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_第1頁
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_第2頁
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_第3頁
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_第4頁
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牛常見疫病的防治牛常見疫病的防治1牛的常見疫病病毒性疫病:口蹄疫、牛瘟、牛流行熱等;細菌性疫?。翰剪斒暇 ⑻烤也?、結核病等;寄生蟲?。焊纹x病、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皮蠅蛆病等;內科?。呵拔高t緩、瘤胃鼓氣、瘤胃積食等;產科?。鹤訉m積膿、產后癱瘓、胎衣不下等;中毒?。耗蛩刂卸尽⒂袡C磷中毒、食鹽中毒等。牛的常見疫病病毒性疫病:口蹄疫、牛瘟、牛流行熱等;2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俗稱“口瘡”、“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人也可以感染。其臨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發(fā)生水皰和潰爛。

口蹄疫——概述口蹄疫俗稱“口瘡”、“蹄癀”,是3口蹄疫——病原

口蹄疫病毒(屬于小RNA病毒)

具有多型性和變異性。目前已知全世界有七個主型:A、O、C型、南非1、2、3型和亞洲1型。

口蹄疫病毒模擬圖口蹄疫——病原口蹄疫病毒4

1、傳染源

主要是病畜(處于潛伏期的)和痊愈后的帶毒畜。

2、傳播途徑本病通過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而傳染。

3、易感動物

以黃牛和奶牛為最易感,其次為水牛、牦牛、豬;再次為羊、駱駝等。

口蹄疫——流行病學口蹄疫——流行病學5

4、發(fā)病的季節(jié)性與周期性本病多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有一定的周期性(一年或三五年)。發(fā)病率高,死亡率低,一般不超過1%~2%。5、抵抗力本病毒對外界環(huán)境的抵抗力很強,不怕干燥,對酚類、酒精、季胺鹽類等消毒劑不敏感,不耐熱,對酸、堿等消毒劑敏感。

口蹄疫——流行病學4、發(fā)病的季節(jié)性與周期性本病多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有一6病初體溫升高到40℃——41℃,病牛精神不振

口蹄疫——臨床表現(xiàn)病初體溫升高到40℃——41℃,病牛精神不振口蹄疫——臨床7口腔流涎,呈引縷狀舌面和口腔內粘膜上出現(xiàn)潰瘍

口蹄疫——臨床表現(xiàn)口腔流涎,呈引縷狀舌面和口腔內粘膜上出現(xiàn)潰瘍口蹄疫——臨床8蹄冠、趾間水泡

口蹄疫——臨床表現(xiàn)牛乳頭水泡犢?;咝?/p>

蹄冠、趾間水泡口蹄疫——臨床表現(xiàn)牛乳頭水泡犢?;咝?口蹄疫——診斷要點

1、發(fā)病急、流行快、傳播廣、發(fā)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經(jīng)過;

2、特征性臨床癥狀: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發(fā)生水皰和潰爛。

3、為進一步確診可采用動物接種試驗、血清學診斷及鑒別診斷等??谔阋摺\斷要點1、發(fā)病急、流行快、傳播10

未發(fā)生口蹄疫時的措施

①嚴格執(zhí)行動物防疫制度,經(jīng)常保持牛體衛(wèi)生,定期消毒。

②加強檢疫制度,保證牛群健康。

③定期進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種。

口蹄疫——防制措施未發(fā)生口蹄疫時的措施①嚴格執(zhí)行動物防疫制度,經(jīng)11已發(fā)生口蹄疫時的措施

①盡快確診,并及時上報疫情。②及時撲殺病畜和同群牛只。③嚴格封鎖疫點疫區(qū),按照“早”、“快”、“嚴”、“小”的原則。

④解除封鎖??谔阋摺乐拼胧┮寻l(fā)生口蹄疫時的措施①盡快確診,并及時上報疫情。口12口蹄疫疫情的處置口蹄疫疫情的處置13口蹄疫疫情的處置口蹄疫疫情的處置14布魯氏菌病布魯氏菌病151616163.分類光鏡下的布魯氏菌(革蘭陰性球桿狀小桿菌)電鏡下的布魯氏菌電鏡下的布魯氏菌3.分類光鏡下的布魯氏菌(革蘭陰性球桿狀小桿菌)電鏡下的布魯17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181919192020202023/9/321人畜布魯氏桿菌病2023/8/121人畜布魯氏桿菌病212023/9/3221.易感動物2023/8/1221.易感動物22(1)母牛:最顯著癥狀是流產,多發(fā)生于懷孕的第6-8個月(妊娠期282天),產出死胎或弱胎兒,流產前有分娩預兆

象征,還有生殖道的炎癥,流產常見胎衣不下,陰道內

繼續(xù)排出褐色惡臭液體,便可發(fā)生子宮炎而長期不孕,

流產后母??稍俣攘鳟a,一般流產時間比第一次推遲。公牛:常見睪丸炎,附睪炎,還常見的癥狀有關節(jié)炎、腱鞘炎等。(1)母牛:最顯著癥狀是流產,多發(fā)生于懷孕的第6-8個月(妊23(2)羊:主要表現(xiàn)也是流產,發(fā)生在妊娠后的第3-4個月(妊娠期150天),其它癥狀還有乳房炎、支氣管炎、關節(jié)炎、

滑液囊炎,公羊發(fā)生睪丸炎。(3)豬:最明顯癥狀也是流產,發(fā)生在懷孕的第1-3個月,極度

少數(shù)流產后胎衣不下,引起子宮炎和不育。公豬常發(fā)生

睪丸炎、附睪炎。也可見關節(jié)炎,關節(jié)腫脹等;(2)羊:主要表現(xiàn)也是流產,發(fā)生在妊娠后的第3-4個月(妊娠24流產母牛從陰道排出污灰白色或棕紅色帶惡臭分泌液母牛流產,產出發(fā)育比較完全的死胎牛布魯氏菌病-流產流產母牛從陰道排出污灰白色或棕紅色帶惡臭分泌液母牛流產,產出25

胎衣水腫增厚,呈膠樣浸潤,子葉出血胎兒脾臟有不同程度腫脹流產胎兒(7月齡),皮下水腫流產胎兒:木乃伊化牛布魯氏菌病-流產死胎胎衣水腫增厚,呈膠樣浸潤,子葉出血胎兒脾臟有不同程度腫脹流26布氏桿菌流產胎兒牛布魯氏菌病-流產死胎布氏桿菌流產胎兒牛布魯氏菌病-流產死胎272023/9/328化膿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充血肝壞死灶牛布魯氏菌病-內臟器官病變2023/8/128化膿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充血肝壞死灶牛2829牛羊布魯氏菌病睪丸炎、關節(jié)炎睪丸炎睪丸炎關節(jié)炎29牛羊布魯氏菌病睪丸炎、關節(jié)炎睪丸炎睪丸炎關節(jié)炎29人感染:接觸病料、飲用乳汁和吸入等。人癥狀:表現(xiàn)波浪熱、關節(jié)疼痛、流產、睪丸炎等癥狀。(1)感染與癥狀人布氏桿菌病人感染:接觸病料、飲用乳汁和吸入等。(1)感染與癥狀人布氏302023/9/331(2)人布魯氏桿菌病感染途徑:

-經(jīng)皮膚粘膜直接接觸感染2023/8/131(2)人布魯氏桿菌病感染途徑:312023/9/332(2)人布魯氏桿菌病途徑:

-經(jīng)消化道感染2023/8/132(2)人布魯氏桿菌病途徑:322023/9/333經(jīng)呼吸道感染(2)人布魯氏桿菌病途徑:

-經(jīng)呼吸道感染經(jīng)塵埃傳播2023/8/133經(jīng)呼吸道感染(2)人布魯氏桿菌病途徑:經(jīng)33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

1.血清學:根據(jù)農業(yè)部《國家動物疫病監(jiān)測計劃》和貴州省農委《貴州省動物疫病監(jiān)測方案》通知:A.篩選試驗:采用琥紅平板試驗或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iELISA試驗)。B.確診試驗:篩選檢測陽性樣品用試管凝集反應或補體結合試驗或競爭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cELISA試驗)。采血血清備用分離血清布氏桿菌—陰性反應布氏桿菌—陽性反應平板凝集反應動物布病的檢驗方法:流行病學:采血血清備用分離血清布氏桿菌—陰性反應布氏桿菌—陽34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35(1)消滅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動物(4)人員防護(1)消滅傳染源(2)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動物(4)人36(1)消滅傳染源1)查明傳染源(疫情):檢查方法:流調:一般用于了解疫情的初期檢測:一般用于常規(guī)檢查。監(jiān)測:通常指長期性的疫情檢查廣義監(jiān)測包括所有疫情信息的收集。2)病畜診斷流調、檢疫、檢測、監(jiān)測都涉及病畜的診斷。診斷由實施檢查方法與病畜判定兩部分組成。3)無害化處理:處理檢測陽性個體;處理陽性群。(1)消滅傳染源371)檢疫

