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學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學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學案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學案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歷史學案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學習目標】:

1.知道祖國境內的三個遠古居民代表、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了解遠古居民的生活狀況

2.通過觀察古猿、北京人、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說說他們的區(qū)別,理解人類進化

3.認識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學習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學習難點】:對本課基本內容的理解需要科學合理的推斷和想象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任務一:閱讀教材第2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誰?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樣來證明他們是人類而不是類人猿?

3、你來推理一下我國境內的人類活動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3-5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境內除了最早的元謀人外,在北京地區(qū)還先后生活過兩個遠古居民

代表、。

2、對比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組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①遠古居民為什么要群居生活?

②什麼是氏族?

三、拓展延伸:①、教材第6頁的動腦筋

②、遠古居民的社會組織由北京人的原始人群到山頂洞人的氏族,這一變化說明了什么?

四、梳理結構:試著用1、2、3三個數字總結本節(jié)知識點

五、鞏固練習:

1、暑假期間,小明計劃去考察元謀人的遺址,他應該去()

A、北京B、陜西C、河南D、云南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B、會不會說話

C、會不會制造工具D、會不會使用火

3,據考古報道,安徽發(fā)現的繁昌人距今有180萬年。如果這是真實的那么我國人類的歷

史又向前推進了()

A、10萬年B、20萬年C、100萬年D、180萬年

4、下列遠古人類的模樣,最與我們現代人相似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

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燼。這說明了()

A、北京人過著群居生活B、北京人已經能夠直立行走

C京人已經會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經會人工取火

6、在原始社會早期,人們結成群體一起生活。這主要是因為()

A、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惡劣B、人們的體質發(fā)育不全

C、人們之間的血緣關系近D、當時的生產工具簡陋

7、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獸眾,人不勝禽獸蟲蛇。一--《韓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遺址中,發(fā)現了大量的木炭和幾處比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

燒過的獸骨和樹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鉆燧取火,以化腥氣。而人民說之,使王

天下,號之日燧人氏。一《韓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險惡的環(huán)境下,北京人做怎樣才能夠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證明了什么?有什么意義?

③、材料三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個什么變化?這一變化出現在哪一個遠古居民時

期?

答案:(1)北京人只能過群居生活。

(2)證明了北京人在那時已經會用火了。火的使用也增強了北京人征服大自然的能力,

是人類進化的一大進步。

(3)可以人工取火。在山頂洞人時出現的。

【當堂反思】: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不足。

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學習目標】: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簡要概述他們的農耕生活歸納

原始農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2、比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產、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頂洞人有了哪些

進步

3、分析認識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不同的農耕生活

【學習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學習難點】:對農耕生活的理解認識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第7?9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填寫下面的表格

原始居民距今時間生活區(qū)域勞動工具農作物房屋樣式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2、自己概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3、說說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有了哪些進步?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歸納一下原始農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三、拓展延伸: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各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四、梳理結構:農耕河姆與半坡、定居長江與黃河,

培育水稻與粟米、農畜陶紡有分工。

五、鞏固練習:

1、下列屬于長江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主食是()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主食()

A、玉米B、水稻C、小麥D、粟

3、下列說法最能體現原始農耕生活特點的一項是()

A、種植糧食B、飼養(yǎng)家禽C、制造陶器D、定居

4、如果你去西安旅游,你能就近參觀()

A、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B、元謀人遺址

C、半坡原始居民遺址D、山頂洞人遺址

5、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種植的農作物是()

A、水稻、小麥B、水稻、玉米C、水稻、粟D、玉米、粟

6、下列能反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以前進步的是()①會種植糧

食②會飼養(yǎng)家禽③會制造陶器④會建造房屋

⑤用針縫制衣服⑥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請你判斷這是哪一處文化遺址。發(fā)掘的實物有:①灰燼堆②磨制的石刀、石斧

③骨針④彩陶片⑤有房屋痕跡()

A、元謀人遺址B、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

C、山頂洞人遺址D、半坡原始居民遺址

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3年,考古學家在浙江余姚發(fā)現了一處古民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

用水牛骨骼做的農具……。

材料二:1954年,考古學家在陜西發(fā)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一處文化遺址出土了許

多磨制石器的農具、粟粒、白菜種子……。

請回答:

①、材料一和反映的各是什么遺址?

②、結合材料說說這兩處遺址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③、材料中“……”說明還有出土文物,你結合所學知識能補充幾點?

【當堂反思】:

第三課:華夏之祖

【學習目標】:1、知道炎帝、黃帝是我們華夏族的祖先,堯、舜、禹

理解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的含義,"禪讓制”

2、歸納原始社會終結、奴隸社會形成的原因3、認識中華民族是在漫長

的歷史長河中逐漸融合而成的,黃帝是我們的人文初祖

【學習重點】:黃帝是---人文初祖

【學習難點】:對“禪讓制”的認識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任務一:閱讀第12?14頁教材,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思考回答

1、我們?yōu)槭裁炊颊f自己是“炎黃子孫”?

