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一講義第10課短新聞兩篇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一講義第10課短新聞兩篇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一講義第10課短新聞兩篇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一講義第10課短新聞兩篇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一講義第10課短新聞兩篇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課短新聞兩篇別了,“不列顛尼亞”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eq\x(開卷有益)見證歷史,胸懷天下詹姆斯·賴斯頓說過“19世紀是小說家的時代,20世紀是新聞記者的時代”。雖然有點夸大其詞,但我們周圍何嘗離開過新聞?在信息社會里,我們每天要接觸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渠道就是各種媒體的新聞報道。這些報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可以提供給我們有用的信息,引導我們關注當下發(fā)生的事情,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以讓我們從容地回顧那段“歷史”,汲取經驗和教訓。在風云激蕩的當今,胸懷天下的人們祈禱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只有放棄權利與擁有、愚昧與偏見的爭斗,才能維系人類“愛”的存在,滴水穿石,共同構建我們富庶而美麗的蔚藍色的家園。本文所選的兩篇新聞稿,前者在第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后者獲美國普利策獎,閱讀它們,相信你一定會獲得許多啟示。“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每一次對歷史的紀念,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A導學1.作者簡介周婷、楊興:《別了,“不列顛尼亞”》的署名作者?!秳e了,“不列顛尼亞”》選自《通訊名作100篇》(新華出版社2000年版)。周婷、楊興,實際上是新華社周樹春、胥曉婷、楊國強、徐興堂四位記者的合稱。這四個人是這篇新聞的創(chuàng)作者。其中,周樹春是新華社副總編輯、《參考消息》報社社長。羅森塔爾(1922~2006),美國著名記者。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國求學并加入美國國籍。他在紐約市立學院上學時就是校報通訊員。1944年進入《紐約時報》后長期從事國際新聞報道,先后常駐印度、波蘭、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獲普利策獎的國際新聞獎。自1977年起任《紐約時報》執(zhí)行主編,為鞏固該報在美國新聞業(yè)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勞。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為一名專欄作家,為美國各大報紙撰稿,直到2004年才擱筆。2.背景資料eq\x(《別了“不列顛尼亞”》)寫于1997年7月1日,也就在那一天的零點,在中國,在香港發(fā)生了一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那便是香港在這一時刻又回歸了祖國的懷抱?!吨杏⒛暇l約》使香港離開了祖國,變成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150多年來,25任港督代表英國對香港進行統(tǒng)治。為了使香港回歸,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許多努力,終于,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使香港的回歸指日可待,13年的漫長等待,讓億萬中國人失去了許多,也得到了許多。當1997年7月1日零時這一莊嚴的時刻到來之際,哪一個中華兒女不熱血沸騰呢?《別了,“不列顛尼亞”》就是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寫于1958年8月,當時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已有13年,時間已經磨平了戰(zhàn)爭造成的創(chuàng)傷,但德國法西斯在二戰(zhàn)期間殘酷地屠殺被占領國人民的集中營還在警醒著世人,法西斯集中營的牢房、毒氣室、鞭刑柱、焚尸爐無不向人們訴說著德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本文便是作者目睹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后有感而寫的一篇新聞。發(fā)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這主要得益于他獨辟蹊徑,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即記者在新聞中毫不摻雜個人情感的寫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字里行間灌注著個人的情感。我好比鳳闕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聞一多《七子之歌》

