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0工場手工業(yè)時期: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題內容概覽A·高考真題爭滿分【命題點01近代西方的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命題點02近代西方的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生活】【命題點03近代西方的文化交流與傳播】B·核心素養(yǎng)拿高分【命題點01近代西方的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autonum.(2023·北京高考·13)美國《獨立宣言》初稿中有一句話:“他(英王)侵犯了一個遙遠民族的人民最神圣的生命權和自由權。他們被捕獲,販賣到另一個半球,乃至慘死途中?!边@句話最終被刪除,沒有出現在定稿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英國政府頌布法令,廢除了奴隸貿易B.《獨立宣言》否定了天賦人權的觀念C.北美革命者對奴隸貿易問題存在分歧D.北美黑人的公民權利得到了法律承認【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獨立宣言》初稿中對英國在北美地區(qū)的奴隸貿易,進行了批判和抨擊,但是最終沒有出現在定稿中,說明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革命者對奴隸貿易問題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存在分歧,故選C項;1807年,英國宣布廢止奴隸貿易,而美國《獨立宣言》頒布的時間是1776年,排除A項;《獨立宣言》宣揚了“天賦人權”觀念,而非否定,排除B項;1866年憲法修正案中,美國第一次承認黑人享有公民權,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autonum.(2023·湖南高考·14)17世紀后期,歐洲各國紛紛通過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并勘定地界、樹立界碑、出版地圖,向公眾傳達有關國土疆域的信息。這一現象反映()A.近代地形勘測技術的進步B.近代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C.談判是解決爭端的主要手段D.地圖是解決爭端的主要依據【答案】B【解析】據材料歐洲各國“通過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向公眾傳達有關國土疆域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所以歐洲各國的疆域意識加強,積極解決領土爭端,故選B項;“近代地形勘測技術的進步”以偏概全,其只與材料部分信息“勘定地界、樹立界碑、出版地圖”相對應,排除A項;“談判是解決爭端的主要手段”不合史實,17世紀時西歐國家仍以戰(zhàn)爭手段來解決爭端,排除C項;D項地圖只是解決爭端的依據之一,但不是主要依據,排除D項。autonum.(2023·全國高考乙卷·33)1661年,英國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陸軍隊以及所有軍事要塞和駐地的唯一最高的統(tǒng)轄權、指揮權和部署權,歷來屬于國王陛下,這是不容置疑的。議會兩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應要求這種權力。這說明當時英國()A.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B.國王力圖鞏固統(tǒng)治權力C.強化王權以對抗“無敵艦隊”D.君主立憲政體已經確立【答案】B【解析】由材料“唯一最高的統(tǒng)轄權、指揮權和部署權,歷來屬于國王陛下”可知英國國王力圖通過民兵法案的形式來鞏固自己的軍事統(tǒng)治權,表明此時王權仍然高于議會的權力,故選B項;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開始逐漸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項;1588年,英國海軍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從此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C項;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標志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排除D項。autonum.(2022·河北高考·12)15—16世紀,意大利學者將歷史研究與現實政治結合起來,主張通過建立君主政權實現國家統(tǒng)一,并對未來意大利的政體提出了設想。這種觀念()A.推動了人文主義的興起B(yǎng).體現了民族意識的覺醒C.受到了啟蒙運動的影響D.促進了浪漫主義的形成【答案】B【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1494年爆發(fā)了意大利戰(zhàn)爭,到1559的長達六十五年的歲月里,歐洲強國在意大利的土地上發(fā)動了不計其數的大小戰(zhàn)役來瓜分和侵略這片富庶的土地,戰(zhàn)爭結束之后,意大利依舊處于分裂的局面,材料“15—16世紀”,意大利學者“主張通過建立君主政權實現國家統(tǒng)一”,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民族意識覺醒的體現,故選B項;14世紀,以人為主義為精神內核的文藝復興運動在意大利興起,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18世紀,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重心,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18世紀末至19世紀30年代歐洲革命和戰(zhàn)爭頻繁發(fā)生,動亂不已,政治上的黑暗,社會的不平等,使人們感到法國大革命后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遠不如啟蒙思想描繪的那樣沒好,人們對啟蒙思想家設想的“理性王國”深感失望,努力尋找新的精神寄托,這種情緒反映在文學藝術領域就產生了浪漫主義,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autonum.(2021·重慶高考·12)法國大革命期間的重要文獻《人權宣言》,在起草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意見,形成了多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以英國《權利法案》為藍本,但未被采納,可以推斷,該版本的起草者試圖()A.保留等級制和貴族權力B.倡導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C.維護君權神授專制思想D.否認議會權力的至高地位【答案】A【解析】由材料“其中一個版本以英國《權利法案》為藍本”可知法國試圖借鑒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保留世襲的君主,保留封建等級和貴族權力,故選A項;材料強調試圖借鑒《權利法案》起草者的意圖,倡導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是《人權宣言》未采納其意見后形成的,排除B項;《權利法案》已經否定了君主專制,排除C項;《權利法案》肯定議會擁有立法權,排除D項。autonum.(2021·河北高考·13)在美國1787年制憲會議上,弗吉尼亞州的代表梅森主張國家的首都不應當設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紐約、費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爾思沃斯反對由各州支付國會議員薪酬的決定。兩人主張的共通之處是,通過憲法()A.確立聯邦政府的權威B.防止外部勢力威脅國家安全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D.調和南方與北方之間的矛盾【答案】A【解析】據材料可知,國家的首都不能設立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和反對由各州支付國會議員薪酬,其目的是防止各州對聯邦的制約,以確立聯邦政府的權威,故選A項;兩人的主張防止內部勢力威脅國家安全,而不是外部勢力,排除B項;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與“國家的首都不應當……各州支付國會議員薪酬的決定”不符,排除C項;1787年憲法將黑人奴隸按五分之三來折合計算南方人口的總數,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南方大種植園主的利益,調和了南北之間的矛盾,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autonum.(2022·重慶高考·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7分)材料一從16世紀初開始,公開發(fā)售國債成為歐洲許多國家解決財政困難的重要辦法。1688—1689年,隨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英格蘭具備了為6年后在一片信任的氛國中創(chuàng)建英格蘭銀行所必需的條件。