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全冊教案 蘇教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1.gif)
![七年級語文上冊 全冊教案 蘇教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2.gif)
![七年級語文上冊 全冊教案 蘇教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3.gif)
![七年級語文上冊 全冊教案 蘇教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4.gif)
![七年級語文上冊 全冊教案 蘇教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d3150f30993178b69124937c6edf610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認識閱讀文學作品的重大意義,進一步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2.學習本文深入淺出,生動形象,闡述道理的方法。3.領(lǐng)會并掌握豐富多彩的語匯和比喻,擬人等修辭。重點難點:1.文學的內(nèi)容和閱讀的意義。2.優(yōu)美豐富的語言。教學方法:啟發(fā)、討論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教師先在黑板上畫一個“門”的簡圖,問: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學:這是一扇門。教:很好。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門。但我們只要用心去感觸,每扇門里都有一個神奇的小小世界。推開家里的門,和家人在一起,我們能感受到家的溫馨;進入博物館,琳瑯滿目的古代陳列品,又讓我們感受到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你們也曾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趙麗宏先生的一篇文章——《為你打開一扇門》,看看他要為我們打開一扇怎樣的門。二、作者簡介:教: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趙麗宏先生。趙麗宏,散文家,詩人。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間曾下鄉(xiāng)插隊,1977年考入華東師大中文系,1982年畢業(yè)。從事多年文學編輯工作,1987年應聘為上海作家協(xié)會專業(yè)作家。現(xiàn)為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80年代以來,先后出版散文集、詩集、報告文學集等共30余部。作品多次獲全國文學獎。三、解題:教:大家來看一下,這里(題目中)的“你”指的是誰?學:讀者(明確:青少年讀者)教:對,關(guān)鍵是這一扇是什么樣的門?別著急,在我們學習了文章之后自然會得到解答。教:先聽老師把課文朗讀一遍,在我朗讀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注意生詞的讀音與意思,另外在我讀完以后,請你們告訴我題目中的“門”指的是什么。明確:題目是一種形象化的說法,意思是把你領(lǐng)進文學領(lǐng)域的入口處。“為”字引出行為的對象——“你”(青少年),從中寄寓著作者的一片誠意和良好的愿望,“打開”指拉開,使門洞開,“一扇門”告訴讀者,這只是無數(shù)門中的一扇,世界大著呢,但作者要為你打開的正是無數(shù)關(guān)閉著的門中特定的“一扇”,可見這扇門是何等的重要。用“門”來比作某一領(lǐng)域的入口,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四、學習第一部分:這一部分可分為兩層:第一層(1—2),概述世界上有無數(shù)關(guān)閉著的門,強調(diào)打開這些門的必要性和充分條件。第1自然段分析: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教:同學們,“打開這些門”與“不想打開這些門”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嗎?學:(明確是對比關(guān)系)教: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嗎?學:(明確揭示打開門的必要性)明確:第1自然段由“門”引出話題。首句“世界上有無數(shù)關(guān)閉著的門”給人一疑——哪來那么多的門?為什么都關(guān)閉著?接著“每一扇門里,都有一個你不了解的世界”給人二疑——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領(lǐng)域?然后用“打開這些門”與“不想開門探尋”形成鮮明而強烈的對比,給人三疑——二者所產(chǎn)生的感受和結(jié)果竟會那樣的截然相反,這又是為什么?這種種疑團無疑會深深打動青少年讀者的心靈,激起他們打開這些“關(guān)閉著的門”的強烈欲望。第2自然段分析:教:“只要…只要…”的句子,說明了什么?學:(明確打開這些門的兩個重要條件:一、花時間,花功夫;二、有探索與了解的愿望。)教:這一節(jié)說明了打開這些門的可能性。明確:第2自然段因勢利導,告訴青少年讀者這些門都能打開,接著話鋒一轉(zhuǎn),用“只要……只要……一定會……”的句式,點明了打開這些門的兩個充分條件。這兩段文字是引子,為下文亮出文學這扇大門的蓄勢。第二層(3—4),點題,闡明打開文學之門的重要性以及對文學的理解。第3自然段節(jié)分析:教: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學:(明確:初步點題,引出下文)門——文學之門明確:第3自然段由“無數(shù)”轉(zhuǎn)到“一扇”,初步點題,寫明這扇門是“文學”之門。第4自然段分析:教:“高智商的野蠻人”,對立的概念,內(nèi)涵深刻,道出了對文學一無所知者的本質(zhì)特征。修辭手法:暗喻:本體與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連結(jié)。典型形式為:A是B。舉例:書是我們學習的伴侶。書本例子:文學是……是……;一個民族的文學……是……是……等教:暗喻的作用在形象化的比喻中更體現(xiàn)真情實感。(強調(diào))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內(nèi)容相關(guān)、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diào)內(nèi)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舉例: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書本例子: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是這個時代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結(jié)晶。明確:第4自然段簡要闡述文學的特征、內(nèi)涵、功能以及文學與人的發(fā)展的關(guān)系。全段共13句話。教:⑴句闡述文學的特征,⑵—⑷句闡述文學的內(nèi)涵,⑸—⑻句闡述文學的功能,⑼—⒀闡述文學與現(xiàn)代人的發(fā)展的關(guān)系。這些議論性的語言,有助于青少年讀者從理性的高度了解文學世界的概貌,明確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親近文學對于現(xiàn)代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強了打開文學之門的自覺性。五、訓練鞏固:文章的題目特別吸引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用了恰當?shù)谋扔鳎髡甙盐膶W比作一扇門。這樣的標題有什么好處?你知道還有人把一本好書比作什么嗎?學生討論、交流。明確:題目“為你打開一扇門”的字面意思是為你(青少年)打開某一領(lǐng)域的入口,深層意思是讓你由此登堂入室,盡情領(lǐng)略某一領(lǐng)域(指文學)的無限風光。這種說法形象生動。人們還把一本好書比作“窗口”、“階梯”、“朋友”等等。讓學生積累名人名言。六、作業(yè)布置:1.背誦“文學是人類感情的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一段文字。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學生談自己對“文學”的理解,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感受來談談自己的體會,答案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二、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學生朗讀課文,概括段意。討論、交流后,明確。第5自然段,交代以下引文來歷,點明這樣寫的目的。這是一個過度段,由此引入作者和文學的對話。第6自然段,稱道文學能形象地展現(xiàn)客觀世界五光十色的景象,增長讀者的知識。第7自然段,稱道文學能生動展現(xiàn)古往今來多姿多彩的人生,打動讀者的心靈。第8自然段,稱道文學用藝術(shù)的手法跨越時空,交匯虛實,啟迪讀者自由地想象。第9自然段,稱道文學反映生活貴在求真,以此撥動讀者的心弦,引起內(nèi)心強烈的共鳴。第10自然段,稱道文學對人真誠而忠實,使讀者反求諸己,提高自身修養(yǎng)。第11自然段,稱道文學神奇而圣潔,它愛憎分明,不容褻瀆。照應文章題目,將對文學的認識深入一步,勉勵青少年以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待文學,告誡人們切不可將文學當作追名求利的敲門磚。教:為什么在《致文學》中對文學的對話用了第二人稱“你”?學:(明確:這里是擬人的手法,把文學當作人來寫,表現(xiàn)作者與文學的親切關(guān)系,也強調(diào)文學與人生是相互貼切的。)教:作者與文學的對話要告訴我們什么?學:(明確:強調(diào)打開文學之門的必要性)三、品味語言:學生閱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談談理由。學生交流、討論。老師點撥,明確。詞匯豐富多彩,用語靈活多變,體現(xiàn)了作者駕馭祖國語言文字的高超水平。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不同的意思。如“世界上有無數(shù)關(guān)閉著的門。每一扇門里,都有一個你不了解的世界”。前一個“世界”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后一個“世界”則指領(lǐng)域。又如,課文運用了第二人稱代詞“你”,在題目和第1—4自然段中的“你”指代的對象是青少年讀者,從第5自然段開始到結(jié)尾中的“你”指代的對象則是文學。后者用擬人的手法,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語句來表達。如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智慧的積累,一種感情的積累”,對此,在6—9自然段中都有形象和生動的描述。又如第4自然段“親近文學,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后文則把它說成“你只是為熱愛你的人們默默奉獻,把他們引入遼闊美好的世界,讓他們看到世界上最奇麗的風景,讓他們懂得人生的真諦”。教:本文語言表達凝練含蓄、形象準確。語言豐富多彩,靈活多變。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積極運用,也使得文章語言表達更加優(yōu)美,富于激情,給人以親切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四、概括中心意思:這是一篇書序,作者憑借對文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讀這部《文學卷》一書的青少年讀者介紹文學。課文用散文詩式的語句,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文學是什么,形象生動描繪了文學的感染力,激起青少年讀者對文學的濃厚興趣,鼓勵他們?nèi)ゴ蜷_文學這扇神奇的大門。五、小結(jié):文章以“議論大門——初識大門——打開大門”的思路展開,逐層深入,使青少年讀者漸入佳境。第一部分重在闡述文學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繪文學的魅力,以情感人。這兩大部分在內(nèi)容上相輔相成,結(jié)構(gòu)上前后照應,語言風格上相互映襯,可謂珠聯(lián)璧合,渾然一體。六、作業(yè)布置:1.課后練習二。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板書設計為你打開一扇門趙麗宏一、(1—4)(親近文學)(抽象領(lǐng)域比喻成門)條件(只要…只要…)