3.相關知識關于香港eq\x(香港)地區(qū)位于廣東省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深圳市。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全境陸地面積為1092平方千米。人口約700萬,其中中國血統(tǒng)居民占98%,祖籍廣東省的最多,英國人和其他外國人約占2%。1842年,滿清朝廷在與英國進行的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被迫與英政府簽下《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英國人于是將港島南區(qū)小漁村之名稱香港,作為全島之總稱。1860年,北京城被英法聯軍攻陷,滿清政府又被迫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南段及昂船洲割讓給英國。1898年,滿清政府又被迫將今日新界租與英國,為期99年,并起用香港為其正式名稱。1984年,中英雙方達成協(xi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于1997年7月1日起,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正式成立。香港回歸不僅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而且也是世界上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因為香港回歸標志著世界發(fā)展史上一個新的國家制度治理模式的誕生。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地球上最大規(guī)模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德軍在1939年在波蘭南部克拉科夫的奧斯維辛小鎮(zhèn)建立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到蘇軍解放時為止,有400多萬人在這里慘遭殺害,因此它又被稱為“eq\x(死亡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這里成為了猶太人永遠的“噩夢”。1970年12月7日,正在華沙訪問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獻花圈。當勃蘭特佇立凝視一幅幅精美清晰的受難者的浮雕時,突然下跪,并發(fā)出祈禱:“上帝饒恕我們吧,愿苦難的靈魂得到安寧?!?985年當時的德國總統(tǒng)魏茨澤克發(fā)表了著名講話:“德國應明確承認戰(zhàn)爭罪責?!?995年1月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50周年之際,德國總統(tǒng)赫爾佐克訪問奧斯維辛時,再次為德國納粹的侵略暴行向波蘭人民請求寬恕。德國哲學家阿多諾說過:“在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野蠻的?!?.文體知識新聞:新聞是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機構對當前政治事件和社會事件所作的報道。要求迅速及時、真實簡明、用事實說話。形式有消息、通訊、特寫、調查報告、新聞圖片和電視新聞等。消息:消息是新聞報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文體,具有及時、簡明、真實的特征。消息的結構包括標題、開頭、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六部分。這六部分中,標題、導語、主體是必不可少的。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它提綱挈領,濃縮文意,因此,新聞必須簡潔、確切、醒目,即要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所報道的主要內容,點明其意義并富有吸引力。新聞標題的主標題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題或重要新聞事實;副標題用于補充說明情況或指出內容范圍,作出內容提要等。導語放在開頭,概述新聞的主要內容或事實,鮮明地揭示新聞的中心。導語的寫作一般遵循5W+1H原則,即導語一般包括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結果(How)六要素。

自主預習一、識記字音1.單音字紫荊()停泊()冉冉()易幟()婆娑()噩夢()步履()窒息()禱告()令人矚目()雛菊()答案:jīngbórǎnzhìsuōèlǚzhìdǎozhǔchú2.多音字eq\b\lc\{\rc\(\a\vs4\al\co1(蒙騙,蒙蒙細雨,蒙古))eq\b\lc\{\rc\(\a\vs4\al\co1(剝奪,剝皮))eq\b\lc\{\rc\(\a\vs4\al\co1(處所,處決))eq\b\lc\{\rc\(\a\vs4\al\co1(號角,角色))eq\b\lc\{\rc\(\a\vs4\al\co1(超載,一年半載))eq\b\lc\{\rc\(\a\vs4\al\co1(落第,落枕))答案:mēngméngměngbōbāochùchǔjiǎojuézàizǎiluòl(fā)ào二、識記字形(選字組詞)(即既)然(即既)使步(履屐)木(履屐)(秘密)碼(秘密)方(嬉嘻)笑(軌規(guī))道(豢券)養(yǎng)答案:既即履屐密秘嬉軌豢三、詞語辨識1.凝重·莊重辨析:“凝重”和“莊重”都有嚴肅的意思。“凝重”側重神態(tài)表情端莊,聲音等渾厚、濃重?!扒f重”側重言語、舉止不隨便,不輕浮。①會議室不大,與會的人員也不多,但每個人的表情很。②因為這是一個要以個人名譽和信用作擔保的承諾。答案:①凝重②莊重2.消失·消逝辨析:“消失”的“失”有“遺落”“找不到”的意味,指事物形象漸漸減少以至沒有,強調過程。它是主觀觀察的結果,并不一定是原來的事物真的沒有了?!跋拧迸c“逝”的去而不返、死亡意味有關。時間時時地,而聽眾也在慢慢,這也正應驗了文學精神正在萎縮的事實。答案:消逝消失3.管制·管治辨析:二者都有管理的意思。“管治”指通過政權來控制、管理。“管制”指強制管理。在兩岸軍事對峙期間,馬祖一直被作為戰(zhàn)地,不僅臺灣本島人不能進,馬祖人也不能出,直到1994年才被全面解除入出境,并被局部開放臺灣島內民眾觀光。答案:管治管制四、文學常識新聞,也叫,是報紙上常用的體裁。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事實的真實性、時效性、指導性等特點。一般由、、、結尾等部分組成。是新聞的內容提要。是新聞的第一句話或第一段。