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基礎工程模板_第1頁
淺基礎工程模板_第2頁
淺基礎工程模板_第3頁
淺基礎工程模板_第4頁
淺基礎工程模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料內(nèi)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8淺基礎工程淺基礎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分部工程之一,涉及多項工種工程。本章僅敘述淺基礎工程特有的質量通病,非淺基礎工程特有的質量通病,請參見本手冊基礎降(排)水、模板、鋼筋、混凝土等有關章節(jié)。淺基礎的種類較多,有磚、石等圬工材料建造的附性基礎,也有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擴展基礎、杯形基礎、筏板基礎以及箱形基礎等多種類型。本章重點闡述剛性基礎、擴展基礎和杯形基礎的質量通病防治。8.1基槽(坑)開挖8.1.1基槽(坑)位置、尺寸偏差過大1.現(xiàn)象(1)基槽(坑)軸線錯位。(2)基槽(坑)開挖尺寸偏小。2.原因分析(1)測量放線錯誤,造成軸線錯位。(2)土方邊坡坡度太陡,開挖線尺寸太小。3.預防措施(1)施工前應根據(jù)建設單位提供的平面控制樁和水準點,建立與施工相適應的測量控制網(wǎng),作為施工測量的基本依據(jù),并應定期復測和檢查,確保其正確。(2)在建筑物定位放線時,應在主要軸線部位設置控制樁或標志板。(3)基槽(坑)開挖前,應選用合適的邊坡坡度,并計算確定最小的開挖線尺寸。(4)土方開挖中,應經(jīng)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長寬尺寸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4.治理方法錯位的基槽(坑)必須進行修整或返工,確?;A工程建造在正確的位置上,基礎平面尺寸符合設計要求。8.1.2邊坡失穩(wěn)1.現(xiàn)象(1)基槽(坑)坡頂土面出現(xiàn)裂縫或局部下沉。(2)邊坡土方滑坡、坍塌。2.原因分析(1)邊坡坡度值選用不當,坡度過陡。(2)對地表水沒有采取截流和排除措施,導致土中含水率升高,抗剪強度降低。(3)開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時,特別在易發(fā)生流砂條件區(qū)域施工時,不采取降低地廠水位的施工方法。(4)邊坡頂部附近堆放大量土方或材料、設備,或坡頂附近有振動設備作用。(5)選用不適當?shù)拈_挖順序和方法。(6)基槽(坑)土坡長期暴露,在日曬、雨淋或外力作用下造成坍塌。3.預防措施(1)基槽(坑)開挖、基礎工程施工和土方回填應連續(xù)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應防上地面水流入槽、坑內(nèi)、以免邊坡塌方;同時還應做好地面排水設施,避免邊坡附近土體勺積水,而造成邊坡塌方。(2)挖方邊坡不放坡作成直立壁并不加支撐時,要求土質均勻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底面標高,挖土深度應符合第3章表3—9規(guī)定數(shù)值。基槽(坑)土方開挖不符合上述條件時,應按規(guī)定放坡或作成直立壁加支撐。(3)選用合適的邊坡坡度。當?shù)刭|條件良好、土質均勻且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坑)底面標高時,挖方深度在5m以內(nèi),不加支撐的邊坡最陡坡度應符合第3章表3。8的規(guī)定。(4)在軟土地區(qū)開挖基槽(坑)時,必須事先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廠水位應降低至基底以下0.5~1.0m后,方可開挖。降水工作應持續(xù)到回填完成。(5)當建筑場地不允許放坡開挖而需設置坑壁支撐時,應根據(jù)開挖深度、土質條件、也下水位、施工方法、相鄰建筑物和構筑物等情況進行選擇和設計。支撐必須牢固可靠,確保安全施工。(6)在基槽(坑)邊坡頂上側堆土或材料,或設置施工機械時,應與槽(坑)邊緣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邊坡或直立壁的穩(wěn)定。當土質良好時,堆土或材料距邊緣0.8m以外,堆高不宜超過1.5m。