開門的可能性二、(5—11)(領(lǐng)悟文學)
作者與文學的對話教學反思后記:繁星新生中學語文組范海燕教學目標: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2、學習并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fā)感情3、掌握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你們觀察過天上的星星嗎?有什么感受?生活中的萬物都是有靈性的,都是美的,關(guān)鍵是你有沒有用心觀察,用心發(fā)現(xiàn)。當你為那些無聊的肥皂劇、累人的電子游戲空耗光陰時,可知有人卻正對著星天靜靜沉思,任自己的思想自由馳騁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著名文學家巴金的散文《繁星》,看看作者對星天的深切感受。二、寫作背景、作者簡介寫作背景: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上雜記》。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的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wèi)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國學生計9人。他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jīng)濟學,“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fā)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2月18日,“昂熱號”郵輪抵達馬賽。19日巴金抵達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上雜記》38則?!斗毙恰肥瞧渲械囊黄斡?,寫于1927年1月。作者簡介:巴金,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國后曾任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主席,作協(xié)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聯(lián)主席,《收獲》主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友誼集》,《隨想錄》;散文、小說、特寫集《新聲集》,《贊歌集》,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童話、雜文等。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1、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余同學:①用波浪線勾畫出寫巴金觀察繁星的感受的詞句②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用橫線畫出相關(guān)的詞句③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2、學生分小組討論課文參考答案:①“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薄昂孟笏鼈兙褪俏业呐笥眩鼈兂3T诤臀艺f話一樣?!薄拔曳路鹂匆娝鼈冊趯ξ姻郏曳路鹇犚娝鼈冊谛÷曊f話?!薄霸谛堑膽驯е?,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那四顆明亮的星星是頭,下面幾顆……看,那個三人還在跑呢!”②按時間順序。標志有“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xiāng)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寫“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第三部分(第三~第四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學生將第3,4段內(nèi)容分開為“在海上的每一天觀看的情景與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與感受”,也應加以肯定、認可)四、合作探究1、研究比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與感受有什么不同。討論為什么不同。參考答案:這個不相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2、閱讀賞析第3段(1)本文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描摹眼前的景物是實寫,由眼前的景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是虛寫。明確:第三段共十句話,前三句是實寫,后七句是虛寫。實寫的是海上觀看繁星的夜景,虛寫的是由仰望夜空產(chǎn)生的種種奇妙的感受。(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們說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把繁星比作朋友,是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時親密投機的伙伴之感,覺得它們正友好地對“我”霎眼,同“我”小聲地說話,突出了舒心、安詳、陶醉之感,表達了作者對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減。(3)本段還運用了擬人、排比等修辭,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4)指導換位法背誦第三段把自己換位成作者,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背誦。3、閱讀第4段,思考并回答問題:①“那個天上的巨人”指什么?——指英國人指給“我”看的天上那個像巨人般的星座。②怎樣理解“?”——一是那個星座有著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狀,二是因為“船在動,星也在動。”(此題如學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4、體會“看,那個巨人還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達效果。參考答案:一個“看”字,呼喚讀者,感情上與讀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個“呢”字,表示動作正在繼續(xù),顯得更加生動。五、品味語言,揣摩感情讓學生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找出最能表現(xiàn)作者熱愛星天、熱愛自然的句子。小結(jié):著名畫家羅丹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痹竿瑢W們像巴金一樣,用一顆熱愛自然的心靈,用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細心觀察自然,用心感受自然之美。六、總結(jié)繁星是常見的,卻引起古今中外無數(shù)人的遐想。本文作者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chǎn)生的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和美的享受。學習本文,我們不僅要品味本文精妙的語言,學習聯(lián)想、想象手法,還要培養(yǎng)自己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習慣。板書設計:繁星巴金從前——三年前——如今依戀伙伴知心(虛實結(jié)合)作業(yè)設計:1、給加點的字注音半明半昧()搖搖欲墜()霎眼()螢火蟲()2、根據(jù)下列加點詞語的句式造句。(1)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xiāng),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2)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3、如果你來到海邊,面對著碧海藍天,你會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和想象?請以“大海,你像————”為題,寫一段抒情文字。(不少于100字)教學反思后記:冰心詩四首新生中學語文組王海燕教學目標:1.從《成功的花》中體會成功背后的辛苦。2.從《嫩綠的芽兒》中探討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積極美好。3.體會《紙船》中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4.學習這些詩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gòu)思,凝練的語言。教學重點:1.品位這四首詩中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gòu)思、凝練的語言。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通過生動的形象表達深刻的哲理及“冰心體”詩歌的特點。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作者簡介: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的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詩以抒寫純真的重心和圣潔的母愛為主,影響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jié)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二、學習《母親》(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爭取背誦。