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1.gif)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2.gif)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3.gif)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4.gif)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a5cfe242087f4a2c35b42e9247bf23c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5篇】
物理的目標是通過理論和實驗研究來推動科技和工程的發(fā)展,為人類提供更深入的認識和應用物質世界的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機械運動的概念;
(2)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定參照物;
(3)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1)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了;
(2)在觀察現(xiàn)象、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
1、機械運動的概念
2、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教學難點
1、參照物的概念
2、認識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3、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
教學過程
一、運動的世界
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體驗到我們生活的宇宙每時每刻都在運動,我們就生活在運動的世界里。
對于這些現(xiàn)象,我們能否用一句話加以概括
結論:宇宙中一切物體都在運動。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
二、機械運動
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下面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對前面所舉的例子中物體運動的共同特征進行歸納。用科學的語言對這些運動進行描述。
問題:1、在同學們眼里,球場上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
1、運動的物體有什么特點靜止的物體有什么特點
在物理學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前面所舉例子中物體運動的共同特征是運動時,它們的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它們進行的是機械運動。
三、參照物
1、問題:小明在路邊看見路上汽車飛快的從他面前駛過,車上的司機看乘客覺得他不動,看小明,卻覺得小明在身后運動。司機為什么會這樣感覺呢
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乘坐在公共汽車上時,看路邊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覺得它們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車的乘客都覺得他們沒有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要描述物體的運動,要確定一個標準,與這個標準比較,描述物體怎樣運動。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人們把它叫做參照物。
2、學生自己舉例描述某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看看各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
3、讓學生做下面的`實驗:把課本平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個筆盒,推動課本使它沿桌面緩緩移動,讓學生思考問題:
(1)選取課桌作標準,筆盒和課本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運動)
(2)選取課本作標準,筆盒、課桌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筆盒是靜止的,課桌是運動的)
(3)選取筆盒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課桌是運動的,課本是靜止的)
討論:描述物體的是運動和靜止,與所選擇的參照物有關。參照物可以根據(jù)需要來選擇。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時,結論也不一樣。
由以上討論我們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為了方便,我們常用地面作參照物。
4、讓學生閱讀課文第27頁第四自然段,然后討論為什么會產生錯覺。
(產生錯覺的原因是以行駛的火車作為參照物,觀察者所乘坐的火車與作為參照物的火車的位置關系隨作為參照物的火車的行駛而發(fā)生變化,覺得觀察者所乘坐的火車發(fā)生了運動。)
5、讓學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問題:
(1)行人看路上行駛的汽車,通常是以路面或路邊不動的建筑物為參照物,相對于參照物,汽車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所以觀察者就覺得汽車在運動;
(2)車上的司機看乘客覺得他不動,是以汽車為參照物,乘客相對于汽車,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覺得乘客不動。
(3)在行駛的汽車上看路邊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觀察者往往習慣于以汽車為參照物,相對于汽車,路邊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與汽車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觀察者就覺得行人和自行車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6、讓學生看課本第21頁圖11.13。
問題: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的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什么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以什么為參照物,卡車或聯(lián)合收割機是靜止的。為什么
討論:以田野或(地面)為參照物它們都在運動,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相對于以田野或(地面)的位置關系不斷變化;卡車以聯(lián)合收割機、聯(lián)合收割機以卡車為參照物它們是相對靜止的,它們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時相對位置關系不發(fā)生變化。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的物體以它們中任何一個為參照物,則另一個相對靜止。
7、讓學生看課文第22頁圖11.14。想想,圖中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各個物體是在運動還是靜止
