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4屆高考文言文閱讀辛棄疾專練(解析)高考文言文閱讀辛棄疾專練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①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
②紹興三十二年,京①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wù)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陰僉判。棄疾時年二十三。
③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對延和殿。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作《九議》并《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以講和方定,議不行。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燼,井邑凋殘,棄疾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乃創(chuàng)奠枕樓、繁雄館。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召見,遷倉部郎官、提點江西刑獄。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調(diào)京西轉(zhuǎn)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
④尋知潭州湖南安撫。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遂奏疏曰:“夫民為國本,而貪吏迫使為盜,今年剿除,明年劃蕩,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損則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shù),無徒恃平盜之兵。申飭州縣,以惠養(yǎng)元元為意,有違法貪冒者,使諸司各揚其職,無徒按舉小吏以應(yīng)故事,自為文過之地。”詔獎諭之。
⑤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熹書“克己復(fù)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室?!膘錃{,偽學(xué)②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
①京:耿京,山東濟南人,耿京處于當時已滄陷于金國的山東,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即公元1161年。率眾起又反金。②偽學(xué):朱熹的學(xué)說思想在生前被南宋統(tǒng)治者打壓,被稱為“偽學(xué)”。
10.解釋句中標紅字的意思。
①嘉納之②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③尋知潭州湖南安撫④棄疾雅善長短句
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以”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①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
②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
③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④以惠養(yǎng)元元為意
⑤無徒按舉小吏以應(yīng)故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2.為第②段畫線句斷句。
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
13.翻譯第③段畫線句。
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
14.第④段中辛棄疾的奏疏針對性強,很有說服力,請對此加以分析。
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僧義端者,喜談兵,棄疾間與之游。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丐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晚?!贝匾蕴搶嵄几娼饚?,急追獲之。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睏壖矓仄涫讱w報,京益壯之。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召見。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以湖南控帶二廣,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乃奏疏曰:“乞依廣東摧鋒、荊南神勁、福建左翼例,別創(chuàng)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止撥屬三牙、密院,專聽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庶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詔委以規(guī)畫,先以緡錢五萬于廣西買馬五百匹,詔廣西安撫司歲帶買三十匹。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開陳本末,繪圖繳進,上遂釋然。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咸淳間,史館校勘謝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德祐初,枋得請于朝,加贈少師,謚忠敏。
(節(jié)選自《宋史辛棄疾傳》有刪減)
10.下列對文中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B.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C.時虞允文當國/帝銳銳意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D.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節(jié)度使,唐代始設(shè)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時,朝廷賜以旌節(jié)而得名。初設(shè)于邊防重鎮(zhèn),唐末內(nèi)地普遍設(shè)置,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
B.建康,是南京市在六朝時期的名稱,是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六代京師之地,因此,后人稱南京為“六朝古都”
C.夷獠,是古代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之稱。古代漢族自稱為華夏,把華夏東、南、西、北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夷、蠻、狄、戎。
