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_第1頁
透水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_第2頁
透水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_第3頁
透水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_第4頁
透水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備案號:JXXXXX-2023DB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

DBJ50/T-XXX-2023

透水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perviousconcrete

(征求意見稿)

2023-XX-XX發(fā)布2023-XX-XX實施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發(fā)布

前言

根據(jù)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21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

制訂修訂項目立項計劃(第一批)的通知》(渝建標【2021】25號)的要求,重慶

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匯同有關單位,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jīng)驗,

參考有關國家和其它省市地方先進標準,對《行人道透水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

DBJ50/T-154-2012進行修訂。

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guī)定;4.原材料;

5.透水水泥混凝土;6.結構設計;7.施工;8.驗收;附錄。

本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是:

1.原材料細分為“面層材料和基層材料”“其他材料”,增加了礦物摻合料、

嵌縫材料、接縫材料和土工布的要求和試驗方法;

2.細化了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3.新增了“結構設計”章節(jié),明確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結構形式及技術

要求;

4.修改了透水系數(shù)測定方法。

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

負責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標準的實施、應用過程中,希望各單位注意收集資料,總

結經(jīng)驗,并將需要修改、補充的意見和有關資料交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地

址:重慶市渝中區(qū)桂花園43號。聯(lián)系電話:89875070郵編:400015),以便今后

修訂時參考。

本標準主編單位: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編單位: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

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

目次

1總則..............................................................6

2術語和符號........................................................7

2.1術語.........................................................7

2.2符號.........................................................7

3基本規(guī)定...........................................................9

4原材料....................................................11

4.1面層和基層材料..............................................11

4.2其他材料....................................................13

5透水水泥混凝土...................................................15

5.1混凝土性能..................................................15

5.2配合比設計..................................................15

6結構設計..........................................................18

6.1一般規(guī)定....................................................18

6.2結構組合設計................................................18

6.3排水設計....................................................22

7施工..............................................................24

7.1一般規(guī)定....................................................24

7.2攪拌........................................................24

7.3運輸........................................................26

7.4鋪筑.......................................................26

7.5接縫........................................................28

7.6養(yǎng)護........................................................29

8驗收..............................................................31

8.1一般規(guī)定....................................................31

8.2主控項目....................................................32

8.3一般項目....................................................34

附錄A透水系數(shù)測試方法............................................36

附錄B有效孔隙率測試方法..........................................39

本標準用詞說明......................................................41

引用標準名錄........................................................42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錯誤!未定義書簽。

2TermsandSymbols.......................................................................錯誤!未定義書簽。

2.1Terms...............................................................................錯誤!未定義書簽。

2.2Symbols...........................................................................錯誤!未定義書簽。

3Basicrequirement.........................................................................錯誤!未定義書簽。

4RawMaterials...............................................................................錯誤!未定義書簽。

4.1PavementandBaseMaterials...........................................錯誤!未定義書簽。

4.2OtherMaterials.................................................................錯誤!未定義書簽。

5PerviousCementConcrete...........................................................錯誤!未定義書簽。

5.1ConcretePerformance.....................................................錯誤!未定義書簽。

5.2MixDesign......................................................................錯誤!未定義書簽。

6StructuralDesign.........................................................................錯誤!未定義書簽。

6.1GeneralRequirement.......................................................錯誤!未定義書簽。

6.2StructuralCombinationDesign.......................................錯誤!未定義書簽。

6.3DrainageDesign..............................................................錯誤!未定義書簽。

7Construction.................................................................................錯誤!未定義書簽。

7.1GeneralRequirement.......................................................錯誤!未定義書簽。

7.2Mixing.............................................................................錯誤!未定義書簽。

7.3Transportation..................................................................錯誤!未定義書簽。

7.4Paving..............................................................................錯誤!未定義書簽。

7.5Joint.................................................................................錯誤!未定義書簽。

7.6Curing..............................................................................錯誤!未定義書簽。

8Acceptance....................................................................................錯誤!未定義書簽。

