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生物教學設計_第1頁
七年級上生物教學設計_第2頁
七年級上生物教學設計_第3頁
七年級上生物教學設計_第4頁
七年級上生物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生物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我們身邊的生命世界

第一章開啟生物科學之門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是落實課標第三部分內(nèi)容標準中的第一個方面的問題——科學探究。談到科學探究,自然就

涉及到方式方法。為此本章命名為“開啟生物科學之門”。本章的題意就是讓我們教師給學生一把鑰匙打

開生物科學大門,進入研究生物科學的殿堂,讓學生同科學家一樣去觀察、去測量、去描述、去探究。

本章設置了《走進生物實驗室》、《學會觀察》、《練習測量》、《采集與制作標本》和《學習探究》

五節(jié)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可以說都是涉及一些研究生物的方式方法的問題。通過這些科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

方式,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精神。

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是新課程比較注重的。本套教材單拿出一章來進行科學方法的學習,說

明了對這些內(nèi)容的重視。

之所以將這些內(nèi)容放在第一章,是要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因為在后面各章中都要用到這些方法,比

如在第二章中有《在實驗室里觀察植物》、第三章中的《在實驗室里觀察動物》、第五章中《發(fā)現(xiàn)細胞》

等都要用到觀察的方法。

生物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的場所有室內(nèi)的和室外的,室內(nèi)的場所主要包括教室

和實驗室,很多實驗就在實驗室中進行。所以,第一節(jié)內(nèi)容安排了《走進生物實驗室》.在進行研究之前,

首先應該認識要研究的對象,它有哪些特征,這就需要觀察。進行觀察時應該遵循科學的觀察方法,所以,

教材中安排了第二節(jié)《學會觀察》。在觀察時常常要對觀察對象進行描述,包括宏觀描述和微觀描述。這

些描述有的是定性的,有的是定量的。在定量描述時.,為了使描述更加準確,就需要測量,所以第三節(jié)就

是《練習測量》。

在研究某個生物體時,有時需要將研究對象采集卜來,以便帶回去進行更細致的研究。所以,教材中

安排了第四節(jié)《采集與制作標本》。本節(jié)內(nèi)容是課標中沒有要求的,但是這內(nèi)容對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有

益的,比如要清楚家鄉(xiāng)有哪些資源,常常需要將其采集下來,進行研究、鑒別。

第五節(jié)內(nèi)容是《學習探究》。探究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之-,在這里只是引導學生初步地學習探究,

相當于一個引子,在以后各冊的很多章節(jié)中還有很多有關探究的內(nèi)容。

在科學方法訓練上,以上五個方面比較重要。單獨拿出章來講,并不意味著以后的章節(jié)不再涉及這

些內(nèi)容,而是結合具體內(nèi)容來學習或用學到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傊?,本章只是給他們一把鑰匙,為

將來打開生物科學的大門打下?個很好的基礎。

第一節(jié)走進生物實驗室

教材分析

第一節(jié)《走進生物實驗室》設置的理念:讓學生熟悉生物實驗室的設施、了解實驗室規(guī)則,認識常用

的生物實驗器具,認識顯微鏡各部件及它們的作用等。

之所以安排這些內(nèi)容,主要是考慮到熟悉實驗室的設施、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對于保證以后生物實驗

能夠安全、順利的進行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實驗中要用到很多實驗器具,而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乂是初?的

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所以教材中安排了一個探究竟讓學生來認識這些器具。顯微鏡是研究生物科學不可缺

少的工具,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應該使學生認識顯微鏡各主要部件的名稱,并了解它們的作用,為后面正確

使用顯微鏡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第一節(jié)在整本教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學建議

1.結合本校實際認知實驗設施和相應的實驗器具。

本節(jié)“探究竟”包括4個內(nèi)容。“探究竟1”是熟悉本校生物實驗室的設施,了解實驗室規(guī)則。教材

中的學生實驗守則是通過照片的方式給出的,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實驗守則,相互討論,得

出在實驗室應該注意的事項,也可以組織學生學習本實驗室的規(guī)則。

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教材中未涉及到的、應該讓學生知道的內(nèi)容。如:①沒有經(jīng)過教師的允許,不要

摸、嘗、聞某種化學藥品,因為許多化學藥品是有毒的;②取化學藥品時,注意不能倒在外面,用過的藥

品不要隨意倒放,以免污染環(huán)境,不要把取出的藥品再放回原來的瓶中;③實驗完畢后,把實驗臺整理干

凈,所有物品放回原處,每次實驗結束后都要把手洗干凈等,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探究竟2”是認識生物實驗器具。

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教師應該給以強調(diào),如使用酒精燈時的注意事項:

①絕對禁止用一只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以免酒精流出引起失火。

②熄滅酒精燈不可用嘴吹,以免引起燈內(nèi)酒精蒸汽燃燒或爆炸,只能用燈帽蓋滅。

③酒精燈不用時,必須將燈帽蓋好。以防止酒精蒸發(fā)(燈內(nèi)酒精中所含水分相對增多,下次使用時不

易點燃,而且造成浪費)。

④使用酒精燈時注意不耍碰倒,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該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2.注重圖示與真實的實驗器具的核實,尋求其各自的功能。

