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學案第5單元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_第1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學案第5單元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_第2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學案第5單元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_第3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學案第5單元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_第4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學案第5單元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標解讀時空坐標1.從史料實證的角度了解亞歷山大遠征、蒙古西征的事實。2.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理解上述戰(zhàn)爭對文化產生的消極影響和客觀上的進步作用。知識點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歷史背景(1)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歷經10年征戰(zhàn),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qū)。(2)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qū)域被統(tǒng)稱為“希臘化世界”。(3)從亞歷山大遠征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間大約300年被稱為“希臘化時代”。2.國家政策(1)目的:亞歷山大試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2)措施①在埃及,他自稱法老之子。②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國正統(tǒng)繼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裝,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任用波斯人為官員,推廣波斯禮儀。③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3.主要表現(1)希臘化世界①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稅收優(yōu)惠,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tǒng)治階級。②作為殖民者,他們生活于希臘風格的城市中,保持著希臘人的生活方式。③被征服地區(qū)的原有的上層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臘文化,他們說希臘語,模仿希臘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躋身統(tǒng)治階級行列,成為國王的顧問和官員。(2)希臘化時代①希臘文化中心逐漸東移,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和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②托勒密埃及鼓勵文化發(fā)展,城內的繆斯宮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學者前往研究。③文學、科學的發(fā)展文學學者們系統(tǒng)整理和研究了《荷馬史詩》和古典希臘的悲劇、史學、地理學作品,基本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科學歐幾里得編寫的《幾何原本》流傳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對地球周長作出了精確的計算;醫(yī)生通過解剖尸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進行了基礎研究(3)西亞、北非文化:在廣大的鄉(xiāng)村地區(qū),農民仍說著他們祖先的語言,保持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知識點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1.蒙古的西征(1)背景:13世紀初,中國北方草原出現了一個強大的蒙古汗國。(2)概況第一次1218年,花剌子模國扣留蒙古商隊,殺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復仇為由,滅掉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滅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qū)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第三次13世紀中葉,蒙古以西亞地區(qū)為目標,攻占巴格達(3)影響①給被征服地區(qū)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但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②引發(fā)了較大規(guī)模的民族遷徙。2.東西方交流(1)條件:蒙古的三次西征。(2)表現①推動東西方的互相了解人員活動影響傳教士兩位歐洲傳教士先后受教皇和法國國王派遣,到達漠北與蒙古進行交涉對以后歐洲航海、探險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旅行家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約于1275年由陸路來華,留居17年,根據他口述記錄的《馬可·波羅行紀》,展示了一個富庶而神奇的東方世界住在大都的畏兀兒人列班·掃馬經由耶路撒冷到歐洲訪問,見到了教皇和英、法國王②較大規(guī)模的民族遷徙方向概況影響由東向西主要是西征的蒙古軍隊,14世紀后,他們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移民中的一部分成為中國回族人的祖先,大部分后來融入漢族和蒙古族 由西向東主要是大批移民,進入中國中原地區(qū),被稱為“色目人”③民族分布的變化:蒙古西征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qū)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1.閱讀教材P61插圖“亞歷山大大帝和波魯斯”,從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提示:(1)亞歷山大遠征的范圍比較廣。(2)亞歷山大的遠征必然激化與當地人之間的矛盾。(3)亞歷山大善于耍弄政治手腕。批注:2.閱讀教材P63“歷史縱橫”,思考:馬卡比起義反映了什么問題?起到什么作用?提示:(1)問題:塞琉古王國的擴張及其推行的希臘化政策與巴勒斯坦發(fā)生了深刻的矛盾,人們只能用起義來維護自己的權益。(2)作用:使猶太人基本贏得獨立,傳統(tǒng)的猶太文化也可以繼續(xù)發(fā)展。批注:3.閱讀教材P63“學思之窗”,思考:這本是一場平常的民間糾紛,但這個希臘人為什么特別強調自己的希臘人身份和對方的埃及人身份?提示:在希臘化世界中,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他們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tǒng)治階級。這個人之所以稱自己是希臘人,對方是埃及人,其用意在于強調自己是統(tǒng)治者,對方是被統(tǒng)治者。批注:4.閱讀教材P63“史料閱讀”,思考:埃及人為什么不讓托勒密王朝使用房屋?提示:托勒密王朝在埃及進行的希臘化統(tǒng)治是一種侵略行為,沖擊了埃及的傳統(tǒng)文化,勢必引起埃及人民的反抗。埃及人不讓托勒密王朝使用房屋正體現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批注:5.