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濟寧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質量檢測高二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案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人生價值論,它注重精神蘊涵的指導作用,重視人文思想的建構。人文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存方式的精神形態(tài),它不僅體現(xiàn)著人類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且體現(xiàn)著民族特有的價值關懷和時代屬性。生命意識是中國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標志。中國古典詩歌既有對時光流逝、生命短暫的詠嘆,也有對世事飄忽、功名蹉跎的感慨,更有對人格理想、功業(yè)抱負的抒發(fā)。這種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識與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滲透到懷古詩、飲酒詩、山水詩等詩歌類型中,形成鮮明的中華人文精神特色。作為一種人文精神的中國古代生命意識,它不僅眷戀于個體生命獨特的存在和完滿,而且善于發(fā)掘個體生命渾融于人類群體中的價值和意義。詩人屈原曾在《離騷》中寫道“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老冉冉其將至,恐修名之不立”,可見他的生命意識是多么地細敏和真切,但這種感覺給他帶來的,決不僅僅是無可奈何的縷縷憂傷,而更多的浸透著珍惜時光、熱愛生命的積極進取精神,也就是通過人格的自我完善來達到永恒的生命境界,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的急切心情。中國古代詩人總有一種悲天憫人之心,他們的憂患早已從個人的生死窮達擴展到對民生疾苦的人文關懷和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憂患意識是指人們從憂患境遇的困擾中體驗到人性的尊嚴和偉大及其人之為人的價值,并進而提升主體人格和精神境界,以自身內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憂患的心態(tài)。繼《詩經(jīng)》《離騷》之后,表現(xiàn)種種憂患心理,成為詩人、文學家創(chuàng)作的一個永恒的主題。這種憂患心理包括對人生悲劇境遇、民生疾病痛苦以及國家前途命運等種種憂患,其中既有詩人們對于個體在生存發(fā)展過程中陷入困境時的自我關懷,也有基于無限的悲天憫人的同情之心的群體關懷,更有一種關注國家、民族命運,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自覺意識,從而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詩歌濃郁的現(xiàn)世情懷和高尚的人文精神。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基礎上的,強調人與自然、社會、萬物協(xié)調和諧的和合精神,博大寬厚的包容精神等。無論是儒家或道家,都持有“天人合一”的觀念,認為自然與人本來就是不可分離的統(tǒng)一體,追求、體驗人與自然契合無間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狀態(tài)。這種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人文精神深處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詩歌中的表現(xiàn)就是客體自然和主體人的內在精神融為一體,往往泛化為對“物”與“人”的一種深切的人文關懷。中國古典詩歌,作為華夏祖先精神追求、情感體驗和生存方式的重要表現(xiàn)手段,無疑也就深深地烙上了這種民胞物與、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色彩。