2、我們?yōu)槭裁醋鸱Q黃帝為“人文初祖”?

3、看教材13頁下面的插圖,說說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任務二:閱讀第14?16頁教材,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思考回答

1、教材14頁下面的動腦筋。

2、什么是禪讓制?

3、教材第14頁下面的動腦筋。

4、用自己的話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時間、人物、意義)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①、談談自己對禪讓制的認識。

②、原始社會終結、奴隸社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三、拓展延伸:

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為什么?

四、梳理結構

五、鞏固練習:

1、“華夏子孫齊參拜,脈血勝于清水濃2005年5月,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到陜

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誰嗎()

A、炎帝B、黃帝C、舜D、堯

2、下列人物,哪一個和歷史上的禪讓制沒有關系()

A、黃帝B、堯C、舜D、禹

3、原始社會終結的根本原因是()

A、禹想當國王B、禪讓制被破壞

C、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D、貧富分化的出現

4、原始社會終結的標志是()

A、禹當上了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B、禪讓制被破壞

C、禹建立了夏朝D、社會生產的發(fā)展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炎帝、黃帝是我們的共同祖先,我們稱自己為“炎黃子孫”B、我們尊稱黃帝為“華

夏之祖”“華夏始祖”

C、我們尊稱炎帝為“人文初祖”D、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

6、下列對夏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的第一個國王

B、建立于公元前20世紀70年代C、這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

D、夏朝的建立標志著奴隸社會的開始

7、從人類文明的起源到奴隸社會的形成,我國的原始社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①我國的人類文明起源于明E一原始人類?

②寫出幾個你所知道的我國遠古人類代表。

③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兩項世界性的貢獻是什么??

④我國奴隸社會開始于哪一?年?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當堂反思]:

第四課:夏、商、西周的興亡

【學習目標】: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區(qū)別開

世襲制與禪讓制。

2、通過分析分封制的內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3、對比夏商周的興亡,

認識在人

【學習重點】: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學習難點】:對分封制的理解認識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任務一:閱讀教材第20?23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朝代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暴君

西周

2、教材第23頁的動腦筋。

3、夏、商、西周三代的興亡有什么相似之處?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24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思考下列問題

1、西周為什么實行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教材第24頁西周的等級示意圖反映了什么內容?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一

2、我們的問題:…一

3、老師的問題:世襲制與禪讓制有什么區(qū)別?

三、拓展延伸:

我們常說“學史明智”、"以史為鑒”,那么我們從夏朝和商朝的滅亡中得到什么啟示?

四、梳理結構

五、鞏固練習:

1、我國進入奴隸社會的標志是()

A、出現了階級剝削和壓迫B、生產力不斷提高

C、出現了私有制D、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2、有人因觸犯法律而被投入監(jiān)獄受到懲罰,你推斷一下他不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時期

()

A、黃帝B、夏朝C、商朝D、西周

3、“執(zhí)政為民”這種思想,早在幾千年前的奴隸社會時期就有所體現。夏、商、周時期,

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國王是()

A、啟B、湯C、武王D、盤庚

4、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D、君主制

5、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打擊商朝的殘余勢力B、發(fā)展社會經濟

C、保衛(wèi)鎬京的安全D、鞏固奴隸主的統(tǒng)治

6、夏、商、周滅亡的共同原因是()

A、諸侯的反叛B、統(tǒng)治者殘暴,失去民心

C、奴隸和國人的暴動D、少數民族的入侵

7、西周與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處是()

A、實行王位世襲制B、強化奴隸制國家機器

C、實行分封制D、殘酷壓迫奴隸和平民

8、下列文學作品以“武王伐紂”為歷史背景的()

A、《三國演義》B、《封神演義》

C、《隋唐演義》D、《西游記》

9、閱讀下列材料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天之下,莫非王臣

請回答:——《詩經》

①這句話大體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②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什么時期?

③寫出幾個你知道的反映這種現象的朝代。

【當堂反思】:

第五課:燦爛的青銅文明

【學習目標】:1、了解夏、商、周時期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的發(fā)展

的情況;知道著名的青銅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過分析帶枷的奴隸和殉葬奴隸圖,理解奴隸制度下奴隸的悲慘生活。

3、認識燦爛的青銅文明是建立在奴隸主對奴隸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的基礎上的,是奴隸創(chuàng)

造了燦爛的奴隸制文明。

【學習重點】: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學習難點】:對青銅文明的認識和理解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任務一:閱讀教材第26?27頁,在課本上標出知識點并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什么時期開始隹現青銅器?著名的青銅器代表有哪些?

