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啤豆糯鷿h語一》十年期末考試題庫_第1頁
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專科《古代漢語一》十年期末考試題庫_第2頁
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啤豆糯鷿h語一》十年期末考試題庫_第3頁
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專科《古代漢語一》十年期末考試題庫_第4頁
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啤豆糯鷿h語一》十年期末考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開(中央電大)漢語言專科《古代漢語(1)》十年期末考試題庫

2022年1月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廣義的古代漢語指(0。

A.先秦漢語B.先秦至唐代的漢語言C.五四運動以前與現(xiàn)代漢語相對的漢民族語言2.我國第一部

分析字形、說解字義的字典是(B)。

A.《爾雅》

B.《說文解字》

C.《康熙字典》

3.按照文字的性質(zhì)而言,中國的漢字屬于(B)的文字。

A.表音體系B.表意體系C.表形體系4.下列不屬于詞義分化所形成古今字的是(C)o

A.奉俸B.內(nèi)納C.莫暮5.指出“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一句中的通假字(A)。

A.蚤B.施C.所6.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B)。

A.《論語?述而》:“子疾病?!薄安 敝覆莺苤亍?/p>

B.《梅苗助長》:“今日病矣,余助苗長矣?!薄安 敝干夭 ?/p>

C.《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指‘‘擔心"。

7.“及”的本義用法是(B)。

A.”將及華泉?!薄凹啊敝高_到。

B.“故不能推車而及?!薄凹啊敝缸汾s上。

C.“病未及死,吾子忍之?!薄凹啊币馑际堑侥莻€時候。

8.“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

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這段話中,只有一個復音詞,即(A)。

A.勇氣B.大國C.轍亂9.漢語在發(fā)展過程中,變化緩慢的是(B)。

A.詞匯B.語法C.語言10.使動用法是一種特殊的(B)關系。

A.主謂B.動賓C.狀補11.在“君何患焉?“中,“何”的語法分析應是(A)。

A.疑問代詞作前置賓語B.作主語C.作謂語12.“項伯殺人,臣活之”,“活”指(B)。

A.活動B.使之活,讓項伯活下來C.生活13.下列表述錯誤的是(C)。

A.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被動用法基本上是一致的B.古代漢語的被動用法可以不需要“于”、

“為”、“見”等被動標志C.古代漢語中有“于”、“為”、“見”等字的句子一定是被動用法14.

下列句子中,(A)是被動句。

A.吾屬今為之虜矣(史記?項羽本紀》)B.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左傳?隱公元年》)C.誰習

計會,能為文收債于薛者乎?(《戰(zhàn)國策?齊策》)15.“秦虎狼之國?!边@句屬于(C)。

A.敘述句B.描寫句C.判斷句二、多項選擇題16.古代漢語是一門(ABCD)課程。

A.基礎B.語言工具C.實踐性強的D.知識性強的17.下列涉及《康熙字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BD)o

A.清代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編寫B(tài).采用部首編字法C.先釋義后注音D.義項會引用古代例證

18.關于“六書”的細目有三家之說,包括(ABD)。

A.班固B.鄭眾C.李斯D.許慎19.歷史上曾為《左傳》做過注釋的包括(BCD)。

A.漢代班固B.晉代杜預C.唐代孔穎達D.今人楊伯峻20.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是(AC)。

A.鄒忌脩八尺有余。

B.尚早,坐而假寐。

C.甚矣,汝之不惠。

D.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射之。

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D)。

A.“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敝械摹扒凇敝竸趧樱皇乔诳?。

B.“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薄皠凇迸c“勤”同義,辛勞。

C.”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勞”,辛勞。

D.“勤而無所,必有悖心?!扒凇?,“勤,勞也?!毙羷?。

22.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ABCD)o

A、詞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B.詞義的靈活性是概念的靈活性在語詞中的反映,它成為詞義引申的語言基礎。

C.詞義引申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它是歷史的產(chǎn)物。

D.詞義不斷引申的結果,形成了一詞多義。

23.古代漢語復音詞可以分為(AD)兒類。

A.單純復音詞B.聯(lián)綿復音詞C.偏義復音詞D.合成復音詞24.詞類活用包括下列哪些選項(ABCD)。

A.名詞用如動詞B.名詞用作狀語C.使動用法D.意動用法25.下列哪些詞有使動用法(ABCD)。

A.方位名詞B.形容詞C.動詞D.普通名詞三、問答題26.使用工具書應注意哪些事項?答:使用

工具書應注意以下事項:

(1)熟悉工具書的體例。工具書的體例指收錄范圍、條目編排及進行解說的原則和方法等,熟悉各書

體例,如編排、部首、詞目、字體、注音、釋義以及引文書證等,可以提高查閱效率。

(2)掌握查字、定音、選義要領。查字包括部首、音序、筆畫查字法等;

定音、選義的原則是:必須符合文意、符合情理、符合當時的用字實際。

(3)充分挖掘工具書的潛力,發(fā)揮工具書的效能。工具書不僅可以供查閱,還可以作為閱讀材料

和研究依據(jù)來使用。

27.簡述異體字的分類。

答:異體字大致可分為三類:

⑴造字方法不同的異體字。

(2)造字素材不同的異體字。包括:①形符不同異體字;

②聲符不同異體字;

③聲符形符都不同。

(3)偏旁位置不同的異體字。

四、翻譯題28.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日:“何不秉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

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重點字詞10分,其

他語句翻譯10分。

參考譯文:

晉平公問宮中的樂師師曠,說:“我(已經(jīng))七十歲了,想要學習,(但是)恐怕已經(jīng)年老了?!睒穾?/p>

師曠(回答)說:“為什么不點燃火把呢?”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呢?”樂師師

曠說:“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敢戲弄君主呢?我曾聽說:少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初升太

陽的光明一樣;

中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光芒一樣;

晚年的時候喜歡學習,就像點火把一樣明亮,點上火把和在黑喑中走路哪個好呢?”平公說:“(講

得)好啊!"注:重點字詞10分,其他語句翻譯10分。錯一處扣1分,不倒扣。

2022年7月試題及答案一、填空題1.六書是分析漢字形義關系的基本理論,其具體的名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區(qū)別,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沒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鴻門

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屬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稱代詞時屬于

通假字;

假借字3.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主要區(qū)別是,o

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

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

4.古今漢語在詞義范圍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方面。

詞義的擴大;

詞義的縮??;

詞義的轉移5.古代漢語賓語前置主要的類型有____、、o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用代詞“是”“之”復指前置賓語6.詞類活用是指。

在句子中臨時改變詞性,偶然用為別的詞。

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一)說明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

7.其友豎谷陽奉卮酒而進之。

奉:捧;

奉獻或信仰。

8.責畢收乎,來何疾也?責:債務;

責任。

9.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死亡。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衛(wèi)。

11.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揭:高舉;

揭發(fā)。

過:訪問;

經(jīng)過。

12.入幄中聞酒臭而還。

臭:氣味;

不好的氣味。

13.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與“壞”相對。

14.薛譚乃謝求反。

謝:道歉;

感謝。

15.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

寫:描畫;

書寫。

(二)說明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6.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城:城墻;

本義。

17.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池:護城河;

本義。

18.處勢而驕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驕:通“矯”,矯正;

假借(通假)義。

19.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20.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相:輔佐,輔助;

引申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一)指出下列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么詞,

什么意義。

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活用為動詞;

游泳。

22.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潔:使動用法;

使……干凈。

舌L:使動用法;

擾亂。

23.既來之,則安之。

來:使動用法;

使……來。

安:使動用法;

使……安定。

24.大天而思之。

大:意動用法;

認為....偉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25.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6.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何)馬。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7.夫晉,何厭之有?。ê危﹨?。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8.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是。代詞賓語前置。

2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0.先君之好是繼!先君之好。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1.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

“長秩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本佑许?,復彈其鎂,歌

曰:“長鐵歸來乎!出無車?!弊笥医孕χ愿?。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

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焙笥许?,復彈其劍鐵,歌曰:“長鐵歸來乎!無以

為家?!弊笥医詯褐?,以為貪而不知足。

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泵蠂L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

復歌。

參考譯文:

(D孟嘗君手下的人因為孟嘗君看不起馮援,就拿粗劣的食物給他吃,(2)過了不久,馮謾靠著柱子

彈他的劍,唱道:“長俠啊,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保?)手下的人把這件事告訴孟嘗君。孟嘗

君說:“給他魚吃,比照門下魚客一般對待?!保?)過了不久,馮謖又彈他的佩劍,唱道:“長俠啊,

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5)孟嘗君手下的人都笑話他,又把這件事告訴孟嘗君。盂嘗君說:

“給他準備車馬,比照門下有車坐的人一般對待。”(5)于是馮諼坐著他的車,舉著他的劍,訪問著

朋友說:“孟嘗君把我當作客人對待。(6)此后不久,又彈他的佩劍,唱道:“長俠啊,咱們回去吧!