“探究竟3”是識別顯微鏡各主要部分,并了解它們的作用。

通過該探究活動,應該使學生明白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和主要作用。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在

上課前應把顯微鏡擺在每個實驗臺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照課木上的圖來學習顯微鏡的結構和各部分

的作用,并相互交流各小組的學習情況,找同學相互評價并補充,然后教師再講解。

“探究竟4”是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使用顯微鏡觀察毛發(fā),本活動不要求學生獨立地操作顯微鏡,而

是通過觀察形成顯微鏡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將顯微鏡調(diào)好,學生只需將毛發(fā)放

在上面就可以觀察,或者讓學生觀察教師做出的示范。

在本節(jié)的“知識鏈”中,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探究竟”中未涉及到的,教師應讓學生理解顯微鏡放

大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結合探究竟中觀察毛發(fā)的實驗,讓學生計算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毛發(fā)是實際的倍數(shù),

從而更好地理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是初一新生的第一節(jié)課,安排在實驗室中進行,旨在讓學生認識實驗室對生物學研究的

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木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四個“探究竟”,其中顯微鏡的結構是重點內(nèi)

容和難點內(nèi)容。課本內(nèi)容整體難度不大,但學生初步進入生命科學,觀察、使用試驗儀器的活動較

多,需要老師周密的組織和安排,為以后的課程開一個好頭。

基于以上分析,在授課中,首先用多媒體展示我們周圍五彩斑斕的生物界并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

趣進而引向如何研究生物界,開始講述本章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研究生物學的基本方法。接著開始新

課實驗室的教學(課前老師需調(diào)試好顯微鏡,并給顯微鏡中安裝好指針),說明實驗室是研究生物

的重要場所,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室的各種設施和實驗守則,并積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

對實驗室有一個整體感知之后,進而坐卜來讓學生對照書本上的實驗用具圖,觀察實物實驗用具,

并能說出它們的名字,猜想它們的用途。老師此時在總結學生的回答,并給出示范操作。然后進入

顯微鏡的主要結構的重點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照書本上的圖,找到相應的部位,并大致了解用途。最后,

老師用大屏幕展示顯微鏡的結構,同時對照實物幫助學生找到部位,并講述功能。老師需給出具體

的操作和注意事項,并將觀察一根毛發(fā)在顯微鏡卜.的變化。實驗結束之后,引導學生討論“大家談”

的問題。接著,啟發(fā)學生顯微鏡有怎樣的功用?為什么顯微鏡能放大物體?結合書本上的“知識

鏈”,小組討論這些問題,并針對放大倍數(shù)的關系進行講解。最后,利用多媒體展示顯微鏡的作用,

并完成“想一想”和“試一試”的環(huán)節(ji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大致說出實驗室的實驗守則。

2.識別生物實驗中常用的實驗器具。

3.說明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

(-)能力目標

使用顯微鏡。

(三)情感目標

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和難點是顯微鏡的結構和各部分作用。采用學生“按圖索驥”的方式,找到大致部分,猜

想功能,并給與學生展示的機會。老師總結大家的回答,?邊用大屏幕演示顯微鏡的結構,?邊操

作指出實際位置,講述功能。

教學用具

實驗器材:鑲子、滴管、燒杯、解剖針、滴瓶、三角架和石棉網(wǎng)、放大鏡、刀片、培養(yǎng)皿、酒

精燈、載玻片和蓋玻片、試管夾、顯微鏡(安裝指針)、洋蔥表皮的臨時裝片。

教學媒體:

多媒體、大屏幕、電視機

教學方法

實驗法、講授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開啟生物科學導入:觀察并思考

之門用大屏幕演示奇異的森林、美麗的鮮花、活潑可愛的動

物、顯微鏡下的細菌和SARS病毒等等,并對生命現(xiàn)象進行提

問,如:“種子如何變成大樹?我們?nèi)祟惾绾紊L?小蝌蚪

如何變成青蛙?仙人掌什么能在沙漠中生存……

第一節(jié)走進生提問:本章探討主題:如何研究生物?學生討論、回答

物實驗室講述: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那么,生實驗室

探究竟1物學實驗一般在哪里進行呢?學生尋找

講述:好,我們一起看看實驗室中有哪些設施?實驗室

有怎樣的守則?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尋找,但是不要用手觸摸。說出實驗

請學生回答,并說出實驗守則。并補充些書上沒有的守則。

守則:(1)不要隨便摸、嘗和聞實驗藥品(2)不在實驗室中

吃東西喝飲料(3)實驗完畢要將實驗臺整理干凈,并洗手再

離開。

探究竟2請大家對照書上的圖,認識實驗臺上實驗器具,想一想用途。對照書上的圖,

請5名學生回答總結。認識實驗臺上

和學生一起對照書本上的圖,認識實驗臺上的實物,并實驗器具,想想

指出名稱、作用和操作的注意事項。重點強調(diào)酒精燈的使用:用途。

(1)酒精易燃操作小心。在老師的引導

(2)用前檢查燈芯,燈芯大火焰大,燈芯小,火焰小。下觀察回答。

(3)檢杳酒精的量是否太少,不少于四分之一,不多于回答問題

三分之二??梢噪S時

禁止向燃燒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和兩個酒精燈對火。提出疑問學生

(5)使用完畢,用酒精燈帽蓋滅酒精,并蓋好?;卮?/p>

(6)不要碰倒酒精燈,如果碰倒并在桌子上燃燒起來則

用濕布撲蓋。

探究竟3講述:我們剛才認識了實驗室中常用到的用具,生物學實驗學生觀察并自

中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用具,那就是顯微鏡(microscope)。己找到顯微鏡

大家說說它有怎樣的用途?我們?yōu)槭裁匆盟??中相應的部位?/p>

教師請學生首先對照書本認識顯微鏡的各個部分的名稱

和功能,但是先不要動手操作它。然后小組討論相互補充。

(同時,教師做一個洋蔥表皮的臨時裝片)

教師請幾個學生給大家講述他們所識別的顯微鏡的構

造。

出示大屏幕,邊對照實物,跟學生講述顯微鏡的主要構

造和功能。

(1)目鏡(2)鏡筒(3)物鏡(4)鏡臂(5)壓片夾(6)

載物臺:放置需要觀察的標本(7)反光鏡(8)粗準焦螺旋

(9)細準焦螺旋(10)鏡座

探究竟4教師將頭發(fā)放在顯微鏡下,并通過大屏幕演示給學生。學生比較與正

教師將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卜.請學生觀常頭發(fā)的差異。

察。學生觀察

體會顯微鏡F

的世界。

大家談我們已經(jīng)觀察了實驗室、識別了實驗臺上的用品和器具、還學生看書總結

認識了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觀察了顯微鏡下的美麗世

界。

請你們說說在實驗室中為什么要遵守實驗室的規(guī)則呢?

請同學們暢所欲言。

知識鏈總結大家的發(fā)言,請大家自己看“知識鏈”中的內(nèi)容,不學生觀看

懂的地方可以小組討論,并可向老師提出的問題。

教師解答。

實際用那么,實驗室中的器具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怎樣的應用呢?大學生回答

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大屏幕顯示顯微鏡在科研部門、醫(yī)院、檢疫中的應用.

想一想請同學們暢所欲言:生物學研究除了在實驗室中進行以外還

能在哪里進行呢?

課堂練習題:

結合自己的理解,將下列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與其功能

連接起來。

1.鏡筒A.放大作用

2.轉換器B.固定玻片標本

3.準焦螺旋C.穩(wěn)定鏡身

4.物鏡和目鏡D.反射光線

5.壓片夾E.安放目鏡

6.反光鏡F.安放物鏡

7.鏡座G.使鏡筒上升或者下降

試試看運用你的顯微鏡,看看臟手和干凈手在顯微鏡下的區(qū)別。學生償試回答

小結今天我們都進行了哪些活動?誰來說說看?

實驗室是我們進行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場所,我們首先要

遵守實驗室的規(guī)定,熟悉實驗器材,愛護實驗器材,才能順

利地完成實驗。

作業(yè)請大家回去會議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重點在顯微鏡的結構,并看

“開眼界”中關于顯微鏡的介紹。

板書:

第一章第一節(jié)走進生物實驗室

一、生物學的概念和研究意義

概念:

研究意義:

二、研究生物學的方法

1.觀察

2.實驗

三、生物實驗室的常用儀器

第一節(jié)走進生物實驗室習題精選

選擇題

下列符合學生實驗規(guī)則的一項是(B)

A學生進實驗室前無須進行任何準備,進實驗室后?定按老師的要求去做

B學生進實驗室前必須進行認真預習,進實驗室后一定按老師的要求去做

C學生進實驗室前必須進行認真預習,進實驗室后自由操作、完成實驗,不?定要按老師的要求去做

D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異?;蛞馔馐鹿?盡量不要麻煩老師,要學會自行處理

2如果在光線條件較差的實驗室內(nèi)使用顯微鏡,在對光時應(B)

A調(diào)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鏡B.調(diào)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鏡

C調(diào)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鏡I).調(diào)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鏡

3在對顯微鏡進行對光時,要注意以下結構構成一直線的是(A)

目鏡、鏡筒、物鏡、通光孔B.目鏡、鏡筒、物鏡、載物臺

C目鏡、鏡筒、物鏡、反光鏡D.目鏡、物鏡、轉換器、反光鏡

4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被觀察的生物材料必須是極薄或透明的,其原因是(B)