(7)開挖土方時,應合理確定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自上而下、分層分段地進行。禁止采用先挖坡腳的方法。當接近地下水位時,應先完成標高最低處的挖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4.治理方法基槽(坑)邊坡發(fā)生坍塌后,除了清除塌落的土方外,還應針對造成塌方的原因和場地條件,分別采取改緩邊坡坡度、卸除坡頂荷載,或對土壁進行支護(如堆放裝土草袋、設支撐、打設簡易板樁等)后,再繼續(xù)施工。8.1.3基底標高或土質不符合要求1.現(xiàn)象(1)基槽(坑)底標高不符合設計規(guī)定值,造成淺基礎埋置深度不足或超挖。(2)基底持力層土質不符合設計要求,或被人工擾動,造成持力層承載能力降低。2.原因分析(1)測量放線錯誤,造成基底標高不足或過深。(2)地質勘察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雖已挖至設計規(guī)定深度,但土質仍不符合設計要求。(3)選用的施工機械和施工方法不當,造成超挖。3.預防措施

(1)當發(fā)現(xiàn)控制樁或標志板有被碰撞和移動跡象時,應復查校正,防止標高出現(xiàn)過大誤差。(2)防止超挖。采用機械開挖基槽(坑)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預留一層土用人工清理,其厚度應根據(jù)施工機械確定。(3)基槽(坑)挖至基底標高后,應會同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或建設單位)檢查基底土質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隱蔽工程記錄。4.治理方法(1)當開挖深度達到設計規(guī)定,而土質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會同設計單位協(xié)商處理。(2)如個別地方超挖時,應用與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補,并夯實至要求的密實度,或用碎石類土填補并夯實。在重要部位超挖時,可用低強度等級混凝土填補,并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8.1.4基槽(坑)泡水1.現(xiàn)象基槽(坑)開挖后,地基持力層被水浸泡。2.原因分析(1)雨水、地面水流人基槽(坑)。(2)直接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3)降低地下水位的設施出現(xiàn)故障或失效。3.預防措施詳見3。2.4”基坑(槽)泡水”的預防措施。4.治理方法詳見3.2.4”基坑(槽)泡水”的治理方法。

附錄基槽(坑)土方開挖質量標準1.基槽、基坑的基底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2.基槽(坑)外形尺寸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本手冊第3章3.2附錄附表3—1。3.基槽(坑)內(nèi)不得有積水、浮土和淤泥。8.2局部地基處理和基礎墊層淺基礎工程的基槽、基坑內(nèi)出現(xiàn)松土坑、土井,基底土被擾動,或發(fā)現(xiàn)地下坑穴等問題時,必須作地基局部處理,這類工程與基礎墊層類似。質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幾種。8.2.1局部軟弱層挖除不夠1.現(xiàn)象(1)基底松土或被擾動土層未清除凈。(2)局部加深處末形成臺階狀。(3)基底位置的土井和坑穴等未作適當處理。2.原因分析(1)地質勘察深度和精度不足。(2)發(fā)現(xiàn)不良土質、軟弱層、土井等不作處理?;淄临|未經(jīng)有關方共同驗收。3.防治措施(1)基槽(坑)在作墊層或基礎前必須驗槽。如發(fā)現(xiàn)槽、坑內(nèi)有局部軟弱層或孔穴,應挖除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層填實,或通知設計單位確定處理辦法。(2)當松土坑較深,且大于槽寬或1.5m時,將松土坑挖至與槽底土質相同的標高,做1:2踏步與兩端相接,每步高不大于500mm,長度不小于1m,見圖8-1。如深度較大,用灰土或砂石分層回填夯實到槽、坑底標高,也可用低強度等級混凝土澆筑并振搗密實。(JJ當墊層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舊基礎、暗塘等軟硬不均的部位時,應根據(jù)建筑對:不均勻沉降的要求予以處理,并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鋪填墊層。