討論交流:宇航員在艙外工作時,宇航員相對于航天飛機和航天飛機相對于宇航員(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是靜止的,以地球為參照物,宇航員是運動的;加油機向戰(zhàn)斗機加油時,加油機相對于戰(zhàn)斗機和戰(zhàn)斗機相對于加油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是靜止的,戰(zhàn)斗機和加油機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乘坐觀景電梯向外觀看時,乘客隨電梯升降,電梯上升時與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離增大,以電梯為參照物,覺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下降;電梯下降時與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離減小,以電梯為參照物,覺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上升。
四、知識應用
1、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有一次,一個楚國人坐船過江,船到江心時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愛的寶劍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幫他撈劍,可是這個楚國人不慌不忙,把掉劍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說: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說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請船夫從他刻了記號的船邊下水,替他打撈寶劍。
問船夫可能找到劍嗎從物理的角度解釋為什么
(船夫不可能找到劍。這個楚國人選定的船作參照物,行駛的船相對于劍是運動的。)
2、行車,順風時有時會感覺到無風;有時雖然沒有風,但騎在摩托車上卻感覺到風很大。
(風是空氣的流動形成的。騎自行車時,順風時若車速與風速相同,則騎車人與流動的空氣保持相對靜止,會感覺到無風;摩托車行駛時騎在車上的人與空氣相對運動,而且摩托車行駛很快,所以覺得風很大。)
達標自查
1、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總是靜止在地球上空某處,這是以為參照物,如果以太陽為參照物,這顆衛(wèi)星是(填運動或靜止)的。
2、有關參照物的說法正確的()
A、運動的物不能做參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做參照物
C、任何物體都可以作參照物D、研究某一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定參照物
3、古代有人用詩詞來描寫運動的相對性: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是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第一句是選為參照物的,第二句是選為參照物的。
4、小明乘坐觀光電梯上升時,看見地面上的物體均離他而支,這是以作為參照物。
5、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一法國飛行員在2023m高空飛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臉旁有一只小昆蟲在游動,他順手抓過來一看,竟然是一顆子彈,你認為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彈是靜止在空中的
B、子彈前進的方向與飛機飛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彈運動得很慢
C、子彈飛行的方向與飛機相同,并且子彈運動的速度與飛機一樣
D、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發(fā)生
6、兩只輪船沿河岸順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選擇的參照物為()
A、甲船B、乙船C、一定運動D、都有可能
7、甲物體以乙物體為參照物是靜止的,甲物體以丙物體為參照物是運動的,那么以丙物體為參照物的乙物體是()
A、可能運動B、可能靜止C、一定運動D、都有可能
能力提高
8、在美國電影生死時速中,一輛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上發(fā)現(xiàn)被恐怖份仔安裝了炸彈,只要車速低于50km/h炸彈就會自動爆炸,如何將車上的乘客安全撤離汽車,談談你的方法,并與看過電影的同學交流。
9、小明隨爸爸坐飛機旅游,當飛機準備降落時,空中小姐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動,系好安全帶。小明系好安全帶,心里卻在想:我坐在這兒真的沒動嗎如果沒動,我怎么會降落到地面上呢你能幫小明解釋一下嗎
10、我們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要選擇參照物,實際上我們日常生活中在其他時候也經常要選擇參照物,你能舉出兩例嗎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篇2)
設計說明
生活中存在著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為了表示它們,自然就引入了負數(shù)。鑒于學生對負數(shù)并不陌生,遵循“學習是學生自己構建知識的過程”的理念,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特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shù)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上課伊始,通過引導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創(chuàng)設有利于認識負數(shù)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切體會到負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巧借經驗,生成新知。
數(shù)學學習活動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新知探究中,把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的生長點,在教材提供的素材的基礎上,恰當?shù)卦黾右恍┙咏鼘W生生活實際的內容,使學生對負數(shù)獲得基于自身經驗的不同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自己收集的一些城市的天氣預報記錄單、溫度計模型紙、熱水、冷水、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提供資源
1、談話激趣。
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對全國一些大城市的氣溫進行調查,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你調查的方法與調查結果。
學生展示收集的信息,并交流調查的方法,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將相關的數(shù)據(jù)板書在黑板上,如:-2℃、0℃、5℃、15℃、12℃等。
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每個數(shù)據(jù)后面都有一個“℃”,讀作攝氏度,是計量溫度的單位。如果讓你們把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你認為分成幾類?
2、導入新課。
關于溫度,你們已經知道了什么?你們還想知道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和溫度有關的知識。(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信息,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生活中數(shù)學信息的意識的同時,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每天都接觸的氣溫的背景下進行負數(shù)的學習。
二、探究新知
1、體會溫度表示的意義。
(1)(課件出示教材84頁上面的情境圖)通過觀察情境圖,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①溫度用哪個符號來表示?讀作什么?
