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中監(jiān)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空氣液化 B.酒精揮發(fā) C.呼吸作用 D.石蠟熔化2.下列常見的現象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A.粉筆折斷 B.濕衣服晾干C.食物腐爛 D.木材制成桌椅3.甲烷可用于工業(yè)制合成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是A.甲為CH4 B.乙中氫、氧元素質量比為

1∶9C.16g甲完全反應能生成6g丁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

1∶34.C3N4是一種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剛石還大,可用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價為+4,則N元素的化合價是()A.﹣4 B.﹣1 C.﹣3 D.+35.下列關于水的敘述正確的是()A.它是氧化物而不是化合物 B.它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C.它只有在液態(tài)時才是化合物 D.它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6.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操作方法正確的是()選項物質雜質試劑及操作方法A氯化鈉碳酸鈉溶解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蒸發(fā)結晶B氯化鐵溶液氯化鈉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過濾C二氧化錳氯化鉀溶解、過濾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A.A B.B C.C D.D7.徐州市人民政府出臺禁燃令,自2018年10月1日起徐州市區(qū)范圍內全時段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關于這一政策的理解不合理的是()A.有效減少空氣污染物 B.減少火災,降低隱患C.有利于減少噪音污染 D.違背傳統,不予提倡8.我國古代有“女媧補天”的傳說,今天,人類也面臨“補天”。是指臭氧發(fā)生如下變化:3O22O3使臭氧層出現空洞,“補天”就是要防止臭氧層出現空洞的形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O2和O3都是單質,氧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價B.O2和O3都是同一種物質C.O2和O3的性質完全相同D.臭氧和氧氣都由同一種元素組成,混合在一起仍屬純凈物9.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A.2P+5O22P2O5 B.2H2O22H2O+O2C.KMnO4K2MnO4+MnO2+O2↑ D.S+O2SO210.以下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 B.研磨后聞氣味C.滴加液體 D.檢查裝置氣密性1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所示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說明示意圖.下面理解錯誤的是()A.中子數 B.元素符號 C.元素名稱 D.相對原子質量12.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鎂條燃燒 B.鋼鐵生銹C.釀谷成酒 D.干冰升華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某初三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下列實驗探究:(1)小紅同學取一段鐵絲窗網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氣中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火星四射”的現象。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其_________。小波同學用收集的氧氣做鐵絲燃燒實驗后發(fā)現集氣瓶底炸裂,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2)小山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了一瓶失去標簽的固體,已如它可能是以下物質中的一種:炭粉、硫磺、氯酸鉀、二氧化錳。經觀察和討論,這瓶固體不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__(填物質的符號),為了進一步確認該固體是何種物質,請幫助小山同學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并在下列表格中寫出實驗步驟、預期現象和結論。實驗步驟預期現象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14.實驗室制取氣體所需的裝置如下圖所示。(1)寫出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___(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填序號,下同);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氣,收集裝置是_____,其驗滿的操作為________。(3)用裝置E收集氧氣時,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a.加熱前,將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加熱后,觀察到水中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時,立即收集氣體c.待集氣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d.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氣管從水槽中移出(4)實驗室中可以用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氣。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氣。實驗室中制取氨氣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_,收集裝置為________。15.如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寫出鐵絲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應。實驗開始時先點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學取一段紗窗網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的瓶氧氣中做該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應有的現象,請你幫他分析一種可能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實驗室中常用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制取氧氣。寫出它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屬于_____反應;發(fā)生裝置應選用下圖的_____裝置(填代號,下同);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可選用收集裝置_____,如果要收集干燥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驗滿的方法_____。實驗結束時為防止試管炸裂,應先_____,后_____。若用F裝置來收集氧氣,則氧氣應從_____口進入,水從_____口排出,此收集方法也可稱為排水集氣法。(2)實驗室常用硫化亞鐵(FeS)固體與稀硫酸(H2SO4)在常溫下反應制硫化氫(H2S)氣體和硫酸亞鐵(FeSO4)。硫化氫氣體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可溶于水。①試寫出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_____。②制取硫化氫時,發(fā)生裝置應選用上圖所示的裝置(填代號,下同)_____;收集硫化氫氣體時,只能選用_____裝置。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在東莞夏季,一般情況下,一棵荔枝樹每天大約放出1500g氧氣。(氧氣的密度為1.43g/L,空氣的密度為1.29g/L)請計算(1)一棵荔枝樹夏季每天產生的氧氣的體積是多少?_____(計算結果保留整數,下同)(2)每天產生的這些氧氣相當于多少升空氣中的氧氣?_____18.有人說:“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密封、防爆的容器中點燃3g氫氣與32g氧氣組成的混合氣體,反應停止后,生成水的質量一定是35g?!蹦阏J為對嗎?請通過計算說明,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2分)19.(6分)小明用電子秤進行如圖所示的稱量活動。經過一段時間后,活動1和活動2的電子秤示數都減小了。兩個活動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而導致電子秤示數減小的是_____(填“活動1”或“活動2”);從微觀的角度解釋活動1中電子秤示數減小的原因_____。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C【解析】