英格蘭銀行把短期公共信用業(yè)務并入一個半公營的現代貨幣銀行體系。從1713年到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結束時,英國的公債增長了1倍多,到“七年戰(zhàn)爭”結束時差不多又翻了一番。英國的公債從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時的1.273億英鎊,到1783年增加到2.429億英鎊,幾乎翻了一番?!督洕到y(tǒng)與國家財政》材料二autonum年起,國民政府濫發(fā)公債。1932年,政府應付各種內債本息2.1億余元,每月平均償還1700萬元。1月12日,國民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鑒于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中,政府每月財政支出僅軍費一項需1800萬元,不敷達1600萬元,提出挪用每月內債還本付息基金以應急需。此消息引發(fā)市面恐慌,上海金融工商界紛紛致函反對。全國公債持券人會在宣言中指出:“此種舉措,不啻將全國人民歷年備置之財產,宣告沒收,減絕人民之生計,破壞國家債信,而一方對于截留稅收,冗軍浮費,則坐視不敢處置,以致財政一無辦法,乃不得不攘奪人民生活之源泉,以供政費暫時之挹注,此種舉措徒起截稅者之野心,為濫費者張目。全國國民,為國家經濟立場,允當群起,誓死反對?!眹裾黄扔?月18日收回停付擬議?!渡虾=鹑跇I(yè)與國民政府關系研究》材料三autonum年,中央決定發(fā)行國庫券。3月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認為發(fā)行國庫券是平衡國家財政收支、調節(jié)和引導國民經濟向協(xié)調方向發(fā)展的重要經濟手段。1981—1987年,每年國庫券實際發(fā)行量都超過計劃發(fā)行額,總其發(fā)行361.76億元,1985年起可以貼現和抵押貸款。通過發(fā)行國庫券,將人民群眾手中的部分購買力及其他一部分社會財力集中起來,暫時轉移給了國家,增加了國家重點建設的投資?!吨袊伯a黨公債政策的歷史考察及經驗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7—18世紀英國公債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歸納全國公債持券人會反對國民政府停付內債本息的理由。(6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央發(fā)行國庫券的作用。(5分)【答案】(1)原因: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使得人們信任政府;現代貨幣銀行體系建立,提升了政府向民間借債能力;持續(xù)的戰(zhàn)爭,使得政府出現資金需求。(2)理由:國家侵奪民間資產,減絕國民生計;損毀國家信譽;助長濫費。(3)作用:平衡國家財政,促進國民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集中財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推動改革開放順利進行?!窘馕觥浚?)17—18世紀,英法等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公債發(fā)行有國家“背書”,可得出“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使得人們信任政府”是原因之一;材料中“英格蘭……現代貨幣銀行體系”,因此可得到“現代貨幣銀行體系建立,提升了政府向民間借債能力”;由材料一“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美國獨立戰(zhàn)爭”等信息,可推知“持續(xù)的戰(zhàn)爭,使得政府出現資金需求”。(2)據材料二“絕減人民之生計”可以推知,國民政府停付內債本息,損害了人民利益,可得結論“減絕國民生計”。材料中“破壞國家債信”,可推知國民政府停發(fā)內債本息,破壞國家信譽?!叭哕姼≠M”“為濫費者張目”可歸納為:助長政府濫費。(3)據材料三“發(fā)行國庫券是平衡國家財政收支、調節(jié)和引導國民經濟向協(xié)調方向發(fā)展的重要經濟手段”,可分析得出發(fā)行債券可平衡國家財政收支,促進國民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據材料三“將人民群眾手中的部分購買力及其他一部分社會財力集中起來,暫時轉移給了國家,增加了國家重點建設的投資”,可以分析得出發(fā)行債券可以集中財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根據材料三所顯示的時間“1981年”,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是改革開放時期,因此發(fā)行債券有利于推動改革開放順利進行。autonum.(2023·海南高考·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海上格局指國家力量在海上的對比態(tài)勢。16—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先后成為海上霸主。17世紀中后期,在與英國海戰(zhàn)失利后,荷蘭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紀至19世紀初,英國多次擊敗法國,維持了海上霸權。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美國海權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權國家并立。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海軍成為獨一無二的海上力量。21世紀以來,“海上多極”趨勢明顯。海上格局轉換的焦點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關于力量對比的競爭;二是關于海洋規(guī)則的博弈。西方國家強調“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秩序”,但在對海洋規(guī)則的理解上,各海洋強國存在嚴重的認識分歧。尤其在主權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與后發(fā)海洋國家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存在著較為尖銳的矛盾。國際秩序的建立或塑造離不開實力的支撐。隨著全球社會的發(fā)展,各海洋強國既需要在經濟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協(xié)調一致。由于海洋環(huán)境惡化、自然或人為災害等全球性問題進一步發(fā)酵,人類正在邁入全方位認知、利用和保護海洋的新時代。——摘編自胡波《從霸權更替到“多極制衡”》(1)根據材料,概括近代以來海上格局演變的特征。(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影響海上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7分)【答案】(13分)(1)特征:海上霸主不斷發(fā)生轉移;英國較長時間占據海上霸主地位;由一國獨霸到多國并立;出現“海上多極”趨勢。(2)各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對海洋規(guī)則的認識的差異;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世界多極化發(fā)展趨勢的加強;海洋環(huán)境和自然災害等全球性問題;海洋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窘馕觥浚?)據材料“16—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先后成為海上霸主”可知近代以來海上格局的霸權總是在隨著國家力量對比的變化不斷調整,西葡、荷蘭、英國和美國相繼成為海上霸主;據材料“18世紀至19世紀初,英國多次擊敗法國,維持了海上霸權”可知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英國憑借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優(yōu)勢,長期占據海上霸主的地位;據材料“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美國海權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權國家并立”可知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和日本的實力逐漸上升,同時歐洲國家始終把持著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地位,英國傳統(tǒng)的海上霸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使得當時的海上格局呈現出由一國獨霸到多國并立的趨勢;據材料“21世紀以來,‘海上多極’趨勢明顯”可知21世紀以來,隨著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日益明顯,世界海上格局也呈現出“多極”的趨勢。