A便于放置在顯微鏡上B.能讓光線透過

C不宜污染物鏡D.易染色

填空題

1.認識顯微鏡的主:要結構,寫出顯微鏡主要部分的名稱。

1.(1)目鏡(2)鏡筒(3)轉換器(4)物鏡(5)載物臺(6)通光孔(7)遮光器(8)壓片

夾(9)反光鏡(10)鏡座(11)鏡柱(12)鏡臂(13)細準焦螺旋(14)粗準焦螺旋

2.要將標本快速離開物鏡,應調(diào)節(jié)顯微鏡上的粗準焦螺旋;調(diào)好顯微鏡發(fā)現(xiàn)視野太暗應調(diào)節(jié)顯微鏡的

反光鏡o

3.某同學在觀察一張生物切片時用10X的目鏡和45X的物鏡,則這張生物切片的物像放大的倍數(shù)是450

值一般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范圍是40-1500倍。

4.在進行生物實驗時,一定要嚴格遵守實驗規(guī)則,愛護儀器,注意安全。

5.本節(jié)課同學們認識了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方法,請結合自己的理解,將下列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與

其相對應的功能連接起來。

①鏡筒A.放大作用

②轉換器B.固定玻片標本

③準焦螺旋C.穩(wěn)定鏡身

④物鏡和目鏡D.反射光線

⑤壓片夾E.安放目鏡

⑥反光鏡F.安放物鏡

⑦鏡座G.使鏡筒上升或下降

6.圖1中是生物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器具,你能把它們按各自的用途進行歸類嗎

(1)屬于觀察器具的是__;(2)屬于解剖器具的是__

(3)屬于加熱器具的是—;(4)屬于通用器具的是一。

酒精燈載玻片、蓋玻片試管夾

圖1實驗室常用的實驗器具(1)放大鏡(2)鏡子、解剖針、刀片(3)三角架、石棉網(wǎng)、

酒精燈、試管夾(4)滴管、燒杯、燒瓶、培養(yǎng)皿、載玻片、蓋玻片

7.用下列四臺顯微鏡分別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請分析回答:

臺號目鏡物鏡

110X40X

25X8X

315X10X

416X45X

(1)觀察到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顯微鏡是_『號,原因是放大倍數(shù)最小。

(2)觀察到細胞面積最大的是4____。原因是放大倍數(shù)最大

8.一位同學在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時,已將目鏡、物鏡和通光孔處于同?條直線上,但還是看不到白

亮的視野。請分析:

(1)該同學看不到白亮視野的可能原因是未調(diào)節(jié)反光鏡或周圍光源差。

(2)解決的方法是調(diào)節(jié)反光鏡;改善光源;光弱要用凹面鏡。

9.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用橫線標明錯處并改正)

(D由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時,視野會變暗。()

(2)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越大,看到的細胞數(shù)量越多。()

(3)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正確的用眼方法是左眼觀察右眼閉合。()

(4)直接把一株小草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能看到清晰的物像。()

(1)V(2)X多一少(3)X閉合f睜開(4)X能-不能

10.和同學們談一談,你在生物實驗室中除認識了顯微鏡,還認識了哪些實驗器具,它們分別有怎樣的用途

卜.面兩幅圖中你認識哪幾種器具,請寫出它們的名稱。

圖中的器具有:燒杯三角架石棉網(wǎng)酒精燈培養(yǎng)皿滴管等

第二節(jié)學會觀察

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觀察是學會研究生物科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節(jié)課中以月季為例,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的觀察方法。

觀察時常用到顯微鏡,教材中通過觀察花粉粒使學生學會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正確使用顯微鏡是初中學生

應該具備的技能,因此,這部分內(nèi)容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教法建議:

《學會觀察》設置理念:擇取常見的生物實例,運用科學的觀察方式和方法,認知生物知識的真實內(nèi)

涵。

1.尊重學生的認知?從宏觀到微觀。

本節(jié)課的探究竟中安排了4個活動,在順序上是按照由宏觀到微觀,也就是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

鏡、最后用顯微鏡觀察這樣一個認識規(guī)律來安排的。

“探究竟1”是觀察一段帶花的月季枝條。如果條件允許,比如班容量不是很大的話,教師可以帶領

同學們到校園里去觀察,這樣能避免在實驗室中觀察需要采集植物的枝條,而造成對環(huán)境的破壞。

“探究竟2”是觀察花的結構。教師可以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提前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前采集

一朵植物的花。注意告訴學生采集的原則:不要采集過多的花,不要采集珍稀植物的花,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

的影響。學生可能采到各種不同的花朵,它們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數(shù)量各不相同,讓學生相互交流

各自觀察到的結果。

2.注重圖示、理解圖意,掌握操作技能。

“探究竟4”是利用顯微鏡觀察花粉粒。通過本活動應該使學生形成使用顯微鏡的規(guī)范操作方法,因

此,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同時,又因為涉及到臨時裝片的制作,所以又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教師可以讓學

生首先閱讀教材上的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技能卡,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在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

誤操作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解答、分析,然后教師再強調(diào),以加深印象。

