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公開招聘消防員自考筆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3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公開招聘消防員自考筆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3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公開招聘消防員自考筆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3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公開招聘消防員自考筆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3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公開招聘消防員自考筆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公開招聘消防員自考筆試試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一、單選題(20題)1.(A)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

A.震級B.震中距C.震源深度D.烈度

2.舉辦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的,主辦單位必須向(B)申報。

A.當?shù)卣瓸.公安治安機構C.公安消防機構

3.(C)應當建立健全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培訓制度,對負有處置突發(fā)事件職責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

A.國務院B.縣級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4.對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fā)事件重要情況或者在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法依規(guī)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B)。

A.民事責任B.刑事責任C.經(jīng)濟責任

5.火災撲救中,下列(D)物資應當采取冷卻或者使用不燃、難燃材料遮蓋等措施加以保護。

A.易燃易爆物品B.貴重儀器設備、檔案資料C.珍貴文物D.難以疏散的物資

6.我國消防工作貫徹(B)的方針。

A.以防為主,防消結合B.預防為主,防消結合C.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D.以防為主,以消為輔

7.關于救援舟艇舷外機操控,下面描述不正確的是(D)。

A.緩慢加速B.平穩(wěn)駕駛C.避開障礙D.可直接穿越水草

8._______是利用可燃氣體同氧氣混合燃燒所產(chǎn)生火焰分割材料的熱切割。(

C

)

A.氣焊B.電焊C.氣割

9.礦井地下部分、核電廠、海上石油天然氣設施的消防工作,由(C)監(jiān)督管理。

A.地方人民政府B.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C.主管單位D.主管單位監(jiān)督管理,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協(xié)助

10.任何單位、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B)、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

A.消防環(huán)境B.消防設施C.公共設施D.公共財產(chǎn)

11.易燃可燃液體的閃點(B),其火災危險性就越大。

A.越高B.越低C.大于45℃D.等于45℃

12.易燃性建筑材料,是在火災發(fā)生時,發(fā)生(D)。

A.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B.難起火、難微燃、難炭化C.立即起火或微燃D.立即起火,且火焰?zhèn)鞑ニ俣?/p>

13.在撲救高層建筑火災時,戰(zhàn)斗人員和器材集結處應位于(B)

A.著火層B.著火層下一層或下二層C.首層D.消防控制室

14.當海拔達到(B)米時,是目前救援隊伍能力的極限高度。

A.3000B.4000C.5000D.7000及以上

15.建筑工程消防設計經(jīng)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批準后,確需變更的,(C)應將變更的消防設計圖紙報原審核的公安消防機構核準,方可變更。

A.施工單位B.設計單位C.建筑單位D.中介服務企業(yè)

16.人員密集場所選配滅火器時,如選擇干粉滅火器,應選用(C)滅火器。

A.碳酸氫鉀B.碳酸氫鈉C.磷酸銨鹽D.碳酸氫鈣

17.不是警戒器材的是(B)。

A.警戒標志桿B.方位燈C.警戒燈D.警戒帶

18.人工水源按其形式和儲存、提供滅火用水的方式主要分為室外消火栓和(B)兩類。

A.室內(nèi)消火栓B.消防水池C.消防水罐D.水泵接合器

19.地震災害的傷亡主要由(C)造成。

A.地裂縫B.災后疫情C.建筑物倒塌D.颶風

20.水域救援中,未規(guī)范穿著(A)是導致救援人員傷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A.急流專用救生衣B.濕式水域救援服C.干式水域救援服D.水域救援頭盔

二、多選題(10題)21.對突發(fā)公共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工作人員,以及緊急調(diào)集、征用有關單位及個人的物資,要按照規(guī)定給予(ABC)。

A.撫恤B.補助C.補償D.賠償

22.我國最主要的流域包括長江流域、黃河流域、(ABD)、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等七大流域。

A.珠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遼河流域D.太湖流域

23.發(fā)生火災時可以使用(ABCD)滅火方法滅火

A.隔離B.窒息C.冷卻D.化學抑制

24.氯氣主要通過(AB),導致人員中毒。

A.呼吸系統(tǒng)吸入B.皮膚接觸C.食入D.水體

25.關于轉移洪水圍困“孤島”群眾,下面描述正確的是(ABC)。

A.做好遇險群眾心理安撫B.利用舟艇安全有序分批轉運C.轉移至安全區(qū)域或指定地點D.為安置點群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6.水泵接合器的設置條件(ABDE)