沒有用來養(yǎng)家的東西(7)孟嘗君手下的人都厭惡他,認為他貪心而且不知足。(8)孟嘗君問道:“馮

公有親人嗎?”回答說:“有老母親?!保?)孟嘗君就派人供給他母親吃的和用的,不讓供給物品缺

乏。(10)于是馮謾不再唱了。

2022年1月試題及答案一、填空題1.漢代的許慎在______一書中第一次解釋了六書的含義。

六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講的是造字法;

、_______講的是用字法。

《說文解字》;

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2.古代漢語詞義范圍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詞義的擴大;

詞義的縮小;

詞義的轉移3.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主要的類型有、、。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用代詞復指前置賓語4.使動用法是,意動用法是。

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

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意思對了即可給分)5.古代漢語中,

根據(jù)謂語的性質(zhì)可以對句子進行分類。以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一______,以形容詞或

形容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表示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

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o

敘述句;

描寫句;

判斷句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一)說明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

6.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國:國都;

國家。

7.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說:高興;

說話。

8.東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黃河;

河流。

9.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與“壞”相對。

10.責畢收乎,來何疾也?責:債務;

責任。

11.孟子去齊去:離開;

去往。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衛(wèi)。

13.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憐:疼愛,憐憫。

(二)說明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4.修金圭于木而止。

木:樹;

本義。

15.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時:天時;

引申義。

16.中御而從齊侯。

御:駕車;

本義。

17.撮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義。

1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義。

19.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時候;

假借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一)指出下列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么詞,

什么意義。

20.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強:使動用法;

使……強固。

貧:使動用法;

使……貧窮。

21.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

目:名詞活用作動詞;

用眼睛示意或看。

2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

23.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寤生,遂惡之。

驚:使動用法;

使受到驚嚇。

名:名詞活用作動詞;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24.姜氏何厭之有?(何)厭。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5.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7.臣實不才,又誰敢怨?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9.父母唯其疾之憂。

其疾。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对姟吩疲?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

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

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后知輕重;

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

與?”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痹模?/p>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2)《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舉

斯心加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

善推其所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7)權,然后知輕重;

度,然后知長短。(8)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

心與?(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眳⒖甲g文:

(1)“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

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也愛護別人的孩子。(這樣),要統(tǒng)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轉動東西那么容易了。

(2)《詩經(jīng)》上說:先給妻子做榜樣,再推廣到兄弟,再進而推廣到治理封邑和國家。(3)是說要把

這樣的用心推廣到其他方面罷了。(4)所以,如果廣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連妻子兒女

也保護不了。(5)古代的賢明君主之所以遠遠超過一般人,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善于將他們所做的推

廣開來罷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廣到動物身上,而功德卻體現(xiàn)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

呢?(7)稱一稱,這樣才知道輕重;

量一量,這樣才知道長短。(8)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請認真地考慮考慮吧?。?)難道君

王興師動眾,使將士們身陷危險,同別的國家結下怨仇,這樣心里才痛快嗎?(10)宣王說:“不,

這樣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來實現(xiàn)我最大的心愿(欲望)?!?022年7月試題及答案一、填

空題1.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的字典是東漢——所撰寫的—,該書開創(chuàng)了—編字法,

此外,該書是按照—字形系聯(lián)的。

許慎;

《說文解字》;

部首;

小篆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繁體字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我們學習古代漢語,要具備識繁寫簡的

能力,繁體字“檀”、“輿”、“彳爰”相對應的簡化字分別為、、。

禮;

與;

后3.古代漢語被動句的結構形式與現(xiàn)代漢語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過—、—等介詞引進行為主

動者,也可以在謂語動詞前面加—字表示被動。

于;

為;

