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中考化學《常見的酸和堿及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含解析)_第1頁
通用版2021中考化學《常見的酸和堿及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含解析)_第2頁
通用版2021中考化學《常見的酸和堿及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含解析)_第3頁
通用版2021中考化學《常見的酸和堿及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含解析)_第4頁
通用版2021中考化學《常見的酸和堿及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遁用版】中考化學歷耳/超精編

專題1常見的酸和堿

一、選擇題

1.【廣州市中考】下列物質屬于堿的是

A.H20B.NaHC03C.Ca(OH)2D.H3BO;)

【答案】C

【解析】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純凈物;由一種元素組成

的純凈物叫單質: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目其中一種是氧的化合物叫

氧化物。溶于水產生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的化合物是酸。由金屬或鏤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叫鹽,由

金屬或鑲根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叫堿。A.H;O屬于氧化物,B.NaHCO:屬于鹽;C.Ca9Hh

屬于堿;D.HjBO:屬于酸。故選C。

2.【湖南省長沙市中考】下列除去雜質所選用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物質雜質除雜方法

A02C02點燃

BCu(0H)2固體NaOH固體加足量水攪拌,過濾,洗滌,干燥

CNaOH溶液Na2cCh加入過量稀鹽酸

D銀粉鋅粉加入過量硫酸亞鐵溶液

【答案】B

【解析】A、CO?沒有可燃性,在氧氣中不能點燃,氧氣混有二氧化碳通過點燃,不能除去二氧化碳,錯誤;

B、NaOH易溶于水,Cu(0H)z固體難溶于水,加足量水攪拌,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除去雜質,正確;

C、NaOH和Na2cOs均能與稀鹽酸反應,能把雜質除去,但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

D、硫酸亞鐵能與鋅反應生成物硫酸鋅和鐵,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鐵,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

故選Bo

3.【四川省德陽市】下列鑒別兩種不同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選項待鑒別的物質鑒別方法

A⑩與02燃著的木條,觀察木條燃燒情況

B棉線與羊毛線點燃,聞產生的氣味,觀察生成的灰燼

CAgCl與NaCl加水,觀察是否溶解

DNaOH與Na2cOa溶于水,滴加酚麟試液,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

【答案】D

【解析】A、燃著的木條放在二氧化碳中會熄滅,放在氧氣中會燃燒的更旺,故正確;B、棉線點燃后沒有

燒羽毛氣味,而羊毛點燃后有燒羽毛味道,故正確;C、氯化銀難溶于水,而氯化鈉易溶于水,故可以

鑒別,正確;D、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于水都顯堿性,故加入酚酎后都變?yōu)榧t色,故不能鑒別,錯誤。

故選D。

4.【江蘇省鹽城市】除去下列各物質中少量雜質,選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選項物質所含雜質方案

AHzH?0(氣)混合氣體通過濃硫酸

BKC1MnOz加水溶解、過濾、蒸發(fā)

CCuOC在氧氣流中加熱

DNaOH溶液Ca(OH)2加入過量K2c0:;溶液,過濾

【答案】D

【解析】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氨氣中的水分,且不與氫氣反應,故正確;B、氯化鉀溶液水,

二氧化錦不溶于水,故加入水溶解后過濾可以除去二氧化鋅,而后將濾液蒸發(fā),正確;C、碳可以與氧

氣反應,而氧化銅不能與氧氣反應,故可以除去碳,正確;D、加入過量的碳酸鉀后引入了碳酸鉀和氫

氧化鉀雜質,故錯誤。故選D。

5.【江蘇省連云港市】甲、乙、丙、X、Y、Z六種物質間只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右圖中箭頭所示的轉化。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組物質是

Z

選項甲X

A02H20

BC02CaCO.3

CFeFeaOi

DNaOHNaNO3

【答案】D

【解析】

選項甲X

A。2FLO,氫氣燃燒生成水,水通電分解生成氧氣,故A正確;

CaCOs,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碳酸鈣高溫分解

BC02

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確;

FeaO,,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FeD與氫氣或二氧化碳

CFe

高溫反應生成鐵,故C正確;

