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jié) 鑒賞藝術技巧、語言【思維導圖+知識架構+通關檢測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必備知識_第1頁
第4節(jié) 鑒賞藝術技巧、語言【思維導圖+知識架構+通關檢測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必備知識_第2頁
第4節(jié) 鑒賞藝術技巧、語言【思維導圖+知識架構+通關檢測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必備知識_第3頁
第4節(jié) 鑒賞藝術技巧、語言【思維導圖+知識架構+通關檢測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必備知識_第4頁
第4節(jié) 鑒賞藝術技巧、語言【思維導圖+知識架構+通關檢測 】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必備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文學類文本閱讀(二)散文第4節(jié)鑒賞藝術技巧、語言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是高考散文閱讀的重點和難點,高考常設置兩種題型來考查:鑒賞表達技巧題和鑒賞語言特色題。對于這兩類題型,需先準確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屬語言特色,然后再結合文本多角度分析。題型一鑒賞表達技巧鑒賞散文作品的表達技巧,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達方式運用方面的技巧和文體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辭手法的運用技巧和其他相關寫作方面的技巧。表達技巧的相關知識在小說專題中已有介紹,這里不再重復講解。修辭手法核心知識儲備高考對修辭手法的考查,往往是和對語言的賞析結合在一起的,特別是對語句的理解或賞析方面,一般需要考慮修辭手法。高考??嫉男揶o手法及其效果以及賞析方法如下:名稱名稱解釋藝術效果賞析方法比喻打比方。有“語言藝術之花”之譽①生動形象,突顯特征;②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③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激發(fā)讀者共鳴引出原句,分析本體、喻體和二者的相似點,指出所突出特征,綜述其好處借代用相關事物代替所表達事物①突出特征,強調重點,增強形象性;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③有時具有回避掩飾作用引用原文,找出借體,指出特征,綜述好處擬人把物當人寫,將物人格化①突出事物特征;②賦予無生命事物以生命,賦予無情感事物以感情,使語言形象化,顯得生動活潑;③便于抒情,激發(fā)想象,加強感染力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說明擬人的好處夸張有意言過其實,對客觀事實作夸大或縮小描述以突顯特征①鮮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發(fā)聯(lián)想;②鮮明表達褒貶好惡,引起共鳴;③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特征,說明其好處對偶由兩個字數相當、結構相同的語句構成的語言藝術形式①句式整齊,音節(jié)勻稱,抑揚頓挫,音樂感強;②表意凝練,概括力強,具警策之美;③讀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便于吟誦與記憶引出對偶句,細析對偶美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內容相關、結構相似、語氣一致的句子構成的語言藝術形式①強調內容,增強說服力;②強化抒情,增強感染力;③增加氣勢,增強表現(xiàn)力;④層層遞進,逐層深入地闡說事理,有深化內容之效引出排比句,說明其效用設問為引人注意而無疑而問,明知故問①通過自問自答,強調思想內容或情感態(tài)度;②引起人們注引出問句,辨明類別,說明答案,分析效用意,令人深思,發(fā)人深??;③能輔助反映思維過程,起理清思路、提綱挈領作用反問用疑問形式從反面表達正面的意思①加強語氣,顯得義正詞嚴,引起讀者注意,增強表達效果;②變化句式,掀起波瀾引出問句,判明類別,說明答案,分析效用反復有意讓某些詞句重復出現(xiàn),有連續(xù)、間隔之分①強調突出所反復的內容;②一唱三嘆,能加強節(jié)點和抒情效果;③間隔反復還具有串接文句文段、連接內容、分清層次之用,不斷強化內容引出反復文句,說明反復種類,分析反復效用反語又叫“說反話”,用與本意相反的詞句來表達本意①多用于批判對象,揭露對象本質,進行諷刺嘲笑,語中含刺,能增強批判性;②具有幽默感引出反語詞句,解釋其本意,分析效用雙關又叫“一語雙關”,分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兩類①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②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能增強抒情效果;③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找出雙關詞句,說明其雙重含義,分析作用、好處通感采用不同感覺間相互溝通與挪移的方式描摹對象①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突出特征,增強表達效果;②調動讀者的多種感覺,激發(fā)聯(lián)想,耐人尋味引出通感文句,分析移覺情況,說明表達效用解題思維構建明確修辭手法——引出原句,具體分析——對表現(xiàn)形象、情感、主旨的作用。表達方式核心知識儲備在散文中常用的表達方式為記敘、描寫、議論、抒情。1.