在使用顯微鏡之前,教材未涉及到的應該讓學生了解的注意事項,教師要強調(diào)。比如:①取送顯微鏡

時一定要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鏡座,在任何情況"都不能用一只手提著顯微鏡,以防止目鏡和反光鏡

滑落:②對光時,應該先用平面鏡,若視野太暗再換凹面鏡,這樣可以避免強光刺眼;③光圈有大有小,

在一般情況F,應該將最大的光圈正對通光孔;④在選用不同倍數(shù)的物鏡時,應該轉動轉換器,不要用手

指扳物鏡,以免使物鏡鏡頭松動,改變焦距,影響觀察的清晰度。正確的方法是用手指握準轉換器的邊緣

轉動。⑤在觀察前,應先將載玻片用壓片夾固定好。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觀察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也是本章講述的第一個實驗方法。本節(jié)課的“探究竟”的主題是以月季

或其他花朵為例讓學生學會觀察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本節(jié)課中“顯微鏡的操作”是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也是

在上一節(jié)課中“顯微鏡的結構”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其操作也是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技能,對丁?以后知識的

獲得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以上分析,本節(jié)課設計如下:本節(jié)課在實驗室中進行。首先,通過生物學中細胞、遺傳定律、青

霉素等重要發(fā)現(xiàn)的例子,強調(diào)觀察的重要意義,然后讓大家仔細觀察一位同學,并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

學生的回答?定是五花八門,進而引出觀察也要有一定的方法。老師給每組學生分發(fā)一支帶有花朵的月季,

詢問大家如何采集標本而不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開始探究竟1的活動對月季花有,個大體的認識。探究竟2

中,通過大屏幕演示花的基本構造,讓學生動手找到相應的部位并撕下來,接著完成探究竟3的內(nèi)容。對

于探究竟4“用顯微鏡觀察花粉?!保紫茸寣W生根據(jù)“技能卡”中的內(nèi)容,做好一個臨時裝片。老師先

領學生復習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原理,將顯微鏡操作的問題展示給學生,通過學生小組自學討論“顯微鏡

的操作方法”,此時,并不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老師總結每個小組的發(fā)言,并一步一步講述顯微鏡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詳細多次示范。讓每組的一名學生上前操作,老師糾正錯誤并給與評價。最后,讓

學生按照總結好的顯微鏡操作步驟,?步一步進行操作。最后,讓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在探究竟中4步

的經(jīng)驗?!爸R鏈”和“實際用”的知識,通過學生自學總結,老師提問的方式完成。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觀察的基本方法。

2.闡述顯微鏡使用的,般方法。

3.說出觀察的一般步驟。

(-)能力目標

1.制作花粉粒的臨時裝片。

2.練習使用顯微鏡。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觀察的基本步驟,養(yǎng)成嚴謹?shù)膶嶒瀾B(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和難點:操作使用顯微鏡觀察花粉粒。

對策:先復習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原理,通過學生小組自學討論“顯微鏡的操作方法。老師總結發(fā)言,

并步一步講述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詳細多次示范。讓每組的?名學生上前操作,老師糾正

錯誤并給與評價。最后,可用多媒體反復播放“顯微鏡操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按照總結好的顯微鏡操

作步驟,一步一步進行操作。

教學用具

帶有月季花(或者其他花朵)的枝條若干、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放大鏡、白紙、鐐子、解剖

大屏幕、電腦(如沒有條件也可進行)

教學方法

講述法、合作學習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二節(jié)導入“身邊事”環(huán)節(jié):學生看大屏幕

學會觀察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在實驗室中學到了哪些內(nèi)容?今天,我們開始學思考,并講述

科學家發(fā)習最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技能——觀察。所知科學上發(fā)

現(xiàn)認識事觀察的重要性:大家可能覺得觀察沒有什么了不起,其實生物學上以現(xiàn)的例子。

物離不開及其他自然科學中,觀察常常讓科學家挖掘到很多著名的發(fā)現(xiàn)。大屏幕顯

仔細的觀示:觀察并回答

察。1.孟德爾的兩大遺傳定律的發(fā)現(xiàn),得益于發(fā)現(xiàn)豌豆的不同的性狀:高、

矮、種子的顏色、種子的形態(tài)等。

觀察2.摩爾根偶然間觀察到果蠅群體中的白眼果蠅,刨根問底,最終發(fā)現(xiàn)

并不簡了基因連鎖與互換定律。觀察、操作、

單,要有3.列文虎克不是生物學家卻用自己研制的顯微鏡觀察到微生物的存交流

一定的順在。

序和方這些都是生物領域內(nèi)科學家通過縝密的觀察而取得的成果,你還知道

法。哪些科學成就是科學家仔細觀察而發(fā)現(xiàn)的?制作臨時裝

如何觀察:那么,如何觀察呢?很多同學也會覺得很簡單,觀察不就片

探是用眼睛看么?好,我們請一位同學站在講臺上,我們大家一起來觀察他

究竟1有怎樣的特征?