NaNO3,NaOH與稀酸反應生成硝酸鈉,硝酸鈉不可能一步通過反應

DNaOH

生成氫氧化鈉,故D錯誤。

6.【湖北黃岡市中考】下列關于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的總結,正確的是

A.C、CO、CO?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參與反應時均具有碳的還原性

B.HC1和NaOH反應生成了鹽和水,故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都是復分解反應

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D.濃HBO,、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們都能用來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答案】C

【解析】A、C、CO具有還原性而CO?沒有,故選項錯誤;B、HC1和NaOH反應生成了鹽和水,是復分解反應,

而CO?和NaOH反應也生成了鹽和水,但兩者沒有相互交換成分,不是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C、酸

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酸溶液都含有1「,故選項正確;D、濃H£0i、NaOH都具有吸水性,濃硫

酸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不可以,因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選項

錯誤。故選C。

7.【甘肅省平涼市】下列除去物質中所含雜質(括號內的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CO2(HC1):通過NaOH溶液后用濃硫酸干燥

BN2(02):將氣體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網

CMnO2(KCl):加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DKN。,溶液(KC1):加適量的AgNO:;溶液,過濾

【答案】A

【解析】A、CO:和HCi氣體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

原則,錯誤;B、銅能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且不與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

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C、KC:易溶于水,,InO:難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過濾,洗滌,

干燥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正確;。、KC1與AgNO:反應生成氯化銀和硝酸鉀,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

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故選A。

8.【湖北省咸寧市】用括號內的物質不能區(qū)分的一組是

A.NaCl、NaOH、NHtNOa三種固體(水)

B.K2c。3、Na2s0八BaCk三種溶液(稀硫酸)

C.鐵粉、碳粉、氧化銅粉末(稀鹽酸)

D.NaOH、NaCKNa2s0,三種溶液(酚酚

【答案】D

【解析】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硝酸鏤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氯化鈉溶于水溫度幾乎無變

化,可以鑒別,不符合題意;B、稀硫酸與K£Oa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與BaClz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鋼

白色沉淀,與NazSO,溶液不反應,可以鑒別,不符合題意;C、稀鹽酸與鐵粉反應生成氫氣,與碳粉不

反應,與氧化銅粉末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會觀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變藍,可以鑒別,不符合題意;

D、無色酚髓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NaOH、NaCkNazSO4三種溶液分別顯堿性、

中性、中性,使酚酥溶液分別顯示紅色、無色、無色,不能鑒別,符合題意;故選D。

9.【廣州市中考】下列有關氫氧化鉀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氫氧化鉀固體露置在空氣中易變質B,氫氧化鉀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

C.氫氧化鉀溶液與氧化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D.2mL氫氧化鉀溶液與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答案】A

【解析】A.氫氧化鉀固體露置在空氣中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變質,正確;B.氫氧化鉀溶液顯堿性,

能使石蕊溶液變籃,錯誤;C.氫氧化鉀溶液與氧化銅不反應,能與氯化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錯誤;

D.氫氧化鉀和硫酸反應的方程式為:ZNaOH-H:SO,=\a:S0TH9,所以每2moL氫氧化鉀與ImoL

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錯誤。故選A。

二、非選擇題

10.【四川省成都市】(9分)某同學設計的工業(yè)制備氫氧化鈉的流程如下圖。

_______

?八*”7

GG1—*NaCJwA牝ANaCl*痣NaOII*A

?一NaClX以J"t

■tao

資料:

2NaCl+2H2。型=2NaOH+Hzt+Cbt,兩電極,一端得到NaOH和也,另一端得到Ch。

(1)晾曬海水得到粗鹽的原理是

(2)實驗室蒸發(fā)用到的儀器有鐵架臺(帶鐵圈)、坦煙鉗、石棉網、酒精燈、玻璃棒和一

(3)工業(yè)生產中應選擇途徑______("①”或"②”),理由是

(4)CL可用于生產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反應原理為:Ch+2Na0H=NaCl+NaC10+H20,反應前后氯元素

的化合價有一種。

(5)圖1實驗測定水的組成,不能加入NaCl增強水的導電性的理由是。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6)圖2實驗獲得84消毒液,直流電源正極應與―(填a或b)連接,才能使NaClO的含量更高。