它要求用簡明的語言把新聞的主要內容告訴讀者,重點突出,概括性強。是新聞的中心部分。它要寫明新聞的主要內容,回答導語中提出的問題。材料的選用要點面結合,形象具體,切忌空泛議論。答案:消息標題導語主體標題導語主體五、詞語積累易幟:變換旗幟,指降英國國旗,升起中國國旗。接載:接待、裝載。序幕:指重大事件的開端。退役:軍人役期滿后停止服役,這里指“不列顛尼亞”號戰(zhàn)艦不再執(zhí)行任務。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襯托。矚目:注目。明媚:景色等鮮明可愛。噩夢:可怕的夢。心智:心靈智慧。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樣子。②失意的樣子。窒息:因外界氧氣不足或呼吸系統(tǒng)發(fā)生障礙而呼吸困難甚至停止呼吸。禱告:向神祈求保佑。步履:行走。課堂探究思考1:文章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兒童們在追逐游戲”,“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卻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為什么?答:明確:(1)作者用的是反語。因為景象固然美好,卻與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布熱金卡曾經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里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灰暗的天空,沉郁的色調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地看到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2)作者用的是“樂景襯哀情”,以集中營周圍明快的景物、歡樂的小孩反襯集中營當年的暗無天日、慘絕人寰。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遇難者的懷念:假如他們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這一切。物是人亡,悲上生悲。(3)作者想表明自己的觀點,就是不管法西斯如何猖獗,終究會滅亡,烏云遮不住太陽,和平總有一天會降臨的。同時也告誡后人,要珍惜這種看似平常的生活,和平的到來是許多人付出生命的代價換來的。思考2:《別了,“不列顛尼亞”》一文選取的角度與其他報道香港回歸的新聞有什么不同?答:明確:要回答這個題目,可以搜集當時的一些新聞報道比較一下。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現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慶回歸的人群是多么激動,更沒有對這一事件進行政治的分析,分析其意義與影響,而是選擇了英方撤離這樣一個角度,顯得比較新穎。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沒有寫成英軍撤離大事記的形式,而是在簡略介紹英國人降旗、參加交接儀式、登上“不列顛尼亞”號回國這一系列事件過程中,穿插英國人登上香港、開始殖民統(tǒng)治的歷史的回顧,兩相對照,現實的事件放在了一個歷史的背景中,這就更加突出了事件的歷史意義。思考3:怎樣理解“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答:明確:大英帝國從海上乘船登陸香港,開始了長達156年的殖民統(tǒng)治;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參加儀式的英國官員乘坐“不列顛尼亞”號離開了香港,消失在南海的茫茫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強的話,把香港百年歷史的滄桑巨變凝聚其中,暗含著歷史和現實的對比。思考4:文章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兒童們在追逐游戲”,該怎么理解?答:明確:“陽光明媚”,綠樹成陰,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卻說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為什么?作者用的是反語。因為景象固然美好,卻與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布熱金卡曾經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里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灰暗的天空,沉郁的色調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地看到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思考5:羅森塔爾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做禱告的地方”,為什么這么說?答:明確:做禱告,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奧斯維辛,做禱告的地方是沒有的,因為劊子手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禱告懺悔自己的罪行的;而無辜的人們成為劊子手刀俎上的肉,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思考6:兩篇文章都有一些細節(jié)描寫,各有什么作用,試舉例說明。答:明確:細節(jié)的運用,有各種各樣的作用,比如在寫人的文章中,一個人物活動的細節(jié),可以有效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也可能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這兩篇文章中,細節(jié)的運用使得所描寫的事件更加深刻,發(fā)人深省。