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之初的中國大陸秦漢文化研究_第1頁
新世紀之初的中國大陸秦漢文化研究_第2頁
新世紀之初的中國大陸秦漢文化研究_第3頁
新世紀之初的中國大陸秦漢文化研究_第4頁
新世紀之初的中國大陸秦漢文化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世紀之初的中國大陸秦漢文化研究王子今中國大陸的秦漢文化研究在21世紀的第一年呈現出新的面貌。一批學術水準較高的論著問世。以秦漢文化為主題或主題之一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和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如長沙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fā)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長沙,8月16日至19日),秦漢兵馬俑比較暨兩漢文化研討會(徐州,8月21至24日),秦文化學術研討會(咸陽,10月27日至30日),長城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11月28日至29日)的召開,對于秦漢文化的研究表現出推促作用。本年度發(fā)表的秦漢文化研究論著,多有學術新見提出?!稄埣疑綕h墓竹簡〔二四七號墓〕》的出版,為學界提供了新的資料。本年度較為集中的秦漢文化研究成果,有《秦文化論叢》第8輯(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秦漢史論叢》第8輯(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版)、《簡帛研究二○○一》(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版)等。一秦文化研究在2001年推出了較為集中的成果。向秦漢兵馬俑比較暨兩漢文化研討會提交的論文,許多以秦始皇陵兵馬俑為研究對象。咸陽秦文化學術研討會的成功,也檢閱了秦史和秦文化研究研究的隊伍,促進了新世紀研究的深入。對秦史的總結,往往依然繼承“過秦”的傳統(tǒng),著眼于回顧秦失敗的教訓。如史廣全《秦朝法治失敗原因的理性思考》(《求是學刊》2001年第3期),張弘、朱紅《試論秦統(tǒng)一中國前后的工商業(yè)管理政策》(《濟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劉道勝、李勇《秦朝史事辨》(《蕪湖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孫紹義《秦始皇“焚書”探》(《語文學刊》2001年第1期)等,都遵循這一思路而各陳新見。黃留珠、富谷至的《秦刑法思想初探——秦漢刑法思想研究之一》(《西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是近年秦法制文化研究值得特別介紹的論文。作者指出,統(tǒng)一后的秦刑法思想,曾一度向“緩刑罰”方面變化,但總的趨勢卻是向極端化、絕對化的演變。這一論點,應當引起秦史和秦文化研究者重視。秦是在法家思想指導下逐步強大起來的。而法家思想因所應用地方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不同,其特質和面貌也有差別。王仲修著文《齊與晉秦法家思想之差異》(《齊魯學刊》2001年第6期)指出,法家可以劃分為以管仲為代表的齊國法家和以商鞅、韓非為代表的秦晉法家,二者在“重德”與“重力”、“富民可教”與“愚民易治”、“一再則宥”與“有過不赦”、“務本飭末”與“強本禁末”、“令重則君尊”與“君尊則令行”、“稷下學風”與“晉徠楚材”以及“陽術”與“陰術”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對于法家思想的國別和地緣的分析是有必要的,然而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視,秦推行的法家思想與東方法家思想的不同,還有時代的差別,即前者可能較為成熟,并且因為經歷了政治實踐于是能夠得以充實。喬健在《韓非對君主專制絕對確定性的追求》(《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一文中談到,對君主專制絕對確定性的追求使韓非將政治的希望最終全部寄托在專制君王的專斷和“圣明”之上,其法、術、勢思想與此密切相關。中國君主專制政治的苛酷專斷及與之相一致的人的工具化、手段化,在某種程度上正是韓非思想的現實結果。作者還指出,“將統(tǒng)治秩序的建立和政治目標的實現完全寄托在臣民全體一致維護不受任何限制的君王的絕對統(tǒng)治之上,無疑是最具不確定性并往往必然導致最為可怕的后果的政治幻想。韓非思想中一些極具價值的內容,如《有度》篇中的‘法不阿貴,繩不撓曲?!谭ú槐艽蟪?,賞善不遺匹夫’,在君權絕對獨尊條件下絕無實現之可能,而且在本質上與其主體思想也是矛盾的?!贝尴驏|《論韓非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和花艷芳《韓非的法治教育思想與秦代教育》均收入《秦文化論叢》第8輯,也總結了韓非思想的文化影響?!秴问洗呵铩芬粫奈幕瘍r值及其對秦史和秦文化的影響,歷來受到重視。儲道立、鐘海在論文《〈呂氏春秋〉的軍事情報思想》(《軍事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中指出,《呂氏春秋》中體現了相當系統(tǒng)的軍事情報思想,并且對有關理論進行了歸納和分析。討論《呂氏春秋》軍事思想的論文,還有收入《秦文化論叢》第8輯的郭睿姬、郭淑珍的《〈呂氏春秋〉中的軍事思想試析》。修建軍《〈呂氏春秋〉之于名家評析》(《齊魯學刊》2001年第5期)寫道,名家學說在《呂氏春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秴问洗呵铩分诿业囊饬x,一是保存了先秦名家的部分相關資料,二是可以啟發(fā)學術界對中國思辨哲學相對落后之原因等問題進行深層的思考。