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2023秋)小學(xué)科學(xué) 三年級上冊 5.16 人的呼吸和消化 同步練習(xí)(含解析)_第1頁
蘇教版(2023秋)小學(xué)科學(xué) 三年級上冊 5.16 人的呼吸和消化 同步練習(xí)(含解析)_第2頁
蘇教版(2023秋)小學(xué)科學(xué) 三年級上冊 5.16 人的呼吸和消化 同步練習(xí)(含解析)_第3頁
蘇教版(2023秋)小學(xué)科學(xué) 三年級上冊 5.16 人的呼吸和消化 同步練習(xí)(含解析)_第4頁
蘇教版(2023秋)小學(xué)科學(xué) 三年級上冊 5.16 人的呼吸和消化 同步練習(xí)(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蘇教版(2023秋)小學(xué)科學(xué)三年級上冊5.16人的呼吸和消化同步練習(xí)(含解析)16人的呼吸

一、選擇題

1.如今,新型冠狀病毒還在變異和蔓延,人們紛紛采取措施預(yù)防感染,下列做法中錯誤的是()。

A.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B.注射新冠疫苗C.經(jīng)常用手挖鼻孔

2.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作用。

A.清潔B.保護C.過濾

3.最近疫情嚴(yán)重,周圍人群感染增多。為了做好防護,下面做法錯誤的有()。

A.公共場所可以不戴口罩

B.無論在哪些場合,一定要盡可能和周圍的人保持距離

C.在室外,盡量不要直接用手接觸公共物品

D.萬一自己也測出陽性了,更要戴好口罩,以免傳染給別人

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呼氣,發(fā)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的氣體是()。

A.氧氣B.二氧化碳C.氮氣

5.肺是()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

A.消化B.呼吸C.循環(huán)

6.動物和人一樣,都是從空氣中吸進(),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氣B.氮氣C.一氧化碳

7.下列用鼻呼吸的優(yōu)點,但有一項不正確,應(yīng)該是()

A.鼻黏膜內(nèi)的嗅細(xì)胞可以感受氣味的刺激

B.鼻黏膜具有豐富的毛細(xì)血管,能溫暖吸入的冷空氣

C.鼻毛能阻擋吸入的空氣里的塵埃

D.鼻黏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潔濕潤吸入的氣體

8.我們安靜狀態(tài)下,一分鐘大約呼吸()次左右。

A.80B.50C.20

9.在我們呼出的氣體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搖晃一下,會有什么變化?()

A.沒有變化B.石灰水變得更清C.石灰水變得渾濁

10.我們呼吸作用所需的氣體主要是()。

A.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

二、判斷題

11.植物能產(chǎn)生氧氣。()

12.人體鼻腔里的鼻毛對吸入空氣有過濾灰塵的作用。()

13.口腔可以幫助呼吸,所以口腔也是人體的呼吸器官。()

14.動物們不需要氧氣,但河里的魚就需要氧氣。()

15.多休息可以提高人體的肺活量。()

三、連線題

16.連線題。(將下列呼吸器官與其對應(yīng)的作用連起來)

四、排序題

17.請你深呼吸,并感覺一下,吸入身體的空氣在你呼吸器官中的順序是什么?

①咽②喉③鼻腔④支氣管⑤氣管⑥肺

五、簡答題

18.你知道哪些保護消化器官的措施?(寫3種)

19.寫出你知道的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寫4條)

六、實驗題

20.空氣說:“我去你的身體里旅行了!”它在進去之前和出來之后一樣嗎?請你動手做一做下面的實驗吧。

實驗準(zhǔn)備:兩個塑料袋、澄清的石灰水。

我的猜想:收集呼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步驟:①

收集空氣倒入澄清石灰水搖晃一下,觀察變化

收集呼出的氣體倒入澄清石灰水搖晃一下,觀察變化

我的發(fā)現(xiàn):①中的澄清石灰水;②中的澄清石灰水。

實驗結(jié)論:。

七、綜合題

21.在圖中填出各呼吸器官的名稱。(只填序號)

