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2023屆高三1月月考歷史試題本試題卷共6頁,共20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校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科目,在規(guī)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73年發(fā)掘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證明商周時期長江中游的先民們已成功采用了豎井、平巷、斜巷的聯合開采方法,隨同出土了大量古煉銅爐,據遺存的古礦渣推算,累計產銅量達12萬噸。這一古代遺跡()A.說明大冶春秋時最大青銅器產地 B.反映了王室對地方控制松弛C.缺乏出土文獻對史學研究作用有限 D.是值得重點保護的文化遺產【答案】D【解析】根據“證明商周時期長江中游的先民們已成功采用了豎井、平巷、斜巷的聯合開采方法……據遺存的古礦渣推算,累計產銅量達12萬噸”可知,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對于研究商周時期冶煉銅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值得重點保護的文化遺產,D項正確;沒有比較,無法得出大冶是“春秋時最大青銅器產地”,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王室對地方控制的程度,排除B項;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屬于實物史料,史學研究價值高,排除C項。故選D項。2.西漢初分封同姓王時,考慮到當時大多諸侯國“王幼在懷衽”,往往派遣重要將領擔任諸侯國的國相,如功臣排名第二的曹參曾任齊相;到西漢后期,丞相奏請“(諸侯國)相如太守”。西漢諸侯國國相地位的變化()A.降低了國相在地方行政的作用 B.基于西漢大一統(tǒng)的全面加強C.說明郡國并行制遭到完全廢除 D.證明諸侯王已經能獨掌行政【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從漢初到西漢后期,諸侯國相由國家重要將領來擔任變?yōu)槿缤胤教匾粯拥墓賳T來擔任。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大力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tǒng)的封建統(tǒng)治。因此國相地位如同地方太守是基于漢朝大一統(tǒng)的加強。B項正確;國相如同太守,地方行政權力增強了,排除A項;西漢一直存在諸侯國,排除C項;漢武帝大力削弱諸侯王勢力,諸侯王喪失了行政權,排除D項。故選B項。3.魏晉南北朝時期,《孝經》《論語》等課程下移為普通鄉(xiāng)村教材。南朝人顧歡在鄉(xiāng)中學校外旁聽的是《孝經》《詩經》《論語》;北魏后期的劉蘭在家鄉(xiāng)隨師所學的也是《春秋》《詩經》《周禮》。魏晉南北朝時這一現象說明()A.儒學基礎得到拓展 B.儒學已克服佛道帶來的挑戰(zhàn)C.文化專制空前強化 D.儒學理念出現世俗化的趨勢【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家經典下移為普通鄉(xiāng)村教材,這說明儒家教育在鄉(xiāng)村地區(qū)普遍實施,儒學基礎得到拓展,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儒家經典下移為鄉(xiāng)村教材,沒有體現儒佛道的關系情況以及統(tǒng)治者的文化專制政策,排除BC兩項;儒家經典下移為鄉(xiāng)村教材,并不是融合世俗文化,排除D項。故選A項。4.唐代名相姚崇《遺令》稱,達官身亡后,子孫“斗尺之間,參商是競”,而“莊園水碾,或至荒廢?!彼詾樽訉O“預為定分,將以絕其后爭?!彼稳说摹对鲜婪丁分幸卜Q兄弟“義居而交爭,故兄弟當分,宜早有所定”。可見唐宋之際()A.大家族形態(tài)已不復存在 B.大土地所有制為小農經濟取代C經濟發(fā)展沖擊門閥基礎 D.家族孝悌觀念阻礙了經濟發(fā)展【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為子孫‘預為定分,將以絕其后爭?!薄肮市值墚敺郑嗽缬兴ā笨芍?,大家族要提早做好家產的分配,防止家人內部出現紛爭。結合所學唐宋商品經濟繁榮,影響了大家庭內部成員注重財產的分配,經濟發(fā)展沖擊門閥基礎。C項正確;不復存在說法絕對,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小農經濟,同時唐宋之際小農經濟與大土地所有制同時存在,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孝悌觀念,排除D項。故選C項。5.乾隆在對外問題上,一面主動將外貿從四口集中到廣州以便管理,同時也承認“歐邏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實逾前古?!睉肮?jié)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據此可知()A.