關于秦始皇時代政治與文化的創(chuàng)制與建樹,有的學者對于以往若干肯定的認識,如所謂“車同軌、書同文”的實際內容和真實意義等提出異議。韓復智在《對〈秦始皇的“車同軌、書同文”新評〉的新評》(《求是求真永葆學術青春》,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一文中對于譚世?!肚厥蓟实摹败囃?、書同文”新評》(《中山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中的觀點提出駁議。作者寫道,“秦始皇君臣們,在開國之初,很有他們的政治抱負和理想,諸刻石中雖然多為歌頌之辭,但也反映出秦始皇的政治理想,他為當時的需要和順應歷史潮流,而推行的‘車同軌、書同文’,就是統(tǒng)一全國車輛的輪距、統(tǒng)一文字,絕不是車輛的形制和命令的格式都要合符禮制法規(guī)。秦始皇不會舍棄重大的需要而拘泥小節(jié)。我們把他這種措施應該放在他的統(tǒng)一大業(yè)中去探討,就可以獲得正確的答案了?!彼拇ㄇ啻ㄇ貭┲械摹稙樘锫伞罚呀浺鹪S多學者參與討論。羅二虎在《四川青川秦律與稻作農業(yè)》(《四川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青川出土的《為田律》主要是針對南方稻作農業(yè)地區(qū)的具體情況所制定,并且適于巴蜀地區(qū)水田的農田規(guī)劃和稻作農耕的農時月令,在當時這部法律的實施對象主要限于秦的移民。秦史政治人物研究的論著,如盧鷹的《秦始皇嬴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以及張仲立的《關于秦始皇帝權力威勢的思考》(《秦文化論叢》第8輯),汪高鑫的《秦始皇歷史意識散論》(《人文雜志》2001年第5期),孟祥才的《秦皇漢武異同論》(《先秦秦漢史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版),王紹東的《秦始皇執(zhí)著求仙的原因探析》(《秦文化論叢》第8輯),王暉的《李斯心態(tài)個性及其人生喜劇》(《文史知識》2001年第1期)等,對于研究對象都進行了較深層次的文化剖析。蔣非非《試解秦末華陰平舒道玉璧之謎——對秦政治史的新認識》(《求是求真永葆學術青春》,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一文對秦史中的若干時間有所澄清。作者認為,“既往研究多認為秦廷內的‘分封’之爭出于儒家與法家間治國理念不同,然而細細探究秦短暫的統(tǒng)治史便會發(fā)現:自統(tǒng)一初至始皇三十四年的這場長達九年的爭論,實質是皇帝與功臣、皇子間的利益之爭,若非李斯以‘焚書’及‘以古非今者族’的暴力手段打擊政敵,這場爭論將會繼續(xù)進行。所謂‘軍功地主’在統(tǒng)一后繼續(xù)分化,功臣群體不僅被排擠,更遭鎮(zhèn)壓。‘焚書事件’后,目睹老年始皇之專橫與貪婪,殘存的功臣將希望寄托在與其父政治態(tài)度截然不同的未來統(tǒng)治者長子扶蘇身上,他們精心制造了‘玉璧事件’恐嚇始皇,目的不是推翻秦王朝只是希望‘祖龍’——始皇‘今年死’。然而,歷史在這里與他們開了一個大玩笑,‘祖龍’雖死,即位的卻是更加昏庸殘暴的胡亥,輝煌百年的秦王朝終于喪失了最后一個改弦更張的機會,淹沒在民眾起義的洶涌浪潮中?!弊髡邚闹匾暲婕瘓F的動機的角度分析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其說有新意。但是具體論述,尚有可以商榷之處。例如所謂“秦漢長城多用版筑法建成,就地取材,施工中不必從內地大量運輸磚瓦等建筑材料,從而不必加給民眾過重的徭役負擔”的說移,成為純民間的一個社會階層。李建民的《〈漢書·江充傳〉“桐木人”小考》(《中國科技史料》2001年第4期)說,江充通曉醫(yī)術,并據醫(yī)理解釋巫蠱事,指出了漢代巫與醫(yī)的特殊關系?;橐鍪亲钇毡榈纳鐣P系形式之一?;橐鲂螒B(tài)規(guī)定著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征,影響著社會生活的總體面貌。在社會史受到普遍重視的今天,婚姻形態(tài)的歷史演變更為許多研究者所關注。斷代婚姻史研究的成就,應當說以漢代較為突出。20世紀先后有楊樹達的《漢代婚喪禮俗考》(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劉增貴的《漢代婚姻制度》(華世出版社1980年版)和彭衛(wèi)的《漢代婚姻形態(tài)》(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問世。在新的世紀的開頭,我們又看到可以推進漢代婚姻關系研究的新的論著。孟華《淺議兩漢皇室婚姻的變遷》(《西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是皇族構成研究的成果,也是婚姻形式研究的成果。賈麗英在《論漢代婦女的家庭地位》(《四川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一文中分析了漢代婦女在社會生活中的基本單位家庭中的地位,對于從性別關系交付研究社會史,提出了有意義的新見。作者認為,漢代婦女不僅有一定的財產所有權和支配權,還有對家庭重要事務的決策權。馬新關于漢代鄉(xiāng)村社會的研究已經有系列成果發(fā)表?!对囌搩蓾h鄉(xiāng)村工商業(yè)與高利貸》(《東岳論叢》2001年第2期)從新的視角觀察,再一次探及漢代鄉(xiāng)村社會的深層結構。她的論文《時政謠諺與兩漢民眾參與意識》(《齊魯學刊》2001年第6期)和《人生哲理謠諺與兩漢世風》(《民俗研究》2001年第1期),也是漢代社會史研究的新成果。對于漢代城市社會文化的研究成果,則有周長山的《漢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一書出版。這是中國大陸學者第一部研究漢代城市的學術專著。