(二)體會“我只躲到你的懷里。”中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詩人巧妙地借助前一個躲引出第二個躲字:如同鳥兒躲到鳥巢里避風雨一樣,兒女的心靈(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擊,總會在母愛中得到慰藉。表現(xiàn)了詩人尋求母愛保護的心態(tài),同時也謳歌了母愛的溫暖、無私、偉大。三、學習《紙船》(一)熟悉全詩指導朗讀。1.請學生自己試讀全詩。2.教師范讀。要讀得低沉而富有深情。節(jié)奏和重音劃分如下:紙船-寄母親冰心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泊在/船頭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涼訝它/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二)分析、解讀全詩。1.請根據(jù)詩中給出的信息,想象這是詩人在何種情形下寫的這首詩?海浪濤濤,天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回到親人的懷抱?詩人因為強烈地思念故國、思念親人,愈發(fā)感到孤獨、惆悵。2.第一節(jié)中哪些詩句詞語表明詩人對母親思念之深,且由來已久?“從不肯”“總是”表明詩人并非這一次出門遠行才有此舉動,而是對母親的依戀思念之情由來已久,一直就很濃烈,“一只一只”點出所疊紙船的數(shù)量多,表明詩人對母親的思念極深。3.第二節(jié)詩人寫出精心疊成的紙船拋入大海后瞬間發(fā)生的種種令人心碎的結(jié)果,并寫出自己明知沒有結(jié)果還是不灰心地疊,又在表達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實際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實現(xiàn),這對詩人來說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是詩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獨、憂傷的惟一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最充分地表達出詩人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4.第三節(jié)是詩人展開的想象。這一想象有何特點?在詩中起什么作用?紙船雖然漂不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能漂入母親的夢中,這一想象新奇、大膽、瑰麗,充分地寫出了詩人對母親強烈的思念之情,點明題旨。5.疊紙船原是兒童的一種游戲,詩中的這一行為意味著什么?詩中的紙船又象征著什么呢?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言情,賦予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詩人疊紙船這一行為表明詩人對母親對祖國愛的無比深厚。(三)問題解惑1、詩人為什么要疊紙船并把它拋進海里?詩人在船上無法與母親通音信,只幻想紙船拋進海里能載著她對母親的一顆愛心飄到母親的懷抱中。2、詩人疊好的紙船有的被風卷進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濕了,沾在船頭上,可她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因為詩人心中保存著永遠的希望。3、全詩的點睛之筆是哪一句?“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4、疊紙船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悲哀?因為與母親遠隔萬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親,思念不著最是難受,所以“含淚”“悲哀”。5、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抒發(fā)熱愛母親、思念母親的情感;表達了對母愛的感恩和回報。6、本詩用“紙船”做題有什么好處?詩人以紙船展開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變得具體可感,又富有童稚氣,適合表達子女的心態(tài)。四、學習《成功的花》(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爭取背誦。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二)賞析這首詩這首詩只是一個意思,一個組織句子的單位:漂亮的花,人們都只是驚嘆、羨慕她開花時的美麗,并沒有意識到它還在芽兒的時候,經(jīng)歷了多少艱苦的奮斗和巨大的犧牲?!懊髌G”就是指色彩鮮明、艷麗。“明艷”一詞,形象生動地說明、突出了花的“成功”;而“驚羨”一詞用在這里比“羨慕”多了一層驚嘆的意思,從而又更襯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艷。不管是艷麗的鮮花還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時,確實是令人羨慕的、欣賞的,但她背后的艱辛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驚嘆號抒發(fā)了她對人們僅僅懂得驚嘆、羨慕別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勞動的感慨?!叭欢币辉~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轉(zhuǎn)折,開啟了后面的思維:追溯成功的歷程?;ㄖ猿晒?,并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她還在小芽兒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努力奮斗了,到成為今天的明艷的花兒,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無盡淚水,撒遍了鮮紅的血淚,甚至付出了犧牲的代價。一句話,“成功的花”是血與淚滋潤的結(jié)晶,是奮斗與犧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經(jīng)歷這樣的一種洗禮,才會有花“現(xiàn)時”的明艷,花的成功。作者將“現(xiàn)時”與“當初”對比,將“奮斗”、“犧牲”與“成功”關(guān)聯(lián),“淚泉”、“血淚”與“明艷”關(guān)聯(lián),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這首詩,表達了這樣的一個意旨:不要只驚羨別人的成功,更應該知道別人的成功是多少艱苦奮斗乃至犧牲的結(jié)果,并從中吸取成功的經(jīng)驗。而且給我們以啟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業(yè)的成功,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不也都是如此嗎?從而使人領(lǐng)悟到奮斗者與犧牲者的偉大。(三)問題解惑1、“人們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一句中“驚羨”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羨慕”,為什么?
“驚羨”,有驚嘆羨慕的意思,“驚羨”比“羨慕”多一層驚嘆的意味,也更能襯托成功之花的明艷。2、這是一首哲理小詩,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說教,而是大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說理,給人鮮明的印象,請問“花”“芽兒”“淚泉”“血雨”分別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業(yè)的成功;“芽兒”比作成就事業(yè)的起步階段;“淚泉”比作為培養(yǎng)花付出的辛勞;“血雨”比作為滋潤花而作出的犧牲。3、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這首詩告訴人們,不要只看到并驚羨于別人成功所得到的榮譽,而要了解在這成功的后面所蘊含著的艱苦努力,要學習花的奮斗和犧牲,從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長的經(jīng)驗,這才是更重要的。4、讀了本詩,你受到了什么啟示?談談你自己的感想。只要能聯(lián)系自己,圍繞本首詩的道理來談即可。五、學習《嫩綠的芽兒》(一)全班分讀,齊讀課文,爭取背誦。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①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②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③(二)賞析這首詩①
嫩綠的芽兒對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這是一個獨立的意思,如果拆開便不知所云了?!澳劬G”顯示了芽兒的健壯、活力與朝氣,在這里詩人運用了擬人手法,嫩綠的芽兒有著兒童般的天真無邪,對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芽兒需要成長發(fā)展,正如青年人一樣也需要學習與提高,來發(fā)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發(fā)展由芽兒長成花兒,那么,人呢?②
淡白的花兒對青年說,“貢獻你自己!”同樣是一個獨立的意思?!暗住闭f明了花的樸素無華,純潔,不追求華麗的外表。植物用花兒來裝點這個世界,不孤芳自賞。人呢?在發(fā)展了自己的基礎(chǔ)上,應當來為社會做貢獻。這里作者的意思又進了一層。③