8.1GeneralRequirement.......................................................錯誤!未定義書簽。

8.2DominantItem.................................................................錯誤!未定義書簽。

8.3GeneralItem....................................................................錯誤!未定義書簽。

AppendixATheTestMethodofPavementPermeabilityCoefficient錯誤!未定義書簽。

AppendixBTheTestMethodofEffectivePorosity.....................錯誤!未定義書簽。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錯誤!未定義書簽。

NormativeStandards........................................................................錯誤!未定義書簽。

1總則

1.0.1為確保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質量,做到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綠色環(huán)保,

制定本標準。

【條文說明】近年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市政和交通建設領域發(fā)展迅速,我國

雖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35對其設計與施工質

量進行了規(guī)定,但考慮到重慶本地氣候與城市地貌特點,有必要編制地方標準以推

進重慶市的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發(fā)展,規(guī)范建設工程應用技術,保證工程質量。

1.0.2本標準適用于人行道、景觀廣場、非機動車道、停車場以及輕型荷載道路等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材料、結構設計、施工與驗收。

【條文說明】本條主要是明確軸載W40kN的輕型荷載道路、非機動車道、人行道

以及停車場等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應用范圍,以及質量控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1.0.3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應用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及重慶市現(xiàn)

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條文說明】透水水泥混凝土的設計、施工與驗收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本市現(xiàn)行的

相關標準。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透水水泥混凝土PerviousPavementConcrete

由骨料及水泥基膠結料經(jīng)拌和形成的具有連續(xù)孔隙結構的混凝土。

【條文說明】透水水泥混凝土一般用于海綿城市建設中,考慮到其透水功能,混凝

土應具有連續(xù)孔結構,從而形成透水路徑。透水水泥混凝土可采用單層結構,也可

采用雙層結構。

2.1.2增強齊!JReinforcer

用于改善粗骨料和膠結料的粘結性能,提高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的添加劑。

2.1.3透水系數(shù)PermeabilityCoefficient

表示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性能的指標。

2.1.4松鋪系數(shù)LoosePavingCoefficients

透水路面混凝土施工時松鋪厚度與達到規(guī)定壓實度的壓實厚度之比。

2.1.5全透式路面結構TotalPerviousPavementStructure

路表水可以通過路面面層、基層,向下滲透至路基的道路結構體系。

2.1.6半透式路面結構Semi-perviousPavementStructure

路表水只能滲透路面面層,不能滲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結構體系。

2.1.7有效孔隙率EffectiveVoidRate

透水水泥混凝土內部存在的連續(xù)孔隙的體積與透水水泥混凝土體積的百分比。

2.2符號

Ma一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劑用量;

Rw/c---水膠比;

RVOia——設計孔隙率;

力——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漿體體積;

唯一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WG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

恤一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用水量;

Pc---水泥密度;

pG一—粗集料緊密堆積密度;

%——粗集料緊密堆積孔隙率;

a一一粗骨料用量修正系數(shù);

a---外加劑摻量。

3基本規(guī)定

3.0.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應綜合考慮當?shù)氐乃?、地質、氣候環(huán)境等條件。

3.0.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應與海綿城市雨水排放專項規(guī)劃、雨水利用要求

和相關附屬設施相協(xié)調。

【條文說明】3.0.1~3.0.2透水鋪裝是海綿城市一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的重要組

成部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應用應統(tǒng)籌協(xié)調雨水資源利用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應當和

當?shù)赜晁欧乓?guī)劃和雨水利用要求相結合,與小區(qū)建筑規(guī)劃相結合。透水水泥混凝

土路面設計應與相關的道路設計、給排水設計、管線設計等專業(yè)密切配合、相互協(xié)

調,確保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質量。

3.0.2對有潛在陡坡坍塌、滑坡、自然環(huán)境危害的場所及受工業(yè)腐蝕的環(huán)境不應采

用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對軟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鹽漬土、粉性土等地質條

件特殊的地段和水源地保護區(qū),不得直接鋪筑全透式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3.0.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應滿足荷載、透水、防滑等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