周長山的論文《漢代城市人口試析》(《河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應是該書中的一章。陳乃華《論漢代的市》(《山東師大學報》2001年第2期)討論了漢代市的管理形式。韓釗、魏軍的論文《淺議“華市”瓦當》(《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2期)認為有的學者釋讀為“華市”瓦當者,其實仍是圖案瓦當,不宜斷定為“雍城中某市署”的遺存。三對于秦漢政治文化的考察,一如既往,依然集聚了諸多研究者的學力。漢代是中國大一統(tǒng)專制主義政治體制得以確立的時期,漢代政治形態(tài)對于后世有極為顯著的影響,因此研究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學者,均不能不對漢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思想史予以特別的關注。雖然漢史是早經歷代史家反復耕耘的園地,多種漢史研究著作往往首先分析漢王朝的政體和政策,但是認真論述漢代政治制度和漢代政治思想的專門著作尚不多見,尤其缺乏科學研究漢代政治文化的質量上乘之作。從新的觀察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來總結漢代政治生活的形式和特質,是治漢史者面對的極有意義的課題。2001年的有關成果,在學術思路和學術方法方面都多有新異之作。張小鋒的《“公孫病已立”讖言的出現與昭帝統(tǒng)治局勢》(《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分析了漢昭帝時代復雜的政治形勢,指出戾太子劉據勢力對政局的影響,而讖言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神奇魅力的社會背景也得以說明。閻步克的《樂師與史官:傳統(tǒng)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三聯書店2001年7月版)、孟祥才的《先秦秦漢史論》(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版)、馬植杰的《馬植杰秦漢三國史論文選》(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都以秦漢政治文化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這三部論文集的出版,為研究者參考與借鑒提供了方便。陳蘇鎮(zhèn)著《漢代政治與〈春秋〉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3月版)是近年面世的研究漢代政治文化的力作。作者討論了西漢二百余年間政治史的演進大勢力,指出儒家《春秋》學在這一期間所表現的重要的歷史文化作用?!稄埣疑綕h墓竹簡〔二四七號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的出版,在秦漢史學界引起了新的研究熱潮。在北京,就有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羅新主持)和中國文物研究所(李均明主持)兩個研讀班在進行集體研讀。參加的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和中國政法大學的學者們。研讀期間,又有甘肅、河南、臺灣以及韓國和日本學者參與。研究者最為重視的,是題為《二年律令》的法律文書。在研究這些文書基礎上,已經有若干以漢初法律、漢初政治和漢初社會為對象的學術論文完成。漢代政治文化研究成果中,作為東方歷史研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之一的孫家洲著《兩漢政治文化窺要》(泰山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一書,堪稱上乘之作。作者就學術理念與政治實踐,政局、政論、政策,以及神秘主義籠罩下的社會心態(tài)與行為進行論述,可以說,研究是多層次的,結論也多有新意。關于“政治文化”的定義和內涵,作者在前言中有透徹的論述。他從廣義的角度理解“政治文化”,將漢代若干社會現象納入“政治文化”的范疇加以解釋,揭示了漢代政治對社會生活的廣泛影響,對文化風習的嚴格規(guī)范,許多見解,可以對全面認識中國古代歷史有所啟示。這部書從結構設計來說,已經體現出作者進行新的探索和新的發(fā)掘的用心。全書三章,從三個層次總結了兩漢時代政治演進的基本脈絡及其背景和影響,所論每多新識。特別是對于“神秘主義籠罩下的社會心態(tài)與行為”的研究心得,可以給讀者全新的認識。有些內容,如對于漢代“矯制”現象的分析等,作者曾經有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發(fā)表,以這樣的階段性成果為基礎,自然是這本專著能夠達到較高學術水準的保證。晉文著《以經治國與漢代社會》(廣州出版社2001年9月版)同樣將政治史研究與社會史研究結合,從以經治國的政治原則分析,采用多方位、多視角考察的方法,就這一政策對于廣闊的社會層面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論述。作為“中國學術史系列”之一的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是一部有相當分量的總結思想學術史的成功論著,在其中有關西漢的今文經學、東漢今古文經學之爭的內容中,也討論了經學對于漢代政治的作用以及有關政治文化現象對于漢代社會的影響。漢武帝是漢代有重要影響的政治人物。有關漢武帝的生平事業(yè)以及政治作用的論著,已經發(fā)表多種。楊生民著《漢武帝傳》(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是其中總結最為詳盡、分析最為全面的一種。研究西漢帝王的論文,則有高敏《論漢文帝》(《史學月刊》2001年第1期),洪煜《評漢武帝》(《史學月刊》2001年第4期)等。