見4.古今漢語在詞義范圍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方面。

詞義的擴大;

詞義的縮小;

詞義的轉移5.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主要的類型有——、一、一。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用代詞“是”“之”復指前置賓語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一)說明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和今

義。

6.姜氏何厭之有!厭:滿足;

討厭。

7.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錯:放棄;

錯誤。

8.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

景:影子;

景色。

10.谷克傷于矢,流血及屐,未絕鼓音。曰:“余病矣!”?。菏苤貍?;

生病。

1L其友豎谷陽奉卮酒而進之。

奉:捧;

奉獻或信奉。

12.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國:國都;

國家。

13.今日之戰(zhàn),寡人目親傷。

殺:新;

親自。

14.三月而反報日:“已得之矣,在沙丘。”反:返回;

反對。

(二)說明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5.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觀察;

本義。

16.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

奉:捧;

本義。

17.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18.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池:護城河;

本義。

19.先王之法,經(jīng)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益:增加;

引申義。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欄桿;

假借義。

21.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亡:消亡;

引申義。

22故不能推車而及。

及:追趕上;

本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指出下列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么詞,

什么意義。

23.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生:使動用法;

使(民)生(二心)。

24.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鄙:使動用法;

使……成為邊邑。

25.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美:使動用法;

使....美。

26.逐之,三周華不注。

周:名詞活用為動詞;

繞圈。

2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動用法認為…漂亮。

私:名詞活用作動詞;

偏愛。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28.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敵,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29.吾誰欺?欺天乎?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30.之二蟲又何知?何,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31.微斯人,吾誰與歸?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32.拘世以議,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4.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

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

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鄙衲笥诨?,福莫

長于無禍。

參考譯文:

⑴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2)臟青,從藍草中提取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更冷。(3)木材筆直得合乎墨線,用火把它烘烤彎成車輪,它彎曲的程度

合乎圓規(guī)的圓,即使再干曬,也不會再挺直了,是因為烘烤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4)所以木材經(jīng)過

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5)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

多次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臨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嬰兒,剛生下來啼哭的聲

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后卻有不相同的風俗習慣,這是教育使他們成為這樣的。(9)《詩經(jīng)》說:“啊,

你們這些君子,不要長時間地安逸。要安心地對待你們的職務,愛好這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些,

就會賜給你們巨大的幸福?!保?0)精神修養(yǎng)中沒有比和道化為一體更大的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

更大的了。

2022年1月試題及答案一、填空題1.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的字典是東漢—所撰寫

的—,該書開創(chuàng)了—編字法,止匕外,該書收錄的字頭屬于一字形。

許慎;

《說文解字》;

部首;

小篆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區(qū)別,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沒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鴻門

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屬于—,“女”汝”在表示指稱代詞時屬于—O

通假字;

假借字3.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繁體字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我們學習古代漢語,要具備識繁寫簡

的能力,繁體字“植”、“輿"、"像’相對應的簡化字分別為一、一、—o

禮;

與;

后4.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主要區(qū)別是—,―。

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

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意思對了即可給分。)5.古代漢語

中,根據(jù)謂語的性質(zhì)可以對句子進行分類。以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以形容詞或

形容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表示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

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o

敘述句;

描寫句;

判斷句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6.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愛:吝惜;

喜愛。

7.厲王虐,國人謗王。

謗:批評;

誹謗。

8.罷師而去之。

去:離開;

前往。

9.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斃:倒下;

死亡。

10.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親。

1L于是乘其車,揭其一,過其友。

揭:高舉;

揭發(fā)。

過:訪問;

經(jīng)過。

12.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高興;

說話。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

景:影子;

景色。

14.東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黃河;

河流。

(二)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5.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義。

16.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1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亡:消亡;

引申義。

18.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

監(jiān):監(jiān)視;

引申義。

19.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義。

20.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城:城墻;

本義。

21.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時:天時;

引申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一)指出下列句中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

么詞,什么意義。

22.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子:意動用法;

把……當作子女。

利:名詞活用作動詞;

謀取利益。

23.項伯殺人,臣活之。

活:使動用法;

使...活。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活用作動詞;

游泳。

25.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鄙:使動用法;

使……成為邊邑。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27.敢問何謂也?何: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8.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逼涫侵^乎?是: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9.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爾: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0.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敵: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3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2.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恐己暮矣?!睅煏缛?

