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追蹤與預測(新高考專用)專題08 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民族復興(分層練)(原卷版)_第1頁
2024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追蹤與預測(新高考專用)專題08 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民族復興(分層練)(原卷版)_第2頁
2024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追蹤與預測(新高考專用)專題08 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民族復興(分層練)(原卷版)_第3頁
2024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追蹤與預測(新高考專用)專題08 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民族復興(分層練)(原卷版)_第4頁
2024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高頻考點追蹤與預測(新高考專用)專題08 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民族復興(分層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8新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與民族復興內容概覽A·高考真題爭滿分【命題點0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與社會治理】【命題點0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生活】【命題點0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交流與傳播】B·核心素養(yǎng)拿高分【命題點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與社會治理】1.(2023·海南高考·8)有蘇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轎,不騎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燒香點紙馬”“區(qū)里登記走一下”“要問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來陪嫁,陪了一頭小花牛,給姐耕地種莊稼”。歌中這一現象最有可能出現于()A.1912—1927年B.1927—1937年C.1949—1956年D.1978—1992年2.(2023·湖北高考·9)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八路軍來到太行山區(qū),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貧苦農民李順達得以翻身。1943年,李順達組織六戶貧困農民成立農業(yè)勞動互助組。1950年,他參加了全國工農兵勞動英雄代表大會。1951年,李順達互助組發(fā)起生產競賽,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據此可知()A.根據地的經驗延續(xù)至新中國B.農業(yè)互助組是主要生產組織形式C.勞模示范推動技術領域創(chuàng)新D.互助合作推動三大改造順利開展3.(2023·天津高考·9)1977年文藝著作大量出版,其中一本叫作《哥德巴赫猜想》,介紹數學家陳景潤在困難的處境下刻苦鉆研,使人民反思過去,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這件事()A.加快了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B.弘揚了自力更生的時代精神C.助推了文藝領域的撥亂反正D.推動了大量文藝作品的出現4.(2023·山東高考·9)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十分重視與周邊國家的交往:20世紀50年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003年,提出“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來,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這主要是為了()A.消除分歧增進互信B.構建均衡發(fā)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謀發(fā)展D.改善全球治理體系5.(2022·重慶高考·9)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后,重慶市軍管會在接管城市時明確要求:對舊政權人員一概不許稱偽人員,對企業(yè)生產機關必要時可冠以“原”字,對學校除需要更改名稱的外,仍稱原名。這些要求()A.體現了民主集中的工作原則B.貫徹了團結建國的精神C.落實了愛國統一戰(zhàn)線的方針D.適應了三大改造的需要6.(2022·天津高考·8)1843年,黃河特大洪水造成河南中牟縣大堤決口,23州縣被洪水浸淹;1933年,河南、河北等地的黃河堤防因特大洪水決口數十處,30縣遭受洪災;1958年發(fā)生的特大洪水安全入海。上述三次特大洪水的結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治理能力的強弱B.社會制度的差異C.經濟水平的高低D.自然因素的影響根本原因,排除C項;自然因素屬于客觀因素,這里的根本原因應該從主觀角度去思考,排除D7.(2022·江蘇高考·10)趙國明《中國的立場》一詩寫道:“萬國(聯合國)旗幟欲添丁,孤島、紅旗都有名。山姆(美國)陰謀如獲勝,不教公使到西京(紐約)”。該詩佐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A.與美國的關系趨向緊張B.在聯合國行使否決權C.抵制美國構建單極世界D.反對“雙重代表權”案8.(2022·江蘇高考·9)1951年3月18日,毛澤東致函鄧小平等領導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學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應放手讓他們去看……吳景超、朱光潛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響很好,要將這樣的事例教育我們的干部?!痹谶@里,毛澤東指示()A.應賦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權力B.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方針C.