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學彎矩圖、剪力圖-課件_第1頁
建筑力學彎矩圖、剪力圖-課件_第2頁
建筑力學彎矩圖、剪力圖-課件_第3頁
建筑力學彎矩圖、剪力圖-課件_第4頁
建筑力學彎矩圖、剪力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力學(上)

1PPT課件第六章靜定結構的內(nèi)力計算

一、本章主要知識點1.截面內(nèi)力及符號2.內(nèi)力圖3.荷載和剪力、彎矩的對應圖形關系2PPT課件4.疊加法作彎矩圖、剪力圖5.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6.靜定梁作內(nèi)力圖7.剛架作內(nèi)力圖8.三鉸拱的計算9.桁架的計算3PPT課件

二、本篇講授的內(nèi)容(一)截面內(nèi)力及符號 物體因受外力作用,在物體各部分之間所產(chǎn)生的相互作用力稱為物體的內(nèi)力。對內(nèi)力的正、負號作如下規(guī)定: 軸力符號:當截面上的軸力使分離體受拉時為正;反之為負。4PPT課件 剪力符號:當截面上的剪力使分離體作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時為正;反之為負。 彎矩符號:當截面上的彎矩使分離體上部受壓、下部受拉時為正,反之為負。 當所有外力(包括已知荷點,通過平衡方程求出的所有支座約束反力)已知時,通過三個獨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三個內(nèi)力。截面法是結構力學計算最基本的方法。5PPT課件+-+-+-6PPT課件教材例6-3(P73)

一外伸梁如圖所示。。求截面1-1及截面2-2的剪力和彎矩。222PqAB1217PPT課件 解: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體平衡可求: 2.求1-1截面上的內(nèi)力 桿上外力均為已知,可求任意截面的內(nèi)力。如截面1-1,取左段為分離體,如圖所示。YAQ1PM12m1m8PPT課件 由 由 由 求截面1-1內(nèi)力也可取左段為分離體,其結果見教材。 3.求2-2截面上的內(nèi)力。(見教材)4Q2M219PPT課件(二)內(nèi)力圖 內(nèi)力圖為表示內(nèi)力隨橫截面的位置變化的函數(shù)的圖形。 一般取桿軸線為坐標軸,橫截的位置選擇用X表示,則梁的各個橫截面上的內(nèi)力可以表示為X的函數(shù),函數(shù)圖形即內(nèi)力圖。10PPT課件教材例6-7(P76)

簡支梁AB受一集度為q的均布荷載作用,試作此梁的剪力圖和彎矩圖。 分析:取左邊X長的分離體,X處截面的內(nèi)力按正方向假設,用平衡方程求解。11PPT課件qLMQ++-qL2/8qL/2qL/2qL/2qL/212PPT課件 解: (1)求梁的支座反力 由整體平衡可求: (2)取距A端X處的C截面,標出。解得:

CQ(x)M(x)xA13PPT課件

M圖為二次拋物線,確定X=0,L/2及L處M值可確定M的函數(shù)圖形。

Q圖為直線形,確定X=0,L處Q值即可確定Q圖。MQ++-qL2/8qL/2qL/214PPT課件 根據(jù)內(nèi)力圖的特征,除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M點為二次拋物線外,其余情況均為直線段。因此,可以不需列出函數(shù)方程,直接確定直線段內(nèi)力圖的控制點值,即荷點作用不連續(xù)點的截面內(nèi)力連接直線即可。15PPT課件 均布荷點作用段內(nèi)M圖再確定一中間值即可畫出二次拋物線。按建筑力學的習慣,M圖畫在桿件彎曲變形時受拉一側。 畫出M圖。彎矩最大值在梁的中點,為ql2/8; 畫出Q圖。剪力最大值在梁端,為ql/2。16PPT課件(三)荷載與剪力、彎矩的對應圖形關系 純彎曲:剪力圖為零,彎矩圖為一水平直線。