記敘可以從以下方面掌握:考查角度分類作用記敘角度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便于抒情,有呼告對話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用于物,往往能達到擬人化效果第三人稱多用于寫人敘事散文中,不受限制,靈活自如,可以全面地反映生活記敘詳略詳寫往往突出細節(jié),渲染氣氛,多用鋪陳手法,突出中心略寫從側面烘托中心記敘方法順敘敘述有頭有尾,條理清晰倒敘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勝插敘對中心內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補敘補敘實際上是在敘述時,故意“藏”起若干片段,到后面適當的地方再把這些片段“亮”出來,使讀者恍然大悟。通過這一“藏”一“亮”,造成敘事的波瀾2.描寫(1)寫景、狀物散文,描寫可以從以下方面掌握:考查角度分類作用描寫角度感覺角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形、聲、色角度)能多側面、立體化地展現(xiàn)景物,使景物展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最終又組合成多樣統(tǒng)一的藝術整體,從而展現(xiàn)景物的全貌、基調和總體特征,進而蘊蓄情趣和理趣觀察角度定點觀察、移步換景寫景角度遠近結合、高低結合、內外結合描寫方法工筆與白描工筆又稱細描,白描又稱粗筆勾勒工筆:能突出景物主要特征,濃墨重彩的描繪能感染讀者,更利于表現(xiàn)主題。白描:簡練,生動傳神。二者結合,相互映襯,更能全方位地表現(xiàn)景物的特征動靜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使景物更生動,更鮮活,更富有感染力虛實描寫又可分為虛實結合、以實寫虛、以虛寫實或激發(fā)了讀者的聯(lián)想、想象,或突出了景物的特點,或拓展了表現(xiàn)空間,或拓寬了意境,或深化了主題(2)人物描寫:人物描寫可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又可分為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等;側面描寫可以是次要人物烘托或環(huán)境烘托等。3.議論散文中的議論,是在記敘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傾向和評價,形成夾敘夾議的特色,往往揭示文章的主題或和抒情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4.抒情抒情是直接或間接地抒發(fā)內心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1)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別的手段,而是直接地表達或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讀者,引起共鳴。直抒胸臆的特點是:不要任何“附著物”,使思想感情直截了當地宣泄;不講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無遮掩地表露。這種直陳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顯得坦率真摯,質樸誠懇,很能打動人心。如《記念劉和珍君》中的第四部分,作者在記敘劉和珍犧牲后就直抒胸臆:“慘象,已使我……”。(2)間接抒情:方式內涵舉例借景抒情又稱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通過景物來抒情。它的特點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故都的秋》中借槐樹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觸景生情觸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感嘆述懷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先寫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發(fā)對景物的感受,再描寫景物;還可以把二者交織起來,一邊寫景,一邊抒情。寫景是為了抒情,筆在寫景,劉白羽的《長江三峽》,作者寫“綠”“急流”“飛舟”,都是為抒情做鋪墊;作者抒發(fā)了不畏艱難險阻,急流勇進,知難而上的革命情懷卻“字字關情”融情于事通過敘述事件來抒發(fā)感情,讓感情從具體事件的敘述中自然地流露出來,感染讀者。這種滲透著感情的敘述,使讀者品味起來更覺得真誠可親《背影》中,寫父親給兒子買橘子送別的敘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張抗抗的《窗前的樹》,作者緊緊抓住洋槐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精心刻畫,從而含蓄地表達了洋槐沉穩(wěn)、樸實和堅強的品質。做人應像洋槐那樣樸實、堅強,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奮斗解題思維構建①明確所適用的表達方式。這需加強審題指導,根據題干要求,判定是記敘、描寫、抒情,還是議論②分析語句要表現(xiàn)什么內容③結合具體語句闡明表達效果④注意聯(lián)系全文主題表現(xiàn)手法核心知識儲備高考常見表現(xiàn)手法及其藝術效果:手法內涵藝術效果對比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應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手法可以突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的對立,給人以極鮮明的印象和極強烈的感受象征象征就是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可以使文章立意高遠,含蓄深刻;化抽象為具體,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賦予文章以深意,給讀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聯(lián)想和想象聯(lián)想,由一種事物想到另一種有關的這兩種手法經常一起使用,可以使文事物,或由眼前的事物回憶起以前的有關事物。