【條文說明】本條主要對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性能提出要求。透水水泥混凝

土路面除應滿足荷載、透水、防滑等使用功能外,由于透水水泥混凝土具有較大連

續(xù)孔隙率,對耐久性能不利,因此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和選用時應對適用性進

行綜合考慮和評價,確保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滿足抗凍脹、耐磨損等附久性要求。

3.0.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橫坡度宜為1%?2%,路面面層橫坡度應與路面基

層橫坡度相同。

3.0.5全透式和半透式路面結構,當路面基層無輔助排水時,基層的孔隙率、透水

系數(shù)應不低于路面面層。

3.0.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

【條文說明】3.0.4?3.0.6由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性,雨水直接向基層

滲透,導致基層不穩(wěn)定,路面會因基層不穩(wěn)而受損。因此在設計透水水泥混凝土路

面時,必須考慮面層與基層下的排水措施,保護基層的穩(wěn)定,必須設置橫坡。設置

橫坡有利于過量雨水及時排入附近雨水收集系統(tǒng)。

3.0.7人行道應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C20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廣場、非機動車道

等應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C25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停車場、輕型荷載道路應采用

強度等級不小于C30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3.0.8嚴禁使用國家和地方明令禁止使用與淘汰的材料,應優(yōu)先使用綠色建材。

【條文說明】綠色建材是指符合國家相關技術要求和標準,且通過了國家認證認可

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審批,獲得綠色建材產品認證資質的認證機構的認證,建材具備

“節(jié)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huán)”的特征建材產品,例如利用粉煤灰、煤阡石、

爐渣等工業(yè)廢料或建筑垃圾制備而成的建材產品。

4原材料

4.1面層和基層材料

4.1.1面層用水泥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或白色硅酸鹽水泥,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和《白

色硅酸鹽水泥》GB/T2015的規(guī)定。當采用其他品種水泥時,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

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不同品種、不同等級、不同廠家的水泥不得混用。

【條文說明】六種通用硅酸鹽水泥中,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耐磨性相對較

好,適合制備路面混凝土;水泥強度等級要求不低于42.5級是為確保透水水泥混

凝土強度滿足要求。

4.1.2基層用水泥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通用硅酸鹽水泥,性能應符合

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的規(guī)定。

4.1.3面層用粗骨料可采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密實的碎石,性能應符合表4.1.3

的規(guī)定,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規(guī)定。

粗骨料宜采用單一級配,且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于13.2mm。

表4.1.3粗骨料的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

項目

12

粒徑尺寸,mm4.75?9.509.50?13.2

<16.0(卵石)

壓碎值,%

W20.0(碎石)

針片狀顆粒含量(按質量計),%W15.0

含泥量(按質量計),%<1.0

表觀密度,kg/m3>2500

緊密堆積密度,kg/m321350

緊密堆積空隙率,%W45

吸水率,%W2.0

4.1.4基層用粗骨料壓碎值不應大于30%,針片狀顆粒含量不應大于20%,試驗

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規(guī)定。

4.1.5細骨料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設用砂》GB/T14684中

II類砂的規(guī)定,面層用細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36mm。

【條文說明】4.1.3~4.1.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好壞與基層有必然的聯(lián)

系,且基層材料與面層材料的技術要求定然不同,強調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時

面層與基層不同的質量要求。骨料粒徑對透水系數(shù)影響很大,粒徑越大,透水系數(shù)

也越大,抗壓強度有所降低,應根據(jù)透水系數(shù)要求選擇適宜的粒徑,建議面層用骨

料粒徑采用單一級配,且考慮到裝飾效果,推薦采用具有美觀性的彩色天然砂。

4.1.6外加劑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劑應

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的規(guī)定。

【條文說明】外加劑應與水泥品種相適應。

4.1.7礦物摻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礦渣粉和硅灰,也可采用石灰石粉。粉煤灰的質

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規(guī)定;礦渣

粉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

GB/T18046的規(guī)定;硅灰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砂漿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的規(guī)定;石灰石粉的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砂漿和混凝土中