q=0:剪力圖為一水平直線,彎矩圖為一斜直線。17PPT課件幾種常見簡支梁M、Q圖的記憶PL/2L/2MQ++-PL/4P/2P/2qLMQ++-qL2/8qL/2qL/218PPT課件

q=常數(shù):剪力圖為一斜直線,彎矩圖為一拋物線。 集中力:剪力圖為一水平直線,P作用處有突變,突變值等于P。彎矩圖為一折線,P作用處有轉(zhuǎn)折。19PPT課件幾種常見簡支梁M、Q圖的記憶PabLPab/4MQPb/LPa/L++-mL/2L/2MQ+-+M/2M/2m/L20PPT課件 集中力偶:剪力圖為一水平直線,力偶作用處無變化。彎矩圖為水平線,力偶作用處有突變,突變值等于集中力偶。21PPT課件教材例6-10(P81反)

外伸梁如圖所示,已知,試畫出該梁的內(nèi)力圖。222PqAB121CD22PPT課件分析:例中,整體平衡可求解,則A、B、C、D為外力不連續(xù)點,――作為控制截面。 在集中力P,或支座反力處剪力有突變,所以控制截面截取應B左、B右、C左、C右,D右支座反力即作用于CD桿端的剪力。23PPT課件

Q圖由控制點A、B左、B右、C左、C右的值之間連直線得到。解:(1)求梁的支座反力

24PPT課件(2)畫彎矩圖:求控制截面的彎矩值,取AB桿的分離體。

桿上側受拉。取CD桿的分離體:(鉸支端)

桿下側受拉。25PPT課件確定A、B、C、D四點M值:

BC,CD間無均布荷載q,直接聯(lián)直線;

AB間有均布荷載q,確定中點值為2.5KN/m,可由三點確定拋物線。26PPT課件(2)畫彎矩圖:連接控制截面的彎矩值,如圖:

M圖AB段的端點值即MA、MB的中間值由確定,作拋物線。M圖BD段的端點值即MB、MD的中間值由確定,用直線連接。如在的連線上疊加的二次拋物線,或在的連線上疊加的三角形的底邊,簡單拼合,顯然不能對齊。27PPT課件軸力為零不考慮。桿端作用剪力、彎矩與相應簡支梁兩端作用彎矩受力情況完全相同,即對應。所以任意分段均可同疊加法作M圖。M圖10kNm10kNmABCD28PPT課件(3)畫剪力圖:取控制截面如圖。計算剪力:取分離體如圖。

AB:QAB=0(自由端)

CD:

BC:

QBC

QCB=5-P=-1029PPT課件

剪力圖如圖所示。在已荷點和所有反應力的情況下,可以取分段分離體求剪力控制截面值,但如果M圖已知,不求約束反力也可確定分段桿端的剪力控制截面值。

10kN10kN5kN-++ABCD30PPT課件幾種常見簡支梁M、Q圖的記憶PL/2L/2MQ++-PL/4P/2P/2qLMQ++-qL2/8qL/2qL/231PPT課件幾種常見簡支梁M、Q圖的記憶PabLPab/4MQPb/LPa/L++-mL/2L/2MQ+-+M/2M/2m/L32PPT課件(四)疊加法作彎矩圖與剪力圖

當梁上有幾項荷載作用時,梁的反力和內(nèi)力可以這樣計算:先分別計算出每項荷載單獨作用時的反力和內(nèi)力,然后把這些計算結果代數(shù)相加,即得到幾項荷載共同作用時的反力和內(nèi)力。33PPT課件PqL+P+qLMQ++PqPqLPL1/2qL2PL+1/2qL234PPT課件上圖懸臂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載和集中力。梁的反力和內(nèi)力都是由兩部分組成。各式中第一項與集中力P有關,是由集中力P單獨作用在梁上所引起的反力和內(nèi)力;各式中第二項與均布荷載q有關,是由均布荷載q單獨作用在梁上所引起的反力和內(nèi)力。兩種情況的疊加,即為二項荷載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方法即為疊加法。35PPT課件剪力圖:集中力P單獨作用時為一水平直線,均布荷載q單獨作用時為一斜線;兩種情況疊加后即為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上圖。36PPT課件彎矩圖:集中力P單獨作用時為一斜線,均布荷載q單獨作用時為拋物線;兩種情況疊加后即為共同作用的結果,如上圖。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直桿彎矩圖――分段疊加,簡化繪圖工作,適用于多跨梁、剛架的彎矩圖的繪制。37PPT課件教材例6-10(P81反)

