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模具分析+分模+模架+零件圖+全套設計說明_第1頁
proe模具分析+分模+模架+零件圖+全套設計說明_第2頁
proe模具分析+分模+模架+零件圖+全套設計說明_第3頁
proe模具分析+分模+模架+零件圖+全套設計說明_第4頁
proe模具分析+分模+模架+零件圖+全套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務一:設計項目方案分析任務二:設計開關外殼的成型零件要求:將本產(chǎn)品合理分型,并設計出成型零件。設計參照如下設計流程1加載參照模型加載參照模型,一定要使開模方向指向坐標系的Z軸方向。步驟01建立工作目錄打開pro/E軟件,接著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文件]/[設置工作目錄]選項,彈出[選取工作目錄]對話框,然后選擇指定一個自已建的目標文件夾,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工作目錄的設置,并將任務立的"kgwk.prt"模型復制到工作目錄中。步驟02新建文件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文件]/[新建]選項或在[文件]工具條中單擊[新建]按鈕,彈出[新建]對話框。接著選中[制造]單選按鈕,在"子類型"選項區(qū)中選擇"模具型腔"單選按鈕,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gjt",接著選擇mmns-mfg-mold〔公制模板,然后單擊按鈕進入模具設計界面,如圖所示。圖步驟03打開參照零件在[模具/鑄件制造]工具條中單擊[選取零件]按鈕,彈出[打開]對話框,選取工作目錄中的"kgwk.prt"文件,單擊,打開[布局]對話框,然后單擊"參照模型起點與定向"下方的箭頭,打開[菜單管理器],選擇"動態(tài)",打開[參照模型方向]對話框,根據(jù)圖-所示進行操作。圖參照零件布局如圖所示。圖步驟04保存文件執(zhí)行菜單欄中的"文件>保存"命令,保存文件。設計流程2應用收縮在[模具/鑄件制造]工具欄中單擊[按尺寸收縮]按鈕,彈出[按尺寸收縮]對話框,在繪圖區(qū)域中選取參照模型和坐標系PRT_CSYS_DEF,再在彈出的"按比例收縮"對話框中輸入收縮比率為"0.01",單擊確定按鈕完成設置。如圖-所示。圖-設置收縮設計流程3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用手動方法創(chuàng)建模具工件。步驟01打開拉伸操作窗口操作方法如圖所示。圖步驟02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設置如圖所示草繪平面。圖設置如圖所示草繪參照。圖草繪如圖所示矩形。圖選擇拉伸方式為"向兩側拉伸",拉伸長度為44。步驟03修改工件在左側模型樹結構中右鍵單擊工件"PRT001.PRT",選擇"打開",打開一個新的窗口。圖-選擇上表面為草繪平面,做一個拉伸特征,拉伸長度為"4",拉伸方向指向工件部,尺寸如圖所示。圖-設置草繪平面再選擇下表面為草繪平面,做一個同樣的拉伸特征,結果如圖所示。在主菜單欄中依次選擇[窗口]/[關閉],關閉窗口。圖-設計流程4創(chuàng)建分型曲面步驟01創(chuàng)建分型面1依次點擊主菜單"插入"、"拉伸"命令,打開拉伸操控板,做如圖所示選擇。圖-選擇工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用"通過創(chuàng)建圖元"按鈕抽取如圖所示左右兩個圓形。圖-確定后退出草繪,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選擇"拉伸到選定的曲面"按鈕,選擇開關外殼底部壁〔如果選不中,可先點擊鼠標右鍵,選中后在點擊鼠標左鍵確定,如圖所示。圖-步驟02創(chuàng)建分型面2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仍然選擇工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草繪圖所示一個圓形。圖-確定后退出草繪,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選擇"拉伸到選定的曲面"按鈕,選擇開關外殼底部壁,如圖所示。圖-再選擇工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做曲面拉伸特征,如圖所示,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方式為"盲孔",拉伸尺寸為2。圖-在左側模型樹結構上方單擊"設置"、"樹過濾器",打開"模型樹項目"對話框,勾選"特征",然后確定,如圖所示。按下"ctrl"鍵選中模型樹中的"拉伸2"、"拉伸3",點擊主菜單上的"編輯"、"合并"命令,選擇適當合并方向,合并結果如圖所示。圖-按下"ctrl"鍵選中模型樹中的"拉伸2"、"拉伸3"、"合并1"三項,右鍵選擇"組",點擊"編輯"菜單中的"鏡像",選擇"MOLD_RIGHE"為鏡像面,在另一側鏡像一同樣的曲面。步驟03創(chuàng)建分型面3在模型樹中將剛才創(chuàng)建的曲面特征和組包含的拉伸曲面特征全部隱藏。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元件模型側面為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另一側面。圖-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草繪如圖所示圖形,拉伸尺寸為2。圖-合并兩個拉伸曲面,合并結果如圖所示。圖-步驟04創(chuàng)建分型面4在模型樹中將剛才創(chuàng)建的曲面特征隱藏。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工件下地面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草繪如圖所示圖形。