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單元測試題

一、單選題

1.如圖為金剛、石墨和C60的結(jié)構(gòu)模型圖,圖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金剛石C?)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變,則構(gòu)成的物質(zhì)種類改變

B.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zhì),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產(chǎn)物相同

C.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相同

D.在特定的條件下,石墨既可轉(zhuǎn)化為金剛石,也可轉(zhuǎn)化為C60

2.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如圖所示,實驗結(jié)束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相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

A.裝置III中出現(xiàn)氣泡,說明I中反應已開始

B.反應中,裝置I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是反應生成的

C.冷卻后,裝置I減少的固體質(zhì)量等于生成氣體的質(zhì)量

D.裝置II中可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氣體

3.最近科學家發(fā)現(xiàn),無定形碳在利用單脈沖激光沖激下生成Q-碳,硬度比鉆石還高。下

列關(guān)于這種“Q-碳'’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化學性質(zhì)與普通碳單質(zhì)相同

B.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

1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剛石

D.碳原子仍然在不斷地運動

4.下列有關(guān)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為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故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B.我們選擇塊狀物而沒有選擇碳酸鈣粉末做反應物,是考慮了反應速率的問題

C.在發(fā)生裝置中加入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

D.因為碳酸鈣和鹽酸在常溫下即可迅速反應,故氣體發(fā)生裝置不需要加熱

5.下列有關(guān)CO2實驗的圖示正確的是()

與水反應

6.小樂要制備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晒┻x用的儀器如圖所示??晒┻x用的藥品如下:①

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濃硫酸⑤鹽酸溶液⑥碳酸氫鈉溶液⑦蒸館水。下列裝置連接

順序及組合最恰當?shù)氖牵ǎ?/p>

A.甲(①⑤)、乙(④)、丙(⑦)、T

B.甲(①③)、乙(④)、丙(⑦)、T

2

C.甲(①③)、乙(⑦)、丙(④)、T

D.甲(①⑤)、乙(⑥)、丙(④)、T

7.碳元素可以組成多種物質(zhì),下列關(guān)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B.臥室里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因為一氧化碳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

C.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會變紅,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

8.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應,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圖四個實驗。

實驗I、IV中小花變紅,實驗H、III中小花不變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噴稀酯酸(II)噴水(IH)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N)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實驗I、II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

B.實驗IH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

c.實驗n、m、iv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D.上述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

9.如圖是CO與CuO反應的實驗裝置,下列關(guān)于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成了紅色

②CO被還原為CO2

③玻璃管中發(fā)生的反應為置換反應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對空氣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3

10.取三套如圖I所示的相同的裝置、連接好裝置和壓強傳感靠。氣密性良好的燒瓶內(nèi)均充

滿CO2,三位同學同時分別用注射器向燒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飽和石灰水和40%的氫氧

化鈉溶液,關(guān)閉活塞,一段時間后再振蕩燒瓶。觀察傳感器所示氣壓變化如圖2示,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曲線2代表加入的是水

B.AB段氣壓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體的添加使氣體體積縮小

C.曲線1中CD段氣壓“急速減小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

D.吸收CO2,用石灰水較合適

評卷人得分

11.近五年來,我國在科技、文化、環(huán)境等方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

I.大國重器——航天、航空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4月2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圓滿完成各項任務返回大氣層。這標志著我國航天、

航空事業(yè)進入了新時代。

(1)硅是天宮一號動力源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構(gòu)成材料。單質(zhì)硅是由石英(SiCh)固體與碳在高溫

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硅是計算機芯片的基體材料,但其導熱性不好,而金剛石在導熱性方面遠超過硅,于是它成

了芯片基體材料的最佳選擇。

①從原子結(jié)構(gòu)上分析,金剛石(C)和硅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是。

②因天然金剛石資源稀少,難以滿足要求。人們就根據(jù)金剛石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設(shè)法制造金剛石?

現(xiàn)有兩種制造金剛石的方法,一是以石墨為原料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二是在

較低溫度和壓力下用甲烷(CK)等為原料制造金剛石薄膜。

4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寫字母序號)。

A一種元素可以組成多種性質(zhì)不同的單質(zhì)

B石墨合成金剛石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

C石墨與金剛石物理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原子的結(jié)構(gòu)不同

D物質(zhì)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zhì)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③不僅硅與碳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其氧化物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也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試寫出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實驗題

12.如圖是某同學設(shè)計的實驗室驗證二氧化碳性質(zhì)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A、B裝置連接,可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是

(2)將A、D裝置連接,可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將A、F裝置連接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應將A裝置的導管a與F裝置的導管

(選填"b”或"c”)相連接,收集滿后,取下雙孔橡皮塞,將瓶中的氣體沿E裝置燒杯左側(cè)內(nèi)