(用℃來表示,讀作攝氏度)
②今天北京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是多少?
(今天北京的最高氣溫是5℃,最低氣溫是零下2℃)
(2)嘗試表示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
①請同學們想辦法表示今天北京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
(引導學生從用實物表示想到用文字表示,再到用正負數(shù)表示)
②學生匯報自己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在溫度計上表示。
(學生展示在溫度計模型紙上表示的結果,教師適時提問,引導學生加深對溫度計的認識)
方法二用圖示表示。
(表示方法如教材所示或類似,合理即可。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表示方法)
方法三用正負數(shù)表示。
(5℃表示為+5℃,零下2℃表示為-2℃)
③比一比,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用正負數(shù)表示比較簡便)
(3)小結。
用文字和符號表示都是可以的,因為用符號表示比較簡便,所以數(shù)學上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4)對“0℃”的認識。
①想一想,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以誰為分界點?
(以0℃為分界點)
②0℃是表示沒有溫度嗎?
(不是)
小結:0℃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
2、認識溫度計。
觀察活動:學生分組觀察溫度計并通過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溫度計的用途?
(2)它由幾部分組成?
(3)溫度計上的刻度是怎樣排列的?
學生匯報,教師利用實物和投影來展示,加強直觀性。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探討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用溫度計。
引導學生用自制的溫度計把這幾個城市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表示出來。重點引導學生對比零上12℃和零下12℃不一樣。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4、感受溫度的高低。
(1)實踐活動: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用手分別摸一摸,感受一下水的溫度,并猜一猜兩杯水的溫度各是多少。
(2)用溫度計分別測一測兩杯水的溫度。將兩支溫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讓學生觀察溫度計的變化情況,并請學生來讀出溫度,同時讓學生用兩只手體會兩杯水溫度的差異,體驗溫度的高低與讀數(shù)的大小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摸一摸、猜一猜、測一測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溫度的高低,并學會測量溫度。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認識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并知道它的制造設計的原理和用途。
2、過程方法:經歷認識溫度計、使用溫度計的過程,掌握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一些技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溫度計的關注,并嘗試著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溫度計溫度的認、讀和寫。
教學難點:準確使用溫度計。
三、教學準備:
溫水、冷水、熱水各一杯,各種溫度計(體溫計、高溫計、棒式溫度計、掛壁式溫度計,數(shù)字溫度計),自制的液體熱脹冷縮演示儀,自制的放大的溫度計模型。
四、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課題
1、請兩位學生先后上臺,分別把兩只手的食指放入冰水和熱水中片刻,然后再同時浸入溫水中。實驗后讓他倆說說兩只手對溫水的感覺。
2、提問:從剛才兩位同學的實驗及感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能得出什么結論?
3、小結:剛才兩位同學對浸在熱水中的手指感覺溫水涼,浸在冰水中的手指感覺溫水暖和,這說明我們憑感覺是不能精確知道這三杯水冷熱程度,要想科學而精確地測量物體冷熱程度,就要用測量儀器——溫度計。
板書課題:溫度和溫度計
(二)學會使用溫度計
1、觀察溫度計
①各小組仔細觀察溫度計(體溫計、棒式溫度計、壁掛式溫度計),它們的構造、刻度、標記、數(shù)字。
②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溫度計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③小結:溫度是物體冷熱的程度,溫度單位—“攝氏度”(℃),溫度計一般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數(shù)字等幾部分組成。
2、探究溫度計的原理
①觀察比較液體熱脹冷縮演示儀和溫度計有什么相同之處。
②實驗:用手心握住溫度計的玻璃泡,發(fā)現(xiàn)了什么?然后再把它放入冷水中,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是什么原因?