8.2.2灰土或回填砂石密實度差1.現(xiàn)象松土坑等開挖后,回填的灰土、砂、砂石的干質量密度或貫入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2.原因分析(1)回填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灰土拌合不均勻。(2)回填不分層或分層過厚,導致無法壓實,(3)施工時,對回填材料的含水率控制不當。3.預防措施(1)墊層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1)砂石;應級配良好,不含植物殘體、垃圾等雜質。當使用粉細砂時,應摻入25%~30%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mm。對濕陷性黃土地基,不得選用砂石等滲水材料。2)素土:土料中有機質含量不得超過5%,也不得含有凍土或膨脹土。當含有碎石時,其粒徑不宜大于50mm。用于濕陷性黃土地基的素土墊層,土料中不得夾有磚、瓦和石塊。3)灰土:體積配合比宜為2:8或3:7。土料宜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數(shù)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松軟雜質,并應過篩,其顆粒不得大于15mm?;彝烈擞眯迈r的消石灰,其顆粒不得大于5mm。(2)灰土施工時,應適當控制含水量。工地常見的檢驗方法,是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土料水分過多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濕潤?;彝翍韬暇鶆?顏色一致。拌好后及時鋪好夯實,不得隔日夯打。(3)灰土的鋪設厚度,可根據(jù)不同的施工方法按照第7章表7—2選用。各層厚度都應預先在基槽(坑)側壁設定標志。每層灰土的夯打遍數(shù),應根據(jù)設計要求的干密度在現(xiàn)場試驗確定。(4)砂和砂石地基的搗實,視不同條件,可選用振實、夯實或壓實等方法。施工時應分層進行,在下層密實度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施工。每層鋪筑厚度不宜超過第7章表7—3規(guī)定的數(shù)值。分層厚度可用樣樁控制。4.治理方法灰土、三合土或回填砂石的密實度差,往往導致地基基礎變形加大,上部結構開裂等危害。常見處理方法除了返工重做外,還可采用水泥灌漿、化學灌漿、復合地基等方法補強處理、但需經(jīng)有關各方協(xié)商統(tǒng)一意見后,方可設計和施工。

8.2.3灰土早期浸水1.現(xiàn)象灰土打完后,不久遭雨淋或被水浸泡。2.原因分析(1)淺基礎各分項工程沒有連續(xù)施工,又無防雨措施。(2)地下水位以下做灰土時,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不當。3.預防措施(1)灰土地基打完后,應及時修建基礎和回填基槽(坑),或作臨時遮蓋,防止日曬雨淋。(2)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槽(坑)內(nèi)施工時,應采取排水措施。夯實后的灰土,在3d內(nèi)不得受水浸泡。4.治理方法尚未夯實的灰土或剛打完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則應將積水及松軟灰土除去并補填夯實;受浸濕的灰土,應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實。