D.長短句,古代文體,在宋代以后,是舊體詩詞中詞的別稱,但是在北宋時期,卻是詞的本名:在唐代,長短句還是一個詩體名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棄疾智謀過人,嫉惡如仇。和尚義端是在他說服下投奔耿京的,后來竊取了耿京的大印出逃,辛棄疾預(yù)料到義端必然投奔金帥,成功追殺義端,得到了耿京的肯定。
B.辛棄疾心憂百姓,關(guān)注民生。在擔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時,他認為那里因為風俗頑悍,獠人的騷擾才常常發(fā)生,于是上疏建議籌建飛虎軍,讓獠人望風懾服。
C.辛棄疾忠心國事,執(zhí)行力強。他在中原時就曾勸耿京歸附宋朝,后來在創(chuàng)建飛虎軍時,遭受來自樞密院的阻撓,但辛棄疾反而做得更努力,阻撓者最終沒能改變他。
D.辛棄疾很有文才,詞作悲壯激烈,有《稼軒集》流傳于世。咸淳年間,史館??敝x枋得經(jīng)過辛棄疾墓旁的僧舍時,聽到堂上有大呼的聲音,像是在替辛棄疾鳴不平。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
(2)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乘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紹興三十二年,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乾道六年,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燼,井邑凋殘,棄疾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乃創(chuàng)奠枕樓,繁雄館。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カ薦棄疾慷慨有大略。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又以湖南控帶二廣,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①間作,豈惟風俗頹悍,抑武備空虛所致。乃復(fù)奏疏曰:“軍政之敝,統(tǒng)率不一,差出占破,略無已時。乞依福建左翼例,別創(chuàng)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止拔屬三牙,密院,專聽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底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痹t委以規(guī)畫。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カ,卒不能奪。經(jīng)度費鉅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惠書“克己復(fù)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室。熹歿,偽學(xué)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成淳間,史館??敝x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幕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德祐初,枋得請于朝,加贈少師,謚忠敏。
(節(jié)選自《宋史·辛棄疾列傳》)
注:①草竊:草寇。
10.下列對文中斜體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B.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C.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D.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11.下列對文中標紅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井,古代因井設(shè)市,人口集聚的地方常以“井”稱之,如“井邑”“市井”。
B.夷獠是我國古代中央王朝對西南地區(qū)部分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有輕蔑義。
C.長短句,北宋時,其為詞的本名;宋以后,人們多以長短句為詞的別名。
D.謚,即謚號,皇帝謚號多為一字,官員謚號多為兩字,用來概括其生平。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棄疾施政寬緩,關(guān)愛百姓。在滁州任職時,面對滁州因戰(zhàn)火而破敗的景況,他放寬減輕賦稅,招撫逃難的流民,訓(xùn)練民兵,建議軍隊屯田。
B.辛棄疾頗通軍事,建言獻策。他對軍政之弊端有獨到見解,認為應(yīng)該仿照福建左翼軍的例子,創(chuàng)建一支專門由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的軍隊來威懾夷獠。
C.辛棄疾品性剛直,善于謀劃。樞密院中某些人阻撓他建立飛虎軍,他不為所動,這些人最終沒有奪走他的權(quán)力。他善于謀劃,最終建成飛虎軍。
D.辛棄疾結(jié)交名士,重情重義。他曾經(jīng)和朱熹一同游武夷山,朱熹去世后,門生朋友沒有來送葬的,但辛棄疾卻作祭文哭祭朱熹以表述哀傷之情。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
(2)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少師蔡伯堅,與黨懷英同學(xué),號辛、黨。始筮仕,決以蓍,懷英遇“坎”,因留事金,棄疾得“離”,遂決意南歸。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僧義端者,喜談兵,棄疾間與之游。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丐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晚?!贝匾蕴搶嵄几娼饚洠弊帆@之。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睏壖矓仄涫讱w報,京益壯之。
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wù)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棄疾時年二十三。
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作《九議》并《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以講和方定,議不行。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燼,井邑凋殘,棄疾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乃創(chuàng)奠枕樓、繁雄館。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嘗謂:“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之人,養(yǎng)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農(nóng),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軒。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
