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課時作業(yè)12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課時作業(yè)12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課時作業(yè)12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課時作業(yè)12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課時作業(yè)12氣壓帶風帶與氣候湘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yè)12氣壓帶、風帶與氣候一、選擇題下圖為“某大洲沿20°E的地形剖面圖和某季節(jié)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甲、乙、丙三地中()A.甲為地中海氣候,乙為熱帶沙漠氣候B.乙和丙都是熱帶沙漠氣候C.乙和丙都是熱帶草原氣候D.甲為地中海氣候,丙為熱帶沙漠氣候2.此季節(jié)()A.甲地高溫干燥B.乙地草木枯黃C.丙地森林茂密D.丁海區(qū)風大浪急讀巴西熱帶雨林分布圖,完成3~4題。3.關(guān)于圖中甲、乙兩地熱帶雨林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雨林面積不斷減少會導致全球變暖B.乙地雨林的形成與赤道低壓密切相關(guān)C.乙地雨林的形成與暖流、盛行西風有關(guān)D.甲地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4.有人說雨林是“長著森林的沙漠”,這是因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著與沙漠地區(qū)相同的貧瘠土壤②雨林與沙漠都有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③雨林與沙漠都有嚴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與沙漠地區(qū)都嚴重缺水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讀某地區(qū)氣候日均溫和月降水量圖,完成5~6題。5.圖示氣候類型為()A.地中海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6.圖中12月~次年2月,每日降水概率百分比較高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南風B.盛行西北風C.盛行東南信風D.赤道低氣壓控制下圖為新西蘭南島等高線地形圖和甲城、乙鎮(zhèn)氣候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7~8題。7.與乙鎮(zhèn)相比,甲城()A.降水季節(jié)分配更均勻B.雨季時間更長C.氣溫季節(jié)變化幅度較大D.受盛行西風影響時間更長8.導致甲城、乙鎮(zhèn)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海陸位置 B.坡向C.洋流 D.盛行風向下圖為甲、乙、丙三地大氣環(huán)流年內(nèi)控制時長分配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甲地氣候類型為()A.熱帶草原氣候B.熱帶沙漠氣候C.地中海氣候D.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10.下列關(guān)于乙、丙兩地自然景觀的敘述,正確的是()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開闊C.乙地天然植被葉片常綠堅硬D.丙地冬季常有較厚積雪某校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分析了各種氣候類型的成因與分布關(guān)系,并進行了各種模擬演示。讀圖,回答11~12題。11.當黃赤交角為0°時,該小組在模擬演示中發(fā)現(xiàn)M地氣候類型在地球上無法再找到。M地所在半球及其氣候類型分別是()A.北半球地中海氣候B.北半球溫帶海洋性氣候C.南半球地中海氣候D.南半球溫帶海洋性氣候12.根據(jù)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該地()A.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炎熱干燥B.終年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或西風帶控制,降水較多C.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影響,形成季風氣候D.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終年高溫多雨二、非選擇題1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讀圖1“北半球氣壓帶和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與圖2“某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1圖2(1)指出圖1中A氣壓帶的名稱,以及受其控制①地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點。(2)指出圖1中⑥所示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分析該氣候夏季降水少的原因。(3)指出圖2所示某地氣候類型的一般分布規(guī)律,描述其氣候特點。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因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導致在地球上出現(xiàn)了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獨特的氣候區(qū)域,如下圖中10°~20°N大陸西部地區(qū)以及30°~40°N大陸西部地區(qū)均屬這一情況。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氣環(huán)流控制地區(qū)內(nèi)的不同地點,大氣環(huán)流也存在差異。下圖為歐洲、非洲局部某時刻氣壓場分布。(1)若此刻氣壓形勢在這一季節(jié)屬于常態(tài),請判斷此刻北半球所處的季節(jié)是夏季還是冬季,并說明判斷理由。(2)分析地中海對圖示地區(qū)地中海氣候的影響。(3)N、P兩地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請從所處位置及大氣環(huán)流角度推測兩地年降水量的差異并簡要分析原因。課時作業(yè)12氣壓帶、風帶與氣候1~2.解析:第1題,題意表明,該圖為沿20°E經(jīng)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該大陸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由此判斷,圖示區(qū)域為非洲大陸。讀圖可知,甲位于非洲南端,處于30°~40°S之間,應為地中海氣候;乙位于赤道附近的盆地(剛果盆地)南側(cè)高原上,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丙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由此判斷,D正確,A、B、C錯誤。第2題,讀圖可知,赤道附近氣流輻合上升的赤道低氣壓帶位于赤道以北,氣壓帶的位置較平均位置偏北,表明氣壓帶、風帶位置北移,則此季節(jié)應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甲地為地中海氣候,南半球冬季當?shù)厥芪黠L帶控制,溫和多雨,A錯誤;乙地為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南半球冬季,當?shù)厥芨稍锏男棚L帶影響,形成干季,因此草木枯黃,B正確;丙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因此植被稀疏,C錯誤;丁海域為非洲北邊的地中海,北半球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風力小,D錯誤。答案:1.D2.B3~4.