探究看來,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綜合這樣的觀察結果才可以總結回答。

竟2得到他的全部特征。如何才能一個人一次將他所有的特征都描述到呢?這

探究就需要一定的觀察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觀察角度和順序。

竟3探究竟環(huán)節(jié):

探究開始探究: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觀察?下月季花,看看如何才能全學生演示

竟4面地觀察它。請大家想一想如何采集月季花才能不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

1.仔細用肉眼觀察月季并回答書上的問題并小組交流。

2.請大家對照老師在大屏幕中給出的花的各部分結構圖,找到月季花總結回答

1回.的結構,并完成探究竟2的活動。

答以下問3.用放大鏡觀察花粉粒并畫下它的形態(tài)與小組成員交流。

題4.我們用顯微鏡來觀察花粉粒的結構。首先請大家按照“技能卡”的回答

內(nèi)容,制作花粉粒的臨時裝片。(同時準備大屏幕,顯示顯微鏡的各部分

2.演結構)做答

示操作提問:首先我們一起回憶上節(jié)課的顯微鏡的主要結構,請你說出顯微

注鏡的主要構造和功能。

意事項對照書本上的操作步驟,回答以下問題:

L如何取鏡和安放?需要注意些什么?

2.如何對光?找到合適的角度?

3.實3.如何利用粗準和細準焦螺旋調(diào)節(jié),直到看到花粉粒的清晰的結構為

際操作止呢?

演示:顯微鏡的標準操作,同時指出注意事項,列舉錯誤操作等。

知識書上的操作(略)和注意事項:

鏈1.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一手提著顯微鏡。

2.對光時,先用平面鏡,若視野太喑再換凹面鏡,以免強光刺眼。

3.用最大光圈對準視野

實際4.旋轉不同倍數(shù)的物鏡時,不要用手指扳動物鏡,要用手指握準轉換

用器的邊緣轉動。

鼓勵學生演示:講述完畢,鼓勵學生自發(fā)奮勇到講臺嘗試操作,老師

練習給與積極的鼓勵和建議。

回憶:

播放顯微鏡操作視頻一次,讓學生回憶操作的過程和注意事項。

實際操作:同桌為一組,一個人操作,另一個人在旁邊觀察他的操作,

如有錯誤,立即指出。

小結

作業(yè)

“大家談”“知識鏈”“實際用”環(huán)節(jié)

提問:我們的實驗都做完了,是通過一個怎樣的順序呢?請大家仔細

思考后,回答這個問題。

閱讀“知識鏈”,給大家講述你都獲得了那些知識?你能總結歸類

么?

總結:

1.觀察是探究生命問題的第一步。

2.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有一定的循序觀察,要實事求是,多角度觀

察。

比較:肉眼、放大鏡和顯微鏡下的花粉粒有什么不同?

思考:人們發(fā)明了哪些儀器看到微觀的、遠距離、可見光外的事物呢?

先思考,再看書。

課堂練習題:

1.某位同學想觀察蒼蠅足的結構特點,他應該選擇的最合適的方法是

(??)

A肉眼直接觀察

B放大鏡觀察

C低倍顯微鏡觀察

D高倍顯微鏡觀察

2.請你將顯微鏡正確的操作順序寫下來。

()-()-()7)-()

小結:這一節(jié)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大家都來說說看。我們用肉眼、放

大鏡和顯微鏡觀察了月季花的結構,知道了觀察的要求和方法,借住多種

儀器我們能看得更多、更遠、更細微。

作業(yè):

總結本課中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并預習下一節(jié)課“學會測量”

板書設計

第一章第二節(jié)學會觀察

一、觀察月季花

1.用肉眼直接觀察莖、葉、花

2.用放大鏡觀察花藥

3.用顯微鏡觀察花粉粒

二、顯微鏡的用法

習題精選

1.觀察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方法,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A.觀察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進行

B.科學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

C.要全面地、客觀地、細致地觀察

D.觀察時要認真思考,并如實做好記錄

2.某同學想觀察蒼蠅足的結構特點,他應該選用的最合適的方法是()

A.肉眼直接觀察B.放大鏡觀察

C.低倍顯微鏡觀察I).高倍顯微鏡觀察

3.甲同學將反光鏡對著太陽光以便視野內(nèi)達到最大亮度;乙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人的一根頭發(fā)時,

兩眼睜開,左眼觀察,右手畫圖;丙同學發(fā)現(xiàn)目鏡臟了,于是用衛(wèi)生紙將其擦干凈;「同學使用低倍物鏡

己看到細胞,仍覺得有些模糊,于是試著調(diào)節(jié)細準焦螺旋;戊同學使用低倍物鏡看不到細胞,于是他換高

倍物鏡期望能看到細胞。上述學生操作正確的是()

A.甲、乙、丙B.乙、丁C.乙、丁、戊D.乙、戊

4.顯微鏡卜?的生物世界真是太奇妙了,你是怎樣觀察到的請將正確的操做順序寫下來。

()-()7)-()7)-()