清朝財政收入嚴重依賴對外貿易 B.清朝自主限制防范西方C.清朝積極推動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D.清朝了解世界發(fā)展大勢【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清乾隆時期嚴格限制對外貿易,B項正確;清政府的財政收入依賴于農業(yè)稅收,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反映清政府阻礙西方文化對華傳播,排除C項;清朝不了解世界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B項。6.下表是京師同文館翻譯處和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的記述,反映這一時期翻譯活動()京師同文館翻譯處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目的“竊查中國語言文字,外國人無不留心學習,其中之尤為狡黠者,更于中國書籍,潛心探索,往往辯論事件,援據中國典制律例相難,臣等每欲借彼國事例以破其說,無如外國條例俱系洋字,苦不能……”“設一便考西學之法,至能中西藝術共頡頏,因想一法將西國書籍譯出,不獨自增見識,并可刊印傳播,以便國人盡知;又想書成后可在各省設院講習,使人明此各書,必于國家大有裨益?!弊g書30余種,以公法、律例、史略主170余種,以兵政、技術、自然科學為主A.顛覆了儒家思想正統(tǒng)地位 B.宣傳維新思想引起社會變革C.以學習西方制度為主要內容 D.是尋求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京師同文館和江南制造總局屬于洋務運動時期的機構,材料“臣等每欲借彼國事例以破其說,無如外國條例俱系洋字,苦不能”“使人明此各書,必于國家大有裨益”可知洋務派通過翻譯西學著作而學習西方法律、技術等來改變國家內憂外患的局面。因此這一翻譯活動是中國人尋求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項正確;洋務運動時期,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統(tǒng)地位,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洋務運動,排除B項;洋務運動以學習西方技術為主,排除C項。故選D項。7.有學者指出,辛亥革命創(chuàng)建中華民國,采取五族共和,將民族國家建設同共和政體建構相結合,實現了從“天下”到“國家”、從“臣民”到“國民”的轉變。這說明辛亥革命()A.結束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 B.促進了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形成C.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 D.初步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基本版圖【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將民族國家建設同共和政體建構相結合,宣揚資產階級的民族民主,倡導近代民族觀、價值觀,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有利于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形成,B項正確;辛亥革命并未改變中國近代社會性質,沒有結束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排除A項;材料不能說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排除C項;材料并未體現辛亥革命對現代中國版圖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

8.在1919年7月11日的《南京學生聯合會日刊》上,張聞天發(fā)文表示對當時的政府“切實勸告無用”,“奔走呼號無用”。主張用“釜底抽薪”的方法來個“一切廢除”,然后建設一個“健全的民主共和國”。這反映出張聞天()A.主張大力聲援上海的工人運動 B.已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C.強調各革命階級聯合的必要性 D.反思了新文化運動的歷史局限【答案】B【解析】材料“主張用‘釜底抽薪’的方法來個‘一切廢除’,然后建設一個‘健全的民主共和國’?!闭f明張聞天主張用徹底地暴力革命推翻當時腐朽的北洋政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張聞天的這一主張與馬克思的社會革命理論相吻合,反映出張聞天已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張聞天對上海工人運動的態(tài)度,排除A項;材料只反映出張聞天主張推翻當時的北洋政府,未強調階級聯合,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張聞天對北洋政府的認識,而不是對新文化運動的反思,排除D項。