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與翻譯_第1頁
詩詞欣賞與翻譯_第2頁
詩詞欣賞與翻譯_第3頁
詩詞欣賞與翻譯_第4頁
詩詞欣賞與翻譯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詞欣賞與翻譯詩詞觀賞與翻譯詩詞觀賞與翻譯1

重陽節(jié)的詩詞名句:醉花陰

朝代:宋代

:李清照

原文: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櫥通:廚)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人比一作:人似;銷通:消)

譯文

薄霧充滿,云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jié),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芳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卷起珠簾,簾內(nèi)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解釋

云:《古今詞統(tǒng)》等作"雰',《全芳備祖》作:"陰'。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消:一本作"銷',《花草粹編》等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重陽: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jié)?!吨芤住芬?九'為陽數(shù),日月皆值陽數(shù),并且相重,故名。這是個古老的節(jié)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游苑應令

》:"朔氣繞相風,獻壽重陽節(jié)。'

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宋周邦彥《浣溪沙》:"薄薄紗櫥望似空,簟紋如水浸芙蓉。'櫥,《彤管遺篇》等作"窗'。

涼:《全芳備祖》等作"秋'。

東籬:泛指采菊之地。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為古今艷稱之名句,故"東籬'亦成為詩人慣用之詠菊典故。唐無可《菊》:"東籬搖落后,密艷被寒吹。夾雨驚新拆,經(jīng)霜忽盡開。'

暗香:這里指菊花的暗香?!豆旁娛攀淄ブ杏衅鏄洹罚?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里用其意。

消魂:形容極度憂愁、哀痛。消:一作"銷'。

西風:秋風。

比:《花草粹編》等作"似'。黃花:指菊花?!抖Y記月令》:"鞠有黃華'。鞠,本用菊。唐王績《九月九日》:"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jié)回。'▲

詩詞觀賞與翻譯2

詠柳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綠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碧綠的新葉,垂下的柳條像千萬條綠色的絲帶。不知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出來的,原來是二月里的春風它就像是一把靈活的刀。

詩人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表達了對春天的無線喜愛之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宋)

究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究竟是西湖六月的景象,風光與其他季節(jié)大不相同。密密層層的蓮葉鋪綻開去,無邊無際的翠綠景色,像是與田相接,陽光下的荷花格外妖艷嬌紅。

這首詩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景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曲折的表達了對伴侶依依惜別不舍和對友人的深厚感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草原上長滿了茂密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天又濃綠了。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一片。

遠處芳香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接著荒城。今日我又來送別老伴侶,連繁密草兒也布滿離別之情。

詩人通過對野草的描述,抒發(fā)出對送別友人的惜別之情。

絕句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個黃鸝在柳間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窗外可以看到西嶺千年不化的白雪,門口停留著從東吳萬里而來的船只。

這首詩描寫了四個***的景象,營造出一副生氣勃勃的景色,不經(jīng)勾起了鄉(xiāng)愁,內(nèi)心的.自然情感流露出來。

村居高鼎(清)

草上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nóng)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慢慢發(fā)芽,黃鶯飛來飛去,楊柳吹著長長的柳條隨風而動,像是在摩挲著堤岸。孩童們放學回來的早,那你趁刮著的東風去放風箏。

詩人通過細致的觀看生活細節(jié),清雅自然的語句,勾畫出村里安靜的生活和漂亮的風景,還有孩童放學放風箏的景象。

舟夜書所見查慎行(清)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天星。

譯文:

漆黑的夜晚不見月亮,只見漁船上孤獨的燈光就像是一點螢火。微風吹過水面泛起了層層波浪,漁船上的燈在水面上散開,就像滿天的星星在水面上。

詩人從上到下、由靜到動、明暗互稱勾畫出一副獨特而又讓人憧憬的舟夜?jié)O火***。

詩詞觀賞與翻譯3

田家行

唐代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shù)霉偌易恪?/p>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回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譯文

鄉(xiāng)間農(nóng)家歡欣鼓舞,喜樂得意,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連話語的音調(diào)也與平常不同。炎炎夏日,麥浪滾滾,夏糧豐收了。夏繭也豐收了,檐頭繰車索索作響,野蠶作繭無人收取,只得自生自滅。一派豐收之景,但麥打成糧,蠶繭織成絹絲,鄉(xiāng)民卻無法自己享受這些勞動成果,而不得不把糧、絹的大部分送給官家繳納賦稅。在這豐收的年景里,他們并不希望打下的糧食自己吃,織好的絹自己穿,只希望能免除到城里賣黃犢,以繳納官府的橫斂就行了。鄉(xiāng)民們說自家并不計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認為只要不進縣衙門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解釋

男聲欣欣女顏悅:此句運用了互文手法,不行解為只有男子才歡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臉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實無論男女,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容顏,都顯露出喜樂得意的樣子。

檐頭:原指屋檐的邊沿,此處應指屋檐下。繰車:即"繅車',繅絲用的器具。

軸:此處指織絹的機軸。

黃犢:指小牛。

譯文及解釋二:

譯文

看著眼前豐收的景象,男人們的話語里布滿了喜悅,女人們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家家戶戶再也沒有怨言,說的話也和平常不一樣了。

雖然五月天氣酷熱,此時的麥風卻給人以涼爽的感覺。在村中的屋檐下,婦女們正忙著用繰車繅絲,繰車上發(fā)出一陣陣傾細的聲音。

家蠶豐收,野蠶做的繭再也沒有人來收取,于是這些繭在樹上就變成了秋蛾,在樹葉間撲撲地飄舞著。

麥子收割以后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麥場上,絹布織成后一匹一匹地纏在軸上,農(nóng)夫們可以確認今年的收成已足夠繳納官府的賦稅了。