③討論溫度計是根據(jù)什么原理制成的。
3、講解溫度的讀和寫
(1)介紹怎樣讀溫度計的溫度和℃的讀法。
(2)用溫度計的模型練習讀數(shù)。
(3)介紹溫度的寫法
①“攝氏度”單位用℃表示。
②讀數(shù)寫在前,單位在后,零攝氏度以下的溫度在數(shù)前面“-”號表示。
(4)練習:師口授,學生聽寫。
4、正確讀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
(1)實驗:請三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從上向下看、從下往上看、視線與溫度計持平)看同一支溫度計的室內溫度,然后讀出溫度。
(2)引導學生選擇哪個角度觀察溫度計上的讀數(shù)作為測得的溫度。
(3)小組分別讀各自溫度計的讀數(shù),并說說應該怎樣手持溫度計,怎樣讀出讀數(shù)。
(4)小組間互相評價哪些讀得正確,哪些不正確,為什么?
(5)教師示范,并概括出正確認、讀溫度計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
(三)總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課后延伸:
1、收集各種溫度計的資料,并了解其作用。
2、預測并觀察明天的氣溫是多少度。
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聲音靠振動產生,它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原理,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師生雙邊的教學活動,體會從實驗得出結論,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興趣,并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一切發(fā)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難點】:理解在空氣中聲波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用視頻展示一組高山流水、蟲鳴鳥叫、交響樂、人聲嘈雜的畫面,引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學習聲現(xiàn)象。詢問學生有關聲現(xiàn)象,同學們想知道哪些知識呢
預設:這些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的呢聲音為何不盡相同為什么有的聲音動聽,而有的聲音卻是噪聲等等。
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對其中的部分問題予以解答。(板書標題)
(二)、探究學習
1.聲音的產生
學生小活動:動手使身邊的盡可能多的物體發(fā)聲。
活動時注意觀察物體發(fā)聲與不發(fā)聲時有何不同與同桌討論發(fā)聲的物體又有怎樣的共同特征。
預設:有抖紙張,彈橡皮筋,倒水,拍手,敲桌子,吹氣球,說話唱歌等等。
通過對比師生歸納聲音的產生實質都是在動。教師講解這實質是繞中心位置來回運動,物理學中稱之為振動。也即是說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則發(fā)聲停止。
提問:那么是所有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嗎
實驗探究:用錘敲擊音叉,請同學聆聽并觀察,可以聽到悅耳的樂器聲,但很難看到發(fā)聲的物體音叉是否振動,如何才能觀察呢教師介紹一個好的辦法,用鐵架臺下懸一只乒乓球,音叉挨著乒乓球,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乒乓球的狀態(tài),發(fā)現(xiàn)不敲擊時球靜止,敲擊時球有明顯跳動。
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況下跳動為什么跳動請學生試著說一說。
通過觀察,知道敲擊音叉時才跳動。是因為敲擊時音叉發(fā)出聲音,音股在振動,靠近很輕的乒乓球時帶動球跳動。這種把叉股看不見的振動轉化為可以看見的乒乓球的跳動,物理學上稱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轉化法。
請同學思考還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預設有同學提出了用水或者撒上胡椒粉等。請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現(xiàn)象,并解釋原因。(把音叉放置水中,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的狀況,可看到后者水花四濺,原因是發(fā)聲的音叉的叉骨在振動,放置水中會使得水發(fā)生振動甚至激起水花。也是轉化法。)
教師講解: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均表明一切發(fā)的物體都在振動,我們把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補充小資料:早期的機械唱片發(fā)聲原理。即將發(fā)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guī)律去振動,這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
聲音的傳播
聲音是靠振動發(fā)聲的,那么聲源產生的聲音又是如何傳到人耳的`呢
演示實驗:聲音兩個相同的音叉A與B,相隔一段距離,A音叉靠近靜止懸掛的乒乓球,用力敲擊B音叉,發(fā)現(xiàn)乒乓球也會跳動。
提問:音叉B并沒有與乒乓球接觸,為什么球會振動,又是誰將振動傳給了A呢
得出:他們之間只有空氣,應該是空氣傳播了聲音。
提問:那空氣又是怎樣傳播聲音的呢
教師點撥:原來敲擊音叉時,叉股不停的左右振動,引起他周圍的空氣形成疏密相間的波動,并向遠處傳播,形成聲波。聲音就是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最后到達我們的耳朵,引起聽力。平時我們人與人的交流就是靠空氣傳播聲音的。
那只有空氣才能傳播聲音嗎你還知道什么可以傳播聲音呢同學們請看下面的實驗看看他又說明什么問題。
用氣球包裹一個手機,打開音樂,并將他懸吊起來,放入空桶中,可明顯聽到空氣傳播的音樂。接著往空桶中注入水,請學生觀察并聆聽是否還是可以聽到聲音,這一現(xiàn)象說明什么問題,什么可以傳播聲音。
結論:兩個實驗分別說明空氣是氣態(tài),水是液態(tài)都能傳播聲音。
提問:那固態(tài)物質是否能傳播聲音呢你又有什么具體實例來說明呢
預設壓在枕頭下面的手表,可以通過枕頭傳播指針走動的聲音;土電話傳播聲音,有細線連接可以聽到,沒有細線不能聽見,說明細線可以傳聲。
