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消防圖紙審查內容_第1頁
施工消防圖紙審查內容_第2頁
施工消防圖紙審查內容_第3頁
施工消防圖紙審查內容_第4頁
施工消防圖紙審查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防審察內容概括起來,消防審察包含以下內容:一、建筑分類及耐火等級;二、總平面布局:樓宇間距,車道,消防水源,登高面及登高場所;三、建筑布局:防火分區(qū),防煙分區(qū),防火墻雙側門窗,電梯井和管道井;四、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分散距離,分散走道,樓梯形式,消防電梯,五、設備房:消防控制室,鍋爐房,配電房,發(fā)電機房,燃氣管道及其用房;六、建筑結構:建筑資料,承重構件,玻璃幕墻;七、消防系統(tǒng):消防給水系統(tǒng)(消火栓、自動噴淋),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滅火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應急照明、指示、廣播系統(tǒng)。一、建筑分類及耐火等級高層建筑分為兩類:一類高層建筑和二類高層建筑。見《高規(guī)》第條。二、總平面布局:樓宇間距,車道,消防水源,登高面及登高場所1、樓宇間距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該小于表2、消防車道1)、當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長度超出150m或總長度超出220m時,均應設置穿過建筑屋的消防車道。2)、超出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超出2000個座位的禮堂和占地面積超出3000m2的展覽館等公共建筑,宜設環(huán)行消防車道3)、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4)、消防車道穿過建筑物的門洞時,其凈寬和凈高不該小于4m;門垛之間的凈寬不該小于3.5m。5)、消防車道的寬度不該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棧橋翟幌礙物時,其凈高不應小于4m。6)、環(huán)行消防車道起碼應有兩處與其余車道相通。終點式消防車道應設回車道或面積不小于12m*12m的回車場。供大型消防車使用的回車場面積不該小于15m*15m。3、高層民用設計消防車道的設置要求:1)、高層民用建筑的四周應設環(huán)行消防車道。當設環(huán)行消防車道有困難時,可沿高層民用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當高層民用建筑的沿街長度超出150m或總長度超出220m時,應在適中地點設置穿過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車道、2)、高層民用建筑的內院和天井,當其短邊長度超出24m時,宜設有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3)、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消防車道。4)、消防車道的寬度不該小于4m,消防車道距離高層民用建筑外墻宜大于5m,當消防車道上空遇有阻礙物時,路面與阻礙物之間的凈寬不該小于4m,5)、終點式消防車道應設有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車的回車場不宜小于18m*18m。6)、穿過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車道,其凈寬和凈高均不該小于4m。4、消防登高面:高層建筑的底邊起碼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不該部署高度大于5m、進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圍內一定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出口。登高場所:(此條供參照)登高場所與建筑外墻的距離不宜小于5m,應在登高面一側整邊部署寬度不小于8m的登高車操作場所;如確有困難,應在其登高面一側部署不小于15m*8m的登高車操作場所,其最外一點與建筑邊沿的水平距離應不大于10m。間內三、建筑布局:防火分區(qū),防煙分區(qū),防火墻雙側門窗,電梯井和管道井;防火分區(qū)13.1面積規(guī)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長度和面積見《建規(guī)》第防煙分區(qū)防煙分區(qū)是指以屋頂擋煙隔板、擋煙垂壁或從頂棚向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為界,從地板到吊頂之間的空間。擋煙垂壁是用不燃資料制成,從頂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動的擋煙設備。分區(qū)面積(僅供參照)防煙分區(qū)不宜大于2000m2,長邊不該大于60m。當防煙分區(qū)面積超出2000m2或長邊大于60m時,應采納擋煙垂壁、隔墻或梁區(qū)分防煙分區(qū)防火墻雙側的門窗第條規(guī)定:緊靠防火墻雙側的門、窗、洞口之間近來邊沿的水平距離不該小于2m;當水平距離小于2m時,應設置固定乙級防火門、窗電梯井和管道井四、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分散距離,分散走道,樓梯形式,消防電梯,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員安全分散用的門、樓梯和直通室外處平面的門?!