聯(lián)想是想起關聯(lián)的事,而想象則是重新組合編排頭腦中的形象、材料,創(chuàng)造出新的內容來章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增強文章的藝術表現(xiàn)力襯托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襯托。襯托可分為正襯與反襯。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抑揚結合正說從反說開始,或反說從正說開始,側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達到使人信服、突出要點的目的??煞譃橄葥P后抑、先抑后揚、揚中有抑、抑中有揚、明揚實抑等幾種在抑揚中形成反差,兩相對照,突出中心;出乎讀者意料,引起新奇的審美效果虛實結合抓住重點,以實襯虛,或以虛襯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能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能鮮明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凸現(xiàn)事物、景物特點,能集中地揭示主旨解題思維構建①指出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②分析概括這種手法表現(xiàn)出來的特定內容③說出具體效果結構技巧核心知識儲備名稱內涵藝術效果開門見山開篇直入正題,不拐彎抹角、拖泥帶水①強調突出中心,使主題鮮明突出;②總領全文;③總起下文;④行文不枝不蔓,干脆利落卒章顯志結尾點明文章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①深化文章內容,升華主題思想;②總結全文,使結構完整;③有水到渠成之感,有強調之效照應題目文章正文與題目照應①緊扣中心寫作,不枝不蔓,行文緊湊集中;②反復點扣題目,對中心有強調突出之效首尾呼應文章開頭與結尾的照應①重復開頭內容,強調突出中心、深化主題;②首尾遙相呼應,結構完整、嚴謹前后照應上下文間內容的前伏后應①使內容完整,真實可信;②構思精巧,行文縝密,結構圓合嚴密伏筆敘事性作品中為下文情節(jié)內容的出現(xiàn)預設的埋伏①使內容完整,真實可信;②構思精巧,行文縝密,耐人尋味;③結構圓合嚴密鋪墊在一個人物出場前或者一個事件發(fā)生前,預先布置局勢,安排一些情節(jié)場景作為征兆,營造氣氛①通過鋪墊,可以渲染氣氛,形成“山雨欲來”的情勢,促使讀者產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②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線索是作者組織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貫串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脈絡①使文章敘述的事情更簡潔明了,更容易突出主題,使中心明確;②使讀者有更清晰的觀感;③使文章有更清晰的邏輯,容易做到緊扣中心組織材料,條理井然,顯得內容集中,脈絡清晰解題思維構建結構方面①開門見山,總領下文②引起下文:為下文寫……埋下伏筆;為下文寫……張本;呼應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調;為……做鋪墊;與下文……形成對比(反襯),使文章有波瀾③承上啟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過渡到……;由……轉而寫到……④總結上文:呼應上文……;點明了全文……的主旨,并進一步……;卒章顯志,表達了……⑤線索:是貫串全文的線索,在文中……次出現(xiàn),……,層層遞進;逐層深入,把……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內容方面是為了寫……或為了說明……(主要內容或主題),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情,營造了……的氛圍,奠定了……的感情基調表達效果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讀者,增強感染力;特殊效果須結合語段所用的表達技巧來談“3審”定方向1.審題型首先明確表達技巧鑒賞題是明考型還是暗考型。所謂明考型,即在題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達特色,如“請分析其表達特色”;所謂暗考型,即題干中帶有“賞析”或“如何描寫(表達)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等詞句。2.審范圍明確所給的材料是片段、局部(如一段或幾段、一段中的畫線句子)的,還是全文、整體的。如果鑒賞的是整體,則首先要考慮表現(xiàn)手法;如果鑒賞的是局部,則首先要考慮修辭手法。3.審角度明確題干要求鑒賞的角度是定向的還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謂“定向”,就是題干明確規(guī)定了鑒賞的角度,如從“修辭手法”角度等?!岸ㄏ颉币话銥閱我唤嵌龋斎?,單一角度還可細化為更小的角度。散文鑒賞題多是多向(多角度)的。[答題步驟]“3步”保規(guī)范題型二鑒賞語言特色語言特色鑒賞與表達技巧鑒賞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鑒賞散文運用的修辭手法既可以說是技巧鑒賞,也可以說是語言特色鑒賞。