①氣管②咽喉③支氣管④肺⑤鼻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C

【詳解】目前通過流行病學(xué)調(diào)查顯示,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傳染病流行的基本條件,只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保護好易感人群,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的根本和有效措施。所以勤洗手、勤通風(fēng)、正確佩戴口罩、不去疫情嚴(yán)重的地區(qū)、盡快注射疫苗、保持社交距離等方法都可以防止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AB做法正確;C經(jīng)常用手挖鼻孔的做法是錯誤的。

2.A

【詳解】人體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的。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diào)節(jié)和清潔作用。

3.A

【詳解】A.公共場所可以不戴口罩,錯誤;公共場所必須戴好口罩;

B.無論在哪些場合,一定要盡可能和周圍的人保持距離,正確;

C.在室外,盡量不要直接用手接觸公共物品,正確;

D.萬一自己也測出陽性了,更要戴好口罩,以免傳染給別人,正確。

4.B

【詳解】石灰水遇二氧化碳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用吸管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石灰水會變渾濁,這說明我們呼出的氣體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變渾濁。

5.B

【解析】略

6.A

【詳解】人和動物無時無刻不在呼吸,呼吸是從空氣中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

7.A

【解析】略

8.C

【詳解】人在安靜時,平均每分鐘呼吸16次,嬰兒則需呼吸30次,跑步的時候,身體里需要更多的氧氣,每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會增加到60次。我們在安靜狀態(tài)下,一分鐘的呼吸次數(shù)大致為20次。

9.C

【詳解】人類時刻在進行呼吸作用,本質(zhì)就是氣體交換,從外界獲取氧氣,排出體內(nèi)的二氧化碳?xì)怏w。在我們呼出的氣體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由于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

10.A

【詳解】本題考查人體吸進去的和呼出來的氣體成分的比較。進入人體的氣體包括氮氣、氧氣、二氧化碳與其他氣體。主要吸收其中氧氣,呼出來的氣體明顯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而其他氣體比重沒有明顯變化,說明人體主要吸收氧氣。

11.√

【解析】略

12.√

【詳解】呼吸系統(tǒng)包括呼吸道和呼吸器官。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等。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獲灰塵和病菌,鼻腔還能溫暖和濕潤空氣。

13.×

【詳解】人體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鼻腔、咽、喉為上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為下呼吸道??谇豢梢詭椭粑?,但是口腔不是呼吸器官,屬于人的消化器官。

14.×

【解析】略

15.×

【詳解】肺活量是人體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biāo),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異,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兒童,適當(dāng)進行體育鍛煉(強度因人而異),參加戶外活動,有利于增強肺活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16.

【詳解】人體的呼吸器官分別是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鼻腔里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與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diào)節(jié)和清潔作用。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肺,有清除異物、調(diào)節(jié)空氣溫濕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內(nèi),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

17.③①②⑤④⑥

【詳解】人體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鼻腔、咽、喉為上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為下呼吸道。人體吸進空氣氣體所經(jīng)路線是: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所以吸入身體的空氣在你呼吸器官中的順序是②③①⑤④⑥。

18.吃飯時細(xì)嚼慢咽;不吃過冷過熱的食物;不暴飲暴食等。

【詳解】人體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鼻腔、咽、喉為上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為下呼吸道。保護呼吸器官的方法: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預(yù)防呼吸道傳染??;掃地前灑水;呼吸富含氧氣的空氣等。

19.空氣不良時,出門戴口罩;不吸煙,遠(yuǎn)離二手煙;經(jīng)常開窗通氣;經(jīng)常用淡鹽水漱口;積極參加體有運動等。

【詳解】人體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其中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了人體的呼吸道??諝獠涣汲鲩T戴口罩,不吸煙遠(yuǎn)離二手煙,經(jīng)常開窗通氣,經(jīng)常用淡鹽水漱口;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都可以保護我們的呼吸器官。

20.不變渾濁(或無明顯變化)變渾濁我們呼吸時,吸進的是空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較多的氣體。

【詳解】呼吸包括呼氣和吸氣,呼吸是氣體交換的過程,吸進空氣中的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

實驗中,①中是空氣,二氧化碳含量少,澄清的石灰水不變渾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