2、青銅文化代表有哪些?

3、用自己的話概括夏、商、西周時期手工業(yè)、農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的基本情

況。

任務二:閱讀教材第28頁,

1、舉例說明奴隸的悲慘命運。

2、思考回答教材第28頁的動腦筋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一

3、老師的問題:①猜想一下當時奴隸們怎樣制造青銅器?

②夏、商、周時期,我國的農業(yè)、手工業(yè)、畜牧業(yè)都很發(fā)達,為什么以“青銅”作為當時

文明的象征呢?

③、某鼎銘文記載:“五個奴隸等于一匹馬家??絲這說明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原地區(qū)青銅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的代

表。這兩種文化有所不同,為什么?

四、系統(tǒng)總結,梳理結構

青銅文明水平高,鼎尊三星三代表。

農牧工商有發(fā)展,奴隸命運很悲慘。

五、鞏固練習:

1、著名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證明我國商周時期()

A、奴隸制的高度發(fā)展B、農耕文明出現原始

C、奴隸的命運十分悲慘D、青銅工藝水平高超

2、我國古代南方青銅文化的代表是()

A、元謀人文化B、河姆渡文化C、三星堆文化

3、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是()

A、中國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倫

4、在夏、商、周奴隸制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部門是()

A、農業(yè)B、手工業(yè)C、商業(yè)D、畜牧業(yè)

5、在奴隸社會中,從事經濟生產的主要是()

A、奴隸主B、奴隸C、平民D、諸侯

6、商朝時的貴族可以把某些人隨意轉讓和買賣,甚至殺死或活埋,而貴族不受處的。

這是因為()

A、這些人欠他們的錢B、這些人是他們的奴隸

C、商朝時沒有法律D、這些人是罪犯

7、下列事物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青銅器②陶器③石器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8、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青銅器出現在()我國青銅文明的燦爛時期是()

A、原始社會B、夏朝C、商朝D、西周

9、我國的青銅冶煉歷史上已有()

A、3000多年B、4000多年C、5000多年D、6000多年

10、夏、商、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包括()

①農業(yè)②手工業(yè)③畜牧業(yè)④商業(yè)

A、②B、C、D、①②③④

11>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

材料:武官村大墓是王陵之一?!故覂蓚嚷裰?1個殉葬人,……①墓主是什

么人?殉葬者又是什么人?

②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

【當堂反思】:

第6課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

學習目標:

1、說出東周分為哪兩個歷史時期,了解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七雄兼并戰(zhàn)爭情況。

2、比較春秋爭霸與戰(zhàn)國兼并戰(zhàn)爭所體現的不同特征,培養(yǎng)學生在比較中認識歷史的能力。

3、通過學習探討改革與強兵富國之間聯(lián)系?

學習重點:齊國和晉國的稱霸

學習難點:春秋爭霸與戰(zhàn)國兼并戰(zhàn)爭不同特點及歷史影響。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通過看課本P30-P32,完成以下問題。

1、東周分為和。

2、春秋時期主要霸主、、。

3、齊桓公為什么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

4、描述晉楚爭霸情況。

5、春秋爭霸的歷史作用。

通過看課本P33-P34完成以下問題

1,說出戰(zhàn)七雄、、、、、、。

2、戰(zhàn)國時期主要兼并戰(zhàn)爭、、

3、長平之戰(zhàn)時間、交戰(zhàn)雙方、作用。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⑴齊國和晉國能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⑵你認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了許多戰(zhàn)爭是好事還是壞事?說出你的理由。

⑶說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典故。

(三)拓展延伸

討論分析改革與強國之間的關系。

(四)系統(tǒng)總結:列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圖。

(五)鞏固訓練

1.為了爭霸,以"尊王攘夷'’為號召發(fā)展本國勢力的是

A.晉文公B.楚莊公C.齊桓公D.越王勾踐

2.齊桓公成為春秋第?個霸主的標志是

A.打敗周圍的諸侯國B.周圍諸侯國臣服齊國

C.各諸侯王參加會盟D.周天子派人參加會盟

3.齊桓公首先稱霸有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

A.以“尊王攘夷”為號召B.周天子派人參加會盟

C.齊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改革壯大力量

4.下列成語與晉楚爭霸有關的是

A.紙上談兵B.朝秦暮楚C.臥薪嘗膽D.退避三舍

5.戰(zhàn)國七雄中,地處最北和最南的分別是

A.齊和秦B.燕和楚C.韓和趙D.趙和楚

6.下列事件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期的有①“田氏代齊”②三家分晉③桂陵之戰(zhàn)④馬陵之戰(zhàn)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D.??④

7.下列即屬于春秋時期又存在于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

A.齊國B.晉國C.楚國D.趙國

8.齊桓公在爭霸過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號的真實目的是

A.贏得周天子的信任B.表白自己無政治企圖

C.提高齊國的政治影響D.維護周天子的地位

9.閱讀上列材料:

“管仲相桓公,霸諸假,一匡天下”——《論語》

請回答:

⑴桓人霸諸侯成功是在什么時間?

