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置入方法演示文稿_第1頁
胃管置入方法演示文稿_第2頁
胃管置入方法演示文稿_第3頁
胃管置入方法演示文稿_第4頁
胃管置入方法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胃管置入方法演示文稿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優(yōu)選胃管置入方法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主要內容

置入胃管目的胃管的選擇置管技巧固定方法胃管護理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胃插管術—概念

胃插管術是將胃導管經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內的一項診療技術。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入途徑經鼻腔:將導管經鼻腔插入胃內適用于不能經口進食,以鼻胃管供給食物和藥物;留置胃管胃腸減壓等。經口:適應于鼻腔出血、畸形的患者;洗胃等。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目的管飼食物或給藥(鼻飼)胃腸減壓藥物中毒搶救洗胃抽取胃液檢查、三腔管的使用等。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為什么要插胃管—鼻飼昏迷患者口腔疾患或口腔手術后患者,上消化道腫瘤引起吞咽困難患者。不能張口的患者,如破傷風患者。其他患者,如早產兒、病情危重者、拒絕進食者。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為什么要插胃管—胃腸減壓解除或緩解腸梗阻所致的癥狀進行胃腸道手術的術前準備,以減少胃腸脹氣術后吸出胃腸內氣體和胃內容物,減輕腹脹,減輕縫線張力和傷口疼痛,改善胃腸壁血液循環(huán),促進消化功能恢復。通過對胃腸吸出物的判斷,可觀察病情變化和協(xié)助診斷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為什么要插胃管—洗胃解毒減輕胃黏膜水腫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胃管選擇普通胃管帶導絲鼻胃管氣囊式胃管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普通胃管質軟、易盤曲在口腔留置時間為一周易反流及發(fā)生誤吸。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帶導絲鼻胃管管徑<3.3mm,質軟,內置韌性較強導絲留置時間為42-45天不易致食管反流缺點是該管較普通胃管價格高l0倍左右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氣囊式胃管三腔二囊胃管通過氣囊壓迫作用,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長度一般留置長度為前額發(fā)際至胸骨劍突處的距離,成人為45-55cm,根據患者身高等確定個體化長度。為防止反流、誤吸,插管長度可在55cm以上。若需經胃管注入刺激性藥物,可將胃管再向深部插入10cm。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長度置入45cm,表示胃管達賁門置入55cm,表示胃管進胃體置入65cm,表示胃管進入幽門置入75cm,表示胃管進入十二指腸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前評估了解有無禁忌癥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清理口鼻分泌物體位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前評估--禁忌癥操作前評估:患者年齡、生命體征、神志、血氧飽和度、伴隨癥狀(如肺部炎癥、慢支、肺氣腫等)當患者出現(xiàn)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如脈快(或細弱)、體溫高(或低)、血壓高(或低)、喘促、血氧飽和度低下等情況時,告知醫(yī)生,暫緩鼻飼操作。特殊情況必須置管者,備好吸引器、搶救車,且要有醫(yī)生在場。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前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操作前無論是否清醒患者都應做好溝通、愛撫工作,以取得配合。在置管前征得患者同意,對本人不能表達意愿時,如有意識障礙等情況,護士應征得家屬同意操作前確認醫(yī)囑并在告知書上簽字,并確認患者家屬簽字情況。

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前評估--清理口鼻分泌物置管前清理口鼻分泌物,置管困難者避免反復插試以防造成喉頭水腫。分泌物過多及胃管的刺激,易造成管腔阻塞和窒息,降低成功率。應在吸凈痰液后待病人休息5-10min后再置胃管。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前評估--體位能配合者取半坐位或坐位---坐位有利于減輕患者咽反射,利于胃管插入無法坐起者取右側臥位---根據解剖原理,右側臥位利于胃管插入昏迷患者取去枕平臥位,頭向后仰---頭向后仰有利于昏迷患者胃管插入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置管技巧醫(yī)學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鼻飼胃管置入與固定的新進展》清醒的患者昏迷的患者氣管切開患者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清醒的患者傳統(tǒng)置管方法胃管插入至10~15cm處,囑患者做吞咽動作,并順勢將鼻胃管置入至預定長度。易刺激喉上神經,引起患者惡心、嘔吐等不適導致置管失敗。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清醒的患者