但鑒賞語言特色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詞造句的特點,體會行文的風格,品味語言的韻味;這一點和鑒賞技巧側重分析手法的如何運用及運用效果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一、掌握必備知識散文常見的語言風格1.豪放所表現(xiàn)的題材多為雄心偉業(yè);所描寫的景象境界開闊;所運用的動詞富有力度,形容詞和副詞色彩鮮明;抒情激越昂揚;多用排比、夸張、反復、反問等修辭手法。2.柔婉所表現(xiàn)的對象纖巧細致,所表現(xiàn)的情感細致纏綿,所描寫的畫面色調柔和,修辭上少用排比、夸張、反問等修辭手法。3.直露表達作者的感受和觀點比較直接。4.含蓄不直接表情達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設問、比喻等修辭手法。5.質樸(平實)語言通俗化、口語化,少用修辭手法,少用描繪性語言。6.華麗(典雅)講究節(jié)奏韻律,多用描繪性語言,多用引用、排比、對偶、用典等修辭手法。7.莊重文章的話題較為嚴肅,語言凝重,句式整齊、完整而綿長,關聯(lián)詞運用完整準確。8.詼諧語氣輕松幽默,多用夸張、反語、擬人等修辭手法,文章有趣味。9.輕松以閑談式的生活語言入文,生活化、口語化。10.簡潔語勢流暢,多用短句。11.細膩多用長句,多用對比和辯證性語言。12.口語自由靈活,親切自然。13.方言地方特色鮮明,表達效果獨特。語言特色鑒賞“4角度”鑒賞角度特點或作用用詞之美動詞、形容詞①準確;②精練;③生動、形象、傳神。疊字、疊詞①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使語言具有繪畫美;②韻律鏗鏘悅耳,使語言富有音樂美;③疊字可以組成整齊的句式,使語言具有建筑美;④疊字能使意思強化,起到強調作用;⑤疊字能使上下文聯(lián)系緊密,使人有一氣呵成之感。反復突出某種思想,強調某種情感,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化用成語或古語富有文采,典雅優(yōu)美。句式之美長句短句結合行文錯落有致,生動活潑,富于變化。整句散句結合句式參差,錯落有致,節(jié)奏頓挫,音韻和諧。風格之美豪放、直白、華麗、精練、凝練、柔婉、含蓄、細膩、典雅、凝重、清新、明麗、樸素、活潑、詼諧等。手法之美修辭之美如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對偶句、反問句等。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描寫之美如白描,細描,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視、嗅、聽結合(有色有聲),對比襯托,鋪陳渲染,等等,使描寫細致生動,形象鮮明。語言特色鑒賞“3步驟”第一步:概括特點從用詞、句式、修辭或風格等角度,用一兩個詞概括。概括時既要考慮到文本語言的一般特征,又要充分考慮所給語言片段的特征。第二步:舉例分析結合文本,緊扣內容(關鍵詞、關鍵句)析作用(對主旨的體現(xiàn)、對情感的表達)。第三步:規(guī)范作答題目所涉及的語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題時應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答案要分點表述,形成合理的順序。另外,指明效果用詞要準確,要注意運用術語。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告緣緣堂在天之靈豐子愷去年十一月中,我被暴寇所逼,和你分手,離石門灣,經杭州,到桐廬小住。后來暴寇逼杭州,我又離桐廬經衢州、常山、上饒、南昌,到萍鄉(xiāng)小住。其間兩個多月,一直不得你的消息,我非常掛念。直到今年二月九日,上海裘夢痕寫信來,說新聞報上登著:石門灣緣緣堂于一月初全部被毀。垂耗傳來,全家為你悼惜。我已寫了一篇《還我緣緣堂》為你伸冤?,F(xiàn)在離開你的忌辰已有百日,想你死后,一定有知。故今展虔具清香一支,為爾禱祝,并為此文告你在天之靈:你本來是靈的存在。中華民國十五年,我同弘一法師住在江灣永義里的租房子里,有一天我在小方紙上寫許多我所喜歡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團成許多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闊,拿起來的都是“緣”字,就給你命名曰“緣緣堂”。當即請弘一法師給你寫一橫額,付九華堂裝裱,掛在江灣的租房里。這是你的靈的存在的開始。后來我遷居嘉興,又遷居上海,你都跟著我走,猶似形影相隨,至于八年之久。到了中華民國廿二年春,我方才給你賦形,在我的故鄉(xiāng)石門灣的梅紗弄里,我的老屋的后面,建造高樓三楹,于是你就墮地。弘一法師所寫的橫額太小,我另請馬一浮先生為你題名。馬先生給你寫三個大字,并在后面題一首偈。我同你相處雖然只有五年,這五年的生活,真足夠使我回想:春天,兩株重瓣桃戴了滿頭的花,在你的門前站崗。門內朱欄映著粉墻,薔薇襯著綠葉。院中的秋千亭亭地站著,檐下的鐵馬丁東地唱著。堂前有呢喃的燕語,窗中傳出弄剪刀的聲音。這一片和平幸福的光景,使我永遠不忘。夏天,紅了的櫻桃與綠了的芭蕉在堂前作成強烈的對比,向人暗示“無?!钡闹晾?。葡萄棚上的新葉把室中的人物映成青色,添上了一層畫意。垂簾外時見參差的人影,秋千架上常有和樂的笑語。門前剛才挑過一擔“新市水蜜桃”,又挑來了一擔“桐鄉(xiāng)醉李”。堂前喊一聲“開西瓜了!”霎時間樓上樓下走出來許多兄弟姊妹。傍晚來一個客人,芭蕉蔭下立刻擺起小酌的座位。這一種歡喜暢快的生活,使我永遠不忘。秋天,芭蕉的長大的葉子高出墻外,又在堂前蓋造一個重疊的綠幕。葡萄棚下的梯子上不斷地有孩子們爬上爬下。窗前的幾上不斷地供著一盆本產的葡萄。夜間明月照著高樓,樓下的水門汀好像一片湖光,四壁的秋蟲齊聲合奏,在枕上聽來渾似管弦樂合奏。這一種安閑舒適的情況,使我永遠不忘。冬天,南向的高樓中一天到晚曬著太陽。溫暖的炭爐里不斷地煎著茶湯。我們全家一來人坐在太陽里吃冬舂米飯,吃到后來都要出汗解衣裳。廊下堆著許多曬干的芋頭,屋角里擺著兩三缸新米酒,菜櫥里還有自制的臭豆腐干和霉千張。星期六的晚上,孩子們陪著我寫作到夜深,常在火爐里煨些年糕,洋灶上煮些雞蛋來充冬夜的饑腸。