的石灰石粉》GB/T35164的規(guī)定。當采用其他礦物摻合料時,應經(jīng)試驗驗證,在

確保透水水泥混凝土性能滿足工程要求后方可使用。

4.1.8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與養(yǎng)護用水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

JGJ63的規(guī)定。

4.1.9透水水泥混凝土用增強劑可分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兩類,有機材料延伸率

應大于150%,最低成膜溫度不應大于25C,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合成

樹脂乳液試驗方法》GB/T11175的規(guī)定。無機材料活性SiCh不應小于85%,28d

活性指數(shù)不應小于85%,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

物外加劑》GB/T18736的規(guī)定。

【條文說明】透水水泥混凝土主要通過骨料表面的膠結料之間的點接觸連接成整

體,良好的增強料有利于改善骨料接觸點的粘結強度,從而提高透水水泥混凝土的

強度。無機材料的活性Si。2含量越高,越能在水泥體系中發(fā)生反應,產生強度。有

機材料的最低成膜溫度指高分子乳液粒子相互聚集成連續(xù)薄膜的最低溫度,表征

的是乳液成膜特性的一個指標,也是施工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最低成膜溫

度越低,施工性就越好,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就越小。

4.2其他材料

4.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用嵌縫材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水泥混凝土路面嵌

縫密封材料》JT7T589的規(guī)定。

4.2.2接縫材料應選用能適應混凝土面板膨脹和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彈性復原率

高、耐久性好的脹縫板,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

材料》JT/T203的規(guī)定。

4.2.3土工布技術要求應符合表423的規(guī)定,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土

工合成材料長絲紡粘針刺非織造土工布》GB/T17639的規(guī)定。

表4.2.3土工布技術要求

標稱斷裂強度(kN/m)

試驗項目單位

15202530

縱、橫向斷裂強度kN/m>15.0>20.0>25.0>30.0

縱、橫向標稱伸長率%40?80

CBR頂破強力kN》2.9》3.9》5.3>6.4

縱、橫向梯形撕破強力kN20.4220.5620.7020.82

等效孔徑中90mm0.05?0.20

垂直滲透系數(shù)(20℃)cm/s0.001-0.99

厚度(2kPa)mm22.222.823.424.2

4.2.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顏料應在長期日光照射下不易褪色、不分解,不溶于

水,施工溫度范圍內不反應,具有優(yōu)良的耐候性。宜選用無機顏料,其技術要求應

符合表4.2.4的規(guī)定。

表4.2.4顏料技術要求

指標單位技術要求

外觀/粉末

色光/近似~微似

水溶物含量%W1.0

105℃揮發(fā)物%W1.5

著色率/98?102

吸油量%〈22

篩余量(0.075mm篩孔)%W0.1

耐光性級27

4.2.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護劑應具有阻止光照老化、水溶化,增加路面耐腐蝕

性和耐磨性的功能。路面防護劑技術要求應滿足表4.2.5的規(guī)定。

表4.2.5路面防護劑技術要求

指標單位技術要求

干燥后無發(fā)皺、泛花、起泡、開裂等現(xiàn)象,涂

涂膜外觀/

膜顏色和外觀應與標準板無明顯差異

密度g/cm32.2

固體含量%255

黏度(涂4杯)S>60

干燥時間minW15

遮蓋力g280

附著性(劃圈法)級W2

柔韌性mm22

耐磨性(200轉/1000g后減重,

mgW40

JM-100橡膠砂輪)