(2)據材料“一是關于力量對比的競爭;二是關于海洋規(guī)則的博弈”可知海上格局的變化是以國家實力對比的變化為基礎的,同時不同國家對海洋規(guī)則的認識的差異也成為影響海上格局變化的重要因素;據材料“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與后發(fā)海洋國家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存在著較為尖銳的矛盾”可知美國對外長期奉行霸權主義政策,使美國與其他海洋國家的矛盾存在尖銳矛盾,客觀上影響了海上格局的變化;據材料“隨著全球社會的發(fā)展”可知全球化的發(fā)展使全球聯系日益密切,國際分工更加細致,客觀上要求世界各國在全球治理中需要密切合作;據材料“由于海洋環(huán)境惡化、自然或人為災害等全球性問題進一步發(fā)酵”可知全球性的環(huán)境和自然災害問題日益嚴重,日益引起各國的重視;據材料“人類正在邁入全方位認知、利用和保護海洋的新時代”可知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對海洋權益認知的變化客觀上推動了海上格局的調整,以適應海洋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據材料“‘海上多極’趨勢明顯”可知新世紀多極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加速了海上力量對比的變化,加速了海上格局的調整?!久}點02近代西方的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生活】1..(2023·江蘇高考·13)1522年,葡萄牙向西班牙提出抗議,認為其船隊進入香料群島摩鹿加侵犯了葡萄牙領土,西班牙予以回絕,雙方各執(zhí)己見。1529年,兩國依靠地圖學和航海經驗最終簽訂條約,劃出了一條縱貫太平洋的分界線,紛爭暫時得以平息。該條約的簽訂()A.是歐洲均勢外交的體現B.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開始C.確立了國家主權的原則D.加深了對全球整體性的認識【答案】D【解析】據題干可知,在新航路開辟后的早期殖民擴張時期,針對葡萄牙與西班牙殖民地范圍的不同,兩國依據“地圖學和航海經驗”,劃分出一條“縱貫太平洋的分界線”,據此可知,該條約(《薩拉戈薩條約》)的簽訂加深了對全球整體性的認識,故選D項;題干僅是述及葡萄牙與西班牙之間的殖民地矛盾,并不能擴大為整個“歐洲”,并且最早推行均勢外交政策的是英國,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教皇子午線的出臺是西方列強瓜分世界、劃分勢力范圍的開始,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的原則,排除C項。2.(2023·河北高考·13)16世紀早期,伊比利亞人來到南亞,把馬爾代夫的海貝運回歐洲,然后再將其轉運至西非,作為貨幣購買奴隸及其他商品。這一做法()A.拉開了殖民擴張的序幕B.開創(chuàng)了亞非貿易網絡C.導致了價格革命的爆發(fā)D.助推了資本原始積累【答案】D【解析】據材料“轉運至西非,作為貨幣購買奴隸及其他商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海貝作為貨幣在西非地區(qū)使用,能夠促使大西洋黑奴貿易以及棕櫚油貿易的繁榮興旺,這有助于歐洲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并在全世界霸權地位的確立,故選D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世紀末的新航路開辟已經拉開了殖民擴張的序幕,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非貿易網絡在此已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開創(chuàng)了,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所謂價格革命是指大量金銀流入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而材料中僅涉及到海貝作為貨幣在西非使用,而不能得出其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影響,排除C項。3.(2023·山東高考·13)19世紀后期,用變異和自然選擇揭示生物界演化規(guī)律的《物種起源》與用經濟力量和經濟學原理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秘密的《資本論》,在哲學、神學和社會政治學說中引起巨大震蕩。這是因為二者都()A.總結了工業(yè)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B.推動了科學革命的深入發(fā)展C.沖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D.發(fā)現了斗爭是人類進步的原因【答案】D【解析】據所學可知,《物種起源》主要論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規(guī)律,《資本論》以剩余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認競爭和斗爭的重要性,故選D項;《物種起源》揭示了生物屆進化的規(guī)律,與“工業(yè)社會”無關,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科學革命發(fā)生在16、17世紀,這與題干時間不一致,排除B項;據所學可知,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沖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排除C項。4.(2023·海南高考·11)原產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誤稱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為貴,在中美洲部分地區(qū)一度被當作貨幣使用。16世紀后傳播到歐洲,隨著可可樹被廣泛引種,以及可可豆加工技術和食用方法的不斷改進,19世紀后半葉,巧克力成為大眾化商品。引起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開辟促進物種交流B.歐洲的商業(yè)格局發(fā)生變化C.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驅動D.世界殖民體系的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據材料“加工技術和食用方法的不斷改進”“大眾化商品”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全球物種交流逐漸擴大,使可可豆的種植范圍不斷擴大,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工業(yè)革命的進行,使可可豆的生產和加工技術不斷改進,擴大了巧克力的市場供應,所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是推動巧克力普及的根本原因,故選C項;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只是擴大了可可豆的種植范圍,無法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擴大市場的供應量,排除A項;歐洲商業(yè)格局的變化主要體現世界的貿易中心從地中海東岸轉向大西洋沿岸,材料并未具體體現可可豆種植范圍的變化,排除B項;殖民體系的初步形成只是強化了宗主國對殖民地的掠奪,與可可豆的加工技術和食用方法的改進無關,排除D項。5.(2023·廣東高考·13)有學者在評價某歷史事件時說:“無非是其通過探險活動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個單一的航海體系,那就是歐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為基礎將他們的影響力擴展到所有大陸的整個過程?!毕铝羞x項中符合該學者評價角度的是()A.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與擴散B.社會從傳統(tǒng)到現代C.文明從農耕時代到工業(yè)時代D.世界從分散到整體【答案】D【解析】據材料“過探險活動”“歐洲人如何控制海洋……擴展到所有大陸的整個過程”可知歐洲人在海外探險的基礎上開辟了新航路,將世界聯系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同時通過殖民擴張建立起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故選D項;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與擴散主要強調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的確立,屬于上層建筑的變革,與“控制海洋”“所有大陸”等信息不符,排除A項;從傳統(tǒng)到現代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材料無法充分體現,排除B項;從農耕時代到工業(yè)時代主要體現在生產工具的變革和生產力的巨大飛躍,材料并未體現,排除C項。6.