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吉林省東北師范大學附中2023-2024學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組織液中因含大量的膠原纖維和透明質酸而呈凝膠狀,不能自由流動,但不影響其中的水和各種溶質分子的擴散。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站立時,身體下部的組織液含量明顯增多B.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大小會影響組織液的成分和含量C.組織液因不含蛋白質而滲透壓略低于血漿D.組織液回滲到血漿的組成成分,與血漿滲出到組織液的組成成分相同【答案】B【分析】關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應掌握以下幾點:(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呈現(xiàn)動態(tài)平衡的過程;(2)定義:在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3)調節(jié)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jié);(5)意義: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詳解】A、組織液不能自由流動,因此人體站立時,組織液不會因重力而下移,A錯誤;B、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大小會影響血漿與組織液的物質交換,進而影響組織液的成分和含量,例如毛細血管通透性變大的時候可能導致組織水腫,B正確;C、組織液只是蛋白質的含量較血漿少,而非不含蛋白質,C錯誤;D、組織液回滲到血漿的組成成分包括一些代謝廢物和CO2等,血漿滲出到組織液的組成成分包括一些營養(yǎng)物質和O2等,因此二者的組成成分不完全相同,D錯誤。故選B。2.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外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體的細胞外液即內環(huán)境B.細胞外液的溫度、pH值等理化性質呈動態(tài)平衡C.肌肉注射的胰島素從組織液滲透進入毛細血管最終匯入淋巴液D.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答案】C【分析】1、體液是由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組成,細胞內液是指細胞內的液體,而細胞外液即細胞的生存環(huán)境,它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等,也稱為內環(huán)境。2、內環(huán)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質:①小腸吸收的物質在血漿、淋巴(液)中運輸:水、鹽、糖、氨基酸、維生素、血漿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細胞分泌物:抗體、神經遞質、激素等;③細胞代謝產物:CO2、水分、尿素等。3、內環(huán)境中不存在的物質:血紅蛋白、載體蛋白、H2O2酶、細胞呼吸酶有關的酶、復制轉錄翻譯酶等各種胞內酶、消化酶等。4、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jié)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其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機制是靠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詳解】A、人體的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等,也稱為內環(huán)境,A正確;B、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指內環(huán)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處于動態(tài)平衡,故細胞外液(內環(huán)境)的溫度、pH值等理化性質呈動態(tài)平衡,B正確;C、肌肉注射的胰島素從組織液滲透進入毛細血管和淋巴管最終匯入血漿,C錯誤;D、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占明顯優(yōu)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D正確。故選C。3.下列化學反應中可以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的是(
)A.氮基酸合成蛋白質B.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答案】D【分析】內環(huán)境又叫細胞外液,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組成,凡是發(fā)生在血漿、組織液或淋巴中的反應都屬于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的反應,發(fā)生在細胞內的反應不屬于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是反應,不是內環(huán)境?!驹斀狻緼、氮基酸合成蛋白質在核糖體,不在內環(huán)境中,A錯誤;B、激素和神經遞質的合成均發(fā)生在細胞內,不在內環(huán)境中,B錯誤;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發(fā)生在細胞內,不是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的生理生化反應,C錯誤;D、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是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的生理生化反應,D正確。故選D。4.科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人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間,變化不大的原因不包括(
)A.通過呼吸系統(tǒng)可不斷排出CO2B.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由腎臟隨尿排出體外C.神經系統(tǒng)對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jié)有利于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wěn)定D.食物中的堿性物質與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所構成的緩沖對調節(jié)了血液pH【答案】D【分析】人體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包括滲透壓、pH和溫度,其中PH在7.35~7.45之間,這與內環(huán)境中緩沖物質等的存在密切相關?!驹斀狻緼、人體通過呼吸系統(tǒng)可不斷排出CO2,從而減少內環(huán)境中的酸性氣體,A正確;B、血漿中過多的碳酸氫鹽可以經腎臟隨尿排出體外,利于內環(huán)境pH的穩(wěn)定,B正確;C、CO2能刺激人體呼吸中樞,調節(jié)呼吸運動,所以神經系統(tǒng)對呼吸運動強度的調節(jié)有利于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wěn)定,C正確;D、內環(huán)境的酸堿緩沖物質在血漿中,而不是在食物中,所以不是通過食物中的堿性物質和酸性物質來調節(jié)血液的pH,D錯誤。故選D。【點睛】明確內環(huán)境pH穩(wěn)定的維持機制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人體細胞浸潤在組織液中,可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下列有關組織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突觸前膜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通過組織液擴散,與突觸后膜特異性受體結合B.組織液的O2濃度高于血漿的O2濃度,CO2的濃度則相反C.新型冠狀病毒不能在組織液中增殖D.若飲水量增多,可能會引起組織液的滲透壓下降【答案】B【分析】組織液是存在于細胞之間的液體。組織液大量存在于動植物體內,是普通細胞直接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可與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組織液是細胞進行代謝的必要條件?!驹斀狻緼、突觸間隙為組織液,突觸前膜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神經遞質)通過組織液擴散,與突觸后膜特異性受體結合,A正確;B、O2和CO2都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順濃度梯度跨過細胞膜,細胞消耗的O2來自于組織液,組織液中O2來自血漿,因此組織液的O2濃度低于血漿的O2濃度;而CO2由組織細胞代謝產生,向血漿中擴散,因此組織液的CO2濃度高于血漿的CO2濃度,B錯誤;C、病毒為寄生生物,需要在宿主細胞中利用宿主細胞進行增殖,故新型冠狀病毒不能再組織液中增殖,C正確;D、飲水量增加,可能會使組織液濃度下降,引起組織液滲透壓下降,D正確。故選B。6.科研團隊在“模擬生物體維持pH穩(wěn)定”的實驗中,比較了清水、緩沖液和生物材料(血漿)在加入酸后pH的變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本實驗中的自變量是實驗材料類型和HCl的量B.清水組不能正確反映實驗結果C.加入稀HCl后,血漿的pH變化趨勢與緩沖液組相似D.圖中的結果表明緩沖液組維持pH穩(wěn)定的能力強于血漿組【答案】D【分析】細胞代謝會產生許多酸性物質,如碳酸等,人和動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經代謝會產生一些酸性或堿性物質,這些酸性或堿物質進入內環(huán)境,常使pH發(fā)生偏移,但一般情況下,機體能通過緩沖物質使pH穩(wěn)定在一定范圍內?!驹斀狻緼、據(jù)題意知,本實驗中的自變量是實驗材料類型和HCl的量,A正確;B、加入HCl后,清水組pH應該下降,B正確;C、血漿和緩沖液中都含有緩沖物質,因此在加入一定量的HCl后pH都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隨著HCl加入量持續(xù)增大,血漿和緩沖液組pH均有所下降,變化趨勢相似,C正確;D、據(jù)圖可知,緩沖液組的曲線比血漿組先下降,說明緩沖液組維持pH穩(wěn)定的能力低于血漿組,D錯誤。故選D。7.神經系統(tǒng)是由神經細胞構成的,關于神經系統(tǒng)和神經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有(