故選B項。9.1938年1月晉察冀邊區(qū)召開了邊區(qū)軍政民代表大會,各地區(qū)及各界代表為了邊區(qū)的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提案中對于救濟災民、難民以及貧民重點關注,軍人及軍人家屬的優(yōu)撫獲得了重視。這反映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A.革命的工作重心發(fā)生了轉移 B.開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C.注重社會保障進行社會動員 D.運用革命理論武裝人民群眾【答案】C【解析】材料“提案中對于救濟災民、難民以及貧民重點關注,軍人及軍人家屬的優(yōu)撫獲得了重視”可知,邊區(qū)政府幫扶弱勢群體和軍人及家屬,重視根據地的社會保障工作,便于進行社會動員。C項正確;革命的工作重心仍然在農村,排除A項;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革命理論,排除D項。故選C項。10.1964年至1965年,一大批工人、干部、科技人員和解放軍官兵告別繁華的都市,舉家西遷。中國在西南、西北部署的新建、擴建和續(xù)建四川攀枝花鋼鐵工業(yè)基地、成昆鐵路、重慶兵器工業(yè)基地、湖北十堰第二汽車制造廠等大中型項目300多個。上述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A.為了改變全國工業(yè)布局 B.國家安全發(fā)展的需要C.加速中國現代化的完成 D.實現全國人口大遷移【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64年至1965年,大批人員舉家西遷,在西南、西北進行工業(yè)化建設。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代前期,面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嚴峻的戰(zhàn)爭威脅,我國實行三線建設。因此材料直接原因是出于國家安全發(fā)展的需要,B項正確;改變全國工業(yè)布局、現代化建設是三線建設的間接原因,排除AC項;全國人口大遷移是三線建設的結果,排除D項。故選B項。11.古代埃及人將一年分為三個季節(jié):泛濫季、生長季和干旱季。每逢泛濫季結束后農民只需要將種子撒播即可靜待來年收獲,農業(yè)技術長期落后于同時期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邊的沼澤中盛產紙草、鳥類和魚類,埃及人常以采集為食。這反映出()A.尼羅河塑造了埃及獨具特色的文明 B.臨近大河是古代文明誕生必要條件C.埃及文明長期處于狩獵采集的生產階段 D.埃及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阻礙了農業(yè)的進步【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埃及人的天文歷法、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和飲食等處處受尼羅河影響,反映出尼羅河塑造了埃及獨具特色的文明,A項正確;臨近大河是古代文明誕生必要條件的說法太絕對,排除B項;埃及文明長期處于狩獵采集的生產階段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項;埃及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阻礙了農業(yè)的進步與“農民只需要將種子撒播即可靜待來年收獲”“沼澤中盛產紙草”等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12.1545年南美波托西銀礦被發(fā)現,荒無人煙的波托西山區(qū)立刻成為礦城,人口迅速增至15萬,幾百年間源源不斷的白銀從這里被開采出來,鼎盛時白銀產量占世界的一半。關于這個銀礦說法正確的是()A.給葡萄牙王室?guī)砹舜罅康呢敻?B.引發(fā)了西歐各地長時間通貨膨脹C.增加了當地南美土著人的就業(yè)機會 D.促進了西班牙國內的資本主義發(fā)展【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1545年南美波托西銀礦被發(fā)現,荒無人煙的波托西山區(qū)立刻成為礦城,人口迅速增至15萬,幾百年間源源不斷的白銀從這里被開采出來,鼎盛時白銀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笨芍足y大量被開采并流入歐洲,引發(fā)了西歐各地長時間通貨膨脹,B項正確;南美波托西銀礦是西班牙殖民者開采,排除A項;南美波托西銀礦大量開采導致南美土著人大量死亡,排除C項;西班牙掠奪來的財富主要用購買奢侈品,排除D項。故選B項。13.下表是17-18世紀關于北美殖民地的部分法律。這些法律集中反映出當時()1660年《列舉商品法》殖民地上的煙草、砂糖、棉花等只能輸往英國,或經由英國港口的商人之手再輸往外國。