這一種濕暖安逸的趣味,使我永遠不忘。你是我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我正想在你的懷里度我的晚年,我準備在你的正寢里壽終。誰知你的年齡還不滿六歲,忽被暴敵所摧殘,使我流離失所,從此不得與你再見!我猶記得我同你訣別的最后的一夜,那是十一月十五日,我在南沈浜鄉(xiāng)間已經避居九天了。九天之中,敵機常常來襲。我們在鄉(xiāng)間望見它們從海邊飛來,到達石門灣市空,從容地飛下,公然地投彈。幸而全市已空,他們的炸彈全是白費的。因此,我們白天不敢出市。到了晚上,大家出去搬取東西。這一天我同了你的小主人陳寶,黑夜出市,回家取書,同時就是和你訣別。我裝好兩網籃書,已是十一點鐘,肚里略有些饑。開開櫥門,發(fā)現(xiàn)其中一包花生和半瓶玫瑰燒酒,就拿到堂西的書室里放在酒桌子上,兩人共食。我用花生下酒,她吃花生相陪。我發(fā)現(xiàn)她嚼花生米的聲音特別清晰而響亮,各隆,各隆,各陛……好像市心里演戲的鼓聲。我的酒杯放到桌子上,也夏然地振響,滿間屋子發(fā)出回聲。這使我感到環(huán)境的靜寂,絕對的靜寂,死一般的靜寂,為我生以來所未有。我們在你的樓上的正寢中睡了半夜。天色黎明,即起身入鄉(xiāng),恐怕敵機一早就來。我出門的時候,回頭一看,朱欄映著粉墻,擺桃傍著岜蕉,二十多肩玻璃窗緊緊地關閉著,在黎明中反射出慘淡的光輝。我在心中對你告別:“緣緣堂,再會吧!我們將來再見!”誰知這一瞬間正是我們的永訣,我們永遠不得再見了!我今謹告你在天之靈,我們現(xiàn)在雖然不得再見,但這是暫時的,將來我們必有更光榮的因聚。因為你不是暴敵的侵略的炮火所摧殘的,或是我們的神圣抗戰(zhàn)的反攻的炮火所焚毀的。倘屬前者,你的在天之靈一定同我一樣地憤慨,翹盼著最后的勝利為你復仇,決不會悲哀失望的。倘屬后者,你的在天之靈一定同我一樣地毫不介意;料想你被焚時一定驀地成空,讓神圣的抗戰(zhàn)軍安然通過,替你去報仇,也決不會悲哀失望的。不但不會悲哀失望,我又覺得非常光榮。因為我們是為公理而抗戰(zhàn),為正義而抗戰(zhàn),為人道而抗戰(zhàn)。我們?yōu)橛麣灉绫?,以維持世界人類的和平幸福,我們不惜焦土。你做了焦土抗戰(zhàn)的先鋒,這真是何花等光榮的事。最后的勝利快到了!你不久一定會復活!我們不久一定團聚,更光榮的團聚!1938年(有刪減)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交代寫作緣由和緣緣堂命名、賦形的過程,稱緣緣堂是“靈的存在”,為全文奠定痛惜、悲憤的感情基調。B.日寇的飛機“從容地飛下,公然地投彈”,這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的國民黨毫無抗戰(zhàn)意志,揭示了國民黨的腐敗無能。C.作者寫與緣緣堂訣別的最后一夜中女兒陳寶嚼花生米的聲音,以有聲襯無聲,渲染出當時環(huán)境的死一般的靜寂。D.文章用“你”稱呼緣緣堂,拉近了作者與緣緣堂的距離,便于情感交流,呼告抒情,增強了文章的親切感和感染力?!捐b賞藝術技巧】2.文章第三段寫緣緣堂的春夏秋冬,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3.豐子愷是我國著名畫家,其散文也自成風格。請從選材、語言、情感三個方面簡要賞析本文。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江邊何為深秋的夜晚。我在南京路外灘下了電車,迎面是斜風細雨。我撐起一把油紙傘。我是去向一位同窗十年的老朋友送行的,因為時間還早,有意走得慢一些。夜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我貼著黑黝黝的街屋。在一個倉庫門前站立一會。這一帶路燈昏黃,在蒙蒙細雨中更顯黯淡。偶或從江面上傳來一聲汽笛,碼頭上的夜更覺荒涼。四周一片異樣的寂靜。這真是孤島①之夜,我對自己說。不,不如說是荒島之夜。街燈的朦朧光影里,依稀有兩個人也在躲雨,就在我近處的一個拱形門楣下。雨聲中聽見一個姑娘動人的聲音:“冷熱自己一點也不小心,難道我永遠能在你身邊嗎?”男的卻一言不發(fā)。女的說:“昨晚我父親又罵我了,罵得很兇的,其實他也不想想,他每天吃用從哪來的!唉,有時他喝醉了,又是流淚,又是咒罵自己,也怪可憐的!”男的依然默默無語。透過飄忽的雨絲,一家小酒吧間飄出一陣煙霧,夾雜著吉卜賽女郎挑逗的笑聲和軟綿綿的音樂聲,頃刻間門又關上了。雨似乎小了一點,我舉起油紙傘向十六鋪碼頭走去。想不到我又聽見那姑娘低聲說:“身體總得自己保重一點,還咳不?我們的日子總會來的!”那個男的含含糊糊回答了一句什么話,只顧向江岸那邊眺望。他幾次想說什么,正待啟齒又止住了,或者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話語中透露出抱歉的聲調。原來他們就走在我前面,在同一條路上,兩個人合用一頂很大的黑布傘。我只能看見他們傘下的兩個背影。那個姑娘挽著男朋友一起散步,只顧自己說話,有如幽幽獨語:“我常常想,我們都在受苦,不過我相信,好日子總有一天會落到我們頭上,你說是嗎?”男的似乎驟然想起是在向他發(fā)問,便慌忙點一下頭。真怪,這位學生模樣的青年,不知為了什么事,變得反常和沉默。這時傳來碼頭上起重機裝卸貨包的沉重的聲響。間或響起碼頭工人的邪許②聲。江邊一條小商輪不久將升火待發(fā)。船艙上有一盞半明不暗的燈,如詭譎的眼睛。海關大鐘在一串莊嚴的音樂伴奏后,從容自若地敲了九下。晚上九點整。約定的時間還沒到,我在碼頭上徘徊,轉向鐵欄桿,看著黑魑魅的江水出神。是誰,在鐵欄桿的另一頭唱歌。熟悉的歌曲,凄迷的音調,在空曠的碼頭輕輕飛揚。仔細一聽,是那個姑娘在曼聲低唱。他們挽著胳膊,并肩眺望黃浦江上悒郁的秋夜。在這陰寒濕冷的碼頭上,仿佛就只有他們兩個人。隨后,斷斷續(xù)續(xù)地,那個姑娘訴說著,軛下一股沉重的生活帶來的苦惱。她的聲音像從痛苦深淵里發(fā)出的一種回響。但她并不絕望。她說,有時倚著窗口看天上飄浮的白云,真想飛,飛到高高的藍天上……那聲音恰如寂寞的女孩在編織一個美麗的童話。又下雨了?;璋档臒艄庀拢a頭上籠罩著濃霧般的細雨。一頂寬大黑布傘遮著兩個人影。只聽見那個姑娘清脆的聲音:“我可不能常跟你在一起,別再那么任性,煙酒都該節(jié)制一點?!蓖M#终f:“咳,上回我給你織的那件毛絨背心該穿上了???,你今天倒是怎么啦?不笑,又不說話?!被卮鸷湓~,隨即勉強一笑。“這年頭大家都苦,不是說,生活像泥河一樣地流嗎?