8.2.4局部處理的地基表面不符臺要求1.現(xiàn)象(1)局部地基處理層的厚度不足,頂面標高誤差過大,表面不平整。(2)局部地基處理的面層未形成水平面或臺階形。2.原因分析(1)未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施工。(2)局部地基處理用的材料每層虛鋪厚度不足,夯壓程度不均勻。3.防治措施(1)參見8.2.2”灰土或回填砂石密實度差”的治理方法。(2)認真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分層鋪設和夯壓密實。(3)局部地基處理面積較大時,應在處理完成后及時用水準儀檢查頂面標高,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平整度。8.2.5碎磚三合土墊層材料不良1.現(xiàn)象(1)碎磚、石灰和砂質量低劣。(2)三合土配合比不當,拌合不均勻。2.原因分析(1)碎磚未經(jīng)專門破碎加工。(2)未按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采購材料。生石灰未經(jīng)充分熟化。3.防治措施(1)碎磚三合土的原材料應符合下述要求。1)石灰:用未粉化的塊灰,臨時加水化開或淋成石灰膏使用。2)砂:砂或泥砂中不得有草根、貝殼等有機雜物。3)碎磚:用廢舊斷磚加工成粒徑為20~60mm的碎磚,不得夾有雜物。(2)碎磚三合土的配合比(體積比),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采用1:2:4或1:3:6消石灰:砂或泥砂:碎磚)。8.2.6碎磚三臺土墊層松散不密實,表面不平整1.現(xiàn)象(1)墊層松軟不密實。(2)墊層表面未作專門處理,又不平整。2.原因分析(1)拌合不均勻或漿水離析。(2)墊層未分層鋪筑,夯壓不密實。(3)墊層完成不久,即遭受雨水沖淋。(4)墊層表面未按照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再次整平夯實。3.防治措施(1)鋪設前先行驗槽,清除松散土、積水、污泥,并夯壓兩遍。(2)鋪設前應在基槽(坑)壁分層標出樣樁,并預拌好灰漿。碎磚應與灰漿拌合均勻目再鋪設,分層厚度,第一層為220mm,其余各層為200mm,每層應分別夯實至150mm。墊層厚度≤300mm時,可一次鋪設并夯實。(3)夯打應密實,表面平整,如發(fā)現(xiàn)三合土太干,應補澆灰漿,并隨澆隨打。(4)墊層至設計標高的最后一遍夯打時,宜澆濃灰漿。待表面灰漿略為晾干后,上鋪一層薄砂土或爐渣再整平夯實。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不得大于20mm。(5)夯打完成的碎磚三合土,如因雨水沖淋或積水破壞表層灰漿時,可在排除積水后,重新澆漿夯打堅實。

附錄灰土、砂、砂石和碎磚三臺土地基質量標準1.基底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灰土、砂、砂石和三合土的干質量密度或貫入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3.灰土、砂、砂石和三合土的配料應正確,拌合均勻,虛鋪厚度符合規(guī)定,夯壓密實。4.灰土、砂、砂石和三合土地基的分層留搓位置正確,接搓密實。5.灰土墊層分段施工時,不得在柱基、墻角及承重窗間墻下接縫。上下兩層縫距>500mm。接縫處應夯壓密實。6.灰土、砂、砂石和三合土地基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見附表8-1?;彝?、砂、砂石和三合土地基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附表8-1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頂面標高±15用水準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2表面平整度灰土1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砂、砂石20

8.3基礎施工8.3.1基礎位置、尺寸偏差大1.現(xiàn)象(1)基礎軸線或中心線偏離設計位置。(2)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等平面尺寸誤差過大。2.原因分析(1)測量放線錯誤,常見的是看錯圖或讀錯尺,這類原因造成的基礎位置的偏差值往往較大。(2)控制基礎尺寸和標高的標志板出現(xiàn)移動變形。(3)磚砌基礎等大放腳進行收分(退臺)砌筑時,其收分量控制不準,造成基礎頂面軸線偏位。(4)橫墻基礎的軸線不是由標志板或控制樁測定,而是由山墻一端排尺控制。因為基礎的一般施工順序是先砌外縱墻和山墻,待砌橫墻基礎時,基槽中線被封在縱墻基礎外側,無法吊線找中。若采取隔墻吊中,軸線容易產(chǎn)生更大的偏差。(5)毛石基礎選用石料不當,砌筑尺寸控制不準,混凝土基礎模板尺寸偏差過大等原因,均可造成基礎軸線或平面尺寸偏差過大。3.預防措施(1)詳見12.2.1”基礎軸線位移”的防治措施(1)~(4)。