【答案】蒸發(fā)結晶蒸發(fā)皿①步驟簡便,節(jié)約能源3加入NaCl后會有Ck的生成,干擾實驗結

果21卜0里里=24t+02tb

【解析】(1)晾曬海水得到粗鹽是將海水引到鹽池里進行蒸發(fā),故原理是蒸發(fā)結晶:(2)實驗室蒸發(fā)用到

的儀器有鐵架臺(帶鐵圈)、用堪鉗、石棉網、酒精燈、玻璃棒和蒸發(fā)皿;(3)工業(yè)生產中選步驟①,

理由是步驟簡便,節(jié)約能源;(4)反應前氯氣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0,反應后,氯化鈉中氯元素的化

合價是T價,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故共有3種化合價;(5)電解水實驗中如加入氯化鈉,

會電解生成氯氣,故不能加入氯化鈉;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

2H20^=2H2t+021;(6)電極b與氯化鈉溶液接觸更加充分,故接b極;

11.【四川省達州市】氫氧化鈉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也是實驗室的常用藥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變質,其變質的化學方程式。

(2)小明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該中和反應的實質是;然后,對反應后廢液

的溶質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后,溶質是什么?

(查閱資料)硫酸鈉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設)猜想I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猜想口硫酸鈉和硫酸;猜想III。

(設計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

溶液無明顯變化猜想_不成立

酚獻試液

②另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滴入幾

—猜想II成立

滴氯化鐵溶液

(反思與評價)小芳認為實驗操作②得出的結論不成立。為了證明猜想II成立,可以向廢液中加入少量氧

化銅粉末,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2Na0H+C02=Na2C03+H20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或H+OH=H2硫酸鈉I有白色沉淀

生成CUO+H2SO4=CUSO4+H2O

【解析】(1)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NaOH+COkNazCOs+HQ;(2)該中

和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或H'+0H=H20(3)當氫氧化鈉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時,溶質只有硫酸鈉;滴入酚醐無明顯現象,說明溶液不顯堿性,故猜想1錯誤;氯化鋼遇到稀硫酸

和硫酸鈉會有硫酸由貝沉淀生成,故現象是由白色沉淀生成:稀硫酸可以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

反應方程式為CuO+H2so產CuSOa+HzO

12.【四川省巴中市】小明在實驗室發(fā)現一瓶未密封的KOH固體,對其成分進行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①KOH與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KOH變質的原因是。

②K2c溶液呈堿性,CaCk溶液,KC1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設)假設I:只含KOH;假設H:含KOH和K2c&;假設HI:只含K2cO3。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1)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假設____不正確

(2)另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加入過量的CaClz

溶液,振蕩,靜置

猜想II正確

(3)?、谥猩蠈忧逡?,滴加無色的酚醐試液—

(拓展應用)完全變質的KOH也有利用價值,從AC。,的組成或性質看,K£Oa在農業(yè)上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填一種即可).

【答案】2KOH+CO2=K2CO3+H2O1產生沉淀變紅鉀肥

【解析】【查閱資料】①KOH與NaOH的化學性質相似。用化學方程式解釋KOH變質的原因是

2KOH-CO;=KiCOs-H;Oo②氏CO:溶淹呈堿性,CaC::溶液,XCI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設】假設I:

只含KOH?假設II:含KOH和K2c0”假設ID:只含KiCO:。

【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假設I不正確,氫氧化鉀與稀鹽酸不

(1)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會生成氣體。

(2)另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加入過猜想II正確,CaCk溶液與碳酸鉀反應

產生沉淀

量的CaCk溶液,振蕩,靜置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氫氧化鉀

變紅溶液呈堿性,使無色的酚甑試液

(3)?、谥猩蠈忧逡海渭訜o色的酚獻試液

變紅。

【拓展應用】完全變質的KOH也有利用價值,從K£03的組成或性質看,心C03在農業(yè)上的用途是鉀肥。

13.【山東省泰安市】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咨詢老師準備用亞硫酸鈉溶液與濃硫酸反應來制備一定

量的S02(Na2S0;(+H2sol(濃)==岫£0’+$。2t+H2]。老師給他們提供了一瓶亞硫酸鈉溶液并告知該瓶溶液

放置時間可能較長,不知是否變質。興趣小組的同學分成甲、乙兩小組對該瓶亞硫酸鈉溶液成分進行

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①該瓶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②該瓶溶液中亞硫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查閱資料)

(1)Na2s。3有較強還原性,在空氣中易被氧氣氧化:2Na2S03+02==2Na2S0l;

(2)Na2s。3能與酸反應產生S02氣體;