耐水性,24h/無起泡、軟化、剝落現(xiàn)象,無明顯變色

耐堿性,24h/無起泡、軟化、剝落現(xiàn)象,無明顯變色

施工性能/空氣或無空氣噴涂或滾涂施工性能良好

5透水水泥混凝土

5.1混凝土性能

5.1.1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表5.1.1的規(guī)定。

表5.1.1透水水泥混凝土技術要求

技術要求

項目廣場、非機停車場、輕試驗方法

人行道

動車道型荷載道路

彎拉強度,7d22.022.222.5

JTG/TF30

MPa28dN2.52023.5

抗壓強度,7d21528>21

GB/T50081

MPa28d>20225230

透水系數(shù),mm/s>0.7520.65》0.5CJJ/T253

有效孔隙率,%210CJJ/T253

強度損失

抗凍性(25W20

率,%

次凍融循GB/T50082

質量損失

W5

環(huán))率,%

耐磨性(磨坑長度),mmW30GB/T12988

防滑性(BPN)260GB/T25993

5.1.2抗凍性試驗宜采用慢凍法,存在零下溫度及結冰情況的地區(qū)可選擇檢驗。

5.1.3耐磨性性能檢驗可視各地具體情況及設計要求進行。

5.2配合比設計

5.2.1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宜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

5.2.2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符合本標準表5.1.1中的性能要求。

5.2.3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步驟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單位體積粗集料用量應按下式計算確定:

WG=axpG(5.2.3-1)

式中WG---透水水泥混凝土粗骨料用量(kg/m,);

pG一一粗骨料緊密堆積密度(kg/nP);

a一—粗骨料用量修正系數(shù),取0.98。

2膠凝材料漿體體積應按下式計算確定:

%=1-a?(1-%-1?Rvoid(52.3-2)

式中“一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漿體體積(m3/m3);

%一一粗骨料緊密堆積孔隙率(%);

Rvoid一一設計孔隙率(%)。

3水膠比應經(jīng)試驗確定,水膠比選擇范圍控制在0.25?0.35。

4單位體積水泥用量應按下式確定:

式中Wc——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nP);

4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漿體體積(m3/n?);

Rw/c---水膠比;

Pc---水泥密度(kg/n?)。

5單位體積用水量應按下式確定:

Ww=Wc-Rw/CC5.2.3-4)

式中恤——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用水量(kg/n?);

Wc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n?);

Rw/c---水膠比。

6外加劑用量應按下式確定:

Ma=Wc-a(5.23-5)

式中Ma——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劑用量(kg/nP);

Wc一一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n?);

a---外加劑摻量(%)。

7當摻用增強劑時,摻量應按水泥用量的百分比計算,然后將其摻量換算成對

應的體積;

8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可采用每立方米透水水泥混凝土中各種材料的用量

表示。

5.2.4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調整與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按計算配合比進行試拌,并檢驗透水水泥混凝土的相關性能。當出現(xiàn)漿體

在振動作用下過多墜落或不能均勻包裹集料表面時,應調整透水水泥混凝土漿體

用量或外加劑用量,達到要求后再提出供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試驗用的基準配合

比;

2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應選擇3個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個為基準

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宜較基準水膠比分別增減0.05,用水量宜與基準

配合比相同;

3制作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試驗試件時,應驗證拌合物的性能,性能要求見表

5.1.1;

4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每個配合比應至少成型一組試件,并按標準養(yǎng)

護至28d或設計規(guī)定齡期時測試。也可同時多成型幾組試件,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早

期推定混凝土強度試驗方法標準》JGJ/T15的早期推算混凝土強度,用于配合比調

整,最終應滿足設計規(guī)定齡期的強度要求;

5根據(jù)試驗得到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孔隙率與水膠比的關系,應采用作圖

法或計算法求出滿足孔隙率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制強度要求的水膠比,并應據(jù)此

確定水泥用量和用水量,最終確定正式配合比。

6結構設計

6.1一般規(guī)定

6.1.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基應穩(wěn)定、均質、密實,應具有足夠的強度、穩(wěn)定性、抗

變形能力和耐久性,并應為路面結構提供均勻可靠的支承。全透式路面結構其路基

在浸水后應滿足承載能力的要求,并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

CJJ194和《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的規(guī)定。

6.1.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應滿足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

CJJ37的要求,并滿足無障礙設計、排水防澇、安全行車及行走的要求。

6.1.3當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鋪設于存在地下空間的路段,應采取必要的防水措

施,防止水對地下空間結構的侵滲。

6.1.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厚度應根據(jù)經(jīng)驗及結構驗算確定。