外伸梁如圖所示,已知,試用疊加法畫出該梁的M圖。222PqAB121CD38PPT課件M圖10kNm10kNm10kN10kN5kN-++39PPT課件幾個標準彎矩圖簡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

簡支梁作用有中點的P

懸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

懸臂梁作用有端點的P簡支梁作用有非中點的P簡支梁作用有中點的m40PPT課件簡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

P/2qLMQ++-qL2/8qL/2qL/241PPT課件

(1)簡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

簡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的彎矩圖為一拋物線,其中點彎矩為。(2)簡支梁作用有中點的P

簡支梁作用有中點的P的彎矩圖為一折線,在集中力P作處產(chǎn)生折點,其值為。42PPT課件PL/2L/2MQ++-PL/4P/2簡支梁作用有中點的P43PPT課件簡支梁作用有中點的mmL/2L/2MQ+-+M/2M/2m/L44PPT課件簡支梁作用有非中點的PPabLPab/4MQPb/LPa/L++-45PPT課件MQ+PPPL+qqL1/2qL2懸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懸臂梁作用有端點的P46PPT課件(5)懸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

懸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載q的彎矩圖為一拋物線,其值端點為零、固定端為。(6)懸臂梁作用有端點的P

懸臂梁作用有端點的P的彎矩圖為一斜線,其值端點為零、固定端為PL。47PPT課件(五)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

簡支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載q,其兩端作用有彎矩,用疊加法作彎矩圖。48PPT課件MAMAMBMBqqLL+MAMB49PPT課件 原結構作用有兩種荷載彎矩和均布荷載。將原結構分解為由彎矩與均布荷載分別作用的兩種情況,如圖所示。

+50PPT課件MAMAMBMBqqLL+MAMB中點M=51PPT課件MAMB即:+52PPT課件 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桿端彎矩圖疊加上簡支梁上對應荷載(均布荷載q或中點集中力P)的標準彎矩圖; 疊加:是指彎矩圖縱坐標的代數(shù)和,而不是彎矩圖的簡單拼合。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的方法如下:53PPT課件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的方法:(1)求控制截面的彎矩值(全部荷載作用)控制截面――一般取外力不連續(xù)點(如:均布荷載q的端點、P作用點和集中力偶M作圖點的左、右)。54PPT課件(2)分段畫彎矩圖控制截面內(nèi)無荷載――連直線;控制截面內(nèi)有荷載(q或中點P)――連虛線,再疊加相應的彎矩圖。55PPT課件剪力圖可以由彎矩圖取得:任取桿段AB,荷載及桿端彎矩已知,如圖所示。則:,,或由,分別為荷載對桿端A,B之矩的代數(shù)和。56PPT課件MAMBQABQBAP57PPT課件例6-10

外伸梁如圖所示,已知,試畫出該梁的內(nèi)力圖。本例同例6-10反向222PqAB121CD58PPT課件

解:(1)求控制截面的彎矩值(全部荷載作用);本題的控制截面為A、B、D截面。

A端為自由端,D端為鉸支端,AB為懸臂梁,其控制截面彎矩如圖,分段畫彎矩圖:M圖10kNm10kNm59PPT課件按取得A、B、D截面的彎矩值并連以虛線。在AB段的虛線上疊加均布荷載q的彎矩,如圖所示。在BD段的虛線上疊加集中力P的彎矩,其值為:60PPT課件(2)由彎矩圖畫剪力圖