(3)S(V、SO:均能與Ba'反應產生白色沉淀,BaSO,可溶于稀鹽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沒有變質,成分是Na2s。3;

猜想2完全變質,成分是NazSO,;

你認為還可能有的猜想3:

(實驗探究I)甲、乙兩組分別進行實驗探究溶液是否變質:

小組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產生氣沒有變質,還是

甲組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

泡Na2s。3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鋼溶液,再

乙組—已部分變質

加入足量稀鹽酸。

(評價)有同學質疑甲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實驗探究II)

甲組設計如下實驗測定Na2sOs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注: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影響忽略不計)

(1)連好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在錐形瓶中放入126g該樣品

(2)實驗前稱量C裝置的質量;

(3)關閉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濃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

(4)打開活塞K,緩緩鼓入一定量的氮氣,關閉活塞K;

(5)再次稱量C裝置的質量發(fā)現比反應前增重6.4g。

由此,計算出該溶液中Na2s的質量分數為;

(解釋)若沒有進行第4步操作,則測得亞硫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比實際的—(填“偏小"或“偏

大”)。

乙組仍使用第一次實驗的原理,進行如下實驗測定Na2sOs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第一步:稱取試樣ag;

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過量氯化鋼溶液和足量稀鹽酸;

第三步:過濾、洗滌、烘干沉淀;

第四步:稱量沉淀的質量為bg;

第五步:計算溶液中Na2s的溶質質量分數=(lT42b/233a)X100%。

試完成下列問題:

(1)加入氯化鍬溶液過量的目的是;

(2)第三步操作要洗滌沉淀的原因是;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亞硫酸鈉時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部分變質,成分是Na2s和NazSO,產生白色沉淀,加入稀鹽酸后沉淀部分消失,

生成氣體部分變質也會產生氣泡10%偏小使溶液中Na2sol全部轉化成沉淀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

NaCKBaCL,烘干時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質量偏大密封保存防止氧化

【解析】本題通過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主要考查了鹽、酸、堿的性質,根據化學方程式的

計算等。認真審題,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

作出猜想:猜想1是沒有變質,成分是NazSOs;猜想2完全變質,成分是NafO,;還可能有的猜想3是

部分變質:成分是Na2s和NazSOv實驗探究I:若已部分變質,則固體成分是Na2s和NazSO”BaCL

與NazSQ,和Na2sol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BaSO:;和BaSOi沉淀,其中NazSO:,能與鹽反應產生S0,氣體,BaSO“

不能與鹽酸反應,所以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氯化鋼溶液,再加入足量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加

入稀鹽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氣體,則亞硫酸鈉已部分變質;評價:由實驗探究I的分析可知,部

分變質也會產生氣泡,甲組方案不合理;實驗探究II:甲組實驗: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C

裝置的質量發(fā)現比反應前增重6.4g,說明反應過程生成了6.4g的二氧化硫。設:生成6.4g的二氧化

硫需亞硫酸鈉的質量為X,

Na2s。3+H2s0式濃)=N&S04+S021+H20

12664

x6.4g

126x

---=----x=12.6g

646.4g

12.6g

溶液中Na2s。3的質量分數=----X100%=10%;

126g

解釋:反應后的裝置中充滿了生成的二氧化硫,若沒有進行第4步操作,生成的二氧化硫沒有全部吸

收,測得的二氧化硫質量偏小,測得亞硫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比實際的偏??;

乙組實驗:(1)BaCk與NMS。,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3aSO,沉淀,加入氯化鋼溶液過量的目的是使

溶滿中Na=SO,全部轉化成沉淀;

<2)第三步操作要洗滌沉淀的原因是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NaC\3aCk,烘干時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質

量偏大;反思:通過上述實險可知,亞硫酸鈉在空氣中易氧化變質,保存亞硫酸鈉時,應密封保存防

止氧化。

14.【山東省青島市】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里準備常見酸、堿、鹽的性質實驗時,發(fā)現實驗臺上擺放的藥

品中,有一瓶未蓋瓶塞且標簽破損的溶液(如圖),他們決定對這瓶溶液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這瓶溶液的溶質是什么?