⑵管仲在齊桓公稱霸過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六)當堂反思、:本節(jié)課收獲:

不足:

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

(總第課時)設計人:郭鳳杰使用人:

學習目標:1、了解戰(zhàn)國時期的農具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情況,掌握商鞅變

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2、學習評價商鞅、李冰等歷史人物。

3、認識:改革求發(fā)展,改革求進步,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需要。

學習重點:商鞅變法主要內容及歷史作用。

學習難點:我國封建社會形成。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P36-P37,完成以下問題

1、鐵農具:時期出現,使用范圍擴大。

2、牛耕:使用牛耕,時期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說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時期、人物、地位。

閱讀課本P38-39,完成以下問題

1、商鞅變法背景(原因)、目的、時間、主要內容、歷史作用。

2、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主要矛盾與

(-)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①認識生產力的發(fā)展是推動社會進步主要因素。

②課本P39動腦筋。

(三)拓展延伸

商鞅變法作為兩千多年前效果顯著的一場改革,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鑒意義?

(四)系統(tǒng)總結:簡要說出本節(jié)課各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

(五)鞏固訓練

1、后人寫詩贊李冰說:“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主要由于

A.興修水利,使關中成為沃野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進生產工具,推廣牛耕D.任秦國蜀郡太守,勒政廉潔

2、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諸侯國的最主要原因是

A.商鞅變法B.使用鐵器C.推廣牛耕D.興修水利

3、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的根本動力是

A.階段矛盾尖銳B.周王室H益衰微C.生產力迅速發(fā)展

4、我國實行縣制最早是在

A.春秋B.戰(zhàn)國C.夏朝D.商朝

5、商鞅變法中提出的選官的標準是

A.開科考試B.門第高低C.地方推薦D.軍功大小

6、戰(zhàn)國時期,封建制度確立起來的方式是

A.革命斗爭B.變法或改革C.農民與地主階級的出現D.地主階級統(tǒng)治建立

7.閱讀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p>

請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誰的名言?

②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③為了“治世”“便國”他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進行變法?

④從中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什么精神?

(六)當堂反思

本節(jié)收獲:

不足:

第8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總第課時)設計人:郭風杰使用人:

學習目標:1、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國古代歷法和詩人屈原

2、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詳細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

學習重點:甲骨文,商朝歷法和詩人屈原。

難點:文字的演變,古代歷法。醫(yī)學成就。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1、通過閱讀課本P41-42,說出甲骨文出現時期和意義。說出文字的演變過程。

2、通過看教材P42-44頁,找出古代在天文、歷法、醫(yī)學和文學方面成就。

(-)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①隨著文字演變,記載文字的材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②誰能說出一句關于24節(jié)氣的諺語,或背誦24節(jié)氣之歌。

(三)拓展延伸

1,結合課本圖先和自己收集的有關文字演變的材料,進行展示,并能說出相關含義。

2、說說自己在天文、歷法、所知道的一些常識。

(四)系統(tǒng)總結:

從文字、天文、歷法、醫(yī)學、文學等方面所學的內容。

(五)鞏固訓練

1.據說今天的農歷來源于夏朝,所以又叫

A.夏歷B.周歷C.商歷D.陽歷

2.人們測定出一年24個節(jié)氣,是在

A.夏朝時期B.商朝時期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

3.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定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我國戰(zhàn)國末期的著名詩人是

A.宋玉B.屈原C.李白D.杜甫

4.聞名中外的甲骨文的發(fā)現時間和地點是

A.19世紀末的河南安陽B.19世紀末的河南商丘

C.20世紀初的陜西西安D.世紀初的河南洛陽

5.最早留下哈雷慧星的記錄是在我國

A.商朝時期B.西周時期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

6.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的

A.齊國B.燕國C.楚國D.秦國

7.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工商周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

“”,也叫“銘文”。

8.望、聞、問、切四診法,是由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名醫(yī)總結出來的。

9.楚國優(yōu)秀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千古傳育的抒情長詩《》

10"大篆''這種字體HI現在晚期。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開始。

11.閱讀下列材料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請回答:

①這句詩出自誰的什么作品?

②這句詩是什么意思?