(選自《宋史·辛棄疾傳》,有刪節(jié))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B.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C.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D.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11.下列對文中標紅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古代男子20歲成人時舉行加冠禮取字,以表示對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稱呼。如蘇武字子卿,張衡字平子。
B.紹興,是宋高宗的年號,取“紹祚中興”之義。年號是古代常用的紀年方式,如《張衡傳》中永元、陽嘉、順帝等。
C.筮,古代用蓍草的莖占卦的一種活動。古人將做官時會占卜問吉兇,故后也稱剛做官為“筮仕”,《氓》中“爾卜爾筮”為成婚前問吉兇。
D.辟,征辟制是自漢代推行的自上而下的選拔官吏制度,皇帝征召稱“征”,公府征召稱“辟”。如《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辛棄疾雄豪英邁,叛徒義端竊印投金,辛棄疾陷于被殺的危險之中,最終辛棄疾斬義端之首,完成壯舉。
B.辛棄疾義氣干云,耿京被張安國殺害,辛棄疾義不容辭為耿京報仇,直入金營,趁張安國與金將酣飲之際,將其斬殺。
C.辛棄疾對南北時局有著深刻認識,寫出了多篇有價值的分析形勢的文章,因為當時朝廷的方針問題,最后沒被采納。
D.辛棄疾注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他認為人生在于勤勞,當以務(wù)農(nóng)為先,他的號“稼軒”也是由此而得名。
1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
(2)南方多末作以病農(nóng),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矣。
高考文言文閱讀辛棄疾專練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①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
②紹興三十二年,京①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wù)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陰僉判。棄疾時年二十三。
③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對延和殿。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作《九議》并《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以講和方定,議不行。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燼,井邑凋殘,棄疾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乃創(chuàng)奠枕樓、繁雄館。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召見,遷倉部郎官、提點江西刑獄。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調(diào)京西轉(zhuǎn)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
④尋知潭州湖南安撫。盜連起湖湘,棄疾悉討平之。遂奏疏曰:“夫民為國本,而貪吏迫使為盜,今年剿除,明年劃蕩,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損則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shù),無徒恃平盜之兵。申飭州縣,以惠養(yǎng)元元為意,有違法貪冒者,使諸司各揚其職,無徒按舉小吏以應(yīng)故事,自為文過之地?!痹t獎諭之。
⑤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熹書“克己復(fù)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室?!膘錃{,偽學(xué)②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
①京:耿京,山東濟南人,耿京處于當時已滄陷于金國的山東,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即公元1161年。率眾起又反金。②偽學(xué):朱熹的學(xué)說思想在生前被南宋統(tǒng)治者打壓,被稱為“偽學(xué)”。
10.解釋句中標紅字的意思。
①嘉納之②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③尋知潭州湖南安撫④棄疾雅善長短句
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以”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①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
②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
③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④以惠養(yǎng)元元為意
⑤無徒按舉小吏以應(yīng)故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2.為第②段畫線句斷句。
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
13.翻譯第③段畫線句。
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
14.第④段中辛棄疾的奏疏針對性強,很有說服力,請對此加以分析。
10.①嘉獎②征召③不久④平素、一向
11.A
12.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13.當時虞允文掌管國事,孝宗帝在恢復(fù)中原問題上態(tài)度堅決,辛棄疾乘機談了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的人才,所持的觀點強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納。
14.(1)辛棄疾先從貪吏迫使的角度提出百姓為盜的原因;(2)接著從講求平盜之術(shù)方面,告誡皇上要仁愛百姓;(3)最后從治理違法貪贓者的角度提出方法,要讓各部門盡職盡責。
10.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①“嘉”,嘉獎。句意:嘉獎了他。
②“辟”,征召。句意:朝廷征召(辛棄疾)做江東安撫司參議官。
③“尋”,不久。句意:不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
④“雅”,平素、一向。句意:辛棄疾平時善于寫詞。
1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詞,用。句意:同時用節(jié)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
②介詞,拿、用。句意:我因主帥歸順朝廷的事前來,沒想到發(fā)生變故,拿什么復(fù)命呢?”