(摘編自魏瑾《中國古典詩歌的人文精神探析》)材料二:自五四以來,中國詩歌從古典逐漸走向現(xiàn)代,新詩也由此誕生。經(jīng)過艱難探索,新詩經(jīng)歷了一個逐漸發(fā)展成熟的過程。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新詩存在的根基還是其經(jīng)濟基礎。所以,新詩必然還是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這也是新詩的現(xiàn)實來源。因此,中國現(xiàn)代詩人艾青在其《詩論》中提出:“我們的詩神是駕著純金的三輪馬車,在生活的曠野上馳騁的”,“那三個輪子,閃射著同等的光芒,以同樣莊嚴的隆隆聲震響著的,就是真、善、美。”真、善、美是統(tǒng)一在先進人類共同意志里的三種表現(xiàn),詩必須是它們之間最好的聯(lián)系。真是我們對于世界的認識,它給予我們對于未來的信賴。善是社會的功利性,善的批判以人民的利益為準則。沒有離開特定范疇的人性的美,美是依附于先進人類向上生活的外形。“真、善、美”作為藝術的根本標準,歸結點皆在于“美”,以美感提供給人精神享受,從而陶冶人的情操,實現(xiàn)人的自我提升,這是詩歌藝術的標準,同時也是詩歌人文主義精神之所在。五四時期,俞平伯在《詩的進化的還原論》中提出:“詩是人生的表現(xiàn),并且是人生向善的表現(xiàn)。詩的效用在傳達人間的真摯、自然,而且普遍的情感,而結合人與人的正當關系?!痹谶@一時期,無論是新詩理論建設還是創(chuàng)作中對“真、善、美”的強調使新詩所生成的人文主義精神具有普適性的意義。因此,建構并高揚人文主義精神,走出小我,進入時代和社會是新詩在精神重塑方面需要努力的路徑。中國新詩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傳統(tǒng),而這也正是中國新詩之“新”的精神特質。從這一層面而言,中國新詩具有重構人文主義精神的可能性。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自然給予無限的深情,并用一種藝術的眼光來看待人生詩歌。”只有讓人文主義精神真正走入詩歌創(chuàng)作,又走出詩歌作品,進而走進民眾的現(xiàn)實生活,新詩重構的人文主義精神才能隨時代生活的演進而不斷更新、不斷活泛,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要讓新詩所重構的人文主義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除了“讀經(jīng)典”的模式,還強調這一詩歌精神進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使百姓能夠詩意地棲居。做一個具有人文主義精神的詩人,并以這種精神介入對時代、社會的書寫只是新詩人文主義精神重構的路徑。文化的實質是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藝術樣式,如何通過詩歌中所投射出的人文主義精神浸染民眾的心靈,讓民眾詩意地棲居才是重構的旨歸點。(摘編自席阿妮《困境與突圍——中國新詩人文主義精神的重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滲透在中國古代多種詩歌類型中的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識和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形成鮮明的中華人文精神特色。B.人文精神體現(xiàn)著民族的時代屬性,眷戀個體生命獨特的存在和完滿,發(fā)掘個體生命在人類群體中的價值和意義。C.中國新詩之“新”的精神特質是其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傳統(tǒng),這使得中國新詩具有重構人文主義精神的可能性。D.新詩人文主義精神進入百姓生活,讓百姓詩意地棲居,這樣新詩所重構的人文主義精神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代詩人有一種悲天憫人之心,他們不再憂患個人的生死窮達,而是關注民生疾苦、國家和民族命運。B.新詩經(jīng)歷了一個逐漸發(fā)展成熟的過程,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其存在的根基和現(xiàn)實來源是經(jīng)濟基礎。C.新詩生成的人文主義精神具有普適性的意義,在于其理論建設和創(chuàng)作中對“真、善、美”的強調。D.只要走入詩歌創(chuàng)作,走出詩歌作品,走進現(xiàn)實生活,新詩重構的人文主義精神就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材料一提及的“生命意識”觀點的一項是(3分)A.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白居易《賣炭翁》)B.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王國維《蝶戀花》)C.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D.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4.材料二中引用艾青、林語堂的話,分別論證了什么觀點?請簡要分析。(4分)5.結合材料一,談談如何重構中國新詩的人文主義精神。(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我生命中的一條河梅