(2022·山東高考·12)18世紀的一些英國思想家認為,以自然狀態(tài)和社會契約理論來描寫和設計未來社會的圖景,用理性來設計未來的國家體制,是非歷史的和荒謬的……未來的社會,應該是每個人都參與到市場交換活動之中,通過市場、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來實現“文明和改善”的社會。這表明他們()A.否定理性的社會變革B.反對政府的過多干預C.倡導發(fā)揮人的主體作用D.強調社會分工的主導性【答案】B【解析】據材料“用理性來設計未來的國家體制,是非歷史的和荒謬的”“每個人都參與到市場交換活動之中”可知,18世紀的一些英國思想家認為政府不要用“理性”設計的方式干涉市場的交換,應該讓其自由發(fā)展,即自由主義強調反對政府的過多干預,故選B項;此項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排除A項;材料強調人人參與到市場中,體現人的主體作用,但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說明材料,排除C項;由于社會分工,每個人自我需要的滿足也就無法依賴于個人自身的勞動,而是要依靠市場交換,這也是材料的后半部分,排除D項。7.(2022·廣東高考·12)17世紀的荷蘭畫家作品中經常呈現如下場景:整齊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兒女們的漂亮服飾,宴會上盛大的排場,海員的英勇,商業(yè)的輝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蘭商船。這反映了當時荷蘭()A.海外貿易豐富了藝術題材B.浪漫主義藝術風靡一時C.商業(yè)公司壟斷新航路貿易D.啟蒙運動塑造社會風貌【答案】A【解析】17世紀荷蘭成為海上殖民霸主,海上貿易的發(fā)達,殖民活動范圍遍及世界各地,17世紀的荷蘭畫家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亦受此影響,由此可見荷蘭海外貿易豐富了藝術題材,故A項正確;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于18世紀末,在19世紀上半葉達到繁榮時期,故B項錯誤;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該公司擁有自組傭兵、發(fā)行貨幣和他國簽訂條約的權力。荷蘭正是憑借東印度公司的力量逐漸取代葡萄牙在東方的商業(yè)壟斷,與材料信息不符,故C項錯誤;啟蒙運動17在英國興起,18世紀在法國達到了高潮,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強調反對愚昧主義,提倡普及文化教育,主張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與材料信息不符,故D項錯誤。8.(2022·全國高考甲卷·33)表1進口貨物占總貨物的價值比(%)1664—1670年1731—1740年胡椒20.14.3茶葉0.029.26咖啡0.635.35棉紡織品62.5965.35表1是學者統(tǒng)計的17—18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的部分亞洲貨物價值占比。據表可知,該時期()A.生產方式決定進口貨物價值占比B.英國確立海上貿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擴張推動了消費結構的變化D.工業(yè)革命促進東西方貿易增長【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17—18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進口的亞洲貨物價值占比中胡椒明顯減少,棉紡織品的占比略有提升,而茶葉、咖啡的占比大幅度提高,結合市場市場不斷拓展的史實,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殖民擴張的過程中,將亞洲的茶葉、咖啡大量運往歐洲,推動民眾消費結構的變化,故選C項;18世紀中期開始的工業(yè)革命引發(fā)生產方式的變化,這一時期仍處于工場手工業(yè)生產時期,且“決定”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只提及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貿易情況,并未提及在其他地區(qū)的貿易情況,無法得出“海上貿易霸主地位”,排除B項;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765年,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D項。9.(2023·河北高考·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autonum年,英國派船前往北極。1596年,荷蘭航海家巴倫支發(fā)現了斯瓦巴德群島(以下簡稱“斯島”)。18世紀上半葉,俄國制定了北極探險計劃,發(fā)現了阿拉斯加。19世紀,歐洲再次掀起北極探險熱潮。1858年后,斯島發(fā)現了煤礦及其他礦產資源,引來眾多開采者。1875年,奧地利探險家建議在北極建立考察站,這催生了第一個國際極地年(1882—1883)。在第一個國際極地年期間,12個國家的700多名研究人員進行了12次北極考察。autonum世紀初,斯島主權歸屬和資源開采問題引起國際爭議。1920年,18個國家了《斯瓦爾巴德條約》。該條約規(guī)定挪威享有斯島主權,但各締約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入;該地區(qū)永遠不得為戰(zhàn)爭目的所利用。1982年,中國簽署了適用于北極地區(qū)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到2010年底,該公約締約方為161個。2012年,中國與冰島決定聯合開采北極油氣。——摘編自北極問題研究編寫組編《北極問題研究》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歐洲進行北極探險開發(fā)的動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以來北極探險開發(fā)變化的特點。(6分)(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全球治理的角度,說明開發(fā)北極應遵循的原則。(4分)【答案】參考答案:(1)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國家利益的驅動;人文主義的影響。(2)從國家競爭到國際合作;從掠奪到協(xié)議開發(fā);從探索發(fā)現到科學考察和資源利用。(3)和平共享;規(guī)則導向?!窘馕觥浚?)據材料“1553年,英國派船前往北極”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文藝復興引發(fā)了人文主義熱潮,激發(fā)了歐洲人海外探索的熱情;據材料“1858年后,斯島發(fā)現了煤礦及其他礦產資源,引來眾多開采者”可知,這一時期,工業(yè)化的發(fā)展,推動了對能源、礦產的需要,故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求,推動了北極的探險開發(fā);據材料“19世紀,歐洲再次掀起北極探險熱潮。20世紀初,斯島主權歸屬和資源開采問題引起國際爭議”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時期,由于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各國利益的驅動推動著它們對北極的探險開發(fā)及對北極主權和資源開發(fā)問題的爭議。(2)據材料“斯島主權歸屬和資源開采問題引起國際爭議……聯合開采北極油氣?!笨芍瑢Ρ睒O的開發(fā)從國家競爭到國際合作;據材料“斯島發(fā)現了煤礦及其他礦產資源,引來眾多開采者?!奔啊?2個國家的700多名研究人員進行了……該公約締約方為161個”可知,從掠奪到協(xié)議開發(fā);據材料“掀起北極探險熱潮……進行了12次北極考察……聯合開采北極油氣”可知,從探索發(fā)現到科學考察和資源利用。(3)據材料“該條約規(guī)定挪威享有斯島主權,但各締約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入;該地區(qū)永遠不得為戰(zhàn)爭目的所利用”可知,應遵循和平共享的原則;據材料“1920年,18個國家了《斯瓦爾巴德條約》……適用于北極地區(qū)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可知,北極開發(fā)應遵循規(guī)則導向的原則,在規(guī)則的約束下才能建立良好的秩序。10.(2023·北京高考·18)【延續(xù)與變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西方傳統(tǒng)觀點認為,公元1500年前后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此時歐洲告別中世紀,進入現代。材料二autonum世紀后期,有學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這一時段固然重要,但還不能稱之為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因為此時歐洲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關系等領域并無本質變化。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18世紀中后期,此后歷史才真正步入現代,分水嶺才真正出現。歷史發(fā)展往往是一個延續(xù)與變遷交織的過程。