③因為。句意:因為朝廷和金主講和剛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議不能實行。
④介詞,把。句意:以仁愛百姓為本。
⑤目的連詞,來。句意:不要只糾舉小官吏來應(yīng)付了事。
①②意思和用法都相同。
故選A。
12.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于是邀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直奔金營,(此時)張安國正與金將飲酒興濃,就當著眾人將他捆綁起來帶走,金將沒追上他們。
“金營”是地點,“安國”是人名,“趨金營”是動賓式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完整,“安國”作后一句主語,中間要斷開。
“縛”的主語是“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不是“安國”,“安國”作“與金將酣飲”的主語,所以在“即”前斷開。
“金將”作“追之不及”的主語,其前要斷開。
1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當”,主持、掌管;“銳意”,態(tài)度堅決;“因”,趁機;“勁直”,強硬而直露;“不為迎合”,被動句,“為”,被,表被動,不被(孝宗帝)采納。
1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據(jù)“夫民為國本,而貪吏迫使為盜,今年剿除,明年劃蕩,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損則折”,意思是:百姓是國家的根本,而貪吏迫使他們?yōu)楸I,今年剿除,明年平滅,就像木頭,日刻月削,不損則折,可見辛棄疾先提出百姓為盜的原因,在于貪吏的迫使。
根據(jù)“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shù),無徒恃平盜之兵。申飭州縣,以惠養(yǎng)元元為意”,意思是:希望陛下認真考慮導(dǎo)致盜賊起事的原因,講求平盜之術(shù),不要只靠用兵鎮(zhèn)壓。告誡州縣,以仁愛百姓為本。可見辛棄疾接著從講求平盜之術(shù)方面,告誡皇上要仁愛百姓,不要只靠用兵鎮(zhèn)壓。
根據(jù)“有違法貪冒者,使諸司各揚其職,無徒按舉小吏以應(yīng)故事,自為文過之地”,意思是:有違法貪贓者,讓各部門盡職盡責,不要只糾舉小官吏應(yīng)付了事,而為自己掩飾過錯??梢娮詈笮翖壖矎闹卫磉`法貪贓者的角度提出方法,讓各部門盡職盡責,才能根治農(nóng)民起義。
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僧義端者,喜談兵,棄疾間與之游。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丐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晚?!贝匾蕴搶嵄几娼饚?,急追獲之。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睏壖矓仄涫讱w報,京益壯之。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召見。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以湖南控帶二廣,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乃奏疏曰:“乞依廣東摧鋒、荊南神勁、福建左翼例,別創(chuàng)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止撥屬三牙、密院,專聽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庶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詔委以規(guī)畫,先以緡錢五萬于廣西買馬五百匹,詔廣西安撫司歲帶買三十匹。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開陳本末,繪圖繳進,上遂釋然。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咸淳間,史館校勘謝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德祐初,枋得請于朝,加贈少師,謚忠敏。
(節(jié)選自《宋史辛棄疾傳》有刪減)
10.下列對文中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B.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C.時虞允文當國/帝銳銳意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D.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以講和/方定議不行/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節(jié)度使,唐代始設(shè)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時,朝廷賜以旌節(jié)而得名。初設(shè)于邊防重鎮(zhèn),唐末內(nèi)地普遍設(shè)置,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
