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心理學-幼兒教育-課件_第1頁
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心理學-幼兒教育-課件_第2頁
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心理學-幼兒教育-課件_第3頁
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心理學-幼兒教育-課件_第4頁
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心理學-幼兒教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信息加工心理學

一: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背景:

二十世紀60年代,隨著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興起,心理學領域出現(xiàn)了“認知心理學革命”。兩個派別:1:加涅、斯滕伯格(信息加工學習論)2:奧蘇貝爾、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論)

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簡介——加涅、斯滕伯格組員:孫超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1916年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北安多弗。原是經(jīng)過嚴格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訓練的心理學家。1933年,加涅進入耶魯大學主修心理學。1937年他又進入布朗大學攻讀研究生。并改讀實驗心理學。1939年和1940年,加涅先后獲得了布朗大學的理科碩士學位和心理學博士學位。

1940年,加涅在康涅狄格女子大學任教,開始對人類學習進行研究,但因資金不足和到部隊受訓而中斷。1958年,他應聘到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重新開始研究學習問題。1962-1965年,加涅在美國科研工作協(xié)會擔任研究主任,還擔任了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育心理學教授。從1969年起,加涅擔任了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育系教授。加涅在美國心理學界享有盛譽。1974年獲“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獎”;1982年又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fā)的“應用心理學獎”。加涅于2002年4月28日去世,享年85歲,2003年3月29日,為懷念加涅,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舉辦了“紀念加涅研討會”

(二):主要著作

加涅的主要著作有:《學習的條件》(1962)、《教學設計的原理》(1969)《知識的獲得》(1962)《學習對個體發(fā)展的貢獻》(1970)《教學方法的學習基礎》(1976)《記憶結構與學習結果》(1978)《學習結果及其作用》(1984)《教學的學習基礎》(1988)等。

羅伯特?斯騰伯格,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IBM公司的客座心理學教授,并在耶魯大學心理學系從事研究工作。他是當今研究創(chuàng)造力的權威,在國際學術界上享有盛名。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他還致力于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等領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

此外,他還致力于人類的創(chuàng)作型、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等領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與概念。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愛情和人際關系,人類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等。他已因自己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多項殊榮,包括成為古根海姆基金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員。他是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美國科學促進協(xié)會、美國心理學會會員,并同時擔任美國心理學會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學會會員和主席。二:主要著作斯騰伯格最近的著述有《思維方式》和《愛情心理學》,并與他人合作編著了《親密關系中的滿足感》和《性別心理學》(與安?比爾合編)。

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幼兒的三種記憶組員:朱俊華為什么產(chǎn)生信息加工心理學???認知主義學者認為兒童的學習就是獲取、保持、加工信息的過程,因而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更好的利用這個過程來幫助兒童記住必要的知識和技能。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加涅——學習信息加工模型

學習階段——加涅

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1:加工水平理論——兒童對刺激的加工水平不同,經(jīng)過細致加工才被完整保留。(例:讓兒童記住樹)2:雙重編碼理論——表象(情景記憶)言語(語義記憶)3:聯(lián)結主義模型——知識是以聯(lián)結網(wǎng)絡的方式儲存在頭腦里而不是按照線性規(guī)則系統(tǒng)儲存的。(例:讓兒童認識狗)

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幼兒三種記憶1:情景記憶:是有關個體經(jīng)歷的記憶,是個體對看到、聽到或經(jīng)歷事情的心理再現(xiàn)。(幼兒的很多記憶都是情景記憶)2:語義記憶:(陳述性記憶)包括已知事實、概括性的信息、概念、原理及其如何運用的一些規(guī)則、問題解決技能和學習策略。(網(wǎng)絡結構{例:“蛋”圖示})3:程序記憶:是有關事情進行過程的記憶能力,這在身體活動任務中表現(xiàn)的最為明顯。(例:學習游泳技能)信息加工學習過程理論對幼兒教育的啟示組員:李婧超從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來看,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更好的利用兒童獲取、保持、加工信息的過程來幫助兒童記住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一、激發(fā)幼兒學習動機二、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學習的環(huán)境三、尊重幼兒的經(jīng)驗和差異四、給幼兒正面的反饋五、給幼兒提供展示的場所啟示(一)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