1663年《主要商品法》一切從歐洲輸入北美的商品,首先必須在英國靠岸卸貨,由英國政府征稅,再裝船運走。1750年《制鐵條例》殖民地的鐵塊、鐵條輸入英國時可以免除入口稅。禁止殖民地建立制釘、制鐵板等工業(yè)。A.英國工業(yè)革命后極力開拓市場 B.北美工業(yè)發(fā)展得到了英國保護C.英國力圖控制北美市場及原料 D.北美的獨立浪潮逐漸走向高漲【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國通過立法形式對北美殖民地的大宗原料出口、貨物運輸、工業(yè)品出口加以嚴格控制,這說明英國力圖控制北美市場及原料,以獨占北美,C項正確;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北美發(fā)展遭到了英國嚴重阻礙,排除B項;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于1775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4.1870年明治政府以明清律令為參考,以8-18世紀的日本法律為藍本,修訂成《改訂律例》,1875年日本開始大量翻譯帶有羅馬法精神的西方各國法律,并于1880年代頒布了近代民法、商法和刑法,1889年日本經三次憲法會議討論后頒布了欽定的《大日本帝國憲法》。由此可見()A.日本政治改革態(tài)度謹慎帶有保守性 B.憲法的制訂推動了政治民主化進程C.經濟的發(fā)展必然導致政治的民主化 D.日本實現立法程序上的“脫亞入歐”【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日本憲法的制定經過三次討論表明日本政府謹慎。《大日本帝國憲法》帶有保守色彩,用法律強化了天皇權力,A項正確;日本憲法帶有專制色彩,不利于民主化進程,排除B項;經濟發(fā)展有助于推動政治的民主化進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立法程序,排除D項。故選A項。15.1916年,隨著德國成功研發(fā)出潛水艇這種新式武器,德國高層就“潛艇是否應該對射程海域內一切外國艦隊(無論是否交戰(zhàn))進行打擊”展開了一場激烈爭論,軍方人員堅持實施該原則,而外交官等文官則持反對態(tài)度。反復爭論的最終結果是德國還是采取了無限制的潛艇戰(zhàn)。這段史事()A.助長了法西斯勢力增長 B.導致協約國陣營的壯大C.體現出德國內部的集體決策流程 D.反映德國國力不符合其外交地位【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zhàn)期間,德國軍方不顧外交官等文官反對,利用新式武器打擊進入其射程海域內的一切外國艦隊,實施無限制潛水艇戰(zhàn),損害了美國的利益,使其放棄中立國身份,加入協約國方面作戰(zhàn),壯大了協約國陣營,B項正確;法西斯勢力增長和歐洲戰(zhàn)爭策源地的形成是在20世紀30年代,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并非德國內部的集體決策流程,排除C項;德國國力不符合其外交地位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

16.一位美國作家認為:“在20世紀后半期全球安全是最重要的‘公共品’,其主要提供者是美國。但在21世紀,最為重要的全球公共品卻是基礎設施。而中國是基礎設施的主要貢獻者。”從中我們可以確認的是()A.美國有效制止了局部戰(zhàn)爭的發(fā)生 B.21世紀的世界將向著一體化發(fā)展C.美國在兩次大戰(zhàn)中的貢獻獲公認 D.世界的多極化趨勢正在不斷增強【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20世紀后半期是二戰(zhàn)后,美國確立世界霸主地位。兩極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極化趨勢不斷發(fā)展。21世紀以來,中國國家實力的崛起,以及發(fā)展中國家中的新興經濟體也崛起,加快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D項正確;二戰(zhàn)后美國發(fā)動了朝鮮戰(zhàn)爭等局部戰(zhàn)爭,排除A項;21世紀世界朝著多極化趨勢發(fā)展,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元明清時期城市發(fā)展】材料一忽必烈曾許諾宋降后杭州“宗廟悉許如故”。元軍進城后,保護了城內各衙署,對宋太廟、四祖殿、景靈宮、皇宮內等建筑也僅收繳禮樂器物,建筑得以保存。忽必烈至元十九年,楊璉真迦等為發(fā)展佛教勢力,奪占原南宋御前道教宮觀為佛寺,重構杭州的信仰空間。兩年后,元政府在南宋故宮遺址上“建大寺五”,原受元廷保護的杭州城郊天圜丘亦被毀建寺。杭州成為江浙行省省城后,杭城內原南宋官街改造、重建成行省街署與官員府邸,監(jiān)察江南官員的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大興文教事業(yè)的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司等,大體由南宋舊官衙改造而來,仍保持中軸對稱、前堂后寢的布局。