為建立人民民主政權進行調研D.為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樹立典型9.(2022·遼寧高考·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將《關于東北工廠遷移問題的意見》下發(fā)到東北局,10月初,東北南部地區(qū)以重工業(yè)為主兼有部分輕工業(yè)的23家工廠正式向北遷移,一個月之內相關設備和人員全部到位。這一舉措是為了()A.平衡地區(qū)差異B.調整工業(yè)結構C.應對朝鮮戰(zhàn)爭D.恢復國民經濟10.(2022·北京高考·15)下列史料涉及的歷史事件,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歸還中華民國。”②“(八日)彼得格勒戍軍與勞動社會已推翻克倫斯基政府(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③“(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來往中斷了二十多年?,F在,經過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友好來往的大門終于打開了?!雹堋敖菘怂孤宸タ苏畬⒈回煶陕男谐吠恕聡婈爩⒎蛛A段占領德意志人(在數量上)占優(yōu)勢的領土?!盇.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11.(2022·廣東高考·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周恩來匯報參加日內瓦會議和出訪印度、緬甸情況時,毛澤東指出:“門要關死已經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種有利的局勢,需要我們走出去。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不同制度的國家可以和平相處?!边@說明()A.國內建設需要調整“一邊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運動提升中國影響力C.“求同存異”促進亞非各國了解中國D.不結盟運動興起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12.(2022·河北高考·10)1982年4月,鄧小平會見英國前首相希思,闡述了中國政府對解決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6月,中共中央批準成立調研小組,該小組擬定了十二條政策,其主要精神是恢復主權、制度不變、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為中英談判解決香港問題奠定了基礎。材料集中反映了()A.香港問題是殖民侵略的產物B.中英希望和平解決香港問題C.“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得到切實執(zhí)行D.中國初步形成解決香港問題的具體方案13.(2021·江蘇高考·11)圖1《通不過去》(圖中有“和平之路”戰(zhàn)爭之路”五項基本原則”及排隊情形)意在說明,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圖1注:兩個門:和平之路;戰(zhàn)爭之路A.提升不結盟運動的影響力B.推動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大C.阻止兩極格局的最終形成D.遏制帝國主義的戰(zhàn)爭圖謀二、非選擇題14.(2022·;山東高考·18)(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的透視:一幅宣傳畫圖5《工人新村》(1952年,孫佳桐何正慈作)結合所學知識,以“《工人新村》賞析”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5.(2023·海南高考·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馬克思指出,勞動是“社會圍繞之旋轉的太陽”,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前提,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唯一源泉。1939年2月,毛澤東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克服困難”的口號,號召各根據地開展生產活動。大生產運動首先在陜甘寧邊區(qū)展開。八路軍第三五九旅開入荒無人煙的南泥灣,經過艱苦勞動將其改造為“陜北的好江南”。1949年,毛澤東在新政協會議開幕詞中向全世界豪邁地宣告:“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tài)工作著,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0世紀60年代,一批志在治沙的林業(yè)人進駐地處高寒、極端少雨、沙化嚴重的塞罕壩,經過近50年艱苦卓絕的奮斗,創(chuàng)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2010年,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指出:“‘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中華民族是勤于勞動、善于創(chuàng)造的民族。正是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薄幾浴秳趧泳衽c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1)根據材料,概括勞動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所起的作用。(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們已經站起來了”的深刻涵義。(10分)16.(2022·海南高考·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中國共產黨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設。1948年,東北行政區(qū)委員會頒布的《東北公營企業(yè)暫行勞動保險條例》是我國在較大區(qū)域內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為解放后制定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積累經驗并奠定了基礎。1951年,政務院發(fā)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一位得知此消息的職工說:“社會主義好,生、老、病、死有勞保。”到1952年11月底,全國實行《勞保條例》的企業(yè)達2860家,職工320萬人。