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廈門六中2023-2024學年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盛花期的連續(xù)暴雨影響植物的正常受粉,為防止減產,采用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形成無籽果實。此舉對下列哪種植物有效A.小麥 B.玉米 C.黃豆 D.辣椒2.下列質地的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的是()A.毛類衣物 B.棉麻類衣物C.尼龍類衣物 D.化纖類衣物3.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8對染色體,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核內DNA分子數(shù)依次為A.8、8、8 B.16、0、16 C.32、32、32 D.32、0、324.如下圖為人體免疫細胞參與免疫的機制圖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質,④~⑨代表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⑤是B淋巴細胞,它的活化需要兩種信號的刺激B.人體內的細胞④能合成、分泌細胞因子C.再次接觸同種抗原時,⑦快速增殖分化并分泌②D.若同種病菌再次侵入,則⑦⑨的細胞周期縮短5.荷蘭學者FritsWent于1928年把燕麥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瓊脂薄片上,經1~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將瓊脂小塊放在去頂胚芽鞘一側,然后置于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胚芽鞘逐漸向放置瓊脂塊的對側彎曲生長(如下圖)。該實驗結果能直接證明的問題是()①胚芽鞘頂端能產生影響生長的物質②該物質的化學成分是吲哚乙酸③影響生長的物質自頂端向下運輸④單向光刺激使該物質在胚芽鞘內呈不均勻分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下面是與促胰液素發(fā)現(xiàn)過程有關的四個實驗,有關分析錯誤的一項是()①稀鹽酸→小腸腸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鹽酸→靜脈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鹽酸→小腸腸腔(去除神經)→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腸黏膜+稀鹽酸+砂子制成提取液靜脈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與②、②與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是稀鹽酸直接作用的結果B.①與③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存在神經調節(jié)C.①②③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受小腸黏膜產生的物質由血液運輸來調節(jié)D.要證明胰液分泌還受不受神經的調節(jié)應該再設計實驗繼續(xù)探究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如圖是一個反射弧和突觸的結構示意圖,根據(jù)圖示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內電位變化為______。(2)圖2中的1表示______,形成它與______(細胞器)有關。(3)圖2中興奮傳遞的方向是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4)若圖1表示一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圖3中的Y來自感受器,X來自大腦皮層,當感受器接受針刺刺激后,手指未縮回。其原因是:Y釋放的物質對突觸后膜應具有______(選填“興奮”、“抑制”)作用,而X釋放的物質對突觸后膜具有______(選填“興奮”、“抑制”)作用。這一過程說明一個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要接受______的控制。(5)直接刺激圖1中傳出神經,效應器作出反應,該反應是不是反射?______。8.(10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請據(jù)此詩回答下列問題。(1)該詩描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由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較簡單,所以其____________能力較差,抵抗力穩(wěn)定性較低。(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wǎng)如圖,如果圖中植物能提供200kJ的能量,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則鷹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____________。(3)冬季來臨,寒冷會刺激狐皮膚內的____________感受器,該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遞到下丘腦中的____________,在該中樞的調節(jié)下,使狐體溫保持穩(wěn)定。若常溫下狐產熱和散熱速率分別為a1、b1,冬季時狐產熱和散熱速率分別為a2、b2,則a1、b1、a2、b2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4)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擔負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做為天然牧場進行放牧,為提高產量可采用機械、化學或____________防治鼠和兔,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有一物種瀕臨滅絕,則建立自然保護區(q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保護該物種的根本措施。9.(10分)為探究不同波長的光對大麥胚芽鞘向光性的影響,研究者選擇長度相同、生長狀況相近的兩組大麥胚芽鞘,分別用紅光和藍光進行單側照射,隨后在不同時間測量胚芽鞘向光側和背光側的長度,結果如下。