AB段:分離體如圖所示:

可得:1061PPT課件

CD段:分離體如圖所示:

BC段:分離體如圖所示:CQBCQCB62PPT課件剪力圖:用A、B、C、D截面的剪力值取點并連以直線,得到本題的剪力圖,如圖所示。10kN10kN5kN-++ABCD63PPT課件

工程力學(上)

直播課堂7

姚志剛64PPT課件(六)靜定梁作內(nèi)力圖多跨靜定梁――按幾何組成的相反次序求解,可避免解聯(lián)立方程。多跨靜定梁組成:基本部分――能獨立承受荷載的部分附屬部分――依賴于基本部分承受荷載的部分65PPT課件教材[例6-12](P82)多跨靜定梁如教材圖所示。已知。試畫出該多跨梁的內(nèi)力圖。(1)求支座反力,ABCEFDq=5P=104m12211566PPT課件412211qP11P=102255510541q=5511.253.7567PPT課件(2)作彎矩圖:用疊加法求出控制截面的彎矩(A點、C點、E點、F點彎矩為零),連以直線;在AB段、EF段彎矩的直線上分別疊加均布荷載與集中荷載的彎矩,如教材P83(b)圖所示即為結果。68PPT課件(3)作剪力圖分別求出控制截面A、B左、B右、D左、D右、集中荷載左右及F的剪力;連以直線,結果如教材P83圖(c)所示。利用形狀特征直接畫彎矩圖:即利用四個標準彎矩圖畫多跨靜定梁的彎矩圖,如圖所示69PPT課件*利用形狀特征直接畫M、Q圖ABCEFDq=510P=104m1221112.655511.2553.7510++--11.258.75555M(kNm)Q(kN)70PPT課件11P=105552210541q=5511.253.75MQ71PPT課件(七)剛架作內(nèi)力圖1.靜定剛架作內(nèi)力圖平面剛架是由梁與柱所組成的平面結構。橫桿稱為梁,豎桿稱為柱。各桿間由結點聯(lián)接,主要為剛結點,也有鉸結點。剛架的特點:梁與柱的聯(lián)接處為剛結點,當剛架受力而產(chǎn)生變形時,剛結點處各桿端之間的夾角始終保持不變,且能承擔彎矩。鉸結點聯(lián)接的桿端可相對轉(zhuǎn)動,一般彎矩=0。72PPT課件(1)常見剛架類型常見的剛架類型有三種基本類型:懸臂、簡支,三鉸剛架。應熟練掌握其受力特點及相應的計算方法。73PPT課件a.簡單剛架簡支剛架:剛架與地基按簡支梁的形式聯(lián)接(與地基由二剛片規(guī)則組成)。 懸臂剛架:懸臂構件與地基固結。三鉸剛架:兩構件與地基由三個鉸聯(lián)接而成的剛架。(與地基由三剛片規(guī)則組成)。74PPT課件

b.組合剛架構件由剛結點與鉸結點組合而成的剛架。其結構可分為基本部分與附屬部分。75PPT課件(2)支座反力計算a.懸臂剛架____懸臂構件與地基固定聯(lián)接,固定端的反力有:。由一矩式平衡方程可求: 由

由由76PPT課件b.簡支剛架____剛架與地基按簡支梁的形式聯(lián)接。有A端反力,B端反力。由平衡方程可求:支反力77PPT課件c.三鉸剛架,或整體剛架:取整體為分離體:求局部為分離體:(取荷載少的半跨求解簡單)求也可利用C78PPT課件(3)計算桿端內(nèi)力 求解桿端內(nèi)力的基本方法是截面法:a.截取桿端截面,適當選取分離體(構件或節(jié)點)79PPT課件