異地調運檢疫:異地調運動物,必須來自非疫區(qū),憑當?shù)貏游锓酪弑O(jiān)督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調運。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應對調運的種用、乳用、役用動物進行實驗室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出具檢疫合格證明。調入后應隔離飼養(yǎng)30天,經(jīng)當?shù)貏游锓酪弑O(jiān)督機構檢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離。

定期檢疫: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實施,應每年檢查1-2次。2)消毒、衛(wèi)生管理3)隔離、淘汰病畜:對檢出的病畜一律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對非疫區(qū)的易感家畜應

進行凈化和監(jiān)測,特別是進出境的動物要嚴格按照政策執(zhí)行,檢測

出來的陽性牲畜一律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2)切斷傳播途徑1)檢疫(2)切斷傳播途徑381)范圍:

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區(qū)域,應采取免疫接種的方法。2)對象:根據(jù)當?shù)匾咔?,確定免疫對象。免疫接種范圍內的牛、

羊、豬、鹿等易感動物。3)疫苗選擇及接種范圍:

疫區(qū)內:易感畜全部選用豬Ⅱ號布魯氏菌苗(S2菌苗)、羊Ⅴ號布魯氏菌苗(M5菌苗)、牛19號布魯氏菌苗(S19菌苗)或粗糙型M111菌苗免疫;

控制區(qū)、穩(wěn)定控制區(qū)內:易感畜可用粗糙型M111菌苗免疫。

(3)保護易感動物—免疫1)范圍: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區(qū)域,應采取免疫接種的方法。39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4041國家布病防控方案(2011-2013)已實施1.全國布病流行病學調查實施方案—基線調查;2.布病定點流行病學調查—定點監(jiān)視。北方15省實施強制免疫為主、南方15省實施檢疫—撲殺為主;牛羊撲殺均實行補償;檢測經(jīng)費、工作經(jīng)費納入財政預算。Iambrucellosisfree!41國家布病防控方案(2011-2013)已實施1.全國布4142我們應堅信—布病是可以消滅的!可以在鄉(xiāng)鎮(zhèn)級、縣級、省級、國家級水平上消滅。

我國大約有13億家畜動物,所有動物應該測試2或3次,通常以3個月為間隔期,一個控制方案每年需要檢測至少所有的動物的10%(最好是更多些),每年測試至少1.3億的試驗--巨大工作,假設患病率為1%,130萬感染動物--非常昂貴!如今有助于消滅布病的好方法有:

-高效疫苗

-經(jīng)濟、快速、準確的診斷試驗

-更先進流行病學知識、專家和先進的信息技術。

-有更好的動物識別系統(tǒng)可以應用。

42我們應堅信—布病是可以消滅的!可以在鄉(xiāng)鎮(zhèn)級、縣級42

炭疽(Anthrax)炭疽(Anthrax)43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和動物共患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常呈散發(fā)或地方性流行。特征是血液凝固不良,天然孔出血,死后尸僵不全,脾臟腫大,皮下和漿膜下出血性,膠樣浸潤。

常表現(xiàn)為皮膚炭疽、肺炭疽和腸炭疽。炭疽主要發(fā)生于畜間,以牛、羊、馬等草食動物最為易感。人類偶然從病畜及其產品受到感染。

炭疽——概述炭疽——概述44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吨腥A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

炭疽——概述炭疽——概述45

9.11事件發(fā)生以后,隨著美國頻頻遭受炭疽的襲擊、感染者人數(shù)不斷增加,一股炭疽恐慌又在全球范圍內出現(xiàn)。炭疽似乎突然之間變成全人類的大敵,“炭疽”這兩個字也成了人們談話中高頻率使用的詞語。

炭疽-“生物武器”之一

炭疽危害炭疽危害462023/9/3

2023/8/1472023/9/32023/8/148炭疽桿菌是形體較大的致病菌之一,有莢膜,能形成芽胞,不運動的需氧或兼性厭氧菌。有莢膜的者具有致病力,無莢膜者致病力減弱或消失。在活的機體和完整的尸體內不形成芽胞。有氧條件下形成芽孢,呈橢圓形,位于菌體中心。兩端平切,無鞭毛,在宿主標本涂片中呈單個或短鏈,培養(yǎng)后常形成竹節(jié)狀長鏈,革蘭氏染色陽性。

炭疽——病原形態(tài)炭疽——病原形態(tài)49芽胞對理化因素抵抗力極強,炭疽桿菌的繁殖型菌體對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弱。但形成芽胞后抵抗力特別強,在污染的土壤、皮張、毛及掩埋炭疽尸體的土壤中能存活數(shù)年至數(shù)十年,在糞便和水中能長期存活。在直射陽光下可生存4天,在干燥環(huán)境中可存活10年,在土壤中可存活30年。

炭疽——病原抵抗力炭疽——病原抵抗力50煮沸1小時尚能檢出少數(shù)芽胞,100℃,2小時才能全部殺死,120℃高壓蒸氣10分鐘可殺死芽胞新配的20%石灰乳或20%漂白粉液需作用24-48小時才能消滅芽胞在5%的石炭酸容液中至少能成活5天環(huán)氧乙烷與過氧乙酸都有很好殺菌作用實驗室常用的染色方法不能殺死芽胞,操作時應特別注意

炭疽——病原抵抗力炭疽——病原抵抗力512023/9/3

炭疽桿菌在外環(huán)境的最適生存條件水洼地、干枯的水道、山傍滲水區(qū),而這些地區(qū)的土質多是堿性、沉積、潮濕的有機長期物質,或在相對海拔高一些的微小環(huán)境區(qū),該區(qū)土壤快速增熱,這些環(huán)境都有利炭疽桿菌完成其生長周期。

炭疽——病原抵抗力2023/8/1炭疽桿菌在外環(huán)境的最適生存條件52炭疽——疫源地特點頑固性:炭疽具有以土壤保菌為主要形式,其芽胞可在土壤中存活數(shù)十年并不失去其致病力,從流行病學觀點來看,確實難于消滅地區(qū)性:以畜牧農業(yè)為主要經(jīng)濟形態(tài)的國家和地區(qū),往往也是炭疽的高發(fā)地區(qū)炭疽——疫源地特點頑固性:炭疽具有以土壤保菌為主要形式,其芽53傳染源:主要是患病食草動物,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而被感染。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體等都可作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感染。易感動物:各種家畜和人均可感染,其中牛、馬、綿羊感受性最強;山羊、水牛、駱駝和鹿次之;豬感受性較低。季節(jié)性:本病有一定季節(jié)性,夏季發(fā)病較多,秋、冬發(fā)病較少。夏季發(fā)生較多,可能與放牧時間長,氣溫高,雨量多,吸血昆蟲大量活動等因素有關系。炭疽——流行特點炭疽——流行特點54牛常見疫病的防治-課件55潛伏期20天。病牛多呈急性經(jīng)過,病初體溫高達41~41℃,呼吸增速,心跳加快;食欲廢絕,有時可見瘤胃膨脹;可視黏膜有出血點;有時精神興奮,行走搖擺;皮膚型炭疽常發(fā)生于頸、胸、腰及外陰,有時發(fā)生于口腔,造成嚴重的呼吸困難;腸型炭疽:下痢帶血,肛門浮腫。炭疽——臨床癥狀炭疽——臨床癥狀56最急性型常在放牧或使役中突然倒斃,無典型癥狀。急性病例一般經(jīng)24-36小時后死亡。亞急性病例一般經(jīng)2-5天后死亡。呈慢性經(jīng)過的病牛,在頸、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陰部常見水腫;皮膚病灶溫度增高,堅硬,有壓痛,也可發(fā)生壞死,有時形成潰瘍;頸部水腫常與咽炎和喉頭水腫相伴發(fā)生,致使呼吸困難加重。炭疽——臨床癥狀最急性型常在放牧或使役中突然倒斃,無典型癥狀。炭疽——臨床癥57炭疽——臨床癥狀牛肛門突出,流血炭疽——臨床癥狀牛肛門突出,流血58水腫消退,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成為炭疽癰水泡破裂后,呈現(xiàn)血性壞死黒痂口腔、鼻腔出血,全身瘀血愈合成疤,黒痂開始脫落人感染炭疽臨床癥狀水腫消退,肉芽組織創(chuàng)面成為炭疽癰水泡破裂后,呈現(xiàn)血59

炭疽病畜的尸體、血液和各臟器組織內含有大量炭疽桿菌,暴露在空氣中則形成芽胞,抵抗力很強,不易徹底消滅,因此,對病畜禁止剖檢。牛表現(xiàn)為天然孔流出煤焦油樣血液,血液凝固不良;皮下、肌肉及漿膜上均有紅色或黃色膠樣浸潤和出血點;脾腫大2-3倍,包膜緊張,甚至破裂;肺充血,水腫;心肌松軟,心內外膜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炭疽——病理變化炭疽病畜的尸體、血液和各臟器組織內含有大量炭疽桿菌,601、急性敗血型

