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七年級地上冊【同步測試】地形和地勢(第2課時)_第1頁
魯教版七年級地上冊【同步測試】地形和地勢(第2課時)_第2頁
魯教版七年級地上冊【同步測試】地形和地勢(第2課時)_第3頁
魯教版七年級地上冊【同步測試】地形和地勢(第2課時)_第4頁
魯教版七年級地上冊【同步測試】地形和地勢(第2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6《地形和地勢》同步練習第2課時一、選擇題1.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上的地形區(qū)是()A.內(nèi)蒙古高原

B.柴達木盆地

C.東南丘陵

D.東北平原2.下面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圖中,最能反映我國地勢特征的是()A.

B.

C.

D.3.下列地形區(qū)位于第二階梯的一組是()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華北平原

B.云貴高原、柴達木盆地、東北平原C.內(nèi)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天山山脈

D.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武夷山脈4.下圖所示的剖面圖中,屬于我國北緯30°沿線的是()A.

B.

C.

D.5.我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A.天山—陰山

B.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長白山—武夷山

D.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6.關于我國地形、地勢的敘述,正確的是()A.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平原面積廣大B.我國地勢東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C.地勢階梯分界處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D.我國地勢特點不利海洋濕潤氣流向內(nèi)陸推進,形成降水7.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chǎn)生了巨大水能,這是因為()A.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B.山區(qū)面積大C.地形復雜多樣

D.山脈縱橫交錯,大致呈網(wǎng)格狀分布二、綜合題8.讀我國沿北緯32°地形剖面圖,回答問題。(1)從圖中海拔、地形區(qū)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_,呈三級階梯狀分布;(2)圖中A地形區(qū)是________(填名稱),本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單選)A.深居內(nèi)陸,降水稀少

B.人口密集,植被破壞嚴重C.海拔高,氣溫低

D.山脈阻擋,水汽難以到達(3)圖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地形區(qū)是______(填字母),受地勢影響,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流經(jīng)三級階梯,______河段落差大,水流急,集中了我國約一半的可利用水能資源,被稱為“

”;(4)________(山脈名稱)以東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平原和丘陵低地交錯分布,是我國重要的_______(水田或旱田)農(nóng)業(yè)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

;由于夏季風活動不穩(wěn)定,降水年際變化大,________災害頻繁。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疆域圖。材料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qū),其原因一是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域,降水量大,集中夏季且多暴雨;二是上中游山區(qū)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導致江河、湖泊淤塞;三是中下游地區(qū)圍湖造田等不合理的湖泊利用,導致天然湖泊面積減少,蓄洪能力降低。(1)將代表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在我國疆域圖中恰當?shù)奈恢茫篈、臺灣海峽

B、東海

C、俄羅斯

D、印度

E、朝鮮(2)圖中①省區(qū)的簡稱是

,位于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與我國其他省區(qū)比較,其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3)圖中②省區(qū)的省級行政中心是

,主要位于我國的

(地形區(qū)名稱);(4)閱讀材料二,請你為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防洪提幾條建議(至少3條)。

參考答案第2課時【答案】1.B

2.D

3.C

4.B

5.B

6.C

7.A

8.(1)西高東低(2)青藏高原

C(3)C

上游

水能寶庫(4)巫山

水田

水稻

水旱9.(1)(2)藏

高寒

(3)貴陽

云貴高原

(4)在上中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退耕還湖;打撈泥沙,疏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窘馕觥?.本題考查我國地形區(qū)的分布。中國地勢自西向東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nèi)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本題考查我國的地勢特點,讀圖解答即可。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讀四幅地形剖面圖,只有D圖能反映這一地勢特征,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國主要的山脈和地形區(qū)。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在題目中的選項中,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AB錯;武夷山脈、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都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D錯;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內(nèi)蒙古高原、天山山脈、準噶爾盆地都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C對。故選C。4.本題考查讀圖分析能力。聯(lián)系我國的經(jīng)緯度位置以及主要地形區(qū)的分布,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我國北緯30°沿線剖面圖大體穿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本題考查我國階梯的分界線。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天山—陰山、長白山—武夷山不是階梯分界線。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6.本題考查我國地形、地勢的特征,理解解答即可。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類型齊全,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原狹小,面積約占12%,故A錯誤;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入海,溝通了東、西交通,促進沿海和內(nèi)地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故B錯誤;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故C正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地形成降水,故D錯誤。故選C。7.本題考查了我國地勢對河流、交通和水能的影響,理解答題即可。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導致我國許多大河受地勢的影響,自西向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促進了東西部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在階梯和階梯的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產(chǎn)生了巨大的水能,所以B選項正確,ACD錯誤。故選A。8.本題考查我國地勢的特點、優(yōu)越性及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讀圖解答即可。(1)地勢是地表起伏的總趨勢。我國地勢特征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2)結(jié)合我國的地形圖可知,圖中A地形區(qū)是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因此,該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氣溫低。C項符合題意,故選C。

(3)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結(jié)合我國的地形圖可知,圖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地形區(qū)C是四川盆地;受地勢影響,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流經(jīng)三級階梯,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集中了我國約一半的可利用水能資源,被稱為“水能寶庫”。(4)巫山以西是四川盆地,以東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該地形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nóng)業(yè)區(qū),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由于夏季風活動不穩(wěn)定,降水年際變化大,旱澇災害頻繁。9.本題考查我國的臨海、鄰國、省區(qū)的判別和簡稱以及特征、地形區(qū)的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防洪采取的措施。(1)結(jié)合相關地圖,據(jù)其位置,A是臺灣海峽,B是東海,C是俄羅斯,D是印度,E是朝鮮,填圖如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