b.正確的受力分析:已知力(荷載及已求出的力)按實際方向畫;未知力按正方向假設。

c.選取適當?shù)钠胶夥匠蹋苊饨饴?lián)立方程,求解各桿端內(nèi)力(彎矩,剪力,軸力)80PPT課件 小結:剛架支座反力求解后,外力均為已知。任取桿端截面切開,取左(或右)部分為分離體,均只有三個內(nèi)力未知量,用平衡方程可完全求解。已知力:包括已知荷載、已求出的約束反力,及其它已求出的內(nèi)力;未知力的計算結果為代數(shù)值,其符號的正負表示實際方向:正號與假設的方向相同,負號表示相反??梢詷O大的簡化計算。一般取任意一桿件或結點校核。81PPT課件(4)畫內(nèi)力圖(彎矩圖,剪力圖,軸力圖)的要求:注明桿端及控制截面值;彎矩圖畫在受拉面;剪力圖、軸力圖注明正負;校核:整體及任取局部均應平衡。82PPT課件教材[例6-16](P90)作如圖所示三鉸剛架的彎矩圖、剪力圖及軸力圖。4m2m2m20kN/mABC83PPT課件(1)求支座反力:取整體

取ADC分離體,受力分析如圖6-25(b)所示。取ADC分離體,解 例中Xa=Xb=10kN,計算錯誤,由此導致求解內(nèi)力M、Q、N均錯。應為Xa=Xb=5kN。84PPT課件 求未知反力是求解靜定結構內(nèi)力的第一步,解出后,應先簡單校核,確保第一步正確,否則如書中例題,一錯均錯。立即可以校核85PPT課件(2)作彎矩圖 取AD分離體,D截面有M,Q,N。對D截面中心取力矩平衡方程,其中只有一個未知力,可直接求出;取AD桿:A端為支座端,有支座反力:D端為剛結,有內(nèi)力:。86PPT課件也可以考慮AD桿,點D處為剛結約束(如固定支座):對D處的力矩:取結點D分離體,有三對內(nèi)力。考慮D點力矩平衡:Q,N均通過D點,無力矩,所以,同為外側受拉。87PPT課件剛結點處,彎矩大小相等,同外(內(nèi))側受拉,是剛架及連續(xù)梁M圖的一個顯著特點,應特別注意,并可以利用其特點做M圖(確定其值,或校核)。同理:取BE桿及結點B的分離體可以求得:(外側受拉)結點C為鉸結點:鉸結點處桿端彎矩為零,也是剛架及連續(xù)梁彎矩圖的一個顯著特點。88PPT課件按疊加法作彎矩圖:各桿桿端彎矩,即控制截面彎矩已求出,按疊加法,各桿端M值之間:首先,標出鉸結點、剛結點處的彎矩值,且連以直線。有均布荷載的桿段CE處畫虛線;89PPT課件其次,在CE桿段疊加均布荷載的彎矩,其形狀為拋物線,如圖(c)所示。4m2m2m20kN/mABC20kN/mABC10553090PPT課件20kN/mA105B530CDE91PPT課件(3)作剪力圖取桿AD:桿端A的剪力即支座反力XA,因剪力定義的正方向為繞桿順時針轉(zhuǎn)為正,所以。92PPT課件取結點D:結點D,DC桿端QDC,NPC按正方向假設(未知)。建議:DA桿端,最好按實際方向畫在結點D分離體,標絕對值(按正方向標示也可以,但代入方程應為負值)93PPT課件注意:結點的桿端與桿上桿端的內(nèi)力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對于各自的桿端,其符號正負相同。這里沒有畫出內(nèi)力M,因為所用的力的平衡方程求解Q,N,與M無關。截DC桿的桿端D截面,取桿DA+D為分離體:桿上所有力應畫全(桿端內(nèi)力,荷載等),求解Q,與N無關,可以不畫N。94PPT課件同理可求:取CE分離體求取鉸結點C作剪力圖:根據(jù)各桿桿端剪力值,連直線即得Q圖。其特點是:桿上無荷載,為平行桿軸的直線,桿上有均布荷載q,為斜交桿軸的直線,桿上有集中力,集中力下為臺階狀,其兩側仍為平行桿軸直線。95PPT課件作軸力圖:各桿端的軸力:在求剪力Q時可以同時求出。直接連接直線即得,其特點均為平行桿軸的直線。以書中例題(例題錯),P91,圖6-25(c)。取桿DC或(CE),進行受力分析如教材圖:對D點取力矩平衡,結果不滿足平衡。96PPT課件2.作靜定剛架內(nèi)力圖的基本方法:(1)整體(或加局部)平衡求支座反力,注意及時校核。(2)取構件分離體,求桿端截面的三個內(nèi)力控制值。(3)疊加法作內(nèi)力圖:剪力圖、軸力圖為直線;彎矩圖:桿上無荷載為直線,桿上有荷載則疊加簡支梁相應的彎矩圖。97PPT課件(4)注意利用剛結點彎矩圖的特點,鉸結點的彎矩為零。(5)校核應選取未用過的部分為隔離體(構件或結點),驗證滿足平衡條件。書中P91圖6-25(C)取構件DC(或CE)的受力圖校核。98PPT課件