(獲得信息)

(1)酸、堿、鹽的性質實驗中用到含鈉元素的物質有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

(2)實驗室里盛放堿性溶液的試劑瓶通常使用橡膠塞。

(3)碳酸氫鈉溶液與氯化鋼溶液不反應;氯化鋼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氫氧化鈉;猜想二:碳酸鈉;猜想三:碳酸氫鈉。

(實驗探究)

(1)小軍取樣滴加稀鹽酸有產生,得出結論:該溶液的溶質是碳酸鈉或者是。

(2)小軍另取樣加入過量的氯化鋼溶液,觀察到有產生,進而得出結論:該溶液的溶質是碳酸鈉.

(3)小華認為小軍的結論不完全正確,理由是_____。小組同學討論后一致認為還需要進行如下實驗:

(4)取小軍第二次實驗后的上層清液,滴入無色酚儆試液,溶液呈紅色。

(實驗結論)這瓶溶液的原溶質是。

(探究啟示)實驗中取用液體藥品時,應注意o

【答案】無色氣泡;碳酸氫鈉;白色沉淀;若溶液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鈉,變質會生成碳酸鈉,也

會產生上述現象;氫氧化鈉;標簽正向手心,用后及時蓋緊瓶蓋

【解析】【實物探究】(D根據稀鹽酸能與碳酸鹽或碳酸氫鹽反應生成氣體解答;(2)根據氧化鋼與碳酸鈉

不能共存解答;(3)根據氫氧化鈉變質會生成碳酸鈉,也能生成白色沉淀解答;【實驗結論】根據【實

將探究】G)分析解答;【探究啟示】根據液體藥品的正確取用方法分析解答?!緦嵖碧骄俊浚?)稀鹽

酸能與碳酸鈉或碳酸氫鈉反應,有無色氣泡產生;(2〉碳酸鈉能與氯化鋼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鋼

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所以若另取樣加入過量的氯化鋼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進而得出結論:

該溶液的溶層是碳酸鈉。(3)因為該試劑是敞口放置于空氣中,若是氯氧化鈉可能會和空氣中二氧化

碳反應變質生成部分碳酸鈉,所以,小青認為小剛的結論不完全正確,理由是若溶液中的溶質是氫氧

化鈉,變質會生成碳酸鈉,也會產生上述現象;【實蛉結論】取小軍第二次實驗后的上層清液,滴入無

色酚猷試液,溶液呈紅色,說明溶'液申還存在氫氧化鈉,即原溶液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鈉:【探究啟示】

由于氫氧化鈉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所以應注意取用時標簽正向手心,用后及時蓋緊瓶蓋。

15.【山東省臨沂市】鈉是一種活潑金屬,常溫下能與氧氣、水等物質發(fā)生反應。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2岫+2比0==2g01{+乩仁在實驗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于燒杯中,再取一小塊鈉投入硫酸

銅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藍色濾渣,并對濾被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N&SO,溶液呈中性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Na£0,

猜想二:Na2soi和NaOH

猜想三:____________

猜想四:Na£Oi、CuSO”和NaOH

分析:小明認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實驗與驗證)

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實驗一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仔細觀察現象溶液為無色猜想_____不成立

實驗二向實驗一所取濾液中滴入酚麻溶液—猜想二不成立

實驗三常溫下,再取少量濾液,測溶液酸堿度pH=7猜想_____成立

(拓展延伸)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鈉及前面的金屬—(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鹽

溶液里置換出來。

【答案】硫酸鈉和硫酸銅四2NaOH+CUSO.FNa2SOl+Cu(OH)N三溶液不變?yōu)榧t色一能

【解析】(1)當硫酸銅過濾時,溶滋中含有硫酸鈉和硫酸銅;猜想4中硫酸銅和氫氧化鈉不能共存。故猜

想4不正確,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NaOH-CuSO,=NaiSO,-Cu(OH)(2)溶液為無色,說明溶液

中沒有硫酸銅;則猜想3不成立;猜想£不成立,說明溶海中沒有氫氧化鈉,故現象為溶液不變?yōu)榧t

色;硫酸鈉溶液顯中性,故猜想1成立;(3)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鈉及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

屬從它們鹽溶液里置換出來.