A.單層建筑和多層建筑的廠房設置室內(nèi)消火栓且層數(shù)>4層

B.單層建筑和多層建筑公共建筑設置室內(nèi)消火栓且層數(shù)>5層

C.單層建筑和多層建筑的庫房設置室內(nèi)消火栓且層數(shù)>5層

D.高層工業(yè)建筑

E.高層民用建筑

27.地質(zhì)災害救援安全風險主要有(ABCD)。

A.山體二次滑坡或崩塌B.地面沉降或塌陷C.泥石流D.堰塞湖潰壩

28.用電時要注意防火安全。下面哪些說法是正確的(ABC)

A.不亂接亂拉電線,不超負荷用電B.及時更換老化電器設施和線路C.外出時要關閉電源開關D.盡量減少電燈的開關次數(shù)

29.地下有限空間救援安全風險主要有(ABCD)等。

A.有毒B.缺氧C.坑井坍塌D.墜落和溺水

30.帶電滅火應注意哪些事項?(ABCD)

A.防止撲救人員身體觸及帶電體;

B.必須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劑;

C.撲救高壓設備的火災,滅火器和人體與帶電體保持一定距離;

D.撲救人員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等個人護具

三、單選題(20題)31.(C)屬于易燃燒的固體和通過摩擦可能起火的固體。

A.萘B.二硝基苯酚鹽C.硝化淀粉D.亞硝基類化合物

32.舉辦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的,主辦單位必須向(C)申報。

A.當?shù)卣瓸.公安治安機構C.公安消防機構D.街道社區(qū)

33.野外救援應采取(C)措施,嚴防發(fā)生熱射病。

A.防暑降溫B.防毒防爆C.防病防疫D.防寒保暖

34.高溫能損傷呼吸道,當火場溫度達到(B)時,能使人的血壓迅速下降,導致循環(huán)系統(tǒng)衰竭。

A.49~50℃B.59~60℃C.39~40℃D.69-70℃

35.容積為6升,最高工作壓力為30MPa的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理論上最大使用時間是(D)分鐘。

A.30B.40C.50D.60

36.現(xiàn)場文書一般由(D)擔任。

A.中隊文書B.大隊主官C.大隊參謀D.司令部參謀或中隊干部

37.液體表面的蒸汽與空氣形成可燃氣體,遇到點火源時,發(fā)生一閃即滅的現(xiàn)象稱為(C)。

A.爆炸B.蒸發(fā)C.閃燃D.閃爆

38.下列(C)的爆炸屬于物理爆炸。

A.粉塵B.炸藥C.鋼瓶D.炸彈

39.完全燃燒的燃燒產(chǎn)物都是(D)氣體。

A.可燃B.易燃C.毒性D.不燃、惰性

40.公共娛樂場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門應(B)。

A.自由開啟B.向外開啟C.向內(nèi)開啟D.自由開啟

41.由于行為人的過失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構成(B)

A.縱火罪B.失火罪C.重大責任事故罪D.放火罪

42.在坍塌隧道可能發(fā)生局部二次坍塌的現(xiàn)場,可采取(C)技術處置措施。

A.儀器檢測B.搜救犬搜索C.支撐加固D.灌漿加固

43.突發(fā)事件的應急管理中,信息報告極為重要。信息報告的基本原則是“三敏感”和“四早”,“四早”是指(A)

A.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B.早發(fā)現(xiàn),早控制,早報告,早解決C.早發(fā)現(xiàn),早控制,早解決,早處置

44.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建立消防檔案,建筑消防設施的原始技術資料的保存時限為(A)。

A.長期保存B.5年C.3年D.2年

45.在設有車間或倉庫的建筑物內(nèi)(B)設置員工集體宿舍。

A.允許B.不得C.可以D.沒有專門規(guī)定

46.在狹小空間長時間作業(yè),無法使用個人攜帶式空氣呼吸器時,應使用(A)。

A.移動式供氣源B.氧氣呼吸器C.強式送風器D.過濾式防毒面具

47.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B)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A.行政領導B.主要負責人C.主管領導D.分管領導

48.沖鋒舟與舷外機功率應相適配,規(guī)格6米(長)的沖鋒舟一般適配(B)馬力的舷外機。

A.30匹B.40匹C.60匹D.75匹

49.根據(jù)我國《熱帶氣旋等級》(GB/T19201-2006),熱帶氣旋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達到或大于51.0m/s(風力16級或以上)為(F)。

A.熱帶低壓B.熱帶風暴C.強熱帶風暴D.臺風E.強臺風F.超強臺風

50.(C)當建立健全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培訓制度,對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有處置突發(fā)事件職責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

A.設區(qū)的人民政府B.地方人民政府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D.街道社區(qū)

參考答案

1.A

2.B

3.C

4.B

5.D

6.B

7.D

8.C

9.C

10.B

11.B

12.D

13.B

14.B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