“暮,何不炳燭乎?”平公日:“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

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參考譯文:

(1)晉平公向師曠問到:(2)“我的年齡已經(jīng)七十了,想學習,恐怕已經(jīng)晚了?!保?)師曠說:“天晚

了,為什么不點亮火把呢?(4)平公說:“哪里有作為人臣卻嘲弄他的君主的呢?”(5)師曠說:

“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哪敢嘲弄自己的君主?。。?)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年輕時喜好學習,好像太

陽剛剛升起發(fā)出的光芒;

(7)壯年時喜好學習,好像中午的日光;

(8)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點亮火把時的光亮。(9)點亮火把(行走),與在黑暗中行走相比怎么樣

啊?”(10)平公說:“(說得)好?。 ?022年6月試題及答案一、填空題1.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

說解字義的字典是東漢一所撰寫的—,該書開創(chuàng)了一編字法,此外,該書是按照一字形系

聯(lián)的。

許慎;

《說文解字》;

部首;

小篆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繁體字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我們學習古代漢語,要具備識繁寫簡的

能力,繁體字“橙”、“輿"、“彳度”相對應的簡化字分別為一、——、—。

禮;

與;

后3.古代漢語被動句的結構形式與現(xiàn)代漢語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過—、—等介詞引進行為主

動者,也可以在謂語動詞前面加—字表示被動。

于;

為;

見4.古今漢語在詞義范圍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一方面。

詞義的擴大;

詞義的縮小;

詞義的轉移5.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主要的類型有—、—、—。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用代詞復指前置賓語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一)說明下列黑體字詞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

6.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愛:吝惜;

喜愛。

7.厲王虐,國人謗王。

謗:批評;

誹謗。

8.罷師而去之。

去:離開;

前往。

9.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斃:倒下;

死亡。

10.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親。

1L于是乘其車,揭其一,過其友。

揭:高舉;

揭發(fā)。

過:訪問;

經(jīng)過。

12.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高興;

說話。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

景:影子;

景色。

14.東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黃河;

河流。

(二)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5.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義。

16.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1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亡:消亡;

引申義。

18.王怒,得衛(wèi)巫,使監(jiān)謗者。

監(jiān):監(jiān)視;

引申義。

19.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義。

20.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城:城墻;

本義。

21.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時:天時;

引申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一)指出下列句中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

么詞,什么意義。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活用為動詞;

游泳。

23.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潔:使動用法;

使……干凈。

舌L:使動用法;

擾亂。

24.既來之,則安之。

來:使動用法;

使……來。

安:使動用法;

使……安定。

25.大天而思之。

大:意動用法;

認為...偉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何)馬。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8.夫晉何厭之有?(何)厭。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9.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是。代詞賓語前置。

30.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1.先君之好是繼!先君之好。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对姟吩疲?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

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

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后知輕重;

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

與?"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原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2)《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舉

斯心加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

善推其所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7)權,然后知輕重;

度,然后知長短。(8)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

心與?(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眳⒖甲g文:

(1)“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

愛護自己的孩子,進而也愛護別人的孩子。(這樣),要統(tǒng)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轉動東西那么容易了。

(2)《詩經(jīng)》上說:先給妻子做榜樣,再推廣到兄弟,再進而推廣到治理封邑和國家。(3)是說要把

這樣的用心推廣到其他方面罷了。(4)所以,如果廣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連妻子兒女

也保護不了。(5)古代的賢明君主之所以遠遠超過一般人,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善于將他們所做的推

廣開來罷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廣到動物身上,而功德卻體現(xiàn)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

呢?(7)稱一稱,這樣才知道輕重;

量一量,這樣才知道長短。(8)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請認真地考慮考慮吧?。?)難道君

王興師動眾,使將士們身陷危險,同別的國家結下怨仇,這樣心里才痛快嗎?(10)宣王說:“不,

這樣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來實現(xiàn)我最大的心愿(欲望)?!?022年1月試題及答案一、填

空題L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的字典是東漢——所撰寫的—,該書開創(chuàng)了—編字法,

此外,該書收錄的字頭屬于_一字形。

許慎;

《說文解字》;

部首;

小篆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區(qū)別,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沒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鴻門

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屬于—,“女”“汝”在表示指稱代詞時屬于—?