16.【山東省聊城市】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對一瓶敞口放置氫氧化鈣固體的化學成分產生了興趣,他們根

據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該瓶藥品的化學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1)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2)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如圖:

溶0.20

0.15

0.10

/g

0.05

0102030405060708090100

溫度汽

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

[猜想假設]猜想一:Ca(0H)2

猜想二:_

猜想三:CaC。,

[實驗驗證]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DUX1g樣品放入盛有50g水的燒杯底部有較多固體未溶解樣品中含有CaCCh

燒杯中,充分攪拌后,靜置

(2)取實驗(1)中上層清液少許

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滴加樣品中含有Ca(0H)

—2

2~3滴無色酚酰;試液

[得出結論]甲同學認為猜想二正確。

[反思交流]

(1)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合理,他認為猜想也可能正確,原因是

(2)丙同學認為要想驗證猜想二正確,還需做如下實驗:取實驗(1)中未溶解固體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

加適量稀鹽酸,如有,則猜想二正確。

[拓展提升]要想驗證反應后物質的成分,除需驗證有生成物以外,還應考慮反應物是否。

【答案】Ca(OII)2和CaCOs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一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未溶解固體可能只含氫氧化

鈣氣泡產生.有剩余

【解析】本題通過氫氧化鈣變質探究實驗考查了堿的性質,碳酸根離子的檢驗等。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

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猜想假設: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

碳生成碳酸鈣和水。若沒有變質,則固體成分是Ca(OH)”部分變質固體成分是Ca(0H)2和CaCCh的混

合物,若完全變質固體成分是CaCO:(,所以猜想二是Ca(OH)2和CaC03;實驗驗證:若樣品中含有Ca(OH)2,

Ca(OH)2溶液呈堿性,能使酚儆試液變紅色,所以實驗(2)的現象是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反思交流:

(1)根據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可知,氫氧化鈣微溶于水。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合理,他認為

猜想一也可能正確,原因是氫氧化鈣微溶于水,未溶解固體可能只含氫氧化鈣;(2)若猜想二正確,固

體中含的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可用鹽酸來檢驗。丙同學認為要想

驗證猜想二正確,還需做如下實驗:取實驗(1)中未溶解固體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適量稀鹽酸,如

有氣泡產生,則猜想二正確;拓展提升:根據上述探究可知,要想驗證反應后物質的成分,除需驗證

有生成物以外,還應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

17.【山東省德州市】在學習“酸和堿”后,瑞娟同學對“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進行再探究。想到實驗生

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屬氧化物,提出疑問:二氧化硫能否與水反應生成酸?

為此,瑞娟同學做了如F實驗:將點燃的硫伸人盛有氧氣的集氣瓶(有少量的水)中,反應中產生刺激

性氣味的氣體;反應后,蓋緊集氣瓶口的玻璃片,振蕩集氣瓶;再打開玻璃片,仍能聞到刺激性氣味;

隨后向其中滴入幾滴紫色的石蕊試液,瓶中液體變?yōu)榧t色。

瑞娟同學產生許多困惑:這種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的物質是什么?怎樣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去?

瑞娟詢問老師,老師告知:在涉及的反應中,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的性質相似;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

硫酸”(化學式為H2soJ;亞硫酸還可進一步與氧氣反應生成硫酸。

請你幫助瑞娟同學解答下列問題:

(1)請結合下列圖示中所給實驗用品,設計一個實驗用來驗證: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變紅色。

黑有數朵用石蕊詞液染成

水紫色的千個紙花

噴篇嬴

實驗操作:;

(2)分別寫出生成亞硫酸、硫酸的兩個化學方程式:①;②。

(3)以上兩個化學反應都屬于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亞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價。

(4)亞硫酸、硫酸、鹽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從微觀角度分析原因是;

(5)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發(fā)至空氣中。有以下試劑,你認為用來代替集氣瓶中的水

最為合適的是(填序號)。

①飽和氧氧化鈣溶液;②飽和氯化鈉溶液;③濃鹽酸;④飽和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將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紙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氣瓶內S02+H20===H2S0;S

2H2S0;!+02===2H2S01化合+4溶液中都有H+④

【解析】3)蛉證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變紅色的實驗操作: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紙花,將

干燥的紙花放入盛滿二氧化硫的集氣瓶中,觀察紙花是否變紅;(2)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H:O=H:SO:亞硫酸與氧氣反應生成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S0:-O2=2H:SQiJ(3)以上兩個化學反應的生成物只有一種,屬于化合反應;氐SO:中氫元素顯T