圖-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元件模型底部表面,如圖所示。圖-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圖-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尺寸為2。圖-按下"ctrl"鍵選中模型樹中的"拉伸5"、"拉伸6",點擊主菜單上的"編輯"、"合并"命令,選擇適當合并方向,合并結果如圖所示。圖-按下"ctrl"鍵選中模型樹中的"拉伸5"、"拉伸6"、"合并2"三項,右鍵選擇"組",點擊"編輯"菜單中的"鏡像",選擇"MOLD_FRONT"為鏡像面,在另一側鏡像一同樣的曲面。按下"ctrl"鍵選中模型樹中的" 組COPIED_GROUP1”圖-步驟05創(chuàng)建分型面5在模型樹中將剛才創(chuàng)建的曲面特征和組包含的拉伸曲面特征全部隱藏。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元件模型底面外表面。圖-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尺寸為2。圖-用于步驟04同樣的方法合并曲面并鏡像曲面特征,得到如圖所示曲面。圖-步驟06創(chuàng)建分型面6在模型樹中將剛才創(chuàng)建的曲面特征和組包含的拉伸曲面特征全部隱藏。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指定的元件模型底面外表面。圖-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尺寸為2。圖-用于步驟05同樣的方法合并曲面并鏡像曲面特征,得到如圖所示曲面。圖-步驟07創(chuàng)建分型面7在模型樹中將剛才創(chuàng)建的曲面特征和組包含的拉伸曲面特征全部隱藏。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建立適當參照。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指定的元件模型底面表面。圖-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尺寸為。圖-用于步驟06同樣的方法合并曲面并鏡像曲面特征,得到如圖所示曲面。圖-步驟08創(chuàng)建分型面8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指定的元件模型底面外表面。圖-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尺寸為2。圖-合并這兩個拉伸特征,合并結果如圖所示。圖-步驟09創(chuàng)建分型面9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元件側面為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指定的元件模型指定表面。圖-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工件側面為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指定的元件模型外表面。圖-合并這兩個拉伸特征,"選項"中勾選"",合并結果如圖所示。圖-用于步驟04同樣的方法并鏡像曲面特征,得到如圖所示曲面。圖-步驟10創(chuàng)建分型面10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與上一步同樣的元件模型指定表面。圖-用于步驟04同樣的方法鏡像曲面特征,得到如圖所示曲面。圖-步驟11創(chuàng)建分型面11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與上一步同樣的元件模型指定表面。圖-用于步驟04同樣的方法鏡像曲面特征,得到如圖所示曲面。圖-步驟12創(chuàng)建分型面12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工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與上一步同樣的元件模型指定表面。圖-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與上一步同樣的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尺寸為2。圖-合并這兩個拉伸特征,合并結果如圖所示。圖-步驟13創(chuàng)建分型面13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工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到與上一步同樣的元件模型指定表面。圖-繼續(xù)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工件上表面為草繪平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點擊"選項",勾選"封閉端",拉伸尺寸為2。圖-合并這兩個拉伸特征,用于步驟04同樣的方法鏡像曲面特征,得到如圖所示曲面。圖-步驟14創(chuàng)建分型面14創(chuàng)建曲面拉伸特征,選擇工件側面為草繪平面,草繪一條直線,如圖所示,拉伸到工件另一側面。圖-設計流程5分割體積快步驟01分割第1個型芯用鼠標右鍵在左側模型樹中取消所有隱藏曲面面組,在[模具/鑄件制造]工具欄中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彈出[分割體積塊]菜單管理器,選擇"兩個體積塊"、"所有工件"、"完成",選擇分型面1并單擊確定,如圖所示。圖選擇"島1"、"完成選取",如圖所示。圖在"分割"操控板單擊"確定",打開"屬性"對話框,單擊"著色",輸入名稱"101",如圖所示。