通假字;

假借字3.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繁體字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我們學習古代漢語,要具備識繁寫簡

的能力,繁體字“檀”、“輿"、"像’相對應的簡化字分別為—、—、一。

禮;

與;

后4.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主要區(qū)別是

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

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意思對了即可給分)5.古代漢語中,

根據(jù)謂語的性質(zhì)可以對句子進行分類。以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以形容詞或形容

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表示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

不是什么的句子是—o

敘述句;

描寫句;

判斷句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一)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詞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

6.其友豎谷陽奉卮酒而進之。

奉:捧獻;

信仰。

7.責畢收乎,來何疾也?責:債務;

責任。

8.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死亡。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衛(wèi)。

10.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揭:高舉;

揭發(fā)。

過:訪問;

經(jīng)過。

11.入幄中聞酒臭而還。

臭:氣味;

不好的氣味。

12.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與“壞”相對。

13.薛譚乃謝求反。

謝:道歉;

感謝。

14.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

寫:句中指描畫;

今義指書寫。

(二)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5.故不能推車而及。

及;

追趕上;

本義。

16.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城:城墻;

本義。

17.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池:護城河;

本義。

18.處勢而驕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驕;

通“矯”,矯正;

通假義。

19.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20.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亡:消亡;

引申義。

21.今也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相:輔佐,輔助;

引申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一)指出下列句中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

么詞,什么意義。

22.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強:使動用法;

使……強固。

貧:使動用法;

使……貧窮。

23.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詞活用作動詞;

用眼睛示意。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

25.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寤生,遂惡之。

驚:使動用法;

使……收到驚嚇。

名;

名詞活用作動詞;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26.姜氏何厭之有?(何)厭。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7.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9.臣實不才,又誰敢怨?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3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1.父母唯其疾之憂。

其疾。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2.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

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

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鄙衲笥诨?,福莫

長于無禍。

原文: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鞅使之然也。(4)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

也。(9)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保?0)神莫大

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參考譯文:

⑴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2)靛青,從藍草中提取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更冷。(3)木材筆直得合乎墨線,用火把它烘烤彎成車輪,它彎曲的程度

合乎圓規(guī)的圓,即使再干曬,也不會再挺直了,是因為烘烤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4)所以木材經(jīng)過

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5)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

多次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臨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⑺不了解先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嬰兒,剛生下來啼哭的聲

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后卻有不相同的風俗習慣,這是教化使他們成為這樣的。(9)《詩經(jīng)〉說:“啊,

你們這些君子,不要長時間地安逸。要安心地對待你們的職務,愛好這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些,

就會賜給你們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養(yǎng)中沒有比和道化為一體更大的了,福分沒有比無災無

禍更大的了。

2022年7月試題及答案一、填空題1.漢代的許慎在——書中第一次解釋了六書的含義。六書

中的—、—、—、—講的是造字法;

一、―講的是用字法。

《說文解字》;

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2.古代漢語詞義范圍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一、―、—三個方面。

詞義的擴大;

詞義的縮小;

詞義的轉移3.古代漢語賓語前置主要的類型有、、。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用代詞復指前置賓語4.使動用法是—,意動用法是—o

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

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意思對了即可給分)5.古代漢語中,

根據(jù)謂語的性質(zhì)可以對句子進行分類。以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一;

以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一;

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表示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一。

敘述句;

描寫句;

判斷句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詞(一)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詞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

6.姜氏何厭之有!厭:滿足;

討厭。

7.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錯:放棄;

錯誤。

8.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

景:影子;

景色。

10.谷克傷于矢,流血及屐,未絕鼓音。曰:“余病矣!”?。菏苤貍?;

生病。

11.其友豎谷陽奉卮酒而進之。

奉:捧;

奉命O

12.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國:國都;

國家。

13.今日之戰(zhàn),寡人目親傷。

親:新;

親自。

14.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反:返回;

反對。

(二)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12分)15.