深紅的果兒對青年說“犧牲你自己!”用“深紅”來修飾“果兒”,象征著“果兒”的成熟、豐碩和甜蜜。經(jīng)歷了芽兒、花兒的積累、成長,成了深紅的果實,這時就要奉獻給人類了。如果沒有奉獻,這些果實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應該懂得奉獻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犧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顯得更完美,更充實。這首詩中的每一節(jié)都可以獨立成為一首詩,意思也相當完整,但從思想境界、藝術(shù)造詣上講,它們又意聯(lián)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使意脈得以貫通?!把績骸薄盎▋骸薄肮麅骸钡呐帕许樞颍抵腹麡鋸某檠堪l(fā)展、開花讓人們欣賞到將結(jié)果奉獻于人類的過程,這一過程正好對應了青年的人生過程。“芽兒”需要成長發(fā)展,正如青年需要學習提高。當芽變成花時,不要孤芳自賞,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為社會作貢獻。最后結(jié)成“果兒”,又如青年要以犧牲精神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使人生更輝煌。全詩正是這樣,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從而告誡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發(fā)奮圖強,不斷充實、提高和發(fā)展自己,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詩中運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展示了一個純潔的心靈和現(xiàn)實的世界。同時,也謳歌了美好的青春,積極的人生?!澳劬G的芽兒”的時候、“淡白的花兒”的時候、“深紅的果兒”的時候,組合起來正是整個純潔的人生。這樣的一種純潔的人生,賦予了作者筆下的語言以詩意,使其散文詩化,而從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詩來解讀。也正因為這樣,作者才能將這些本來就難以組織起來的話語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梢哉f,是她的純潔的心靈給世界、給語言帶來了一種獨特的體系,一種一般人及粗俗的語言所不可能具有的體系。(三)問題解惑正當青春年華的年輕人,在投入社會生活的大海時,該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詩中的原話作答。“發(fā)展你自己!”“貢獻你自己!”六、作業(yè)布置:課后探究練習題教學反思后記:諾曼底號遇難記新生中學語文組范海燕教學目標:1.品味和積累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2.感受小說中生動的人物形象3.學習場面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好,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完成一個智力測驗:一條木船破了,艙里進滿了水,單憑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一對夫妻和一個即將成年的兒子的重量,他們又都不會游泳,怎么辦?遠處有一條船正在駛來,但坐等獲救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就是船上那個未成年的孩子的話,請你想一個辦法,幫助全家脫險。2、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可是如果船大人多,又在夜深霧濃之際,你將如何處理呢?請大家速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哈爾威船長救人的過程。二、作者簡介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反對專制和教會,但認為可以用愛情、善良和仁慈改造社會;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從人道主義觀點描寫資本主義的罪惡。三、探究,初步感知課文故事聽完了,不知道同學聽了這個故事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疑問?教師適當啟發(fā)、點撥四、品味語言,感知描寫手法1.本文運用了哪些刻畫人物的方法?能不能從文中找?guī)桌??對話描寫、場面描寫、對比描?.除了大家剛才提到的外,本文還成功地運用了另外一種描寫方式,叫細節(jié)描寫。(運用繪畫的方式講述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老師來畫棵樹(一筆畫出樹的主干),這在美術(shù)中叫勾勒,(仔細的畫葉片、芽胞)這叫工筆細描,這個工筆細描,就頗似我們寫作中的細節(jié)描寫。在大家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運用這種描寫手法的?3.在掌握各種描寫手法的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復述故事內(nèi)容。小結(jié):生動的描寫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要注意此種手法的運用。五、品評爭論,分析人物形象1、現(xiàn)在我們來談談哈爾威船長這個人,請同學們完成一個填空題:哈爾威船長是一個()的人,并且申述自己的理由。(鎮(zhèn)定自若)2、如果換了你,你也會像哈爾威船長一樣做到鎮(zhèn)定自若嗎?讀課文“震蕩可怕極了”到“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一段。3、哈爾威船長在想什么、做什么呢?請學生分角色朗讀第十六段以后的“簡短有力的對話”。指導學生用升調(diào)、降調(diào)、重讀等,讀出危機時刻的急來,讀出船長的鎮(zhèn)定自若。1.點撥:面對猝然而至的災難,為什么獨有哈爾威船長鎮(zhèn)定自若你呢?(忠于職守)2.哈爾威船長的職責是什么呢?你覺得他盡到自己的職責了嗎?3.由此看來,他是一個舍己救人的人。(舍己救人)老師覺得課文中有一句話說得太好了: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同學們通過電視新聞或是報紙,雜志,有沒有看到過類似的新聞呢?1.其實,面對死亡,求生是每個人的本能。可是,上帝在賦予我們生命的同時,也賦予我們責任和義務,因為,活著固然重要,可是履行做人之道同樣重要,能做到舍己救人就更加難能可貴了。在此,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哈爾威船長能不能自救?他的死值不值得呢?2.他的可愛偉大之處表現(xiàn)在哪里呢?3.小結(jié):時窮節(jié)見,危難出英雄。危難時刻,是放棄責任,違背天良,只求獨自活命呢,還是舍己救人、舍生取義呢?哈爾威船長已經(jīng)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做出了響亮的回答。讓我們一起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讀課文后三自然段,深情緬懷我們可敬的船長吧!六、總結(jié)雨果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在小說一開始就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真正的強者是有自制力的人。哈爾威船長就是這樣的人,在災難在面前,他克制了自己的恐懼,克制了可恥的利已主義,沉著冷靜,忠于職守,履行了自己的做人之道。同學們以后不一定會碰不上這樣的災難,但你們依然可以成為強者,只要你們能克制那些悲觀消沉的情緒,自私自利的想法,忠于自己的職責,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信念,你們就是哈爾威船長那樣的強者,樣的英雄板書設計:諾曼底號遇難記雨果鎮(zhèn)定自若忠于職守舍己救人一個偉大的人作業(yè)設計: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湍急()推搡()猝然()肇禍()酣睡()驀地()2.仿寫句子如果生命是水,尊嚴就是流動;如果生命是火,___________;如果生命是鷹,_________3.哈爾威船長舍己救人,以身殉職,面對這個高大英雄,你最想對他說什么?4.“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請你列舉具體示例來理解這句話。教學反思后記:古代寓言二則新生中學語文組王海燕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2.了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多嵢速I履》諷刺那種不從實際出發(fā),一味迷信教條的人?!犊讨矍髣Α分S刺那種連生活常識都不顧、思想頑固不化的人。3.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4.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掌握寓言故事中常見的文言詞語(涉江、遽、契、惑、置履、度、至之市、反、及、遂、寧)重點難點:教學目的的2、3、4課時安排:2課時教材分析:一、了解“寓言”:“寓”寄物,“言”講道理,寓言是一種具有深厚群眾基礎(chǔ)和悠久歷史的文學樣式,它通常是通過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風趣的動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擬人等修辭手法寄寓一種思想、哲理或經(jīng)驗教訓,優(yōu)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給人美的享受的同時發(fā)揮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長人們的智慧和才干。二、主題思想:《鄭人買履》這篇寓言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古代有個鄭國人去集市買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卻不相信自己的腳下,結(jié)果沒有買到鞋的故事,諷刺世上很多人不顧實際情況,只相信教條的做法?!犊讨矍髣Α分v的是這樣一個令人捧腹的故事,戰(zhàn)國時,楚國有個人乘船渡江,他佩帶的劍掉到了江里,他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船靠岸之后,他立即從刻下記號的地方跳進水里去找自己的劍,結(jié)果當然是找不到的,這則寓言故事,用來調(diào)整那些辦事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的人。三、思路結(jié)構(gòu):《鄭人買履》第一層:鄭人買履的過程和結(jié)果。第二層:通過人物對話,使故事的諷刺效果大大增強。《刻舟求劍》第一層:楚人丟劍和找劍的過程。第二層:議論、譏笑這種找劍方法是糊涂的方法。寫作特色這兩則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節(jié)完整、敘事生動、語言明白如話,有很強的藝術(shù)魅力。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3分鐘)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1)龜兔賽跑:烏龜跟兔子賽跑,結(jié)果兔子失敗。(2)守株待兔:種田人放棄勞作,想不勞而獲。解答:寓意(1)驕傲使人落后、失敗。(2)成果靠勞動取得,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學習《鄭人買履》二、