不希望還有入口的糧食,也不希望還有絹布剩下來做件衣服穿在身上,只是暫且可以免除去前往城中賣掉自己的小黃牛了。

農(nóng)夫家庭的衣食實在談不上什么好與壞,只要家里人不被捉進縣衙門,便是一件很值得興奮的事情了。

解釋

⑴欣欣:高興的樣子。顏悅:臉上含笑。

⑵別:特殊,例外。

⑶麥風:麥熟時的風,南風。

⑷索索:繅絲聲。繰(sāo)車:也作"繅車',抽絲的.器具,因有輪旋轉(zhuǎn)抽絲,故名。

⑸撲撲:象聲詞。此句是說野蠶無人要(因家蠶豐收)而在樹上化為秋蛾。

⑹的知:準確知道。輸:交納賦稅。

⑺望:一作"愿'。

⑻犢(d):小牛,泛指耕牛。

⑼無厚?。褐v求不了好壞。

⑽縣門:縣衙門。

賞析

王建這首樂府體詩歌,對殘酷的封建壓迫作了無情的揭露。仲夏季節(jié),農(nóng)夫麥、繭喜獲豐收,卻被官府劫一空,無法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只能過著"衣食無厚薄'的凄慘生活。這首詩所反映的事實,應是中唐時期整個農(nóng)夫生活的縮影,相當具有典型性。全詩四換韻腳。依照韻腳的轉(zhuǎn)換,詩可分為四個層次。

前兩句為第一層,直接描寫鄉(xiāng)間農(nóng)夫的精神面貌:"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這兩句寫平日寡歡少樂、愁眉苦臉的男男女女由于收成好而欣喜萬分,說話也溫柔悅?cè)?。首句使用了互文手法,不行解為只有男子才歡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臉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實無論是男是女,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容顏,都顯露出喜樂得意的樣子,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連話語的音調(diào)也與平常不同。先寫農(nóng)家喜樂得意,而后再寫喜樂得意之因,由此造成懸念,引發(fā)讀者閱讀下去的愛好。

三、四、五、六這四句為其次層。這層以詳細形象示意農(nóng)家喜樂之因,是由于夏糧、夏繭豐收,有了一個好收成。"五月'二句,寫織婦由于喜悅,面對五月艷陽,也覺麥香中的熱風涼爽宜人,在繰絲車上細致仔細歡樂地抽絲織素。五月麥風清,寫夏糧豐收;檐頭繰車索索作響,寫夏繭豐收。為了突出農(nóng)家夏繭之多,詩人又從側(cè)面下筆:"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這兩句寫家蠶豐收,野蠶無人也無暇顧及,以至野蠶化蛾,在桑葉上飛來飛去。野蠶作繭無人收取,自生自滅,可見夏繭的確獲得大豐收,完全足夠抽絲織絹之需。在這一層次里,一寫收麥,一寫繰絲,抓住人類生活最基本的衣食溫飽落筆,突出豐收的景象,使一、二句寫農(nóng)家喜悅有了好的注腳。后面三句:"麥收上場絹在軸',"不望入口復上身',"田家衣食無厚薄',也都緊緊圍繞衣食溫飽或敘事,或抒情,或談論,反映現(xiàn)實的焦點突出集中。

七、八、九、十這四句為第三層。這層寫官家對農(nóng)夫巧立名目的盤剝,感情則由喜轉(zhuǎn)悲,形成一個大的波瀾,既顯出文勢跌宕之美,又增加了作品揭露現(xiàn)實的深度。"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shù)霉偌易?,寫麥、繭豐收的結(jié)果。"軸',指織絹的機軸。豐收,原來應當給田家?guī)碡S衣足食的生活,事實卻非如此。麥打成糧,蠶繭織成絹絲,農(nóng)夫卻無法自己享受這些勞動成果,而不得不把糧、絹的大部分送給官家繳納賦稅。"的知'一句為神來之筆。這句詩把農(nóng)夫一次次繳納苛捐雜稅,但不知是否還有新的賦稅要繳的心理,刻畫得維妙維肖。"不望'兩句,更為沉痛。農(nóng)夫在豐收的年景里,并不希望打下的糧食自己吃,織好的絹自己穿,只希望能免除到城里賣黃犢,以繳納橫斂之災就行了。那么,農(nóng)夫自己吃什么,穿什么,是可以想見的。這種對農(nóng)夫豐年卻衣食無著的客觀表現(xiàn),有力地控訴了中唐時期的黑暗現(xiàn)實。

最終兩句為第四層。這兩句借農(nóng)夫之口,揭露了封建剝削的殘酷。但這種揭露,不是出自聲淚俱下的直接的聲討,而是通過平淡的甚至略帶幽默的語言,讓讀者思而得之。農(nóng)夫說自家并不計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認為只要不進縣衙門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這種以不因橫征暴斂而吃官司為幸福的幸福觀,恰恰從另一個角度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兇殘。

此詩在構(gòu)思農(nóng)家苦這一題材時,頗具特色。在一般的作品中,在表現(xiàn)封建剝削對人民的壓榨時,多是正面描狀農(nóng)夫生活的困苦。這首詩則不然?!短锛倚小废蜃x者描繪的是小麥、蠶繭豐收,農(nóng)夫欣喜愛樂的場面。但豐收的結(jié)果,并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受到更重的盤剝,生活依舊凄慘,無法避開不幸的命運。這種遭受,不是一家一戶偶然遇到天災人禍所遇到的困苦,而是概括了封建時代千千萬萬農(nóng)夫的共同遭受,如此選材,相當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

在表現(xiàn)方法上,古樂府多敘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