從這一角度,結合15—18世紀歐洲歷史的重大史實,評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敬鸢浮浚?2分)示例:材料一觀點:公元1500年前后是歐洲歷史中世紀與現代時期的分水嶺。材料二觀點:歐洲的現代化是在15—18世紀逐步實現的。評析:材料一觀點僅體現了歷史發(fā)展的變遷性,未體現延續(xù)性。新航路開辟雖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使得封建制度瀕于解體,人口、物種和商品等開始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發(fā)生改變,但其僅為歐洲后續(xù)的社會變革提供了基礎,其歷史影響是逐漸產生并加深的,并未迅速使得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生本質變革。14—18世紀,西歐相繼發(fā)生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這些運動旨在反抗封建統(tǒng)治和教會禁錮,解放人們的思想。近代科學的興起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17—19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在一些國家相繼進行了不同規(guī)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歐洲等地相繼發(fā)生兩次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面貌,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故18世紀中后期的歐洲在經過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yè)革命、思想解放運動之后,才真正步入現代,分水嶺才真正出現。材料二的觀點則體現了歷史發(fā)展變遷性和延續(xù)性。總結:歷史發(fā)展往往是一個延續(xù)與變遷、量變與質變的過程。歐洲向現代化的過渡起于新航路的開辟,于18世紀最終走向現代。【解析】材料一觀點:據材料一“西方傳統(tǒng)觀點認為……進入現代”結合所學得出公元1500年前后是歐洲歷史中世紀與現代時期的分水嶺。材料二觀點:據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持續(xù)到18世紀中后期……真正出現”結合所學得出歐洲的現代化是在15—18世紀逐步實現的。評析:據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進入現代”結合所學得出材料一觀點僅體現了歷史發(fā)展的變遷性,未體現延續(xù)性。新航路開辟雖拉開了歐洲海外擴張的序幕,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使得封建制度瀕于解體,人口、物種和商品等開始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發(fā)生改變;據材料二“此時歐洲在政治……并無本質變化”結合所學得出但其僅為歐洲后續(xù)的社會變革提供了基礎,其歷史影響是逐漸產生并加深的,并未迅速使得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發(fā)生本質變革;據材料二“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18世紀中后期,此后歷史才真正步入現代”結合所學得出14—18世紀,西歐相繼發(fā)生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這些運動旨在反抗封建統(tǒng)治和教會禁錮,解放人們的思想。近代科學的興起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17—19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在一些國家相繼進行了不同規(guī)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歐洲等地相繼發(fā)生兩次工業(yè)革命。工業(yè)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面貌,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故18世紀中后期的歐洲在經過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yè)革命、思想解放運動之后,才真正步入現代,分水嶺才真正出現。材料二的觀點則體現了歷史發(fā)展變遷性和延續(xù)性??偨Y:據材料“歷史發(fā)展往往是一個延續(xù)與變遷交織的過程”結合所學得出歷史發(fā)展往往是一個延續(xù)與變遷、量變與質變的過程。歐洲向現代化的過渡起于新航路的開辟,于18世紀最終走向現代。11.(2023·遼寧高考·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圖2是西方學者繪制的一幅歷史地圖,包含了多種歷史信息。圖2(放大圖見第8頁)緊扣材料所示信息,結合世界史相關知識,為該圖命名,并闡釋命名理由。(要求:名稱中須包含時間尺度;史實準確,邏輯嚴謹,表述清晰。)【答案】(12分)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市場。理由:新航路開辟后,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市場空間范圍擴大,市場貿易商品種類增多,歐洲與亞洲、美洲、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fā)達,美洲的黃金、白銀、煙葉、蔗糖和馬鈴薯,亞洲的香料、絲綢、茶葉,非洲的黃金、珍珠、象牙和奴隸等,都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窘馕觥繐牧稀芭`買賣主要地區(qū):南北美洲;奴隸輸出中心:西非;歐洲輸往非洲的貨物;黑奴隸制造的貨物;馬尼拉”等結合所學得出新航路開辟后的世界市場。理由:據材料“奴隸買賣主要地區(qū):南北美洲;奴隸輸出中心:西非;歐洲輸往非洲的貨物;馬尼拉”等結合所學得出新航路開辟后,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據材料“糖、煙草、毛皮、染料”“胡椒、香料”結合所學得出市場空間范圍擴大,市場貿易商品種類增多,歐洲與亞洲、美洲、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fā)達,美洲的黃金、白銀、煙葉、蔗糖和馬鈴薯,亞洲的香料、絲綢、茶葉,非洲的黃金、珍珠、象牙和奴隸等,都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商品。12.(2023·北京高考·20)【柑橘與《橘錄》】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中國是最早栽培柑橘類果樹的國家之一。宋代,柑橘的產銷擴大。南方出現了溫州、蘇州、荊州和福州等多個柑橘生產中心,有眾多專門販運柑橘的商人。開封的酒肆內有溫柑、金橘等多個品種,臨安有專門售賣柑橘的市場“柑子團”。士大夫喜愛歌詠“橙黃橘綠”,蘇軾自稱“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南宋韓彥直總結了柑橘栽培技術,撰成世界第一部柑橘專著《橘錄》。該書將柑橘類果樹分為3大類27種,分述植株、果實、食味和產地等,并介紹了栽培、去病、澆灌、采摘、收藏和入藥等各項環(huán)節(jié)。材料二autonum世紀以后,中國的甜橙傳入歐洲,哥倫布將其帶到美洲。在甜橙基礎上培育出的臍橙成為美洲重要品種。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奧斯貝克在廣州記錄了當地柑橘品種,并把標本帶回國。19世紀初,英國從廣州引進寬皮柑橘。中國良種的引進,使歐美柑橘從藥用、裝飾轉向食用為主,并形成商品化消費。西班牙在18世紀末就出現了商業(yè)化柑橘種植園。20世紀初,美國植物學家施永格在中國發(fā)現了宜昌橙等耐寒柑橘品種,將其引入美洲,用于改良品種?!堕黉洝吩跉W、美、日均有流傳。1923年,《橘錄》英文版在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漢學雜志《通報》上發(fā)表,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為其撰寫引言。世界柑橘業(yè)權威著作《柑橘產業(yè)》也多次引用《橘錄》。(1)概述宋代柑橘產銷擴大的歷史條件。(4分)(2)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簡述中國柑橘品種和《橘錄》在世界傳播的影響。(6分)【答案】(10分)(1)出現柑橘生產中心、專門販運柑橘的商人和專售柑橘的市場,酒肆等商業(yè)場所的推廣;受到士大夫階層的喜愛;柑橘栽培技術進步,撰成柑橘專著。(2)促進柑橘品種的交流與改良,推動世界物種多樣化;增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豐富了歐美地區(qū)的食物種類;推動農產品商品化,有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傳播了中國農業(yè)技術,促進世界農業(yè)技術發(fā)展;提高了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解析】(1)據材料一“南方出現了溫州……生產中心”得出出現柑橘生產中心;據材料一“專門販運柑橘的商人”“專門售賣柑橘的市場‘柑子團’”得出專門販運柑橘的商人和專售柑橘的市場;據材料一“開封的酒肆內有溫柑、金橘等多個品種”得出酒肆等商業(yè)場所的推廣;據材料一“士大夫喜愛……蘇軾自稱‘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得出受到士大夫階層的喜愛;據材料一“總結了柑橘栽培技術……專著《橘錄》”得出柑橘栽培技術進步,撰成柑橘專著。