比如:“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這樣的景象的確讓人難忘。也許是諷刺,任納粹刑罰多么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也許是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別了,“不列顛尼亞”》這篇新聞語言精確、凝練、鮮明、莊重,將“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上意義非凡的時刻用文字的形式定格。(1)精確。主要體現為數詞的運用。尤其是序數詞用得精確。如對告別、交接儀式各主要環(huán)節(jié)開始時間的記錄,精確到分鐘。(2)凝練。主要體現為形容詞和其他短語以及語句等的選用、組織力求言簡意深。如“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句中的“凝重”隱含了人物復雜的情感,將人物的微妙心理傳神地揭示了出來。(3)鮮明。主要體現為文字報道給人以逼真的現場感。本文就像一套連續(xù)播放的幻燈片一樣,每一幀畫面線條清晰、色彩鮮明、聲形并茂。自然環(huán)境的點染(如“蒙蒙細雨”“雨越下越大”“燈光漸暗”)、歷史背景的烘托(如港督府的歷史)、儀式現場活動、氣氛的描述,均要言不煩,給人鮮明的視覺形象。(4)莊重。主要體現在文字報道給人以情感的共鳴效應。本文就像一首莊嚴隆重的交響樂,每一段樂章旋律嚴正中見歡快,音調低婉中見昂揚?!秺W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篇新聞用詞簡練準確,意味雋永;造句明快流暢,情感濃郁。全文寫參觀者的話就一句,兩個字——“夠了”——這一句臨近文章結尾,點到為止,卻余音裊裊。它包孕著豐富的感情:對受難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聞;對法西斯劊子手的咬牙切齒,義憤填膺;對歷史悲劇不再重演的祈望;對和平自由長存的美好祝?!@是用詞上的簡而味永。羅森塔爾巧妙地將對比、象征、多樣化修辭、散文式筆調等文學敘事手法借用于新聞寫作,使客觀事實的描述投影著主觀的印象,別具匠心地制造出歷史與現實、恐怖與歡樂、戰(zhàn)爭與和平的劇烈反差,從而使文本產生出巨大的張力。[寫法歸納]《別了,“不列顛尼亞”》把現實場景和歷史場景編織在一起,不僅巧妙地借助現場景物寓意抒情,還通過精辟、凝練的點睛之筆與現場事實深厚內涵的對比去引發(fā)讀者的聯想。沒有任何修飾性的語言,文章在這看似不動聲色的描寫中,卻顯現出語言的張力。背景材料的引入使現實的場景有了歷史的縱深感,讓人更能體會出儀式本身的現實內涵?!秺W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熔報道與抒情于一爐,打破了客觀報道的傳統(tǒng),直接敘述記者自己的感受,而這種感受,又是通過描寫別人的動作和表情間接地表現出來的。文章還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在平靜的描寫中,透露出善良與邪惡的強烈反差。讀寫遷移一、源頭活水,積累妙用(一)素材這樣積累1.在教材中提煉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災難對自然和生命的摧殘是不能挽回的,對心靈和思想的傷害是永久的。在奧斯維辛這樣的地方,應該讓黑暗、死亡、陰冷永遠安靜地矗立,就像羅森塔爾所寫的那樣,讓人一看就渾身發(fā)抖,這是對死者最好的紀念,也是對生者最好的警告?!扒笆虏煌笫轮畮??!比艘獙W會在良心的拷問下生活,在懺悔中走向完美。德國總理勃蘭特在猶太人的墓碑前下跪,懺悔德意志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使世人相信德意志依然還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故事距離我們已經很遠了,現在,我們正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不讓戰(zhàn)爭的陰霾再次籠罩在我們頭上?!緫媒嵌取俊巴浥c銘記”“善于反思”“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等?!揪蔬\用】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任時間長河滾滾不息,他們沒有忘記。猶太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知恥而后勇,于是在諾貝爾獎面前,他們經常是勝利者。德國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把昨日的罪過當做今日的教訓,防止明日的錯誤。全世界人民都沒有忘記,因為和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渴望。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誰都不想讓奧斯維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寧靜,但這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忘記中的傷痕,它只會作為我們的一個和平的標志,以示警鐘長鳴?,F在的猶太民族早得到了公正的對待,但他們也未曾將自己的歷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記憶。古人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豹q太人正是憑著這樣一股浩然之氣,將心中的憤怒轉化成復興民族的決心。(節(jié)選自《當記憶流經奧斯維辛》)2.在名句中選擇(1)武力正表現了人類的軟弱?!└隊枴稜奚?2)鮮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會有好收成?!队旯麘騽〖?3)把世界擁抱在整個懷抱之中!戰(zhàn)利品太沉重了……——羅曼·羅蘭《母與子》(4)戰(zhàn)爭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托爾斯泰《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爾》(5)從呼喊的深淵中,從一切憎恨的深淵中,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_曼·羅蘭《神圣的祭壇》(6)在和平主義的溫床上培植香菌,那是不需要什么肥料的,一夜之間它們就可以突然茁長起來。