口含VitC片劑置鼻胃管法讓病人含化VitC片劑約60s后,插入鼻胃管約15cm,再隨患者的吞咽動作置管。使唾液分泌增多,吞咽活動自然,能連續(xù)數(shù)次吞咽。(必要時,可讓患者飲少量溫開水)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清醒的患者兩人配合插胃管法取坐位,2名護士,一名護士站在患者右側,負責插管,當胃管插入14~16cm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另一名護士站在患者左側,一手扶患者肩背部,一手沿食管方向自上而下捋患者頸前區(qū),這一動作要與患者的吞咽動作一致,緩緩插入所需長度,如患者感到惡心、嘔吐時,稍停片刻,讓患者深呼吸,同時輕拍患者背部,以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嘔吐癥狀。優(yōu)點:是采取了坐位置管,患者可注視護士操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增加了安全感和主動意識,減輕了患者的被動心理,從而主動配合操作。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昏迷的患者傳統(tǒng)方法胃管的選擇,一般都是選擇硅膠管體位: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昏迷的患者有導絲的胃管從鼻孔插入,如遇阻力可作輕微旋轉推進,按上述方法,置入約40~45cm后將導絲緩慢拔出,推進胃管5~10cm。帶導絲的胃管增加了硬度,避免了傳統(tǒng)硅膠管易折疊,易盤曲在咽喉部或口腔內需要兩次或多次反復插胃管的缺點。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昏迷的患者胃管冷凍處置法即將質地較軟的聚四氟烯鼻胃管放入冰箱速凍致硬凍硬的鼻胃管既可達到與鋼絲相同的效果凍硬的鼻胃管插入口、咽、食管不久即受熱軟化,不會損傷插管路徑,提高成功率。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昏迷的患者胃管麻醉處置法將液體石蠟潤滑胃管,改用利多卡因凝膠能明顯減少患者不適,如惡心、咽痛,煩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昏迷的患者其他方法用涂有石蠟油的胃管下至咽喉部位時,由助手用小勺將少量溫開水順患者嘴角注入,待患者出現(xiàn)吞咽反射時護士迅速將胃管隨患者的吞咽動作插入,有阻力可以重復上面的步驟,能減少患者插胃管時的不適感。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氣管切開者氣管切開患者由于氣管套的壓迫,使胃管插入受到阻力。研究發(fā)現(xiàn)將患者保持頭、頸、軀干水平位,當胃管置入16~18cm感阻力增加時,由助手拔出氣管套管0.5~1cm,操作者將胃管順勢插下,待胃管通過氣管切開部位后再將氣管套管返回原位,然后將胃管繼續(xù)插至胃內,該方法與常規(guī)方法比較,得到臨床上的肯定。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判斷胃管位置抽:在胃管末端連接注射器,能抽出胃液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判斷胃管位置聽:置聽診器于患者胃部,快速經胃管向胃內注射10ml空氣,聽到氣過水聲

聽氣過水聲時聽診器放置位置為劍突下稍篇左側,并注意與腸鳴音的區(qū)別。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判斷胃管位置看:將胃管末端置入盛水的治療碗中,無氣泡逸出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判斷胃管位置PH試紙測定法胃液PH值為1.5-3,PH實驗判斷比較可靠,但是在重癥患者因為有抑酸藥物的應用及胃內存留物的影響PH值可能高于正常測試值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判斷胃管位置X線

判定胃管位置最可靠的方法。危重、年長、感覺遲鈍、慢性肺部疾病等特殊患者置管后用三種方法(試氣泡、抽胃液、注氣)驗證,仍不能確定鼻飼管在胃內者(尤其回抽無胃液者)可連接負壓吸引器以排除在氣道內,同時請醫(yī)生協(xié)助判定或向醫(yī)生申請拍片確認,確認前不能向鼻飼管內注入液體或食物。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固定方法醫(yī)學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鼻飼胃管置入與固定的新進展》膠布加棉線繩繃帶交叉打結法長膠布交叉固定法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固定方法膠布加棉線繩采用寬1cm膠布兩條,固定于胃管出鼻孔處,兩條膠布分別纏繞胃管幾圈,使兩條膠布之間有0.5cm的空隙。取25cm的棉繩系在兩條膠布節(jié)中間,然后兩端分別從耳朵上方繞到腦后系一結。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固定方法繃帶交叉打結法先用膠布在胃管近鼻孔處纏繞一周,然后用繃帶在膠布處交叉打結,再經耳后于3下頜或后頸處打結固定。這種方法不易脫落,但對于昏迷或躁動患者,容易被拉出,所以比較適合短期且安靜的患者。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固定方法長膠布交叉固定法取一長約55cm,寬約1cm的膠布,將膠布正中于胃管交叉后,沿耳廓上方繞至腦后重合。為避免膠布長時間粘貼損害患者皮膚,還可以將膠布在固定前除正中4cm,兩端各5cm外的部分縱行內折,使膠布不粘貼皮膚。這種方法避免了因患者翻身、牽拉及躁動時將胃管拉出,適用于長期帶胃管的患者。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護理要點留置胃管的注意事項胃腸減壓的護理鼻飼的護理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5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留置胃管的注意事項雙人操作。置管盡可能安排在日間(并盡可能避開臨近下班時間),夜間一人值班特殊情況需要置管時,請當班醫(yī)生協(xié)助判斷胃管置入情況。特、一級護理病人將置管情況記錄在病志中,二、三級護理病人將置管情況記錄在交班報告中。置管后在床尾懸掛警示標識按級別巡視,注意觀察置管病人的狀態(tài)及反應。每日晨晚間交接班時由當班護士確認胃管置入情況。特殊情況及時處理。拔管時用紗布包裹近鼻孔處的胃管,囑患者深呼吸,在其呼氣時拔出,邊拔邊用紗布擦胃管,到咽喉處快速拔出,避免管內殘留液體滴入氣管。本文檔共48頁;當前第46頁;編輯于星期二\6點5分胃腸減壓的護理保證胃管的通暢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量,胃液出現(xiàn)顏色或性質的改變,應及時通知醫(yī)生。正常胃液---白色或黃綠色(混有膽汁)鮮紅色---胃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