以漢代政治文化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還有田旭東的《西漢時期的大司馬與外戚專政:讀〈漢書〉札記》(《西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宋艷萍的《陰陽五行與秦漢政治史觀》(《史學史研究》2001年第3期),于振波的《漢代法律運行機制的現代啟示》(《湖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孟祥才的《析戾太子之獄》(《齊魯學刊》2001年第5期),李新城的《論秦漢相權之變遷》(《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扆曉紅的《試論西漢前期治國方略的兩次轉變》(《山西師大學報》2001年第4期),晉文的《略論漢代的“〈春秋〉大一統(tǒng)”理論》(《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等。張衛(wèi)民在《漢代官吏的優(yōu)撫制度》(《山東師大學報》2001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漢代官吏的優(yōu)撫制度是漢代官吏管理制度的重要構成部分,包括致仕后的優(yōu)待和逝世后的撫恤。前者主要有帶俸致仕、遣使存問、奉朝請及贈賜財務等。后者則有天子臨喪和素服、詔書褒獎、贈印綬、蔭子、以沙書棺等政治性撫恤和贈賻、賜東園梓器、贈冢地等經濟性撫恤。安作璋的論文《漢代的官箴》(《慶祝何茲全先生九十歲論文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版)注意到漢代“官箴”作為從政者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的意義。他還指出,官箴既是君王治吏的準繩,又是吏治的一面鏡鑒,其中對各種官德、官紀的規(guī)定,形成了國家處理君臣關系、各級官吏之間關系、官吏與人民之間的關系以及官吏個人操守、工作效率等一系列原則。這些原則對于調整緩和社會矛盾,維護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保持長治久安起了重要的作用。四秦漢生態(tài)史的研究在新世紀之初即表現出新的進步。陳業(yè)新《秦漢時期生態(tài)思想探析》(《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分析了秦漢時期生態(tài)思想逐漸成熟的背景,在于當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質量較先秦而言大為下降。論文總結了秦漢時期生態(tài)思想的基本內容以及秦漢時期生態(tài)保護的主要措施,就生態(tài)思想史和生態(tài)保護政策的回顧而言,進行了必要的工作。遺憾的是,此文可能由于完稿較早,作者沒有來得及利用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所發(fā)現壁書漢平帝元始五年(5)《使者和中所督察詔書四時月令五十條》這一重要資料。這一可以在一定角度體現西漢王朝生態(tài)保護政策的資料已經于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發(fā)掘簡報》、《敦煌懸泉漢簡內容概述》、《敦煌懸泉漢簡釋文選》(《文物》2000年第5期)有所介紹。出版于本年度的中國文物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懸泉月令詔條》(中華書局2001年8月版)一書,又發(fā)表了更完備的整理和研究成果。陳業(yè)新的另一篇論文《秦漢時期北方生態(tài)與民俗文化》(《社會科學輯刊》2001年第1期),則從生態(tài)條件與民俗文化的關系切入,考察了生態(tài)條件對于區(qū)域文化面貌的作用??凇肚匚幕搮病返?輯的朱士光《秦國富強卒并諸侯之地理環(huán)境條件探析》和李秀珍《秦器物上的動物、植物紋飾研究》兩篇論文,都對秦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發(fā)表了新的研究成果。溫樂平的《漢代自然災害與政府的救災舉措》(《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官德祥的《兩漢時期蝗災述論》(《中國農史》2001年第3期),閻希娟、郭文毅的《漢唐長安城園林的綠化及其現代啟示》(《唐都學刊》2001年第2期),趙夏竹的《漢末三國時代的疾疫、社會與文學》(《中國典籍與文化》2001年第3期),王福昌的《漢代荊揚二州土地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論略》(《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王川的《試論秦漢三國時期嶺南地區(qū)園藝業(yè)發(fā)展的原因》(《中山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張榮芳的《漢至六朝時期南方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的文化闡釋》(《高敏先生七十華誕紀念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版),王子今的《兩漢的沙塵暴記錄》(《尋根》2001年第5期)以及《戰(zhàn)國秦漢時期中國西南地區(qū)犀的分布》(《面向新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學——2000年國際中國歷史地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01年10月版)等,也就生態(tài)史的有關專題進行了討論。李并成的《漢唐冥水(籍端水)冥澤及其變遷考》(《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一文通過文獻考證和實地踏查,對于冥水冥澤問題提出了新的認識。