【條文說明】透水路面的結構層厚度需要平衡道路荷載與蓄水、透水要求。路面結

構層厚度應按照行業(yè)標準《城鎮(zhèn)道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的有關要求進行設計。

6.1.5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結構設計,宜分為單色層或雙色組合層設計,當采用雙

色組合層時,其表面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

【條文說明】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有系列彩色原材料和素色原材料,其造價不相同,

同樣厚度的彩色層造價高于素色層造價,因此,在設計中往往考慮造價因素,可分

層設計,但面層的彩色層必須大于30mm,主要考慮面層色彩的整體質量、均勻性

和耐久性,并根據(jù)地形地貌及周邊自然景觀的特點做到協(xié)調統(tǒng)一。

6.2結構組合設計

6.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照透水方式分為半透式和全透式,其結構構成和適

用范圍應按表6.2.1選用。

表6.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構成和適用范圍

路面結構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

適用范圍

類型面層基層

半透式路透水水泥混凝組合基層輕型荷載道路

面土面層

全透式路透水水泥混凝透水基層或組合透

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停車場、廣場

面土面層水基層

【條文說明】根據(jù)透水方式不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分為半透式和全透式兩

種類型。半透式是路面的面層具有透水功能,雨水滲入面層,在混凝土基層處橫向

排水,具有儲水、減少路面徑流量、減輕暴雨時城市排水系統(tǒng)負荷等功能,主要適

用于輕型荷載道路。全透式是整個路面結構都具有良好的透水功能,雨水在降雨結

束后的一定時間內,透過路面結構層滲入土基,具有補充城市地下水資源,改善道

路周邊的水平衡和生態(tài)條件的功能,主要適用于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停車場和廣

場。表6.2.1給出了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類型、結構構成及適用范圍,供設計

參考。

6.2.2半透式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抗壓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30,彎拉強度不

應小于3.5MPa?;鶎右瞬捎盟嗷炷粱鶎优c穩(wěn)定土基層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砂

礫基層組成的組合基層,水泥混凝土基層的抗壓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路面結構

見圖6.2.2,各結構層厚度宜按表6.2.2規(guī)定的厚度范圍選用。

圖6.2.2半透式路面結構示意圖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2-水泥混凝土基層;3-穩(wěn)定土基層

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砂礫基層

表6.2.2半透式路面結構厚度設計范圍

道路類型輕型荷載道路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mm2180

水泥混凝土基層,mm>150

穩(wěn)定土基層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砂礫基層,mm>150

【條文說明】半透式路面結構主要用于輕型荷載道路,對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要求

較高。此外還應考慮雨水對基層的影響,基層宜采用水泥混凝土基層加穩(wěn)定類基層

的組合基層,以提高基層承載能力和隔水效果。

6.2.3半透式路面結構透水層下部應設置封層,封層材料的滲透系數(shù)不應大于

80mL/min。

6.2.4全透式路面用于人行道時,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抗壓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

彎拉強度不應小于2.5MPa,基層可采用級配砂礫/碎石/礫石,路面結構見圖6.2.4,

各結構層厚度宜按表624規(guī)定的厚度范圍選用。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2-級配砂礫、級配碎石、級配礫石基層

表624全透式路面結構(人行道)厚度設計范圍

道路類型人行道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mm》80

級配砂礫/碎石/礫石基層,mm2150

6.2.5全透式路面用于非機動車道、停車場、廣場等時,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抗壓

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30,彎拉強度不應小于3.5MPa,基層可采用多孔隙水泥穩(wěn)定

碎石和級配砂礫/碎石/礫石的組合透水基層,路面結構見圖625,各結構層厚度宜

按表6.2.5規(guī)定的厚度范圍選用。

圖6.2.5全透式路面結構(非機動車道、停車場、廣場)示意圖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2-多孔隙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