解析:第3題,甲地位于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qū),由于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由于二氧化碳能夠吸收地面輻射,并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返還熱量給地面,起到保溫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增多,會導致全球變暖。因此甲地雨林面積減少,會造成二氧化碳濃度變大,導致全球變暖,A正確;乙地雨林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處在東南信風的迎風岸,加上沿岸暖流增溫增濕作用,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從而發(fā)育了熱帶雨林植被,B錯誤;乙地雨林的形成與盛行西風沒關(guān)系,C錯誤;甲地雨林主要在亞馬孫平原,不是巴西高原上,D錯誤。第4題,由于熱帶雨林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全年高溫多雨。首先高溫使微生物活躍,有機質(zhì)分解快,土壤肥力低,再加上降水多,地表河流侵蝕能力強,一旦失去了植被保護,會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脆弱,而沙漠地區(qū)由于降水稀少,植被覆蓋很差,有機質(zhì)生成少,土壤非常貧瘠,生態(tài)環(huán)境極為惡劣、脆弱。因此①②正確;沙漠地區(qū)由于降水少,地表河流不發(fā)育,沒有水土流失問題,生態(tài)問題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問題,因此③錯誤;雨林地區(qū)降水多,水資源豐富,因此④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答案:3.A4.C5~6.解析: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qū)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可判斷為亞熱帶氣候,7、8月份溫度高,降水少,12月~次年2月,溫度低,降水多,高溫期和多雨期不一致,應為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A正確,B、C、D錯誤。第6題,據(jù)上題分析可知,該地為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壓和盛行西風交替影響,冬季降水多是受盛行西風控制形成,北半球盛行西風為西南風,A正確,B、C、D錯誤。答案:5.A6.A7~8.解析:第7題,讀甲城、乙鎮(zhèn)氣候統(tǒng)計圖可知:乙鎮(zhèn)降水季節(jié)分配更均勻,A錯;乙鎮(zhèn)受盛行西風影響時間更長,雨季時間更長,B、D錯;甲城氣溫年較差大約為10℃,而乙鎮(zhèn)氣溫年較差大約為8℃,因此甲城氣溫季節(jié)變化幅度較大,C對。第8題,讀甲城、乙鎮(zhèn)氣候統(tǒng)計圖可知,乙鎮(zhèn)降水較甲城多,結(jié)合新西蘭南島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兩地都位于沿海,A錯;乙鎮(zhèn)位于西風迎風坡,降水多,而甲城位于西風背風坡,降水少,因此兩地降水不同是因坡向不同,B對;乙鎮(zhèn)緯度高,受西風漂流影響更大,西風漂流為寒流,寒流流經(jīng)降溫減濕,理論上乙鎮(zhèn)應該降水少,但實際乙鎮(zhèn)降水多,說明與洋流無關(guān),C錯;兩地都位于中緯西風帶,都受西北風影響,D錯。答案:7.C8.B9~10.解析:第9題,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甲地氣候類型是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北信風帶控制下形成的熱帶沙漠氣候,B項正確。第10題,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乙地氣候類型是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地中海氣候,所以乙地的天然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葉片常綠堅硬,C項正確。乙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高溫少雨,但是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7月降水少,1月降水多,A項錯誤;丙地常年受西風帶影響,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地形復雜多樣,B項錯誤;丙地冬季最冷月均溫高于0℃,不會常有較厚積雪,D項錯誤。答案:9.B10.C11~12.解析:第11題,本題考查氣候類型的成因。當黃赤交角為0°時,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則氣壓帶、風帶就不會發(fā)生季節(jié)移動,則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就無法形成,如地中海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M位于40°緯線附近,只可能是地中海氣候。若M為地中海氣候,則M所在緯度應低于40°,可知為北半球,A正確。第12題,本題考查氣候類型的成因。N地位于中緯度的大陸東岸,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影響,形成季風氣候,C正確。答案:11.A12.C13.解析:第(1)題,讀圖1可知,A位于赤道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終年高溫多雨,受其控制①地形成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第(2)題,讀圖1可知,⑥位于北緯30°~40°大陸的西岸,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為地中海氣候,在全球的分布規(guī)律是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降水,因而降水少。第(3)題,圖2所示地區(qū),最冷月均溫在0℃以上,為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量終年均勻,故判斷為終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一般分布規(guī)律是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答案:(1)赤道低氣壓帶;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2)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3)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全年溫和濕潤。14.解析:第(1)題,讀圖分析,此時亞歐大陸中部為高壓區(qū),而同緯度的大西洋為低壓區(qū),說明此時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可知為北半球冬季。第(2)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中海氣候區(qū)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冬季受西風帶控制,溫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而地中海沿岸都分布有地中海氣候,說明地中海使地中海氣候的分布范圍向南北兩側(cè)擴展;地中海水域遼闊,冬季氣溫較周邊陸地氣溫偏高,形成低壓,使周邊地區(qū)氣溫升高,降水增加;夏季地中海的氣溫較周邊陸地低,形成高壓,增強了副熱帶高氣壓的勢力,形成穩(wěn)定的晴朗干燥的天氣。綜上分析可知,地中海加大了沿岸地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增強了沿岸地區(qū)地中海氣候的特征。第(3)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終年受西風帶控制,終年溫和濕潤。讀圖可知,N地比P地緯度高,大致位于西風帶的中心位置,西風勢力更強,受西風控制的時間更長;P地大致位于西風帶的邊緣位置,西風的勢力較弱,受西風控制的時間較短。因此N地的年降水量大于P地。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為低壓區(qū)(或亞歐大陸中部為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