B.建康,是南京市在六朝時期的名稱,是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六代京師之地,因此,后人稱南京為“六朝古都”
C.夷獠,是古代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之稱。古代漢族自稱為華夏,把華夏東、南、西、北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夷、蠻、狄、戎。
D.長短句,古代文體,在宋代以后,是舊體詩詞中詞的別稱,但是在北宋時期,卻是詞的本名:在唐代,長短句還是一個詩體名詞。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棄疾智謀過人,嫉惡如仇。和尚義端是在他說服下投奔耿京的,后來竊取了耿京的大印出逃,辛棄疾預(yù)料到義端必然投奔金帥,成功追殺義端,得到了耿京的肯定。
B.辛棄疾心憂百姓,關(guān)注民生。在擔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時,他認為那里因為風俗頑悍,獠人的騷擾才常常發(fā)生,于是上疏建議籌建飛虎軍,讓獠人望風懾服。
C.辛棄疾忠心國事,執(zhí)行力強。他在中原時就曾勸耿京歸附宋朝,后來在創(chuàng)建飛虎軍時,遭受來自樞密院的阻撓,但辛棄疾反而做得更努力,阻撓者最終沒能改變他。
D.辛棄疾很有文才,詞作悲壯激烈,有《稼軒集》流傳于世。咸淳年間,史館??敝x枋得經(jīng)過辛棄疾墓旁的僧舍時,聽到堂上有大呼的聲音,像是在替辛棄疾鳴不平。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
(2)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枋得乘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
10.B句子大意是:此時虞允文主持國政,皇上下決心恢復(fù)失地,辛棄疾趁機論述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時的人才,其論切中時弊,毫不迎合。因和議剛定,他的建議未被采納。
“銳意恢復(fù)”是“下決心恢復(fù)失地”的意思,不能帶“棄疾”,“棄疾”是“因論南北形勢”的主語,應(yīng)在“棄疾”前斷開,排除A項、C項?!爸v和方定”都是“以”的賓語,表述一個完整的句意,不應(yīng)該斷開,排除D項。
11.C“把華夏東、南、西、北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夷、蠻、狄、戎”錯。應(yīng)是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12.B“他認為那里是因為風俗頑悍,獠人的騷擾才常常發(fā)生”錯誤。原文是“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表明“他認為不只因其風俗頑悍,也是朝廷武備空虛所致”?!伴g”意為“偶爾”,不是“常常”。
13.(1)諫官把他聚斂財物的事報告給皇上,(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讓他在日落時停建。
(2)從黃昏到三更呼叫聲沒有斷。謝枋得手握點燃的蠟燭連夜寫祭文,清早將去祭奠他,祭文一寫成,呼聲就停止。
本題得分點有:(1)聞:報告,讓皇上知道;補充“降”的主語“皇上”“皇帝”;俾:使,讓;住罷:停止,停建。(2)秉燭:拿著點燃的蠟燭,拿著蠟燭;旦:早上,清早;且:將;始:才。
參考譯文: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金主完顏亮死后,中原地區(qū)豪杰紛起抗金。耿京聚兵于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辛棄疾任掌書記,并勸耿京南向歸宋。有一個叫義端的和尚,喜歡談兵事,辛棄疾偶爾與他交往。在辛棄疾投奔耿京后,義端亦率千余人反金,辛棄疾說服他投奔耿京,讓他做了耿京的下屬。一天傍晚義端偷了耿京的大印逃走,耿京大怒,要斬辛棄疾。辛棄疾說:“請容我三日期限,若不把他抓住,再殺我不遲?!毙翖壖泊y義端必把軍中的虛實告訴金帥,就急忙追趕并捕獲了他。義端說“: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力能殺人,希望你別殺我?!毙翖壖矓仄涫谆貭I報告,耿京諒解了他更認為他是壯士。耿京命辛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在建康慰勞軍隊,召見了辛棄疾,高興地接受了耿京的奉表。此時虞允文主持國政,皇上下決心恢復(fù)失地,辛棄疾趁機論述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時的人才,其論切中時弊,毫不迎合。因和議剛定,他的建議未被采納。他升為司農(nóng)寺主簿,出京城任滁州知州。被召為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平素很器重辛棄疾,葉衡入朝為相,極力向朝廷推薦,認為辛棄疾胸懷大志,有遠大謀略。不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因為湖南連接兩廣,與溪峒蠻獠相接,獠人的騷擾偶有發(fā)生,不只因其風俗頑悍,也是朝廷武備空虛所致。