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_第1頁
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_第2頁
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_第3頁
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_第4頁
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測試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這個越來越無紙化的網(wǎng)絡時代,還堅持使用箋紙寫信、題詩的人幾乎成了鳳毛麟角。箋紙尺幅小巧、刷印精美,自產(chǎn)生之日起,便得到文人的青睞,迅速成為文人雅士吟詠詩文、唱和詩詞、信札往來的必備之物。制箋工藝發(fā)展到高峰時,箋紙已經(jīng)成為集詩、書、畫、印于一體的藝術小品,其韻味與傳統(tǒng)繪畫相似卻又有自身意趣,可以“微型國畫”稱之。

箋紙的歷史非常久遠,有文獻記載,南北朝時期即有使用箋紙的實例。南朝陳徐陵在《玉臺新詠序》中就提到了“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的字句。又據(jù)《南史·陳后主本紀》載,陳后主“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常令后宮佳麗“襞采箋,制五言詩”,書詩句于彩箋之上。這就說明箋紙在最初是用來供帝王之家娛情的附庸,尚未成為普遍意義上的文房用品。

到了唐代,箋紙率先在文人墨客間流行開來,并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最有名的就是薛濤箋。元和年間,蜀中女詩人薛濤在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酬酢往來時,采用了一種染作深桃紅色的小箋紙寫詩相和,一時成為美談,極受時人追捧,遂以“薛濤箋”之名傳世。此時箋紙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它的染色。既然出于才女名媛之手,自然有一種香艷的因素,使人易生艷羨之遐思。

北宋時期,謝景初于成都浣花溪造十色小箋,名之為“謝公箋”?!妒窆{譜》載:“謝公有十色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云,即十色也?!?017年1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經(jīng)舉辦“宋代花箋特展”,展出砑花箋紙20余幅。這些箋紙上出現(xiàn)的精致美觀的紋飾,是箋紙飛速發(fā)展期的一個見證,這種紋飾既有圖案化的紋樣,也有整幅的構(gòu)圖,顯示了一種低調(diào)高雅的品位。極符合宋代典雅高貴的文化風尚和審美趣味。

明后期,“饾版”“拱花”技術相繼出現(xiàn)并廣泛應用于制箋領域,箋紙也隨之發(fā)展到一個繁榮階段。所謂“饾版”,就是將不同形狀、不同規(guī)格的版片組合到一起,在上面涂上不同的顏色,形如饾釘。饾版技術的發(fā)明,將彩色套印技術引入制箋工藝,豐富了箋畫圖案的內(nèi)容、層次和色彩,甚至還可以達到復現(xiàn)傳統(tǒng)繪畫中水墨暈染和著色濃淡的藝術特征。所謂“拱花”,就是通過版片的砑印,在紙上印山凹凸的效果,使得印出的畫面具有一種立體感。這些技術,讓傳統(tǒng)繪畫所涉及的對象無不進入箋畫的題材,例如樓閣亭臺、山川河流、云水風雪、花鳥草蟲、仙靈搜奇等,極大地拓展了箋紙的種類,箋畫細膩精致的程度,與傳統(tǒng)國畫不相上下,箋紙也有了“畫箋”的美譽。

清初,社會安定平穩(wěn),箋紙又有了一個長足發(fā)展,時人無不以書箋為雅事。這一時期,寫意西風漸趨為畫壇主流,箋畫圖案也以沒骨小寫意為主。而至清末,箋紙已遠不及前代,風格日益僵化、畫面愈加呆板,失卻了箋紙最重要的文人趣味,箋紙由盛轉(zhuǎn)衰,漸趨沒落。

民國以來,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一些生活相對優(yōu)越的知識分子,有實力(即有錢)、有余暇(即有閑)提升生活品位,講求生活格調(diào),追求生活情趣,從衣食住行到文房用品,都變得講究起來,掀起了箋紙的小高潮,箋畫的題材愈加廣泛,除了常規(guī)的山水箋、花鳥箋、人物箋之外,生肖箋、古錢箋、古彝器箋、指畫箋、古佛箋、硯拓箋、鼎拓箋、唐畫磚箋、西城古跡箋等新箋樣也紛紛流行開來。

材料二:

箋畫往往寄托著畫者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懷,這些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懷或直接流露,或間接表現(xiàn)。比如,箋紙常以梅蘭竹菊作為背景圖案,這是因為梅蘭竹菊被賦予了君子般的人格,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再比如,許多畫家都紛紛繪制山水箋,其意在滿足人們寄情山水、志在林泉的出世心理。

但是,這些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單靠形象還不能完整地表述出來,因此又會借助文字來直抒胸臆。如《北平箋譜》中收錄的王振聲為清秘閣繪制的荔枝箋,箋紙上繪荔枝兩顆,綠葉四片,上題“卻憶當年妃子笑,紅塵一騎到長安”兩句詩,讓人自然聯(lián)想到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使得一枚普通的箋紙增加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滄桑感。

畫家創(chuàng)作箋畫是一種精神寄托,使用箋紙者也往往寄托著一種含而不露的情愫。如在一幅箋畫上,畫有一把酒壺,一卷書冊,上題“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詩句,這是杜甫《春日憶李白》中的最后兩句,原句意思是對李白的贊賞和思念,以之作為箋畫的題材,就有一種思念故人的意義。試想,遠方的朋友收到用這枝箋紙寫的書信,自然會明白其中的含義,使得在收到信后又多了一種知音之感。

箋紙是中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固有的藝術形式和交流載體。它一產(chǎn)生就和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在一起,帶有明顯的精神印記。

從古代的竹簡、木牘到縑帛、紙張,先人們一直在尋找使捷而低廉的文化載體。雖然人們對紙張情有獨鐘,認為它是最為理想的媒介,但愛美是人的天性,素紙不能滿足人們審美的需要,因此使有了染包、砑花、描繪花紋圖案等完全出于審美追求的舉措。之后便是以雕版、饾版、拱花的形式賦予箋紙史多的藝術含量??梢哉f,箋紙的發(fā)展史不僅是印刷技術的發(fā)展史,更是歷代知識分子對美的自覺追求史。

在古代,許多詩人的作品通過個人題壁、歌女吟唱的形式傳之四方。在現(xiàn)代,傳統(tǒng)文化不僅可以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影視等形式進行傳播,而且也可以通日常生活中的用具進行傳播。作為文房清玩的箋紙,不僅有圖畫,而且有書法篆刻,有詩詞掌故,和知識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通過箋紙,人們可以重溫詩詞歌賦的名句,可以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比如,林紓的宋人詞意箋,陳師曾的杜甫討意箋,都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唐詩宋詞。應該說,在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傳承方面,箋紙功德無量。