3-級配砂礫、級配碎石、級配礫石基層

表6.2.5全透式路面結構(非機動車道、停車場、廣場)厚度設計范圍

非機動車道、停車

道路類型

場、廣場

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mm2180

多孔隙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mm2200

級配砂礫/碎石/礫石基層,mm2150

6.2.6全透式路面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土基應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土基滲透系數(shù)不應小于LOXlO^mm/s,且土

基頂面距離地下水位應大于1.0m;

2路基頂面應設置反濾隔離層,可選用粒料類材料或土工織物;

3全透式路面結構與飲用水距離大于30m。

【條文說明】采用全透式路面的路基土壤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當路基土壤滲透系

數(shù)及地下水位高程不滿足栗求時,應增加路面排水設置,確保路基水穩(wěn)定性。本標

準中土壤滲透系數(shù)為巖土工程領域基本術語,詳細定義參考《巖土工程基本術語標

準》GB/T50279o

6.2.7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應設計縱向和橫向接縫??v向接縫的間距應按路面寬

度在3.0m?4.5m范圍內確定,橫向接縫的間距宜為4.0m?6.0m;廣場平面尺寸不

宜大于25m2,面層板的長寬比不宜超過1.3。當基層有結構縫時,面層縮縫應與其

相應結構縫位置一致,縫內應填嵌柔性材料。

6.2.8當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長度超過30m時,應設置脹縫。在透水水泥混凝土

面層與側溝、建筑物、雨水口、鋪面的砌塊、瀝青鋪面等其他構筑物連接處,應設

置脹縫。

6.2.9施工縫、縮縫、脹縫的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

CJJ169的規(guī)定??v向接縫、橫向接縫和廣場混凝土面層板平面尺寸的設計應符合

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35的規(guī)定。

6.3排水設計

6.3.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排雨水應根據(jù)路面結構類型、當?shù)亟涤炅亢椭苓吪潘?/p>

系統(tǒng)的特點進行設計,并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和

《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37的規(guī)定。

6.3.2全透式路面結構設計時應考慮路面下排水,路面下的排水可設排水盲溝,排

水盲溝應與道路設計時的市政排水系統(tǒng)相連,雨水口與路面基層、路面面層結合處

應設置成透水形式,雨水口周圍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不透水水工布于路基表面

(圖6.3.2)。

12356

7

圖6.3.2全透式路面結構排水形式(橫斷面)

1一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2—基層;3一路基;4一土工布;5一雨水篦子;6―立緣石;7-

排水盲溝

6.3.3半透式路面結構邊緣應設置縱向排水設施(圖633),排水能力應滿足路面

排水要求。

圖6.3.3半透式路面結構排水形式(橫斷面)

1—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2—基層;3—封層;4一路基;5-排水溝;6—透水蓋板;7一人

行道;8—立緣石

6.3.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排水設施應與市政排水系統(tǒng)和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相

連。

6.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與車行道、周邊結構物之間應進行防滲處理,土工合成

材料類防滲膜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TG/TD32

的相關規(guī)定。

7施工

7.1一般規(guī)定

7.1.1施工前應根據(jù)工程特點和設計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

7.1.2施工前應查勘施工現(xiàn)場,復核地下隱蔽設施的位置和標高,根據(jù)設計及施工

條件,制定專項施工方案。

【條文說明】人行道、輕型荷載道路、廣場等工地,施工比較集中,常交叉作業(yè),

邊通車邊施工等特點,施工單位必須根據(jù)設計文件的栗求,查勘施工現(xiàn)場,復核地

下隱蔽設施的位置和標高,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條件,制定施工方案。

7.1.3施工前應確保水電供應、交通道路等設施滿足施工要求。施工現(xiàn)場應配備防

雨、防潮的材料堆放場地。材料應按類別分別堆放,標識清晰。

7.1.4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前,應按規(guī)定對基層和排水系統(tǒng)進行檢查驗收,合

格后方能進行面層施工。

【條文說明】一般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單位僅施工面層,基層由其他專業(yè)隊伍施工,

而排水管及排水溝是設在碎石層或混凝土結構層處,故排水管及排水溝的鋪設必

須要與專業(yè)施工隊伍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確保工程進行順利,保證質量又減少