總結:大量的實驗表明一切氣體、固體、液體都可以作介質傳播聲音。
提問:思考有沒有不能傳聲的地方呢
預設月球上,兩名宇航員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過無線電來交談。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也即是在真空狀態(tài)不能傳播聲音。
演示實驗:用小實驗輔助理解真空不能傳聲: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用電動抽氣機逐漸抽走里面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梢砸龑葡肴绻颜謨瘸槌烧婵?,就不能聽到聲音了。再做對比實驗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注意聲音的變化。
師生總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聲的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或液體,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那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
生活現(xiàn)象:生活中電扇雷鳴的天氣,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為什么
討論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說聲音傳播有一定的速度。
教師講解:我們把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稱為聲速。它的大小等于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具體。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
展示ppt,列舉一系列聲音在介質中的出納博速度,請同學仔細觀察數(shù)據(jù),有何發(fā)現(xiàn)
可以看到在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液體、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請學生記住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引導同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一個同學在山谷間吶喊,那他的聲音大概是以什么速度向外傳播的呢(340m/s左右)可是過一會兒就會聽到連續(xù)不斷的聲音,那這是什么現(xiàn)象呢
教師講解:這是回聲現(xiàn)象,用物理的語言描述就是聲波遇到障礙物的反射現(xiàn)象。
提問:但是平常人們在講話時并沒有聽到回聲,那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聽見原來的聲音和回聲呢
教師講解:當障礙物離人較遠時,發(fā)出的聲音經過大于0.1s回到耳邊,人們能把回聲與原聲區(qū)分開;而當障礙物離得太近時,聲波很快反射回來,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人耳難以分辨,但是會覺得聲音更響亮。
拓展小資料:回聲現(xiàn)象除了測量聲速之外還有很多應用。如在建筑學中我國天壇的回音壁巧妙利用回聲享譽中外,醫(yī)學上疾病監(jiān)測,工業(yè)加工除塵,軍事中利用聲納海底探測等等。
(三)、應用提升
科學世界資料補充:《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生物課上知道基本過程就是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信號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在這個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2 What's the elephant doing(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15《八角樓上》(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001
- 7《不甘屈辱奮勇抗爭-圓明園的訴說》(說課稿)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
- 2023七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A 第1課時(1a-2d)說課稿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8大家的“朋友”(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第5課 農耕時代的商業(yè)與城市(1)教學說課稿 岳麓版必修2
- 2024年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三單元 第11課 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三年級品社下冊《學看平面圖》說課稿 山東版
- 2025三元區(qū)國有商品林采伐與銷售權轉讓合同書
- Unit 5 Colours Lesson 2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一年級上冊
- 《環(huán)境管理學》教案
- 2025年蛇年年度營銷日歷營銷建議【2025營銷日歷】
- (一模)寧波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考模擬考試 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冀少版小學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 父母贈與子女農村土地協(xié)議書范本
- 《師范硬筆書法教程(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
- 中國聯(lián)通H248技術規(guī)范
- 集團母子公司協(xié)議書
- DL-T-692-2018電力行業(yè)緊急救護技術規(guī)范
- 2024年杭州錢塘新區(qū)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