中國的箋紙內(nèi)涵豐富,琳瑯滿目,給人以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之感。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國家將箋紙印制成為一種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賦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內(nèi)涵,使其擔當承載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懷的使命。博古題材的箋紙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遺跡,鐘鼎、器物、錢幣,都是秩序、威權、社會交往的象征;將山水林泉、高人隱逸作為箋畫的題材,正是在傳遞一種遺世獨立潔身自好、不隨流俗、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氣度:大量蔬果箋、花卉箋的流行,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魚藻箋、花鳥箋、生肖箋的出現(xiàn),在向人們傳遞大自然的美妙信息,引導人們熱愛自然、珍惜自然、順應自然等等。

(以上兩則材料均選自劉運峰相關演講稿)

1.下列關于箋紙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箋紙尺幅小,印制精美,南北朝時就已廣泛使用。

B.箋紙曾因名人的參與而具個性化,受到時人追捧。

C.箋紙常被人稱作“畫箋”,箋畫與傳統(tǒng)的國畫無異。

D.箋紙曾是文人喜愛的常用之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淘汰。

2.下列對材料一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色彩艷麗的箋紙均出于才女名媛之手,人們因此寵愛有加。

B.箋紙始終追求高雅品位,顯示高貴的文化風尚和審美趣味。

C.箋畫的題材涉獵非常廣泛,為箋紙的種類拓展提供了基礎。

D.使用箋紙者既要低調(diào)脫俗,又要有經(jīng)濟實力和余暇時間。

3.下列對材料二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賦予箋紙藝術含量,是讓箋紙滿足人們追求美的天性。

B.箋紙的題材選取,反應人們的個性特點和情趣喜好。

C.古代詩人的作品是通過箋紙的獨有形式傳播四方的。

D.箋紙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小品,文化內(nèi)涵極其豐富。

4.作為文房用品,箋紙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1.B

2.C

3.C

4.①南北朝時期是目前歷史記載的箋紙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彩色”是其特點。②唐代,箋紙流行階段:染色為其特色。③宋代,箋紙飛速發(fā)展時期:箋紙紋飾精致美觀,品位高雅。④明后期,箋紙繁榮時期:箋紙種類繁多,細膩精致。⑤清初,箋紙有長足的發(fā)展;箋畫以寫意為主:清末,箋紙由盛轉(zhuǎn)衰,漸趨沒落;風格僵化,畫面呆板,失卻了文人趣味。⑥民國以來,箋紙的小高潮期;箋畫的題材愈加廣泛,流行新箋樣。

社會科學類;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題考查篩選、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息篩選題的答題步驟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內(nèi)容,從整體和局部找出表明觀點的語句,形成整體印象,尤其要注意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題干,確定答題區(qū)間;③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nèi)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nèi)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qū)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

(2)本題考查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并對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進行綜合性分析、判斷,進而推理概括。

(3)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依據(jù)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枝末節(jié)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內(nèi)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

(4)本題考查概括文本內(nèi)容要點、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應當明確題干的具體要求,找到材料中相關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概括材料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語句摘錄法。通過摘錄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方法二:要點歸納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內(nèi)容的詞語或者句子找出來,歸納組織成句子即可。方法三:層意合并法。先將文段分層歸納出層意。然后在層意的基礎上提煉概括。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材料內(nèi)容,分析觀點的能力。

A.“南北朝時就已廣泛使用”錯誤。依據(jù)“有文獻記載,南北朝時期即有使用箋紙的實例”“書詩句于彩箋之上。這就說明箋紙在最初是用來供帝王之家娛情的附庸,尚未成為普遍意義上的文房用品”可知,南北朝時期只是有使用的實例,但未廣泛使用,所以該項錯誤。

C.“箋畫與傳統(tǒng)的國畫無異”錯誤。依據(jù)原文“其韻味與傳統(tǒng)繪畫相似卻又有自身意趣,可以‘微型國畫’稱之”“箋畫細膩精致的程度,與傳統(tǒng)國畫不相上下,箋紙也有了‘畫箋’的美譽”可知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該項錯誤。

D.“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淘汰”錯誤。依據(jù)“在現(xiàn)代,傳統(tǒng)文化不僅可以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影視等形式進行傳播,而且也可以通日常生活中的用具進行傳播。作為文房清玩的箋紙,不僅有圖畫,而且有書法篆刻,有詩詞掌故,和知識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通過箋紙,人們可以重溫詩詞歌賦的名句,可以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可知,“箋紙”現(xiàn)在并未被淘汰,所以該項錯誤。

故解析為:B。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材料內(nèi)容,概括分析、比較材料的能力。

A.“均出于才女名媛之手”錯誤。依據(jù)“元和年間,蜀中女詩人薛濤在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酬酢往來時,采用了一種染作深桃紅色的小箋紙寫詩相和,一時成為美談,極受時人追捧,遂以‘薛濤箋’之名傳世。此時箋紙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它的染色。既然出于才女名媛之手,自然有一種香艷的因素,使人易生艷羨之遐思”可知,這里只說是“薛濤箋”出于才女名媛之手,所以該項錯誤。

B.“始終追求”錯誤。依據(jù)“這就說明箋紙在最初是用來供帝王之家娛情的附庸,尚未成為普遍意義上的文房用品”可知,箋紙并不是始終追求高雅品位,顯示高貴的文化風尚和審美趣味,所以該項錯誤。

D.“既要……又要……”錯誤。依據(jù)“箋紙在最初是用來供帝王之家娛情的附庸”“這種紋飾既有圖案化的紋樣,也有整幅的構(gòu)圖,顯示了一種低調(diào)高雅的品位”“一些生活相對優(yōu)越的知識分子,有實力(即有錢)、有余暇(即有閑)提升生活品位,講求生活格調(diào),追求生活情趣,從衣食住行到文房用品,都變得講究起來,掀起了箋紙的小高潮”等內(nèi)容可知,使用箋紙者并非既要低調(diào)脫俗,又要有經(jīng)濟實力和余暇時間,不同時期的箋紙使用者有不同的特點,所以該項錯誤。

故解析為:C。

3.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C.“獨有形式”錯誤。依據(jù)“在古代,許多詩人的作品通過個人題壁、歌女吟唱的形式傳之四方”可知,古代詩人的作品并不是只通過箋紙傳播四方。