306090120紅光向光側0.200.400.600.80背光側0.200.400.600.80藍光向光側0.200.260.330.42背光側0.200.550.901.22(1)植物具有接受光信號的分子,如光敏色素,它在__________的細胞內比較豐富,主要吸收__________。(2)由實驗結果可知單側紅光照射______(填“能”或“不能”)使大麥胚芽鞘表現(xiàn)出向光性。若在單側紅光照射處理的同時,在大麥胚芽鞘的向光側涂抹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該胚芽鞘將_____(填“向光”或“背光”)彎曲生長,從細胞水平分析,該過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3)如果在單側紅光照射處理的同時,在大麥胚芽鞘的向光側涂抹某濃度的生長素,結果胚芽鞘表現(xiàn)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離不開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那么,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相同之處有_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即可)10.(10分)2020年起源于東非的蝗災數(shù)月就席卷了東非、西非的10多個國家,此后蝗蟲群又進入亞洲的部分國家。根據(jù)媒體報道,當時蝗蟲的數(shù)量已經達到4000億只。這次蝗災的主角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嚴重威脅當?shù)氐霓r業(yè)生產和人民生計?;卮鹣铝袉栴}:(1)若要有效治理蝗災,則可以通過調查跳蝻的種群密度來為蝗災的治理提供依據(jù)。調查跳蝻的種群密度時,常采用的調查方法是_____,使用該方法時,最后得出的結果要取_____作為跳蝻密度的估算值。(2)面對蝗災,人們想出了很多滅蝗辦法,我國科研人員在研究“牧鴨治蝗”時構建的鴨-蝗蟲模型如圖所示,圖中箭頭所指的方向代表曲線變化趨勢。該模型中,蝗蟲數(shù)量由N1變?yōu)镹3的過程中,鴨的數(shù)量變化趨勢為_____,治理蝗蟲的最佳時機為圖中的_____點,請再提出一種治蝗的措施:_____。(3)蝗蟲群經過某地區(qū)時遇到秋天過早降溫,許多蝗蟲在產卵前死亡,導致該地區(qū)次年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下降,原因是_____,這體現(xiàn)了_____因素對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11.(15分)留樹保鮮是通過延遲采收保持果實品質的一項技術,噴施赤霉素和2,4—D對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實內源脫落酸含量的影響如圖所示。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設置清水組的目的是______。(2)據(jù)圖1分析可知,留樹保鮮過程中赤霉素與2,4—D對落果的調控具有______(填“協(xié)同”或“拮抗”)作用。(3)結合圖2分析,赤霉素和2,4—D降低落果率的原理可能是_______。(4)若要對采摘后的果實進行保存,請寫出一種保存方法并說明原理: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解析】據(jù)題意,連續(xù)暴雨會影響盛花期植物的正常授粉,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可防止收獲果實類作物的減產,故辣椒有最有效,而小麥、玉米、黃豆收獲種子類的作物不能避免減產,D正確。2、A【解析】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種酶制劑,如堿性蛋白酶制劑和堿性脂肪酶制劑等。這些酶制劑不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漬,而且對人體沒有毒害作用,并且這些酶制劑及其分解產物能夠被微生物分解,不會污染環(huán)境?!驹斀狻考用赶匆路壑刑砑恿硕喾N酶制劑,如堿性蛋白酶制劑和堿性脂肪酶制劑等。因為加酶洗衣粉中含的蛋白酶較多,蛋白酶可將蛋白質分解,所以蛋白質類纖維織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毛類衣物富含蛋白質纖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滌;棉麻類衣物、尼龍類衣物、化纖類衣物不含蛋白質纖維,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滌,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D【解析】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特點(體細胞染色體為2N):(1)染色體變化:后期加倍(4N),其它時期不變(2N);
(2)DNA變化:間期加倍(2N→4N),末期恢復到體細胞數(shù)目(2N);
(3)染色單體變化:間期出現(xiàn)(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時數(shù)目同DNA?!驹斀狻扛夥稚鷧^(qū)細胞有8對16條染色體,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有32條,染色單體消失為0條,每個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共32個。故選D。4、C【解析】分析圖示,細胞④是輔助性T細胞,細胞⑤是B細胞,細胞⑥是漿細胞,細胞⑦是記憶B細胞,細胞⑧是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⑨是記憶T細胞?!驹斀狻緼、⑤是B淋巴細胞,它的活化需要抗原的直接刺激和輔助性T細胞接觸兩種信號的刺激,A正確;B、④輔助性T細胞可以合成、分泌細胞因子,B正確;C、再次接觸同種抗原時,記憶B細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分泌抗體,C錯誤;D、若同種病菌再次侵入,記憶細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所以細胞⑦⑨的周期縮短,D正確。故選C。5、B【解析】在去掉尖端的左側放被尖端處理過的瓊脂塊,胚芽鞘彎向右側生長,說明胚芽鞘頂端能產生影響生長的物質,①正確;圖中胚芽鞘彎向右側生長,說明胚芽鞘頂端能產生影響生長的物質,且這些物質能自頂端向下運輸,③正確;圖中胚芽鞘彎向右側生長,說明胚芽鞘頂端能產生影響生長的物質,但不能說明該物質就是吲哚乙酸,②錯誤;該實驗不能證明單側光對該物質的影響,因為實驗中無光照作用,④錯誤;綜上分析,①③正確,②④錯誤,選B。