壁緩緩倒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13.圖I是實驗室制取氧氣或二氧化碳時經(jīng)常用到的儀器,請回答有關(guān)問題。

圖1

5

mn

圖2

(1)寫出儀器的名稱:⑧。

(2)當制取較多量CO2時,制取裝置的儀器組合是(填序號),化學方程式是。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①氨氣是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顯堿性。

②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鏤的固體混合物生成氨氣。

③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遇到氨氣變成藍色:氨氣遇到濃鹽酸時產(chǎn)生白煙(生成NH4cl固體)。

I,制取氨氣的裝置與實驗室用(填"高鋸酸鉀'’或"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的裝置相

同。

II.若用圖2所示裝置收集氨氣,進氣口應為(填“m”或"n”)端,檢驗氨氣是否收集

滿的方法是。

四、科學探究題

14.木炭作為還原劑用于金屬冶煉已有幾千年歷史。教材用如圖I實驗介紹這一知識。

(1).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酒精燈火焰處加有鐵絲網(wǎng)罩,其作用是

(3).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其目的是.

6

(4).圖I與教材中的裝置還是略作了改進,實驗結(jié)束時、可先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再熄

滅酒精燈,這樣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使試管炸裂外,還可以防止

(5).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組設(shè)計如圖II方案進行實驗。

(實驗研究)

分別稱取2g木炭與CuO混合物,按每種比例重復實驗3次。實驗記錄如下表:

總質(zhì)量相同(2g)但木炭與CuO比例不同的實驗對比表

比例1:61:71:81:91:10-1:111:121:13

加熱時

16r『43〃1'57"721"700"F53"4,

偶爾紅

實驗現(xiàn)

紅熱,產(chǎn)生大量氣泡,石灰水變渾濁熱,氣泡

較少

反應較完

實驗結(jié)表層銅球較大,出現(xiàn)未完全反應的黑色木炭全,生成亮部分生成主要產(chǎn)物

果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紅色網(wǎng)狀Cu2O是Cu?O

銅塊

由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除溫度外,影響實驗的因素是;

從產(chǎn)物分析,該反應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圍是。

(裝置改進)

穩(wěn)定的高溫是本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實驗裝置也會影響加熱的效率。圖II裝置將臥式

裝置改為直立式裝置。實驗時,將反應混合物夯實于試管底部,調(diào)節(jié)酒精燈使外焰完全包圍

試管的下部。你認為該設(shè)計是否更好?(填“是”或“否”);理由是。

(交流討論)

由于試管中有空氣,實驗時應注意:

①混合物需進行預熱,除了使試管受熱均勻外,另外的目的是。

②從理論上講,并不能把石灰水變渾濁作為木炭跟CuO開始反應的充分證據(jù)。其理由是

15.某化學興趣小組分組進行探究CCh的性質(zhì)實驗,他們分別發(fā)揮自己的智慧設(shè)計實驗進

7

行探究。

(分組實驗)甲組:如圖1,向一個收集滿C02氣體的軟質(zhì)塑料瓶中倒入約1/3體積的水,

立即擰緊瓶蓋,振蕩,觀察到,從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結(jié)論。隨后又向反應后的

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溶液變?yōu)榧t色,從而又得出_____的結(jié)論。再將水換成濃

NaOH溶液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瓶子變得更癟,對比之后可得出結(jié)論:(用化學方程式表

示)。

乙組:如圖2甲所示,用注射器將水壓入裝滿CO2氣體并連接有壓強傳感器的集氣瓶中,通

過測定瓶內(nèi)壓強變化探究CO2的性質(zhì);再將水換成濃NaOH溶液重復實驗。兩次實驗中的

壓強變化如圖2乙所示。

圖1圖2

作圖2甲實驗時,小明先堵住導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開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

(交流討論)乙組同學通過實驗得出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請你對以下走勢做出合理說明。

⑴AB段:;

(2)BC段:;

(3)乙組同學通過分析加水前后壓強幾乎不變,于是得出CO?難溶于水的結(jié)論。你同意嗎?

并說明理由:。

(4)乙組同學用濃NaOH溶液進行實驗時,也證明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但實驗時壓

強沒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

(5)甲、乙兩組同學都證實了CO?能與NaOH溶液反應。請你再設(shè)計一個實驗證明。

評卷人得分五、計算題

8

16.為測定某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稀鹽酸(補鈣劑中其它成分不含鈣元素,可溶于水

但不參與反應),某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忽略水分蒸發(fā))。

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加入足量稀鹽酸"

反應前總質(zhì)量:370g反應后總質(zhì)量:363.4g

計算:

(1)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____go

(2)該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參考答案

1.C

【解析】

A、金剛石、石墨、Coo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構(gòu)成物質(zhì)的種類不同,說法正確;故不符