故解析為:C。

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

依據(jù)“箋紙的歷史非常久遠,有文獻記載,南北朝時期即有使用箋紙的實例”“書詩句于彩箋之上。這就說明箋紙在最初是用來供帝王之家娛情的附庸,尚未成為普遍意義上的文房用品”可知,南北朝時期是目前歷史記載的箋紙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彩色”是其特點。依據(jù)“到了唐代,箋紙率先在文人墨客間流行開來,并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此時箋紙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它的染色”可知,唐代是箋紙的流行階段,染色為其特色。依據(jù)“這些箋紙上出現(xiàn)的精致美觀的紋飾,是箋紙飛速發(fā)展期的一個見證,這種紋飾既有圖案化的紋樣,也有整幅的構(gòu)圖,顯示了一種低調(diào)高雅的品位。極符合宋代典雅高貴的文化風尚和審美趣味”可知,宋代是箋紙飛速發(fā)展的時期,紋飾精致美觀、品位低調(diào)高雅是其特點。依據(jù)“明后期,……箋紙也隨之發(fā)展到一個繁榮階段”“這些技術,讓傳統(tǒng)繪畫所涉及的對象無不進入箋畫的題材,例如……極大地拓展了箋紙的種類,箋畫細膩精致的程度,與傳統(tǒng)國畫不相上下”可知,明后期是箋紙繁榮的時期,種類繁多、細膩精致是其特點。依據(jù)“清初……箋紙又有了一個長足發(fā)展……這一時期,寫意西風漸趨為畫壇主流,箋畫圖案也以沒骨小寫意為主”可知,清初,箋紙有長足的發(fā)展,寫意是其主要特色。依據(jù)“而至清末,箋紙已遠不及前代,風格日益僵化、畫面愈加呆板,失卻了箋紙最重要的文人趣味,箋紙由盛轉(zhuǎn)衰,漸趨沒落”可知,清末,箋紙由盛轉(zhuǎn)衰,漸趨沒落,風格僵化、畫面呆板、失卻了文人趣味是其特點。依據(jù)“民國以降,……掀起了箋紙的小高潮,箋畫的題材愈加廣泛,除了常規(guī)的……外,……等新箋樣也紛紛流行開來”可知,民國以降,箋紙的小高潮期,箋畫題材愈加廣泛、流行新箋樣是其特點。

故解析為:①南北朝時期是目前歷史記載的箋紙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彩色”是其特點。②唐代,箋紙流行階段:染色為其特色。③宋代,箋紙飛速發(fā)展時期:箋紙紋飾精致美觀,品位高雅。④明后期,箋紙繁榮時期:箋紙種類繁多,細膩精致。⑤清初,箋紙有長足的發(fā)展;箋畫以寫意為主:清末,箋紙由盛轉(zhuǎn)衰,漸趨沒落;風格僵化,畫面呆板,失卻了文人趣味。⑥民國以來,箋紙的小高潮期;箋畫的題材愈加廣泛,流行新箋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百合花

茹志鵑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讓他回團部去。他精神頓時活潑起來了,向我敬了禮就跑了。走不幾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掛包里掏了一陣,摸出兩個饅頭,朝我揚了揚,順手放在路邊石頭上,說:“給你開飯啦!”說完就腳不點地的走了。我走過去拿起那兩個干硬的饅頭,看見他背的槍筒里不知在什么時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樹枝一起,在他耳邊抖抖地顫動著。

他已走遠了,但還見他肩上撕掛下來的布片,在風里一飄一飄。我真后悔沒給他縫上再走?,F(xiàn)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包扎所的工作人員很少。鄉(xiāng)干部動員了幾個婦女,幫我們打水,燒鍋,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婦也來了,她還是那樣,笑瞇瞇的抿著嘴,偶然從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時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來她到底問我說:“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告訴她同志弟不是這里的,他現(xiàn)在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說:“剛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氣了!”說完又抿了嘴笑著,動手把借來的幾十條被子、棉絮,整整齊齊的分鋪在門板上、桌子上(兩張課桌拼起來,就是一張床)。我看見她把自己那條白百合花的新被,鋪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塊門板上。

天黑了,天邊涌起一輪滿月。我們的總攻還沒發(fā)起。敵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燒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轟炸,照明彈也一個接一個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點了無數(shù)盞的汽油燈,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了。在這樣一個“白夜”里來攻擊,有多困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連那一輪皎潔的月亮,也憎惡起來了。

……

前面的槍聲,已響得稀落了。感覺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實還只是半夜。

外邊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懸得高。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這位重傷員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擔架員把傷員抬上門板,但還圍在床邊不肯走。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做醫(y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們?nèi)w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的。我心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開他們上前一看,我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xiàn)已變得灰黃。他安詳?shù)睾现?,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狗日的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nèi)丝p里冒著煙亂轉(zhuǎn),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p>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fā)他們走了。我回轉(zhuǎn)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jīng)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颐腿恍盐虻靥鹕?,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yī)生,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cè)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蔽疫^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彼齾s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p>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1958年3月

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合花》是一篇將戰(zhàn)爭主題和人性審美意蘊巧妙結(jié)合的佳作,對戰(zhàn)爭的描寫用筆儉省,而對通訊員、新媳婦則不惜筆墨,從中我們能體會的審美感受。

B.“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表明此時她發(fā)現(xiàn)傷員竟是那個小通訊員,非常驚訝;“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表明她被小通訊員英勇的舉動感動,并為他的犧牲而痛心。

C.小說中有不少意蘊豐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圖案,預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小通訊員和年輕媳婦的質(zhì)樸與純潔。

D.《百合花》中的英雄人物——小通訊員,是一位“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有驚天動地的救人壯舉,不是我們?nèi)粘I钪械钠胀ㄈ恕?/p>

6.下列關于《百合花》小說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合花》以解放戰(zhàn)爭時期某地前線包扎所作為具體環(huán)境,講述了戰(zhàn)爭年代人與人之間真摯的友情,贊美了小戰(zhàn)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流露出對美好人性的呼喚。

B.“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表現(xiàn)出新媳婦對烈士的敬佩和痛悼之情。

C.當“我”說不要縫了時,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寫出了新媳婦對“我”的不滿,從而表現(xiàn)出新媳婦的憤怒之情。

D.“‘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新媳婦這一行為的發(fā)生是由于自己的傷心和內(nèi)疚,表現(xiàn)了她的善良和對人民軍隊的熱愛。

7.選文中的小通訊員是個怎樣的人?請指出他的形象特點并舉例簡要分析。

8.文中劃線句子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概括并簡要分析。

5.D

6.C

7.①天真樂觀、熱愛生活:小通訊員步槍筒里會插上野菊花。②質(zhì)樸、善良、細心:給“我”兩個饅頭開飯,細心地關懷女同志。③舍己救人:在前沿為救人小通訊員撲在手榴彈上,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8.①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由于整個戰(zhàn)場被皎潔的月光朗照著,所以戰(zhàn)斗才那樣激烈殘酷,付出的代價才會那樣大,才有了后面通訊員在白夜的攻擊中的壯烈犧牲。②烘托人物心情。這個滿月的夜晚,本該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卻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更烘托了“我”對這讓人無法團圓的戰(zhàn)爭的“憎惡”心理。③反襯作用?!疤爝呌科鹨惠啙M月”景象充滿詩情畫意,卻更能反襯出當時戰(zhàn)斗的激烈殘酷。

分析作品的結(jié)構(gòu),概括作品的主題;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欣賞作品的形象;小說

(1)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cè)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題考查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jié)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

(3)此題考查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結(jié)合著文中敘述性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yǎng)、氣質(zhì)等總體上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然后根據(jù)小說中描寫這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的語句,以及的議論,或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4)本題考查把握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一般來說,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②暗示社會環(huán)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xiàn)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調(diào);⑥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為刻畫人物作鋪墊,打基礎等。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D.“是一位‘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有驚天動地的救人壯舉,不是我們?nèi)粘I钪械钠胀ㄈ恕卞e誤,小通訊員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和業(yè)績,他更接近于我們?nèi)粘I钪械钠胀ㄈ?,他只是一名普通平凡的?zhàn)士,與通常那種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顯然不同。