6、B【解析】題意分析,實驗①與②組成的自變量是鹽酸刺激的部位,因變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結果說明稀鹽酸是通過小腸腸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與④組成的實驗的自變量是否含有小腸黏膜的化學物質,因變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結果說明胰腺分泌胰液與小腸膜產生的化學物質有關,且該物質的產生需要稀鹽酸的刺激。【詳解】A、①與②、②與④的實驗結果對比說明胰液分泌不是稀鹽酸直接作用的結果,而是稀鹽酸作用于小腸黏膜后產生了某種物質引起的,A正確;B、①與③的區(qū)別在于是否去除神經,只能說明胰液的分泌可能受除神經之外的化學物質的調節(jié),不能說明不受神經調節(jié),B錯誤;C、從①②③④對比說明胰液分泌受小腸黏膜產生的物質(由血液運輸)調節(jié),進而發(fā)現(xiàn)了促胰液素,C正確;D、要探究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經的調節(jié),應該再設計實驗繼續(xù)探究,如切除連接胰腺的神經,而本實驗是切除通向小腸腸腔的神經,D正確。故選B。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1)負→正(2)①.突觸小泡②.高爾基體(3)①.單向②.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4)①.興奮②.抑制③.高級神經中樞(5)不是【解析】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中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A和B都表示突觸結構。圖2中,1表示突觸小泡,由高爾基體形成,內含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兩種,可以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或者抑制,其釋放通過胞吐的形式,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2表示突觸小體,3表示神經遞質。神經纖維未受到刺激時,K+外流,細胞膜內外的電荷分布情況是外正內負,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Na+內流,其膜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詳解】?)圖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由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膭幼麟娢唬式邮艽碳げ课坏哪入娢蛔兓癁樨摗?。?)圖2中的1表示突觸小泡,它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3)圖2中興奮傳遞的方向是單向的,其原因是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4)圖3中的Y來自感受器,X來自大腦皮層,當感受器接受針刺刺激后,手指未縮回。說明Y釋放的物質對突觸后膜應具有興奮作用,而X釋放的物質對突觸后膜具有抑制作用。這一過程也說明一個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要接受高級神經中樞的控制。(5)直接刺激圖1中傳出神經,效應器作出反應不屬于反射,因為沒有通過完整的反射弧。【點睛】本題考查反射弧和突觸結構以及神經興奮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8、(1).營養(yǎng)結構(2).自我調節(jié)(3).0.2kJ(4).冷覺(5).體溫調節(jié)中樞(6).a1=b1<a2=b2(7).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8).生物(9).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10).改善棲息環(huán)境、提高環(huán)境容納量【解析】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由生產者和消費者構成。某一營養(yǎng)級并不是固定不變,某一生物可能占多個營養(yǎng)級。能量流動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驹斀狻浚?)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力穩(wěn)定性與營養(yǎng)結構的復雜程度有關,營養(yǎng)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jié)能力越弱,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弱。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較簡單,其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抵抗力穩(wěn)定性較差。(2)鷹得到的最低能量應用最低的能量傳遞效率(10%)和最長的食物鏈,植物→鼠→蛇→鷹,這條食物鏈最長,故鷹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200×10%×10%×10%=0.2kJ。(3)冬季來臨,寒冷會刺激狐皮膚內的冷覺感受器,該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遞到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在該中樞的調節(jié)下,使狐體溫保持穩(wěn)定。若常溫下狐產熱和散熱速率分別為a1、b1,冬季時狐產熱和散熱速率分別為a2、b2,由于體溫都正常保持恒定,所以有a1=b1、a2=b2,又由于冬季散熱較多,則a1、b1、a2、b2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a1=b1<a2=b2。(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有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5)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做為天然牧場進行放牧,為提高產量可采用機械、化學或生物防治的方法減少鼠和野兔的數(shù)量,這樣做的目的是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對人有益的部分。(6)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有一物種瀕臨滅絕,則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改善棲息環(huán)境、提高環(huán)境容納量,這是保護該物種的根本措施?!