咳,生活!不過,我們都還年輕,你得闖出一條路來,是不是?啊,我回去了!”她并沒有馬上移步離開。過了一會,才從傘下探身出來,又立刻想起什么回身進入傘蓋下,依戀地說:“哪,差點忘了,我給你織的一副手套。試試看。暖和吧?今夜你就別送了,那邊有電車站,我不用傘。你早點回去。哦,你不是有信給我嗎?我?guī)е愕男?,看你的信,就像你在我的身邊?!焙诓紓阆裢捓锏拇缶剑@時菌菇下兩雙腳,不管雨水激濺,緊緊貼在一起。我轉過身去。我回頭時,黑布傘下只有一個人。那個男青年黯然地凝望著,在街角消失的一個背影。他佇立著久久不動。忽然又挪步向對街奔去,卻又停步不前,喃喃自語。他猛一轉身,匆匆上船去了。他也是去送朋友遠行的吧,我想。約定的時間已到,該是進艙了。在煙霧彌漫的貨輪客艙里,我的那位十年同窗好友興奮地向我握手。他給我介紹一位和他同上征途的朋友。我一愣。這位朋友過去從不相識,卻又在哪兒見過。不錯,就在剛才,在街頭一角,在碼頭上。他手里那頂黑布傘還在滴著水。腳旁有一件小旅行包。他蒼白的臉上掠過陰郁的微笑,沉靜地說:“我看見你的,先生,我想你一定也看見我們。大時代有許多小插曲,剛才你看到的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我原想當面告訴她,可我不忍向她當面告別,她看了我的信就會明白的。她不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子,她想得開,她會原諒我而且祝福我。你看,我的心,我的手,有多溫暖,不都是她給我的嗎?”帶著這片溫暖,他就要上路了。我的同窗好友聽畢這個生活中偶然的故事,不禁呵呵大笑,倒在席地鋪開的床位上。說者沉思了一會,隱藏著不易覺察的眼淚,背轉身去看舷窗外秋雨連綿的黑夜。今夜他們都要奔向憧憬已久的遠方,讓我也為他們祝福吧!1940年10月(有刪改)【注】①上?!肮聧u時期”是一個歷史名詞,指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被日寇占領期間的上海。所謂“孤島”指的是上海公共租界(不包括虹口、楊樹浦兩區(qū))和法租界。“孤島”雖然地方不大,卻匯聚了上海文化界大批愛國青年和革命知識分子。②邪許:眾人共同致力時的呼聲,即“號子”,語出《淮南子》。4.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半明不暗的燈,如詭譎的眼睛”“黑魅魅的江水”“濃霧般的細雨”這些意象暗示了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男青年正因此而迷惘,彷徨。B.文中畫橫線語句運用比喻手法與動作、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這對青年男女的真摯愛情,同時也為后文“他手里那頂黑布傘還在滴著水”埋伏筆。C.“大時代有許多小插曲,剛才你看到的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作者意在借男青年這句話表達特殊時期人們無法承受許多意想不到的災難。D.本文從第三人稱敘述“我”秋夜江邊送友遠行的見聞和感受,著重描寫一位姑娘對男友的臨別叮嚀,表達了女性覺醒、追求幸福的主題。5.文章開頭兩段描寫的景物呈現(xiàn)出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捐b賞藝術技巧】6.有評論指出,成功地吸取電影藝術形式的表現(xiàn)手法,是何為散文創(chuàng)作的一個突出特點。請細讀全文,指出其借鑒電影藝術形式的兩個例子,并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胡桃云片豐子愷憑窗閑眺,想竟一個隨感的題目。說出來真覺得有些慚愧:今天我對于展開在窗際的“一?二八”戰(zhàn)爭的炮火的痕跡,不能興起“抗日救國”的憤慨,而獨仰望天際散布的秋云,甜蜜地聯(lián)想到松江的胡桃云片。也想把胡桃云片隱藏在心里,而在嘴上說抗日教國。但虛偽還不如慚愧些吧。三四年前在松江任課的時候,每星期課畢返上海,黃包車經過望江樓隔壁的茶食店,必然停一停車,買一尺胡桃云片帶回去吃。這種茶食是否為松江的名物,我沒有調查過。我是有一回同一個朋友在望江樓喝茶,想買些點心吃吃,偶然在隔壁的茶食店里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以后,我每次攜了藤筐坐黃包車出城的時候必定要買。后來成為定規(guī),那店員看見我的車子將停下來,就先向櫥窗里拿一尺糕來稱分量。我走到柜前,不必說話,只需摸出一塊錢來等他找我。他找我的有時是兩角小洋,有時只幾個鋼板,視糕的分量輕重而異。每月的糕錢約占了我的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我為什么肯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來按星期致送這糕店呢?因為這種糕實有使我歡喜之處,且聽我說:云片糕,這個名詞高雅得很?!霸破倍质歉獾纳?、形狀的印象的描寫。其白如云,其薄如片,名之曰云片,真是高雅而又適當。假如有一片糕向空中飛,我們大可用古人“白云一片去悠悠”之句來題贊這景象。但我還以為這名詞過于象征了些。因為糕的厚薄固然宜于稱片,但就糕的形狀上看,“云”字似覺不切。這糕的四邊是直線,四根直線圍成一個長方形。用直線圍成的長方形來比擬天際繚繞不定的云,似乎過于象征而有些牽強了。若把“云片”二字專用于胡桃云片上,那么我就另有一種更有趣味的看法。胡桃云片,本是加有胡桃的云片糕的意思。想象它的制法,大約是把一塊一塊的胡桃肉裝入米粉里,做成一段長方柱形,然后用刀切成薄薄的片。這樣一來,每一片糕上都有胡桃肉的各種各樣的切斷面的形狀。胡桃肉的形體本是非常復雜,現(xiàn)在裝入糕中而切成片子,就因了它的位置、方向及各部形體的不同,而在糕片上顯出變化多樣的形象來。試切下幾片來,不要立刻塞進口里,先來當作小小的畫片觀賞一下。有許多極自然的曲線,描出變化多樣的形象,疏疏密密地排列在這些小小的畫片上。倘就各個形象看:有的像果物,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鳥獸。就全體看:有時像蠧魚鉆過的古書,有時像別的世界的地圖,有時像古代的象形文字,然而大都疏密無定,頗像現(xiàn)在窗外的散布著秋云的天空。古人詩云:“人似秋云散處多。”