)①脊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外周部分②構成神經系統(tǒng)的細胞都能夠接受信息并能傳導信息③樹突接受信息并將其傳導到細胞體,軸突將信息從細胞體傳向其他神經元、肌肉或腺體④軸突和樹突末端均有細小分支,遍布人體全身⑤腦神經和脊神經中都有支配內臟器官的神經⑥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不受大腦皮層的調控A.兩項 B.三項 C.四項 D.五項【答案】B【分析】人體神經系統(tǒng)是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fā)出的神經組成的,其中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tǒng)?!驹斀狻竣儆赡X發(fā)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周圍部分,組成外周神經系統(tǒng),①錯誤;②構成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膠質細胞參與構成神經纖維表面的髓鞘,但不能用來接受信息,②錯誤;③樹突通常短小,能接受信息并將其傳導到細胞體,軸突通常長而細,能將信息從細胞體傳向其他神經元、肌肉或腺體,③正確;④軸突和樹突末端均有細小分支,軸突連接下個神經元或效應器,樹突末端連接感受器遍布人體全身,④正確;⑤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一部分,腦神經和脊神經中都有支配內臟器官的神經,⑤正確;⑥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不受意識支配,但受大腦皮層等高級中樞的控制,⑥錯誤。綜上分析,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8.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包含傳入神經與傳出神經B.緊張時消化不良,是在副交感神經支配下抑制了胃腸蠕動導致的C.人處于安靜狀態(tài)時,副交感神經活動則占據(jù)優(yōu)勢D.在寒冷環(huán)境中,下丘腦可以通過副交感神經作用在腎上腺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答案】C【分析】自主神經系統(tǒng)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部分組成。當人體處于興奮狀態(tài),交感神經活動占據(jù)優(yōu)勢,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但腸胃的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動減弱。當人體處于安靜狀態(tài)時,副交感的神經活動則占據(jù)優(yōu)勢,此時,心跳減慢,但腸胃的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會加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驹斀狻緼、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屬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系統(tǒng)全為傳出神經,A錯誤;B、緊張時消化不良,是在交感神經支配下抑制了胃腸蠕動導致的,B錯誤;C、人處于安靜狀態(tài)時,副交感神經活動占據(jù)優(yōu)勢,人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交感神經活動則占據(jù)優(yōu)勢,C正確;D、在寒冷環(huán)境中(人處于興奮狀態(tài)),下丘腦可以通過交感神經作用在腎上腺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D錯誤。故選C。9.如圖表示人動脈血壓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一種反射過程。動脈血壓正常時,過高過緊的衣領會直接刺激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引起后續(xù)的反射過程,使人頭暈甚至暈厥,即“衣領綜合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心血管中樞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血壓平衡B.動脈血壓的波動可通過神經調節(jié)快速恢復正常C.“衣領綜合征”是反射啟動后引起血壓升高所致D.以上過程說明神經調節(jié)的過程中也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答案】C【分析】1、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作出的規(guī)律性應答。2、反射弧是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包括5部分:①感受器:感受刺激,將外界刺激的信息轉變?yōu)樯窠浀呐d奮;②傳入神經:將興奮傳入神經中樞;③神經中樞:對興奮進行分析綜合;④傳出神經:將興奮由神經中樞傳至效應器;⑤效應器: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驹斀狻緼、據(jù)圖分析,心血管中樞能夠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血壓平衡,A正確;B、由圖可知,動脈血壓升高時,可通過反射弧的調節(jié)動脈血壓下降,最終使動脈血壓維持動態(tài)平衡,而神經調節(jié)具有速度快的特點,B正確;C、“衣領綜合征”是血壓升高啟動反射,使動脈血壓下降所致,C錯誤;D、在一個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本身工作的效果可以反過來作為信息調節(jié)該系統(tǒng)的工作,這種方式叫反饋調節(jié),由圖可知,動脈血壓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過程體現(xiàn)了負反饋調節(jié)作用,D正確。故選C。10.下列關于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產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細胞形成動作電位時,細胞膜主要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增加B.靜息電位時,鉀離子外流依賴于細胞內的ATPC.由動作電位恢復至靜息電位時需要ATP的參與D.Na+內流導致神經元膜電位變化為內負外正【答案】C【分析】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大量內流,因此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驹斀狻緼、神經細胞形成動作電位時,細胞膜主要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加,A錯誤;B、神經纖維上鉀離子外流維持靜息電位屬于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消耗ATP水解提供的能量,B錯誤;C、恢復靜息電位中鈉離子外流、鉀離子內流均為主動運輸,逆濃度梯度,所以需要ATP的參與,C正確;D、Na+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D錯誤。故選C。11.氣味會導致鼻孔氣體吸入量變化,但與聲音無關(如圖甲)。研究顯示即使在睡眠過程中,多次給予諸如狗叫聲→愉悅氣味或貓叫聲→厭惡氣味強化后,所形成的條件反射在醒來后依然存在。在圖甲所示實驗的基礎上,圖乙組合中最能證明聲音和氣體吸入量間建立條件反應的組合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D【分析】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條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維持下去,還需要非條件刺激的強化。如果反復應用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非條件刺激,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以至最終完全不出現(xiàn),這是條件反射的消退?!驹斀狻竣冖蹖Ρ日f明吸收愉悅氣體或厭惡氣體的量只與強化刺激的聲音有關,而與其它動物叫聲無關,由此可說明聲音和氣體吸入量間建立了條件反應,D正確。故選D。12.如圖是用甲、乙兩個電流表研究神經纖維及突觸上興奮產生及傳導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靜息狀態(tài)下,甲指針偏轉,乙指針不偏轉B.刺激a處時,甲指針偏轉一次,乙指針偏轉兩次C.刺激b處時,甲指針維持原狀,乙指針偏轉一次D.清除c處的神經遞質,再刺激a處時,甲指針偏轉一次,乙指針不偏轉【答案】D【分析】1.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2.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驹斀狻緼、甲電流表的兩極分別位于膜外和膜內,乙電流表的兩極均置于膜外。靜息狀態(tài)下,甲電流表膜外為正電位,膜內為負電位,甲指針偏轉,而乙電流表兩極均為正電位,乙不發(fā)生偏轉,A正確;B、刺激a處時,對于甲電流表,興奮傳到電極處,膜外為負電位,膜內為正電位,甲指針偏轉一次;對于乙電流表,興奮先傳到乙電流表的左邊電極,然后傳到右邊電極,所以乙指針偏轉兩次,B正確;C、刺激b處時,興奮無法傳到左邊神經元,因此甲指針維持原狀,對于乙電流表,興奮無法傳到電流表左邊電極,乙指針偏轉一次,C正確;D、清除c處的神經遞質,再刺激a處時,興奮無法傳到右邊神經元,所以甲指針偏轉一次,乙指針也只偏轉一次,D錯誤。故選D。13.最能準確反映靜息電位特點的是(電位計指針直立向上為0電位)(
)A.