合題意;

B、金剛石、石墨、CM,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產(chǎn)物都是二氧化碳,說法正確;故不符

合題意;

C、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不相同,同種分子性質(zhì)相同,不同分子性質(zhì)不同,

說法錯誤;故符合題意;

D、金剛石、石墨、Coo的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轉(zhuǎn)化,說法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9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題干中有用信息的提取能力。

2.C

【解析】

A.加熱時;溫度升高,氣體膨脹體積變大,裝置III中出現(xiàn)氣泡,不能說明I中反應己開

始,此選項錯誤;

B.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前無氫元素,不會生成水,裝置I內(nèi)壁出現(xiàn)水霧不

是反應生成的,此選項錯誤;

C.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冷卻后,裝置I減少的固體質(zhì)量等于生成氣體的質(zhì)量,此選項正確;

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裝置H中的長導氣管和短導氣管互換,可收集到

一瓶二氧化碳氣體,此選項錯誤。故選C。

3.B

【解析】

【分析】

根據(jù)組成為Q-碳的化學性質(zhì)和原子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

【詳解】

A、化學性質(zhì)與普通碳單質(zhì)相同,正確;

B、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錯誤;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剛石,正確;

D、碳原子仍然在不斷地運動,正確;

故選B。

4.C

【解析】

【詳解】

A.因為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故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該選項說法正確;

B.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影響反應速率,粉末狀藥品與液體藥品的接觸面積大于塊狀固體與液

體的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太快,反應不易控制,所以制取二氧化碳時不選用粉末狀藥品,該

選項說法正確;

C.碳酸鈣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包裹在石灰

石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因此不能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10

D.因為碳酸鈣和鹽酸在常溫下即可迅速反應,故氣體發(fā)生裝置不需要加熱,該選項說法正

確。

故選C。

5.D

【解析】

【詳解】

A、制取二氧化碳時,長頸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下端逸出,故A

不正確;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話也要短進長出,故B不正確;

C、驗滿時要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氣瓶內(nèi),故C不正確;

D、通過觀察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就可以驗證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故D正確。故選D。

6.D

【解析】

【分析】

按照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取、除雜、干燥、收集的順序進行分析。

【詳解】

首先選擇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石灰石和稀鹽酸,不能選擇稀硫酸,因為稀硫酸和石灰石反應

會生成硫酸鈣阻礙反應的進行;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會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如果先通

過濃硫酸后通過碳酸氫鈉溶液,二氧化碳中還可能有水蒸氣,順序不正確。正確的順序是先

通過碳酸氫鈉溶液除去氯化氫氣體,再通過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得到純凈的二氧化碳;最后

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故選D。

7.C

【解析】

【分析】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

B、一氧化碳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臥室里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會變紅,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

【詳解】

A、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II

B、臥室里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因為一氧化碳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說法正

確,不符合題意;

C、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會變紅,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說法正

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8.D

【解析】

【分析】

I可得出稀醋酸能是紫色石蕊小花變紅,II、III可得出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變

紅,由IV可得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小花變紅,說明它們反應后生成了酸性物質(zhì)。

【詳解】

A、由實驗的現(xiàn)象可知,實驗I、II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故A正確;

B、實驗HI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故B正確;

C、實驗0、III、IV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故C正確:

D、實驗說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故

D不正確。故選D。

【點睛】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但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

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9.B

【解析】

【分析】

根據(jù)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判斷。

【詳解】

①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會觀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

成了紅色,故選項說法正確。

②一氧化碳奪取了氧化銅的氧,co被氧化為CO2,故選項說法錯誤。

③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

故選項說法錯誤0

12

④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燒的熱量給玻璃管加熱,既有效地防止了

co對空氣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故選項說法正確。

說法正確的有①④;故選B

【點睛】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置換反應的特征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10.B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會和水、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氫氧化鈉反應,二氧化碳被消

耗,壓強減小,根據(jù)三者的差別進行分析。

【詳解】

石灰水由水和氫氧化鈣組成,氫氧化鈉由水和氫氧化鈉組成,常溫下,氫氧化鈉的溶解度比

氫氧化鈣大,40%的氫氧化鈉溶液比飽和石灰水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所以吸收二氧化

碳效果最好的是40%的氫氧化鈉溶液。曲線1是水、曲線2是飽和石灰水、曲線3是40%

的氫氧化鈉溶液:AB段壓強增大是因為加入液體后瓶中的氣體被壓縮,氣體體積縮小,壓

強增大;曲線1中CD段氣壓急速減小是因為振蕩燒瓶加速了反應。

故選B。

圖溫

11.SiO2+2C=Si+2COT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BCCa(OH)2+CO2=CaCO31+H2O