故解析為:D。

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表現(xiàn)出新媳婦的憤怒之情”錯。新媳婦本已知道通訊員犧牲了,但她還是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她又其實是在縫進了她的一片深情,所以當“我”勸她“不要縫了”時,“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這是她對“我”的不解以示不滿。進而表現(xiàn)新媳婦的內(nèi)疚和悲痛之情。

故解析為:C。

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他精神頓時活潑起來了,向我敬了禮就跑了”“他背的槍筒里不知在什么時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樹枝一起,在他耳邊抖抖地顫動著”可以看出,小通訊員身處戰(zhàn)爭年代還不忘關注美好,“活潑”“敬了禮就跑”以及在步槍筒里插上野菊花體現(xiàn)出小通訊員的天真樂觀以及對生活的熱愛。由“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掛包里掏了一陣,摸出兩個饅頭,朝我揚了揚,順手放在路邊石頭上,說:‘給你開飯啦’”可知,小通訊員給“我”饅頭,可以看出他的質(zhì)樸、善良以及細心。由“這都是為了我們”“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狗日的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nèi)丝p里冒著煙亂轉(zhuǎn),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可知,小通訊員為了救其他同志而犧牲自己,體現(xiàn)出舍己救人的精神。

故解析為:①天真樂觀、熱愛生活:小通訊員步槍筒里會插上野菊花。②質(zhì)樸、善良、細心:給“我”兩個饅頭開飯,細心地關懷女同志。③舍己救人:在前沿為救人小通訊員撲在手榴彈上,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把握景物的特點?!疤旌诹?,天邊涌起一輪滿月”,“滿月”給人寧靜祥和之感,富有詩情畫意,屬于樂景,而當時是戰(zhàn)爭年代,兩軍交戰(zhàn)激烈,所以這里使用反襯手法,用景的寧靜來反襯戰(zhàn)爭的殘酷。接著分析情節(jié)上的作用。夜晚的“滿月”意味著月光皎潔,結(jié)合“我們的總攻還沒發(fā)起。敵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燒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轟炸,照明彈也一個接一個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點了無數(shù)盞的汽油燈,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了。在這樣一個‘白夜’里來攻擊,有多困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可知,在這樣的夜晚進攻難度很大,要付出大的代價,所以后文就有了小通訊員在白夜戰(zhàn)斗中的壯烈犧牲這一情節(jié),這一環(huán)境描寫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最好分析對人物心情烘托上的作用?!皾M月”意味著團圓,但在這個夜晚卻發(fā)生激烈的戰(zhàn)斗,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結(jié)合“我連那一輪皎潔的月亮,也憎惡起來了”來看,烘托出“我”對戰(zhàn)爭的厭憎心理。

故解析為:①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由于整個戰(zhàn)場被皎潔的月光朗照著,所以戰(zhàn)斗才那樣激烈殘酷,付出的代價才會那樣大,才有了后面通訊員在白夜的攻擊中的壯烈犧牲。②烘托人物心情。這個滿月的夜晚,本該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卻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更烘托了“我”對這讓人無法團圓的戰(zhàn)爭的“憎惡”心理。③反襯作用。“天邊涌起一輪滿月”景象充滿詩情畫意,卻更能反襯出當時戰(zhàn)斗的激烈殘酷。

二、古詩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徊环e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10.下列對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學》是荀子,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后代表。

B.“金就礪則利”中的“金”代指金屬制的刀斧等。

C.與孟子的“性善論”相對,荀子提出“性惡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

D.《詩》《書》指《詩經(jīng)》和《尚書》,與《禮》《易》《春秋》并稱為道家“五經(jīng)”。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課文首先提出“學不可以已”這個觀點,足見學習的意義重大。

B.課文第2段連用了五個比喻論述學習的重大意義。

C.課文第5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強調(diào)要逐步積累,堅持不懈,專心致志。

D.文章條理清晰,論述嚴密,全文圍繞“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展開論述。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②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3.本文(《勸學》)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9.A

10.D

11.D

12.①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②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13.(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文學常識;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文化常識

(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斷句可以根據(jù)句中的人名、地名以及詞語成分,如賓語、主語等成分進行斷句。

(2)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常識能力??疾閮?nèi)容一般包括:官職、天文、歷法、樂律、地理、科舉、姓名、宗法等,考查內(nèi)容一般在文中出現(xiàn),可以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學生還是要注重平常的積累。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閱讀啟發(fā)。首先,篩選選項中重要信息,然后根據(jù)重要信息回歸文本,去文中找關于此類信息的句子,簡單分析,最后與選項做對比,找出不同。

(4)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翻譯時注意關鍵實詞虛詞的翻譯,翻譯方法一般是直譯、組詞、替換,也要注重平常學習文言文時虛詞實詞的積累。翻譯句子還要注意常用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判斷句、被動句等。

(5)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此類型的題目,不可脫離文本內(nèi)容,結(jié)合題目給的信息,結(jié)合文中內(nèi)容總結(jié)概括。

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jié)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煣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jīng)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jīng)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

我曾經(jīng)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得洪亮,可是聽的人在遠處也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zhì)秉性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南方有一種叫“蒙鳩”的鳥,用羽毛作窩,還用毛發(fā)把窩編結(jié)起來,把窩系在嫩蘆葦?shù)幕ㄋ肷希L一吹葦穗折斷,鳥窩就墜落了,鳥蛋全部摔爛。不是窩沒編好,而是不該系在蘆葦上面。西方有種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生長在高山之上,卻能俯瞰百里之遙,不是草能長高,而是因為它長在了高山之巔。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里,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huán)境,出游必定要接近有學問品行的人,才能夠防微杜漸保其中庸正直。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從這里興起;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從這兒產(chǎn)生;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備?!徊环e累細小的水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次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也能走很遠),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也沒有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

9.句意: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里,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蓬生麻中”是“蓬生(于)麻中”的省略句,中間不能斷開,排除選項C、D;

“蘭槐之根”作“是為芷”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選項B項。

故解析為:A

10.“并稱為道家‘五經(jīng)’”錯誤,應該是并稱為儒家“五經(jīng)”。

故解析為:D

11.“全文圍繞‘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展開論述”錯誤,全文是圍繞“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展開論述的。

故解析為:D

12.①“博學”,廣泛地學習;“日”,名詞作狀語,每天;“省”,反??;“知”,通“智”,智慧。

②“鍥”,雕刻;“舍”,停下來;“鏤”,雕刻成功。

13.本文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態(tài)度等方面,有條理、有層次地加以闡述。大量運用比喻來說明道理,是這篇文章的特色。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4.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fā)了凄涼、孤寂之情。

B.頷聯(lián)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

C.頸聯(lián)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述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