于是,辛棄疾上疏說:“希望照廣東摧鋒、荊南神勁、福建左翼軍的樣子,另建一軍,以湖南飛虎為軍名,只隸屬三牙、樞密院,專由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動,這樣,可使夷獠知我軍武威,而望風懾服?!被噬舷略t命辛棄疾籌建飛虎軍,先用五萬緡錢在廣西買五百匹馬,詔令廣西安撫司每年順便買三十匹。當時樞密院中有不樂意這樣做的人,屢次阻撓辛棄疾,(但)辛棄疾反而做得更努力,(阻撓者)最終沒能改變他。諫官彈劾他是在聚斂財物,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讓他在日落時停建。辛棄疾把金字牌藏起,責成監(jiān)辦官,限期一月修成飛虎營柵,違者軍法處治。飛虎營柵如期落成,辛棄疾向朝廷陳述籌建經(jīng)過,并繪上砦柵圖,皇上才解除了誤解。飛虎軍成,雄鎮(zhèn)一方,是長江沿岸各軍之冠。辛棄疾善長寫詞,他的詞悲壯激烈,有《稼軒集》流傳于世。咸淳間,史館校勘謝枋得訪辛棄疾墓旁的僧舍,有痛苦的聲音大呼于堂上,像是替辛棄疾鳴不平,從黃昏到三更呼聲不斷。謝枋得手握著點燃的蠟燭連夜寫祭文,清早將去祭奠他,祭文一寫成,呼聲就停止。德祐年伊始,謝枋得向朝廷請求,朝廷加贈辛棄疾為少師,謚號為“忠敏”。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紹興三十二年,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乾道六年,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燼,井邑凋殘,棄疾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乃創(chuàng)奠枕樓,繁雄館。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カ薦棄疾慷慨有大略。尋知潭州兼湖南安撫。又以湖南控帶二廣,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①間作,豈惟風俗頹悍,抑武備空虛所致。乃復(fù)奏疏曰:“軍政之敝,統(tǒng)率不一,差出占破,略無已時。乞依福建左翼例,別創(chuàng)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止拔屬三牙,密院,專聽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底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痹t委以規(guī)畫。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shù)沮撓之,棄疾行愈カ,卒不能奪。經(jīng)度費鉅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軍成,雄鎮(zhèn)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棄疾嘗同朱熹游武夷山,賦《九曲棹歌》,惠書“克己復(fù)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室。熹歿,偽學(xué)禁方嚴,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棄疾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成淳間,史館??敝x枋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鳴其不平,自昏幕至三鼓不絕聲。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德祐初,枋得請于朝,加贈少師,謚忠敏。
(節(jié)選自《宋史·辛棄疾列傳》)
注:①草竊:草寇。
10.下列對文中斜體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B.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C.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D.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jiān)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
11.下列對文中標紅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井,古代因井設(shè)市,人口集聚的地方常以“井”稱之,如“井邑”“市井”。
B.夷獠是我國古代中央王朝對西南地區(qū)部分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有輕蔑義。
C.長短句,北宋時,其為詞的本名;宋以后,人們多以長短句為詞的別名。
D.謚,即謚號,皇帝謚號多為一字,官員謚號多為兩字,用來概括其生平。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棄疾施政寬緩,關(guān)愛百姓。在滁州任職時,面對滁州因戰(zhàn)火而破敗的景況,他放寬減輕賦稅,招撫逃難的流民,訓(xùn)練民兵,建議軍隊屯田。
B.辛棄疾頗通軍事,建言獻策。他對軍政之弊端有獨到見解,認為應(yīng)該仿照福建左翼軍的例子,創(chuàng)建一支專門由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的軍隊來威懾夷獠。