(2)據材料二“中國的甜橙傳入歐洲……臍橙成為美洲重要品種”“用于改良品種”結合所學得出促進柑橘品種的交流與改良,推動世界物種多樣化;據材料二“中國的甜橙傳入歐洲……美洲……英國從廣州引進寬皮柑橘”結合所學得出增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豐富了歐美地區(qū)的食物種類;據材料二“中國良種的引進……形成商品化消費……商業(yè)化柑橘種植園”結合所學得出推動農產品商品化,有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據材料二“發(fā)現了宜昌橙……用于改良品種”“《橘錄》在歐、美、日均有流傳”結合所學得出傳播了中國農業(yè)技術,促進世界農業(yè)技術發(fā)展;據材料二“《橘錄》在歐、美、日均有流傳……《柑橘產業(yè)》也多次引用《橘錄》”結合所學得出提高了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13.(2022·山東高考·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地圖上的文明史圖6——張芝聯等《世界歷史地圖集》圖7——(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概括指出圖6、圖7的編繪者力圖告訴我們些什么。(10分)(2)如果讓你繪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地圖,說說你的設計并說明理由。(6分)【答案】(16分)(1)圖6:從早期人類文明多元、獨立發(fā)展的角度作答;從人類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區(qū)域性聯系的角度作答;從擴張戰(zhàn)爭、人口遷徙、商貿活動是文明交流和聯系的途徑角度作答。圖7:從以農業(yè)文明的視角看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角度作答;從人類文明發(fā)展不平衡的角度作答。(2)設計:層次1:主題設計不夠恰當,只與當時人類文明發(fā)展有一定聯系;層次2:主題設計比較恰當,能反映當時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整體趨勢和特征;層次3:主題設計恰當、準確,反映人類文明整體特征,并有進一步的介紹。理由:層次1:說明比較寬泛,與主題聯系不夠密切;層次2:說明與主題相符合,敘述比較合理;層次3:說明契合主題,敘述完整、充分,表述準確【解析】(1)圖6:據圖6“亞非歐古代文明的發(fā)展(公元前4千年代——公元5世紀)”結合所學可知,由于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早期人類文明多元、基本獨立發(fā)展;據圖6“航海路線”“馬其頓東征路線”結合所學得出人類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區(qū)域性聯系;據圖6“馬其頓東征路線”航海路線”“張騫通西域路線”結合所學得出擴張戰(zhàn)爭、人口遷徙、商貿活動是文明交流和聯系的途徑。圖7:據圖7“1500年前后的世界文化區(qū)”中的圖例“食物采集者”“原始農業(yè)”“先進農業(yè)”結合所學可從從以農業(yè)文明的視角看人類文明發(fā)展、人類文明發(fā)展不平衡的角度作答。(2)設計:整體呈現世界7大洲和4大洋位置,航海路線、經濟交流和人口流動方向等以西歐為中心向世界各地擴展;經濟交流線路上標清工業(yè)制成品和原料;歐美地區(qū)圖例設置為工業(yè)文明區(qū),亞、非、拉美設置為農耕文明區(qū)。理由:結合所學可知,工業(yè)革命后,歐美列強已進入工業(yè)文明時代,成為世界文明中心,同一時期其他地區(qū)仍基本停留在農耕文明階段;歐美列強加緊對外拓展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歐美國家主要生產工業(yè)制成品,而亞非拉美地區(qū)則成為西方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以西歐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以英國為首的西歐國家通過殖民擴張逐漸確立世界中心地位,形成以西歐為中心的國際格局?!久}點03近代西方的文化交流與傳播】1.(2023·湖南高考·13)16世紀,一位意大利詩人在自傳前言中寫道:“命運殘酷,無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榮譽,財富,還有無價的才華;身的美麗,心的優(yōu)雅;有此相伴,超越永無極限?!边@反映了詩人()A.強調人的個性B.屈從命運安排C.反對宗教教義D.相信社會進步【答案】A【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6世紀的這位意大利詩人積極追求“生命、榮譽,財富、才華”等,得出這位詩人生活于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得到解放,故選A項;“屈從命運安排”與材料“命運殘酷,無奈我自安然如故”相矛盾,排除B項;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禁欲主義,未對教義提出反對,排除C項;“相信社會進步”與材料側重詩人對自我的追求相悖,排除D項。2.(2022·重慶高考·13)11世紀以來,人們認為君主具備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觸摸可以治愈各種疾病,尤其是被稱為“國王病”的淋巴結核。君主觸診成為備受珍視的儀式,成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頓和洛克的時代,就像占星術和煉金術突然間風光不再一樣,觸診也幾乎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這種轉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科學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君權觀念B.近代醫(yī)學進步攻克諸多傳染疾病C.君主權力運行受到法律嚴格限制D.科學宇宙觀動搖了教會神圣地位【答案】A【解析】此題考查17世紀近代自然科學興起以及啟蒙運動的影響。題干前半句,強調11世紀以來,君權對于世俗世界生活的巨大影響。后半句強調近代自然科學興起以及啟蒙運動之后,這樣的影響力在消減。A選項與題干主體信息契合。B選項近代科學的其中一項作用并未在題干中提及,排除。C選項,題干未提及法律的影響,排除。D選項,題干不涉及教會影響,主要討論世俗君權對于民間影響,排除。3.(2022·重慶高考·12)在16世紀的新教地區(qū),每個面包匠和燭臺制造師都能擁有一本《圣經》。他們可以在工棚里獨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結論,而不必擔心在火刑柱上被燒死。這現象揭示出當時()A.貴族失去宗教特權B.傳統(tǒng)的懲戒方式已被廢除C.平民引領宗教改革D.天主教會思想專制遭削弱【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后,新教地區(qū)信仰的唯一依據是圣經,人人在《圣經》面前都是平等的,天主教會思想專制遭削弱,故選D項。材料中未提及貴族,A項排除。B項材料中無法得出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進行的,C項排除。4.(2022·江蘇高考·13)在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者認為時間是一種天賦的,神圣的財富,時間不再是“走向永恒過渡”。他們在職業(yè)占用的時間之外,勤奮研究古典文藝,把珍惜時間、善于使用時間為座右銘。據此可知,人文主義者()A.追求經濟利益B.專業(yè)從事人文研究C.重視現實世界D.擺脫宗教信仰影響【答案】C【解析】據材料“把珍惜時間、善于使用時間為座右銘”,可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從死后上天堂的觀念中解放出來,珍惜現實中的人生,說明其重視現實世界,故選C項;材料只提到人文主義者珍惜時間,無法體現其追求經濟利益,排除A項;人文主義者在職業(yè)占用的時間之外研究古典文藝,說明并不是專業(yè)從事人文研究,排除B項;人文主義者仍然信仰基督教,排除D項。5.(2022·全國高考乙卷·33)16世紀中葉,法國人帕斯基耶寫作《法國研究》時說,“我用俗語(而非拉丁語)寫作”;布代的《論錢幣》處處流露出捍衛(wèi)法國文化并與意大利人競爭的意識。有學者因此認為,16世紀是“法國意識”萌發(fā)的世紀。據此可知,“法國意識”的萌發(fā)緣于()A.人文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B.新興階層擺脫宗教神權束縛C.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fā)展D.