B.
C.
D.
【答案】A【分析】(1)靜息電位時,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產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2)受到刺激形成動作電位后,細胞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外負內正,產生原因:Na+內流,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外側。(3)興奮部位與為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電流。將興奮向前傳導,后方又恢復為靜息電位?!驹斀狻快o息電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若要測靜息電位,需將電表兩極分別接在膜內和膜外,由于膜內外存在電位差,電荷從正向負發(fā)生移動導致電表指針發(fā)生偏轉,即由膜外向膜內移動,A正確。故選A。14.圖1是測量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的裝置,圖2是測得的神經纖維某位點膜電位變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神經纖維的狀態(tài)由A轉變?yōu)锽的過程中,膜對Na+的通透性增大B.若組織液中Na+濃度適當升高,在適宜條件刺激下圖2中C點上移C.圖1中甲測出的電位不止對應圖2中的A點D.圖2中B點是由于乙酰膽堿與受體相結合導致鈉離子通道開放,產生電位變化【答案】D【分析】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裝置A測得的電位是外正內負,相當于圖2中的A點的電位,即靜息電位。裝置B測得的電位是外負內正,相當于圖2中的C點的電位,即動作電位。神經受到刺激后,興奮部位膜對離子的通透性發(fā)生變化,鈉離子通道打開,導致Na+大量內流,引起電位逐步變化,此時相當于圖2中的B段?!驹斀狻緼、神經纖維的狀態(tài)由A靜息電位轉變?yōu)锽動作電位的過程中,膜對Na+的通透性增大,Na+內流,A正確;B、圖2中從A到C是動作電位形成的過程,是由Na+內流形成的;若細胞外Na+濃度適當升高,在適宜條件刺激下圖2中C點上移,B正確;C、靜息時膜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所以圖1中A能測出靜息電位的大小,相當于圖2中A點的電位,C正確;D、圖2中B點鈉離子通道開放的原因是刺激達到了一定強度,而不是乙酰膽堿與受體結合,因為從圖中可看出實驗是測定單條神經纖維的電位變化,不涉及神經遞質的作用,D錯誤。故選D。15.缺血性腦卒中是因腦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腦部損傷,可發(fā)生在腦的不同區(qū)域。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無其他疾病或損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損傷發(fā)生在大腦皮層H區(qū)時,患者能聽到別人說話B.損傷發(fā)生在下丘腦時,會導致患者呼吸功能受損傷C.損傷若導致上肢無感覺,則上肢也將不能自主運動D.大腦的損傷可能會影響記憶,但一般不會影響人的情緒【答案】A【分析】大腦是高級神經中樞,可以控制低級神經中樞脊髓的生理活動??s手反射為非條件反射。【詳解】A、H區(qū)是聽覺性語言中樞,大腦皮層言語區(qū)的H區(qū)損傷,會導致人聽不懂別人講話,但聽覺神經正常,能聽到說話,A正確;B、下丘腦是生物的節(jié)律中樞,損傷發(fā)生在下丘腦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生物節(jié)律失調,呼吸中樞在腦干,B錯誤;C、損傷導致上肢不能運動時,大腦皮層的軀體運動中樞受到損傷,此時患者的縮手反射仍可發(fā)生,因為縮手反射的低級中樞在脊髓,C錯誤;D、大腦的損傷可能會影響記憶,但可能也會影響人的情緒,D錯誤。故選A。16.關于激素的發(fā)現(xiàn)與探究歷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激素,由小腸黏膜分泌B.斯他林和貝利斯將小腸黏膜提取液進行靜脈注射,排除神經調節(jié)的干擾C.班廷給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體現(xiàn)了實驗設計的“加法原理”D.給公雞摘除睪丸和移植睪丸以證明睪丸分泌雄激素,體現(xiàn)“減法原理”【答案】D【分析】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黏膜產生的,進入血液,由血液傳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發(fā)現(xiàn)過程中,沃泰默實驗分為三組,兩組為對照組,一組對照是排除鹽酸對胰腺作用的影響,另一組是想驗證胰液分泌是由神經作用的結果,所以將神經切除。斯他林和貝利斯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膽質疑、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詳解】A、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可以通過血液運輸作用于胰腺,促進胰腺分泌胰液,A正確;B、刮下小腸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后注入靜脈中(沒有神經調節(jié)的參與),可有效排除神經調節(jié)的干擾,B正確;C、與常態(tài)比較,人為增加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加法原理”,所以班廷給糖尿病狗注射胰腺提取液,體現(xiàn)了實驗設計的“加法原理”,C正確;D、摘除睪丸體現(xiàn)了“減法原理”,注射移植睪丸體現(xiàn)了“加法原理”,D錯誤。故選D。17.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膜上的鈉-鉀泵可維持細胞內外的Na濃度梯度,鈉-碘同向轉運體借助Na的濃度梯度將碘轉運進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碘被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化后,進入濾泡腔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鈉-鉀泵抑制劑處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會使其攝碘能力減弱B.長期缺碘可導致機體的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C.若垂體和下丘腦的甲狀腺激素受體受損,可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D.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答案】A【分析】當機體感受到寒冷等刺激時,相應的神經沖動傳到下丘腦,下丘腦分泌TRH;TRH運輸?shù)讲⒆饔糜诖贵w,促使垂體分泌TSH;TSH隨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郊谞钕?,促使甲狀腺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減少而不至于濃度過高。也就是說,在甲狀腺激素分泌的過程中,既存在分級調節(jié),也存在反饋調節(jié)?!驹斀狻緼、鈉-碘同向轉運體借助Na的濃度梯度將碘轉運進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若用鈉-鉀泵抑制劑處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則細胞內外Na的濃度梯度不能維持,其攝碘能力減弱,A正確;B、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長期缺碘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由于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饋調節(jié)機制,故長期缺碘可導致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B錯誤;C、若垂體和下丘腦的甲狀腺激素受體受損,甲狀腺激素就不能通過反饋調節(jié)抑制垂體和下丘腦的分泌活動,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C錯誤;D、碘被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化后,進入濾泡腔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若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D錯誤。