尸體迅速腐敗而膨脹,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暗紅色帶泡沫的血液。粘膜呈暗紫色,有出血點,剝開皮膚可見皮下、肌肉及漿膜有紅色或黃紅色膠樣浸潤,并有數(shù)量不等的出血點。血液粘稠,黑紫色呈煤焦油樣,不易凝固。

脾臟高度腫大,比正常大2--5倍,軟如泥狀,黑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肺充血、水腫。心、肝、腎變性。胃腸有出血性炎癥。2.癰型炭疽癰實質上是局部組織或器官發(fā)生的出血壞死性或漿液出血性炎癥。3.咽型炭疽可見扁桃腺壞死,喉頭、會咽、頸部組織發(fā)生炎性水腫。周圍淋巴結腫脹、出血、壞死。炭疽——病理變化1、急性敗血型炭疽——病理變化61炭疽——病理變化敗血脾,腫大,柔軟,切面成黑色,結構不清腎腫大,淤血,出血,變形炭疽——病理變化敗血脾,腫大,柔軟,切面成黑色,結構不清腎腫62

1.疑似病例經(jīng)鄉(xiāng)鎮(zhèn)動物防疫辦(或鄉(xiāng)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確診,符合流行病學特點和臨床癥狀的。

2.確診病例

經(jīng)縣動物疫控中心確診,疑似病例符合實驗室診斷之一的。炭疽——診斷1.疑似病例炭疽——診斷63疫情報告、疫情處理。按照農業(yè)部《炭疽防治技術規(guī)范》進行依據(jù)本病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結合實驗室診斷做出的綜合判定結果可做為疫情處理依據(jù)。當?shù)貏游锓酪弑O(jiān)督機構接到疑似炭疽疫情報告后,應及時派員到現(xiàn)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檢查,采集病料送符合規(guī)定的實驗室診斷,并立即隔離疑似患病動物及同群動物,限制移動。嚴禁在非生物安全條件下進行疑似患病動物、患病動物的尸體剖檢。炭疽——防治炭疽——防治64免疫對炭疽常發(fā)地區(qū)或威脅區(qū)的家畜,應每年定期免疫預防注射。我國目前應用的有以下兩種菌苗:無莢膜炭疽芽胞苗:1歲以上馬、牛皮下注射1毫升,1歲以下皮下注射0.5毫升,綿羊、豬皮下注射0.5毫升,免疫期1年。Ⅱ號炭疽芽胞苗:各種動物均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山羊為6個月,其他動物為1年。炭疽——免疫接種炭疽——免疫接種65

對動物舍的處理:開放式房屋、廄舍可用5%福爾馬林噴灑消毒三遍,每次浸漬2小時。也可用20%漂白粉液噴霧,200mL/m2作用2小時。對可密閉房屋及室內櫥柜、用具消毒:可用福爾馬林熏蒸。

土壤處理:炭疽動物倒斃處的土壤消毒,可用5%甲醛溶液500mL/m2消毒三次,每次2小時,間隔1小時。亦可用氯胺或10%漂白粉乳劑浸漬2小時,處理2次,間隔1小時。炭疽——消毒對動物舍的處理:開放式房屋、廄舍可用5%福爾馬林噴灑消毒66牛結核病——病原病原為結核分支桿菌。本菌分為三型,即牛型、人型及禽型。這三種桿菌都可感染人、家畜、家禽。牛型主要侵害奶牛,其次是黃牛、水牛、牦牛;另外還可感染鹿、馬、豬、羊、駱駝、犬、貓等家養(yǎng)哺乳動物和野豬、野牛、松鼠、猴、羊駝、獾、狒狒、獅子、大象等50種溫血脊椎動物和20多種禽類,人也不例外。

牛結核病——病原病原為結核分支桿菌。本菌分為三型,即牛型、人67牛結核病——宿主牛分枝桿菌主要引起牛結核病。也引起人類結核病。有5%~10%以上的人結核是由牛分枝桿菌引起。還可感染牛、豬、人、鹿和大象等50種溫血脊椎動物。20多種禽類。牛結核病——宿主牛分枝桿菌68牛結核病——流行特點病牛尤其是開放性結核病牛為主要的傳染源。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多為散發(fā)或地方性流行。

牛結核病——流行特點病牛尤其是開放性結核病牛為主要的傳染源。69主要感染途徑為呼吸道和消化道。相對來說,成年牛易經(jīng)呼吸道感染,而青年牛易經(jīng)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由帶菌塵?;驓馊苣z所造成。消化道感染則常因飼草、飼料被污染。犢牛感染主要是吮吸帶菌的乳汁造成的。此外,也可通過交配感染。牛結核病——傳染途徑主要感染途徑為呼吸道和消化道。牛結核病——傳染途徑70牛結核病——流行病學傳染原:開放性結核病牛是主要的傳染源。

引起牛結核病原牛分枝桿菌、結核分枝桿菌、禽結核分枝桿菌。牛結核病——流行病學傳染原:開放性結核病牛是主要的傳染源。71牛結核病——癥狀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為10~45天,長的達數(shù)月。甚至長達數(shù)年。通常呈慢性經(jīng)過。臨床上常見的類型有:肺結核、乳房結核

、腸結核、淋巴結核、生殖器官結核、腦結核。

牛結核病——癥狀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為10~45天,長的72

牛結核病——癥狀臨床癥狀只能提示但不能確定該病。牛型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初期或輕度感染時,可能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產生漸進性消瘦、淋巴結腫大、咳嗽及其它癥狀,這些癥狀與感染的器官有關。潛伏期一般為10-45天,長的可達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通常呈慢性經(jīng)過,病初癥狀不明顯,患病較久,由于患病器官不同,癥狀亦不一致。

牛結核病——癥狀臨床癥狀只能提示但不能確定該病。73

牛結核病——病理變化牛型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病變可發(fā)生在所有內臟器管最常見的是肺、胸膜、腸系膜淋巴結。感染早期,可在肺門部位及肺門淋巴結見到干酪樣壞死或鈣化的病灶。感染中后期,可在胸膜、胸腔見到“珍珠狀”增生,形成所謂的“珍珠胸”。在腸系膜可見到串珠狀淋巴結腫大。牛結核病——病理變化牛型結核分枝桿菌感染74牛結核病——病理變化牛結核病——病理變化75牛結核病——病理變化牛結核病——病理變化76牛結核病——病理變化牛結核病——病理變化77牛結核病——病理變化牛結核病——病理變化78牛結核病——診斷1.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斷

2.病原學診斷

——抗酸染色法、細菌分離培養(yǎng)法

3.免疫學試驗——牛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PPD皮內變態(tài)反應試驗4.

其它方法:PCR法、

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試驗

、

血清學方法、

淋巴細胞轉化試驗

、γ-干擾素試驗

、

菌體成分檢測法

牛結核病——診斷1.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斷

79牛結核病——免疫學試驗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試驗全血試驗淋巴細胞增生試驗、Υ-干擾素試驗ELISA牛結核病——免疫學試驗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試驗80牛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

試驗

農業(yè)部關于《2011年國家動物疫病監(jiān)測計劃》要求,檢測方法按照國家標準(GB/T18645-2002),用牛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進行檢測。牛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

試驗81牛型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

試驗出生后20天的牛即可用本試驗進行檢疫。操作方法如下:a)注射部位及術前處理:將牛只編號后在頸側中部上1/3處剪毛(或提前一天剃毛),三個月以內的犢牛,也可在肩胛部進行,直徑約10cm。用卡尺測量術部中央皮皺厚度,作好記錄。注意,術部應無明顯的病變。b)注射劑量:不論大小牛只,一律皮內注射0.1mL(所含單位2000~5000IU)。凍干提純結核菌素稀釋后當天用完。牛型提純結核菌素皮內變態(tài)反應

試驗出生后20天的牛即可用本試82

結果判定a)陽性反應:局部有明顯的炎性反應,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0mm。b)疑似反應:局部炎性反應不明顯,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mm,同時小于4.0mm。c)陰性反應:無炎性反應。皮厚差在2.0mm以下。凡判定為疑似反應牛,于第一次檢疫60天后進行復檢,其結果仍為疑似反應時,經(jīng)60天再復檢,如仍為疑似反應,應判為陽性。

結果判定83疫情的處置原則

1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發(fā)現(xiàn)疑似病牛,應當及時向當?shù)貏游锓酪弑O(jiān)督機構報告。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接到疫情報告并確認后,按《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及有關規(guī)定及時上報。2隔離確診前:發(fā)現(xiàn)疑似疫情,畜主應限制動物移動;對疑似患病動物應立即隔離。確診后:對受威脅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實施隔離,可采用圈養(yǎng)和固定草場放牧兩種方式隔離。隔離飼養(yǎng)用草場,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點或人畜密集的地區(qū)。場地周圍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柵欄。對隔離畜群的結核病凈化:被確診為結核病牛的牛群(場)為牛結核病污染群(場),應全部實施牛結核病凈化。疫情的處置原則1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發(fā)現(xiàn)疑似病牛,應當及84疫情的處置原則