工程力學(上)

直播課堂8

姚志剛99PPT課件(八)三鉸拱的計算1.三鉸拱的特點:豎向荷載作用下,支座處產(chǎn)生水平反力,這是與相應簡支梁比較而言。幾何組成與三鉸剛架相同,只是其桿件為曲桿。2.拉桿式三鉸拱與地為簡支,產(chǎn)生的水平推力由拉桿提供,以避免對支座產(chǎn)生推力。100PPT課件3.三鉸拱的計算,見P93圖6-28(1)支座反力支座反力計算與三鉸剛架相同101PPT課件與相同跨度相同荷載的簡支梁相比:為簡支梁上相應的反力與彎矩。水平反力H與矢高f成反比,矢高越低水平推力越大。102PPT課件(2)內(nèi)力計算--截面法取任意x位置用截面K假想截開,有內(nèi)力M、Q、N,分離體受力分析如圖;若N,Q按水平、豎向分解,則水平力與H平衡,豎內(nèi)力與荷載與平衡,即相當于相應簡支梁的;HKNQHK103PPT課件此二力向N,Q方向投影則得到式(6-8)、(6—9)。與二部分力平衡:一部分為豎向荷載及,相當于相應簡支梁的;第二部分為推力產(chǎn)生的:-Hy,得公式(6—7)。104PPT課件(3)拱的合理軸線在豎向荷載作用下:三鉸拱的合理軸線形式與相應簡支梁的M圖相同,只是乘以1/H(常數(shù))105PPT課件例6-18,P97圖6-31

試求圖6-31(a)所示三鉸拱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合理軸線。在滿跨均布荷載作用下,三鉸拱的合理拱軸線是拋物線106PPT課件(九)桁架的計算1.桁架特點:由直桿用鉸鏈聯(lián)接而成,在結點荷載作用下,各桿只有軸力。組成方式:簡支桁架――由二元體生長方法可得;聯(lián)合桁架――幾個簡單桁架,按二剛片法則組成。107PPT課件2.結點法取結點為分離體――平面匯交力系適于求解簡單桁架的各桿內(nèi)力。有二個獨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二個未知力。108PPT課件求解方法:(1)求解支座反力,零桿判斷;因幾何組成的不同而不一定是必須的,零桿判定后,可以大大簡化求解。(2)再選取只含二個未知力的結點。順次取二個未知力的結點分離體可求解每個桿的內(nèi)力。109PPT課件(3)結點分離體中,未知軸力設為拉力(正),結果為負時表示與所設方向相反。已知力一般按實際方向畫,標注其數(shù)值的絕對值,則平衡方程建立時看圖確定其正負。110PPT課件零桿的判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