潔我始終認為,在人類的故園,河流永遠是最母性最陰柔最祥靜的風景。我精神中的河流情結告訴我——無論我怎樣漂泊,最終我總會找到家園。我相信我的生命里有一條河在天長地久地流淌……在鄂西北我誕生的那座具有三千年古老文明的小城腳下,有一條大河——漢水。漢水被鮮明地標示在中國地圖上,是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據(jù)證,它是中國目前唯一沒有被污染的大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就是引這條江的水解救中原、華北和北京的水危機的。漢水攜帶著遙遠的神秘,千秋萬代地向我誕生的小城飄逸而來,然后極女性地把小城團團圍住,小城呈半島狀依偎在漢水的逶迤與潤澤之中。我在河邊長大。真與美、善與想象在河邊長大。“媽,大河從哪兒流來?它又流向哪去?”望著迎面飄來又遠遠飄去的江水我問母親。我想,從那時起,一個純情女孩就一直站在江邊,憂傷地諦聽來自河流的一種秘語——無論后來她離那條河有多么遙遠……小時候,我常和男孩子一起在夏天的大水過后,到沙灘上挖“浪柴”?!袄瞬瘛笔前l(fā)大水時,從上游沖擊下來的樹枝、樹根,樹皮已被咆哮的江水剝離殆盡,只剩下光膩的、長短粗細不一的內桿,被一堆一堆地掩埋在淤積的沙灘里。到河灘挖“浪柴”的記憶至今都是幸福而快樂的——盡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種勞作。只要你向河灘的隆起部位走去,幾鋤挖下去,你便會發(fā)現(xiàn)成堆的“浪柴”,一窩一窩的柴棍兒黑壓壓草蟲般擠簇在一起。這時,你的驚喜不亞于發(fā)現(xiàn)了一室一窟的寶藏。你的收獲少則幾簍幾筐,多則一船兩船!小城里的男娃女娃扛著挖鋤、背簍、口袋向河灘走來,他們在十分純情的童年里便開始享有如同淘金者一般的執(zhí)著和驚喜。黃昏,挖“浪柴”的孩子們在河灘上翻筋斗……一個頭發(fā)、耳朵、臉上都掛滿了沙粒的小女孩仰躺在沙灘上,她把腳丫翹得老高。腳趾上的沙粒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她總愛一個人這樣仰躺著,望著腳趾上閃閃發(fā)光的石英質沙粒出神。小女孩在想什么呢?她自己也不清楚。河灘廣闊而細膩,母膚一般;河水已恢復了往日的安祥與寧靜,夕陽的光輝輻射在河水上,河面像撒滿了金子……纖夫們“吭唷”著沿河灘匍匐而來,他們腳手撐地,身體蜷縮在陽光下,隆起的脊背在小女孩憂郁的目光中漆黑發(fā)亮,有血紅色反光。有時,小女孩好奇地踩踏著纖夫們深深的大腳窩沿河行走,小腳丫復大腳丫,小女孩追隨到很遠……許多年我都在想,一個女人后來與那條河的戀情以及她一生的艱辛與夢想,興許從那時起,就蘊藏在她腳趾上閃閃發(fā)光的沙粒上,抑或是河灘上“小腳丫復大腳丫”的寓言般的追隨里了。當然,童年很快樂的另一件事出現(xiàn)在五月。五月有一個盛大的祭典在江邊舉行,那是一個節(jié)日。節(jié)日里,我們胸前掛著母親親手縫制的好看的絲線香包,香包里裝著清香的草艾,耳根涂抹著摻了“雄黃”藥的酒液,然后牽拉著母親的衣襟,到江邊參加祭典。母親說,江水下邊有一個好人,他死了。祭典死了的,修善活著的……那時,我不懂母親的話。我們和母親擠在人群里,而我們的目光總是很努力地在人頭攢動、千舢競渡的江面尋找我們的父親——我們的父親每年都是這個祭典節(jié)日里很活躍很光榮的一員——他總是很健美很生命地從幾百米寬的江面第一個泅渡到江的對岸。但我們的父親最終沒能從他生命的此岸泅渡到他生命的彼岸便猝然消失了。此后,在故鄉(xiāng)的江邊,我目睹了一種人類的苦難,目睹了生命的驚懼和毀滅,目睹了命運的猝然倒下,目睹了生離死別、家破人散。我用一顆孩童的心體驗著破碎、孤獨、死亡和“滅頂之災”……如果那條天長地久的大江沒有浮載了又水葬了我的親人,如果我的童年在那條江邊沒有把人生的全部模擬完畢,我不會走向文學;如果我的目光總是充滿驚懼,如果我的心靈永遠被苦痛蹂躪,如果漫長的受難最終沒有復生、復生之后沒有突然地離去,我不會走向文學;如果幸福和苦難沒有輪回,如果天堂和地獄沒有接納靈魂的善惡之分,我也不會走向文學。是的,江邊曾經(jīng)發(fā)生的和以后永遠離別的都成為糾纏我一生一世的情結。如果說,文學創(chuàng)作之前我有什么準備,我是不是可以說,是上蒼恩賜了一條遠遠向我流來又遠遠離我而去的大江,以及江邊的站立和倒下,江邊悲風徐徐的前行和故去……(有刪改)文本二:漢水被稱為“中國的多瑙河”,在離開這條母親河幾十年之后,著名作家梅潔把她的思念和熱愛融進河水,在作家深情美麗而又厚重的文字里,照映著經(jīng)歷了那個年代的人的生命印記。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展開內心的傾訴,用文學與她所處的世界對話。當她把傷逝、哀怨、孤獨與向往,困惑不安的心靈,凝聚已久的渴望與夢想,以及對生命與美的虔誠和膜拜,用文學的方式帶給這個世界時,她發(fā)現(xiàn)在她精神的故園里,始終流淌著故鄉(xiāng)那條大江?。ㄕ幾躁愋?、萬林《梅潔:漢水女兒與她的心靈故園》)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出生在鄂西北一個古老的小城,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繞城而過,不過后來作者離開了那里。B.到河邊挖“浪柴”會有發(fā)現(xiàn)寶藏般的驚喜,盡管十分辛苦,但在作者的記憶中卻是幸??鞓返摹.小女孩“小腳丫復大腳丫”的好奇行為,無意間寓示著她將走向遠方,但會像纖夫們一樣辛勞。D.文中記述的五月盛大的祭典指的是民間風俗端午祭,而母親所說“江水下邊有一個好人”是指屈原。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寫漢水“極女性地”圍著小城,而小城“依偎”在漢水懷抱中,非常傳神地表現(xiàn)了漢水母親河的特性。B.“真與美、善與想象在河邊長大”運用了擬人手法,緊承“我在河邊長大”,顯得既貼切又自然。C.作者用“很生命”這樣的特殊表達展現(xiàn)父親的生命活力,與后文父親猝然而逝形成對比,強化了情感。D.三個“如果……”句均單獨成段,但前兩句句末卻未使用句號而使用了分號,意在強調文學的重要性。8.與文章整體上采用第一人稱“我”不同的是,中間有幾段采用了第三人稱“她(小女孩)”,有何用意?(4分)9.“情結”是指深藏于心底的感情。請結合兩個文本,分析探究“河流情結”對作者有著怎樣的影響。(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孔某窮于蔡、陳之間,藜羹不糂①。十日,子路為烹豚,孔某不問肉之所由來而食;褫人衣以酤酒,孔某不問酒之所由來而飲。哀公迎孔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進,請曰:“何其與陳、蔡反也?”孔某曰:“來,吾語汝。曩與汝為茍生,今與汝為茍義?!狈蝠嚰s,則不辭妄取以活身;贏飽,則偽行以自飾。污邪詐偽,孰大于此?(節(jié)選自《墨子·非儒》)材料二: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于室。顏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于魯,削跡于衛(wèi),伐樹于宋②,窮于商周,圍于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嘆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語之?!弊勇纷迂暼?。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孔子削然③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④執(zhí)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惫胖玫勒?,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