3.患病牛的處理:①.撲殺:對患病動物全部撲殺。②.無害化處理病死和撲殺的病畜,要按照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guī)程》進行無害化處理。疫情的處置原則3.患病牛的處理:85疫情的處置原則

④.消毒:a.臨時消毒:對病畜和陽性畜污染的場所、用具、物品進行嚴格消毒。飼養(yǎng)場的金屬設施、設備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養(yǎng)畜場的圈舍、場地、車輛等,可選用2%燒堿等有效消毒藥消毒;飼養(yǎng)場的飼料、墊料可采取深埋發(fā)酵處理或焚燒處理;糞便采取堆積密封發(fā)酵方式,以及其它相應的有效消毒方式。b.經(jīng)常性消毒:每年進行2~4次徹底消毒。飼養(yǎng)場及牛舍出入口處,應設置消毒池,內置有效消毒劑,如3~5%來蘇爾溶液或20%石灰乳或3%苛性鈉液等。消毒藥要定期更換,以保證一定的藥效。牛舍內的一切用具應每10天消毒1次,在消毒后2~6小時用清水沖洗后再使用。運動場先清掃后消毒,每月一次,可用生石灰消毒,亦可以采用更換表土30厘米的方法。產房每周進行一次大消毒,分娩室在臨產牛生產前及分娩后各進行一次消毒。每次發(fā)現(xiàn)病?;蚪Y核菌素陽性牛要進行一次大消毒;糞便燒掉或堆積發(fā)酵。進出車輛與人員要嚴格消毒。疫情的處置原則④.消毒:86預防與控制采取以“監(jiān)測、檢疫、撲殺和消毒”相結合的綜合性防治措施。

1.監(jiān)測——牛、牛場2.檢疫——(畜)要做好出入境檢疫工作、定期檢疫(畜產品)肉蛋奶等3.公共衛(wèi)生——做好人員防護工作、4.消毒5.規(guī)范管理——預防接種、無害化處理病牛預防與控制采取以“監(jiān)測、檢疫、撲殺和消毒”相結合的綜合性防治871.監(jiān)測一年2次變態(tài)反應。或者2次r干擾素試驗。2.檢疫出入動物必須檢疫,隔離2個月左右,2次變態(tài)反應。3.公共衛(wèi)生人員健康狀態(tài)、常規(guī)消毒措施。1.監(jiān)測884.消毒有效消毒做好人員防護工作5.規(guī)范管理

禁止、防止非生產性動物進入預防接種、凈化(污染牛群——無害化處理;假定健康群——隔離疑似牛、加強檢測)制度、培訓、操作4.消毒89片形吸蟲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蟲病之一。由肝片形吸蟲和大片形吸蟲寄生于肝臟膽管所致。該病分布于全世界,我國遍布各地。主要危害羊、牛,人也可感染。貧血、感染山羊呈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膽管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現(xiàn)象和營養(yǎng)障礙,危害相當嚴重,尤其對幼畜可造成大批死亡。肝片吸蟲病片形吸蟲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蟲病之一。由肝片形吸蟲和大片形吸蟲90肝片吸蟲肝片吸蟲蟲卵大片吸蟲肝片吸蟲病肝片吸蟲肝片吸蟲蟲卵91肝片吸蟲病肝片吸蟲病92中間宿主肝片吸蟲病中間宿主肝片吸蟲病93流行特點本病流行與病畜糞便污染的牧場及中間宿主椎實螺類的被感染有著密切關系,所以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發(fā)生于低洼和沼澤地區(qū)的放牧場所。雨后地面積水會增加羊感染的機會,特別是多雨年份或久旱逢雨的溫暖季節(jié),常可促使本病的暴發(fā)和流行。夏秋兩季是本病的主要感染季節(jié)。在放牧吃草或飲用生水時可受感染。

肝片吸蟲病流行特點肝片吸蟲病94臨床癥狀(1)急性感染:同時感染上萬個囊蚴所致,多發(fā)生在夏末和秋季,但并不多見。病羊表現(xiàn)體溫升高,腹脹,有腹水,嚴重貧血,重者可在幾天內死亡。剖檢肝腫大,肝包膜上有纖維素沉積,出血,暗紅色蟲道內有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童蟲,腹腔中有帶血色的液體,成蟲在膽管中引起慢性膽管炎、慢性肝炎和貧血,早期肝腫大,以后萎縮硬化,膽管擴張、增厚、變粗或堵塞,切開見有蟲體和污濁稠濃的液體。(2)慢性感染:較多見,多發(fā)于冬春,病羊高度消瘦,粘膜蒼白,貧血,眼臉、頜下及胸腹下水腫,衰竭死亡。肝片吸蟲病臨床癥狀肝片吸蟲病95肝片吸蟲病肝片吸蟲病96治療

硝氯酚丙硫咪唑雙乙酰胺苯氧醚氯氰碘柳胺預防①定期驅蟲,每年春秋兩季各驅蟲一次。若常年放牧,每年可進行3次驅蟲。急性病例可隨時驅蟲。在同一牧地放牧的動物最好同時都驅蟲,以減少感染源。②做好糞便管理發(fā)酵處理及滅螺工作。③保持動物飲水和飼草衛(wèi)生。在流行地區(qū)不喂生的水生飼料和不飲生水。防止在低洼草地放牧和飲水。

肝片吸蟲病治療預防肝片吸蟲病97牛囊尾蚴病

牛囊尾蚴又稱牛囊蟲。牛囊尾蚴病是由帶科帶吻屬的肥胖帶吻絳蟲即牛帶吻絳蟲的中絳期——牛囊尾蚴,寄生于牛的肌肉內所引起的疾病。牛帶吻絳蟲只寄生于人的小腸,是一種重要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

牛囊尾蚴病牛囊尾蚴又稱牛囊蟲。98(二)宰后檢驗牛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牛的咬肌、舌肌、頸部肌肉、肋間肌、心肌和膈肌等部位。我國規(guī)定牛囊尾蚴主要檢驗部位為咬肌、舌肌、深腰肌和膈肌。

(二)宰后檢驗99(三)病理變化牛骨骼肌中寄生的囊尾蚴,色灰白,呈小泡狀,內含液體和一個頭節(jié)。牛心臟寄生的囊尾蚴,在心室壁切面和心外膜均可見到,心外膜下的囊尾蚴常向外突出,呈小泡狀(三)病理變化牛骨骼肌中寄生的囊尾蚴,色灰白,牛心臟寄生的囊100

(四)診斷

牛囊尾蚴生前診斷較困難。肉檢時發(fā)現(xiàn)牛囊尾蚴即可確診。牛囊尾蚴常在咬肌、舌肌、心肌、肩胛肌等處寄生。

(五)防治

1.管理好人的糞便,防止污染環(huán)境。

2.對患牛及時治療??捎眠拎?、丙硫咪唑等藥物驅蟲。

3.加強肉品檢驗工作。(四)診斷101牛螨病是由疥螨和癢螨寄生在體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膚病。螨病又叫疥癬、疥蟲病、疥瘡等,具有高度傳染性,往往在短期內可引起畜群嚴重感染,危害十分嚴重。特征:劇癢,患部皮膚滲出、脫毛、老化、形成痂皮以及逐漸向外蔓延

牛螨病是由疥螨和癢螨寄生在體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膚病。102(一)病原體螨蟲包括疥螨屬(Sarcoptes)和癢螨屬(Psoroptes)的各種螨。

疥螨A.雌蟲背面B.雄蟲腹面1.吸盤2.氣孔原基3.假頭4.胸甲5.支條6.第三和第四對足的支條7.生殖圍條8.生殖圍膜。癢螨A.幼蟲腹面B.若蟲背面C.雌蟲腹面D.雄蟲腹面。(一)病原體螨蟲包括疥螨屬(Sarcoptes)和癢螨屬(P103(二)流行病學1.易感動物:疥螨:牛、山羊、豬癢螨:綿羊、兔、牛2.感染來源、途徑:患病動物、物品接觸傳染3.流行季節(jié):秋末、冬季和早春為高發(fā)期,炎夏為休眠期(二)流行病學1.易感動物:104(三)癥狀牛羊螨病的特征癥狀為劇癢、脫毛、皮膚發(fā)炎形成痂皮或脫屑。