其說也涉及西北干旱地區(qū)的水系變遷和環(huán)境演變。陜西戶縣發(fā)現的“禁圃”文字瓦當,引起了學者的注意。此前著錄又有發(fā)現于周至者。張?zhí)於髦摹丁敖浴蓖弋敿敖杂嘘P的問題》(《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5期),指出通過“禁圃”瓦當的發(fā)現可以明確禁圃官署所在地和管轄范圍。作者認為,禁圃之內除了作務菜蔬之外,還應滿足宮廷皇室對于瓜果、花木的需要,對于葦圃、竹圃的養(yǎng)護,也應當是“禁圃”的職責。禁圃與鍾官、均輸等機構處于上林苑之內,擴大了上林苑的范圍。其規(guī)模至于數百里,“也許并不能歸咎于漢武帝追求享樂、耽于游獵了。”西漢上林苑是規(guī)模宏大的皇家自然保護區(qū)。對于上林苑規(guī)模和性質的認識,有助于了解當時長安附近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王子今《東漢洛陽的上林》(《洛陽工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一文,則討論了東漢上林苑的有關問題。對于西漢后期渤海灣西岸是否發(fā)生過海浸,學界曾經有持續(xù)多年的爭論。陳雍在《渤海灣西岸漢代遺存年代甄別——兼論渤海灣西岸西漢末年海浸》(《考古》2001年第11期)一文中指出,渤海灣西岸目前已經發(fā)現100余處西漢、東漢及漢魏時期的遺存,過去所說的渤海灣西岸古代遺存“年代斷裂現象”并不存在,因此得出渤海灣西岸西漢末年沒有發(fā)生過海浸的結論。五在秦漢思想文化研究領域中,2001年推出的新成果,也有值得特別予以介紹的論著。熊鐵基著《秦漢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是在《秦漢新道家略論稿》基礎上完成的新著。全書分“歷史篇”和“思想篇”,從縱橫兩個方面進行論述,于是讀者對于當時有關道家的歷史與文化,可以產生立體的印象。列入“藝術與思想史叢書”之一的陳啟云著《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版)一書中,有三篇以漢代思想文化為主題。即《后漢的儒·法·道家思想》、《荀爽易傳中的革命思想》以及《荀悅與后漢思想》。都值得文化史研究者重視。秦漢思想文化研究專著,還有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版)以及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版)等。通過后者的研究結論可以看到,《周易參同契》中,有源生于《易》學的自然哲學意蘊,有與煉丹術相結合的陰陽五行學說,其宇宙模型和人體生命結構理論,也都體現出理論架構的完整和成熟。廖名春著《〈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齊魯書社2001年8月版)重視對出土漢代易學資料的研究,所論對于認識漢代思想文化多有助益。龐天佑《漢初思想家的歷史反思》(《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康清蓮《司馬遷與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陳桐生《論司馬遷的文化學術史觀》(《汕頭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龍延《學與術:兩漢經學演進歷程的一個視角》(《南華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等論文所討論的是以往多有學者涉獵的論題,而方法或有更新,認識也有所推進。張毅的《陰陽五行與天地之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審美理念》(《南開學報》2001年第4期)從審美態(tài)度的角度討論董仲舒思想的內涵。王玉華的《兩漢經學、皇權與史學關系芻論》(《齊魯學刊》2001年第4期)則討論了儒學占據獨尊地位的歷史過程對于史學的影響。董志廣通過對司馬遷思想的分析,分析了傳統(tǒng)世風、時代精神以及司馬遷本人的個性特征對于他的史學思想的文化作用(《司馬遷的悲劇意識》,《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史記》中體現的象征主義意識也受到學者的重視(趙明正:《論〈史記〉的象征主義傾向》,《山西師大學報》2001年第3期)。吳懷祺的《漢〈易〉與〈漢書〉》(《齊魯學刊》2001年第3期)一文指出,漢《易》與今文經學是班固架構歷史的理論依據。傅永聚、范學輝的《論正統(tǒng)儒學對東漢史學的影響——以〈漢書〉、〈漢紀〉為中心》(《齊魯學刊》2001年第5期)也論述了從董仲舒到《白虎通義》所建構的正統(tǒng)儒學作為東漢史學指導思想的作用。秦彥士《從〈淮南子〉到〈太平經〉中的墨學——異端浮沉與漢代學術政治變遷》(《南都學壇》2001年第5期)探討了墨學這一漢代非主體學術流派的歷史文化作用,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也就此揭示了漢代政治對學術文化的影響。儒學獲得獨尊的地位,是漢代文化形勢發(fā)生劇變的重要標志。而士的地位和作用也發(fā)生了變化。有關研究成果有王保頂的《游士文化傳統(tǒng)及其終結:西漢武帝以前士人階層的演變》(《江海學刊》2001年第1期)以及《漢代士人階層的演變》(《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于迎春的《漢代士人的仕事與讒嫉》(《晉陽學刊》2001年第1期),張峰屹的《政治、經學的衰變與西漢后期士人心態(tài)的走向》(《南開學報》2001年第2期),高新民的《東漢思潮與王符思想》(《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姚靜波的《試析東漢末年太學生離心傾向之成因》(《史學集刊》2001年第1期),孟祥才的《論孔融的悲劇》(《山東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等。