“人民主權”學說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據所學,16世紀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時期,人文思想廣泛傳播的同時,基督教神學思想的影響日益下降,各地區(qū)的民族文化意識得到強化,才有了材料中“法國意識”的萌發(fā),故選A項;據所學,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要求擺脫天主教會控制,建立符合資產階級利益的宗教——新教,而非徹底擺脫宗教神權束縛,排除B項;據所學,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是在工業(yè)革命之后,與材料涉及時間不符合,排除C項;據所學,人民主權是指國家中絕大多數人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是18世紀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6.(2022·湖北高考·12)伊麗莎白一世統(tǒng)治期間,英國許多劇院不斷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戲劇。據統(tǒng)計,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戲劇在英國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無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由此可以看出()A.意大利的戲劇藝術水平高超B.英國戲劇善于借鑒和創(chuàng)新C.英國政治變革影響戲劇創(chuàng)作D.人文主義逐步傳播到英國【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意大利戲劇在英國不斷演出,莎士比亞也受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影響,說明從意大利爆發(fā)的文藝復興運動(核心是人文主義)逐漸傳播到英國,故選D項;此項只是材料的表層意思,實質是人文主義的傳播,排除A項;莎士比亞個人善于借鑒和創(chuàng)新不能推論整個英國戲劇善于借鑒和創(chuàng)新,排除B項;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而材料時間內沒有發(fā)生政治變革,排除C項。7.(2022·湖南高考·12)恩格斯說:“這一觀念特別是通過盧梭起了一種理論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種實際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中仍然起著巨大的鼓動作用?!薄斑@一觀念”指的是()A.對人類不平等的批判B.對社會契約論的肯定C.對分權與制衡的強調D.對財產私有制的否定【答案】A【解析】恩格斯提到的“這一觀念”既在法國大革命和大革命之后“起了實際的政治的作用”,同時也“在差不多所有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中仍然起著巨大的鼓動作用”,結合所學可知指的是平等,而這個觀念又是“通過盧梭起了一種理論的作用”,也就是盧梭的一個主張,結合所學可知,與之相關的主張應該是盧梭對人類不平等的批判,故選A項;社會契約論是對大革命后建立的資本主義國家有作用,但是對大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則沒有“實際的政治的作用”,排除B項;分權與制衡不是盧梭的主張,而是孟德斯鳩的主張,排除C項;對財產私有制的否定不符合題干中的“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種實際的政治的作用”,且盧梭并沒有否定財產私有制,他只是提到了私有制是人類不平等的原因,排除D項。8.(2021·重慶高考·11)15—16世紀,佛羅倫薩一年有數十個宗教節(jié)日。在這些節(jié)日里,人們戴著各種假面具扮演各種宗教神話中的角色,進行奇跡劇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癡如醉的歡樂中,類似的“狂歡節(jié)”活動在意大利風行一時。這反映出當時的意大利()A.狂歡演出成為娛樂主流B.教會引導市民文化品味C.節(jié)日慶典鞏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動【答案】D【解析】由材料“人們戴著各種假面具扮演各種宗教神話中的角色,進行奇跡劇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癡如醉的歡樂中”可知人們在宗教節(jié)日戴著面具扮演宗教角色,在演出和游行活動中享受狂歡和歡樂,說明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把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動,故選D項;“成為娛樂主流”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中的“狂歡節(jié)”是民眾的自發(fā)行為,不是教會的引導,排除B項;這些節(jié)日活動是人文主義發(fā)展的體現,與鞏固宗教信仰無關,排除C項。9.(2021·河北高考·12)意大利人阿爾貝蒂(1404—1472年)在《論繪畫》中寫道:“我不知道完美的繪畫作品在鏡子里看起來是如何優(yōu)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個缺點在鏡子里看起來格外明顯。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應該根據鏡子的建議加以修正?!边@表明,當時()A.藝術創(chuàng)作注重展現內心世界B.現實主義畫派漸趨成熟C.繪畫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結合D.理性意識影響藝術發(fā)展【答案】D【解析】據材料“取自自然中的作品應該根據鏡子的建議加以修正”可知,文藝復興時期,阿爾貝蒂認為使用鏡子可以更清楚地感知作品的缺點,體現的是自然科學理性意識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故選D項;浪漫主義藝術創(chuàng)作注重展現內心世界,出現于18世紀后半葉,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現實主義畫派興起于19世紀的歐洲,通過真實地表現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形象,剖析社會問題的本質,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印象派繪畫興起于19世紀60年代,追求光和色的結合,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10.(2022·北京高考·18)【拉丁美洲與歐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拉丁美洲與歐洲文化交流簡表年份人物及事件1764“馬德里皇家巴斯克國家之友協(xié)會”在西班牙成立,旨在推動科學、文化及經濟發(fā)展。早期868名會員中有500多位墨西哥人1768墨西哥人阿爾扎特創(chuàng)辦報刊,介紹《百科全書》及歐洲的科學新發(fā)現。他是法國巴黎科學院、“馬德里皇家巴斯克國家之友協(xié)會”成員,還是抽水馬桶球閥的發(fā)明者1775“馬德里皇家巴斯克國家之友協(xié)會”成員、秘魯人德奧拉維德因與伏爾泰等人交往受到當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1788法國人布里索在巴黎組建“黑人之友協(xié)會”,宣傳廢除奴隸制和奴隸貿易。圣多明各商人奧吉加入協(xié)會17933位圣多明各代表參加法國國民公會,主張廢除奴隸制墨西哥城30多位學者受到當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罪名是談論法國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獨立等1804—1805委內瑞拉人玻利瓦爾游歷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在巴黎親歷拿破侖稱帝,在羅馬發(fā)誓終結西班牙在美洲的統(tǒng)治材料二我們要牢記我們的人民既不是歐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歐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無法肯定我們到底屬于人類哪一個家庭?!瘍热鹄恢笔?、仍然是、也必須永遠是共和國。它的基礎是人民主權、分權、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隸制,以及廢除君主制和特權階級。可以這么說,為了將各個階層、各種政治觀點和各種公共習俗重塑為一個整體,我們需要平等。——玻利瓦爾在委內瑞拉國會上的發(fā)言(1819)材料三玻利維亞人包括:所有出生于本共和國領土之上者;玻利維亞父親或母親所生子女,包括那些生于本共和國之外但依法明確表示愿意居住在玻利維亞者;本共和國的解放者……獲得歸化許可或在本共和國居住滿三年者;那些迄今為止仍為奴隸,在本憲法發(fā)布后獲得解放者?!@郀柶鸩莸牟@S亞憲法(1826)(1)閱讀材料一,概括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拉丁美洲與歐洲文化交流所涉及的重大時代議題。(4分)(2)在拉丁美洲,玻利瓦爾被譽為解放者。結合上述材料和時代背景,評析他對歐洲啟蒙思想的發(fā)展。(8分)【答案】(12分)(1)參考答案要點:時代議題有:近代自然科學;啟蒙思想;法國大革命;廢除奴隸制;殖民地獨立。