C.辛棄疾品性剛直,善于謀劃。樞密院中某些人阻撓他建立飛虎軍,他不為所動,這些人最終沒有奪走他的權(quán)力。他善于謀劃,最終建成飛虎軍。
D.辛棄疾結(jié)交名士,重情重義。他曾經(jīng)和朱熹一同游武夷山,朱熹去世后,門生朋友沒有來送葬的,但辛棄疾卻作祭文哭祭朱熹以表述哀傷之情。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
(2)與溪峒蠻獠接連,草竊間作,豈惟風俗頑悍,抑武備空虛所致。
10.A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辛棄疾善于斡旋,事情都能馬上解決。進諫的人把辛棄疾聚斂財富的事上奏給了朝廷,朝廷就下發(fā)了御前金字牌,讓他日落的時候停止工作。辛棄疾接到后把它藏了起來,出去嚴責監(jiān)辦的人,限期一個月建成飛虎營棚,超過期限就要按軍法治罪。“住罷”是固定詞組,意思是“停止”,中間不可斷開,且“棄疾”是“受而藏之”的主語,主語前面斷開,排除CD?!氨O(jiān)辦者”是“出責”的賓語,動賓之間不可斷開,排除B。故選A。
11.D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D.“皇帝謚號多為一字,官員謚號多為兩字”錯誤?;实壑u號和官員謚號之間沒有這種區(qū)別。謚號多為評價性文字,或一兩字,或二十余字,字數(shù)不定。故選D。
12.C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這些人最終沒有奪走他的權(quán)力”錯誤。“奪”意為“改變”。“卒不能奪”意為“最終不能改變辛棄疾的想法”,不是最終沒有奪走他的權(quán)力,選項曲解實詞意思。故選C。
13.(1)留守葉衡一向看重他,葉衡入朝任宰相,竭力推薦辛棄疾為人剛直不阿,有遠大謀略。(2)(湖南)與溪峒蠻獠相連,草寇時常出現(xiàn),不僅是風俗頑劣剽悍,也是武備空虛造成的。
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雅”,平素、一向;“入相”,入朝任宰相;“大略”,遠大的謀略。(2)“間”,時常;“頑悍”,頑劣剽悍;“抑”,而且(也是)。
辛棄疾,字幼安,是山東歷城人。紹興三十二年,宋高宗在建康犒勞軍隊。召見他,贊許并接納了他。乾道六年,(辛棄疾)改任司農(nóng)寺主薄,出任滁州知州。滁州遭戰(zhàn)火毀壞嚴重,井邑破敗,辛棄疾放寬并減輕賦稅,招撫逃難流散的百姓,訓(xùn)練民兵,建議軍隊屯田并創(chuàng)立了英枕樓、繁雄館。朝廷征召(辛棄疾)做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一向看重他,葉衡入朝任宰相,竭力推薦辛棄疾,辛棄疾為人剛直不阿,有遠大謀略。不久,辛棄疾擔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又因為湖南連著兩廣,與溪峒蠻獠相連,草寇時常出現(xiàn),不僅是風俗頹劣剽悍,也是武備空虛造成的。于是(辛棄疾)就上奏折說:“軍事行政的弊端在于統(tǒng)領(lǐng)不致,差遣兵士攻城掠地,一點兒也沒有停息的時候。請依照福建左翼軍的例子,另創(chuàng)建一支軍隊,用湖南飛虎做名字,只隸屬于三牙、樞密院,專門聽從帥臣節(jié)制調(diào)度,或許能讓蠻夷獠民知道軍威,望風懼怕降服?!被实巯略t委任他進行規(guī)劃。當時樞密院有不愿做這件事的便屢次膽撓他,辛棄疾干得反而更加賣力,最終不能改變他的想法。(雖然)各種費用上萬計,(但)辛棄疾善于斡旋,事情都能馬上解決。進諫的人把辛棄疾聚斂財富的事上奏給了朝廷,朝廷就下發(fā)了御前金字牌,讓他日落的時候停止工作。辛棄疾接到后把它藏了起來,出去嚴責監(jiān)辦的人,限期一個月建成飛虎營柵,超過期限就要按軍法治罪,飛虎營柵如期落成。軍隊建成,雄鎮(zhèn)一方,是江上各部隊中最好的一支。辛棄疾為人豪爽,崇尚氣節(jié),能識別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內(nèi)名士。辛棄疾曾和朱惠游歷武夷山,做賦《九曲棹歌》。朱熹寫“克己復(fù)禮”“鳳興夜寐”為他的兩座齋室題字。朱惠死時,偽學(xué)正遭禁止,以至門生故日沒有為他送葬的。辛棄疾寫祭文去哭他說:“永垂不朽的,是你世世代代流傳下去的名聲。誰說你死了,你令人敬畏,仍然像活著一樣!”辛棄疾一向擅長作詞,他寫的詞風格悲壯激烈,有《稼軒集》流傳于世。成淳年間,史館??敝x枋得路過辛棄疾墓旁的廟宇,聽到有急促的聲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替辛棄疾鳴發(fā)心中的不平,從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謝枋得點著蠟燭寫文章,準備天亮祭祀辛棄疾,文章寫成聲音才停止。德祐初年,謝枋得向朝廷請示,朝廷加贈辛棄疾為少師,謚號忠敏。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少師蔡伯堅,與黨懷英同學(xué),號辛、黨。始筮仕,決以蓍,懷英遇“坎”,因留事金,棄疾得“離”,遂決意南歸。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jié)度使,節(jié)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僧義端者,喜談兵,棄疾間與之游。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丐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晚?!贝匾蕴搶嵄几娼饚洠弊帆@之。義端曰:“我識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殺人,幸勿殺我?!睏壖矓仄涫讱w報,京益壯之。