圖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輸入名稱"10101",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02分割第2個型芯遮蔽工件,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如圖所示。圖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如圖所示。圖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2的兩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如果選不中,可先單擊鼠標右鍵,再單擊鼠標左鍵,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10102",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03分割第3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選擇分型面3的兩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10103",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04分割第4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選擇分型面12的曲面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10104",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05分割第5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13的兩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10105",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06分割第6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4的4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島4"、"島5"、"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20101",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07分割第7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5的4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島4"、"島5"、"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20102",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08分割第8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6的8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島4"、"島5"、"島6"、"島7"、"島8"、"島9"、"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20103",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9分割第9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7的4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島4"、"島5"、"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20104",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10分割第10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8的2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20105",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11分割第11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9的8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島4"、"島5"、"島6"、"島7"、"島8"、"島9"、"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30101",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12分割第12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30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9的8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4"、"島5"、"島7"、"島8"、"島12"、"島13"、"島15"、"島16"、"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30101",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13分割第13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11的4個面組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2"、"島3"、"島4"、"島5"、"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30101",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14分割第14個型芯單擊[分割體積塊]按鈕,選擇"一個體積塊"、"模具體積塊"、"完成",在彈出的"搜索工具"對話框中,選擇"101"添加到右側,單擊"關閉",按"ctrl"鍵選擇分型面14并單擊確定,在"島列表"菜單選擇"島1"、"完成選取"再次確定,再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單擊"著色",輸入名稱"201",完成分割,如圖所示。圖步驟15抽取體積快在[模具/鑄件制造]工具欄中單擊[創(chuàng)建模具元件]按鈕,彈出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模具元件]菜單管理器,然后根據(jù)圖所示進行操作。圖設計流程6設計澆道模具元件抽取完成后,開始設計澆道,本模具的型腔布局為一模兩腔式,流道設在分型面上,澆口位置有加強筋,故采用潛伏式澆口。步驟01設計主流道在上方主菜單點擊"插入"、"拉伸",選擇上表面為草繪面,建立兩個參照,繪制直徑為"6"的圓,拉伸到下一個平面。如圖-所示。圖步驟02設計分流道在"菜單管理器"中單擊"特征"、"型腔組件"、"流道"命令,如圖-所示,進入[流道]操控板。圖在"形狀"一欄選擇"倒圓角",在下方輸入直徑為"6",點擊確定,圖選擇主分型面為草繪平面〔如果選擇不中可嘗試點擊右鍵選擇,再用左鍵確定,再選擇兩個參照方向,運用直線工具進行草繪。草繪完成后進入相交元件對話框,點擊自動添加,選擇"10104.prt",連續(xù)點擊確定完成。圖步驟03設計澆口在上方主菜單點擊"插入"、"旋轉",選擇中心側立分型面為草繪平面,建立兩個參照,繪制如圖-所示草繪圖形,確定完成,再將旋轉特征鏡像成左右兩個。圖設計流程7創(chuàng)建鑄模在"菜單管理器"中單擊"鑄模"、"創(chuàng)建"命令,在程序提示輸入名稱時輸入"KGWK_MOLDING",程序自動創(chuàng)建出鑄模,右鍵點擊左側模型樹中的"KGWK_MOLDING.PRT"打開,如圖-所示。通過鑄??梢杂^察到,塑膠能夠根據(jù)設計的澆鑄系統(tǒng)生成兩個完整的制品,所以澆注系統(tǒng)和分型面的設計是合理的。圖在模型樹上方點擊"顯示"、"層樹",點擊"層"、新建一個層,打開"層屬性"對話框,在窗口右下角選擇"面組",將所有分型面一一選中,加入到新層的屬性中,然后確定,右鍵點擊模型樹中該層,將其隱藏。設計完成,保存項目。任務三:設計開關外殼的模架機構要求:設計出本產(chǎn)品的模架機構,設計合理,受力均勻,無干涉現(xiàn)象。設計參照如下型腔組件設計完成后,可以開始設計模架,開關外殼模具中需要設計兩個滑塊及導軌機構。設計流程1EMX5.0項目準備步驟01設置工作目錄打開Peo/E軟件,接著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文件]/[設置工作目錄]選項,彈出[選取工作目錄]對話框,然后選擇已建立的文件夾,并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工作目錄的設置,并將前面設計的分模項目保存于該文件夾中。步驟02定義新項目在[EMX5.0]工具條中單擊[新建]按鈕,彈出[定義新項目]對話框,在彈出的"項目"對話框中輸入"kgyk_moldbase",零件前綴為"mojia",后綴可設計自己特有的標記,并在"單位"選項區(qū)中勾選"mm"復選框,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EMX項目的新建操作,如圖-所示。圖步驟03添加元件在[工程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添加組件]按鈕,彈出[打開]對話框,接著打開"kgwk.asm"文件,彈出[添加組件]操控板,設置"MOLD_RIGHT"基準面與"MOLDBASE_Y_Z"基準面對齊,"MOLD_FRONT"基準面與"MOLDBASE_X_Z"基準面對齊,主分型面與"MOLDBASE_X_Y"基準面對齊,如圖所示。圖步驟04項目分類在上方EMX5.0工具菜單中依次選擇[項目][分類]彈出分類對話框,然后根據(jù)圖-所示進行設置。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完成項目的準備工作。圖設計流程2創(chuàng)建滑塊和斜導柱步驟01創(chuàng)建滑塊單擊[組件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新建]按鈕,選擇"零件""實體",輸入名稱"hk",單擊"確定",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創(chuàng)建特征"。圖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MOLDBASE_X_Y基準面為草繪平面,繪制如圖所示草圖。圖單擊確定,拉伸結果如圖。圖繼續(xù)做拉伸切除特征,如圖所示。圖做拉伸特征,如圖所示。圖繼續(xù)做拉伸切除特征,如圖所示。圖步驟02創(chuàng)建斜導柱在模型樹中右鍵點擊組件"KGWK_MOLDBASE.ASM",用"激活"命令激活組件,單擊[組件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新建]按鈕,選擇"零件""實體",輸入名稱"xdz",單擊"確定",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創(chuàng)建特征"確定完成。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MOLDBASE_X_Y基準面為草繪平面,繪制如圖所示草圖。