(2)基礎施工前,應先用鋼尺校核放線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1的規(guī)定。放線尺寸的允許偏差表8-1長度L、寬度b的尺寸(m)L(或b)≤3030<L(b)≤6060<L(b)≤90L(或b)>90允許偏差(mm)±5±10±15±20(3)選用尺寸合適的毛石砌筑基礎的各步臺階,特別是最底下的一層毛石,以確保基礎尺寸準確。混凝土基礎應在檢查模板尺寸、位置無誤后,方可澆筑。4.治理方法(1)軸線偏差過大,可能導致地基或樁基偏心受力,留下隱患。因此發(fā)現(xiàn)基礎位置偏差太大時,必須請設計等有關方面協(xié)商處理。(2)基礎尺寸減小后,造成地基應力提高,地基變形加大,由此造成上部建筑開裂等問題屢見不鮮。當基礎尺寸嚴重偏小時,應約請有關方面研究采取加固補強措施。

8.3.2基礎標高偏差過大1.現(xiàn)象基礎頂面標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其偏差明顯超過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這將影響上層墻體標高。此類通病在磚、石基礎中較常見。2.原因分析(1)詳見12.2.2”基礎標高偏差”的原因分析(1)~(3)。(2)毛石基礎選用了尺寸不合適的石塊,又末作加工;毛料石基礎的石塊上下面未經(jīng)必要的打鑿、找平。(3)砌基礎不設皮數(shù)桿。3.預防措施(1)基礎施工前應校核標志板(龍門板)標高,發(fā)現(xiàn)偏差應及時修正。(2)砌體施工應設置皮數(shù)桿,并應根據(jù)設計要求、塊材規(guī)格和灰縫厚度在皮數(shù)桿上標明皮數(shù)及豎向構造的變化部位。(3)基礎墊層(基層)施工時,應準確控制其頂面標高,宜在允許的負偏差范圍內(nèi)。(4)砌筑基礎前,應對基層標高普查一遍,局部凹洼處,可用細石混凝土墊平。(5)詳見12.2.2”基礎標高偏差”的防治措施(1)~(3)。4.治理方法基礎頂面標高偏差過大時,應用細石混凝土找平后再砌墻,并以找平后的頂面標高為難設置皮數(shù)桿。8.3.3毛石基礎根部不實1.現(xiàn)象毛石基礎第一層毛石未坐實、擠緊。2.原因分析(1)不按規(guī)定驗槽,或對局部不良地基處理不當。(2)未鋪砂漿即將毛石浮格在地基上。(3)毛石尺寸過小,未將大面朝下,致使個別尖棱短邊擠入士中。3.防治措施(1)基礎砌筑前應認真驗槽。若發(fā)現(xiàn)地基不良,應會同有關部門處理,并辦理隱檢記錄。(2)第一皮砌體應選用較大的平毛石砌筑,砌前應坐漿,并將石塊大面向下。(3)砌筑時毛石應平鋪臥砌,毛石長面與基礎長度方向垂直(即頂砌),互相交插緊密排好。接著灌入五分之二較稀的砂漿,然后用小石塊將毛石之間的縫隙填實,用手錘敲打密實,再將其余空隙灌滿砂漿。8.3.4石砌基礎組砌形式不良1.現(xiàn)象毛石基礎不分皮砌筑,同皮內(nèi)的石塊內(nèi)外不搭砌,上下皮石塊不錯縫,臺階形基礎錯臺處不搭砌。2.原因分析(1)毛石規(guī)格不符合要求,尺寸偏小或未大小搭配,造成砌筑時錯縫搭砌困難。(2)砌筑方法錯誤,如豎向不分層,或在同一層內(nèi)。先將兩邊縱向排成兩行,中間再用碎石填塞的砌法等。(3)施工中不按規(guī)范和規(guī)程要求嚴格檢查,任憑工人按各自3‘隘操作。3.防治措施(1)毛石基礎的第一皮及轉角處、交接處和洞口處,應用較大的平毛石砌筑,大面朝下,放平放穩(wěn)。(2)毛石基礎應分皮臥砌,各皮石塊間應利用自然形狀經(jīng)敲打修整使能與先砌石塊基本吻合,搭砌緊密;應上下錯縫,內(nèi)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zhèn)攘⑹瘔K中間填心的砌筑方法。(3)毛石基礎各皮必須設置拉結石。拉結石應均勻分布,相互錯開,其一般間距為2m左右。(4)階梯形毛石基礎,上級階梯的石塊應至少壓砌下級階梯的1/2,相鄰階梯的毛石應相互錯縫搭砌。(5)毛石與毛石之間不得直接接觸,應留20~35mm的灰縫,灰縫較小(≤30mm)時,可用砂漿填滿;灰縫較大(>30mm)時,應選用小石塊加砂漿填塞密實,不準使用成堆的碎石填塞。8.3.5混凝土基礎外觀缺陷1.現(xiàn)象(1)基礎中心線錯位。(2)基礎平面尺寸、臺階形基礎臺階寬和高的尺寸偏差過大。(3)帶形基礎上口寬度不準,基礎頂面的邊線不直;下口陷入混凝土內(nèi);拆模后上段混凝土有缺損,側面有蜂窩、麻面;底部支模不牢。(4)杯形基礎的杯口模板位移;芯模上浮,或芯模不易拆除。2.原因分析(1)測量放線錯誤。安裝模板時,掛線或拉線不準。造成垂直度偏差大,或模板上口不在一條直線上。