加涅認為與學習動機有關的動機有三種:1.誘因動機2.操作動機3.成就動機幼兒的需要大致分兩類:1.認知需要

2.得到教師贊許或認可的需要。(一)根據(jù)學習過程理論環(huán)境中應當有豐富的刺激才能夠促進幼兒學習、領會并且這些刺激要能夠被幼兒所接受,這就要求這些刺激一定要能夠滿足幼兒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而新鮮的刺激。二·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學習的環(huán)境(二)按照幼兒思維的特點其學習主要是通過觸摸、擺弄物體獲取感性經(jīng)驗。教師可以可以聽取幼兒的意見或直接請幼兒參與環(huán)境布置將各個樓梯和過道充分利用投放幼兒喜愛的玩具、圖書等提供豐富的刺激。(三)由于幼兒注意的特點并非環(huán)境中的刺激越多越好應注重環(huán)境布置的適宜性及其對人的影響。除此以外心理環(huán)境也至關重要。幼兒需要得到教師的贊許或認可。每個幼兒都是具有不同特性的個體,他們的先天條件不同家庭氛圍不同,興趣、愿望以及知識經(jīng)驗水平、發(fā)展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幼兒對事物的認識直接受其原有經(jīng)驗的影響在探究和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他們的某些想法和做法在成人看來有時顯得不合邏輯但是在幼兒來講在他們已有經(jīng)驗和認知結構上卻是合理也合乎邏輯的。因此教師不能僅從正確標準的角度看待幼兒而要從幼兒自身學習和發(fā)展的角度從他們自己積累經(jīng)驗的角度尊重幼兒的經(jīng)驗和水平認識到幼兒的錯誤是他們獲取經(jīng)驗的必經(jīng)之路。從而接受幼兒的失敗和錯誤允許幼兒之間認識上、發(fā)展上的差異同時更要尊重幼兒的這種差異要允許幼兒對同樣的刺激產(chǎn)生不同的反應。三·尊重幼兒的經(jīng)驗和差異

加涅認為學習的每一個動作要完成就需要反饋。所以反饋對于學習是必要的。

四·給幼兒正面的反饋

對于幼兒來講,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是學習。教師更多地要培養(yǎng)幼兒喜歡學習的習慣,而不是教給幼兒多少系統(tǒng)的知識。在幼兒眼里教師的打分甚至點頭、微笑允許他繼續(xù)進行下一項工作等都是鼓勵。給幼兒一種正面的強化,使幼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喜歡學習,愿意學習,從而保持學習的動機和愿望。

要對幼兒有信心,要相信每個幼兒都有學習和發(fā)展?jié)摿?只是表現(xiàn)方式不同;每個幼兒都有他的優(yōu)勢領域和弱勢領域,而成長是建立在強項上的,對每個幼兒都充滿期望,并幫助幼兒慢慢地實現(xiàn)。作為教師應該怎么做?

幼兒的表現(xiàn)場所是非常多的,例如活動區(qū)、墻面設計、教室布置等等,鼓勵幼兒動手參與。

(五)給幼兒提供展示的場所讓幼兒的所學有用武之地,鞏固幼兒的學習。2.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和幼兒在園的主人翁精神。

讓幼兒能夠在動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幼兒也逐漸學習通過自己的探索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正是在活動中,幼兒身體和各種能力得到發(fā)展。

組員:殷義寧從信息加工心理學的理論看早期閱讀的學習策略

這里講的策略包括教師的教學策略和幼兒的學習策略。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統(tǒng)的行為。學習策略是指在教師幫助指導下,幼兒采用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活動。幼兒的學習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的教學策略。教與學的策略都應當建立在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基礎上。

一、復述策略

在信息加工心理學中,這是一種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與保持的策略。由于陳述性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符號表征學習和事實的學習,這類學習的難點不在理解而在保持,如小班故事《蘿卜回來了》里的情節(jié)簡單易懂,但是幼兒對人物的對話和動物出場的先后次序遺忘速度快,而且遺忘率高。在這類簡單陳述性知識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以下活動,指導幼兒學習與記憶簡單陳述性知識的策略方法,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知識記憶與語言模仿能力。(一)反復閱讀(二)材料操作(三)重點標識(四)肢體語言和分角色表演(五)繪畫再現(xiàn)

在信息加工心理學中,精加工策略和復述策略一樣,也是一種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和保持的策略,主要是指對要記憶的材料補充細節(jié)、舉一反三、創(chuàng)造類比、釋義概括、自問自答等,或使之與其他觀念形成聯(lián)想,以達到長期保持的目的。二、精加工策略(一)補充細節(jié)(二)回憶聯(lián)想

(三)推論判斷(四)自主思考三、組織策略

信息加工心理學家認為,在復雜知識學習中,可以采用列提綱和構建網(wǎng)絡等策略對閱讀材料進行合理組織。

(一)內(nèi)容架構(二)線索搜尋(三)主題概括

認知策略是兒童個體管理自己的學習、記憶、思維等內(nèi)部過程的習得才能。在信息加工心理學中認知策略起著執(zhí)行監(jiān)控的功能。在早期閱讀活動中認知策略可以理解為總結歸納閱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