閱讀教材P64“蒙古軍隊西征示意圖”,思考:蒙古軍隊為什么要進行西征?提示:(1)蒙古原是一個游牧民族,它進行大規(guī)模西征,是當時國內和國外形勢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蒙古帝國是新興的中央集權奴隸制君主國家。他們擁有強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所以對外征戰(zhàn)成為最終結果。(2)成吉思汗擁有強大的武裝軍隊,軍種齊全,軍隊組織嚴密,紀律性強,官兵平等,所以士兵都忠心愛國,形成一股強大的戰(zhàn)斗力,為大規(guī)模的西征作好準備。(3)蒙古帝國有著獨特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府制度,促成他們有對外征戰(zhàn)的野心。批注:6.閱讀教材P64“思考點”,蒙古西征對不同地域的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提示:(1)使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發(fā)展,于是,東、西方開始頻繁交往,距離逐漸縮短,中國的火藥、紙幣、活字印刷術也因蒙古西征而傳入歐洲,間接地影響歐洲的文藝復興,這是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2)在中國文化西傳時,西方的天文、數學、醫(yī)藥、制炮技術傳入中國,促進了東西方的陸路交通和文化交流,對社會的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批注:[思維導圖]亞歷山大和蒙古的遠征材料一亞歷山大東征是一場掠奪性戰(zhàn)爭。作戰(zhàn)中,亞歷山大正確選擇戰(zhàn)略方向,合理運用馬其頓方陣戰(zhàn)術,善于組織步兵與騎兵、陸軍與海軍協(xié)同作戰(zhàn),軍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等,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留下光輝一頁。亞歷山大東征給當地人民造成深重災難,但客觀上也促進了希臘與亞非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在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材料二蒙古西征的勝利,主要原因是在戰(zhàn)略上采取由近及遠、相繼占領的策略,以蒙古大漠為中心,向外一步步擴張。在戰(zhàn)術上注重學習各民族的軍事技術,用回回工匠制造投石機,提高了戰(zhàn)術優(yōu)勢。西征時集中優(yōu)勢兵力,如拔都西征就全是長子,窩闊臺認為“長子出征,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剽悍的蒙古騎兵適合遠距離作戰(zhàn),戰(zhàn)斗力相當強大。(1)根據材料一,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提示:亞歷山大東征的非正義性;亞歷山大作戰(zhàn)使用了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亞歷山大的遠征產生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2)材料二提到哪些蒙古軍西征勝利的原因?提示:采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擊敵人。亞歷山大遠征和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點(1)亞歷山大遠征所開創(chuàng)的希臘化時代使希臘文化科學等在城邦外發(fā)揚光大,開創(chuàng)了一個東西互補的時代。成吉思汗及其后繼者的西征使中國的火藥、造紙術、印刷術、羅盤進一步傳入西方,打開了歐洲的大門,使歐洲發(fā)生大改變。(2)亞歷山大遠征和成吉思汗西征都具備有利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馬其頓王國是一個經過改革后的強大帝國,并且周邊希臘各城邦面臨巨大的危機;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社會穩(wěn)定,勢力正旺,并且接受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周圍各王朝各國家都很混亂。(3)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都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這也是遠征勝利的重要因素。(4)兩軍出師有名,打著報仇的口號,都在全軍全民中得到擁護和支持。(5)亞歷山大遠征與成吉思汗西征過程中都顯示了他們極其兇殘的一面,但是為了維持他們龐大的帝國體系,又都采取穩(wěn)重的兼容并蓄的政策。(6)亞歷山大遠征時帶著大批希臘手工匠師、商人、冒險家、哲學家等涌入東方,客觀上促進了希臘文化的傳播。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總是搜索當地的工匠、科學家、天文學家等帶回蒙古帝國,與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先進文化技術對中國和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很大影響。(7)亞歷山大遠征打開了西方人的眼界,開始直接間接地接觸東方文明古國印度和中國;成吉思汗西征則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揭開了東西方國家之間的官方外交活動。他們都對亞歐大陸的東西交流作出重大的影響和貢獻。1.研究性學習是歷史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下面對馬其頓征服希臘的原因進行探究,符合探究主題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B.雅典和斯巴達的衰落C.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D.羅馬帝國征服地中海C[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于公元前4世紀后期打敗希臘聯(lián)軍,控制了希臘。亞歷山大大帝繼位后,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傳播了希臘文化,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故選C項。]2.蒙古軍西征之后,俄羅斯處于________的控制之下。劃線處應填入的是()A.伊利汗國 B.察合臺汗國C.窩闊臺汗國 D.欽察汗國D[由“蒙古軍隊西征示意圖”可知,蒙古軍西征之后,俄羅斯處于欽察汗國的控制之下。]蒙古西征對中西文化影響的兩面性(1)積極影響①蒙古帝國內外發(fā)達的“驛站”制度,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②蒙古帝國幾乎把亞洲合為一體,進一步加強了東亞與中亞、西亞之間的關系,大大加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程。③蒙古帝國將亞歐大陸連成一片,恢復、加強了東亞和歐洲之間的直接交往,擴大了東西方文化交流。④蒙古統(tǒng)治者對東西方貿易關系和技術交流的注重和保護措施,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發(fā)展。⑤蒙古帝國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⑥蒙古西征所導致的東西方人口大遷徙和蒙古帝國時期各國人士頻繁的來往以及蒙古統(tǒng)治者對西域人的信用政策,進一步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2)消極影響:蒙古族的征服戰(zhàn)爭十分慘烈,在歐亞廣闊的被征服地區(qū)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3.“蒙古族的征服戰(zhàn)爭十分慘烈,在歐亞廣闊的被征服地區(qū)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所以,蒙古的西征和蒙古帝國的建立對東西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