圖做拉伸切除,如圖所示圖在斜導柱底部做倒圓角,半徑為"4"。完成后右鍵點擊組件"KGWK_MOLDBASE.ASM"激活。選擇主菜單"編輯"、"元件操作"命令,在打開的"菜單管理器"中選擇"切除",先點擊滑塊,然后中建確定,再點擊斜導柱,中建確定?;瑝K即被斜導柱切除,如圖所示。圖右鍵激活滑塊,用旋轉切除工具將斜孔直徑擴大至"12.5",并應用倒圓角工具間圓孔邊沿部分倒圓角,半徑為"1",如圖所示。圖激活組件"KGWK_MOLDBASE.ASM",保存文件,在[工程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添加組件]按鈕,彈出[打開]對話框,接著打開"hk.prt"文件,彈出[添加組件]操控板,設置上表面與原滑塊上表面對齊,左側面與原滑塊右側面對齊,前側面與"MOLDBASE_X_Z"基準面對齊,如圖所示。圖繼續(xù)添加組件,選擇"xdz.prt"文件,設置"插入""對齊"約束,如圖所示。圖設計流程3修改型腔組件步驟01點開"KGWK.ASM"組件,激活"30101.prt",做拉伸特征,選擇滑塊上表面為草繪面,拉伸到滑塊下表面,如圖所示。圖步驟02激活"30102.prt",做拉伸特征,選擇滑塊上表面為草繪面,拉伸到滑塊下表面,如圖所示。圖步驟03激活"30103.prt",做拉伸特征,選擇滑塊上表面為草繪面,拉伸到滑塊下表面,如圖所示。圖步驟04激活"101.prt",做拉伸特征,選擇其側面為草繪面,拉伸切除,到另一側面,如圖所示。圖設計流程4加載標準模架開關外殼模具中帶兩個側滑塊,斜導柱要安裝在定模,動模和定模部分都有鑲件,因而動模和定模部分都需要增加墊板。步驟01載入模架在EMX6.0工具菜單中依次選擇[模架]/[組件定義],打開組件定義對話框,點選左下角"從文件載入組件定義"按鈕,打開"載入EMX組件"對話框,選擇"futaba_s"系列中的"SB_Type"組件,點選右下角的"從文件載入"按鈕,點擊確定,回到組件定義對話框,如圖所示。圖步驟02修改模架參數(shù)在尺寸欄選擇"200×200",在彈出的"EMX更新"對話框選擇確定,這一步將模板的長和寬進行了修改。右鍵點擊A板,打開A[板]設置對話框,設置板的厚度為30,如圖所示。圖右鍵點擊S板,打開S[板]設置對話框,設置板的厚度為"17.23",如圖所示。圖用同樣的方法設置B板厚度為20;右鍵單擊A板導套,設置長度為29,設置B板導套長度為14如圖所示。圖右鍵單擊導柱,設置長度為67,如圖所示。圖步驟03裝配定位環(huán)和澆口襯套選擇定模定位環(huán),打開[定位環(huán)]對話框,按圖設置。圖選擇主澆道襯套,打開[主澆道襯套]對話框,按圖設置。圖步驟04設置型腔切口單擊下方的型腔切口按鈕,打開型腔[型腔]對話框,輸入數(shù)據(jù)如圖,點擊確定。圖單擊確定,關閉[模架定義]對話框。設計流程5修改模架元件在操作中,為了排除干擾,可先將部分元件隱藏,操作完成后再取消隱藏。步驟01修改A板激活A板,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上表面為草繪平面,選擇向下切出一個"130×110"的切口,切除到型腔上表面;再以此平面為草會面,再向下切出一個"124×48×4”的切口如圖所示圖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旋轉]按鈕,以"MOLDBASE_Y_Z"為草繪面,做旋轉切除特征,左右各一,如圖所示。圖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下表面為草繪平面,選擇向上切除材料,拉伸高度為"9.13",如圖所示。圖單擊[組件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新建]按鈕,選擇"零件""實體",輸入名稱"yk",單擊"確定",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創(chuàng)建特征"確定完成。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A板上表面為草繪平面,繪制如圖所示草圖。圖步驟02修改B板右鍵單擊動模板〔B板激活,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上表面為草繪平面,選擇向下切除材料,尺寸為"124×48×4”,確定點擊[窗口]/[關閉],關閉窗口,圖繼續(xù)切除如圖所示切口。圖步驟03修改S板激活S板,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以側面為草繪面,將S板切除成滑塊導槽的形狀,如圖所示。圖用拉伸的方法將導槽中間的缺口補齊,并將復位銷的四個圓孔打通,如圖所示。圖步驟04修改澆口襯套激活A板,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MOLDBASE_Y_Z"為草繪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將澆口襯套多出部分切除。圖激活定模座板,用拉伸和倒圓角的方法將澆口襯套的位置切出,如圖所示。圖用同樣的方法在"yb.prt"、"10104.prt"上切出澆口襯套的位置〔直徑為"10"的圓孔,如圖所示。圖步驟05添加壓緊塊單擊[組件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新建]按鈕,選擇"零件""實體",輸入名稱"yjk",單擊"確定",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創(chuàng)建特征"確定完成。在[基礎特征]工具條中單擊[拉伸]按鈕,選擇"MOLDBASE_Y_Z"為草繪面,草繪如圖所示圖形,拉伸方式選擇"向兩端拉伸",拉伸尺寸為"60"。圖用同樣的方法在另一側做一個同樣的壓緊塊,命名為"yjk_2"。激活定模座板,用拉伸的方法將壓緊塊的位置切出,如圖所示。圖設置完成后,裝配所有元件,點擊工具欄中的"裝配/拆解元件"按鈕,打開"元件狀態(tài)"窗口,點擊"全選"后確定。圖設計流程6設計冷卻機構步驟01設計A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