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教學課件_第1頁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教學課件_第2頁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教學課件_第3頁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教學課件_第4頁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知識梳理一、歐洲的聯合1.西歐經濟恢復與發(fā)展的原因:西歐國家借助原有的工業(yè)基礎;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的援助;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制定恰當的經濟發(fā)展政策。2.歐洲共同體建立過程:20世紀50年代初,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六國又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三個組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3.歐盟:1993年,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了歐洲聯盟。二、美國的發(fā)展二戰(zhàn)后發(fā)展情況: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刺激了經濟的繁榮,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發(fā)展速度緩慢。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現了“新經濟”,其特征為全球化和信息化。三、日本的崛起1.二戰(zhàn)后美國對日本政策:二戰(zhàn)后,美國單獨占領日本,推行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頒布了“和平憲法”。2.日本崛起原因:美國出于戰(zhàn)略需要,開始積極扶持日本。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獲得了大量軍需訂單。日本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四、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1.美國:羅斯福新政期間,頒布了《社會保障法》實現養(yǎng)老金制度、失業(yè)保險制度,向無依無靠者提供救濟。20世紀50年代,美國兩次修訂《社會保障法》擴大受益群體。提高最低工資,資助貧困學生。2.英國:1948年,建成“福利國家”。3.利弊:社會保障制度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但是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同步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1.“西歐國家感到,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fā)展,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庇谑?,西歐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建立了()A.三國同盟B.軸心國C.歐洲共同體D.歐洲聯盟2.雨果曾說:“總會有這么一天,到那時,你們法國、俄國、英國,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睘椤皹嬛W洲的友愛關系”打下堅實基礎的是()A.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B.成立聯合國C.成立歐盟D.成立世界貿易組織CC3.隨著“美國一極化”引發(fā)的疑慮,歐盟作為平衡的力量,越來越被其他國家寄予希望。這主要說明了()A.歐盟對保持西歐的穩(wěn)定起到了重要作用B.歐盟在國際舞臺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C.歐盟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區(qū)域一體化進程D.歐盟對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產生了深刻影響4.右圖材料表明了歐洲國家走上聯合的主要原因是()A.面臨美蘇爭霸的威脅B.戰(zhàn)后初期歐洲國家經濟蕭條C.提高歐洲國家的國際地位D.促進歐洲國家經濟的發(fā)展BD5.20世紀90年代末,在電腦的關鍵部件和軟件方面,美國在世界上占絕對優(yōu)勢。到1999年底,網絡經濟產值達5239億美元,成為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突出特點是()A.全球化B.信息化C.工業(yè)D.單一化6.下邊是關于某國二戰(zhàn)后經濟發(fā)展的相關文字描述。這個國家是()A.美國B.聯邦德國C.日本D.蘇聯BA7.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經濟發(fā)展速度處于西方發(fā)達國家前列。下列不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的是()A.美國國際地位提高和政治經濟實力大增B.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C.調整經濟政策,進行資本主義自我調節(jié)D.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奪原料、傾銷商品8.20世紀90年代,美國進入了新經濟時代。支撐其新經濟的支柱產業(yè)是()A.傳統(tǒng)制造行業(yè)B.信息技術產業(yè)C.航天技術產業(yè)D.生物工程產業(yè)DB9.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說中強調“積極參與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國際努力”,并將其作為執(zhí)政的首要目標。這反映了日本試圖()A.擺脫美國的經濟控制B.大力發(fā)展科技教育C.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D.利用高新技術成果10.下表說明二戰(zhàn)后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A.社會改革B.適當的經濟政策C.美國扶持D.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時間戰(zhàn)略計劃評價1955年《經濟自立五年計劃》以充分就業(yè)和經濟自立為基本目標1957年《新長期經濟計劃》出現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第一個高峰1960年《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經濟進入有計劃的高速發(fā)展時期CB11.根據下面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增長率統(tǒng)計表(單位:%)》。該表體現了1952年至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是()

A.一波三折B.持續(xù)發(fā)展C.停滯不前D.危機四伏12.二戰(zhàn)后,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縮小貧富差距,減少因貧困引發(fā)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政策的調整。這一調整指的是()A.發(fā)展“混合經濟”B.推廣“新經濟”C.建立“福利國家”D.實行計劃經濟時間國家日本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法國1952-1960年8.22.82.77.54.81961-1970年11.24.12.84.85.8BC13.20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社會有一架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跌入深淵?!彼f的“安全網”應指()A.社會保障體系B.強化國防保障C.發(fā)展糧食生產D.勞動安全保護法A二、綜合題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德國政府出面鼓勵“技術接收”,從1886年到1890年四年間,德國六家大公司購買了948項英國專利。在國家的支持下,德國銀行向本國公司提供數量遠遠超出私人投資占優(yōu)勢的英國公司所能運用的資金,使它們能夠盡可能地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盡可能地集中力量辦好以科學為基礎的工業(yè)。——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20世紀50—70年代,日本實行“加工貿易立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積極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速本國工業(yè)的發(fā)展。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學技術立國”的口號,并對科技政策作了相應的改變。日本政府對先進的技術不僅僅只是“模仿和追隨”,而是要“首創(chuàng)和領先”。1983年,日本已擁有商用機器人11萬名,被譽為“機器人王國”。——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材料三馬歇爾計劃實施后,20世紀50年代初,西歐經濟基本恢復。(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歐經濟發(fā)展迅速,呈現繁榮景象。(20世紀)60年代初,聯邦德國成為西歐最強大的經濟大國。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60年代末,日本經濟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材料四據統(tǒng)計,20世紀90年代,主要發(fā)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產業(yè)創(chuàng)造的。1996年,高科技產業(yè)的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德國達58.6%,美國占55.39%,日本占53%。(1)根據材料一,概括德國政府在推動科技發(fā)展方面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末德國科技發(fā)展的表現。鼓勵購買技術;支持銀行向公司提供科研資金;支持科研成果的轉化。戴姆勒設計出汽油內燃機;本茨制造出第一輛使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2)根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50年代以來,日本科技發(fā)展有什么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日本科技政策對日本發(fā)展產生的影響。政策由“加工貿易立國”到“科學技術立國”;從引進技術成果到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促進日本經濟的發(fā)展(或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