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統(tǒng)一高中考試歷史試卷(全國卷ⅰ)(原卷版)_第1頁
2010年全國統(tǒng)一高中考試歷史試卷(全國卷?。ㄔ戆妫第2頁
2010年全國統(tǒng)一高中考試歷史試卷(全國卷ⅰ)(原卷版)_第3頁
2010年全國統(tǒng)一高中考試歷史試卷(全國卷?。ㄔ戆妫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年全國高考歷史試卷(全國卷Ⅰ)一、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4分)中國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釋朝代更替,稱作“五德”。每個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應的次序。曹魏被定為“土德”,通過“禪讓”代魏的西晉應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2.(4分)歐陽修上疏說:“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為《宋文》者,多是當今議論時政之言……詳其語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布漸廣,傳之虜中,大于朝廷不變……(請)今后如有不經(jīng)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貨賣。”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開始普及 B.書籍出版業(yè)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與契丹關系緊張 D.文化傳播方式變化影響政府管理 3.(4分)表11885~1892年田賦、厘金、關稅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總額(千兩)田賦(%)厘金(%)關稅(%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表中反映了這一時期()A.政府強化了對關稅的控制 B.連年戰(zhàn)爭使農村經(jīng)濟日趨凋敝 C.民族工商業(yè)發(fā)展陷入停滯 D.財政收入越來越倚重商品流通 4.(4分)1913年,某身著日式服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老農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作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边@表明()A.國內民眾反日情緒強烈 B.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tài) C.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 D.農民階級不支持辛亥革命 5.(4分)國民黨《中央日報》就國共關系某一事件的影響評論道:“這一結果固然還有不能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內戰(zhàn)之不致發(fā)生,卻已有確實的保障?!边@指的是()A.國民黨“一大”召開 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C.《雙十協(xié)定》的簽訂 D.達成《國內和平協(xié)定》 6.(4分)1960年起,《人民日報》、《紅旗》雜志等對歐洲共同體的正面報道逐漸增多,這表明中國開始調整對西歐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個世界”理論的提出 B.社會主義國家間關系的變化 C.美、蘇兩國間關系的變化 D.資本主義國家間關系的變化 7.(4分)19世紀上半葉,法國農村盛行一種“家庭加工系統(tǒng)”,即工廠本身或通過承包商把產品原料分給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這一現(xiàn)象說明在當時的法國()A.工業(yè)基于經(jīng)濟的多元結構 B.工業(yè)革命尚未開始 C.工業(yè)化帶動農業(yè)經(jīng)濟轉型 D.農村的勞動力過剩 8.(4分)英國人麥考利1830年說:“如今我們國家比1790年還窮嗎?我們堅決相信,盡管統(tǒng)治者有種種管理不當之處,但英國一直在變得越來越富。有時略有停頓,有時暫時倒退,但總的趨勢是不容置疑的,”這一說法的主要歷史背景是()A.國際局勢平穩(wěn)發(fā)展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C.工業(yè)革命成效顯著 D.西方殖民主義體系確立 9.(4分)“我們要在這里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讓我們的國家獲得自由新生;要使我們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上述演說發(fā)表于一次著名戰(zhàn)役之后,該戰(zhàn)役是()A.納西比戰(zhàn)役 B.葛底斯堡戰(zhàn)役 C.瓦爾密戰(zhàn)役 D.薩拉托加大捷10.(4分)有人稱俾斯麥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發(fā)起人,恩格斯則稱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歐洲力量的均衡 B.結束長期的政治分裂 C.改變德意志落后狀態(tài) D.調整德國與法國的關系 11.(4分)如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一次戰(zhàn)事的發(fā)生地。這一事件()A.改變了大戰(zhàn)爆發(fā)后美國的“中立”政策 B.標志著盟國在太平洋戰(zhàn)場戰(zhàn)略轉折完成 C.證明制空權已轉移到反法西斯盟國一邊 D.導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實現(xiàn)更大規(guī)模聯(lián)合 12.(4分)德國學者烏爾里希。貝爾描述了一種現(xiàn)象:在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任何大的民族企業(yè),不論是“美國的”、“德國的”還是“法國的”大企業(yè),都難以生存。這表明經(jīng)濟全球化時代()A.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趨于合理平衡 B.推動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現(xiàn)變化 C.跨國大企業(yè)的民族屬性消失 D.發(fā)達國家的資本開始擴張到全球范圍 二、解答題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賈人幾遍天下”,“不知貿遷”而貧困者受到鄙視。福建各地出產的綢、紗絹、鐵、紙張、糖及荔枝、柑桔,“下吳越如流水”。景德鎮(zhèn)的瓷器、湖州的絲綿、漳州的紗絹、松江的棉布、杭州所產金箔及胭脂,行銷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須,皆產自中國”之說。明后期付元初在《論開洋禁書》中說:“西洋”(今泰國,柬埔寨等地)的蘇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國所需要”;占有呂宋(今菲律賓)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國綾緞雜繒”,湖州絲在原產地一斤值白銀一兩,運至其地則“得價二倍”。直至十九世紀初,中國手工產品在東南亞與東亞地區(qū)都保持其影響力。﹣﹣摘編自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yè)資本》等材料二泰西風俗,以工商立國,大較恃工為體,恃商為用,則工實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則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開物成務,所以可富可強,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厲之故也……中國果欲發(fā)憤自強,則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勸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來科舉之學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漸化其賤工貴士之心。﹣﹣薛福成:《振百工說》材料三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業(yè)被消滅了,并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yè)排擠掉了,新的工業(yè)的建立已經(jīng)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tài),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來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根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