③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六)當堂反思、:

本節(jié)收獲:

不足:

第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學習目標:

1、重點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軍事家的主張

2、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濟、政治思想聯(lián)系起來,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個大變革時代

3、通過學習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重點: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

難點:通俗講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張。

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

1、看課本P46-47,說出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

2、閱讀課本P47-49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①什么叫百家爭鳴;

②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對你學習有什么意義;

(三)拓展延伸

諸子百家學說中,有哪些積極的東西值得現代社會吸收利用?

(四)用列表方式總結本課的內容:

學派代及人物時期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五)鞏固訓練

1.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

A.孔子B.顏子C.孟子D.曾子

2.下列關于老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姓李名耳B.道教創(chuàng)始人C.他的思想反映在《道德經中》D.春秋楚國人

3.“知已知彼者,百戰(zhàn)不殆”的軍事格言出自

A.朝非子B.墨子C.孫臏D.孫武

4.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按時令進出伐樹,持續(xù)利用自然資源的是

A.孔子B.韓非子C.孟子D.墨子

5認為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家是

A.墨子B.孟子C.韓非子D.莊子

6.下列咖典不是韓非子的觀點

①為政以德,愛惜民力②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③支持正義戰(zhàn),反對不義戰(zhàn)爭④提倡法

治,主張改革⑤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

7.“戰(zhàn)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這句話是誰提出的?

A.莊子B.孟子C.韓非子D.孫臏

8.提出“制命而用之”觀點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

A.孫武B.孟子C.韓非子D.孫臏

9.“齒以堅折,舌以柔存”包含深刻的辯證法思想,此語出自

A.老子B.孔子C.莊子D.墨子

10.孟子要求統(tǒng)治者用“仁政”治國的主張,實際上是對孔子““思想的發(fā)展。

11.閱讀下列材料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請回答:

①這句話出自什么時期哪一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是誰?

②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③此人的主要思想觀點有哪些?

第10課“秦王掃六合”

學習目標:

1、掌握秦朝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建立和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疆域和秦長城、

靈渠兩項古代工程。

2、歸納并試評“秦始皇鞏固統(tǒng)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認識:統(tǒng)一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多民族的中

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的統(tǒng)一在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和進步作用。

學習重點:秦的統(tǒng)一及其作用

學習難點:焚書坑儒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全面閱讀教材,標注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閱讀56頁內容,回答:秦是怎樣滅掉六國而完成統(tǒng)一的?秦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

城。

2、閱讀教材57頁內容,歸納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有哪些?你能用簡單的圖示表示

出來嗎?(小組內討論)

3、閱讀57—59頁內容,歸納為鞏固統(tǒng)一,秦朝還采取了哪些措施?

4、說說秦朝的疆域,并試著設計一下秦朝疆域示意圖。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1)、戰(zhàn)國時期有哪幾個主要的諸侯國?為什么秦有條件來完成統(tǒng)一?你如何看待秦滅

六國,統(tǒng)一天下?

(2)、結合當時的實際,分組討論一下秦朝實行焚書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采取這種

手段有何消極影響?

(三)拓展延伸:

1、結合所學內容,談談秦朝在中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

2、有人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說秦始皇是暴君,你的觀點是什么?說說理由。

(四)系統(tǒng)總結:小組共同列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構圖。

(五)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秦國在軍事實力上對六國形成優(yōu)勢是()

A.商鞅變法以后B.戰(zhàn)國中期以后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長平之戰(zhàn)以后

2.秦統(tǒng)一后規(guī)定在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使用的貨幣是()

A.刀形幣B.蟻鼻錢C.鏟形幣D.圓形方孔錢

3.秦長城的起止點是()

A.西起臨挑,東到遼東B.西起遼東,東到臨洗

C.西起長平,東到臨挑D.西起臨濟,東到長平

4.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樹立秦的形象B.加強思想控制

C.限制人們的言論D.禁止儒學傳播

5.秦始皇派誰北伐匈奴()

A.蒙恬B.李斯C.淳于越D.趙括

6.為解決運輸上的困難,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開鑿的靈渠把哪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①長江②黃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二、材料分析題

材料“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fā)布焚書令,規(guī)定除政府外,民間只可收臧醫(yī)藥、占卜和種

植等書,其余一律集中焚毀。他又把暗中誹謗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p>

閱讀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內容在歷史上稱為什么?