牛耳部的疥螨:皮膚粗糙、脫屑、脫毛

牛疥螨病變(出血、炎癥)(三)癥狀牛羊螨病的特征癥狀為劇癢、脫毛、皮膚發(fā)炎形成痂皮或105(四)防治預防

(1)清潔衛(wèi)生。

(2)及時發(fā)現(xiàn)。治療

寒冷季節(jié)或個別發(fā)生的,采取局部用藥;對溫暖季節(jié)或大群發(fā)病的,采用藥浴療法,在任何時間都可采用口服或注射伊維菌素。

(1)局部用藥清潔(剪去患部及周圍毛)——肥皂水,溫水洗凈——刮去痂皮——干燥后用藥。

(2)注射或口服伊維菌素(四)防治預防

(1)清潔衛(wèi)生。

(2)106牛皮蠅蛆病牛皮蠅蚴病是由皮蠅科、皮蠅屬的牛皮蠅、紋皮蠅和中華皮蠅等幾種皮蠅的幼蟲,寄生在牛的皮下組織中而引起的一種慢性寄生蟲病。本病廣泛發(fā)生于許多養(yǎng)牛業(yè)發(fā)達的國家,在我國西北、東北地區(qū)以及內蒙古和西藏等地嚴重流行,其他省、區(qū)由流行地區(qū)引進的牛只也有發(fā)生。牛皮蠅蛆病牛皮蠅蚴病是由皮蠅科、皮蠅屬的牛皮蠅、紋皮蠅和中107(一)病原體(一)病原體108(二)宰前檢疫幼蟲在皮下組織穿行時,可引起瘤狀腫及蜂窩織炎,致使皮膚隆起、粗糙不平或形成許多硬結節(jié)。最后蟲體進入皮下組織,形成較大的硬結節(jié)。這種結節(jié)通常開口于皮膚表面,常引起化膿和瘺管,擠壓結節(jié),成熟的蟲體使自行脫出并流出膿液。

(二)宰前檢疫幼蟲在皮下組織穿行時,可引起瘤狀腫及蜂窩織炎,109(三)病變牛皮蠅的幼蟲在背部皮膚形成隆包和鉆出的孔洞。

牛皮蠅第三期幼蟲正從隆包中鉆出。(三)病變牛皮蠅的幼蟲在背部皮牛皮蠅第三期幼蟲正從隆包中鉆110(四)防治預防滅蠅,日常注意衛(wèi)生。治療1、倍硫磷(拜耳29493)1.5ml用法:于每年11月份,一次臀部肌肉注射,成年牛1.5ml,青年牛1-1.5ml,犢牛0.5-1ml用藥。2、蠅毒磷4g用法:一次臀部肌肉注射,按1kg體重10mg用藥。3、敵百蟲6g用法:用溫水配成2%溶液涂擦穿孔處,每頭牛不超過300ml。在3-5月份。每隔20d處理一次,共2-3次。(四)防治預防111牛泰勒蟲病牛泰勒蟲病是由泰勒蟲科,泰勒蟲屬的多種原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在我國,本病主要是由環(huán)形泰勒蟲,其次由瑟氏泰勒蟲所致。本病的主要臨診病理特征為,貧血、出血,體表淋巴結腫大,稽留高熱,病牛衰竭,病死率為40%(本地牛)~60%(引進牛)。牛泰勒蟲病牛泰勒蟲病是由泰勒蟲科,泰勒蟲屬的多種原蟲引起的112(一)病原體

寄生于紅細胞內的瑟氏泰勒蟲(↑),主要呈桿形,也有圓形、橢圓形。寄生于紅細胞內的環(huán)形泰勒蟲(↑),其形態(tài)多樣,核位于一端。血液涂片中淋巴細胞漿內見泰勒蟲裂殖體(↑),此稱石榴體或柯赫氏藍體。牛是泰勒蟲的中間宿主,蟲體在牛體內進行無性繁殖;蜱是終末宿主,蟲體在蜱體內進行有性繁殖。(一)病原體寄生于紅細胞內的瑟氏泰勒蟲(↑),寄生于紅細113(二)病變脾被膜血管怒張,可見許多大小不等的圓形、出血性結節(jié)。腎臟表面見散在的灰白色結節(jié)。真胃黏膜見許多大小不等的圓形潰瘍,其中心凹陷,外圍隆起(二)病變脾被膜血管怒張,可見許多大小腎臟表面見散在的灰白色114

皮膚的增生性結節(jié)。氣管黏膜的出血性結節(jié)。淋巴結腫大,切面呈紅褐色。皮膚的增生性結節(jié)。氣管黏膜的出血性結節(jié)。淋巴結腫大,切115(三)防治預防

應在成蟲飛翔產卵季節(jié),用1%-2%敵百蟲溶液涂擦牛體的產卵部位,每隔15日涂擦1次。及時檢查牛只,發(fā)現(xiàn)蟲體立即消滅。

治療

(1)皮蠅磷:按每千克體重100毫克量,一次口服;或按每千克體重15-25毫克,一次口服,連用6-7日,能有效地殺死各期牛皮蠅幼蟲。(2)倍硫磷(拜耳29493):按每千克體重5毫克量,臀部肌肉注射,以11-12月份用藥為好,適用于早期治療。(3)蠅毒磷:25%的針劑,按每千克體重6-10毫克,肌肉注射,能起到防治作用;(4)樂果:用酒精配成50%的溶液,成年牛5毫升,犢牛和中等牛2-3毫升,肌肉注射,可殺死皮下的幼蟲。(三)防治預防116十、牛巴貝斯蟲病它是一種急性發(fā)作的季節(jié)性疾病。主要發(fā)生于南方.寄生于動物的紅細胞內??筛腥抉R、牛、羊、豬、犬、人,有較強宿主特異性。特征:高熱、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

1.雙芽巴貝斯焦蟲

2.牛巴貝斯焦蟲十、牛巴貝斯蟲病它是一種急性發(fā)作的季節(jié)性疾病。主要發(fā)生117(一)病原1.雙芽巴貝斯焦蟲:寄生于紅細胞內,蟲體形態(tài)有橢圓形和梨籽形等,但以雙梨形多見,雙梨形蟲體具有以下特點a.蟲體長度大于紅細胞半徑b.雙梨形蟲體以尖端連成銳角c.每個蟲體有兩塊染色質塊d.兩歲以內的牛感染率高,但癥狀不明顯,易耐過。成年牛感染率低,但發(fā)病后病情嚴重,死亡率高。(一)病原1.雙芽巴貝斯焦蟲:寄生于紅細胞內,蟲體形態(tài)有橢圓118(一)病原2.牛巴貝斯焦蟲:寄生于紅細胞內,比前一種小,特征:a.蟲體長度小于紅細胞半徑b.雙梨形蟲以尖端連成鈍角c.每個蟲體有一塊染色質塊d.1~7個月齡犢牛多發(fā)

,8個月齡以上的牛發(fā)病較少,成年牛多呈帶蟲者。(一)病原2.牛巴貝斯焦蟲:寄生于紅細胞內,比前一種小,特征119(二)流行病學1.焦蟲病流行因素:病原體、硬蜱、易感動物2.

巴貝斯焦蟲病傳播媒介:微小牛蜱3.焦蟲有較嚴格的宿主選擇性,放牧牛易發(fā),舍飼牛少發(fā)。4.季節(jié)性:春夏秋多發(fā),高峰在5-9月。(二)流行病學1.焦蟲病流行因素:病原體、硬蜱、易感動物120(三)臨床癥狀

眼結膜貧血、黃染。起初病牛發(fā)熱40~42℃,呈稽留熱型。脈搏及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喜臥地。食欲減退或消失,反芻遲緩或停止,便秘或腹瀉,有的病牛排黑褐色、惡臭帶黏液的糞便。患牛迅速消瘦,貧血,黏膜蒼白黃染。血紅蛋白尿,尿的顏色由淡紅變?yōu)樽丶t乃至黑色。(三)臨床癥狀眼結膜貧血、黃染。起初病牛發(fā)熱40~42℃121(三)臨床癥狀(三)臨床癥狀122(四)病理變化尸體消瘦,尸僵明顯;可視黏膜貧血、黃疸;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組織充血、黃染、水腫;脾臟腫大2~3倍,軟化;肝臟腫大,黃棕色;膽囊擴張,膽汁濃稠,色暗。(四)病理變化尸體消瘦,尸僵明顯;123(五)防治牛體滅蜱:在春季和夏季蜱活動頻繁季節(jié),每周對牛體噴灑或藥浴滅蜱一次。

避蜱放牧:牛群應避免到蜱大量孳生和繁殖的牧場去放牧,以免受到蜱叮咬,必要時改為舍飼。藥物預防:對疫區(qū)放牧的牛群,在發(fā)病季節(jié)到來前,每隔15天用三氮咪注射一次,劑量為每千克體重2毫克。也可以用咪唑苯脲預防效果更佳。

治療:可用錐黃素、三氮咪、硫酸喹啉脲、咪唑苯脲等藥物。

(五)防治牛體滅蜱:在春季和夏季蜱活動頻繁季節(jié),每周對牛體噴124牛羊常見內科病的診治一、前胃弛緩二、瘤胃積食三、瘤胃臌氣四、瘤胃酸中毒五、真胃變位六、酮病牛羊常見內科病的診治一、前胃弛緩125前胃弛緩前胃弛緩126臨床癥狀急性型:消化不良,反芻弛緩或停止;瘤胃收縮力減弱,次數(shù)減少或正常;便秘,糞便干硬呈深褐色;輕度或中度膨脹;后期,鼻鏡干燥,眼球下陷,粘膜發(fā)紺,有脫水現(xiàn)象。