(節(jié)選自《莊子·讓王》)〔注〕①糂:米粒

②削跡于衛(wèi),伐樹于宋:孔子曾游于衛(wèi),衛(wèi)人因憎惡他而鏟除了他留下的形跡;孔子曾游于宋,在一棵大樹下與門人講學,桓魋因憎惡孔子而砍掉了那棵大樹。③削然:安然的樣子。④扢然:興奮、喜悅的樣子。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今丘抱仁義之道A以遭B亂世之患C其何窮D之為E故內省F而不窮于道G臨難H而不失其德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豚,指小豬。與《齊桓晉文之事》一文中“雞豚狗彘之畜”的“豚”意義相同。B.逐,指被驅逐。《阿房宮賦》中“函谷舉”的“舉”表示被攻占,兩者用法相同。C.藉,欺凌。與《諫逐客書》一文中的“藉寇兵而赍盜糧”的“藉”意義相同。D.干,指盾牌,是一種護身武器,與現(xiàn)在所說的“干戈相見”中的“干”意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孔子與弟子面對陳蔡之困不講禮儀是為了求義,而面對魯哀公的召見,孔子遵循禮儀是為了求生。B.孔子輾轉于多國,不被接受遭到冷遇,卻彈琴吟唱,不曾中斷,子路、子貢認為孔子不懂得羞恥。C.孔子否定了子路的觀點,認為這說法很奇怪,君子通達于道叫做通達,不能通達于道叫做走投無路。D.孔子認為面對危難,自己并沒有喪失德行,猶如嚴寒到來,霜雪降臨之時,松柏仍然郁郁蔥蔥。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饑約,則不辭妄取以活身;贏飽,則偽行以自飾。(4分)(2)所樂非窮通也,道德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4分)14.材料二中,孔子用三段論的推理方式反駁了子路“如此者可謂窮矣!”的觀點,請分別說出孔子推理過程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歌風臺汪元量[注]百尺荒臺禾黍悲,沈思往事似輪飛。

洛中車駕秦皇去,沛上風云漢帝歸。

鷹入塞榆沖雁陣,鶻穿城樹破鴉圍。

東徐多少英雄恨,留與行人歌是非。[注]

汪元量,南宋末詩人,其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面對百尺荒臺,頓生破敗廢圯之悲,不禁想起如車輪般飛逝的往事。B.詩人借用“秦皇”“漢帝”的歷史典故,表達了對他們的仰慕之情。C.老鷹沖破雁陣、鶻鳥穿透鴉圍,借此展現(xiàn)了歷史人物建功立業(yè)的場面。D.詩人憑今吊古,感懷歷史,看似抒黍離之悲慨,實為傾吐胸中之塊壘。16.南宋畫家李玨稱說汪元量“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艱關愁嘆之狀,備見于詩”,結合本詩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十二章》中,孔子認為:君子不應追求物質享受,而應“__________,_________”,才稱得上好學。(2)李白在《將進酒》中以三國時的曹植歡飲為例勸友人盡情飲酒的詩句是:

,

。(3)《春江花月夜》中,寫游子與思婦通過互相望月來表達思念之情和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我們當時的班主任杜老師是個能人,他把一顆顆吸去蛋清蛋黃的雞蛋殼涂抹成鮮艷的什么水果,高高

A

在荊棘枝上,照得我們單調的心靈有光有色。就是這個杜老師,一次在課堂上說,希望我們的同學們中間將來也能出現(xiàn)一兩個作家。后來,杜老師倡導我們班辦起了壁報,并不斷督催我們寫文章。延安的夏天有時酷熱難當,但是已成廢墟的中央大禮堂涼風習習。那兒四壁高如懸崖,空空的頂上是天和云彩;里面長滿了蒿草,時有麻雀和燕子啼鳴著飛來飛去。我常和同學鉆進大禮堂,隨手搬幾塊磚坐下,分頭寫作或是一起討論。有時螞蚱還會猛地跳到我們的懷里,仿佛也想說點什么。許多草是開了花的,有的上面還顫著霧般的蜂翅,愈顯得詩意和浪漫。不久我們的稿子

B

地在《延安報》上發(fā)表出來了,有報導,有短文,也有詩歌和快板。越過我們的當年向前看去——許多著名文學家都曾是楊家?guī)X的???;許多秧歌隊都曾在楊家?guī)X鬧得

C

;《白毛女》的首演地也是楊家?guī)X。楊家?guī)X有著厚重的藝術積淀,那積淀無形中在我當年稚嫩的細胞里蠕動和發(fā)散。18.請按照要求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脑~語。(3分)A處填入一個動詞

B處填入一個成語

C處填入一個成語

19.與文中劃波浪線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B.誰料竟會落在“三道頭”之類的手里的呢,這豈不冤枉!C.那鑼鼓就叮叮咣咣地鬧臺,似乎整個世界要天翻地覆了。D.他們一窩蜂地搶一般地盛了一碗,……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門口。20.第四段的首句使用了“我們”一詞,而尾句使用的是“我”,這樣有什么表達效果?(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進入冬季,氣溫降低,近期包括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細菌感染等多種類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所增加。①據(jù)國家流感中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②我國各地正逐漸進入流感流行,③目前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H3N2亞型為主。肺炎支原體是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以發(fā)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在起病時表現(xiàn)為劇烈、陣發(fā)性、刺激性的干咳,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與往年相比,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呈低齡化趨勢,但病情沒有明顯加重。近期,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支原體用藥三件套: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等支原體感染診療建議,

A

?這三種藥物選擇有一定的道理,但每個孩子病情不同,

B

,擅自使用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還是要在醫(y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用藥。另外,還要注意