1953年,政務院又發(fā)布了《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若干修改的決定》。1956年,全國實行《勞保條例》的職工達到1600萬,比1953年增加了近4倍,簽訂了集體合同的職工有700萬人,比1953年增加了10倍,合計共有2300多萬職工享受了《勞保條例》規(guī)定的不同保險待遇。至此,享受勞動保險的職工占國營、公私合營、私營企業(yè)職工總數的94%。1956年,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示范章程》規(guī)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對于缺乏勞動力或者完全喪失勞動力,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疾的社員,在生產上和生活上給予適當的安排和照顧,保證他們的吃、穿和柴火的供應,保證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們的生養(yǎng)死葬都有依靠?!薄幾浴吨袊洕l(fā)展史(1949—2010)》(1)根據材料,概括過渡時期我國社會保障建設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這一時期我國社會保障建設取得歷史成就的背景。(8分)【命題點0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生活】1.(2023·河北高考·9)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國總工會號召在國營企業(yè)開展勞動競賽。上海機床廠勞動模范盛利改進了39種工具,創(chuàng)造了3年完成5年工作量、產品質量合格率月均達到99%以上的優(yōu)異成績。這體現出()A.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順利推進B.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得到貫徹C.技術革新助力了經濟體制改革D.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有序開展2.(2023·遼寧高考·9)1952年12月以后,北京等一些城市陸續(xù)出現蔬菜供應困難。對此,陳云指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應問題,其意義絕不在建設工廠之下,應該放在與建設工廠同等重要的地位”。這主要強調了()A.調整城鄉(xiāng)關系的艱巨性B.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的必要性C.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D.緩解糧食短缺的緊迫性3.(2023·山東高考·8)1956年,毛澤東在談到國家與工廠的關系時指出:“統一性和獨立性是對立的統一,要有統一性,也要有獨立性?!鱾€生產單位部要有一個與統一性相聯系的獨立性,才會發(fā)展得更加活潑。”毛澤東強調的是()A.適當提高工廠的生產經營自主權B.適度發(fā)揮市場的調節(jié)作用C.平衡工商企業(yè)改造中的公私關系D.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的發(fā)展4.(2023·廣東高考·10)圖1為1950年澄?;鸩駨S的火花(即火柴盒貼畫)圖中劃船者是一位世代生活在廣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據此可推知,該火花設計的主要意圖是()圖1A.描繪貧苦大眾解放后的新生活B.記述工業(yè)化建設帶來的新變化C.展現三大改造的新成果D.彰顯男女平等的新氣象5.(2023·湖南高考·9)1949年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產值占中國工業(yè)總產值比重表產品原煤燒堿電動機棉紗棉布紙火柴卷煙面粉比重28.3%59.4%79.6%46.7%40.3%63.4%80.6%80.4%79.4%據上表推知,當時()A.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實施效果明顯B.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有益補充C.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迫在眉睫D.限制和利用民族資本主義具有必要性6.(2023·河北高考·10)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1—2015年中國三大產業(yè)國內生產總值變化如圖4所示。對圖示解釋合理的是()圖4注:一般意義上,第一產業(yè)指農業(yè),第二產業(yè)指工業(yè),第三產業(yè)指除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之外的其他行業(yè)。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加速了農業(yè)發(fā)展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工業(yè)發(fā)展C.國家電子商務立法保障第三產業(yè)發(fā)展D.亞投行的成立推動了中國經濟發(fā)展7.(2023·福建高考·10)表3為1952年、1978年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的部分指標。農業(yè)的這種巨大變化主要反映了()表3類別年份農業(yè)機械總動力(萬馬力)機械耕種面積(萬公頃)機電灌溉面積(萬公頃)化肥施用量(萬噸)農業(yè)用電量(億度)1952年2513.631.77.80.51978年1597540672489.5884253.1A.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B.農業(yè)合作社的發(fā)展C.國家重農政策的貫徹D.工業(yè)對農業(yè)的反哺8.(2023·遼寧高考·10)1981年5月,沈陽市皇姑區(qū)3名女青年自謀職業(yè),創(chuàng)辦麥香村個體小吃部,鐵西區(qū)也有青年開辦個體鐘表修理部。遼寧省及沈陽市主要領導走訪了這些個體工商戶,對他們給予肯定和鼓勵。這反映了當時()A.思想觀念得到解放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C.工業(yè)結構發(fā)生轉變D.青年成為改革創(chuàng)新的主力軍9.(2023·北京高考·9)1998年,“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啟動。此后,“村村通”在公路、電力、飲用水、電話網、有線電視網、互聯網等領域陸續(xù)展開,成為一個系統工程。這一工程()A.成為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的重大舉措B.標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突破C.