【解析】

【詳解】

(1)單質(zhì)硅是由石英(SiO2)固體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

高溫

體一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2C^=Si+2COT;

(2)①從原子結(jié)構(gòu)上分析,金剛石(C)和硅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②A.一種元素可以組成多種性質(zhì)不同的單質(zhì),例如氧元素可以組成氧氣和臭氧,碳元素可

以組成金剛石和石墨等,該選項說法正確;

B.石墨合成金剛石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石墨與金剛石物理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物質(zhì)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zhì)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還應考慮價格、

13

資源、對環(huán)境的影響等,該選項說法正確。故填:BCo

③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Ca(OH)2+CO2=CaCO31+H2O。

【點睛】

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jié)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⑵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Ca(OH)2+CO2=CaCO31+H2Oc下面的蠟燭

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密度比空氣大?;瘜W性質(zhì)是不燃燒、不支持燃,二氧化碳能與水

化合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氣體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

【詳解】

(1)將A、B裝置連接,A中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到紫色的石蕊

試液中,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

(2)將A、D裝置連接,A中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能與氫氧化鈣反應

生成了碳酸鈣和水,可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

2+CO2=CaCO31+H2O;

(3)將A、F裝置連接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將A

裝置的導管a與F裝置的導管c相連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zhì)是密度比空氣大,化學性

質(zhì)是不燃燒、不支持燃。收集滿后,取下雙孔橡皮塞,將瓶中的氣體沿E裝置燒杯左側(cè)內(nèi)壁

緩緩倒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下面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

13.長頸漏斗①②⑦⑧CaCO3+2HCl=CaC12+H2O+CO2?高鎰酸鉀n把

濕潤的紅色試紙放在m導管口處,若試紙變藍則集滿

【解析】

【分析】

(1)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在制取較多的二氧化碳,

選擇錐形瓶而不選擇試管;

(2)實驗室用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鏤的固體混合物生成氨氣,屬于固體加熱型;

(3)根據(jù)氨氣的性質(zhì)確定收集和檢驗。

【詳解】

14

(1)儀器⑧的名稱為:長頸漏斗;

(2)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在制取較多的二氧化碳,

選擇錐形瓶而不選擇試管,制取裝置的儀器組合是:①②⑦⑧;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t;

(3)I.實驗室用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鍍的固體混合物生成氨氣,屬于固固加熱型,和高鎬

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相同;

II.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若用圖2所示裝置收集,應短進長出,進氣口應為n端;又因為

氨氣溶于水溶液呈堿性,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把濕潤的紅色試紙放在m導管口

處,若試紙變藍則集滿。

泥L

14.2CUO+C=2CU+CO2T火焰集中,提高溫度防止試管口冷凝水回流到熱

的試管尾,炸裂試管空氣進入,使熱的銅再次被氧化(說法合理即可)混合物中木

炭與氧化銅的比例1:10~1:11是反應物受熱均勻,并可獲得持續(xù)高溫排出

試管內(nèi)的一部分空氣加熱時木炭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CC)2

【解析】

【詳解】

(1)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小

C+2CUO^=2CU+CO2T

(2)加上燈罩可以使火焰更集中,提升溫度,利于反應的進行;

(3)固定試管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其目的是:防止試管口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尾,

炸裂試管;

(4)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銅,所以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使試管

炸裂外,還可以防止銅被重新氧化;

(5)

[實驗研究]:通過實驗可以看出氧化銅和碳粉的比例不同,得到產(chǎn)物也不同,由實驗數(shù)據(jù)分

析,影響實驗的另一因素是:混合物中木炭與氧化銅的比例;從實驗結(jié)果中可以得出該反應

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圍即反應最充分的:1:10?1:11;

[裝置改進]將臥式改為直立式,同時用火焰把試管包住,火焰與試管底部的接觸面積變大,

15

可以充分利用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使反應物受熱均勻,可獲得持續(xù)的高溫,這種設(shè)計效果會更

好;

[交流討論]

①由于試管內(nèi)有空氣,混合物需進行預熱,除了使試管均勻受熱外,目的是:排出試管內(nèi)的

一部分空氣;

②由于裝置內(nèi)有空氣,在加熱時遇到木炭會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把石灰水渾濁作為木炭

跟CuO反應的充分證據(jù),試管中還可能發(fā)生反應:碳和氧氣反應也會生成二氧化碳。

15.軟質(zhì)塑料瓶變癟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了碳酸2NaOH+CO2=Na2CO3+H2O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中將注射器里的蒸儲水全部壓入集氣瓶中,造成集氣瓶內(nèi)的壓強

迅速增大,即AB段壓強上升圖中BC段氣壓的變化是由于充分振蕩燒瓶加快二氧化碳

的溶解導致的不同意,因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約一體積的水溶解一體積的二氧化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