②秦始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

三、問答題

簡述秦始皇為鞏固統(tǒng)一,加強封建統(tǒng)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六)當堂反思:

本節(jié)課我的收獲:----------------

我的不足:-----------------------

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

學習目標: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現,有關陳勝、吳廣起義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及楚漢之爭的

簡單情況。

2、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fā)的原因,培養(yǎng)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學習重點:秦末農民戰(zhàn)爭

學習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等領導的戰(zhàn)爭性質的變化。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全面閱讀教材,標注知識點,并思考下列問題:

1、閱讀62-63頁“秦的暴政”一目,說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

2、閱讀63-64頁“陳勝、吳廣起義”一目,說出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簡述起義的

概況、意義,并在組內交流。

3、閱讀64頁“農民起義推翻秦朝”,回答:文U邦、項羽是如何推翻秦朝統(tǒng)治的?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1)席卷六國的強大秦朝為什么只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這給我們什么啟示?(組內討

論)

(2)秦朝滅亡之后,出現了“楚漢之爭”,即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戰(zhàn)爭。那么,楚漢之爭仍屬

于農民戰(zhàn)爭嗎?楚漢之爭的結果如何?

(三)拓展延伸

這節(jié)課內容涉及的成語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課本、成語詞典、課外讀物),看

誰找到的最多。

(四)系統(tǒng)總結

1、師生共同構建知識網絡,復述本節(jié)內容。

伐秦的暴政:(表現)

無陳勝、吳廣領導(第一階段)

秦末農民戰(zhàn)爭項羽、劉邦領導(第二階段)

誅歷史意義:

秦西漢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

2、制作本課歷史大事年表。

(五)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陳勝、吳廣起義軍建立政權的地點在()

A.大澤鄉(xiāng)B.漁陽C.咸陽D.陳

2、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是()

A.國人暴動B.牧野之戰(zhàn)中商軍陣前倒戈

C.陳勝、吳廣起義D.項羽、劉邦起義

3、秦朝統(tǒng)治者向誰投降?

A.陳勝、吳廣B.項羽C.劉邦D.趙高

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反映了()

A.陳勝具有遠大的理想B.陳勝等人的反抗精神

C.王侯將相之間的矛盾D.陳勝想進入統(tǒng)治階層

5、關于陳勝、吳廣起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秦的暴政是起義爆發(fā)的根本原因B.爆發(fā)于公元前209年

C.建立了陳政權,推翻了秦的統(tǒng)治D.是中國歷史上第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

二、簡答題

“一夫作難,而七廟翦,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賈誼《過秦論》)你能回答賈誼

的問題嗎?它的滅亡給后人的啟示是什么?

三、活動與探究

議一議:分小組討論,如果陳勝、吳廣在前往漁陽戍邊的途中,沒有遇到大雨,秦末農民起

義還會爆發(fā)嗎?為什么?

(六)當堂反思、:

我的收獲:-----------------------

我的不足:-----------------------

第12課大一統(tǒng)的漢朝

學習目標:

1.了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

2.思考和探究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培養(yǎng)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

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

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習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

學習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全面閱讀教材,標準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問題:

1.閱讀教材67—68頁“文景之治”一目,思考

(1)西漢建立后,面臨的是什么樣的經濟形勢?這種局面是怎樣造成的?(聯(lián)系前面所學

內容思考)

(2)面臨這種形勢,漢初幾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2.閱讀68—69頁“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一目,思考:

(1)漢武帝是如何逐步削弱諸侯國勢力的?達到怎樣的效果?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誰提出來的?漢武帝為什么會接受這一建議?你如何理解漢

武帝的這一措施?(可在組內討論)

3、閱讀69—70頁小字,了解東漢的統(tǒng)治。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漢武帝為促進和鞏固大一統(tǒng)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意義如何?

(三)拓展創(chuàng)新

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思想統(tǒng)治,在當時適應了大一統(tǒng)的需要;與秦始皇在

思想方面的措施加以比較,有何異同?(組內討論)

(四)系統(tǒng)總結

1、知識建構:

文景之治

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

背景、措施、表現

措施、結果

2、歸納:學習封建統(tǒng)治的鞏固,一般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五)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文景之治是指誰統(tǒng)治時期?()

A.漢高祖B.漢文帝C.文帝、景帝D.景帝

2、實行過分封制的朝代是①商②西周③秦朝④西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西漢進入鼎盛時期是在誰統(tǒng)治時期?()

A.漢文帝B.漢景帝C.漢武帝D.漢高祖

二、簡答題

1、文景之治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現?

2、漢武帝促進和鞏固大一統(tǒng)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活動與探究

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搜集一下有關漢武帝的資料,在全班進行交流,

并對其一生作出客觀評價。

(六)當堂反思:

我的收獲:-----------------------------

我的不足:-----------------------------

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fā)展

學習目標:

1、掌握兩漢時期水利興修;農業(yè)生產的進步;手工業(yè)技術的提高及商業(yè)繁榮的表現。

2、總結兩漢時期經濟繁榮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兩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時期,手工業(yè)發(fā)展水平世界領先,這是值得驕傲的;

這與兩漢長期的政治統(tǒng)一是分不開的。

學習重點:

1、治理黃河和農業(yè)的進步。

2、絲織和冶鐵技術的進步。

學習難點:

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的原因。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全面閱讀教材,標注知識點,并完成下列內容:

1、農業(yè)的進步:

兩漢時期是怎樣對黃河進行治理的?在當時有何意義?