故選A。18.生物科學發(fā)現(xiàn)史上有很多以狗為實驗材料的經典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巴浦洛夫發(fā)現(xiàn)每次給狗喂食前發(fā)出鈴聲,一段時間后狗只要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說明狗已經形成了永久性的條件反射B.沃泰默切除狗的某段小腸的神經,發(fā)現(xiàn)向小腸內注入稀鹽酸依然會促進胰液的分泌,證明胰腺分泌胰液的過程不受神經調節(jié)C.班廷和貝斯特將狗的胰液管結扎至胰臟萎縮后制成濾液,將濾液注射給切除胰臟的狗,結果狗不出現(xiàn)糖尿病癥狀,發(fā)現(xiàn)了胰島素通過胰管分泌釋放D.科學家手術摘除成年狗的甲狀腺,會出現(xiàn)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癥狀,證明甲狀腺與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有關【答案】D【分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2.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生理作用:一是促進幼年動物個體的發(fā)育;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物質的氧化分解;三是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詳解】A、巴浦洛夫發(fā)現(xiàn)每次給狗喂食前發(fā)出鈴聲,一段時間后狗只要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說明狗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但條件反射不是永久性的,若沒有非條件的不斷強化,則會消失,A錯誤;B、沃泰默切除狗的某段小腸的神經,發(fā)現(xiàn)向小腸內注入稀鹽酸依然會促進胰液的分泌,證明胰腺分泌胰液的過程可以不受神經調節(jié),B錯誤;C、班廷和貝斯特將狗的胰液管結扎至胰臟萎縮后制成濾液,將濾液注射給切除胰臟的狗,結果狗不出現(xiàn)糖尿病癥狀,發(fā)現(xiàn)了胰島素不是通過胰管分泌釋放,而是由胰島分泌細胞分泌的,C錯誤;D、摘除成年狗的甲狀腺,會出現(xiàn)行動呆笨遲緩、精神萎靡等癥狀,證明甲狀腺與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有關,D正確。故選D。19.機體內血糖濃度受多種激素共同調節(jié)。某實驗小組探究了三種激素單獨或聯(lián)合作用調節(jié)血糖的效應,實驗前血糖濃度為5.0mmol/L,血糖濃度隨激素處理時間的變化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單獨作用時,0.5h內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B.3h時激素聯(lián)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應小于各自效應的總和C.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傳遞信息,調節(jié)血糖濃度D.上述實驗中的激素,在提高血糖濃度上具有協(xié)同作用【答案】B【分析】由圖可知,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皮質醇升高血糖的作用不明顯,三種激素共同使用升高血糖的作用最明顯?!驹斀狻緼、識圖分析可知,激素單獨作用時,0.5h內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曲線中數(shù)值最大,A正確;B、3h時,三種激素聯(lián)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應為12.8-5.0=7.8mmol/L,三種激素單獨作用的效應的總和為(6.9-5.0)+(5.7-5.0)+(5.2-5.0)=2.8mmol/L,前者大于后者,B錯誤;C、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激素,能夠傳遞信息,且兩者都能升高血糖,在調節(jié)血糖方面表現(xiàn)出協(xié)同作用,C正確;D、據(jù)圖可知,上述實驗中,三種激素均能升高血糖,具有協(xié)同作用,D正確。故選B。20.圖為調節(jié)魚類性激素分泌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垂體分泌的激素不能運輸?shù)匠韵偻獾钠渌课籅.注射成熟魚的垂體提取液可促進到同種成熟魚體內配子成熟C.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垂體分泌促性腺素釋放激素D.給性成熟雌魚飼喂雌性激素可促進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答案】B【分析】性激素的分泌過程: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垂體釋放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含量增加會通過反饋調節(jié)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驹斀狻緼、垂體分泌的激素隨體液運輸?shù)饺砀魈?,A錯誤;B、成熟魚的垂體提取液含有促性腺激素,注射成熟魚的垂體提取液到同種成熟魚體內可促進該成熟魚分泌性激素,促進配子成熟,B正確;C、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可促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C錯誤;D、給性成熟雌魚飼喂雌性激素,雌性激素含量增加可通過反饋調節(jié)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D錯誤。故選B。21.下列有關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胰島素由胰島B細胞分泌并通過血液定向運輸?shù)礁闻KB.各種激素調節(jié)同一生理功能時有的相抗衡,有的存在協(xié)同作用C.激素與靶細胞、靶器官上的受體結合并提供信息和能量D.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釋放到血液中,不斷積累,并使作用效果更加顯著【答案】B【分析】動物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卻能產生顯著生理效應,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級放大的結果。(2)通過體液運輸:內分泌腺沒有導管,所以激素擴散到體液中,由血液來運輸。(3)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異性,它有選擇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體或靶細胞。【詳解】A、激素的運輸具有不定向性,A錯誤;B、各種激素調節(jié)同一生理功能時有的相抗衡,如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有的存在協(xié)同作用,如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B正確;C、激素是信息分子,能夠調節(jié)生命活動,但不能提供能量,C錯誤;D、激素一經與靶細胞結合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不能在血液中積累,D錯誤。故選B。22.2021年5月25日甘肅山地馬拉松事故中,因極端天氣導致21人遇難,較多選手出現(xiàn)“失溫”現(xiàn)象。“失溫”是指人體熱量流失大于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qū)溫度降低,并產生一系列癥狀,如心肺功能衰竭等,甚至最終造成死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寒冷環(huán)境中,下丘腦的冷覺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并將興奮傳遞給大腦皮層通過行為性調節(jié)維持體溫B.寒冷環(huán)境中,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汗腺分泌減少,減少散熱C.寒冷刺激時骨骼肌和肝臟產熱增多,是自主神經系統(tǒng)和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共同作用的結果D.人體出現(xiàn)“失溫”現(xiàn)象時散熱量大于產熱量,體溫不斷降低【答案】A【分析】寒冷等條件下,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代謝增加產熱。