為開展三線建設做好了充分準備D.為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基礎10.(2023·湖北高考·10)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歷了15年漫長歷程。1986年,中國正式提出“復關”申請,此后數年談判沒有實質性進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談判的核心問題才迎刃而解。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兩極格局的瓦解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初步形成C.經濟全球化快速發(fā)展D.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11.(2023·;湖南高考·10)下圖為新華社記者于20世紀80年代初拍攝的一張珍貴照片——實行包產到戶的安徽鳳陽小崗村帶頭人嚴宏昌在村里第一個買了拖拉機。這張照片()A.體現了土地所有制變革的成效B.反映了農業(yè)機械化的基本實現C.釋放了農村政策延續(xù)性的信號D.見證了我國農村小康社會建成12.(2023·全國高考乙卷·31)1981年,北京京劇團實行改革,職工工資只發(fā)70%,國家不再負擔大部分福利;劇團演出費用自行解決,演出盈余留存公積金30%,上交劇院10%,其余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分紅。經過試驗,職工收入明顯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A.非公有資本成為文化建設投資主體B.國有文化事業(yè)單位整體改制為企業(yè)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發(fā)職工積極性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13.(2022·江蘇高考·11)據袁隆平回憶,位于井岡山南麓的桂東縣是全國率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的地區(qū)之一。1975年全縣僅試種水稻98.88畝,次年便在全縣迅速推開。當地民謠傳唱:“層層梯田持山腰,銀河兩岸種雜交?!边@反映了()A.當地提高糧食產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雜交水稻試種成敗取決于環(huán)境D.桂東縣率先實現了糧食自給14.(2022·湖南高考·9)1949年3月,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在全市職工積極分子大會上強調,“私營工廠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從國家方面講他們是主人,在工廠又要受資本家指揮,這又不是主人”。這表明北京市()A.對民族資本家妥協退讓B.貫徹新民主主義政策C.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D.已準備接管私營企業(yè)15.(2022·重慶高考·10)專業(yè)戶是指我國農村專門從事某種農副業(yè)的家庭或個人。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農村在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出現的專業(yè)戶,帶頭勤勞致富,是農村發(fā)展中的新生事物,應當積極支持。這里說的“新”是指它()A.改變了農村生產主要經營形式B.引領著土地所有制調整的方向C.反映了農村經濟市場化的趨勢D.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啟16.(2022·海南高考·9)下圖中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國排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五大貢獻國,1980—2019年(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fā)展指數計算)A.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B.生產要素增加C.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D.信息技術推動17.(2021·河北高考·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國防第一,穩(wěn)定市場第二,其他第三”的財經工作方針,轉變?yōu)椤斑叴?、邊穩(wěn)、邊建”的財經工作方針。這一變化()A.促進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開展B.體現了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方針C.適應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需要D.加速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18.(2021·湖北高考·9)1957年,外國專家沙博理參觀西安時,獲悉城市人口從解放初不足50萬增加到150萬。在訪問已建成的六家國營紡織廠中的一家時,他得知“該廠使用的每一件機器都是中國自造的”。他由此感到這座古城“重新興盛起來了”。這說明()A.“一五”計劃初步改變社會面貌B.西安成為內地省會開放城市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全建立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19.(2021·天津高考·8)1962年下半年起,我國國民經濟開始穩(wěn)步增長。1963年,國家在財力尚有困難的情況下,積極改善職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業(yè)企業(yè)全員勞動生產率連續(xù)三年分別提高26.7%、20.1%和22.5%。這反映了我國()A.落后面貌的徹底改變B.調整發(fā)展的重要成果C.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D.市場經濟的顯著作用20.(2021·遼寧高考·10)1980年國家農委的一份農村調查報告中寫道:“‘尖頭戶站,滑頭戶看,老實戶氣得不愿干’的現象沒有了”,“‘干到臘月二十九,吃了餃子就動手’的一年到頭打疲勞戰(zhàn)的現象也沒有了”。這反映出()A.生產關系調整初見成效B.農村社會風俗的改變C.農村溫飽問題得到解決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16.(2021·江蘇高考·12)某記者在回憶錄中寫道:“現在農村的確‘活’了,農業(yè)生產不斷發(fā)展,各種副業(yè)欣欣向榮??