慢性型:反芻間斷無力或停止,噯氣減少帶臭味,病情弛張,時而好轉時而惡化,日漸消瘦;瘤胃蠕動減弱或消失,后期瓣胃阻塞,鼻鏡龜裂,瘤胃膨脹,呼吸困難。

前胃弛緩臨床癥狀前胃弛緩127營養(yǎng)不良鼻鏡干燥前胃弛緩營養(yǎng)不良鼻鏡干燥前胃弛緩128治療原則改善飼養(yǎng)管理,排除病因,增強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機能,恢復前胃運動功能,改善和恢復瘤胃內環(huán)境,防止脫水和自體中毒。

說明不論急性或慢性的前胃弛緩,均主張首先給予鹽類瀉劑或油類瀉劑。然后在飲水或補液的條件下給予小蘇打(NaHCO3),以糾正瘤胃內環(huán)境變化,恢復纖毛蟲活性;再用高滲鹽水(促反芻液也可)或擬膽堿藥促進胃腸蠕動。當疾病恢復時,適當應用助消化藥,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輔助全身療法(補液、輸糖等)。前胃弛緩治療原則前胃弛緩129中藥治療(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牛宜用四君子湯或用紅糖250g、生姜200g(搗碎),開水沖,內服。有和脾暖胃、溫中散寒功效。堿醋療法(適用于慢性前胃弛緩)

20%石灰水上清液200ml(或小蘇打180g)食醋250ml用20%石灰水上清液灌服后半小時再用食醋250ml每天一次,連用4–5次??烧{節(jié)瘤胃內容物PH值,恢復瘤胃內微生群系及其共生系,增進前胃消化機能。前胃弛緩中藥治療(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前胃弛緩130預防注意飼養(yǎng)管理,禁止突然變更飼料,或任意加料。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運動。減少應激反應。前胃弛緩預防前胃弛緩131原發(fā)性病因貪食、精料過多采食了大量不易消化吸收的飼料,如青草、苜蓿等;或易于膨脹的飼料,如玉米、大麥等。繼發(fā)性病因前胃弛緩、創(chuàng)傷性心包炎、瓣胃秘結、皺胃阻塞等。瘤胃積食原發(fā)性病因瘤胃積食132瘤胃內容物呈泥狀強酸性,黏膜變?yōu)楹谏鑫傅暮谏つO易剝離瘤胃積食導致的瘤胃擴張瘤胃積食瘤胃內容物呈泥狀強酸性,黏膜變?yōu)楹谏鑫傅暮谏つO易剝離瘤133治療措施消食化積首先禁食,灌服大量溫水,隨即進行瘤胃按摩?;常航湍阜?00-1000g,一天分兩次內服。清腸消導:硫酸鎂或硫酸鈉300-500g、液體石蠟(植物油)500-1000ml、魚石脂15-20g、75%酒精50-100ml、水6000-10000ml,一次內服。瘤胃積食治療措施瘤胃積食134癥狀瘤胃檢查:視診腹部迅速臌大,左肷窩明顯突起;叩診:呈鼓音;聽診:瘤胃蠕動音初強后減弱或消失。觸診:腹壁緊張而富彈性;直檢:瘤胃已達右腹背側和腹側,腹壓升高;胃管檢查:非泡沫性臌脹時,從胃管內排出大量酸臭的氣體,臌脹明顯減輕;而泡沫性臌脹時,僅排出少量氣體,而不能解除臌脹。其它癥狀:反芻和噯氣停止,呼吸急促,頭頸伸展,張口呼吸,心悸、脈率增快。瘤胃臌氣瘤胃臌氣135左側肷部因臌氣而膨滿的狀態(tài)慢性瘤胃臌氣而刺入套管針排出氣體的牛瘤胃臌氣左側肷部因臌氣而膨滿的狀態(tài)慢性瘤胃臌氣而刺入套管針排出氣體的136

預防放牧或改喂青綠飼料前一周,先飼喂青干草、稻草,然后放牧或青飼,以免飼料驟變發(fā)生過食。細嫩牧草,應曬干后摻雜干草飼喂,并限制喂量。防止飼料霉敗變質。

限制飼喂易發(fā)酵牧草因原發(fā)性瘤胃臌氣多發(fā)于牧草豐盛的夏季。每年于清明前后,到夏至之前最為常見,所以在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在放牧前,先喂給青干草、稻草,以免放牧時過食青料,特別是大量易發(fā)酵的青綠飼料。瘤胃臌氣預防瘤胃臌氣137

治療1.防止窒息2.排氣3.消氣4.阻止胃腸道內容物繼續(xù)腐敗發(fā)酵5.幫助消化,提高食欲瘤胃臌氣治療瘤胃臌氣138在失去乳頭的瘤胃黏膜上見局限性壞死,形成脆弱的偽膜,容易剝離處于嚴重脫水而眼球凹陷的牛排泄氣味難聞的水樣下痢便在失去乳頭的瘤胃黏膜上見局限性壞死,形成脆弱的偽膜,容易剝離139癥狀初期:食欲減退(尤其對谷物類精料);產奶量下降30-50%;糞減少,呈糊狀,深綠色;真胃檢查:視診:從尾側視診發(fā)現(xiàn)左側肋弓突起;聽診:瘤胃蠕動音減弱,且能聽到皺胃音(帶金屬音調流水音);叩診:呈高亢的鼓音或類似叩擊鋼管的鏗鏘音;直檢:瘤胃背囊明顯右移和左腎出現(xiàn)中度變位;穿刺:PH

1~4;血液學:低血氯、低血鉀性、代謝性堿中毒

真胃變位癥狀真胃變位140真胃變位真胃變位141真胃左方變位的牛,左后肋骨部隆起,其后方相反凹陷真胃右方變位的牛,由于疝痛而弓腰努背,腹部收縮,頭頸伸直真胃變位真胃左方變位的牛,左后肋骨部隆起,其后方相反凹陷真胃右方變位142右側似暗暗紅色球狀物為扭轉后的真胃,因淤血性出血呈暗紅色與腸管和瘤胃有明顯界限切開后,胃粘膜彌散性瘀血性出血,與瘤胃粘膜有明顯區(qū)別真胃變位右側似暗暗紅色球狀物為扭轉后的真胃,因淤血性出血呈暗紅色與腸143真胃左方變位治療滾轉整復法禁食數(shù)日,適當限制飲水,穿刺排除真胃內氣體。牛先左側橫臥(前后足捆牢,中插鋼筋)→仰臥(背椎著地)→右側→正中→左側→正中→右側(如此左右搖晃約3–5min)→最后突然停止于左側→俯臥式(胸骨著地)→起立→聽、叩檢查,看是否恢復正常。如已復位,牛顯安靜,左肷部聽診、叩診聽不到金屬音。如未復位,可重復進行。整復后,用毛果蕓香堿治療,促進胃腸蠕動。手術整復法上法無效時,應及時做手術整復。真胃右方變位時,只能用手術整復。真胃變位真胃左方變位治療真胃變位144產科疾病

產科疾病145流產流產是由于胎兒或母體的生理過程發(fā)生擾亂,致使懷孕中斷。流產包括隱性流產(即胚胎早期死亡)、早產(即排出不足月的活胎兒)、死產(即提前排出未經(jīng)變化的死亡胎兒)和延期流產。流產流產是由于胎兒或母體的生理過程發(fā)生擾亂,致使懷孕中斷。146流產治療∶1、對先兆性流產的處理∶原則--安胎、鎮(zhèn)靜、止血;如肌注孕酮保胎(牛50-100mg,羊10-30mg,隔日一次);肌注1%硫酸阿托品抑制子宮收縮;肌注氯丙嗪或溴劑鎮(zhèn)靜;用Vk、止血敏、安絡血、仙鶴草等止血。2、上述處理仍難保胎而出現(xiàn)破水者應促進子宮內容物排出,及時注射縮宮藥、催產素等,并可施行人工引產。3、對延期流產者名盡早引產。防止母體中毒及敗血癥?;蚴中g取出。流產治療∶147胎衣不下

胎兒娩出后,分娩后正常時間內未能排出胎衣稱為胎衣不下或稱胎衣滯留。正常時限∶牛12h、羊4h胎衣不下胎兒娩出后,分娩后正常時間內未能排出胎衣稱為胎1481、保守療法(1)靜脈或肌肉注抗生素特別對小家畜是必不可少的。(2)子宮內用藥高滲鹽水灌入促進子母胎盤分離排出;安置抗生素,防止腐敗,等待胎衣自行排出,隔日投藥1次,共l-3次。(3)肌肉或皮下注射縮宮素牛40-80IU,羊5-10IU,2h后重復一次。(4)中藥療法(生化湯)共為末,開水沖,黃酒200-400ml為引,灌服。胎衣不下1、保守療法胎衣不下149胎衣不下手術剝離胎衣不下手術剝離150生產癱瘓典型癥狀

初期興奮不安.繼而共濟失調.肌肉震顫,轉入抑制,呈典型臥姿.感覺喪失.對光反射消失,呼吸變慢.體溫下降.末捎冰涼.昏迷不醒.抽搐而死。整個病程在12-48小時內生產癱瘓典型癥狀初期興奮不安.繼而共濟失調.肌肉震顫,轉151生產癱瘓輕型癥狀