初讀課文(6分鐘)1、老師范讀(注意字音、朗讀節(jié)奏、重音、語調(diào))。學生找出應注意的字音和字型。2、學生散讀(兩遍,體會朗讀節(jié)奏,了解大意)。3、老師細讀(糾正字音和朗讀節(jié)奏、重音、語調(diào)。4、學生齊讀(邊讀邊注意事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三、構(gòu)建畫面(6分鐘)事情的起因,欲買履,度其足事情的經(jīng)過:至之市——已得履忘持度——反歸取之結(jié)果:市罷,遂不得履四、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15分鐘)1、圈劃重點的文言詞(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寧、無、其、以)A獨立學習,看課文注釋查工具書。B合作學習,四人小組疏通文字C老師巡回釋疑。D小組匯報E教師講解重點、難點(師生討論)(1)操、持、取的意義(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寧信度、無自信也五、把握寓意(10分鐘)(1)《鄭人買履》中那個買鞋者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寓意是怎樣刻畫這一形象的。(2)說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談了它的現(xiàn)實意義。答案:(1)《鄭人買履》中的買履者是一個十分死板,固執(zhí)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動詞,勾畫了買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腳的愚態(tài),當別人問他“何不試之以足”時,他“寧信度,無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罷,遂不得履“一句諷刺了死搬教條者徒勞無益的結(jié)局。(2)寓意:諷刺那些做事不注意從實際出發(fā),教條主義的人?,F(xiàn)實意義:我們在處理實際問題時,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現(xiàn)成的東西,而要注意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以免出現(xiàn)不應該的失誤。六、背誦課文(5分鐘)第二課時一、朗讀課文(1)學生讀通課文,注意字音,斷句。(3分鐘)(2)學生展示學習效果。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二、疏通全文,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3分鐘)三、學習文言詞語句式小組間討論,小組間比賽,采用一問一答。涉:渡江
遽:立刻、急忙
契:雕刻是:指示代詞,這兒止:停止惑:迷惑、糊涂老師補充講解:A、楚人有涉江者,定語后置,有涉江者之楚人B、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幾是是我的劍墜落之處。C、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注意強調(diào)B、C的肯定與委婉的反問語氣。學生揣摩試讀。四、閱讀討論(8分鐘)A、《刻舟求劍》的故事為什么要詳寫“刻記號”這一細節(jié)?答:“刻舟”時把握十足的神態(tài)和“求劍”時的茫然沒有結(jié)果的無奈相趣成趣“,這一細節(jié)生動刻畫了這個愚蠢不知變通的家伙的心理狀態(tài)。想象“刻舟”時的神態(tài)和“求劍”時的茫然,用自己的話表述。B、這個寓言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呢?答:現(xiàn)實意義,當今社會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在改革進程中,一定會碰到許多新的問題,但我們面對現(xiàn)實,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變通,只有這樣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將改革不斷的推向深入,我們的事業(yè)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五、多形式背誦課文(6分鐘)六、表演選擇兩則寓言中你喜歡的一則,小組表演,注意豐富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板書設計(見教學安排中)七、練習A解釋下列詞語置之其坐
其劍自舟中墜于水之
至之市
其試之以足
遽契其舟B
說出下列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的區(qū)別。(1)舟已行矣,而劍不行。(2)寧信度,無自信也。(3)而置于其坐.(4)是吾劍之所從墜。C說出兩則寓言的寓意。參考答案:A、(1)量好的尺寸;到……去;履(2)他的;那,那個,指示代詞B、(1)沒有行走;不可以,不能(2)相信自己的腳;不相信自己(3)坐同“座”,座位,名詞;動詞,坐下。(4)這,這是,指示代詞;做判斷動詞。C、不顧實際,只信教條的人可笑。拘泥固執(zhí),不知變通,是辦不成事的。拓展資料:1.韓非和《韓非子》韓非(約前280——前233),出身韓國貴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他“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著有《孤憤》、《內(nèi)外儲說》、《說林》、《說難》?!俄n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書屬于論辯文占絕大部分,文風犀利,有很強的說服力。2.呂不韋和《呂氏春秋》呂不韋:戰(zhàn)國末年政治家,原為大商人,在趙國首都,遇見做人質(zhì)的秦公子異人,(后改名子楚),認為奇貨可居,入秦為之游說,使之歸國繼位(即莊襄王)。《呂氏春秋》也稱《呂覽》,據(jù)《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使其門客各著所聞,集論成書,全書二十六卷,內(nèi)分十二記、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教學反思后記:往事依依新生中學語文組范甜甜教學目標:1、能學習并進行情況描寫。2、能學習文中的優(yōu)美字句,語段。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教學重點:學習文中的優(yōu)美字句、語段教學方法:獨立合作研讀課文教學安排:1課時教學設計:一、導入:師:同學們,自從我們學習了趙麗宏先生的《為你打開一扇門》之后,文學就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影子。生活中不能沒有文學??!今天,我們和于老師一起走進《往事依依》,探究一下于老師是怎樣在文學作品的熏陶下步入人生之路的。(板書課題)二、預習檢查:1、注音徜徉(
)(
)
浩淼(
)
鐫刻(
)2、解釋年華:依依:邱:淼:曠:呈:3、作者簡介三、研讀課文,探討:1、大家都已預習了這篇文章,下面,我想請一個同學把這篇文章的第1段朗讀一遍,要帶著感情讀。在聽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想一想: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朗讀課文第1段)師:讀得怎么樣?(生答)還有哪個同學愿望再讀一遍?(又一生讀)這一次讀得怎么樣?(讀得有感情,好像有點意味深長)突出這點。2、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年華似流水”,還有“但”字。師:看來同學們已經(jīng)有些感情了,不錯。讓我們來齊讀這一段吧。(生齊讀課文第1段,感情投入,在“年華似流水”和“但”等處作重音和語調(diào)的處理。)師:(略有夸張地范讀這一句,表達出一種感慨萬端的情緒)“年華——似——流水——”這幾個字為什么要如此朗讀呢?聽到老師的朗讀,你領(lǐng)悟到其中哪些感情?A、年華像流水一樣,非???,從小到大,一步一步就流走了,很難再回來。B、時間過得很快,有惋惜的意味,還想讓時間再來一次。C、舍不得年華流去,有一種希望,讓年華停下來,讓自己重新走一次。D、這里表達的是一種感嘆,感嘆時間過得很快。跟下文的轉(zhuǎn)折正好聯(lián)系起來。師:同學們說得不錯?;貞浲拢锌f端,它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diào),也緊扣了題目。緊扣題目的是哪一個詞呢?(生齊聲回答:依依)3、請大家看書下注釋,什么叫“依依”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生回答)“依依”是留戀的意思,在文中指縈繞胸懷,十分留戀。以這里我們已基本明白,文章的第1段很重要,它有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它還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師邊講邊板書)4、這一段中哪兩個詞最重要,為什么?“歷歷在目”、“記憶猶新”5、下面的文章應該怎么寫呢?應該回憶往事了吧?下文回憶哪些事呢?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一件事嗎?這句話力求精練、準確。(生充分閱讀課文,準備回答)E、主要寫于老師小時候讀《水滸傳》和對《千家詩》的熱愛,還有國文老師對于老師的影響。F、還有小時候在家里看山水畫。還有初中讀書的時候新派老師教田漢的《南歸》詩。G、看山水畫不能算一件事,它只是為引出讀《水滸傳》的。這兩者實際上是一件事。師:同學們發(fā)言很踴躍,概括得也比較準確。主要寫了四件事情:一是讀《水滸傳》,二是讀《千家詩》,三是聽國文老師講辛棄疾的詞《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四是聽新派的老師講田漢的新詩《南歸》。(師邊講邊板書)師:根據(jù)于老師描寫的情景,我們也跟著國文老師背誦一遍《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好嗎?(生齊背)同學們真不簡單,沒有學過,大家竟然背下來了??磥硎潜挥诶蠋熕鑼懙那榫案腥玖?,也熱愛上了這首詞了。6、想一想:于老師為什么要選擇這幾件事來回憶呢?可以討論一下。(生圍繞問題討論)H、因為這幾件事給于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些事都跟讀書有關(guān)系,因為于老師學生時代的生活樂趣,絕大部分來自讀書。I、因為倒數(shù)第2段寫了“多讀書,讀好書,能豐富知識,增添智慧,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可以看出讀書給于老師很多幫助。師:同學們說得都有道理,其實,這些都包含在“往往依依”里,特別是“依依”一詞,“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也是緊扣這些事。開頭是總領(lǐng),這一部分寫了四件事,當然就是分寫了。下面我們討論一下結(jié)尾,請同學們朗讀末尾兩節(jié)。(生齊讀末尾兩節(jié))師:我覺得,同學們還沒有讀到位,沒有把于老師那種深厚的感情讀到位。文章開頭寫了:“年華——似——流水——”結(jié)尾又寫道:“往往——依依——金色的回憶——喚起我——青春的激——情……”(生情不自禁地齊聲跟讀起來)師:好,我們來齊讀一遍,要讀出“依依”的分量,讀出深情,讀出前后呼應的感覺。(生齊讀課文末尾兩段)師:于老師在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熏陶中,成長為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著名的特級教師。好,我們還是回到題目上來吧。文章的最后兩段有何作用?開頭總領(lǐng),中間分寫了四件事,結(jié)尾應該干什么?(總結(jié)全文)師:是的,總結(jié)全文。(師邊講邊板書)同學們在文章開頭抓了兩個詞語,結(jié)尾該抓哪些詞語呢?“青春激情”。師:還有什么詞語?還有“不斷奮進”。師:同學們有沒有不同意見?其實,兩個動詞“喚”和“催”也很有表現(xiàn)力。它們表達了回憶往事的意義,對我們也有啟發(fā)意義。師:我想,同學們講的這些正是于老師寫作這篇文章目的之所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的理解滲透到朗讀中,再來品讀這兩節(jié)。(生齊讀課文最后兩段)師:同學們研究一下,這幾件事是怎么銜接在一起的?(學生快速閱讀,尋找答案)有承上啟下的句子,我覺得是第3段。師:請你讀一下。(生聲情并茂地朗讀第3段)師:讀得非常好。我已受到了感染,好像是被于老師的情感帶進去一樣。除了這一處,還有沒有呢?還有“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誤讀為lóu)下深刻的印象,培養(yǎng)了我課外閱讀的情趣”。師:找得正確?!暗耒U”的“鏤”應該讀作lǒu,者不讀lóu(師邊糾正邊板書:鏤lǒu)這一句中還有重要的字讀時應該強調(diào)出來,是哪一個字呢?生:“也”字。師:你為什么要抓這個“也”字呢?因為不僅把上面的內(nèi)容——讀書和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雕鏤在我心上,還把后面的事情也……師:噢,你是說“也”字起到了聯(lián)系上下文的作用。38頁的“也是在初中讀書時,來了一位代課的國文教師,是年輕的新派人物……”也是的。師:同學們找得很仔細。這里也有一個“也”字。于老師用了一個并不起眼的字,卻把文章的前后內(nèi)容自然地銜接起來,使文章結(jié)構(gòu)特別緊湊,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還是通過朗讀來感悟一下這幾處過渡語句吧。(生齊讀幾處過渡句)師:最后,讓我們齊讀課文的第4段,跟隨于老師一起陶醉《千家詩》的意境中。(生齊讀課文第4段)四、總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難忘的課就要結(jié)束了,我希望大家做人就要做像于老師這樣的人,從小熱愛自然,熱愛讀書,熱愛文學,把握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明天,做一個志趣高尚的人。板書設計:往事依依于漪總提(感嘆)