C

,減少感染的風險,例如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衛(wèi)生,勤洗手;保持家庭的環(huán)境清潔,室內定期開窗通風,家庭成員在護理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時候要注意佩戴口罩。2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2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停在港口的小船最安全,但這不是造船的目的;船更享受激起一個個浪花,越過一道道灣,沿著燈塔的方向,靠近光,成為光,散發(fā)光。這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質量檢測高二語文參考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1.B(B項偷換概念,原文“眷戀個體生命獨特的存在和完滿,發(fā)掘個體生命在人類群體中的價值和意義”是“中國古代生命意識”,而不是“人文精神”)2.C(A項范圍縮小,原文“他們的憂患早從個人的生死窮達擴展到對民生疾苦的人文關懷和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B項強加關系,“新詩現(xiàn)實來源”應是社會生活;D項由原來的必要條件復句改進了充分條件復句,不恰當。原文“只有讓人文主義精神真正走入詩歌創(chuàng)作,又走出詩歌作品,進而走進民眾的現(xiàn)實生活,新詩重構的人文主義精神,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A(A項體現(xiàn)了材料一所說的“憂患意識”的觀念)4.①引用艾青的話,論證了新詩是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詩歌創(chuàng)作中對“真、善、美”的強調。②引用林語堂的話,論證了中國新詩具有人文主義精神傳統(tǒng)。(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5.重構中國新詩的人文主義精神①要有生命意識與生命精神。生命意識與生命精神形成鮮明的中華人文精神特色。②要有憂患意識與悲憫情懷。把個人的生死窮達擴展到對民生疾苦的人文關懷和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③要有民胞物與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和合精神和包容精神,體現(xiàn)人文關懷。(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6.C(說法過于絕對,原文表述的只是一種可能)7.D(作者強調了走向文學的原因,而不是強調文學的重要性)8.①作者從旁觀者的視角追憶童年,意在反思童年經(jīng)歷對自己一生的影響;②通過視角的轉換豐富文章的表現(xiàn)手段,使行文富于變化。(4分。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9.①作者從小生長在漢水邊,對河水的戀情伴隨著作者的一生;②作者在漢水邊見證了親人的生離死別和眾多人類的苦難,促使她最終走上文學之路;③作者用文學的形式與世界對話時,始終把漢水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6分。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10.CEG11.C(《諫逐客書》中的“藉”同“借”)12.A(陳蔡之困,孔子不講禮儀是為了求生;哀公召見,孔子遵循禮儀是為了求義)13.(1)在饑餓困窘時,不拒絕隨意取得,使自己活下來;飽食有余,卻用虛偽的行為來粉飾自己。(饑約:饑餓困窘;活身,使自己活下來;贏飽:滿飽,飽食有余。前面三者各1分,句意1分)(2)(古時得道的人)快樂的原因不在于困厄與通達,道德存留于心中,那么困厄與通達就好像寒與暑、風與雨那樣有次序。(所樂:快樂的原因;窮通:困厄通達;序:次序。前面三者各1分,句意1分)14.大前提:“通”與“窮”是由道決定的。小前提:我在遭遇亂世、面臨危難時沒有失去“道”和“德”。結論:陳蔡之隘對我來說不是窮。15.B(頷聯(lián)并未對“秦皇”“漢帝”產(chǎn)生仰慕之情,而是感嘆朝代的更迭、時代變遷)16.①標志著漢朝曾經(jīng)的榮光和輝煌的大風臺變得破敗荒涼,讓人感受到山河破碎的“禾黍之悲”和國破家亡的傷痛;②曾經(jīng)威震一時的秦皇、漢帝都已成為歷史陳跡,引發(fā)了詩人對時代更替、故國不再的慨嘆;③這種國家淪亡、報國無門的憂愁憂思借助眼前之景和歷史典故表現(xiàn)出來,更顯曲折迂回、委婉含蓄。(6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17.(1)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2)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3)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6分,每句1分。錯1字該句不得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8.A處:懸掛

B處:接二連三

C處:熱火朝天

(共3分,每處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語境也可得分)19.D(比喻。A項無修辭手法,B項使用了借代,C項使用了夸張)20.

用“我們”一詞,可以承接上文對當年和同學一起初學寫作的回憶,體現(xiàn)了作者身處革命大家庭的自豪感和樂觀精神。使用“我”則特別強調了楊家?guī)X的藝術積淀對自己的影響,突出了“我”對當年生活的深厚情感。(共4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21.①句式雜糅,去掉“據(jù)”或“顯示”;②成分殘缺,在“流行”后面加上“季節(jié)”。(4分)22.A患者可以據(jù)此自行用藥嗎B所需藥物也不一樣

C要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每答對一處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字數(shù)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停在港口的小船最安全,但這不是造船的目的;船更享受激起一個個浪花,越過一道道灣,沿著燈塔的方向,靠近光,成為光,散發(fā)光。這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駛向未知的航程——小船的啟示在寧靜的港口,小船靜靜地停泊,享受著安逸與平靜。然而,這并非它的初衷,也非它的歸宿。小船的使命在于揚帆起航,穿越風浪,探索未知的海洋。正如那句膾炙人口的話所說:“停在港口的小船最安全,但這不是造船的目的;船更享受激起一個個浪花,越過一道道灣,沿著燈塔的方向,靠近光,成為光,散發(fā)光?!毙〈暮匠蹋笳髦松穆贸?。我們每個人都有一艘屬于自己的“小船”,或是理想,或是信念,或是熱愛。我們的使命并非安逸地停留在安全的港口,而是勇敢地駛向未知的海域,挑戰(zh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面對挑戰(zhàn),我們需要勇氣。正如小船勇敢地穿越風浪,我們也必須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只有那些敢于挑戰(zhàn)自我,勇往直前的人,才能越過一道道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正如古人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蔽覀円袥Q心,有毅力,去征服生活中的每一個難關。同時,我們還需要智慧。在航行過程中,小船需要巧妙地避開暗礁,避開危險。同樣,我們也需要用智慧去解決問題,去應對挑戰(zhàn)。智慧使我們在面對困境時,能夠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從而順利地度過難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