A.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正好對準通光孔

B.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

C.用左眼注視口鏡,調(diào)節(jié)反光鏡,使視野明亮

D.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逆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E.眼睛從側面注視目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卜.降至物鏡接近裝片為止

F.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5.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①把裝片放在載物臺匕使標本位于低倍鏡的正下方。②眼睛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

筒卜.降到離標本約0.5厘米處。③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④調(diào)節(jié)反光鏡,左眼注視口鏡,

使視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視目鏡,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再用細準焦螺旋調(diào)

節(jié),使視野中的物像清晰。⑥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對準通光孔。⑦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⑧將要

觀察的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

A.①③??⑤⑦??B.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②⑥⑤⑧D.??③④⑦⑥⑤⑧

6.用低倍顯微鏡觀察某裝片時,如果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異物并不動,轉動物鏡后,

異物也不動。這異物可能在()

A.目鏡上B.物鏡上C.裝片上D.反光鏡上

7.若載玻片上有一個“b”字,則從目鏡里看到的物像應是()

A.bB.pC.dD.q

二、問答題

1.用A、B兩臺顯微鏡觀察花粉粒。A的目鏡是10X,物鏡為40X;B的目鏡是5X,物鏡是10X。

分析回答:

(1)A、B兩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分別為、.

(2)此時,觀察到花粉粒細胞數(shù)目多的顯微鏡是一,原因是_____.

(3)觀察到花粉粒細胞大而清晰的顯微鏡是,原因是。

2.春天是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請你取一朵桃花,仔細的觀察;從外向內(nèi)依次觀察到了一、、

、,你能數(shù)出它們的數(shù)量嗎

3.取用和安放顯微鏡時要注意,一手握一一,一手托__,把顯微鏡放在距實驗臺邊緣__cm。

4.觀察要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在觀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最后用觀察;在

觀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后,先____后_從外到內(nèi)、從—到_____等順序。

5.你在使用顯微鏡時發(fā)現(xiàn):與低倍鏡相比較,高倍鏡的視野,物像清晰度一。當你要調(diào)整物

像在視野中的位置時,載玻片移動的方向與視野中物像的位置.一如果某同學在使用顯微鏡時,在低倍

鏡中看到的圖像如右圖,他想將物像移到視野正中,應使載玻片移動。

8.某同學使用顯微鏡進行對光時,已將目鏡、物鏡和通光孔處于同一條直線上,但還是看不到白亮

的視野。試分析原因,并寫出解決的方法。

答案:

1.A2.B(提示:用顯微鏡觀察的物體必須是薄而透明的,能透光才行,蒼蠅足小,不能透光,所

以用放大鏡比較合適)3.B4.BCAEDF5.B6.A7.D

二、1.(1)400倍,50倍(2)B,放大倍數(shù)小,視野范圍大:(3)A,放大倍數(shù)大

2.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3.鏡臂鏡座10

4.放大鏡顯微鏡整體局部宏觀微觀左右

5.喑較差相反向左上方

6.(1)可能是環(huán)境中的光線較暗——增強光源或將反光鏡的平面鏡換成凹面鏡;(2)可能是光圈未正

對通光孔一使光圈對準通光孔:(3)可能是反光鏡的角度未調(diào)好——重新調(diào)整。

第三節(jié)練習測量

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第三節(jié)是《練習測量》。在生物學研究和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實際中,常常需要對生物體進行測量,尤

其是有些生物體是不規(guī)則的,所以,本節(jié)探究竟的設置理念是提供于當?shù)匾子讷@得的材料,測重于培養(yǎng)學

生掌握一定的測量的方法和技巧。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練習測量生物體的周長、面積、體積及體溫等活動,對

學生進行測量方法的訓練。

教學建議:

1.課前準備

在上課前教師應該讓小組內(nèi)的成員分別準備一片樹葉、細線、刻度尺、畫有均勻方格的紙和一枚葡萄

(或其他性狀、大小類似的物體,例如山楂、貢菊、桂圓、小西紅柿)、熱水、體溫計等。

本節(jié)課的“探究竟”中有4項活動,它們是圍繞怎樣測量葉片的周長、面積、物體的體積及人的體溫

等方面來安排的。

2.組織學生剖析圖意。

“探究竟3”是用量筒測量一個葡萄的體積。在教材中是以圖的方式給出的,這樣可以避免繁瑣、大

量的文字敘述,能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教師在處理這一內(nèi)容時,應該讓學生分析、討論,得出圖示的含

義。通過這一“探究竟”除了讓學生掌握用特殊方法測量物體體積的技能外,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測量同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聯(lián)系是很緊密的,除了教材“實際用”欄目中列舉的之外,教師可

以讓學生舉出他們所熟悉或了解的內(nèi)容來和同學們交流。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想