A、空氣液化過程中只是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A錯誤;B、酒精揮發(fā)是由液態(tài)轉化為氣態(tài),只是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B錯誤;C、呼吸作用中,吸入的氣體是氧氣,呼出的氣體是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C正確;D、石蠟熔化是由固態(tài)轉化為液態(tài),只是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故選C。2、C【解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驹斀狻緼、粉筆折斷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濕衣服晾干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食物腐爛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D、木材制成桌椅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睛】解答本題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沒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物理變化,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化學變化。3、B【解析】

從微觀圖示中可得出,該反應是1個甲烷分子和1個水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1個一氧化碳分子和3個氫氣分子的反應。A、從圖示可知甲是甲烷(CH4),A選項正確,不合題意;B、乙為水分子(H2O),氫、氧元素質量比=(2×1):16=1:8,故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C、一個甲烷分子參加反應可以生成3個氫分子,因此16g甲烷可以生成(3×2=6)g水,C選項正確,不合題意;D、從圖示中可以看出,一氧化碳和氫分子的分子個數比為1:3,D選項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4、C【解析】

C3N4中C元素的化合價為+4,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4)×3+4x=0,則x=﹣3價。故選C5、B【解析】

A、水即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A錯誤;B、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故B正確;C、水在固液氣三態(tài)均為化合物,故C錯誤;D、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故D錯誤。故選B6、A【解析】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時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驹斀狻緼、碳酸鈉能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fā)結晶,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A正確;B、氯化鐵溶液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和氯化鈉,會將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B錯誤;C、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錳難溶于水,若采取加水溶解、過濾,二氧化錳在濾渣中,還需要通過洗滌、干燥的方法,才能除去水得到二氧化錳,故C錯誤;D、CO2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CO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新的雜質水蒸氣,還需經過干燥才能得到一氧化碳,故選D錯誤。故選A?!军c睛】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7、D【解析】

本題主要從環(huán)境污染方面分析?!驹斀狻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可以有效減少空氣污染物,故不符合題意;B、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可以減少火災,降低隱患,故不符合題意;C、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有利于減少噪音污染,故不符合題意;D、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可以減少有害氣體和粉塵的排放,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應該提倡,故符合題意。8、A【解析】

A、O2和O3都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都是單質,氧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價,故A正確。B、O2和O3分別是氧氣、臭氧,是則不同種分子構成,是不同的物質,故B錯誤。C、O2和O3分子的構成不同,它們的性質不完全相同,故C錯誤。D、臭氧和氧氣都由同一種元素組成,但O2和O3是不同的物質,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故D錯誤。故選A?!军c睛】掌握化學式的含義、明確單質的特征、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9、D【解析】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一般有四步:1.根據實驗事實,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分別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并在式子的左、右兩邊之間畫一條短線;當反應物或生成物有多種時,中間用加號(即“+”)連接起來。2.配平化學方程式,并檢查后,將剛才畫的短線改寫成等號(表示式子左、右兩邊每一種元素原子的總數相等)。3.標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因為化學反應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發(fā)生);如點燃、加熱(常用“△”號表示)、催化劑、通電等。并且,一般都寫在等號的上面,若有兩個條件,等號上面寫一個下面寫一個。4.注明生成物中氣體或固體的狀態(tài)符號(即“↑”、“↓”);一般標注在氣體或固體生成物的化學式的右邊。但是,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或固體時,其狀態(tài)符號就不用標注了?!驹斀狻緼.磷燃燒:4P+5O22P2O5,選項錯誤;B.過氧化氫法制氧氣:2H2O22H2O+O2,選項錯誤;C.高錳酸鉀法制氧氣:2KMnO4K2MnO4+MnO2+O2↑,選項錯誤;D.硫在氧氣中燃燒:S+O2SO2,選項正確。故選D。10、B【解析】