——羅曼·羅蘭《搏斗》(7)國家用兵,是為的正義。如果國家一旦侵犯了正義,那與我們揮斧相向的暴君的巢窟何異?——羅曼·羅蘭《狼群》(8)在春寒料峭的三月,當我們看到初放的花朵時感到無比幸?!,F在,當我看到嬌嫩而充滿活力的人類善良之花沖破歐洲仇恨的凍土迎風怒放的時候,我又感到了這種幸福。它們證明,溫暖的生活仍然存在,任何東西都不能把它摧毀?!读_曼·羅蘭傳》(9)千百年來,人類用犧牲、苦難、堅韌的努力、英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信心贏得了自由。我們呼吸它珍貴的氣息,我們很自然地享受它,正如我們享受那吹拂大地、充塞在我們肺部的清鮮空氣一樣……而只要幾天,這顆生命的寶石就被人偷去了;幾小時內,在全世界,一片窒息的網羅便籠罩在“自由”的戰(zhàn)栗的翅膀上?!_曼·羅蘭《先驅者》3.從歷史中比較1933年8月,日本軍國主義為適應對外擴張侵略的需要,在哈爾濱市內密設石井細菌部隊,1936年遷駐平房站以北4公里的地方,1939年開始大規(guī)模從事細菌武器研究。為檢驗細菌武器的效能,他們用活人進行細菌實驗。為掩人耳目,部隊對外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并使用七三一部隊番號。在這里曾利用人體進行鼠疫、傷寒、霍亂、炭疽、結核、梅毒等生物的研究實驗。在這里有數千名抗日愛國軍民及蘇聯、蒙古、朝鮮等國家的反法西斯志士被殘害,而在細菌戰(zhàn)中死傷的多達20萬人。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他們將重要的有關資料、儀器燒掉,把主要建筑物全部炸毀,以毀滅罪證?!扒笆虏煌?,后事之師!”那段歷史雖已成往事,但它留給人類的絕不只是斷壁殘垣和受傷的心靈,這樣的悲劇屬于整個人類,我們應共同面對這樣的恥辱,共同面對這樣的罪惡。4.在現實里聚焦張純如:讓世人熟知南京大屠殺2017年4月7日,已故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紀念館在其祖籍地江蘇省淮安市正式開館。作為一名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在北美長大的華裔二代,張純如對歐美主流史學界、社會輿論在二戰(zhàn)歷史研究領域“重歐輕亞”,且對日本侵華罪行印象模糊、認識淡薄的現象深感遺憾,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她開始了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探究和寫作。盡管她并非一個受過專門訓練的歷史研究者,但她嘔心瀝血,從汗牛充棟的各國圖書文獻中檢索有用信息、去蕪取精、去偽存真。她曾因不熟諳漢語,在親自前往中國探訪的過程中遇到種種困擾和障礙。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在1997年出版了轟動世界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令歐美主流社會原本對二戰(zhàn)亞太戰(zhàn)場、對日本侵華暴行模糊甚至倒錯的認識,變得清晰、確切起來。雖然囿于主、客觀條件,這部著作存在一些技術性的缺陷或錯誤,但它為同時代和后來的相關研究者開辟了一條更寬廣的路。(二)素材這樣運用eq\x(精彩片段)忘記歷史等于背叛過去。任時間長河滾滾不息,他們沒有忘記。猶太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知恥而后勇,于是在諾貝爾獎面前,他們經常是勝利者。德國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把昨日的罪過當作今日的教訓,防止明日的錯誤。全世界人民都沒有忘記,因為和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渴望。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誰都不想讓奧斯維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寧靜,但這也不會影響到我們記憶中的傷痕,它只會作為一個和平的標志,以示警鐘長鳴?,F在的猶太民族早得到了公正的對待,但他們也未曾將自己的歷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記憶。古人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猶太人正是憑著這樣一股浩然之氣,將心中的憤怒轉化成復興民族的決心。[領悟]議論文深刻技巧之一就是分析透徹,本語段圍繞“忘記和銘記”話題,以“奧斯維辛”作為分析的切入點,議論透徹精辟。二、類文品讀——由此及彼,拓展視野【類文品讀】紐約鴿子白木一夜雨疏風驟,把紐約積蓄了一年的金黃,從樹梢刮到地上。那遍地的落葉,如同碎落的金黃旗子,插滿這個城市的角角落落,讓這個城市的色調與季節(jié)同步。漫步在中央公園的小徑上,恍若與周圍這個世界之都的喧囂隔著一個時代。寧靜是公園鮮明的主題。一望無邊的寂寞,讓我的思路也飄上了一層清涼的露水。熱鬧著的,是那沒有季節(jié)的鴿子。她們是公園活動的標本。奔跑,飛翔,安坐,追逐,是如此的無憂,如此的安詳。我的腳步播向哪里,鴿子的快樂就灑向哪里。鴿子是公園真正的陽光,她透過思鄉(xiāng)的云層,照亮我的孤獨。她讓世界在沉寂的時分,披上一層燦爛的音樂。中央公園很大,它幾乎占曼哈頓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曼哈頓是紐約的五個區(qū)之一,也是最繁華、最重要的地區(qū)。聯合國、世貿中心、帝國大廈……一些最重要的建筑和機構都在這里。如果說紐約是寸金之地的話,曼哈頓則是寸金之中的寸金。美國人卻在寸金之地的正中央,開了這么大的一個公園。有了公園,就有了鴿子的天堂。有了公園,就有了我的迷茫。潮濕的草地,不能留下我的腳印。厚厚的草層,托住了我對土地的印蓋。腳印只留在堅實的土地上。就是沙地也不行。不信,步入海邊,那無際的沙灘上,就是多么容易蓋上的腳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