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全國獲獎 市賽一等獎_第1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全國獲獎 市賽一等獎_第2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全國獲獎 市賽一等獎_第3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全國獲獎 市賽一等獎_第4頁
初中八年級歷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全國獲獎 市賽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一頁,共三十二頁。1842年《南京條約》第二頁,共三十二頁。1895年《馬關條約》第三頁,共三十二頁。19世紀末(甲午戰(zhàn)后)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第四頁,共三十二頁。1901年《辛丑條約》第五頁,共三十二頁。1915年袁世凱“二十一條”第六頁,共三十二頁。舊中國的外交被動接受不平等外交屈辱的外交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第七頁,共三十二頁。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毛澤東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第八頁,共三十二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針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關系,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系使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獨立自主清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特權,鞏固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為我國與世界各國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系奠定了基礎鑒于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使新中國在保衛(wèi)人民勝利成果、保衛(wèi)和平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致于孤立方針含義意義推倒舊的,建立新的.聯蘇抗美第九頁,共三十二頁。建國前:建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軍事落后主權不獨立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人民當家做主民族獨立解放領土不再完整經濟落后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第十頁,共三十二頁。社會主義陣營資本主義陣營美國······蘇聯中國······冷戰(zhàn)對峙亞非國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形成對峙,冷戰(zhàn)形成(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第十一頁,共三十二頁。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禁運敵視新中國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中國建交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蘇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與中國建交第十二頁,共三十二頁。第十三頁,共三十二頁。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四頁,共三十二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953年底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時間首次提出第十五頁,共三十二頁。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第十六頁,共三十二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第十七頁,共三十二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地位與影響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第十八頁,共三十二頁。加強與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會議名稱召開時間參加國家中國提出的方針影響與意義召開地點萬隆會議1955年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印度尼西亞萬隆“求同存異”第十九頁,共三十二頁。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爭取和保障民族獨立加強亞非國家的經濟和文化合作倡導和平共處、促進和平與國際安全召開會議的原因及目的第二十頁,共三十二頁。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發(fā)言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二頁。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的,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求同存異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二頁。萬隆精神體現了亞非人民為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而團結合作、共同斗爭的崇高思想和愿望。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二頁。日內瓦會議召開時間中國身份影響及意義召開地點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會議會議為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打開新中國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貢獻。瑞士日內瓦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二頁。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歷史背景2、提出時間3、內容4、意義二、經加強與亞非國家團結合作1、萬隆會議召開時間:2、提出的方針:3、意義:知識回顧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二頁。1、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是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D“求同存異”的方針2、新中國成立后,率先與我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A美國B印度C蘇聯D蒙古挑戰(zhàn)自我AC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二頁。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最早提出這五項原則的中國領導人是().A朱德B毛澤東C陳毅D周恩來4、20世紀50年代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上,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之間的矛盾、分歧,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請問這次會議是()。A開羅會議B日內瓦會議C萬隆會議D26屆聯大DC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二頁。5、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首次提出是在A、1953年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B、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時C、1954年日內瓦會議D、1955年萬隆會議A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二頁。6、在萬隆會議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這里的“同”包括:(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經歷(2)維護民族獨立,發(fā)展民族經濟的共同要求(3)相同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4)保衛(wèi)和平的共同的愿望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二頁。7、關于萬隆會議不正確的說法是A、周恩來出席了會議B、中國代表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C、會議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D、會議促進了歐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D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什么?它對推動國際關系發(fā)展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三十頁,共三十二頁。謝謝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二頁。內容總結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世紀末(甲午戰(zhàn)后)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1915年袁世凱“二十一條”。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關系,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系。使新中國在保衛(wèi)人民勝利成果、保衛(wèi)和平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致于孤立。推倒舊的,建立新的.。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