頭頸S狀彎曲,沉郁而不昏迷,反射減弱而不消失,能站卻站立不穩(wěn),體溫下降卻不低于37℃。生產癱瘓輕型癥狀頭頸S狀彎曲,沉郁而不昏迷,反射減弱而不消152病因突然食入過多精料精粗比例不當青貯飼料酸度過大發(fā)病機理過食精料后,瘤胃微生物群體發(fā)生變化,一些細菌產生大量乳酸,提高瘤胃滲透壓,使水從全身循環(huán)進入瘤胃,引起血液濃縮、脫水、瘤胃積液;同時,大量乳酸通過胃壁吸收,表現(xiàn)酸中毒。瘤胃酸中毒病因瘤胃酸中毒153臨床癥狀發(fā)病急;瘤胃蠕動減弱,瘤胃積液;排稀軟糞便,糞酸臭,無尿或少尿;機體脫水,呈代謝性酸中毒;后期:有神經(jīng)癥狀,見盲目轉圈或直行,狂躁不安,步態(tài)蹣跚,視力障礙;體溫下降,心率可達120次/min,呼吸80次/min。瘤胃酸中毒臨床癥狀瘤胃酸中毒154有機磷中毒

病因

目前常用的有機磷農藥主要有甲拌磷(3911)、對硫磷(1605)、內吸磷(1059)、樂果、敵百蟲、敵敵畏等。由于管理不善或使用不當,就會發(fā)生家畜有機磷中毒。按有機磷進入體內的途徑不同可將其病因分為3種:1.

消化道食入中毒

吃了被有機磷污染的青草、莊稼或用有機磷農藥拌過的種子,喝了被有機磷農藥污染的水,盛裝過有機磷農藥的器皿、用具未經(jīng)徹底洗凈即用來盛飼料或作飼具,使用有機磷驅蟲時用量過大等,都易引起中毒。2.呼吸道吸入中毒有機磷農藥具有揮發(fā)性,在進行拌種或噴霧滅蚊蠅時,奶牛吸入揮散的氣體或222霧滴而中毒。3.

皮膚吸收中毒

有機磷農藥為脂溶性毒物,當用來消滅奶牛體表寄生蟲時,劑量過大、濃度過高或涂擦皮膚面積過大都可引起中毒。有機磷中毒155臨床癥狀

呈現(xiàn)狂躁不安,結膜發(fā)紺,流涎、流淚,食欲減退,反芻、噯氣減少,甚至消失,瘤胃弛緩、臌氣,腹痛,肚腹緊縮,呻吟,磨牙,不時排泄軟便乃至水瀉,尿頻,出汗,呼吸困難,隨后瞳孔縮小、視力減退或喪失。這與毒蕈堿的效應相似,稱為毒蕈堿樣癥狀。運動神經(jīng)所支配的骨骼肌興奮、震顫,嚴重時轉入松弛性麻痹,這與煙堿的效應相似,稱為煙堿樣癥狀。由于腦內乙酰膽堿的蓄積,影響中樞神經(jīng)細胞沖動傳導作用,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失調,表現(xiàn)為步態(tài)強拘,共濟失調,昏迷,四肢發(fā)涼,心跳加快,呼吸肌麻痹,心力衰竭死亡。臨床癥狀呈現(xiàn)狂躁不安,結膜發(fā)紺,流涎、流156診斷對血液進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測定。可根據(jù)所接觸有機磷農藥的種類,有針對性的進行瘤胃液的化學分析,如對硫磷的硝基酚反應法、內吸磷的亞硝基鐵氰化鈉法以及敵百蟲和敵敵畏的間苯二酚法等。初步診斷病初精神興奮,狂躁不安,以后沉郁或昏睡,瞳孔縮小,肌肉震顫,走路搖晃,呼吸極度困難,流涎,流淚、出汗,口吐白沫,結膜發(fā)紺,腹痛不安,腹瀉、尿頻或大小便失禁等,可建立初步診斷。進一步診斷診斷對血液進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測定??筛鶕?jù)所接觸有機磷農藥的157治療

①由于絕大多數(shù)有機磷農藥遇堿易分解,可利用堿性藥物使尚未被吸收的毒物降低毒性。如果是經(jīng)消化道引起中毒的,可用2%~3%碳酸氫鈉洗胃,然后灌服活性炭以吸附毒素,但必須注意,敵百蟲引起的中毒切不可用堿性藥物,因為敵百蟲在堿性環(huán)境中可變成毒性更強的敵敵畏。如果是經(jīng)皮膚吸收引起的中毒,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水清洗皮膚。但不要用熱水,以免使皮膚血管擴張而加快毒物吸收。為促進胃腸中尚未吸收的毒物盡快排出,可投服鹽類瀉藥硫酸鎂或硫酸鈉250~300g,加水適量,一次灌服。但不要用油類瀉藥,因為有機磷農藥為脂溶性毒物。

治療①由于絕大多數(shù)有機磷農藥遇堿易分解,可利用堿性158

②應用特效解毒劑。特效解毒劑有2

大類,一類是乙酰膽堿頡頏劑,最常用的就是硫酸阿托品;另一類是膽堿酯酶復活劑,主要有解磷定、氯磷定、雙解磷、雙復磷等。對于一般的輕度中毒,單獨采用阿托品或解磷定就可治愈。對于中度或重度中毒病例必須兩者結合,反復用藥,才能取得較好療效,因為膽堿酯酶復活劑解磷定、氯磷定、雙復磷、雙解磷等能使鈍化的膽堿酯酶恢復活性,但不能解除毒蕈堿樣癥狀,難以急救;阿托品等乙酰膽堿頡頏劑可以解除毒蕈堿樣癥狀,但不能使膽堿酯酶復活,達不到治本的目的。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互補不足,增強療效。②應用特效解毒劑。特效解毒劑有2大類,一類是乙159預防

健全農藥的保管使用制度,農藥處理過的種子和配好的溶液要妥善保管;噴灑過有機磷的植物莖葉等用作飼料時,必須在停藥后10左右,并用清水沖洗干凈。

配制及噴灑農藥的器具不可隨便亂放。

應用敵百蟲等驅蟲時,要正確掌握劑量、濃度和使用方法,勿與堿性藥物同服。

1

2

3預防健全農藥的保管使用制度,農藥處理過的種子和配好的溶液160氫氰酸中毒

氫氰酸中毒

氫氰酸中毒是由于家畜采食富含氰甙配糖體的青飼料,在胃內由于酶和水解的胃液鹽酸的作用,產生游離的氫氰酸,而產生中毒。病因

高梁幼苗、玉米幼苗、木薯、亞麻、豌豆、蠶豆、三葉草等植物,含有較多的氫氰酸的衍生物氰甙配糖體,牛如果大量釆食,即可引起中毒。

誤食氰化鉀、氰化鈉、鈣腈酰胺等氰化物農藥,也可引起氰化物中毒。氫氰酸中毒氫氰酸中毒161癥狀和診斷

有釆食富含氰甙類植物史。突然起病,通常在釆食過程中或采食后半小時左右出現(xiàn)癥狀。病牛站立不穩(wěn),呻吟苦悶,表現(xiàn)不安。流涎,嘔吐??梢曫つこ奔t,血液鮮紅。呼吸極度困難,抬頭伸頸,張口喘鼻,呼出氣有苦杏仁味。肌肉痙攣,全身或局部出汗,體溫正常或低下。以后則精神沉郁,全身衰弱無力,臥地不起。結膜發(fā)紺,血液暗紅。瞳孔散大,眼球震顫。皮膚感覺減退,脈搏細數(shù)無力,全身抽搐,很快因窒息而死。閃電型病程,一般不超過2小時,最快者3—5分鐘死亡。癥狀和診斷有釆食富含氰甙類植物史。突然起病,162胃腸道黏膜和漿膜有出血胃腸道黏膜和漿膜有出血163治療

治療3為阻止胃腸內氫氰酸的吸收,可向瘤胃內注入硫代硫酸鈉30克。也可用0.1%高猛酸鉀液或3%過氧化氫液洗胃。

1先靜脈注射1%亞硝酸鈉液,經(jīng)2~3分鐘后再靜脈注射10%硫代硫酸鈉液,每千克體重1毫升。

4中草藥:綠豆(去殼)250克、金銀花120克。煎湯,灌服。

21%美藍液,每千克體重1毫升,靜脈注射,經(jīng)2~3分鐘后再靜脈注射10%硫代硫酸鈉液,每千克體重1毫升

治療治療3為阻止胃腸內氫氰酸的吸收,可向瘤胃內注入硫代硫164預防預防禁用高粱幼苗和玉米幼苗(特別是再生幼苗)等富含氰甙類植物喂牛,如用亞麻籽餅作飼料時,必須徹底煮沸,且喂量不宜過多,同時搭配其他飼料。