2、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農業(yè)進步促進了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兩漢手工業(yè)的興盛主要體現在哪些行業(yè)上,又有哪些世界

領先的成就?

3、商業(yè)的繁榮:

(1)漢武帝實現經濟上的大一統(tǒng)采取了哪些措施?

(2)結合課本內容簡要敘述一下漢代東西二京的情況。(組內討論)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1)通過學習,你如何理解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之間的關系?你能用簡單的圖示表示出來

嗎?(小組內討論)

(2)兩漢時期,經濟繁榮的原因有哪些?試分析一下。

(三)拓展延伸

1、黃河在我國古代被稱為“害河”,兩漢時期曾治理黃河取得很大成效;你認為我們今天

應如何有效地治理黃河,使它造福與人類?

2、看教材75頁《西漢長安平面圖》,聯(lián)系你所在城市,比較?下,有什么明顯區(qū)別?為

什么?

(四)系統(tǒng)總結

完成下表:

西漢經濟的發(fā)展

類別成就

興修水利

生產工具

農業(yè)

耕作技術

農作物

絲織品

手工業(yè)

冶鐵業(yè)

商業(yè)、城市

(五)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

1、親臨治河工地,命隨從官員背柴草,堵塞決口的皇帝是()

A.漢高祖B,漢武帝C.漢文帝D.漢景帝

2、東漢時發(fā)明的水排,屬于()

A.農業(yè)生產工具B.灌溉工具C.冶鐵工具D.紡織工具

3、兩漢時期領先世界的技術有①水排②鋼材制作方法③瓷器的發(fā)明④發(fā)明鐵農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我國鐵制兵器取代青銅兵器始于()

A.秦朝B.漢朝C.戰(zhàn)國D.春秋

5、漢朝城里專門的商業(yè)區(qū)叫()

A.鋪B.坊C.市D.市場

二、填空題

1、秦朝統(tǒng)一使用-----銅錢,漢武帝時統(tǒng)一鑄造---------錢。

2、東漢的南陽太守------發(fā)明了-------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3、西漢的都城在-------東漢的都城在---------o

三、活動與探究

漢武帝連年征戰(zhàn),國庫空虛;加上他奢侈迷信,重用酷吏,人民處境越來越差,武帝晚年,

西漢社會出現動蕩,農民不斷暴動。面對危機,漢武帝毅然頒布承認過失的“罪己詔”,宣布

停止征戰(zhàn),減輕賦稅,除去暴政。從此,漢武帝將注意力集中到恢復民力,發(fā)展農耕上,一

場嚴重的社會危機過去了。所以史書記載說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對此你怎么

看?課下搜集有關秦漢的歷史資料,對漢武帝作出評價。

(六)當堂反思、:

我的收獲---------------------------------

我的不足---------------------------------

第16課時昌盛的秦漢文化(一)

學習目標:

1、了解秦漢時期先進的科技成就——造紙術、數學、地理、醫(yī)學。

2、通過學習這一時期的科技成就增強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蔡倫改進造紙術;地動儀。

學習過程:(教師寄語:相信自己,永不言敗)

【課堂學習】(教師寄語:精彩課堂,展現獨特自我)

一、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知識填空,并努力記住下列知識,有疑問的地方作出標記并提出來。

領域時期代表人物主要成就

造紙西漢

東漢蔡倫

數學東漢

天文東漢

醫(yī)學東漢麻沸散和五禽戲

東漢張仲景

二、合作探究:(教師寄語:看看你這堂課的收獲)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你能說出秦漢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嗎?

三、拓展延伸;

結合前面所學知識,分析秦漢政治,經濟和科技成就三者之間是何關系?

四、系統(tǒng)總結

總結學習科技成就的方法。

五、鞏固訓練:(教師寄語:相信自己一定能順利通過?。?/p>

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是

A、西漢麻紙B、埃及草紙C、歐洲羊皮紙D、蔡侯紙

2、下列人物中被后人稱為“醫(yī)圣”的是

A、華佗B、張仲景C、張衡D、扁鵲

3、華佗的弟子照著老師傳給他的方法去做,活到九十多歲,耳不聾,眼不花,牙齒完好。

你知道這種方法是

A、經常飲酒B、常服“麻醉散”C、常練“五禽戲”D、常吃中藥

4、成書于東漢時期的一部數學著作是

A、《離騷》B、《詩經》C、《九章算術》D、《綴術》

5、下列醫(yī)學成就中,能全面闡述中醫(yī)理論和治病原則的是

A、四診法B、《傷寒雜病論》C、五禽戲D、《黃帝內經》

6、在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中,最早出現的是

A、火藥B、印刷術C、指南針D、造紙術

六當堂反思:(教師寄語:只有反思才能有所進步)