D.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述了詩人的憂國傷時之情。

15.賞析頷聯(lián)中的“無邊”“不盡”的妙處。

14.C

15.①“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的聲音,長江洶涌的場景,更能讓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遲暮的感傷。②與下聯(lián)“萬里”“百年”呼應,詩人的羈旅之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qū)趕不絕。

煉字、關鍵字類題目;思想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

(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首先明確題目要求”正確”或“錯誤”,其次結(jié)合課下解釋充分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與感情,最后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對比每個選項,選出正確解析。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中的煉字的能力。這類題目答題時既要指出該字的含義、所用手法,還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詩中的表述效果及作用。

14.“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分析錯誤,頸聯(lián)“萬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詩人感傷情緒之景物是會令人心生孤獨悲傷之感的景色,只有“萬里悲秋”與我相伴,我只能“獨登臺”,獨在異鄉(xiāng)的孤獨惆悵感與深秋景色之荒涼凄冷水乳交融,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詩人悲秋傷己的傷感情懷。這兩句詩意境開闊,極寫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

故解析為:C

15.“無邊”“不盡”都是沒有邊際的意思,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盁o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同時“無邊”“不盡”更能讓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遲暮的感傷。“無邊”“不盡”與下聯(lián)“萬里”“百年”呼應,詩人的羈旅之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詩人由秋及人,有感而發(fā),寫自己年老多病,拖著殘軀獨自登上高臺,那種異鄉(xiāng)懷人的情感噴薄而出,心中苦悶躍然紙上。

16.名句默寫。

(1)陶淵明《歸園田居》中“,”兩句,采用對仗句式,連用兩個比喻,表述詩人對官場的厭倦以及對田園的向往。

(2)李白常常稱謝靈運為謝公,比如“,”詩句中。

(3)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表述了自己希望接納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4)“,”是《琵琶行》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5)在革命洪流洶涌之時,年輕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沁園春·長沙》沖,詞人巧妙地借用,兩句表現(xiàn)了這樣的圖景。

(1)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2)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4)同是天涯淪落;相逢何必曾相識

(5)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名句;名篇

(1)抓住關鍵信息“采用對仗句式,連用兩個比喻,表述詩人對官場的厭倦以及對田園的向往”,故解析為: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重點字:羈)

(2)抓住關鍵信息“李白常常稱謝靈運為謝公”,故解析為: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重點字:淥)

(3)抓住關鍵信息“表述了自己希望接納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故解析為: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重點字:厭)

(4)抓住關鍵信息“《琵琶行》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故解析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重點字:涯)

(5)抓住關鍵信息“在革命洪流洶涌之時,年輕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故解析為: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重點字:遏)

本題考查學生背誦、默寫、理解的能力。相對于上下文默寫,理解性默寫存在一定的難度,不但需要單純的背誦,還要充分的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與思想感情。在默寫時注意不要出現(xiàn)添字、落字、錯字情況。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__①____。中國航天事業(yè)取得的進步是航天科技工們___②___的結(jié)果,新時代背景下,我看到,身邊很多的航天新青年將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__③____落實在每一個小我的努力之中。他們勇攀科技高峰,實現(xiàn)“從0到1”的突破;他們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確保每項工作“0失誤”。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奮戰(zhàn)一線、勠力同心,他們先后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技術,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展示出中國航天青年的風范。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8.2022年8月,重慶持續(xù)高溫,嘉陵江部分河道淺灘出現(xiàn)干枯。對此,網(wǎng)友紛紛發(fā)帖評論,其中以下兩帖獲得高贊。請從文本角度談談你更欣賞哪一則,并說明理由。

①嘉陵江:“我干了,你隨意!”

②嘉陵江:“你好,重新認識一下,我叫嘉陵工?!?/p>

19.校團委決定在學校食堂門口張貼標語,以提醒同學節(jié)約糧食,杜絕浪費。請你擬寫一句標語,要求主題鮮明,構(gòu)思新穎,語言簡潔。

17.①永無止境(無止無休)②銳意進取(發(fā)奮圖強,自強不息)③壯麗畫卷

18.示例一:第一個好,該評論選用日常酒桌文化的常用語,運用擬人修辭,來表明因為天氣炎熱導致嘉陵江干涸的現(xiàn)狀,通俗易懂,生動幽默。示例二,第二個好,第二個以日常聊天為背景,運用擬人的修辭,將自己重新命名為“嘉陵工”,再與“嘉陵江”的比照中,表明嘉陵江因為水旱缺水而變成“嘉陵工”,生動形象。

19.示例一:拒絕“?!毖?,從我做起。示例二:浪費去無蹤,糧食更出眾。

語言表述簡明、準確、鮮明、生動;語言得體;成語的使用

(1)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對近義詞語的辨析能力。平常學習中要注意積累,做題時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辨析,分清詞語的分類,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2)本題考查學生就文中某些問題提出自己見解的能力。此類型的題是開放性題目,解答此類題目,學生要明確題目要求,就什么問題談談自己看法或感受,切記不可脫離文本。

(3)本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解答此類題型,首先篩選題目中的關鍵信息,然后要做到觀點明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注意字數(shù)要求。

17.由前文的“星空浩瀚無比”可知,探索的對象是星空,應用“永無止境”。永無止境:永遠沒有到頭的時候。

語境強調(diào)航天科技工們的“追求”,應用“銳意進取”。銳意進?。阂庵旧蠄詻Q地追求上進,下決心強化,力圖有所作為。

由前文“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的語境可知語意強調(diào)未來,應用“壯麗畫卷”。壯麗畫卷:形容畫卷美麗絢爛而壯闊。

18.本題給出了背景:重慶持續(xù)高溫,嘉陵江部分河道淺灘出現(xiàn)干枯。然后要求學生“從文本角度談談你更欣賞哪一則,并說明理由”,因此本題需要首先表明觀點,然后陳述理由。

例如:認為第一個評論好,“我干了,你隨意!”是嘉陵江說的話,因此使用了擬人修辭。這句話是我國酒桌文化中的常用語,其原意是我把酒喝干了,你根據(jù)自己的意愿想喝多少喝多少。這句話在特定的語境下意思是:因為重慶持續(xù)高溫,嘉陵江部分河道淺灘出現(xiàn)干枯。既點明了嘉陵江當下的干旱現(xiàn)狀,又有通俗易懂、幽默生動的效果。

如果認為第二個好,可以從“你好,重新認識一下,我叫嘉陵工”切入,“你好”說明該評論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聊天背景下進行的;“重新認識一下”說明嘉陵江語以前相比發(fā)生了變化;“嘉陵工”與“嘉陵江”相比少了“水”,同樣說明了當下的嘉陵江因為干旱缺水而變?yōu)椤凹瘟旯ぁ?,語言生動形象。