防止誤食氰化物農藥。

內服挑仁、李仁、杏仁等含氰甙類中藥,劑量不宜過大。

1

2

3預防預防禁用高粱幼苗和玉米幼苗(特別是再生幼苗)等富含氰甙類165

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常發(fā)生于各種動物,本病以突然發(fā)生、搶救不及時可造成死亡為特征。亞硝酸鹽對牛的最低致死量為0.15克/千克體重~0.17克/千克體重。病因白菜、油菜、菠菜、芥菜、韭菜、甜菜、蘿卜、南瓜藤、甘薯藤、燕麥桿、玉米稈、苜蓿等青綠植物,是喂牛的好飼料,但又都含有數(shù)量不等的硝酸鹽。這些含有硝酸鹽的飼料,在飼喂前貯存、調制不當或采食后在瘤胃內可被還原成劇毒的亞硝酸鹽引起中毒。近年來使用除莠劑或植物生長刺激劑,可使甜菜葉中硝酸鉀含量升高,經(jīng)喂甜菜葉可引起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常發(fā)生于各種動物,本病以突然發(fā)生166癥狀和診斷通常在大量采食后5小時左右突然發(fā)病。病牛流誕,嘔吐,腹痛,腹瀉??梢曫つぐl(fā)紺,呼吸高度困難。心跳疾速,血液呈咖啡色或醬油色。耳、鼻、四肢以至全身發(fā)涼,體溫低下,站立不穩(wěn),行走搖晃,肌肉震顫。嚴重者很快昏迷倒地,痙攣窒息而死。根據(jù)病史,結合飼料組成狀況以及血液缺氧等特征的臨場癥狀進行診斷。癥狀和診斷通常在大量采食后5小時左右突然發(fā)病。病牛流誕,嘔吐167治療與預防治療預防

12防止突然過食富含硝酸鹽的青綠飼料。當飲水和飼料中含有多量硝酸鹽時,應在飼料中加碳水化合物。向瘤胃內投入抗生素和大量飲水立即應用特效解毒劑美藍或甲苯胺藍,同時應用維生素C和高滲葡萄糖。治療與預防治療預防12防止突然過食富含硝酸鹽的青綠飼料。168

棉籽餅中毒

病因

棉籽餅是一種富含蛋白質的良好飼料,但其中含有毒物質棉酚,如果未經(jīng)脫酚或調制不當,大量或長期飼喂,可引起中毒。成年牛對棉酚的毒性抵抗力強,而犢牛和懷孕牛比較敏感。奶牛配合日糧中鈣和維生素不足或缺乏時,亦能促進本病的發(fā)生。

棉籽餅中毒

病因169癥狀和診斷

本病常零星不斷地發(fā)生,病情比較復雜和重劇,必須結合病史調查與飼養(yǎng)管理進行分析和判定,才不致發(fā)生誤診。一次喂給大量的棉籽餅,可引起牛的急性中毒。病牛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瘤胃內容充盈,蠕動弛緩,排糞量少而干,患病后期??赡芾〖S,排尿時可能帶血。病牛眼窩下陷,皮膚彈性下降,嚴重脫水和明顯消瘦。維生素A和鈣缺乏癥,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消化系統(tǒng)紊亂,尿頻、尿淋漓或形成尿道結石,使牛不能排尿。用棉籽餅喂牛5~6個月,可引起牛的夜盲癥。病??杀憩F(xiàn)羞明流淚,眼瞼腫脹,口流黏稠唾液,有時咳嗽,并流出黏膿性鼻漏。死亡牛只,胸腹腔有淡紅色的透明液體。肺水腫,支氣管內具有黃色泡沫狀液體。心肌變軟,心內外膜出血,膽囊腫大,肝臟脂肪變性,膀胱黏膜有條紋狀出血并且腔內蓄有血尿。癥狀和診斷本病常零星不斷地發(fā)生,病情比較復雜和重劇,必須結170治療消除致病因素,停止飼喂棉籽餅,用0.1%高錳酸鉀洗胃,也可用5%小蘇打溶液洗胃。14硫酸亞鐵7~15克,1次灌服。2536有脫水癥狀且心功能不好時,用25%葡萄糖500~1000毫升,10%安鈉咖20毫升,10%氯化鈣100毫升,靜注。注射維生素C、A、D制劑。加強合理,病牛增喂青綠飼草及胡蘿卜,有助于病牛的康復。治療將硫酸鎂或硫酸鈉300~500克溶于2000~3000毫升水中,灌服。并發(fā)胃腸炎,將磺胺脒30~40克,鞣酸蛋白20~50克,溶于500~1000毫升水中,灌服。治療消除致病因素,停止飼喂棉籽餅,用0.1%高錳酸鉀洗胃,也171預防限量限期飼喂棉籽餅,防止一次過食或長期飼喂。用棉籽餅作飼料時,要加溫到80℃~85℃并保持3~4小時以上,棄去上面的漂浮物,冷卻后再飼喂。將棉籽餅用1%氫氧化鈣液或2%熟石灰水或0.1%硫酸亞鐵液浸泡1晝夜,然后用清水洗后再喂。牛每天飼喂量不超過1.5千克,犢牛最好不喂。霉敗變質的棉籽餅不能用作飼料。

預防限量限期飼喂棉籽餅,防止一次過食或長期飼喂。用棉籽餅作飼172

尿素中毒

病因尿素喂量過多,或喂法不當,或被大量誤食即可中毒。癥狀和診斷1.牛過量采食尿素后30~60分鐘即可發(fā)病。2.病初表現(xiàn)不安,呻吟,流涎,肌肉震顫,體軀搖晃,步樣不穩(wěn)。繼而反復痙攣,呼吸困難,脈搏增數(shù),從鼻腔和口腔流出泡沫樣液體。3.末期全身痙攣出汁,眼球震顫,肛門松馳,幾小時內死亡。

尿素中毒

病因癥狀和診斷173治療與預防治療1.立即灌服食醋或醋酸等弱酸溶液:1%醋酸1升,糖250~500克,常水1000毫升,或食醋500毫升,加水1000毫升,1次內服。2.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液200~400毫升,或靜脈注射10%硫代硫酸鈉液100~200毫升,同時應用強心劑、利尿劑、高滲葡萄糖等療法。預防1.嚴格化肥保管使用制度,防止牛誤食尿素。2.用尿素作飼料添加劑時,嚴格掌握用量,體重500千克的成年牛,用量不超過150克/天。尿素以拌在飼料中喂給為宜,不得化水飲服或單喂,喂后2小時內不能飲水。如日糧蛋白質已足夠,不宜加喂尿素。犢牛不宜使用尿素。治療與預防治療預防174

菜籽餅中毒

菜籽餅是家畜蛋白質飼料的主要來源之一,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其蛋白質含量約為32%~39%。但由于含有多種有毒物質,如芥子苷、芥子酸、芥子堿等,當在酶的作用下,芥子苷可水解成異硫氰酸丙烯酯等,對家畜具有較強的毒性。

病因

本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給家畜飼喂了霉敗變質的菜籽餅,或飼喂未經(jīng)去毒處理的菜籽餅比例過大,而引起家畜中毒。

菜籽餅中毒

菜籽餅是家畜蛋白質飼料的主要來源之一,具有豐175癥狀和診斷診斷本病主要以飼喂菜籽餅的病史,結合臨床特征癥狀如胃腸炎、血尿、興奮、狂暴、視力障礙,可作出初步診斷,必要時進行毒物分析,即可確診。病畜可表現(xiàn)一系列的癥候群,具有肺氣腫和肺水腫,常出現(xiàn)呼吸困難。消化道受到侵害則表現(xiàn)前胃弛緩、瘤胃積食、腹痛、腹瀉或便秘。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可出現(xiàn)興奮、狂暴、失明。因溶血及腎功能破壞,尿排出落地后濺下形成泡沫狀尿。

癥狀和診斷診斷本病主要以飼喂菜籽餅的病史,結合臨床特征癥狀如176胃腸道黏膜充血、腫脹、出血胃腸道黏膜充血、腫脹、出血177治療與預防治療

對已發(fā)病的牛只,可進行對癥治療。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采用樟腦制劑強心,結合補液下瀉、消炎等藥物綜合治療。預防

關鍵在于通過測定當?shù)厮N菜籽餅的毒物含量,嚴格掌握飼喂用量。亦可對菜籽餅進行去毒處理,目前國內推廣應用的去毒法有:坑埋法,將菜籽餅埋在1立方米土坑內,過2個月后,再飼喂家畜,可去毒99.8%;應用發(fā)酵劑,發(fā)酵、中和其有毒成分;先用溫水浸泡12小時,再用清水漂洗后飼喂。治療與預防治療178酒糟中毒

酒糟是釀酒工業(yè)在釀造加工蒸餾提酒后剩余的糟渣副屬品,可作飼料利用,除喂豬外,常亦用來喂牛。酒糟的組成成分極為復雜,釀酒工藝最廣泛地利用各種谷物雜糧,以至野生植物資源作為原料,因而酒糟的成分直接受原料品種和質量的影響。各種真菌毒素可含于霉敗的酒糟。酒糟的堆放方式和所處的溫度、濕度條件,以及受雜菌污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