當甲狀腺激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這叫做負反饋調節(jié)。【詳解】A、寒冷環(huán)境中,皮膚的冷覺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并將興奮傳遞給大腦皮層通過行為性調節(jié)維持體溫,A錯誤;B、寒冷環(huán)境中,由于要減少散熱,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汗腺分泌減少,B正確;C、寒冷刺激時骨骼肌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不自主顫栗增加產熱,肝臟通過腎上腺素等激素增加產熱,C正確;D、人體出現(xiàn)“失溫”現(xiàn)象時由于體溫不斷降低,散熱量大于產熱量,D正確。故選A。23.如圖表示人體血液流經腎臟部位的簡要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當血鈉含量升高時,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減少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細胞包括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C.血液中的血細胞、蛋白質、無機鹽等不會進入腎小囊D.飲水不足時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腎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強【答案】B【分析】當人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驹斀狻緼、當血鈉含量降低時,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增加,保證血鈉含量相對穩(wěn)定,A錯誤;B、抗利尿激素的靶細胞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B正確;C、血液中的血細胞、蛋白質一般不會進入腎小囊,水和無機鹽等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C錯誤;D、飲水不足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最終導致腎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強,D錯誤。故選B。24.夏季田徑運動會上,運動員大量出汗,體內失水較多,但在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的共同作用下,細胞外液滲透壓總是維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上,具體調節(jié)過程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A是抗利尿激素,B是大腦皮層B.機體大量出汗使得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增加C.由體內失水過多引起的細胞外液滲透壓平衡的調節(jié)是反饋調節(jié)D.垂體除可以釋放激素A外,還具有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等激素的作用【答案】D【分析】當機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食物過咸時,會導致機體細胞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強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強;當機體飲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減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作用減弱。【詳解】A、圖中A由垂體釋放,可促進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抗利尿激素,B能產生口渴感是大腦皮層,A正確;B、醛固酮具有保鈉排鉀的作用,機體大量出汗使得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增加,B正確;C、反饋調節(jié)是指在一個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本身的工作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jié)該系統(tǒng)的工作。由體內失水過多引起的細胞外液滲透壓平衡的調節(jié)是反饋調節(jié)的過程,C正確;D、垂體除具有釋放激素A作用外,還具有釋放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等激素的作用,而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腦,D錯誤。故選D。25.甲狀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狀旁腺細胞分泌的多肽類激素,影響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動員骨鈣入血,增加血鈣水平、降低血磷水平。甲狀旁腺細胞膜上具有鈣和磷的受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患者,可能會血鈣過低而抽搐B.PTH是信號分子,可以被腎小管細胞和骨細胞識別C.若探究PTH的功能,則可摘除甲狀旁腺作為實驗組D.人體內血鈣濃度、血磷濃度的調節(jié)都存在反饋調節(jié)【答案】A【分析】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通過體液進行運輸;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作為信使傳遞信息;微量和高效?!驹斀狻緼、甲狀旁腺激素會影響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也會動員骨鈣入血,從而增加血鈣水平,所以其亢進時,血鈣不會過低,A錯誤;B、激素都是信號分子,因該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促進骨鈣返回到血液中,則腎小管和骨細胞都應該有相應的受體能識別PTH,B正確;C、為研究PTH的功能,可利用“減法原理”,去掉甲狀旁腺一組為實驗組,保留甲狀旁腺的一組作為對照組,C正確;D、人體內血鈣濃度、血磷濃度的調節(jié)都存在反饋調節(jié),才能保證其動態(tài)平衡,D正確。故選A。二、多選題26.組織液大量積累在組織間隙會導致組織水腫。下列能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A.腎小球腎炎導致蛋白尿B.花粉過敏,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C.營養(yǎng)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D.飲水過多,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而進入組織間隙【答案】ABC【分析】組織水腫是由于組織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從血漿、細胞內液滲透而來。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過敏反應中,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組織水腫;(2)毛細淋巴管受阻,組織液中大分子蛋白質不能回流至毛細淋巴管而導致組織液濃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腫;(3)組織細胞代謝旺盛,代謝產物增加;(4)營養(yǎng)不良引起血漿蛋白減少,滲透壓下降,組織液回流減弱,組織間隙液體增加,導致組織水腫現(xiàn)象;(5)腎臟病變引起細胞內外液體交換失衡。腎炎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引起水滯留,導致組織水腫?!驹斀狻緼、腎小球腎炎導致蛋白尿由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組織水腫,A正確;B、花粉過敏,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使其濃度升高,吸水造成組織水腫,B正確;C、營養(yǎng)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組織液的滲透壓相對升高,引起組織水腫,C正確;D、飲水過多,導致組織液滲透壓下降,組織液中水分進入血漿,因而不會引起組織水腫,D錯誤。