浪費。

7.1.5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前,應對基層作清潔處理。處理后的基層表面應粗

糙、清潔、無積水,并保持濕潤。

【條文說明】面層與基層之間的結合狀況,對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的質量有影響,

在面層施工前,基層作相應的界面處理,要求基層粗糙,保證清潔、無積水,并保

持一定的濕潤,必要時根據(jù)施工狀況采用一定的膠粘劑。

7.1.6原材料進場后應進行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7.1.7施工過程應及時掌握天氣情況,做好防范準備。應充分利用地形與現(xiàn)有排水

設施,做好防雨及排水工作。

7.1.8降雨、降雪時,基層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不得施工。

7.2攪拌

7.2.1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宜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機的容量應根據(jù)工程量、施

工進度、施工順序和運輸工具等參數(shù)選擇。

【條文說明】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攪拌必須采用機械攪拌。透水水泥混凝土初凝時間

短,拌合后不宜過長時間停留,因此攪拌機容量的配置應根據(jù)工程大小、施工進度、

施工順序和運輸工具等參數(shù)選擇,運輸工具必須要適應攪拌機的出料量。攪拌地點

也須靠近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現(xiàn)場,才能保證運輸時間不超過規(guī)定范圍,保證

施工質量。

7.2.2原材料必須準確計量,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袋裝水泥應抽查袋重的準確性;

2每臺班拌制前應測定骨料的含水率,并根據(jù)含水率調整透水水泥混凝土配

合比中的用水量,通過施工現(xiàn)場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

3原材料計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的規(guī)定。

每盤透水水泥混凝土各種原材料計量的允許誤差,應符合表722的規(guī)定。計量偏

差每臺班檢查一次;

表7.2.2各種原材料的計量允許誤差

材料膠凝材料骨料水外加劑增強劑

允許偏差,%±1±2±1±1±1

4原材料計量應根據(jù)骨料含水率變化,及時調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

【條文說明】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比計量是確保其強度的關鍵工序,所以計量是一

個重要的質量控制環(huán)節(jié)。

1袋裝水泥本身有一定的誤差,對它的抽查是為了保證計量的準確。

2現(xiàn)場的骨料中含水量對物料配比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測試骨料中含水量是

為了調整物料配比中的水膠比,以確保透水水泥混凝土的質量。

3為保證成品質量,現(xiàn)場應專人負責物料配比計量,確保在誤差范圍內。

7.2.3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拌制宜先將骨料和50%用水量加入攪拌機拌和25s?35s,

再加入水泥、礦物摻合料和外加劑等拌和35s?45s,最后加入剩余用水量拌和50s

以上。

【條文說明】采用水泥裹石法拌制混凝土。這樣做可以先澗濕石料表面,防止水泥

漿過稀、過多影響路面透水性,并且對透水水泥混凝土強度也有保證。

7.2.4當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采用雙色組合層設計時,應采用不同攪拌機分別拌

合不同色彩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條文說明】雙色組合層面層施工,為保證上面層與下面層之間有良好的粘結,色

澤一致,二層施工時間不應超過1ho因此雙色組合層面層施工時,應設兩臺攪拌

機同時攪拌,才能達到同時施工的目的,從而保證色彩一致,而且能確保質量。

7.3運輸

7.3.1應根據(jù)施工進度、運量、運距及路況選配車輛型號和數(shù)量,運輸能力應確保

新拌透水水泥混凝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運到攤鋪現(xiàn)場。

7.3.2運輸過程中,應控制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不離析、不分層,并應注意采取

措施保持拌合物的濕度。

7.3.3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后,運至施工地點進行攤輔、壓實直至

澆筑完華的允許最長時間,可由試驗室根據(jù)水泥初凝時間及施工氣溫確定,并應符

合表733的規(guī)定。

表7.3.3透水水泥混凝土從攪拌機出料至澆筑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

施工氣溫t,℃到鋪筑完畢允許最長時間,min

5^t<10120

lQWt<20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