分析士人心態(tài)的論文,還有蔣方、張忠智的《兩漢士人閱讀屈原的價值取向探釋》(《湖北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作者認為,從西漢到東漢,隨著大一統(tǒng)政權的持續(xù),隨著儒學作為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力量的強盛,士人在“不遇”問題上的激憤情緒漸漸轉向出路的探求而趨向平靜。他們閱讀屈原,也從最初的同情與共鳴而轉向理性的闡釋,將個人情感的會悟納入儒學的倫理規(guī)范,由士不遇的命運感傷而轉變?yōu)橹揖靽牡赖卤碚茫蜗笾械膫€人憤世之情被弱化,而忠君眷國的道德意義被張大宣揚。這一傾向又影響了后人對屈原的閱讀和理解。方銘著《期待與墜落——秦漢文人心態(tài)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版)是“歷代文人心態(tài)史叢書”中的一種,進行了自秦至東漢不同歷史階段文人心態(tài)的分析。張強的《西漢帝王與帝王之學及經學之關系》(《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討論了西漢時期從“以吏為師”到“以師為吏”的轉變,指出漢武帝以后,經學成為官學,經師與帝王的關系空前密切。自漢昭帝之后,人主師為相成為慣例。尊重經師,以經治國是西漢中期以后政治的基本特點。思想文化發(fā)展進步的諸因素中,有政治形勢的作用。沈驊的論文《論分封制與漢初學術繁榮》(《蘇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從新的認識角度對于漢初的時代條件對于學術的影響進行了必要的分析,提出了新的見解。楊天宇《略論漢代今古文經學的斗爭與融合》(《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一文總結了漢代經學流變的脈絡,突出強調其改造和融合,是必然的文化趨勢。又特別指出,今古文經學都是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服務的,這是融合的政治基礎。東漢鄭玄的《論語注》唐以后亡佚,20世紀以來,發(fā)現了一些《論語》鄭注的唐寫本殘卷,其中有與傳本《論語》注疏不同的解釋。單承彬《〈論語〉鄭義舉隅》(《齊魯學刊》2001年第3期)輯錄了部分鄭注條文,并與傳本《論語》注疏比較參證,指出《論語》鄭義學派更多體現了漢代古文經學派的風格與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秦漢區(qū)域文化的研究,又出現了逐步深化的可喜傾向。孫家洲的《論秦漢時期齊魯文化的歷史地位》(《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徐華的《洛、許名士與漢魏之際的學風演變》(《史學月刊》2001年第2期),宋超的《劉表與荊州》(《諸葛亮與三國文化》(一),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版),劉玉堂、陳紹輝的《劉表與漢末荊州學術文化》(《江漢論壇》2001年第4期),王健的《道家與徐州考論:兼論漢初黃老政治與劉邦集團之文化地緣關系的背景》(《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等,都通過對思想文化與政治文化的區(qū)域分析,為描繪秦漢時期的文化地圖提供了新鮮色彩。薛瑞澤的學術專著《漢唐間河洛地區(qū)經濟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以及熊鐵基《秦漢時期云南的大開發(fā)》(《秦漢史論叢》第8輯),黎小龍《論兩漢王朝西南邊疆開發(fā)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張德芳《從懸泉漢簡看兩漢西域屯田及其意義》(《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王文濤《西漢河北人口的分布與流徙》(《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李珍、藍日勇《秦漢時期桂東北地區(qū)的交通開發(fā)與城市建設》(《廣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趙斌《秦漢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服裝形制及特點初探》(《人文雜志》2001年第2期)等學術論文,也涉及秦漢時期不同區(qū)域社會文化的面貌。曹大為在長城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fā)表的論文《滇東古長城之我見》在文獻研究和考古勘察相結合的基礎上,澄清了蒙被在石林、陸良、彌勒境內有關遺址的疑云。論者指出,破譯“滇東古長城”千古之謎的鑰匙,是《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中的一段記載。該傳述及新莽時期“益州郡夷棟蠶、若豆等起兵,殺郡守”,王莽派寧始將軍廉丹率十余萬人馬鎮(zhèn)壓,因“吏士饑疫,連年不能克而還”,于是“以廣漢文齊為太守,造起陂池,開通溉灌,墾田二千余頃。率厲兵馬,修障塞,降集群夷,甚得其和”。此后,“及公孫述據益土,齊固守拒險,述拘其妻子,許以封侯,齊遂不降。聞光武即位,乃間道遣使自聞。蜀平,征為鎮(zhèn)遠將軍,封成義侯?!彼^“修障塞”,所謂“固守拒險”,應當都和這段長城有關。于是,滇東地方的社會文化形勢以及與中原的關系,也得以說明。秦漢帝國與外域文化的關系,也是許多學者逐漸予以重視的研究方向。