故選ABC。27.腦脊液是由血漿在腦室脈絡叢處濾過產生,并可經蛛網膜處重新流入靜脈。它向腦細胞供應一定的營養(yǎng),并運走腦組織的代謝產物,調節(jié)著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酸堿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腦脊液不屬于細胞外液B.腦脊液與血漿之間的物質運輸是單向的C.腦脊液pH的維持與其所含有的HCO3–、H2PO4–等離子有關D.通常腦脊液的滲透壓和溫度也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答案】AB【分析】內環(huán)境是指細胞外液,是人體內細胞直接生存的環(huán)境,以區(qū)別于機體生存的外界環(huán)境。因為人體攝入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和氧氣,必須通過細胞外液才能進入細胞,而細胞的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通過細胞外液才能排出體外。內環(huán)境是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液、腦脊液等。【詳解】A、腦脊液是腦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屬于細胞外液,A錯誤;B、由題意可知,腦脊液是腦細胞與血漿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腦脊液與血漿之間的物質運輸是雙向的,B錯誤;C、內環(huán)境的pH之所以能維持在一定范圍內,與其含有很多緩沖對有關,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還有HPO42–/H2PO4–等,因此腦脊液pH的維持與其所含有的HCO3–、H2PO4–等離子有關,C正確;D、腦脊液屬于內環(huán)境,健康人內環(huán)境的每一種成分和理化性質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是內環(huán)境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因此通常腦脊液的滲透壓和溫度也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D正確。故選AB。28.如圖為突觸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突觸結構包括③④⑤,④處液體為組織液B.⑤可以是肌肉細胞膜或某些腺體細胞膜C.③釋放神經遞質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D.神經遞質與⑥結合后進入細胞內發(fā)揮作用【答案】CD【分析】突觸是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構成的,突觸小體含有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兩種,受到刺激以后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運輸?shù)酵挥|前膜與其融合,遞質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的興奮或抑制。【詳解】A、突觸結構包括③突觸前膜、④突觸間隙和⑤突觸后膜,④處液體為組織液,A正確;B、由于神經細胞可以支配肌肉或腺體,因此⑤突觸后膜可以是肌肉細胞膜或某些腺體細胞膜,B正確;C、③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為胞吐,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C錯誤;D、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⑥受體結合即可發(fā)揮作用,神經遞質一般不進入突觸后膜內,D錯誤。故選CD。29.某研究小組用脊蛙(去除腦但保留脊髓的蛙)進行以下三組實驗:①分別將左右后肢趾浸入盛有濃度為1%的硫酸的玻璃皿內,結果兩條腿均產生屈腿反射;②在左肢趾關節(jié)上做個環(huán)形皮膚切口,將切口以下的皮膚全部剝除,用濃度為1%的硫酸浸泡左肢趾尖,結果沒有出現(xiàn)屈腿反射;③剪斷右后肢的神經重復實驗①,結果只有左腿產生屈腿反射。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屈腿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B.實驗②缺少感受器不能產生反射活動C.實驗③一定是破壞了右后肢的傳入神經D.實驗說明反射活動需要完整反射弧參與【答案】ABD【分析】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傳入神經又叫感覺神經,能把外周的神經沖動傳到神經中樞里。神經中樞在接受傳入神經傳來的信號后,產生神經沖動并傳給傳出神經。傳出神經又叫運動神經,把神經中樞產生的神經沖動傳給效應器。2、脊髓是神經系統(tǒng)的中樞部分,位于椎管里面,上端連接延髓,兩旁發(fā)出成對的神經,分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脊髓里有許多簡單反射的中樞,脊髓的結構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質和位于周圍部的白質;白質內的神經纖維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間、以及脊髓與腦之間,起著聯(lián)系作用?!驹斀狻緼、做實驗所用的蛙去除腦但保留脊髓,屈腿反射能發(fā)生,說明其神經中樞位于脊髓,A正確;B、膚中有感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實驗二去除皮膚后,不出現(xiàn)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壞,B正確;C、實驗③破壞了右后肢的神經,可能破壞了右腿屈腿反射的傳入神經或傳出神經或二者均被破壞,C錯誤;D、反射弧完整是出現(xiàn)反射活動的必要條件,實驗一中蛙出現(xiàn)屈腿反射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D正確。故選ABD。30.如圖是人體軀體運動調節(jié)示意圖,小腦與大腦皮層及肌肉之間存在復雜的回路聯(lián)系,當大腦皮層運動區(qū)向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發(fā)出沖動時,可同時將此沖動傳入小腦。而當肌肉進行相應活動時,肌梭、肌等器官又將肌肉活動的各種復雜信息連續(xù)不斷地傳入小腦,進而通過小腦對脊髓的控制來影響肌肉活動。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軀體運動受大腦皮層、小腦、腦干以及脊髓等的共同調控B.軀體運動調節(jié)過程中存在分級調節(jié),大腦皮層對脊髓具有控制作用C.大腦皮層發(fā)出的指令必須經過小腦和腦干才能傳給低級中樞D.肌肉活動的各種信息會不斷傳入身體平衡中樞--腦干,有利于保持運動的平衡性【答案】AB【分析】分級調節(jié)是指上一級分泌相應的激素調控下一級的機制,而激素的反饋調節(jié)是分泌的激素最終反過來作用于初始分泌器官的調節(jié),一般以負反饋調節(jié)為主?!驹斀狻緼、軀體運動受大腦皮層、小腦、腦干以及脊髓等的共同調控,這樣,相應器官、系統(tǒng)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A正確;B、軀體運動調節(jié)是一種分級調節(jié),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中樞(大腦皮層)的調控,B正確;C、分析題圖可知,大腦皮層發(fā)出的指令可以直接到達脊髓等低級中樞,C錯誤;D、小腦與機體平衡有關,肌肉活動的各種復雜信息連續(xù)不斷地傳入小腦有利于保持運動的平衡性,D錯誤。故選AB。31.藥物甲、乙、丙均可治療某種疾病,相關作用機制如圖所示,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為去甲腎上腺素(N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藥物甲的作用導致突觸間隙中的NE增多B.藥物乙抑制NE釋放過程中的正反饋C.藥物丙抑制突觸間隙中NE的回收D.NE-β受體復合物可改變突觸后膜的離子通透性【答案】ACD【分析】去甲腎上腺素(NE)存在于突觸小泡,由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的受體,故NE是一種神經遞質。由圖可知,藥物甲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滅活;藥物乙抑制去甲腎上腺素與α受體結合;藥物丙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回收?!