磥?,包產到戶、包產到勞等責任制,確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經濟的不二法門,城市里的企業(yè)管理,也在開始推行這種精神了。”這表明當時()A.城鄉(xiāng)改革互相促進B.全面整頓初見成效C.逐步開展經濟體制改革D.倡導建立市場經濟體制C21.(2021·福建高考·10)1973—1978年,在我國對外引進的成交金額中,用于成套設備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提出了“多引進制造技術和專利”的方針。這一轉變旨在()A.調整進口商品結構B.拓展對外開放的合作領域C.擴大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D.提升國有企業(yè)的制造能力22.(2023·天津高考真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1年春,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等部門根據“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部署,著手試編第一個五年計劃。在蘇聯政府的幫助下,采取邊制定、邊執(zhí)行的辦法,經過多次修改,1955年,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原則通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審議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計劃中規(guī)定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和相應地發(fā)展農業(yè)、輕工業(yè);輕、重工業(yè)的投資比例為1:7.3;大中型工業(yè)建設項目的53%分布在內地,222個項目分布在東北和沿海城市,合理地利用原有工業(yè)基礎?!幾浴吨袊伯a黨歷史》等材料二1996年,經中共中央建議,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綱要提出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方針,更多關注經濟發(fā)展的主要任務和戰(zhàn)略布局、改革開放的主要任務和部署、社會發(fā)展的主要任務和基本政策等宏觀經濟問題;綱要要求,到2000年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基本消除貧困現象,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加快現代企業(yè)制度建設,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到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過十五年的努力,使中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個大的臺階,為下個世紀中葉實現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幾浴吨袊母镩_放30年》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內容,簡要歸納“一五”計劃制定的歷史背景及其意義。(2)比較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內容,指出兩個有關五年計劃的文件在主要內容上的不同,并略述從中得到的啟示。23.(2023·山東高考·1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份人才招聘啟事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業(yè)區(qū)在《廣州日報》登載了一份人才招聘啟事。為適應我區(qū)建設發(fā)展需要,經上級批準,擬在廣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業(yè)管理的技術人才,進行企業(yè)管理、外貿業(yè)務和商業(yè)英語等知識的培訓,為期一年。結業(yè)后,由我區(qū)統一分配到區(qū)內各企業(yè)工作,凡符合下述條件的職工均可報考:(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道德品質好,談吐及待人接物堅持“五講四美”;(2)大專院校理工和財經專業(yè)畢業(yè),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3)具有初等英語基礎;(4)有一定的社會知識和中文水平;(5)年齡在45歲以下,身體健康?!獡险仔瘛渡钲谟洃洠?949—2009》結合材料,以深圳窗口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分)(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命題點0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交流與傳播】1.(2023·福建高考·9)表2列出了著名科學家華羅庚1955年11月參加的部分活動。這可用于說明當時()表226日上午參觀蘇聯展覽館的計算器,后到科學院開會下午主持外國科學家學術報告會27日晚上參加外事活動下午報社來人約稿晚上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開會A.科教水平迅速提高B.國際學術交流密切C.科技人才受到重視D.科學精神得以弘揚2.(2023·福建高考·11)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興起了一股讀書熱潮。隨后,上海率先開展名為“振興中華”的職工讀書活動,并設立“職工讀書獎”;在中共中央的肯定與號召下,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活動在各地風靡一時。這些做法旨在()A.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B.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修養(yǎng)C.開創(chuàng)對外開放的全新局面D.抵制資本主義的精神污染3.(2023·海南高考·9)2018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指出,我國中小企業(yè)具備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chuàng)新、80%以上的城鎮(zhèn)勞動就業(yè)、90%以上的企業(yè)數量。這一成就()A.表明我國現代化建設開啟了新時期B.體現了政治體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說明現代企業(yè)制度激發(fā)了國企活力D.