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分寫讀《水滸傳》(古典小說)
文《千家詩》(古典詩歌)
學
聽教辛詞《南鄉(xiāng)子》(宋詞)
作
聽教新詩《南歸》(現(xiàn)代詩歌)
品總結(jié)(呼應)
青春激情、不斷奮進教學反思后記:幼時記趣新生中學語文組范甜甜教學目標:1、借助注釋、詞典和教師指導,能初步讀懂課文并能正確朗讀。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體現(xiàn)的童心。3、認識觀察與想象、聯(lián)想的關(guān)系。教學重點:1、借助注釋、詞典和教師指導,能初步讀懂課文并能正確朗讀。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體現(xiàn)的童心。教學難點:重點字詞理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過學生獨立合作的研讀課文,借助注釋及詞典,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讀懂課文內(nèi)容;教師適當指導,引導學生學習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的意義、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并能正確朗讀課文。教學步驟:1、導入新課:同學們在童年時或許都觀察過螞蟻,那你看到螞蟻搬家或搬運食物時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樂趣?今天學習一篇清朝人寫的文章,來了解他在幼小時由觀察微小生物產(chǎn)生的豐富奇特的想象及其中的盎然童趣,也許它也會勾起我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2、結(jié)合注釋讀課文,給課文中不認識的字注音,并試著斷句。3、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一、二兩段:結(jié)合注釋、詞典,試著翻譯這兩段的意思,把自己翻譯的結(jié)果在小組內(nèi)交流(互相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意見),最后把小組統(tǒng)一的譯文在全班內(nèi)交流。4、教師指導,強調(diào)重點:(1)翻譯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無則省略)
(2)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余
明察秋毫
故
和
擬
強
怡然稱快
其
必
之
則
然
(3)特殊句式:群鶴舞(于)空
徐噴以煙(以煙徐噴之)
作……觀
5、朗讀課文第一、二段,指導朗讀
6、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3、4段:結(jié)合注釋、詞典,試著翻譯這兩段的意思,把自己的譯文在小組內(nèi)交流,最后把小組統(tǒng)一的譯文在全班交流。7、教師指導,強調(diào)重點:(1)翻譯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2)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于
其
神游
龐然大物
方
之
蓋
拔山倒樹;
(3)特殊句式:使(之)與臺齊驅(qū)之(于)別院
以……為……為所……
8、朗讀課文第三、四段,指導朗讀
9、齊讀課文
10、總結(jié):針對學習情況進行適當評述,以鼓勵表揚為主。11、作業(yè):隨堂練1+2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研讀課文,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物外之趣”所體現(xiàn)出來的童心;說一說自己童年生活中類似的趣事。教學步驟:1、復習:(1)注音:童稚
項為之強
藐小
怡然稱快
鶴唳云端
(2)解釋加點字的含義:
必細查其紋理
和擬作群鶴舞空
徐噴以煙
又留蚊于素帳中(3)翻譯句子: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故時有物外之趣
2、導入:昨天我們通過仔細的閱讀課文,基本上讀懂了文章的大意,今天在這個基礎(chǔ)上繼續(xù)學習,了解一下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樣的“物外之趣”,“趣”又因何而來。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幾件有趣的事情?(觀蚊成鶴:群鶴舞空、鶴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4、小組合作學習:(1)討論產(chǎn)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班內(nèi)交流(觀察細致,想象奇特,找出文中能體現(xiàn)觀察仔細的語句)。
(2)文中所敘“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童心、童趣?(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童心,觀小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3)根據(jù)課文所敘,你能說一說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樣的嗎?
5、齊讀課文,注意體會文中的童趣。6、說一說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7、總結(jié):想象力是心靈自由翱翔的翅膀,乘著這雙翅膀你會探尋到更為廣闊的奇妙的世界,體會到更多的創(chuàng)造的樂趣。觀察會給你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有了這雙眼睛你便不會錯過生活中所有精彩的瞬間,希望我們都能充分運用這雙眼睛和翅膀。8、作業(yè):隨堂練1+2板書設計:
物外之趣:
產(chǎn)生原因:
觀蚊如鶴:(1)群鶴舞空
(2)鶴唳云端
神游山林:
觀察仔細,想象奇特
鞭打蛤?。航虒W反思后記:十三歲的際遇新生中學語文組王海燕教學目標:1、運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并準確理解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2、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3、體會并學習作者“喜歡讀北大的書,更喜歡讀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自主學習:這是一位十六歲的北大學生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90周年而寫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回顧了自己在不同年齡段對北大的感受和理解,重點描述了北大圖書館和北大人,請同學們快速地閱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自己哪幾個年齡段、選取了哪些內(nèi)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生回答后師總結(jié):文章用空行隔開為三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先寫了自己的七歲的夢想,十歲的信心、十三歲的際遇、十六歲的回顧,接著回憶介紹了北大圖書館和北大人,最后一再表示要作“不系之舟”,為北大擷取最燦爛的珍珠,告慰北大。強烈地抒發(fā)了對北大的依戀和感動,同時也表達了渴望取得更大成績來回報北大的愿望和深情。)
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步驟:一、
知識與技能1、題解“際遇”即“遭遇”之意,不過多指好的?!笆龤q的際遇”則指作者十三歲時就被“北大”破格錄取一事。這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回憶性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從七歲到十六歲的一段生活,抒發(fā)了對“北大”的無限感激和熱愛之情。2、常見字詞塵緣(yuán):塵世的緣分。佛教徒或道教徒指現(xiàn)社會界人與人才人與事物之間發(fā)生聯(lián)系的機會。涉足(shè):指進入某種環(huán)境或生活范圍。徜徉(chángyáng):安閑自在地步行。犀利(xī):(武器、言語等)鋒利;銳利。安恬(tián):安詳恬靜。擷取(xié):摘下,取下。沉淀(diàn):溶液中難溶解的物質(zhì)沉到溶液底層,課文指許多話堆積在心底。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虛、無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白駒過隙(Xì):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二、過程與方法
1、課文的結(jié)構(gòu)層次:第一部分(1—3):寫“我”進了北大,實現(xiàn)了童年的夢想。第二部分(4—13):寫“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學習和收獲。第三部分(14-18):抒發(fā)“我”對北大的熱愛之情。這樣三個部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從過去寫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寫到未來;從初識寫到進校,從校內(nèi)的三年生活再寫到對北大的贊美歌頌。2、第二部分中哪句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后來作者分別贊美了哪些人以及他們的特點?明確:“喜歡讀北大的書,更喜歡讀北大的人?!?/p>