军c睛】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意在考查了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明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9、(1).分生組織(2).紅光和遠紅光(3).不能(4).背光(5).促進細胞伸長(或促進細胞生長)(6).涂抹后向光側生長素濃度過高,生長受抑制,因此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7).都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微量高效、發(fā)揮作用后即被滅活等(寫出兩點,合理即可)【解析】(1)由題表可知,用紅光單側照射胚芽鞘時,隨處理時間的增加,向光側和背光側的胚芽鞘長度均增加;但在相同處理時間內,向光側和背光側的胚芽鞘長度相同,說明單側紅光照射不能使大麥胚芽鞘表現(xiàn)出向光性。(2)用藍光單側照射胚芽鞘時,隨處理時間的增加,向光側和背光側的胚芽鞘長度均增加;處理時間為30min內,向光側的胚芽鞘長度等于背光側,在其他相同處理時間內,向光側的胚芽鞘長度小于背光側,說明在處理時間足夠長時,單側藍光照射能使大麥胚芽鞘表現(xiàn)出向光性?!驹斀狻浚?)光敏色素在分生組織的細胞內比較豐富,主要吸收紅光和遠紅光。(2)由實驗結果可知,無論單側紅光照射多長時間,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始終和向光側相等,因此單側紅光照射不能使大麥胚芽鞘表現(xiàn)出向光性。若在單側紅光照射處理的同時,在大麥胚芽鞘的向光側涂抹適宜濃度的赤霉素,因為赤霉素能促進細胞伸長(或促進細胞生長),因此該胚芽鞘將背光彎曲生長。(3)生長素具有兩重性,濃度過高會抑制生長。如果在單側紅光照射處理的同時,在大麥胚芽鞘的向光側涂抹某濃度的生長素,結果胚芽鞘表現(xiàn)為向光性,可能的原因是:涂抹后向光側生長素濃度過高,生長受抑制,因此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4)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相同之處有:都對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微量高效、發(fā)揮作用后即被滅活等(寫出兩點,合理即可)。【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原因及其生長素的作用,運用所學知識從題目所給的數(shù)據(jù)中獲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0、(1)①.樣方法②.平均值(2)①.先減少后增多②.N1③.利用化學物質誘殺蝗蟲的雄性個體,改變蝗蟲種群的性別比例,從而降低蝗蟲種群的出生率(3)①.產卵數(shù)量少,出生率下降②.非生物#非密度制約【解析】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種群的其他數(shù)量特征是影響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直接決定種群密度,年齡結構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別比例影響出生率,進而影響種群密度。2、一般來說,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shù)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例如,同樣是缺少食物,種群密度越高,該種群受食物短缺的影響就越大。因此,這些因素稱為密度制約因素,而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無關,因此被稱為非密度制約因素。例如,在遭遇寒流時,有些昆蟲種群不論其種群密度高低,所有個體都會死亡?!拘?詳解】跳蝻活動范圍小,在調查跳蝻種群密度時,常采用的調查方法是樣方法,使用該方法時,為減小誤差,最后得出的結果要取平均值作為跳蝻密度的估算值。【小問2詳解】根據(jù)模型分析,當蝗蟲數(shù)量由N1變?yōu)镹3的過程中,鴨的數(shù)量變化趨勢為先減少后增加,防止蝗災不爆發(fā)治理蝗蟲的最佳時機為圖中的N1點,此方法為生物防治。除此治理方法外,還可以采取利用化學物質誘殺蝗蟲的雄性個體,改變蝗蟲種群的性別比例,從而降低蝗蟲種群的出生率的措施。【小問3詳解】在自然界,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受到溫度、陽光、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认x在產卵前死亡,導致產卵數(shù)量少,出生率下降,致使該地區(qū)次年蝗蟲的種群密度明顯下降,這體現(xiàn)了非生物(非密度制約)因素對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军c睛】本題考查種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加裝空調工程合同范本
- 購房合同有購房合同范本
- 單位合伙建房合同范例
- 關于獨家合同范本
- 醫(yī)藥會議合同范本
- 單位給買車合同范本
- 化工項目整體承建合同范本
- 產品總經銷合同范本
- 醫(yī)院加盟合同范本
- 親子服務合同范本模板
-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è)發(fā)展中心2025年上半年應屆畢業(yè)生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溫州市甌海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天津三源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嘉興桐鄉(xiāng)市水務集團限公司招聘1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腹腔穿刺術課件 (1)2
- 重慶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生物試卷(含答案)
- (八省聯(lián)考)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 物理試卷合集(含答案逐題解析)
- 2025年度智能倉儲管理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合同6篇
- 緊急疏散逃生方法
- 羊水栓塞護理應急預案
- 2024年醫(yī)師定期考核臨床類考試題庫及答案(共500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