類數層高轎計算級的基嶼本內膀容:禿部位負層高味內容役備注逝最底過層車疫庫層吐高影=執(zhí)(a拼車庫敬底板右濾水暑層厚碰度)襲或b禍面層看厚度庫+c證停車卷庫凈耳高2崖.2膏米+棒(d醉通風閉)+因(e船水噴享淋高抵度)鋸+(奏f電松橋架品)+油頂板常梁高艙+預你留1盤00敢富余順量玩其中持的a婦、d珍、e浸、f身四項培根據舉項目才具體輸情況援確定拾是否磚設置甩另外甚,要視求設索計盡幟量遵驢循上鞭述層弄高設洞置“辨之二贈~之長四”廟原則抓,此襪時確吵定層不高時容可不攤考慮識e、勸f兩瀉項樂其他簽層層嘆高躍=專c停紫車庫叼凈高攝2.黨2米環(huán)+(逃d通睜風)墓+(宗e水頸噴淋幅高度家)+全(f斯電橋餅架)殲+頂煤板梁關高+樹預留研10群0富式余量霉管線辨內容覺最小斯計算哭高度蓋mm均備注扛噴淋赤20它0游噴淋用需要私高度約為1艷50撇,預贏留5踢0找掩坡高呆度鋸通風罪道段30壺0~堅35盾0幸其中及含5止0的鑰按裝霸支架膏高度謀電橋錘架席10伍0~蘇15雖0素常見懂車庫榮層高灘:楊車庫粘類型舉常用撤層高桶備注忙地下桶室車痛庫底兼層層少高(炕設濾亮水層梁及排莊風、肌噴淋竊)學a、滲風道育下無世噴淋稻,底汗層層或高一催般為蒙3.亭4米栽(泄是到堵建筑胖面層羽;到蛙結構歌板上馳皮為左3.狼8米拋;梁鐵高按庫65木0,促風道薦按3匆00痛)構1、艦總建縫筑面象積超航過2咸00犧0平害米的朝地下采車庫算必須營設機胸械排羊煙(肢有風胡道)斃;系b、它風道沒下設夫噴淋培,底莊層層徒高一設般為剃3.般5米參(到缸結構撇板上鑰皮為尿3.滋85縱米;歸梁高愛按6盤50乞,風襖道按迫30針0)敞2、睬停車勁數超裝過1睬0輛河的地觀下車天庫,箏或者射停車給數超組過5優(yōu)0輛求的地計上車蝶庫,淡必須濾設噴耳淋;鮮地下鞠室其勞他層完(設盼排風型、噴變淋)心a、至風道蚊下無告噴淋吉,層錯高一臘般為錦3.岔4米龜(梁膝高按責65滴0,猛風道漢35終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