A、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酒精燈,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聞氣味時,應用手輕輕扇動,使極少量的氣味飄進鼻子里,不能將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氣味,圖中操作正確,符合題意;C、膠頭滴管加液時,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觸容器,應垂直懸空于容器上方0.5cm處,圖中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D、圖中長頸漏斗與外界相通,裝置不是封閉環(huán)境,無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不符合題意。故選B。11、A【解析】解:A、所指為質子數,而非中子數,故A錯誤;B、所指為元素符號,理解正確,故B正確;C、所指為元素名稱,理解正確,故C正確;D、所指為相對原子質量,理解正確,故D正確.故選A.12、D【解析】

A、鎂條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氧化鎂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B、鋼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C、釀谷成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不符合題意;D、干冰升華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符合題意?!军c睛】一般有“燃燒”兩字,為化學變化。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鐵絲生銹(或氧氣純度不夠高)集氣瓶底部沒有鋪一層沙子(或沒有水)Fe+O2Fe3O4化合SKClO3取少量固體與坩堝中,持續(xù)高溫加熱若固體質量明顯減少,則黑色固體為碳粉,反之為二氧化錳【解析】

(1)造成此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1鐵絲生銹,2收集的氧氣純度不夠高;鐵絲燃燒實驗后發(fā)現集氣瓶底炸裂,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集氣瓶底部沒有鋪一層沙子(或沒有水);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原理:Fe+O2Fe3O4,該反應符合“多變一”,屬于化合反應。(2)試劑瓶中裝有黑色固體,不可能是硫磺(S,黃色)和氯酸鉀(KClO3,白色);碳粉加熱燃燒后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固體質量明顯較少,二氧化錳加熱后不能發(fā)生反應,固體質量不會發(fā)生變化;實驗步驟:取少量黑色固體與坩堝中,持續(xù)高溫加熱預期現象和結論:若固體質量明顯減少,則黑色固體為碳粉,反之為二氧化錳。14、酒精燈集氣瓶2KMnO4ΔK2MnO4+MnO2+O2↑BAD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acBC【解析】

(1)據圖可知儀器a是酒精燈,b是集氣瓶;(2)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ΔK2MnO4+MnO2+O2↑,應選擇裝置是B;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在常溫下進行,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向上排空氣法可以收集到干燥的氧氣,可選擇收集裝置是D;檢驗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已經收集滿;(3)a、排水法收集氧氣,加熱前,應將集氣瓶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故實驗操作正確;b、加熱后,觀察到水中導管口有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開始收集氣體,故實驗操作錯誤;c、待集氣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因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故實驗操作正確;d、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將導氣管從水槽中移出,再熄滅酒精燈,故實驗操作錯誤;(4)加熱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可制取氨氣,發(fā)生裝置屬于固體和固體加熱制氣體,應選擇裝置是B;氨氣易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可選擇收集裝置是C。15、化合引燃鐵絲鐵絲生銹【解析】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文字表達式是;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新物質,屬于化合反應;螺旋狀鐵絲的末端系一根火柴來對鐵絲進行加熱來引燃鐵絲;此實驗中實驗失敗可能是鐵絲未除銹或氧氣的濃度較低。

故填:;化合;引燃鐵絲;鐵絲生銹(合理即可)。16、分解ACD帶火星木條放在瓶口,復燃則滿從水槽中取出導管熄滅酒精燈baFeS+H2SO4=H2S+FeSO4BD【解析】

(1)高錳酸鉀加熱分解制取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KMnO4K2MnO4+MnO2+O2;該反應為分解反應,發(fā)生裝置要選擇固體加熱型發(fā)生裝置,即A;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而排水法收集的較純凈,所要要收集純凈氧氣要選擇C,收集干燥氧氣選擇D,向上排空氣法收集驗滿方法是將帶火星木條放在瓶口,復燃則滿,實驗結束時為防止試管炸裂,應先將導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