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觀看;

本義。

16.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

奉:捧;

本義。

17.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18.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池:護城河;

本義。

19.先王之法,經(jīng)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益:增加;

引申義。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欄桿;

假借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一)指出下列句中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

么詞,什么意義。

21.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子:意動用法;

把……當作子女。

利:名詞活用作動詞;

謀取利益。

22.項伯殺人,臣活之。

活:使動用法;

使...活。

2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活用作動詞;

游泳。

24.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鄙:使動用法;

使……成為邊邑。

2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每個2分,共5小題6個12分)26.敢問何謂也?

何: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7.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是: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8.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爾: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9.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敵: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30.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1.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

“長鐵歸來乎!食無魚?!弊笥乙愿妗S蹏L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本佑许?,復彈其鍥,歌

曰:“長鍥歸來乎!出無車?!弊笥医孕χ?,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

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焙笥许?,復彈其劍鐵,歌曰:“長鍥歸來乎!無以

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泵蠂L君

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

原文:

⑴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2)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日:“長鐵歸來乎!食無魚?!保?)左

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保?)居有頃,復彈其鐵,歌曰:“長鐵歸來乎!出無

車?!保?)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5)于是乘其車,揭其劍,

過其友曰:“盂嘗君客我。”(6)后有頃,復彈其劍鍥,歌曰:“長鐵歸來乎!無以為家。”(7)左

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8)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保?)孟嘗君使人

給其食用,無使乏。(10)于是馮諼不復歌。

參考譯文:

(1)盂嘗君手下的人因為盂嘗君看不起馮諼,就拿粗劣的食物給他吃。(2)過了不久,馮諼靠著柱子

彈他的劍,唱道:“長快啊,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保?)手下的人把這件事告訴孟嘗君。盂嘗

君說:“給他魚吃,比照門下魚客一般對待?!保?)過了不久,馮諼又彈他的佩劍,唱道:“長鐵啊,

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5)盂嘗君手下的人都笑話他,又把這件事告訴孟嘗君。盂嘗君說:

“給他準備車馬,比照門下有車坐的人一般對待。”(5)于是馮諼坐著他的車,舉著他的劍,訪問著

朋友說:“孟嘗君把我當作客人對待。”(6)此后不久,又彈他的佩劍,唱道:“長鍥啊,咱們回去

吧!沒有用來養(yǎng)家的東西?!保?)盂嘗君手下的人都厭惡他,認為他貪心而且不知足。(8)盂嘗君問

道:“馮公有親人嗎?"(手下人)回答說:“有老母親?!保?)孟嘗君就派人供給他母親吃的和用的,

不讓供給物品缺乏。(10)于是馮諼不再唱了。

2022年1月試題及答案一、填空題1.六書是分析漢字形義關系的基本理論,其具體的名稱是

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區(qū)別,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沒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鴻門

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屬于—,“女”“汝”在表示指稱代詞時屬—o

通假字;

假借字3.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主要區(qū)別是—、—o

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

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意思對了即可給分)4.古今漢語在詞

義范圍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方面。

詞義的擴大;

詞義的縮小;

詞義的轉移5.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主要的類型有—、一、—。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用代詞復指前置賓語6.詞類活用是指—o

在句子中臨時改變詞性,偶然用為別的詞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詞(一)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

詞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

7.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國:國者;

國家。

8.孟嘗君不說,曰:“諾,先生休矣!”說:高興;

說話。

9.東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黃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與“壞”相對。

11.姜氏何厭之有。

責:債務;

責任。

12.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厭:滿足;

厭惡。

1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衛(wèi)。

14.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憐:疼愛,憐憫。

(二)說明下列句中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12分)15.

修金圭于木而止。

木:樹;

本義。

16.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時:天時;

引申義。

17.中御而從齊侯。

御:駕車;

本義。

18.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義。

19.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義。

20.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時候;

假借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一)指出下列句中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

么詞,什么意義。

21.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生:使動用法;

使民生二心。

2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鄙:使動用法;

使……成為邊邑。

23.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美:使動用法;

使...美。

24.逐之,三周華不注。

周:名詞活用為動詞;

繞圈。

2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私:名詞活用作動詞;

偏愛。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26.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敵,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27.吾誰欺?欺天乎?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8.之二蟲又何知?何,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9.微斯人,吾誰與歸?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30.拘世以議,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32.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己暮矣。”師曠日:

“暮,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

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乎公日:“善哉!”原文:

⑴晉平公問于師曠曰:(2)“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⑶師曠日:“暮,何不炳燭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