驹斀狻緼、藥物甲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滅活,進而導致突觸間隙中的NE增多,A正確;B、由圖可知,神經遞質可與突觸前膜的α受體結合,進而抑制突觸小泡釋放神經遞質,這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藥物乙抑制NE釋放過程中的負反饋,B錯誤;C、由圖可知,去甲腎上腺素被突觸前膜攝取回收,藥物丙抑制突觸間隙中NE的回收,C正確;D、神經遞質NE與突觸后膜的β受體特異性結合后,可改變突觸后膜的離子通透性,引發(fā)突觸后膜電位變化,D正確。故選ACD。32.有數(shù)據(jù)顯示,煙癮者戒煙后體重普遍會增加,這與體內尼古丁減少相關?尼古丁對于機體生命活動的部分影響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尼古丁與其受體結合并進入POMC神經元,使其產生動作電位B.尼古丁會使POMC神經元?“飽腹感”神經元依次興奮,導致食欲下降C.戒煙后,腎上腺素的分泌減少,脂肪細胞產熱增加D.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經體液定向運輸作用于靶細胞【答案】ACD【分析】據(jù)圖可知,尼古丁可與POMC神經元上的尼古丁受體結合,使Na+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引起POMC神經元產生興奮,該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的飽腹感神經元,可使機體的食欲降低。同時尼古丁可作用于下丘腦的神經元,通過交感神經作用于腎上腺,產生腎上腺素,促進使脂肪細胞產熱增加?!驹斀狻緼、由圖可以直接看出,尼古丁與其受體結合后,受體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Na+進入通道,但鈉離子如果進入量不夠,POMC神經元不會產生動作電位,A錯誤;B、尼古丁刺激POMC神經元導致“飽腹感”神經元產生興奮,信號傳到大腦皮層產生飽腹感,引起食欲下降,B正確;C、戒煙后交感神經興奮減弱,腎上腺素含量會減少,脂肪的分解下降,產熱減少,另外,POMC神經元刺激減少,“飽腹感”降低,增強食欲,最終體重可能上升,C錯誤;D、煙霧中的尼古丁是通過呼吸系統(tǒng)進入內環(huán)境,體液運輸是運到全身,不是定向運輸,D錯誤。故選ACD。33.當吃的食物過咸時,機體產生的抗利尿激素(ADH)與腎小管、集合管細胞質膜上的受體結合后,最終導致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AOP)的數(shù)量增加,加快水的重吸收,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體液中含有ADH,但只作用于腎小管、集合管B.ADH分泌量增加會引起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區(qū)域產生渴覺C.ADH通過催化細胞內一系列酶促反應實現(xiàn)AQP數(shù)量的增加D.腎小管、集合管細胞通過AQP重吸收水分子的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答案】BC【分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驹斀狻緼、ADH為激素,隨體液運輸可至全身,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細胞,即體液中含有ADH,但只作用于腎小管、集合管,A正確;B、ADH分泌量增加,對水的重吸收增加,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不會引起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區(qū)域產生渴覺,B錯誤;C、ADH為激素,是信號分子,起到調節(jié)作用,而催化是酶的作用,C錯誤;D、水分子通過水通道蛋白的運輸屬于協(xié)助擴散,結合題意可知,腎小管、集合管細胞通過AQP重吸收水分子的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D正確。故選BC。34.欲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對小鼠的分組及處理見下表,并在適宜條件下正常飼養(yǎng),每隔一定時間測定耗氧量,記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組別甲組乙組丙組對照處理切除甲狀腺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灌喂甲狀腺激素,1次/天飼養(yǎng)條件相同且適宜,正常飼養(yǎng)喂養(yǎng),共14天A.其中甲、丙兩組設置為實驗組,乙設置為對照組B.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物質的氧化分解,因此可通過測定耗氧量來分析其生理作用C.耗氧量大小關系為:丙<乙<甲D.甲組小鼠實驗后血液中的TSH含量明顯高于乙組【答案】ABD【分析】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故自變量是有無甲狀腺或有無注射或服用甲狀腺激素,因變量為小鼠的代謝水平即耗氧量;實驗中將健康成年小鼠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其中甲、丙兩組設置為實驗組,乙設置為對照組;甲組小鼠切除甲狀腺,丙組小鼠用適量的甲狀腺激素灌胃,故乙組小鼠應假手術處理;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機體代謝,甲組小鼠切除甲狀腺,故耗氧量降低;丙組小鼠用適量的甲狀腺激素灌胃,耗氧量增加;乙組小鼠應假手術處理,兩組的小鼠耗氧量幾乎沒有影響?!驹斀狻緼、本實驗中乙組是對照組,設置乙組的目的是排除手術的影響,控制無關變量,甲、丙兩組設置為實驗組,A正確;B、由于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物質的氧化分解,所以采用耗氧量為觀測指標的依據(jù)來分析其生理作用,B正確;C、丙組使用了外源甲狀腺激素,因此耗氧量最大,乙組作為對照組次之,甲組由于切除了甲狀腺,導致甲狀腺激素缺乏,因而耗氧量最少,即三組的耗氧量大小關系為:丙>乙>甲,C錯誤;D、由于甲組切除甲狀腺,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減少,根據(jù)甲狀腺激素的負反饋調節(jié)可知,甲組TSH含量高于乙組,D正確。故選ABD。35.人體通過多種調節(jié)機制保持體溫的相對穩(wěn)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寒冷環(huán)境下,參與體溫調節(jié)的傳出神經中既有軀體運動神經,也有內臟運動神經B.寒冷環(huán)境下,腎上腺皮質分泌的腎上腺素增加,使代謝活動增強,產熱增加C.炎熱環(huán)境下,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多,從而增加散熱D.炎熱環(huán)境下,機體散熱量明顯大于產熱量【答案】AC【分析】寒冷狀態(tài)下,冷覺感受器感受寒冷,通過傳入神經傳到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下丘腦通過傳出神經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汗腺分泌減少或停止來減少散熱,另一方面使得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縮以及通過體液調節(jié)分泌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讓代謝加強來增加產熱。【詳解】A、寒冷環(huán)境下,骨骼肌會收縮使產熱增加,參與體溫調節(jié)的傳出神經中有軀體運動神經,同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含量會增多,故也有內臟運動神經參與,A正確;B、腎上腺素是由腎上腺髓質分泌的一種激素,B錯誤;C、炎熱環(huán)境下,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多,從而增加散熱,C正確;D、炎熱環(huán)境下,體溫維持相對穩(wěn)定,機體散熱量等于產熱量,D錯誤。故選AC。三、綜合題36.圖1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示意圖,①②③④表示四種體液,ABCD表示相關系統(tǒng),abcd表示相關物質,圖2為肝組織示意圖。