寫同學對知識和人生的探索,蓬勃的朝氣,橫溢的才華,敏銳的思想;寫老師的治學,為人,育才;寫“我”兩年來的充實時光。3、本文結(jié)構(gòu)自由,內(nèi)容紛雜,主旨含蓄,眾多內(nèi)容是靠什么統(tǒng)領(lǐng)于一體的?(分析
本題旨在要求學生梳理全文的線索,可結(jié)合文章結(jié)構(gòu)的分析來思考。)明確:作者對北大的“驚奇、喜悅與感動”之情,是統(tǒng)領(lǐng)全文所有內(nèi)容的一條感情線索。4、三個部分綜合起來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意?在學生充分發(fā)言,討論并歸納:這三個部分綜合起來表達了作者向往北大,熱愛北大,感謝北大和要為北大做貢獻的情意。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理解“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也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和船工”這個句子的內(nèi)涵。分析:這是文中一個精彩的比喻。把北大比作“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不僅寫出了北大的豐富,也寫出了北大精神與學術(shù)的流動;把北大的學生比作“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老師比作“舵手與船工”,不但承接“河流”之喻,而且富有意蘊。(答案:從大建校到現(xiàn)在,再到未來,不管外界如何變化,北大莘莘學子都會在老師的指導下,永不停息地在知識的海洋里奮力前行。)2、在第三部分課文中作者把自己比喻為“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什么情感?(仔細體味)明確:把自己比作“不系之舟”的意思是:作者是不會像永遠靠在避風港灣的小船一樣,而是要積極的駛向大海,去干一番大事業(yè)。這個比喻堅定無悔地表達了作者不懈進取的雄心和建功立業(yè),報答母校的情懷。3、歸納本文的中心思想歸納:本文敘寫了作者與北大的際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懷抱中成長的經(jīng)歷,抒發(fā)了作者對北大的向往、熱愛、感激和要為北大做出貢獻的情意。四、課程資源:作者簡介:田曉菲,天津人。五六歲時,地家長的引導讀了很多詩和其他文學作品,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書呆子”,后來,又學寫作,并地初中時出了第一本詩集,她的詩作還獲得“世界兒童詩歌比賽”的國內(nèi)獎。1985年,十三歲時,地天津十三中讀初三的她被
北京大學英語系破格錄取,接下來,她又出國留學。這篇文章是她十六歲時(1987年),也就是讀三年級時,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90周年寫的。背景材料:粉碎“四人幫”后,我國開展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為此,80年代部分名牌大學,如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教學設施齊備、師資力量雄厚的學校破格招收品學兼優(yōu)、有超常自學能力的少年大學生以加快人才培養(yǎng),所以13歲的田曉菲有幸于1984年進入北京大學少年班學習。相關(guān)田曉菲的童年生活還可讀田曉菲的《童年瑣憶》來了解。五、妙題妙解:十歲時的小事表現(xiàn)什么含義?文中哪一句話提示了答案?答:表現(xiàn)“我”對考上北大的信心。第3段“我從未懷疑過我要成為北大的學生?!?/p>
第四段中“她”指誰?這里人稱變換有什么好處?(巧妙的寫法)
答:“她”就是作者,即“我”。變換人稱可以突破“我”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把時間由北大一下子挪到兩年前,把空間由“三十五樓下”移到了“結(jié)冰的湖面上”,寫“我”在兩年后回顧兩年前的自己。這樣寫使文章變化多姿,行文活潑。3、文以“我將不顧頭上蒼蒼的白發(fā),再次像個十六歲的小女孩那樣,輕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作結(jié),有什么作用?答:流露了“我”對“湖光塔影”的無限依戀之情,與七歲時所見照片中的“湖光塔影”相映生輝。首尾遙相呼應,意味深長。(提示:從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回答)
六、鞏固拓展:一、9段中“宇宙與人開始以全新的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現(xiàn),我開始思索,開始疑問,開始摒棄,開始相信?!边\用了什么修辭?語序能否顛倒?說明理由。
二、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90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擁抱未來的船客,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與船工?!彼\用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
三、本文作者有那種“渴望生活,渴望創(chuàng)造,渴望有一副輕靈的翅膀”的精神,你有什么渴望?請你模仿這個排比句,寫出自己的渴望。明確:一、排比。語序不能顛倒。這個排比展示了“我”的成長與成熟,表達了“我”對自己進步的喜悅,對北大的感激之情。思想的成熟過程是不能顛倒順序的。
二、比喻。作者把北大比作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把向往北大的學生比作渴望波向美麗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教工比作舵手和船工,形象生動地形容了北大老師們對學生們的教育和培養(yǎng),表達了作者的贊美和感動之情。教學反思后記:偉人細胞新生中學語文組王海燕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了解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感受充滿個性的人物形象。2、品味本文生動活潑、詼諧幽默的語言。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識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偉大事業(yè)的道理。重點難點:1、感受充滿個性的人物形象。2、品味本文生動活潑、詼諧幽默的語言。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識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偉大事業(yè)的道理。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檢查預習:請一位學生上黑板默寫生字詞,其余在位置上默寫。二、導入新課: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理想。你長大后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請學生自由談,師小結(jié))。雖然大家的理想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都想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有一個小男孩賈里,也非常想成為偉人,他能成功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賈里的“偉人細胞”。請一位同學上黑板板書作者的姓名。三、作者簡介秦文君,當代最出色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1982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已出版作品400萬字,代表作有《男生賈里新傳》《女生賈梅新傳》《小鬼魯智勝》《小妖林曉梅》等。四、讀一讀“賈里日記”,說說看,在日記中賈里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別人又是如何評價他的?這說明了什么?偉人不是自認自封的,要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才可能逐步為他人所接受和承認。五、請同學們用5分鐘時間速讀課文,讀的時候想一想,全文一共寫了幾件事?能否用一句話概括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課文記敘了初中一年級男生賈里追求轟轟烈烈的人生,實現(xiàn)偉人計劃的曲折過程,闡明了從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道理。賈里為追求偉人細胞做了哪些事情?讀完以后小組內(nèi)討論討論,看看如何來復述這幾個小故事的情節(jié),用四個字來概括怎么說?明確概述要求:(1)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賈里做這幾件事的意圖分別是什么)、簡單經(jīng)過、結(jié)果。(2)抓住故事主要情節(jié)概述。A、化敵為友。賈里有愛有恨,恨邱士力,結(jié)果“恨不起來,卻成了朋友”。B、矮個風度。賈里追求“矮個風度”而參加健美班訓練,結(jié)果卻被人認為他的體型符合新潮觀念而不了了之。C、打工計劃。賈里打算“一鳴驚人”去大工廠打工,結(jié)果把借來的名牌西裝的羽紗剪了一個口子,讓朋友足足笑了1分50秒。D、意外成功。賈里當偉人的計劃失敗后,心里悶悶不樂。后來卻因為主動要求把那套破損的書分給自己的區(qū)區(qū)小事而引起了轟動,獲得了意外的成功。六、精讀課文:(A)、賈里認為自己刻意做的三件事都失敗了,他認為自己失敗在哪里?你同意嗎?賈里失敗和成功之處:1.化敵為友:失敗:由于不能轟轟烈烈的去恨,不符合他的偉人標準。成功:用“大師風度”律己,運動會上反對播放軟綿綿的流行音樂,有正義感。以軍樂號壓倒了流行音樂,振奮了運動員的競技精神,化敵為友,被說成是初一的“兩條好漢”之一。2.矮個風度:失?。合胪ㄟ^改變體形以成為公眾矚目的人物,這個想法本身是很可笑的,結(jié)果仍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符合某些人新潮的觀念。成功:胳膊硬了,腿也結(jié)實了。3.打工計劃:失?。罕緛頊蕚洹耙圾Q驚人”,結(jié)果把借來的西裝的羽紗剪了一個大口子,“曾剪過線頭”這一履歷也不能添多少光彩,讓好朋友足足笑了1分50秒。成功:主動推薦自己,勇于實踐。4.意外成功:失?。簩τ谝恍南胱鰝ト说馁Z里來說,這件事跟過去為實現(xiàn)偉人計劃而干的可歌可泣的事相比,簡直不值一提。(B)、你覺得賈里想當偉人的想法本身有錯嗎?他身上有“偉人細胞”嗎?(沒錯。賈里身上的“偉人細胞”體現(xiàn)在“魯智勝提議拿小刀劃邱士力的車胎,這雖然解氣,但缺乏大師風度,賈里懶得去做”,還體現(xiàn)在他自愿領(lǐng)取破書,有不怕吃虧的品質(zhì)等方面。錯就錯在動機不當,不切實際,充滿個人主義色彩。)(C)、在最后一個故事中,賈里說:“看來,我是個普通人,只配做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蹦阏J為他說得對嗎?為什么?(對于一心想做偉人的賈里來說,在自我評價方面又滑到了另一個極端,且仍把做小事與做偉人對立起來,這是不對的。但他能擺脫不切實際的追求,意識到做小事的重要,這應該是巨大進步。)(D)、如果你是賈里的朋友,你會對他怎樣說呢?請把你的同桌當作賈里,你想對他說句什么心理話?