——摘編自陳彩云《從國都到省城:元初對杭州政治空間的改造》材料二山東西南部的濟寧城原為縣級治所,元京杭大運河竣工后成為北方運河段的重要樞紐,是明代首批開設的7個運河上征收商品流通稅的鈔關之一,升級為兗州府下的州或直隸州。明中期后,土坯建起的外城城墻延伸著城市的防衛(wèi)系統(tǒng),雞市口街、小紙店街、稅課街、打銅巷等成為南外城街巷名。乾隆五十年,城內人口占濟寧州31.8%,達15-20萬。職業(yè)商幫中,出現了具有某些市民屬性的社會組織和結構,參與當地修建寺廟、戲臺、貨棧,以及修繕城墻、碼頭、堤壩等。隨著更多費用低、效率高的商船從事沿海南北貿易,濟寧等山東西部運河兩岸的城鄉(xiāng)從19世紀中葉開始急速被邊緣化?!幾詫O競昊《明清北方運河地區(qū)城市化途徑與城市形態(tài)探析》(1)根據材料一概括元朝對杭州的改造歷程。(2)根據材料二,指出明清濟寧城發(fā)展的表現,綜合上述材料歸納影響中國古代城市發(fā)展的因素并予以說明。【答案】(1)元滅南宋后保存南宋官署、禮制(宮殿、太廟)建筑但取消其禮儀功能;至元十九年后:大肆破壞南宋宮殿及禮制建筑;江浙行省建立后:按儒家禮制將南宋官衙改建為新政府機構。(2)表現:行政級別升級;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范圍擴大;城市商品經濟繁榮;市民階層社會影響力增強。因素及說明:行政級別因素:杭州曾是南宋首都,后長期作為省級行政單位的治所,其發(fā)展空間比州縣級別的濟寧更為廣闊;交通條件因素:發(fā)展更好的杭州除了運河還可以利用錢塘江和海運,而發(fā)展相對有限的濟寧只能依靠運輸代價更大的運河;經濟基礎因素:杭州地處經濟重心的江浙地區(qū),自身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發(fā)達,城市社會經濟發(fā)展?jié)摿Ω?;濟寧所在的山東西部生產能力有限,其繁榮過度依賴商品流通,一旦交通條件改變即面臨衰落?!窘馕觥浚?)歷程:根據材料一“元軍進城后,保護了城內各衙署,對宋太廟、四祖殿、景靈宮、皇宮內等建筑也僅收繳禮樂器物,建筑得以保存”可知,元滅南宋后保存南宋官署、禮制(宮殿、太廟)建筑但取消其禮儀功能;根據材料一“楊璉真迦等為發(fā)展佛教勢力,奪占原南宋御前道教宮觀為佛寺,重構杭州的信仰空間。兩年后,元政府在南宋故宮遺址上‘建大寺五’,原受元廷保護的杭州城郊天圜丘亦被毀建寺?!笨芍?,至元十九年后:大肆破壞南宋宮殿及禮制建筑;根據材料“杭城內原南宋官街改造、……前堂后寢的布局?!苯阈惺〗⒑螅喊慈寮叶Y制將南宋官衙二改建為新政府機構。(2)表現:根據材料二“升級為兗州府下的州或直隸州”可知,行政級別升級;根據材料二“明中期后,土坯建起的外城城墻延伸著城市的防衛(wèi)系統(tǒng),雞市口街、小紙店街、稅課街、打銅巷等成為南外城街巷名”可知,城市范圍擴大;根據材料二“乾隆五十年,城內人口占濟寧州31.8%,達15-20萬?!笨芍?,人口向城市聚集;根據材料二“職業(yè)商幫中,出現了具有某些市民屬性的社會組織和結構,參與當地修建寺廟、戲臺、貨棧,以及修繕城墻、碼頭、堤壩等?!笨芍?,市民階層社會影響力增強;根據材料“隨著更多費用低、效率高的商船從事沿海南北貿易。濟寧等山東西部運河兩岸的城鄉(xiāng)從19世紀中葉開始急速被邊緣化。”可知,隨著海運的發(fā)展,濟寧城衰落。因素及說明:根據材料一“杭州成為江浙行省省城后,……大體由南宋舊官衙改造而來”可知,行政級別因素。杭州曾是南宋首都,后長期作為省級行政單位的治所,其發(fā)展空間比州縣級別的濟寧更為廣闊;根據材料二“山東西南部的濟寧城原為縣級治所,元京杭大運河竣工后成為北方運河段的重要樞紐”“隨著更多費用低、效率高的商船從事沿海南北貿易,濟寧等山東西部運河兩岸的城鄉(xiāng)從19世紀中葉開始急速被邊緣化”可知,交通條件因素。發(fā)展更好的杭州除了運河還可以利用錢塘江和海運,而發(fā)展相對有限的濟寧只能依靠運輸代價更大的運河,隨著海運發(fā)展,濟寧等城鄉(xiāng)被邊緣化;結合所學從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農工商業(yè)發(fā)達等說明杭州地處經濟重心的江浙地區(qū),自身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發(fā)達,城市社會經濟發(fā)展?jié)摿Ω?;濟寧所在的山東西部生產能力有限,其繁榮過度依賴商品流通,一旦交通條件改變即面臨衰落。18.【大眾傳媒與時代變遷】大眾傳媒反映著時代的變遷,《時代》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類周刊,覆蓋面遍布全世界。自創(chuàng)刊以來,《時代》就對報道中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其中,鄧小平多次登上《時代》的封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1月19日,鄧小平的碩大頭像首次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左下角注明:“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的醒目標題則是:《中國:朋友還是敵人?》