胡宏起的《漢代中國與中西亞諸國》(《南昌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仲高的《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于闐文化》(《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季羨林的《佛教傳入龜茲和焉耆的道路和時間》(《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第2期),鄭志清的《論匈奴沖擊下的中西文明》(《衡水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梁旭達、鄧蘭的《漢代合浦郡與海上絲綢之路》(《廣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王子今的《海西幻人來路考》(《秦漢史論叢》第8輯)等,都從不同角度探討了當時秦漢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系統(tǒng)的關系。列入“東方文化集成·古代東方文化編”的王宗維著《漢代絲綢之路的咽喉——河西路》(昆侖出版社2001年8月版)全面論述了河西地區(qū)以及河西交通對于中西文化交往的意義。作者特別指出,漢朝政府開辟了河西路,同時大力開展河西地區(qū)的建設,兩者是同時進行的。“有的人研究古代中西交通,不考慮與交通密切相關的各種條件、因素,認為河西路是天然走廊,張騫通西域,霍去病開河西,道路就暢通了,行人就可以自由來往,而不研究在2000里長的的咽喉地段的物質基礎和社會治安問題,這至少是不全面的?!绷鶑埛逡僦段鳚h文學思想史》(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版)論證西漢時期文學思想依附于經學觀念。作者指出,西漢文學觀念的存在形態(tài)是文學的萌發(fā)態(tài),是文學與非文學的混融態(tài)、過渡態(tài)。作者認為西漢沒有專門的文藝理論著作,《毛詩大序》與《禮記·樂記》以往被許多學者視為文藝理論著作,但是其實是儒家的經典。而《新語》、《新書》、《淮南子》、《春秋繁露》、《法言》、《太玄》等子書和四家詩解等經解中涉及文學問題的論述,以往也被學者看作文藝理論,但是其實是政論、哲學或者經學著作。漢人對屈原的評論,主要是依經立論,并不是從文學的角度。書后附有《西漢主要作家年表》,可以給研究者提供方便。李珺平著《春秋戰(zhàn)國門客文化與秦漢致用文藝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也從比較新的角度開辟了認識秦漢文學的新路徑。作者認為,李斯請求焚“文學”,而留下“醫(yī)藥卜筮種樹”書,“體現著強烈的‘致用’觀念?!睗h代文學的主要形式賦,在漢人的觀念中,主要是用來“諷諫”的?!皬年戀Z、賈誼、董仲舒、《詩大序》、揚雄等可以看出,要求文學‘致用’的觀念,——如體道德、安性情、成人倫、助教化,一直是主旋律?!睂τ跐h賦的主要體式之一漢大賦的興衰,高一農的論文《漢大賦衰變探微》(《文史哲》2001年第2期)進行了分析。論者認為,漢大賦由盛而衰,有多種原因,既與時代條件有關,也與帝王本人愛好有關,文學和經學的關系,也影響了漢大賦的命運。張侃的論文《論漢代佚名文人五言詩的生命悲劇意識》(《西北師大學報》2001年第3期)則從另一角度描繪了士人心理的時代特征。作者指出,劉勰、鐘嶸所論和《文選》、《玉臺新詠》所收的古詩中既有西漢的作品,也有東漢下層文人的作品。這些作品通過對離別相思、人生苦短的詠嘆,體現了作者的生命悲劇情感,其基調,是由兩漢時代精神所決定的。漢代佚名文人五言詩的文化風格,又預示了魏晉時代精神的來臨。程勇在《簡論漢代經學視野中的儒家文論》(《學術月刊》2001年第8期)一文中,分析了儒家文化在漢代從一種民間文化立場轉化為體制文化立場的過程以及這一意識形態(tài)化過程對于文學的影響??偨Y秦漢文學研究的動態(tài),不能不說到一些文學典籍整理的新成果。在李孝中《司馬相如集校注》(巴蜀書社2000年12月版)和鄭文《揚雄文集箋注》(巴蜀書社2000年6月版)出版之后,又有林愛貞的《揚雄集校注》(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版)問世。巴蜀書社出版的“漢語史研究叢書”中,于2000年面世的張能甫《鄭玄注釋語言詞匯研究》、雷漢卿《〈說文〉“示部”字與神靈祭祀考》、管錫華《〈史記〉單音字研究》之后,本年度又推出宋永培的《〈說文〉與上古漢語詞義研究》(巴蜀書社2001年6月版)、劉興均的《〈周禮〉名物詞研究》(巴蜀書社2001年5月版)等。在“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叢書”中,也有俞理明的《〈太平經〉正讀》(巴蜀書社2001年4月版)和李崇智的《〈人物志〉校箋》(巴蜀書社2001年11月版)問世。這些成果,都為推進秦漢文化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語言文字研究往往可以打開觀察歷史文化的窗口。游修齡在《〈說文解字〉“禾、黍、來、麥”部的農業(yè)剖析》(《浙江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禾、黍、來、麥等是《說文解字》的部首,由此而滋生大量與谷物生產有關的字使用至今,積累了寶貴的農業(yè)文化遺產。但是因歷史發(fā)展,時過境遷,《說文解字》及其有關注釋中有不少欠妥或失誤之處,原因是《說文解字》著書時,未曾看到這些字的甲骨文原字,又由于當時植物學和農學知識的局限,產生了一些曲解和誤會。有關研究成果,如尹彰浚的《〈說文解字〉中“先古籀后篆”研究》(《四川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等,也值得一讀?!都本推纷鳛闈h代普及讀物,兼有語文課本和常識課本的功用。丁毅華、陳國忠在《〈急就篇〉的史料價值》(《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此書包容當時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等多方面的內容,具有特殊的史料價值,應當受到重視。