(2)模板上口僅用鐵絲拉緊,且松緊不一致,上口不釘木帶或不加頂撐,澆混凝土時的側壓力使模板下口向外推移(上口內(nèi)傾),造成上口寬度大小不一。(3)模板未撐牢;基礎上部澆筑的混凝土從模板下口擠出后,未及時清除,均可造成側模下部陷入混凝土內(nèi)。(4)模板支撐直接撐在基坑土面上,土體松動變形,導致模板尺寸、形狀偏差。(5)杯形基礎上段模板支撐方法不當,杯芯模底部密閉,澆筑混凝土時,杯芯模上浮。(6)模板兩側的混凝土不同時澆筑,造成模板側壓力差太大而發(fā)生偏移。(7)澆筑混凝土時,操作腳手板格置在基礎上部模板上,造成模板下沉。3.防治措施(1)在確認測量放線標記和數(shù)據(jù)正確無誤后,方能夠此為據(jù),安裝模板。模板安裝中,要準確地掛線和拉線,以保證模板垂直度和上口平直。(2)模板及支撐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支撐的支點應堅實可靠。(3)上段模板應支承在預先橫插圓鋼或預制混凝土墊塊上;也可用臨時木支撐將上部側模支撐牢靠,并保持標高、尺寸準確。(4)發(fā)現(xiàn)混凝土由上段模板下翻上來時,應及時鏟除、抹平,防止模板下口被卡住。(5)模板支撐支承在土上時,下面應墊木板,以擴大支承面。模板長向接頭處應加拼條,使板面平整,連接牢固。(6)杯基芯模板應刨光直拼,表面涂隔離劑,底部鉆幾個小于L,以利排氣(水)。(7)澆筑混凝土時,兩側或四周應均勻下料并振搗。腳手板不得格在模板上。

8.3.6磚基礎防潮層失效現(xiàn)象、原因分析、防治措施詳見12.2.3”基礎防潮層失效”的相應內(nèi)容。

附錄基礎尺寸、位置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磚石基礎尺寸、位置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附表8-2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磚毛石毛料石粗料石1軸線位置偏移102015用經(jīng)緯儀或拉線和鋼尺檢查2基礎頂面標高±15±25±15用水平儀和鋼尺檢查3砌體厚度--+30-0+30-0+15-0鋼尺檢查混凝土基礎尺寸、位置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附表8-3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獨立基礎其它基礎1軸線位移1015鋼尺檢查2截面尺寸+8,-5鋼尺檢查混凝土設備基礎尺寸、位置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附表8-4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坐標位置20鋼尺檢查2不同平面的標高0,-20用水準儀或拉線和鋼尺檢查3平面外形尺寸±20鋼尺檢查凸臺上平面外形尺寸0,-20鋼尺檢查凹穴尺寸+20,0鋼尺檢查4平面水平度每米5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檢查全長10用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5垂直度每米5用經(jīng)緯儀或吊線和鋼尺檢查全高106預埋地腳螺栓標高(頂部)+20,0在根部及頂端用水準儀或拉線和鋼尺檢查中心距±27預埋地腳螺栓孔中心線位置10鋼尺量縱橫兩個方向深度+20,0鋼尺檢查孔垂直度10吊線和鋼尺檢查8預埋活動地腳螺栓錨板標高+20,0水準儀或拉線和鋼尺檢查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帶螺紋孔錨板平整度2用鋼尺和楔形塞尺檢查帶槽錨板平整度5用鋼尺和楔形塞尺檢查注:檢查坐標、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8.4基槽(坑)回填土8.4.1填土土質不良、密實度差1.現(xiàn)象基槽(坑)填土出現(xiàn)明顯沉陷和不均勻沉陷,造成室內(nèi)地坪開裂,室外散水坡開裂、空鼓、下沉。2.原因分析(1)基槽(坑)中的積水、淤泥、松土、雜物未清除干凈。(2)基槽(坑)邊的松土流入槽(坑)內(nèi),既不清除,又不夯實。(3)回填上料不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用淤泥和淤泥質土或有機質含量大于8%的土回填;用凍土塊回填;填土料的含水量過高或過低等。(4)回填夯實方法不當。常見的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