督ㄒ?guī)》的第分散距離民用建筑的安全分散距離指從房間門或住所戶門至近來的外面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分散走道的寬度樓梯間形式敞開樓梯間:是指建筑物內有墻體等圍護構件構成的沒關閉防煙功能、且與其余使用空間相通的樓梯間關閉樓梯間:是指用耐火建筑構件分開,能防備煙和熱氣進入的樓梯間。關閉樓梯間的門應為向分散方向開啟的乙級防火門防煙樓梯間:是指擁有防沿前室和防排煙設備并與建筑物內使用空間分開的樓梯間。其形式一般有帶關閉前室或適用前室的防煙樓梯間,用露臺作前室的防煙樓梯間,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煙樓梯間等消防電梯五、設備房:消防控制室,鍋爐房,配電房,發(fā)電機房,燃氣管道及其用房;消防控制室:1).消防控制室:設有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的建筑宜設置消防控制室(《建規(guī)》第2).獨立設置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級不該低于二級。附設在建筑物內的消防控制室,宜設置在建筑物內的基層或地下一層,應采納耐火極限分別不低于3h的隔墻和2h的樓板,并與其余部位分開和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消防控制室的門應向分散方向開啟,且進口處應設置顯然標記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風管在其穿墻處應布防火閥消防控制室內禁止與其沒關的電氣線路及管路穿過消防控制室四周不該部署電磁場擾亂較強及其余影響消防控制設備工作的設備用房鍋爐房變壓器室柴油發(fā)電機房自審表上應反應出柴油發(fā)電機房設置建筑物中的地點及能否設置火災報警系統(tǒng)和自動滅火設備??扇細怏w管道及其用房1)2).燃氣管道不該設置在關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和前室內,但在住所中可設置在敞開樓梯六、建筑結構:建筑資料,承重構件,玻璃幕墻;建筑構件建筑構件的焚燒性能是由制成建筑構件的資料的焚燒性能而定,不一樣焚燒性能的建筑資料,其焚燒性能可分為三類:不焚燒體、難焚燒體和焚燒體。依據(jù)建筑耐火等級的要求確立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承重構件耐火極限:對建筑構件依據(jù)時間-溫度標準曲線進行耐火試驗,從遇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完好性被損壞或失掉隔火作用起的這段時間稱為耐火極限,用小時表示。自審表上對于承重構件一欄應將梁和柱的結構形式填上。玻璃幕墻(《高規(guī)》第條)窗間墻、窗檻墻的填補資料應采納不焚燒資料。當其外墻采納耐火極限不低于1h的不焚燒體時,其墻內填補資料可采納難焚燒資料。無窗間墻和窗檻墻的玻璃幕墻,應在每層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焚燒實體裙墻。玻璃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空隙,應采納不焚燒資料嚴實填實。七、消防系統(tǒng):消防給水系統(tǒng)(消火栓、自動噴淋),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滅火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應急照明、指示、廣播系統(tǒng)。消防給水系統(tǒng)消防給水系統(tǒng)是消火栓系統(tǒng)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總稱。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設置部位應依據(jù)《建規(guī)》和《高規(guī)》的有關要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是人們?yōu)榱顺跗诎l(fā)現(xiàn)通告火災,并實時采納有效舉措,控制和息滅火災而設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余場所的一種自動消防設備。由觸發(fā)器件、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以及擁有其余協(xié)助功能的裝置構成的火災報警系統(tǒng)?;馂淖詣訙缁鹣到y(tǒng)往?;馂淖詣訄缶到y(tǒng)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防火門、防火卷簾、擋煙垂壁的有關設備聯(lián)動,自動或手動發(fā)出指令、啟動響應的滅火裝置。防排煙系統(tǒng)防煙系統(tǒng):采納機械加壓送風方式或自然通風方式,防備煙氣進入分散通道的系統(tǒng)。排煙系統(tǒng):采納機械排煙方式或自然通風方式,將煙氣排至建筑物外,保持煙區(qū)內必定能見度的系統(tǒng)。防煙系統(tǒng)的自然通風方式靠外墻的敞開樓梯間、關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自然通風面積不該小于2m2,并應保證該樓梯間頂層設有不小于0.8m2的自然通風面積。防煙系統(tǒng)的自然通風方式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自然通風面積不該小于2m2,適用前室不該小于3m2。逃難層(間)應設有兩個不一樣朝向的可開啟外窗或百頁窗,且每個朝向的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m2。排煙系統(tǒng)的自然通風方式隔間面積小于500m2的房間,其可開啟外窗的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