。1978年12月25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上面寫著:與中國打交道,與以色列免談。顯然這時美國已開始信任并欣賞這位新領導者了。1979年1月1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時代》周刊封面上。標題寫著:《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隨后,剛過了一個月,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封面上,題目是《鄧來了》。鄧小平訪美,在美國掀起了“中國熱”。1986年1月6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照片再次出現在美國《時代》周刊該年度首期的封面上,這是該周刊第二次把他評選為“年度風云人物”。當時,被提出來的候選人物有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南非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黑人主教圖圖,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以及美國總統(tǒng)里根。這時,周刊首席駐外記者鄧肯剛從北京回來,大力舉薦鄧小平,編輯們爭論不休,……他們通過投票,選擇鄧小平為1985年的“年度風云人物”。1997年3月3日,鄧小平頭像第八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這位東方巨人在《時代》周刊經歷了“懷疑-認同-敬佩-期盼”的過程。美國人在緬懷這位巨人的離去時,也對未來的中國投注了另一份期盼,《時代》寫下這樣一個標題:《下一個中國:鄧的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接受或喜歡的超級大國?》——摘編自《領導文萃》2008年第5期(1)編寫一幕發(fā)生在1986年1月《時代》編輯部圍繞“年度風云人物”評選的對話場景。(要求:對話內容要緊扣當時中外政治或經濟領域的重大事件,邏輯清晰,表述清楚。)(2)結合《時代》鄧小平形象的變化,說明“大眾傳媒反映著時代的變遷”。【答案】(1)對話場景:

地點:《時代》雜志編輯部

時間:1986年1月

約翰:我覺得鄧小平應該當選“年度風云人物”。你覺得怎么樣?

威廉:我不知道鄧小平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約翰: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邁出了重大步伐,1984年,中國決定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鄧小平領導中國繼續(xù)改革開放,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威廉:鄧小平時代下的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2)20世紀70年代美國《時代》對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表示懷疑,中美還未正式建交,冷戰(zhàn)下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影響著中美關系。1978年《時代》對鄧小平表示歡迎,這個時期中國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與世界特別是歐美的聯系增強。1979年、1986年《時代》對鄧小平表示敬佩,這個時期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訪美,中美建交改變了國際格局。1997年《時代》對鄧小平后的中國表示期盼之情,1997年鄧小平去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xù)前進?!窘馕觥俊拘?詳解】對話場景:此問是開放式問題。根據材料“1986年1月《時代》編輯部圍繞‘年度風云人物’評選”可知,鄧小平被選為年度風云人物。編寫對話場景:結合所學從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主要表現來設計對話。【小問2詳解】根據材料“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1月19日,鄧小平的碩大頭像首次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左下角注明:‘周恩來的繼承人:鄧小平’,右上角的醒目標題則是:《中國:朋友還是敵人?》。”可知,20世紀70年代美國《時代》對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國表示懷疑,結合所學從中美還未正式建交、冷戰(zhàn)下意識形態(tài)的對抗等角度來分析。