測量是一種重要的自然科學的實驗研究手段,是對研究物體的定量研究。本節(jié)是繼觀察之后的學生學

習的第二個種重要的實驗方法,設計了4個巧妙的實驗,借助各種實驗器具幫助測量物體的周長、面積和

體積。整體難度不大,對于測葉片面積和葡萄的體積雖有一定難度,但是課本上都給出了測量方法和圖示。

基于以上分析,本課的設計如下:首先讓學生回憶觀察的主要方法和原則。通過對某一物種(植物)

的描述,引出對物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的研究。首先回憶規(guī)則物體的測量方法,引出對不規(guī)則物體的測

量。探究竟1先小組討論如何測量葉子的周長,再給出實驗工具,稍微增大測量的難度,讓學生開動腦筋。

探究竟2,也是先設疑開動腦筋思考,再參照技能k的內(nèi)容,進行實驗,注意對比小組內(nèi)各成員的結果差

異。探究竟3中,先讓學生按照課本的圖示測量體積,比較小組中差異,然后分析原因,歸納看量筒中液

體的方法。探究竟4,讓學生比較溫度計在水中和拿出水面的溫度,思考測量的準確方法,通過學習量簡

的讀數(shù)方法,認識溫度計的讀數(shù)方法。完成實驗后,先給出“知識鏈”內(nèi)容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

最后,對于實際用的內(nèi)容,先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后用大屏幕演示總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說出不規(guī)則物體的測量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標

嘗試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

嘗試用體溫計測量體溫。

嘗試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0

(三)情感目標

與小組成員交流測量的不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體會合作后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測量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和周長

難點:測量葉子的面積

教學媒體

大屏幕、量筒、樹葉、細線、刻度尺、劃有均勻方格的紙、葡萄(或其他大小類似的物體)、熱水、

體溫計等。

教學方法

實驗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大屏幕、量筒,、樹葉、細線、刻度尺、劃有均勻方格的紙、葡萄(或其他大小類似的物體)、熱水、

體溫計等實驗用具。

二、教學基本步驟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環(huán)節(jié)(身邊1.回憶觀察的基本步驟和原則回憶回答

事2.用大屏幕顯示某一動物的生物學描述。觀察

海豚:屬于晡乳綱、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通稱海豚,共

有近62種,分布于世界各大洋。體長1.2?4.2米,體重23?225

千克。海豚?般嘴尖,上下頜各有約100顆尖細的牙齒,主要以小

魚、烏賊、蝦、蟹為食。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少則幾頭,多

則兒百頭、

3.引出研究某一物體需要更為詳細準確的研究:測量。

通過小學學習的測量圓、矩形和三角形的周長和面積引出不規(guī)則

物體的測量途徑。1.小組討論,各

1.提問如何測量葉子的周長?請大家看動腦筋,大膽設想抒己見

探究竟12.給學生提供工具。2.利用工具

3.清學生說出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開始操作

3.比較組內(nèi)

成員的測量結

果。

探究竟21.提問:如何測量葉子的面積?請學生小組討論,大膽設想。L小組討論,各

2.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給與積極的鼓勵。抒己見。

3.給學生提供工具(劃有均勻方格的紙),鼓勵學生自己畫方2.利用工具

格紙,看看測量同?個樹葉,畫不同的方格測量結果有什么不同?開始操作。

3.比較組內(nèi)

成員的測量結

果。

探究竟31.提問:如何測量一粒葡萄的體積呢?(提示:哪些容器可以測量思考討論

體積?)回答

2.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給與積極的鼓勵。操作、讀數(shù)、

3.給學生提供工具(量筒;細線等),讓學生小組測量,并思討論問題

考:如何讀出量筒的刻度?不同的角度看起來一樣么?

4.學生回答,并指導學生正確讀出量筒上的數(shù)。

探究竟41.提問大體回答

1)如何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小組操作,

2.引導學生操作并提問。交流測量結果,

1)水銀要全部浸沒在水中么?并討論老師的提

2)多長時間可以讀數(shù)?問。

3)讀數(shù)時的角度是多少?

3.讓學生回答并給與鼓勵。

4.如何用體溫計測量體溫?請學生討論后,看技能K的內(nèi)容。

大家談和知識提問:我們在今天的探究活動中都學了學到了哪些技能?為什么

鏈合并組內(nèi)測量同一個物體會有誤差?這些誤差是如何產(chǎn)生的?

總結:不規(guī)則物體的測量方法,采用特殊的方式和工具。由于

測量工具和人為因素導致誤差的存在。

提問:我們?nèi)绾螌Υ@些誤差?如何獲得最準確的數(shù)據(jù)?

補充:我們要多重復幾次操作,在整理數(shù)據(jù)時,有一些數(shù)據(jù)是

因為操作不當造成的,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時要舍棄,其他的數(shù)取平均值獲

得較為準確的數(shù)據(jù)。

實際用引導學生討論測量在實際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提示:可以從軍

事、醫(yī)藥、建筑、養(yǎng)殖、農(nóng)業(yè)等角度回答)

大屏幕展示測量的實際用途。除了課本上的實際應用,再提供

以下的材料。

(1)氣象臺需測定各地的實際溫度。

(2)建筑設計需要實地測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