通過學習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收獲是

我還需解決的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課時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學習目標:

1、了解秦漢時期的宗教、司馬遷的《史記》、秦兵馬俑的有關知識。

2、通過學習這一時期的成就增強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司馬遷的《史記》;秦兵馬俑。

學習過程:(教師寄語:相信自己,永不言敗)

【課堂學習】(教師寄語:精彩課堂,展現獨特自我)

一、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佛教的發(fā)源地,傳入時間,主要教義。

2.道教的興起時間、創(chuàng)始人,主要教義。

3.簡述《史記》的內容、地位、作者。

二、合作探究:(教師寄語:看看你這堂課的收獲)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

閱讀下列材料: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

請回答:①這是魯迅先生對哪一部書的評價?該書的作者是誰?

②該書記載了哪一歷史時期的史實?

③從創(chuàng)作體例上看,該書有什么貢獻?

④我們應該學習作者的哪些優(yōu)秀品質?

三、拓展延伸:簡要概括秦漢取得的文化成就。

四、系統(tǒng)總結:(教師寄語:只有不斷總結才能有所提高)

歸納學習科技文化的一般方法。

五、鞏固訓練:(教師寄語:相信自己一定能順利通過!)

1、關于道教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B、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

C、它對人生采取積極態(tài)度D、創(chuàng)始人之一叫張陵

2、要了解陳勝、吳廣的歷史,可查閱

A、《春秋》B、《左傳》C、《詩經》D、《史記》

3、司馬遷的《史記》是一部

A、紀傳體通史B、紀傳體斷代史

C、編年體通史D、編年體斷代史

4、佛教受到封建統(tǒng)治者積極扶植和提倡,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信佛來世可得到幸福B、對我國文化發(fā)展有深遠影響

C、一些封建貴族信奉佛教D、對封建國家統(tǒng)治人民有利

5、下列人物生活在東漢時期的是(1)蔡倫(2)張衡(3)司馬遷(4)張仲景

A、(1)(2)(3)B、(1)(2)(4)

C、(2)(3)(4)D、(1)(2)(4)

6、《史記》是一部杰出的歷史著作,因為它

A、內容豐富B、開創(chuàng)了編寫史書的新體例

C、歌頌了農民領袖D、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

六、當堂反思:(教師寄語:只有反思才能有所進步)

通過學習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收獲是

我還需解決的問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課時三國鼎立

學習目標:

1、了解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背景——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的有關知識點。

2、了解三國鼎立的形勢圖(教材105頁);了解三國鼎立后的各國經濟發(fā)展的情況

學習重點:赤壁之戰(zhàn);三國鼎立。

學習過程:(教師寄語:相信自己,永不言?。?/p>

【課堂學習】(教師寄語:精彩課堂,展現獨特自我)

一、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詳細閱讀教材,并完成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作用。

2、

國名時間人物都城

二、合作探究:

1、我的問題:--------------------------------

2、我們的問題:------------------------------

3、老師的問題:①歸納所學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

②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三、拓展延伸:①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有力因素有哪些?

②赤壁之戰(zhàn)孫劉勝曹操敗的原因有那些?有何啟示?

四、系統(tǒng)總結:(教師寄語:只有不斷總結才能有所提高)

試用數字2、3、5總結本節(jié)課知識

五、鞏固訓練

1、東漢末年,河南、河北諸侯割據混戰(zhàn),其中占據河南一帶的軍閥是

A、袁紹B、曹操C、劉備D、孫權

2、奠定曹操統(tǒng)一北方基礎的戰(zhàn)役是

A、赤壁之戰(zhàn)B、官渡之戰(zhàn)C、巨鹿之戰(zhàn)D、泗誰之戰(zhàn)

3、杜甫有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是對誰的評價

A、劉備B、孫權C、曹操D、諸葛亮

4、三國初期統(tǒng)治者的共同特點是①積極恢復和發(fā)展經濟②重視農耕③獎勵農耕④重視海

外貿易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③④

5、三國建立的順序是

A、蜀吳魏B、吳蜀魏

C、魏蜀吳D、魏吳蜀

6、某小組同學在學習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時展開討論,總結出兩次戰(zhàn)爭的一些共同點:①

都是三國鼎立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戰(zhàn)役②都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③都與曹操有關

④都為三國鼎立局面的最終形成奠定基礎⑤戰(zhàn)爭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