(1)圖1中①②③化學成分基本相似,但(填數(shù)字標號)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①②③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的含量有關;其pH維持在,與它含有的等緩沖對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2)圖1中,毛細血管壁上皮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填數(shù)字標號)。如果C為呼吸系統(tǒng),那么物質c從紅細胞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至少需要跨過層生物膜。為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除了圖1中所示的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外,還必須在調節(jié)網絡下進行。(3)如圖2所示,正常人饑餓狀態(tài)下體液流經該組織,乙側的哪些物質濃度比甲側更高?______。A.尿素 B.CO2 C.O2 D.葡萄糖(4)肺水腫是指肺內組織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調,大量組織液集聚,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高燒、大汗淋漓等,并出現(xiàn)低氧血癥。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有______。A.患者呼吸困難導致體內CO2濃度升高B.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方式是體液調節(jié)C.大汗淋漓能夠增加散熱量,有利于緩解患者的高燒癥狀D.肺內組織液能進入肺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答案】(1)①無機鹽和蛋白質7.35~7.45H2CO3/HCO3-、HPO42-/H2PO4-等37℃左右(2)①②6神經—體液—免疫(3)ABD(4)ACD【分析】題圖分析:題圖1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圖,①為血漿,②為組織液,③為淋巴,④為細胞內液,A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B為消化系統(tǒng),C為呼吸系統(tǒng),D為泌尿系統(tǒng),a表示營養(yǎng)物質,b表示二氧化碳,c為氧氣,d為代謝廢物;如2中甲為動脈端,乙為靜脈端?!驹斀狻浚?)①②③化學成分基本相似,但血漿,即①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①②③組成細胞外液,其中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蛋白質和無機鹽的含量有關;其pH維持在7.35~7.45,與它含有的H2CO3/HCO3-、HPO42-/H2PO4-等緩沖對有關;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2)圖1中,毛細血管壁上皮細胞直接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血漿和組織液,即①②。如果C為呼吸系統(tǒng),那么物質c從紅細胞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要穿過紅細胞膜(1層)、毛細血管壁細胞膜(2層)、組織細胞膜(1層)、線粒體膜(2層)至少需要跨過6層生物膜。為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除了圖1中所示的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外,還必須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下進行。(3)圖2為肝組織示意圖。正常人饑餓狀態(tài)下體液流經該組織,肝細胞細胞代謝消耗氧氣和葡萄糖,產生尿素和二氧化碳等物質,這些代謝物質產生后進入血漿,則與血漿中流入端相比,乙側濃度增加的物質有尿素、CO2、葡萄糖。故選ABD。(4)A、患者呼吸困難導致體內CO2排出受阻,因此二氧化碳含量升高,A正確;B、呼吸運動的調節(jié)主要由CO2等體液調節(jié)因子刺激呼吸中樞的神經-體液調節(jié),B錯誤;C、大汗淋漓能夠增加散熱量有利于緩解患者的高燒癥狀,C正確;D、根據(jù)細胞外液各組分之間的關系圖可以看出,肺內組織液的回流主要是進入肺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D正確。故選ACD。37.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抑制性神經元,能夠分泌抑制性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發(fā)生CL﹣內流、K+外流,從而造成突觸后膜膜電位的改變,使突觸后神經元受到抑制。圖1是與膝跳反射有關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①~⑧表示細胞或結構)。發(fā)生膝跳反射時,伸?、谑湛s,屈?、呤鎻?。圖2表示膜電位變化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填圖1中序號)是傳出神經。在膝跳反射過程中,興奮在該反射弧中(填“單向”或“雙向”)傳遞。(2)圖1中(填圖中序號)是抑制性神經元。在膝跳反射過程中,位置⑤⑥的膜電位變化曲線分別對應圖2中的(填“甲”、“乙”或“丙”),(3)若要檢測圖1中M點在膝跳反射過程中的膜電位變化,正確的操作是______。A.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N點B.將電表的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感受器C.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N點D.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感受器(4)若想用一次實驗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在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則需要將電表的兩個電極分別搭在點(填字母),刺激點(填字母)。①若,則可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②若,在神經元之間單向傳遞。③興奮在神經元間單向傳遞的原因是?!敬鸢浮?1)④⑧單向(2)⑤甲、乙(3)D(4)AN(無順序)M肌肉收縮,電流表偏轉(1次)電流表偏轉1次神經遞質存在于突觸小泡內,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與突觸后膜【分析】1、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2、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3、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詳解】(1)根據(jù)A上有神經節(jié),確定③是傳入神經,同時發(fā)生膝跳反射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定制化開發(fā)合同協(xié)議
- 轉讓棋牌茶室協(xié)議書范本
- 郵輪乘務員派遣合同協(xié)議
- 造紙配件采購合同協(xié)議
- 路牙石訂購合同協(xié)議
- 進修賠款協(xié)議書模板
- 進口國際貿易合同協(xié)議
- 轉讓水電工具協(xié)議合同
- 通風管安裝合同協(xié)議
- 專業(yè)服務類個人資質認證合同
- 2025年山東省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參考試題庫大全-上(單選題)
- 2025年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qū)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含答案)
- 102解二元一次方程組【10個必考點】(必考點分類集訓)(人教版2024)
- 鄰水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檔案管理員工作
-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解讀(2025年)課件
- 腫瘤??七M修匯報護理
- 第2課 《 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的多視角表達》(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美版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
-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護理
- 村干部筆試題庫及答案
- 配電房防火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