價,氧元素顯-2價,所以硫元素顯T價;(4)亞硫酸、硫酸、鹽酸和碳酸都顯酸性是因為它們的溶液

中都含有氫離子;(5)①飽和氧氧化鈣溶液能和二氧化硫反應,但溶液濃度校小,效果不好,故不行,

②飽和氧化鈉溶液不和二氧化硫反應,故不行;③濃鹽酸不和二氧化硫反應,故不行;④飽和氫氧化

鈉溶液能和二氧化硫反應,但溶液濃度較大,效果好,故可行。

18.【湖南省岳陽市】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發(fā)現一瓶氫氧化鈉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體且玻璃瓶塞打不

開,這一情況激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于是展開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瓶口白色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資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試劑瓶身經拋光處理,不易反應,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

砂將二氧化硅裸露出來;

(2)二氧化硅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02+2Na0H=Na2Si03+H20;

(3)硅酸鈉(NazSiO。是一種白色固體,有很強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堿性;硅酸鈉溶液能與強酸

反應,如:Na2SiO3+2HCl=2NaCl+H2SiO;)I(白色);

硅酸鈉溶液能與氯化鈣溶液反應:Na2SiO3+CaCl2=2NaCl+CaSiO3I(白色)。

(作出猜想)白色固體的成分是:

I.硅酸鈉;H.硅酸鈉和碳酸鈉;III.硅酸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實驗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體溶于適量水中形成樣品溶液,分組進行如下實驗并相互評價:

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與評價

第1有氣泡冒出且產生白同學們認為猜想①____不成立;寫出生成氣體的反應化

卜”

組色沉淀學方程式:②_____

第1組同學認為:此步驟還不能準確判斷出原固體的成

1

產生白色沉淀

分。

第2

組第

t

③_____大家一致認為:猜想H成立。

VtV

(反思交流)

(1)有同學認為,第2組實驗中不能用氫氧化鈣溶液代替氯化鈣溶液,理由是:④;

(2)氫氧化鈉溶液必項密封保存,且試劑瓶只能用橡膠塞。

【答案】INa2C03+2HCl=2NaCl+H20+C02t酚酷溶液不變色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

鈣和氫氧化鈉,影響檢驗氫氧化鈉

t解析】【實蛉探究】①有氣泡冒出且產生白色沉淀,是因為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水和二氧

化碳,說明猜想I不成立;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iCO:-2HCl=2NaCl-H2O-CO;T;③酚酎溶液不

變色,說明溶液中不含有氮氧化鈉,實臉過程如下所示:第1組有氣泡冒出且產生白色沉淀同學們認

為猜想I不成立;寫出生成氣體的反應化學方程式:Na:CO:-2HCl-2NaCl-H:O-CO2T第2組第一步

產生白色沉淀第1組同學認為:此步驟還不能準確判斷出原固體的成分:第二部③酚酎溶液不變色大

家一致認為:猜想II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學認為,第2組實蛉中不能用氫氧化鈣溶液代替氯化

鈣溶液,理由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影響檢險氫氧化鈉。

19.【湖北省咸寧市】咸寧市某校2018年實驗操作模擬考試的個考題是:用碳酸鈉溶液鑒別稀鹽酸、食

鹽水和澄清石灰水。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a中有氣泡產生a中物質是稀鹽酸

分別用a、b、c三支試管取樣,各

b中無明顯現象b中物質是食鹽水

加入一定量碳酸鈉溶液

c中__________c中物質是澄清石灰水

寫出a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把c試管反應后的物質進行過濾,得到濾液。

(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2c。3和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

提示:Ca(OH)z微溶于水。

(實驗過程)為證明猜想一是否正確,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取一定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一種鹽溶液

有白色沉淀猜想一正確

(寫溶質化學式)_」

寫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學方程式。

同學們還對a試管反應后廢液的酸堿性感興趣,決定用pH試紙測定其pH值

用pH試紙測定a試管反應后廢液酸堿性的過程測定結果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________opH<7(廢液顯酸性)

(反思與交流)a試管中的廢液顯酸性,從環(huán)保、經濟、操作簡便等方面考慮,應向廢液加入(寫化學

式)后再排放

【答案】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變渾濁)Na2co3+2HCl=2NaCl+HQ+C02tCa(0H)2和NaOHBaCk(或