紹興三十二年,京令棄疾奉表歸宋,高宗勞師建康,召見,嘉納之,授承務(wù)郎、天平節(jié)度掌書記,并以節(jié)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邵進已殺京降金,棄疾還至海州,與眾謀曰:“我緣主帥來歸朝,不期事變,何以復(fù)命?”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安國于市。棄疾時年二十三。
時虞允文當國,帝銳意恢復(fù),棄疾因論南北形勢及三國、晉、漢人才,持論勁直,不為迎合。作《九議》并《應(yīng)問》三篇、《美芹十論》獻于朝,言逆順之理,消長之勢,技之長短,地之要害,甚備。以講和方定,議不行。遷司農(nóng)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燼,井邑凋殘,棄疾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乃創(chuàng)奠枕樓、繁雄館。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薦棄疾慷慨有大略。棄疾豪爽尚氣節(jié),識拔英俊,所交多海內(nèi)知名士。嘗謂:“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北方之人,養(yǎng)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無甚富甚貧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農(nóng),而兼并之患興,貧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軒。棄疾雅善長短句,悲壯激烈,有《稼軒集》行世。
(選自《宋史·辛棄疾傳》,有刪節(jié))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B.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C.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D.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余/說下之/使隸京/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
11.下列對文中標紅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古代男子20歲成人時舉行加冠禮取字,以表示對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稱呼。如蘇武字子卿,張衡字平子。
B.紹興,是宋高宗的年號,取“紹祚中興”之義。年號是古代常用的紀年方式,如《張衡傳》中永元、陽嘉、順帝等。
C.筮,古代用蓍草的莖占卦的一種活動。古人將做官時會占卜問吉兇,故后也稱剛做官為“筮仕”,《氓》中“爾卜爾筮”為成婚前問吉兇。
D.辟,征辟制是自漢代推行的自上而下的選拔官吏制度,皇帝征召稱“征”,公府征召稱“辟”。如《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單位司機合同協(xié)議書
- 總結(jié)工程法規(guī)考試中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經(jīng)濟法概論復(fù)習關(guān)鍵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追溯體系技術(shù)創(chuàng)新與應(yīng)用研究報告
- 財務(wù)合規(guī)的重要性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纏繞玻璃鋼軟水罐體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工程法規(guī)考試知識重難點的分析與對策試題及答案
- 《大學(xué)生數(shù)字素養(yǎng)》各章習題及答案 第1-6章
- 2025至2030年中國卡通動物傘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會計實務(wù)考試知識點回顧試題及答案
- 1-059-職業(yè)技能鑒定指導(dǎo)書-繼電保護(第二版)11-059職業(yè)技能鑒定指導(dǎo)書職業(yè)標準試題庫
- 【寧波年報】2022年寧波房地產(chǎn)市場年報
- 運輸供應(yīng)商年度評價表
- 2023年海南省財金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北京中考英語詞匯表(1600詞匯)
- 超市消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shè)計
- 封樣管理規(guī)定
- 黃腐酸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于立項備案
- 管理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 自動旋轉(zhuǎn)門PLC控制
- 電影場記表(雙機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