19.結(jié)合題干考生要抓住標語的主題是“節(jié)約糧食,杜絕浪費”,其中的關鍵詞為“節(jié)約”“浪費”“糧食”,至少采用一種修辭手法,比如對偶(對仗)、擬人、比喻、雙關、互文、排比、呼告等,句式上可以使用祈使句,前句可以指出“浪費”容易,而后句可以強調(diào)節(jié)約的艱難。采用對偶、對比的修辭手法擬寫“浪費猶如河決口,節(jié)約好比燕銜泥”;或者采用“節(jié)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對稱句式擬寫也行。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兩彈一星”事業(yè)是輝煌的,又是神秘的。它的神秘需要用無私的精神支撐,用奉獻的精神堅守。1961年的一天,世界知名物理學家王淦昌接受了一份特殊的任務。他被告知,這是一項政治任務,(),并且要做好隱姓埋名一輩子的準備。1963年,被稱為中國“核司令”的程開甲在學術界突然消失,從此踏入了號稱“死亡之海”的羅布泊,潛心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yè)。除了這些著名科學家,還有成千上萬與他們共同奮斗的普通建設者,他們在新中國國防事業(yè)的發(fā)展道路上“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在“兩彈一星”事業(yè)中,有太多人的奉獻和犧牲。他們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共同追求和崇高境界,在攀登現(xiàn)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中成就了“兩彈一星”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非凡的人間奇跡。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一旦加入,海外一切聯(lián)系就必須斷絕

B.要么加入這一任務,要么斷絕一切海外聯(lián)系

C.一旦加入,就必須斷絕一切海外聯(lián)系

D.要斷絕海外一切聯(lián)系,才能加入這一任務

C

語句連貫(排序)

由后文“并且要做好隱姓埋名一輩子的準備”可知“斷絕海外聯(lián)系”與后文銜接最緊密,排除D項?!安⑶乙龊秒[姓埋名一輩子的準備”省略了主語“他”,所以前句主語不能是“海外一切聯(lián)系”,而應是“他”,排除A項?!凹尤脒@一任務”與“斷絕一切海外聯(lián)系”不是選擇的關系,而是假設關系,排除B項。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學生的語句銜接能力。解答此類題型,可以從句式,詞語在句中的位置,與上下文的聯(lián)系等方面進行分析。

四、作文(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

誰才是榜樣?陳俊武院士為新中國石化工業(yè)不懈奮斗70年,耄耋之年仍奮戰(zhàn)在科研一線,他是榜樣;黃文秀遵從黨的召喚,將青春之花綻放在扶貧攻堅的大地上,她是榜樣;武漢快遞小哥汪勇,冒著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險堅持每天接送醫(yī)務人員,成為“城市擺渡人”,他是榜樣……他們奮斗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崗位,卻譜寫了一樣的華章。

榜樣,是鮮活的價值觀,是有形的正能量。榜樣無處不在,無言卻自放光芒,為人們指引前行的方向。

關于“榜樣”,你想說些什么?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講述故事,抒發(fā)情感,也可以發(fā)表見解。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③書寫規(guī)范,標點正確,卷面整潔。

列寧有句名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旗幟,也是資源,凝聚著力量、代表著方向。榜樣的作用就是“點著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樹立榜樣與標桿,就是以便引導更多的人共同推進社會進步。

榜樣是什么?榜樣是船,讓我揚起希望的帆,帶我駛向勝利的彼岸;榜樣是燈,照亮人生的道路,驅(qū)走黑暗的彷徨;榜樣是指南針,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讓我不再迷失自我的方向。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榜樣好比人生的坐標,事業(yè)成功的向?qū)?。它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銳氣、朝氣,是必勝的信念,是永無止境的力量源泉。讓我們向榜樣學習,向榜樣看齊,我們將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這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榜樣,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坐標。曾經(jīng),我們以學習雷鋒為榜樣;今天,比爾·蓋茨等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許多榜樣,正在我們身邊不斷涌現(xiàn)。

他們也許就是我們?nèi)粘I钪械囊粋€朋友、一位親人、一家企業(yè)、一所學校。正如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優(yōu)秀的企業(yè)是其他企業(yè)的榜樣一樣。徐本禹是一個榜樣,他用自己的青春書寫一卷美麗的教育圖畫;劉翔是一個榜樣,他用一面奔跑的旗幟,將崛起的中國形象深深烙刻在世界的視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人曾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散播一種榜樣,我們能夠時時看到奮斗的目標和參照物。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

這是一個需要榜樣的時代。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念有助于社會的正常運作,它同時也需要有一種能夠打動我們的力量,一種根植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一種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人生道德楷模,一種抗拒平庸,立志進取的永不過時的力量。而榜樣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標桿和楷模,以榜樣為精神的皈依,行動的指南,讓市場更加專業(yè)、規(guī)范,讓人生更加積極向上、絢麗多彩。

榜樣就是精神的力量,榜樣就是一盞燈,光芒四射,溫暖著我們的心,引領著我們的行動。愿精神之燈長明。

材料作文

本題主要考查寫作的能力。為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

審題:

材料主要講陳俊武院士、黃文秀、快遞小哥汪勇等人的事跡,得出結(jié)論“他們是榜樣”。第二段材料主要講榜樣的作用。本作文題干要求學生圍繞“榜樣”講述故事,抒發(fā)情感,發(fā)表見解。材料闡釋了“榜樣”的概念內(nèi)涵——能激勵大家學習的人或事物,材料中主要指人。材料還指出了“榜樣”的意義作用一一表現(xiàn)正確的價值觀,傳播正能量,指引人們前行的方向。學生應圍繞對“榜樣”這一關鍵詞語的理解與認識行文。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楷模,如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zhàn)軍359旅戰(zhàn)士,在解放戰(zhàn)爭中先后立下多次戰(zhàn)功,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60多年來,張富清深藏功名退役轉(zhuǎn)業(yè)。陳俊武院士為新中國石化工業(yè)不懈奮斗70年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等。文章能體現(xiàn)對“榜樣”的正確理解。思想健康,具有積極意義,內(nèi)容充實,結(jié)構(gòu)嚴謹即可。

參考立意:

①精神為榜,實踐出樣;

②以責任為榜,樹奉獻之樣;

③榜樣的力量等。

本題考查學生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這類題要求學生首先要讀懂材料,然后進行立意分析,列立意,確立好題目,結(jié)合材料及自身積累,選擇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角度進行寫作。這是一則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忌趯忣}時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給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據(jù)所給材料主旨確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在線組卷平臺(zujuan.)自動生成1/1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山東省成武縣伯樂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測試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這個越來越無紙化的網(wǎng)絡時代,還堅持使用箋紙寫信、題詩的人幾乎成了鳳毛麟角。箋紙尺幅小巧、刷印精美,自產(chǎn)生之日起,便得到文人的青睞,迅速成為文人雅士吟詠詩文、唱和詩詞、信札往來的必備之物。制箋工藝發(fā)展到高峰時,箋紙已經(jīng)成為集詩、書、畫、印于一體的藝術小品,其韻味與傳統(tǒng)繪畫相似卻又有自身意趣,可以“微型國畫”稱之。