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地分散而疏密無定的。這頗像胡桃云片上的模樣。故我每吃胡桃云片便想起秋天,每逢秋天便想吃胡桃云片。根據我這看法而稱這種糕曰“胡桃云片”,豈不更為雅致適切、更有趣味嗎?松江人似乎曾在胡桃云片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畫意。他們所制的糕,不像別處的產物似的僅在云片中嵌入胡桃肉,他們在糕的四周用紅色的線條作一黃金律的緣,而把胡桃的斷面裝點在這緣線內。這宛如在一幅中國畫上加了裝棘,或是在一幅西洋畫上加了鏡框,畫的意趣更加煥發(fā)了。這些胡桃肉受了緣的隔離,已與實際的世間絕緣,不復是可食的胡桃肉,而成為獨立的美的形體了。因這緣故,松江的胡桃云片使我特別歡喜。辭了松江的教職以后,我不能常得這種胡桃糕,但時時要想念它——例如今天憑窗閑眺而望天際散布的秋云的時候。讀者也許要笑:“你在想吃松江胡桃糕,何必絮絮叨叨地說出這一大篇!”不,不,我要吃糕很容易:到江灣街上去買兩百文胡桃肉,七個銅板云片糕,拿回家來用糕包裹胡桃肉,閉了眼睛塞進嘴里,嚼起來味道和松江胡桃云片完全一樣。我想念松江胡桃云片,是為了想看。至少,半是為了想看,半是為了想吃。若要說吃,我吃這種糕是并用了眼睛和嘴巴的。我們中國的市上,僅用嘴巴吃的東西太多了。因此使我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來按星期致送松江的糕店,又使我在江灣的窗際遙遙地想念松江的胡桃云片。我希望中國到處的市上,并用眼睛和嘴巴來吃的東西漸漸多起來。不但嘴吃的東西,身體各部所用的東西,也都要教眼睛參加進去才好。我又希望中國到處的市上,并用眼睛和身體來用的東西也漸漸多起來。(有刪改)7.下列對作品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二段介紹了寫作背景,作者在緊張壓抑的時代環(huán)境下,甜蜜的聯(lián)想到胡桃云片。體現(xiàn)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B.第三段通過寫作者經過茶食店必買云片糕、店員與作者的默契以及糕錢所占每月薪水的份額等,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云片糕的喜愛。C.作者起初說“云片”二字是“糕的色彩、形狀的印象的描寫”,用來形容“白如云”“薄如片”的糕很適合,但隨后又否定了這個觀點。D.文章結尾部分,作者直抒胸臆,用“我希望……我又希望……”表達了自己希望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愿望。8.下列對作品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十分簡短,卻有統(tǒng)攝全篇的作用,作者說想寫一篇隨感,馬上就想到了胡桃云片,表現(xiàn)了作者對胡桃云片的喜愛之情。B.“說起來真覺得有些慚愧”“且聽我說”等語言,極富生活氣息,同時也可以拉近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C.文章中引用了古人詩句“白云一片去悠悠”來表現(xiàn)云片之名的“高雅”,生動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詩意,使文章更有韻味。D.倒數第二段,作者運用想象的手法,設想讀者對自己提出質疑,進而點出作者想念松江胡桃云片的原因之一是“為了想看”?!捐b賞語言】9.請賞析文中劃線句的語言特點。10.有人說《胡桃云片》里藏著一個“從容雅致”的豐子愷,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理解。從乾陵到茂陵林非汽車開出了西安市區(qū),就在一片望不見邊緣的丘陵地上,緩緩地攀登著。這黃土高原上,有多少數不清的方陣:火紅的,是辣椒;碧綠青翠的,是玉米;黃澄澄一片的,是收割后耙平的土地。這繽紛的色彩,這幾何的圖形,多么秀麗迷人。莊稼人的手真巧,心真靈,我覺得自己似乎是進了藝術家們精心開墾的花園。在這些圖案的外面,卻又是蒼茫、遼闊和雄渾的大地,層層地包圍著它,不由得使我從心底里感到舒展,想要伸出手掌,觸摸那離得很近的天空,扯幾朵白云下來。在這高原上,望著頭頂的云彩,沉思著天地的悠悠,回憶著祖先的足跡,我的多少情思,隨著起伏的丘陵,越過人生,越過歷史,在半空里翱翔,就這樣到達了乾陵底下的一片平灘上。我沿著夾道的石俑,穿過兩行碧綠的楓樹,往頂上攀去。這埋葬著武則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遠遠看去,也許只能說是一座矮矮的小丘。我心里想,走不了幾步路,就能站在頂上眺望了。不過真的走起來,卻還挺費勁的,那一段陡峭的土路,爬得我氣喘吁吁,額頭冒汗,幸好路畔有叢叢的柏樹,遮住燥熱的陽光,陣陣的涼風,習習吹來,喚起了我跋涉的興致,于是信步走了上去。我的心兒在胸口突突地跳,喉嚨里不住地喘著粗氣,原來我剛才過早地輕視它了。我將會功虧一簣,屈服于被自己輕視的小丘嗎?絕對不行,這不合我的脾氣,于是我在亂石中,尋覓著平穩(wěn)的立腳點,左手按住石塊的邊緣,右手拉住石縫里的青草,連奔帶跑,總算走到了小丘的頂上。這里,是附近一大片平原的制高點。往四周極目遠眺,蒼茫的大地盡收眼底。連同武則天在內的多少帝王,或者是不用帝王稱號的那些獨裁者,當他們活在世上時,都想牢牢地統(tǒng)治這幽谷里無數的子民;一旦死去,還要將他們的尸骨,永遠高踞在百姓的頂巔。這是多么狂妄和愚蠢的念頭,對于不甘心做奴隸的人們,對于具有自尊心的人們來說,是多大的不公,多大的侮辱??墒撬麄冊谏耙苍S不會想到,千百年后竟有許多平凡的人們,站在他們的頭頂,緬懷往昔和瞻望未來。讓他們的幽靈在地下哭泣吧,多少平凡的人們,終將撥開專制的迷霧,走向自由和平等的坦途。看完了乾陵,背著一身歷史的重擔,我又乘上車,趕往南邊百里以外的茂陵去。在陰沉沉的暮靄中,遠遠望著那座埋葬漢武帝劉徹的墳墓,覺得很晦暗和凄涼。比起陡峭的乾陵來,它自然要矮小得多了。不過它的形狀也規(guī)則得多了,簡直是最為標準的梯形圖案。有幾個操著南方口音的老人,冒著零零落落的雨絲,在路旁眺望著這座土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知道是充滿感情的膜拜,還是含有理性的否定。當我在暮色蒼茫中.