(同桌對講)(賈里啊,偉人必須從小事做起,努力吧;賈里呀賈里,想做偉人和造房子一樣,要打好地基,你還是先打基礎(chǔ)吧;賈里,不做小事,將來怎么能做大事;賈里,不要灰心,這一次沒有成功不要緊,下一次繼續(xù)努力,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偉大事業(yè)。其實文末爸爸的話就揭示了這個道理,可看作全文的主旨所在。)七、拓展訓練:(1)你認為偉人應該有怎樣的細胞?不做小事能成為偉人嗎?做了小事將來就一定能成為偉人嗎?(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踏實做好每一件小事;多為他人著想;甘于奉獻自己等。不做小事一定不會成為偉人,賈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今天能做好“雞毛蒜皮的小事”,發(fā)展下去也可能做好驚天動地的大事,成就一番偉人的事業(yè)。實際上有很多小事本身就包含著偉大的一面,像公共汽車售票員李素麗,水電工人徐虎,他們也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普通服務員而已,但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在平凡的崗位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這樣的人,既是平凡的人,也是偉大的人?!皞ゴ笤杏谄椒仓小保。?)偉人細胞是偉人的專利嗎?賈里有一個偉人夢,作為他的同齡人,你也能有偉人夢。(3)你想成為偉人嗎?要成為偉人你認為自己要在哪方面加強呢?假如細胞可以移植,你想移植哪個偉人的細胞?為什么?你最崇拜的偉人是誰?(4)大家也有“偉人夢想”,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你做過像賈里這樣的努力嗎?八、閱讀《石墨和金剛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弄清石墨與金剛石的異同點,從而延伸到一個人在成才的道路中,偉人與一般人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即本來都是普通人,只不過偉人承受過更大壓力,經(jīng)受過更嚴酷的烈火鍛煉,離開不尋常的高溫和高壓,結(jié)晶碳不能變成金剛石,離開非凡的鍛煉和考驗,變通人不能成為偉人。九、總結(jié)全文: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通過《偉人細胞》一文的學習,我們感悟到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的道理,實現(xiàn)偉人之夢的歷程雖然充滿艱辛和坎坷,我相信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勇往直前這些優(yōu)秀的偉人細胞一定會助你走向成功之路!老師對你們有信心!
十、課外鏈接:《男生賈里》是當代女作家秦文君的力作。小說描述了當代中學生的真實的生活,塑造了如賈里、賈梅、魯智勝、林曉梅等一批可愛、鮮活的人物。讀《男生賈里》,感覺好象走進了自己的校園。課后,我們不妨借閱這本書,更近距離接近賈里。教學反思后記:社戲新生中學語文組范海燕教學目標:1、理解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guān)系。2、領(lǐng)會課文用詞造句準確、鮮明、生動的特點。3、認識農(nóng)民及農(nóng)民孩子的高尚淳樸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聰明的才干,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教學安排:4課時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作者簡介及題解;通讀課文,理清脈絡。教學過程:一、聯(lián)系舊課,引出新課:問: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哪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表現(xiàn)了什么內(nèi)容?答:上學期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了百草園中生活的趣味、歡樂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枯燥。通過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對束縛兒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教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nèi)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文章,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的,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基礎(chǔ)上的藝術(shù)概括,它的題目叫“社戲”。社戲魯迅(板書)二、作者介紹及題解:魯迅在談到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思想時曾說:“我母親的母家是農(nóng)村,使我能夠間或和許多農(nóng)民相親近?!保ā都饧斑z》)這一種十分可貴的“親近”,對魯迅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魯迅雖然出生在城市紹興,但從小就同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少年時代的魯迅接觸長媽媽等貧苦善良的農(nóng)民,受到他們的啟發(fā)和教育。特別是魯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農(nóng)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們悲慘的命運。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渡鐟颉肪托蜗蟮乇憩F(xiàn)了迅哥兒和農(nóng)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熱情地歌頌了農(nóng)民孩子高尚、淳樸的品質(zhì)?!渡鐟颉返墓适虑楣?jié)很簡單,是用第一人稱寫的。課文敘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兒”)與外婆家的農(nóng)民孩子在看戲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魯迅把這些事寫得十分生動有趣,使人讀后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在魯迅寫作《社戲》的那個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寫農(nóng)民;有的人即使寫了農(nóng)民,也是瞧不起農(nóng)民,甚至歪曲農(nóng)民。魯迅能寫出象《社戲》這樣歌頌農(nóng)民高尚品質(zhì)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三、漢字正音:(歸)省:xǐng行輩:háng憚: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攛掇:cuānduō鳧(水):fú潺潺:chán蘊藻:yùnzǎo(家)眷:juòn皎(潔):jiǒo漂渺:piāomiǎo糾葛:jiūgé四、補充注釋:(1)社戲: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相當于“村莊”的區(qū)域名稱;社戲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2)日里:白天。(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涼棚,演社戲時,搭在戲臺正對面,意思是請這些神看戲。(4)白篷船:船篷沒有加油漆的船,舊時紹興人民一般都使用這種船。(5)烏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課文中指財主鄉(xiāng)紳使用的船。五、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的準確讀音,并考慮課文大意。)六、劃分結(jié)構(gòu):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板書:段落大意:第一部分“我”的樂土平橋村。(從“我們魯鎮(zhèn)的習慣”到“卻全都嘲笑起來了”。)第二部分,“我”在樂土中也有不樂的時候。(從“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而且知道他們在戲臺下買豆?jié){喝”。)第三部分,“我”與農(nóng)民孩子們到趙莊去看戲的情景。(從“這天我不釣蝦”到“各自回去了”。)第四部分,“我”對吃豆和看戲的懷念。(從“第二天”到文末)七、布置作業(yè):讀課文(要求能讀準字音。辨析詞義,復述課文大意。)第二課時教學要點:檢查舊課部分內(nèi)容,指導學生學習第一、二段。教學過程:一、檢查舊課:(以下內(nèi)容預先寫在小黑板上)(一)辨別字音:行()輩、銀行()、行()走、歸?。ǎ?、省()略?。ǎ┪颍ǘ┍鎰e字形并組詞:倘若、淌汗;抵擋、底細;同伴、攪拌;魚鉤、釣竿;挖掘、倔強;豆?jié){、木槳;竭力、揭示;陪伴、賠償(三)解釋下列各詞并指出詞類:朦朧模糊皎潔飄渺婉轉(zhuǎn)悠揚明確:朦朧,在課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樣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余詞的解釋可參閱課本注釋)以上這些詞的詞性都是形容詞。(四)學生朗讀課文第一、二兩段。(要求學生注意,課文中最能表現(xiàn)“我”的樂與不樂心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茶葉店茶藝師培訓與派遣合同
- 《情緒與壓力管理》課件
- 《中醫(yī)康復方法》課件
- 《意識狀態(tài)的判斷》課件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二單元 我在健康成長 第8課《瞧我多精神》說課稿 鄂教版
- 《DNA復性動力學》課件
- 《交換機配置》課件
- DB37-T 4520.2-2022 智慧溫室管理技術(shù)規(guī)范 第2部分:環(huán)境信息采集
- 《食品中的真菌毒素》課件
- 《個人品牌塑造》課件
- 2024年重慶市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5新外研社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選擇性必修中冊寫作任務·申論
- 《冠心病病人的護理》課件
- 紅樓夢閱讀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醫(yī)用超聲診斷裝置相關(guān)項目實施方案
- 監(jiān)理專題安全例會紀要(3篇)
- GB/T 17374-2024食用植物油銷售包裝
- 高級煙草制品購銷員(三級)職業(yè)資格鑒定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 河道清淤疏浚投標方案(技術(shù)方案)
- 護理部工作總結(ji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