箋紙的歷史非常久遠,有文獻記載,南北朝時期即有使用箋紙的實例。南朝陳徐陵在《玉臺新詠序》中就提到了“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的字句。又據(jù)《南史·陳后主本紀》載,陳后主“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常令后宮佳麗“襞采箋,制五言詩”,書詩句于彩箋之上。這就說明箋紙在最初是用來供帝王之家娛情的附庸,尚未成為普遍意義上的文房用品。

到了唐代,箋紙率先在文人墨客間流行開來,并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最有名的就是薛濤箋。元和年間,蜀中女詩人薛濤在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酬酢往來時,采用了一種染作深桃紅色的小箋紙寫詩相和,一時成為美談,極受時人追捧,遂以“薛濤箋”之名傳世。此時箋紙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它的染色。既然出于才女名媛之手,自然有一種香艷的因素,使人易生艷羨之遐思。

北宋時期,謝景初于成都浣花溪造十色小箋,名之為“謝公箋”?!妒窆{譜》載:“謝公有十色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云,即十色也?!?017年1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曾經(jīng)舉辦“宋代花箋特展”,展出砑花箋紙20余幅。這些箋紙上出現(xiàn)的精致美觀的紋飾,是箋紙飛速發(fā)展期的一個見證,這種紋飾既有圖案化的紋樣,也有整幅的構(gòu)圖,顯示了一種低調(diào)高雅的品位。極符合宋代典雅高貴的文化風尚和審美趣味。

明后期,“饾版”“拱花”技術相繼出現(xiàn)并廣泛應用于制箋領域,箋紙也隨之發(fā)展到一個繁榮階段。所謂“饾版”,就是將不同形狀、不同規(guī)格的版片組合到一起,在上面涂上不同的顏色,形如饾釘。饾版技術的發(fā)明,將彩色套印技術引入制箋工藝,豐富了箋畫圖案的內(nèi)容、層次和色彩,甚至還可以達到復現(xiàn)傳統(tǒng)繪畫中水墨暈染和著色濃淡的藝術特征。所謂“拱花”,就是通過版片的砑印,在紙上印山凹凸的效果,使得印出的畫面具有一種立體感。這些技術,讓傳統(tǒng)繪畫所涉及的對象無不進入箋畫的題材,例如樓閣亭臺、山川河流、云水風雪、花鳥草蟲、仙靈搜奇等,極大地拓展了箋紙的種類,箋畫細膩精致的程度,與傳統(tǒng)國畫不相上下,箋紙也有了“畫箋”的美譽。

清初,社會安定平穩(wěn),箋紙又有了一個長足發(fā)展,時人無不以書箋為雅事。這一時期,寫意西風漸趨為畫壇主流,箋畫圖案也以沒骨小寫意為主。而至清末,箋紙已遠不及前代,風格日益僵化、畫面愈加呆板,失卻了箋紙最重要的文人趣味,箋紙由盛轉(zhuǎn)衰,漸趨沒落。

民國以來,中國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一些生活相對優(yōu)越的知識分子,有實力(即有錢)、有余暇(即有閑)提升生活品位,講求生活格調(diào),追求生活情趣,從衣食住行到文房用品,都變得講究起來,掀起了箋紙的小高潮,箋畫的題材愈加廣泛,除了常規(guī)的山水箋、花鳥箋、人物箋之外,生肖箋、古錢箋、古彝器箋、指畫箋、古佛箋、硯拓箋、鼎拓箋、唐畫磚箋、西城古跡箋等新箋樣也紛紛流行開來。

材料二:

箋畫往往寄托著畫者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懷,這些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懷或直接流露,或間接表現(xiàn)。比如,箋紙常以梅蘭竹菊作為背景圖案,這是因為梅蘭竹菊被賦予了君子般的人格,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再比如,許多畫家都紛紛繪制山水箋,其意在滿足人們寄情山水、志在林泉的出世心理。

但是,這些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單靠形象還不能完整地表述出來,因此又會借助文字來直抒胸臆。如《北平箋譜》中收錄的王振聲為清秘閣繪制的荔枝箋,箋紙上繪荔枝兩顆,綠葉四片,上題“卻憶當年妃子笑,紅塵一騎到長安”兩句詩,讓人自然聯(lián)想到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钡脑娋?,使得一枚普通的箋紙增加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滄桑感。

畫家創(chuàng)作箋畫是一種精神寄托,使用箋紙者也往往寄托著一種含而不露的情愫。如在一幅箋畫上,畫有一把酒壺,一卷書冊,上題“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詩句,這是杜甫《春日憶李白》中的最后兩句,原句意思是對李白的贊賞和思念,以之作為箋畫的題材,就有一種思念故人的意義。試想,遠方的朋友收到用這枝箋紙寫的書信,自然會明白其中的含義,使得在收到信后又多了一種知音之感。

箋紙是中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固有的藝術形式和交流載體。它一產(chǎn)生就和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在一起,帶有明顯的精神印記。

從古代的竹簡、木牘到縑帛、紙張,先人們一直在尋找使捷而低廉的文化載體。雖然人們對紙張情有獨鐘,認為它是最為理想的媒介,但愛美是人的天性,素紙不能滿足人們審美的需要,因此使有了染包、砑花、描繪花紋圖案等完全出于審美追求的舉措。之后便是以雕版、饾版、拱花的形式賦予箋紙史多的藝術含量??梢哉f,箋紙的發(fā)展史不僅是印刷技術的發(fā)展史,更是歷代知識分子對美的自覺追求史。

在古代,許多詩人的作品通過個人題壁、歌女吟唱的形式傳之四方。在現(xiàn)代,傳統(tǒng)文化不僅可以通過圖書、報刊、音像、影視等形式進行傳播,而且也可以通日常生活中的用具進行傳播。作為文房清玩的箋紙,不僅有圖畫,而且有書法篆刻,有詩詞掌故,和知識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通過箋紙,人們可以重溫詩詞歌賦的名句,可以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比如,林紓的宋人詞意箋,陳師曾的杜甫討意箋,都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唐詩宋詞。應該說,在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傳承方面,箋紙功德無量。

中國的箋紙內(nèi)涵豐富,琳瑯滿目,給人以目不暇接、美不勝收之感。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國家將箋紙印制成為一種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賦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內(nèi)涵,使其擔當承載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懷的使命。博古題材的箋紙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遺跡,鐘鼎、器物、錢幣,都是秩序、威權、社會交往的象征;將山水林泉、高人隱逸作為箋畫的題材,正是在傳遞一種遺世獨立潔身自好、不隨流俗、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氣度:大量蔬果箋、花卉箋的流行,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魚藻箋、花鳥箋、生肖箋的出現(xiàn),在向人們傳遞大自然的美妙信息,引導人們熱愛自然、珍惜自然、順應自然等等。

(以上兩則材料均選自劉運峰相關演講稿)

1.下列關于箋紙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箋紙尺幅小,印制精美,南北朝時就已廣泛使用。