驗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成效4.(2022·湖北高考·9)1960年,我國科研經費支出比1952年增長近60倍,全國全民所有制單位科技人員達196.9萬人,平均每萬人中有科技人員30名,比1952年增長3倍。上述變化的直接原因是()A.蘇聯對中國的援助B.海外科研人員歸國C.“雙百”方針的提出D.兩個五年計劃實施5.(2021·遼寧高考·9)1954年4月15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歷時三個月的鞍鋼技術革新展覽會在北京舉行。展覽會展示了鞍鋼技術革新和基本建設的成就,會上勞模張明山、王崇倫等7人還建議在全國開展技術革新運動,各地紛紛赴京參觀學習,由此推動了全國性生產熱潮。這表明當時我國()A.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B.學習蘇聯經驗開展技術革新運動C.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yè)體系D.工業(yè)化建設激發(fā)勞動者生產熱情6.(2021·江蘇高考·10)東北機器制造廠尉風英曾被授予“毛主席的好工人”稱號。她回憶:“在五六十年代,大搞技術革新時,我們簡直入了迷、著了魔。從1953年到1965年這12年的時間里,我共實現技術革新177項?!彼麄兊募夹g革新()A.是為了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B.體現了工人階級主人翁精神C.提高了勞動婦女的社會地位D.有利于東北經濟的均衡發(fā)展7.(2021·海南高考·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蘇南行署的工作人員主要來自蘇北與山東,他們對當地的方言、生活習慣存在隔膜感。蘇南行署通過各級民政機關執(zhí)行蘇南區(qū)黨委制定的撫恤措施,還通過發(fā)動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對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軍人的家屬提供經濟補助,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這體現了()A.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B.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C.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同步進行D.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8.(2021·海南高考·12)《紅色娘子軍》是劉文韶在海南工作時基于真實的革命斗爭而創(chuàng)作的報告文學,1960年改編為同名電影,1963年底又改編為芭蕾舞劇,1964年在人民大會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眾的喜愛。該作品()A.表明文藝創(chuàng)作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保證B.凸顯了革命性、藝術性與人民性的統一C.說明革命斗爭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唯一源泉D.體現了抽象性、科學性與本土性的結合9.(2021·湖北高考·10)1981年,中國女排經過頑強拼搏勇奪第三屆世界杯冠軍。億萬人民通過電視機、收音機收看、收聽了這一盛況。女排奪冠后,很快收到數萬件海內外的賀信、賀電。全國各地群眾紛紛表示,要以女排為榜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由此可見()A.電視機在家庭普及B.女排精神激勵國人C.排球運動推廣全國D.體育強國夢想實現10.(2023·全國高考甲卷·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圖7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在長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大橋,也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毛澤東豪邁地寫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武漢長江大橋已經成為新中國的國家記憶。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國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偉大奇跡,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結合史實闡釋一則新中國的“國家記憶”。(要求:體現國家意義,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11.(2023·福建高考·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23年2月22日,第八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管理思想史》《百年革命家書》《新中國70年》等歷史圖書獲獎。該獎項的主要參評條件為“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重要作用”。圖5為《新中國70年》一書的部分章節(jié)目錄。請依據該參評條件,就中國近現代史相關內容,自選主題,撰寫一書名和相應的完整目錄。(要求:書名明確,各章須有節(jié),邏輯清晰,史實準確,不得照抄材料。)12.(2023·廣東高考·17)(14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1)解釋材料一中民族復活的“動機”。(4分)(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戰(zhàn)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實現民族復興任務不同的原因。(4分)(3)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系統闡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邏輯。根據材料四,簡述這一歷史邏輯的史實依據。(6分)(14分)(1)動機:①思想層面:馬克思主義傳播,新的理論武器。②組織層面:中國共產黨成立,新的領導力量。(2)原因:所處革命階段的主要矛盾不同。全面抗戰(zhàn)時期,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大眾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是主要矛盾。