根據材料“1978年12月25日,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時代》周刊的封面上,上面寫著:與中國打交道,與以色列免談。顯然這時美國已開始信任并欣賞這位新領導者了?!笨芍?,1978年《時代》對鄧小平表示歡迎,結合所學從中國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根據材料可知,1979年、1986年《時代》對鄧小平表示敬佩,結合所學從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訪美,中美建交改變了國際格局來分析。根據材料“美國人在緬懷這位巨人的離去時,也對未來的中國投注了另一份期盼,《時代》寫下這樣一個標題:《下一個中國:鄧的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接受或喜歡的超級大國?》”可知,1997年《時代》對鄧小平后的中國表示期盼之情,結合所學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角度分析。19.【南極爭端與《南極條約》】材料一在資本主義擴張時期,無論是歐洲殖民拉美還是非洲,都是首先由探險家登陸,舉行占領儀式,然后回國報告,政府公告后本國居民大量移居,于是占領完成。南極洲一直因難于接近而倍顯神秘,它蘊含著豐富卻在當時難以開發(fā)的淡水資源、鐵礦和石油資源。1908年英國探險家率先將英國國旗插上南極福克蘭屬地并宣稱該地歸屬英國,此后法國、挪威和阿根廷等國家都紛紛對南極部分地區(qū)提出領土要求。但以上所有的領土要求都沒有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為解決南極爭端,二戰(zhàn)后美國曾提出過國際共管的方案,但遭到挪威、法國和澳大利亞等所有國家的共同拒絕。印度曾建議將南極交給聯合國管理,也遭到西方國家的堅決反對?!笮l(wèi)·戴《南極洲》材料二二十世紀50年代,蘇聯提出如果南極洲的事務沒有蘇聯的參與,無論任何方案蘇聯都不會同意。西方各國迅速調整矛盾,開啟了對南極問題的協商,終于在1959年簽訂了《南極條約》。條約主要內容包括:1.南極只應用于和平目的,一切具有軍事限制的措施均予禁止。2.自由的南極科學調查和合作應該繼續(xù)。3.凍結一切對南極的領土要求,禁止新的領土要求?!赌蠘O條約》簽訂以來,極大促進了南極地區(qū)的和平開發(fā),南極洲的磁場和氣候研究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許多成就,對世界氣候問題和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大量珍貴的科考數據?!蹊F崖《國際法》(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南極地區(qū)國際爭端產生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南極條約》?!敬鸢浮浚?)原因:南極地區(qū)氣候惡劣,難于實際定居和占領,使原有的占領方式難以生效;南極地區(qū)的資源豐富,戰(zhàn)略價值重大,各國不愿放棄在南極的利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未能在南極問題上發(fā)揮作用。(2)簡評:《南極條約》緩和了曠日持久的南極爭端,協調了各國在南極的利益沖突;以協商方式促進了國際合作,是國際法的重大發(fā)展;促進了南極地區(qū)的和平開發(fā),促進了南極科學考察的發(fā)展,有利于解決氣候環(huán)境等全球問題;該條約是各國暫時妥協的產物,缺乏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參與,也沒有強制力;隨著兩極格局的瓦解和新技術的發(fā)展,條約內部各方勢力面臨失衡的危機。【解析】【小問1詳解】原因:根據材料一“南極洲一直因難于接近而倍顯神秘,它蘊含著豐富卻在當時難以開發(fā)的淡水資源、鐵礦和石油資源。1908年英國探險家率先將英國國旗插上南極??颂m屬地并宣稱該地歸屬英國,此后法國、挪威和阿根廷等國家都紛紛對南極部分地區(qū)提出領土要求。但以上所有的領土要求都沒有被國際社會所承認。”和所學知識可知,南極地區(qū)氣候惡劣,難于實際定居和占領,使原有的占領方式難以生效;南極地區(qū)的資源豐富,戰(zhàn)略價值重大,各國不愿放棄在南極的利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未能在南極問題上發(fā)揮作用?!拘?詳解】簡評:根據材料二“1.南極只應用于和平目的,一切具有軍事限制的措施均予禁止。2.自由的南極科學調查和合作應該繼續(xù)。3.凍結一切對南極的領土要求,禁止新的領土要求?!薄啊赌蠘O條約》簽訂以來,極大促進了南極地區(qū)的和平開發(fā),南極洲的磁場和氣候研究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許多成就,對世界氣候問題和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大量珍貴的科考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