B.箋紙曾因名人的參與而具個性化,受到時人追捧。

C.箋紙常被人稱作“畫箋”,箋畫與傳統(tǒng)的國畫無異。

D.箋紙曾是文人喜愛的常用之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淘汰。

2.下列對材料一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色彩艷麗的箋紙均出于才女名媛之手,人們因此寵愛有加。

B.箋紙始終追求高雅品位,顯示高貴的文化風尚和審美趣味。

C.箋畫的題材涉獵非常廣泛,為箋紙的種類拓展提供了基礎。

D.使用箋紙者既要低調(diào)脫俗,又要有經(jīng)濟實力和余暇時間。

3.下列對材料二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賦予箋紙藝術含量,是讓箋紙滿足人們追求美的天性。

B.箋紙的題材選取,反應人們的個性特點和情趣喜好。

C.古代詩人的作品是通過箋紙的獨有形式傳播四方的。

D.箋紙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小品,文化內(nèi)涵極其豐富。

4.作為文房用品,箋紙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百合花

茹志鵑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讓他回團部去。他精神頓時活潑起來了,向我敬了禮就跑了。走不幾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掛包里掏了一陣,摸出兩個饅頭,朝我揚了揚,順手放在路邊石頭上,說:“給你開飯啦!”說完就腳不點地的走了。我走過去拿起那兩個干硬的饅頭,看見他背的槍筒里不知在什么時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樹枝一起,在他耳邊抖抖地顫動著。

他已走遠了,但還見他肩上撕掛下來的布片,在風里一飄一飄。我真后悔沒給他縫上再走?,F(xiàn)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包扎所的工作人員很少。鄉(xiāng)干部動員了幾個婦女,幫我們打水,燒鍋,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婦也來了,她還是那樣,笑瞇瞇的抿著嘴,偶然從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時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來她到底問我說:“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告訴她同志弟不是這里的,他現(xiàn)在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說:“剛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氣了!”說完又抿了嘴笑著,動手把借來的幾十條被子、棉絮,整整齊齊的分鋪在門板上、桌子上(兩張課桌拼起來,就是一張床)。我看見她把自己那條白百合花的新被,鋪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塊門板上。

天黑了,天邊涌起一輪滿月。我們的總攻還沒發(fā)起。敵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燒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轟炸,照明彈也一個接一個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點了無數(shù)盞的汽油燈,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了。在這樣一個“白夜”里來攻擊,有多困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連那一輪皎潔的月亮,也憎惡起來了。

……

前面的槍聲,已響得稀落了。感覺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實還只是半夜。

外邊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懸得高。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這位重傷員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擔架員把傷員抬上門板,但還圍在床邊不肯走。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做醫(y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們?nèi)w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的。我心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開他們上前一看,我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xiàn)已變得灰黃。他安詳?shù)睾现?,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狗日的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nèi)丝p里冒著煙亂轉(zhuǎn),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p>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fā)他們走了。我回轉(zhuǎn)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jīng)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颐腿恍盐虻靥鹕?,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yī)生,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cè)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蔽疫^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p>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1958年3月

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合花》是一篇將戰(zhàn)爭主題和人性審美意蘊巧妙結(jié)合的佳作,對戰(zhàn)爭的描寫用筆儉省,而對通訊員、新媳婦則不惜筆墨,從中我們能體會的審美感受。

B.“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表明此時她發(fā)現(xiàn)傷員竟是那個小通訊員,非常驚訝;“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表明她被小通訊員英勇的舉動感動,并為他的犧牲而痛心。

C.小說中有不少意蘊豐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圖案,預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小通訊員和年輕媳婦的質(zhì)樸與純潔。

D.《百合花》中的英雄人物——小通訊員,是一位“高、大、全”式的完美英雄,有驚天動地的救人壯舉,不是我們?nèi)粘I钪械钠胀ㄈ恕?/p>

6.下列關于《百合花》小說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合花》以解放戰(zhàn)爭時期某地前線包扎所作為具體環(huán)境,講述了戰(zhàn)爭年代人與人之間真摯的友情,贊美了小戰(zhàn)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流露出對美好人性的呼喚。

B.“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表現(xiàn)出新媳婦對烈士的敬佩和痛悼之情。

C.當“我”說不要縫了時,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寫出了新媳婦對“我”的不滿,從而表現(xiàn)出新媳婦的憤怒之情。

D.“‘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新媳婦這一行為的發(fā)生是由于自己的傷心和內(nèi)疚,表現(xiàn)了她的善良和對人民軍隊的熱愛。

7.選文中的小通訊員是個怎樣的人?請指出他的形象特點并舉例簡要分析。

8.文中劃線句子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概括并簡要分析。

二、古詩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D.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遠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10.下列對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學》是荀子,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后代表。

B.“金就礪則利”中的“金”代指金屬制的刀斧等。

C.與孟子的“性善論”相對,荀子提出“性惡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

D.《詩》《書》指《詩經(jīng)》和《尚書》,與《禮》《易》《春秋》并稱為道家“五經(jīng)”。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課文首先提出“學不可以已”這個觀點,足見學習的意義重大。

B.課文第2段連用了五個比喻論述學習的重大意義。

C.課文第5段論述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強調(diào)要逐步積累,堅持不懈,專心致志。

D.文章條理清晰,論述嚴密,全文圍繞“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展開論述。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②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3.本文(《勸學》)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4.下列對《登高》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精選意象,多角度寫景,既寫出了深秋時節(jié)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發(fā)了凄涼、孤寂之情。

B.頷聯(lián)氣象雄渾,境界開闊,為頸聯(lián)、尾聯(lián)抒發(fā)情感創(chuàng)設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個人的痛苦在這個背景下顯得分外渺小,倍添悲涼。

C.頸聯(lián)中“悲”是全詩的詩眼,它集中表述了詩人在全詩中蘊蓄的復雜情感,詩歌所抒之情纏綿悱惻,動人心弦。

D.詩歌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情與景渾然一體,淋漓盡致地表述了詩人的憂國傷時之情。

15.賞析頷聯(lián)中的“無邊”“不盡”的妙處。

16.名句默寫。

(1)陶淵明《歸園田居》中“,”兩句,采用對仗句式,連用兩個比喻,表述詩人對官場的厭倦以及對田園的向往。

(2)李白常常稱謝靈運為謝公,比如“,”詩句中。

(3)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表述了自己希望接納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p>

(4)“,”是《琵琶行》全詩的主旨,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

(5)在革命洪流洶涌之時,年輕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沁園春·長沙》沖,詞人巧妙地借用,兩句表現(xiàn)了這樣的圖景。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__①____。中國航天事業(yè)取得的進步是航天科技工們___②___的結(jié)果,新時代背景下,我看到,身邊很多的航天新青年將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__③____落實在每一個小我的努力之中。他們勇攀科技高峰,實現(xiàn)“從0到1”的突破;他們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確保每項工作“0失誤”。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奮戰(zhàn)一線、勠力同心,他們先后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