(3)史實依據:①創(chuàng)造前提: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②開始征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③賦予生機: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3.(2022·北京高考·17)(10分)【毛澤東思想的獨創(chuàng)性】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chuàng)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這些獨創(chuàng)性理論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2021年11月11日)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從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社會主義建設(1956—1978)兩個時期中各選一個實例,闡述毛澤東思想的獨創(chuàng)性。(10分)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清晰。一、選擇題1.(2024·海南??谝荒!?)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郊區(qū)農村通過土改,農民普遍開展文娛活動,有的村成立讀報小組,學習時事。農民開始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紛紛把神仙牌位推掉,換上毛主席像。這種狀況()A.促使農村生產力獲得了大解放B.推動了農村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提高了工農群眾文化知識水平D.有利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開展2.(2024·遼寧錦州高三上期末·9)1952年至1957年我國各項經濟指標增長率如圖所示,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1952—1957年我國各項經濟指標增長率A.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B.一五計劃初步改變社會面貌C.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成效顯著D.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提上日程3.(2024·江蘇南京、鹽城高三上期末·9)老刀牌卷煙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卷煙之一。它最初由英國惠爾斯公司生產,以Pirate(意為“海盜”)為名,1891年起在中國銷售。它的品牌名稱、性質等幾經變更,使其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圖2中煙標設計方案的轉換可折射出()A.民族企業(yè)生產的擴大B.民眾審美意識的增強C.經濟恢復任務的完成D.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變遷4.(2024·江蘇如皋高三上調研(三)·10)下表所示為法國公共意見研究所針對中國問題所做的調查報告統計數據。據表中數據可推斷,當時()時間認為法國應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眾所占比例認為法國不應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眾所占比例未表態(tài)者所占比例1950年2月28%32%40%1954年8月43%24%33%A.資本主義陣營走向分化B.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躍升C.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D.中國開展積極外交提高國際聲譽5.(2024·四川德陽一?!?8)據統計,1961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82165萬畝,總產量14750萬噸;1963年播種面積為181165萬畝,總產量17000萬噸;到了1965年播種面積為179441萬畝,總產量19455萬噸。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經濟調整政策逐步實施B.工業(yè)化建設的普及C.土地所有制度出現變革D.人民公社化的發(fā)展6.(2024·八省八校(T8聯考)高三聯考一湖南卷·9)下列有關歷史事件,發(fā)生在下圖所示歷史時期中的是()A.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蓬勃開展B.國民黨對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被粉碎C.“三三制”原則下的民主政權建立D.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在全國廣泛開展7.(2024·湖北十一校高三聯考一·9)1954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規(guī)模炮擊金門,蔣介石當即發(fā)炮還擊,第一次臺海危機拉開序幕。12月,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與臺灣代表葉公超正式簽訂《共同防御條約》。1955年秋,毛澤東對一些工廠的領導講:“我們的目標是要趕上美國……哪一天趕上美國,我們才吐了一口氣。現在我們不像樣子嘛,要受人欺負”。據此可知,新中國初期()A.美國霸權主義威脅下陷入外交孤立B.朝鮮戰(zhàn)爭阻礙了國家統一進程C.國際緊張局勢影響一五計劃的制定D.冷戰(zhàn)格局影響國家工業(yè)化戰(zhàn)略8.(2024·湖南九校聯盟高三聯考一·10)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共中央作出了開展三線建設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舉全國之力在西部的十余個省進行了一場以備戰(zhàn)為中心的大規(guī)模工業(yè)建設。以國防科技工業(yè)、機械與能源工業(yè)等為重點,構筑起規(guī)模龐大、門類齊全的內地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現代工業(yè)交通體系。據此可知,三線建設()A.解決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問題B.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改善了中國東西部的工業(yè)布局D.受到了蘇聯模式的影響9.(2024·湖南長郡中學高三月考(五)·1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