對于廣義的社會文化史來說,《急就篇》也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林寒生《〈爾雅〉漢注的學術價值》(《廈門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寫道,漢時為《爾雅》作注者,有犍為文學、劉歆、樊光、李巡、孫炎五家?!稜栄拧窛h注“無論從《爾雅》版本、古詞古義保存、詞義辨析、釋義方法等方面來看,還是從語詞角度考察古代文化內涵、探討語源來看,或者從探求反切形成的歷史過程來看,均具有不可忽視的學術價值”。對于歷史文獻的整理和研究,《三國志校箋》(趙幼文遺稿、趙振鐸等整理,巴蜀書社2001年6月版)由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資助出版,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其他成果,又有吳金華收入《古文獻整理與古漢語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的《〈后漢書〉校箋》、《〈后漢書〉校讀瑣記》、《〈后漢書〉校讀瑣記(續(xù))》、《〈后漢書〉校議》、《〈后漢書〉標點獻疑(上)》、《〈后漢書〉標點獻疑(下)》,以及《〈三國志〉四字格成語散記》、《〈三國志〉語詞箋釋》、《〈三國志辭典〉商兌》、《中華書局標點本〈三國志〉修訂芻議》等。賀西林著《古墓丹青:漢代墓室壁畫的發(fā)現與研究》(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11月版)作為作者的博士論文,可以看作漢墓壁畫研究的最新成果,對于漢代美術史的認識,也是進入新的階段的標志。李榮有著《漢畫像的音樂學研究》(京華出版社2001年5月版)作為全國藝術科學“九五”規(guī)劃項目“漢畫與漢代音樂文化研究”的最終成果,也體現出漢代藝術史研究的新的進步。七2001年有關秦漢歷史文化遺存的考古發(fā)現和文物研究,多體現出重要的價值。這一年度所發(fā)表秦早期文化的新資料較為集中。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陜西寶雞晁峪東周秦墓發(fā)掘簡報》和寶雞市考古隊、隴縣博物館《陜西隴縣韋家莊秦墓發(fā)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4期)等,都值得重視。徐日輝的論文《甘肅東部秦早期文化的新認識》(《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3期)對于秦在甘肅東部早期活動的范圍有所分析,同時又介紹了“甘肅張川、清水出土的秦早期高級別墓中釘在棺槨上的金箔飾片、牌”的形制。秦始皇陵以石質甲胄為基本內容的陪葬坑的發(fā)掘,使我們對古代軍事裝備的形式得到了全新的認識(始皇陵考古隊:《秦始皇陵園K9801陪葬坑第一次發(fā)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1期)。繼秦封泥發(fā)現之后,又有秦文物的一項重要發(fā)現使得秦史和秦文化研究者為之振奮。這就是秦骃玉版的發(fā)現?!按宋飩鞒鲎躁兾魅A山,現在私人手中?!毕群笥欣盍恪肚伢S禱病玉版研究》(《國學研究》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李學勤《秦玉牘索隠》(《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連劭名《秦惠文王禱祠華山玉簡文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年第1期)等研究論文發(fā)表。2001年發(fā)表的研究成果,則有曾憲通、楊澤生、肖毅《秦骃玉版文字初探》(《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1期)以及李家浩《秦骃玉版銘文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4月版)等。據介紹,待刊論文又有周鳳五《〈秦惠文王禱祠華山玉版〉新探》、王輝《秦曾孫骃告華大山明神文考釋》等。釋讀與斷代各家不同。對于玉版文字“又秦曾孫小子骃”的身份,理解也有所不同。對于秦器的研究歷來受到重視,并且多有可以豐富我們對于秦史和秦文化之認識的新收獲。李學勤的《秦懷后磬研究》(《文物》2001年第1期),申茂盛的《秦陵大鼎與秦鼎》(《文博》2001年第3期),王學理的《秦鼎石甲二論》(《秦文化論叢》第8輯)等,都是有富有學術價值的成果。由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榆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編著的《神木大保當——漢代城址與墓葬考古報告》(科學出版社2001年6月版),是第一部就陜北畫像石墓及相關城址進行綜合勘察的田野考古報告。其中公布的資料,對于全面認識漢代北方地區(qū)的社會歷史、民族關系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有重要的意義。從報告的內容看,有些專題的研究亟待推進,不宜只停留在提出問題的階段。漢景帝陽陵的考古發(fā)現累年增進。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編《漢陽陵》(焦南峰主編,重慶出版社2001年10月版),提供了較新的資料。西漢梁國王陵墓地是西漢王陵墓地中較為罕見的數量眾多、規(guī)模宏大、形制結構復雜、開鑿技術精湛、保存較為完整的大型陵區(qū)。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永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芒碭山西漢梁王墓地》(閻根齊主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8月版)在認真的實地勘測和初步研究的基礎上,將芒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