匆匆趕往霍去病墓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在他的墓前憑吊一番,對這個年輕有為的大將軍作歷史的遐想了。雖然他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曾在我的青年時代,鼓舞過我踏上人生的途程。我迎著一陣陣潮濕的霧氣,迎著從天頂上垂下的夜幕,大步流星地往前走去,終于尋覓到了墓側的石雕。這十多件藝術品都凝結了那些無名藝術家構思的智慧,天真的情趣,看似幼稚和笨拙,卻透出一股晶瑩的靈氣。瞧瞧那個石俑吧,只是就著一塊橢圓形的巨石,稍加鑿磨,便活脫脫成了個焦躁不安的人,睜大了眼睛,緊緊閉住了闊嘴,在詛咒著天道的不公。瞧他那碩大的手,還伸開粗糙的指頭,緊緊壓住自己凸起的肚子,憋著滿腹的怒氣,實在太難以忍受了。我像是看到了他在不住地抽噎??赐炅耸耍疫€想仔細揣摩那座人與熊搏斗的石雕,可是天色愈益昏暗,我只好邁開腳步,瀏覽了精神抖擻的臥牛,英姿勃發(fā)的躍馬,眈眈疾視的伏虎。而當我站在那座馬踏匈奴的石雕前,辨認著威武的馬頭下面,在那石像仰起的臉頰上,眼睛和鼻梁都被壓扁了似的,可是他拉住馬腹的手指,卻鏤刻得太清晰了,顯出一股蠕動和掙扎的力量。這無名的藝術家,用模糊的影子強調那石像猙獰的神情,卻又用分明的筆法強調他抗拒的力量,審美的情趣實在豐富多彩,像這樣來刻畫力度的藝術似乎還不多見,它頓時使我想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那樣磅礴的氣勢。我深深慶幸著今天這后半段的旅程,能在無意間親炙不少稀世的藝術珍品。從黎明到黃昏,我在汽車里顛簸了將近四百里路,我的收獲卻或許是漂洋過海也無法得到的。(有刪改)1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先寫自己認為乾陵只是矮矮的小丘,后又寫攀登時氣喘吁吁,但最終也不放棄,意在突出自己倔強頑強的性格。B.文中寫到漢武帝墓前幾位老人的眺望,并對他們的心理進行想象和揣摩,實則表現(xiàn)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思考。C.在寫到霍去病墓時,作者只引用了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話,卻足以表現(xiàn)出他對霍去病的無限敬重。D.作者在寫石俑和馬踏匈奴的石雕時,并未簡單地停留于對其外在形態(tài)的描摹,而是善于抓住其中神韻,刻畫得形象而有靈性。1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篇游記散文,作者以景點、行蹤順序來安排材料,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B.第2段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黃土高原色彩絢爛、蒼茫雄渾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土地的贊美。C.有別于游乾陵對墓本身的感慨,作者在游茂陵時將重點放在了墓旁的石雕上,在對石雕作品的細致刻畫中,帶領讀者游弋于永恒的藝術空間。D.文章將重心放在對歷史的“遺作”——陵墓的夾敘夾議上,以敘襯底,以議調色,并融注史實,行文舒展,可謂耐人尋味。【賞析語言】13.請簡要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4.文章最后作者寫道:“我在汽車里顛簸了將近四百里路,我的收獲卻或許是漂洋過海也無法得到的。”你認為作者都收獲了什么?請結合原文分析。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大地山河①茅盾住在西北高原的人們,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區(qū)域所謂“水鄉(xiāng)”的居民的生活。所謂“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也還不是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缺少那交錯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聽說人家的后門外就是河,站在后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欸乃,飄然而過,總有點兒難以構成形象的罷?沒有到過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陜西罷——如果只看地圖,大概總以為那些在普通地圖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鄉(xiāng)那些不見于普通地圖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罷?至少總以為這些河終年湯湯,可以行舟的罷?有一個朋友曾到開封,那時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卻還不知道他腳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黃河堤岸。他向下視,只見有幾股細水,在淤黃泥沙中流著,他還問“黃河在哪里?”卻不知這幾股細水,就是黃河!原來黃河在水淺季節(jié),就是幾股細水!大凡在地圖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淺,就是和江南的溝渠一樣的東西。擺幾塊石頭在淺處,是可以徒涉的。烏魯木齊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當我看見馬車涉河而過的時候,我驚訝于這就是烏魯木齊河!學生們卷起褲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親見,也覺得可驚,因為延水在地圖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但是當夏季漲水的當兒,這些河卻也實在威風,聽說延水一次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