Ba(N03)2)Na2C03+BaCl2=Ba(C0:))23+2NaCl(或Na2C03+Ba(NOa)2=Ba(CO:;)2I+2NaN0ja試管中的廢液

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溶液的pH值)Ca(0H)2(或CaC03,答CaO

也算對)

【解析】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中的現象是變滓濁;a試管中是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方程式為Na:COL?HC:=2NaU-H:O+CO=T;當氫氧化鈣過量時,c

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故猜想3是Ca(OH):和NaOH;如結論猜想一正確,則溶

液中有碳酸鈉,故加入的鹽是氯化鋼,有碳酸鋼沉淀生成;氧化鋼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鋼沉淀和氯

化鈉,故方程式為Na:CO:-BaC12=3aiCO:)U+2NaC:用pH試紙測定a試管反應后廢液酸堿性的過程

是在白姿板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a試管中的廢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

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溶液的pH值);廢液顯酸性可以加入氯氧化鈣溶液調節(jié)酸堿性;

20.【湖北省隨州市】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以酸為專題,

對酸的五種化學性質進行探究、總結及應用,請回答有關問題:

(1)酸的化學性質①一一酸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酷溶液變

色。

(2)酸的化學性質②,圖中M所代表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黃金是一種常見飾品,現實生活中,少數商

販用黃銅冒充黃金出售,可以用化學的方法加以鑒別。某同學為了測定黃銅(銅鋅合金)樣品的成分,

將60g稀HC1分三次加入到盛有10g該樣品的燒杯中,所得數據如下表,則該黃銅樣品中含鋅的質量

分數為。

實驗次數物質質量第1次第2次第3次

加入稀鹽酸質量/g202020

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g8.77.46.4

(3)酸的化學性質③一一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鹽酸可用于金屬制品表面除銹等。

(4)酸的化學性質④一一酸堿中和反應。

該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重點以“酸堿中和反應”為課題進行探究。小宇同學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滴加稀硫酸,一會兒后發(fā)現忘了滴加酸堿指示劑,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學們紛紛對實驗燒杯溶

液中含有哪些溶質展開了討論。

[提出問題]實驗的燒杯中溶質含有哪些物質?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質中只有NazSO”

猜想二:溶質中可能是NazSO,和NaOIl

猜想三:溶質中可能是0

[查閱資料]NafO,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小宇同學設計如下的實驗方案

方法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方案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酚獻不變紅猜想一正確猜

滴入幾滴無色酚酰溶液色想二不正確

方案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出現白色沉

猜想三正確

滴加BaCb溶液淀

方案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加入

—猜想三正確

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蕩

[方案評價]同學們對小宇上述的方案討論后認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該方案不能證明猜想一是正確的,其原因是。

②方案二也不能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理由是。

③同學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方案三能夠證明猜想三是正確的,并討論除此方案外,還可以向燒杯的溶液

中加入活潑金屬、碳酸鹽等物質進行證明。

[實驗反思]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還需考慮反應物的用量。

[學科滲透]如圖所示,小宇同學在進行溶液導電性的實驗時,將電極兩端插入稀H£0“溶液中,閉合開關,

小燈泡正常發(fā)光,然后逐滴向稀HzSO,中加入Ba(OH)2溶液至過量,請推測小燈泡的發(fā)光情況為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酸的化學性質⑤一一酸與鹽的反應

利用下圖所示裝置來驗證CO?氣體的性質,要證明C0?與NaOH溶液能夠發(fā)生反應,可先加氫氧化鈉溶液,再

加鹽酸,氣球的變化是。

更氧化

飴溶液

CO1

[方法感悟]在化學實驗中,可通過驗證反應后生成物的存在,來驗證某化學反應的發(fā)生。

【答案】金屬或金屬單質36%硫酸鈉和硫酸(或NazSO,、H£0)黑色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

為藍色溶液中含有也SO,也不能使無色酚酗溶液變紅(或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無色酚酸溶

液變紅)NazSO,也能與BaCk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無法判斷是否含有PLSO」小燈泡逐漸變暗至熄滅,

再逐新變亮H2SO,+Ba(OH)2=BaSO,I+2H20先脹大,后變癟或先變大再變小直到恢復原狀

【解析】本題考查了酸的通性,堿、鹽的化學性質,難度不大,首先分析考查的問題,然后結合題中的現

象和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1)酸的通性是酸能與酸堿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