(2)參考答案示例:拉丁美洲長期處于歐洲殖民者的專制統(tǒng)治之下,奴隸制盛行,發(fā)展受到嚴重阻礙。受移民、奴隸貿易等因素影響,這里的社會結構、民族狀況復雜。18世紀以來,啟蒙思想、美國獨立以及法國大革命的精神傳到拉美,激發(fā)了拉美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革命思想的產生。玻利瓦爾曾游歷歐洲,深受啟蒙思想影響,并對拉美社會有深刻思考。他針對拉美種族眾多、階層復雜的狀況,強調拉美民眾的民族認同,為拉美民族獨立運動做出了重要理論貢獻。在政治制度上,更明確地反對專制制度和君主制度,主張拉美國家獨立后應實行共和政體,并進一步廢除奴隸制,以實現自由平等,并增強民族凝聚力。拉丁美洲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啟蒙思想在歐美的傳播以及玻利瓦爾個人的經歷,都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礎,而他的思想也為拉美民族獨立和國家建設指明了方向。【解析】(1)據材料一“旨在推動科學、文化及經濟發(fā)展”“介紹《百科全書》及歐洲的科學新發(fā)現……抽水馬桶球閥的發(fā)明者”得出近代自然科學;據材料一“1775年,德奧拉維德因與伏爾泰等人交往受到當地宗教裁判所的審判”得出啟蒙思想;據材料一“罪名是談論法國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獨立等”得出法國大革命、殖民地獨立;據材料一“宣傳廢除奴隸制和奴隸貿易”“主張廢除奴隸制”得出廢除奴隸制。(2)據材料一“3位圣多明各……廢除奴隸制”結合所學得出拉丁美洲長期處于歐洲殖民者的專制統(tǒng)治之下,奴隸制盛行,發(fā)展受到嚴重阻礙;據材料二“我們的人民既不是歐洲人……無法肯定我們到底屬于人類哪一個家庭”、材料一“宣傳廢除奴隸制和奴隸貿易”結合所學得出受移民、奴隸貿易等因素影響,這里的社會結構、民族狀況復雜;據材料一“墨西哥城……罪名是談論法國大革命,鼓吹殖民地獨立等”結合所學得出18世紀以來,啟蒙思想、美國獨立以及法國大革命的精神傳到拉美,激發(fā)了拉美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革命思想的產生;據材料一“委內瑞拉人玻利瓦爾游歷西班牙……終結西班牙在美洲的統(tǒng)治”結合所學得出玻利瓦爾曾游歷歐洲,深受啟蒙思想影響,并對拉美社會有深刻思考;據材料三“玻利維亞人包括……獲得解放者”結合所學得出他針對拉美種族眾多、階層復雜的狀況,強調拉美民眾的民族認同,為拉美民族獨立運動做出了重要理論貢獻;據材料二“委內瑞拉……必須永遠是共和國……廢除君主制和特權階級……我們需要平等”結合所學得出在政治制度上,更明確地反對專制制度和君主制度,主張拉美國家獨立后應實行共和政體,并進一步廢除奴隸制,以實現自由平等,并增強民族凝聚力。最后,總結升華,拉丁美洲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啟蒙思想在歐美的傳播以及玻利瓦爾個人的經歷,都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礎,而他的思想也為拉美民族獨立和國家建設指明了方向。一、選擇題1.(2024·八省八校(T8聯考)高三聯考一湖南卷·13)下圖為15世紀中后期至18世紀中期的世界貿易路線和白銀流動方向示意圖。據圖可知,這一時期()A.黑奴貿易遍布世界各地B.美洲白銀嚴重匱乏C.中國傳統(tǒng)經濟仍具優(yōu)勢D.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立意】本題主要考查新航路開辟。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全球聯系初步建立;直到18世紀中期歐洲還未進行工業(yè)革命而生產力水平不高,中國農耕經濟繁榮;15世紀中后期至18世紀中期,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世界貿易中白銀很大部分最終流向中國,故選C項;“黑奴貿易”主要是在歐洲、非洲、美洲三大洲之間形成三角貿易,“遍布世界各地”說法錯誤,排除A項;“嚴重匱乏”不符合史實,美洲盛產白銀,且與材料秘魯、墨西哥白銀流向馬尼拉、中國相悖,排除B項;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排除D項。2.(2024·遼寧葫蘆島高三上期末·14)1694年,英格蘭銀行獲準成立,在倫敦商人中大受歡迎,英國國王帶頭認股,成為最早的一批股東,但貴族卻對它不感興趣。一位英國政黨領袖如此描述:“國家是一條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边@說明()A.理性主義還未開始得到傳播B.銀行的商業(yè)經營方式最早出現于英國C.新的資本價值觀念尚未普及D.“光榮革命”改變了英國的政權結構【立意】本題主要考查近代商業(yè)貿易的變化。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C【解析】據材料“英格蘭銀行獲準成立······貴族卻對它不感興趣”“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及所學可知,隨著新航路開辟以及殖民擴張,新的經營方式出現,英格蘭銀行就屬于其中的佼佼者,但是英國的貴族并不熱心于參股英格蘭銀行,這說明當時新的資本價值觀念尚未普及,英國的貴族依然熱衷于傳統(tǒng)的投資,故選C項;17世紀,英國出現了早期啟蒙思想,排除A項;16世紀,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創(chuàng)立了銀行,為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提供資金和信用,排除B項;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之后,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排除D項?!玖⒁狻勘绢}主要考查近代商業(yè)貿易的變化??疾楂@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3.(2024·北京豐臺區(qū)高三上期末·13)下列選項中史實與結論相符合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16世紀中后期,西班牙開通了菲律賓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之間的貿易,貨物主要以中國的生絲和絲綢為主世界貿易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亞洲B17世紀中后期,英國財富每年增長200萬英鎊。其中,東印度公司貢獻60萬英鎊,接近1/3英國東印度公司促進本國經濟發(fā)展C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政府為出色掌握“美式英語”的移民提供更多稅收優(yōu)惠、就業(yè)保障、生活便利,使英語成為將美國人“連在一起的工具”美式英語促進美利堅民族形成D19世紀80年代,德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涉及疾病、工傷和養(yǎng)老等方面德國早于其他國家建立濟貧制度【立意】本題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擴張。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B【解析】據材料“東印度公司貢獻60萬英鎊,接近1/3”可知,東印度公司為英國的財富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說明其推動了本國經濟的發(fā)展,故選B項;據材料“16世紀中后期,西班牙開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西班牙開通的馬拉尼大帆船航線,雖然這一橫跨太平洋的貿易,推動了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的逐漸形成,但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西歐,而非亞洲,排除A項;據材料“使英語成為將美國人‘連在一起的工具’”可知,美式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認同,有利于促進美利堅民族的團結,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17世紀初,歐洲對北美的殖民擴張,18世紀中期形成美利堅民族,而非在獨立戰(zhàn)爭后,排除C項;據材料“涉及疾病、工傷和養(yǎng)老等方面”可知,社會保險制度是面向整個社會群體,而不是只針對貧弱對象,故不是“濟貧制度”,排除D項。4.(2024·河北高三1月金科大聯考·12)教會法教育是中世紀歐洲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教學方法包括講授、祈禱、閱讀、寫作和辯論等,不僅培養(yǎng)了教士、修道士和信徒的精神信仰與道德修養(yǎng),也傳遞了基督教信仰和文化價值觀,如公正、慈善、同情。這說明教會法教育()A.服務于封建專制統(tǒng)治B.促進理性主義傳播C.束縛了民眾思想意識D.具有社會教化功能【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疾楂@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唯物史觀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D【解析】據材料“精神信仰與道德修養(yǎng)”“公正、慈善、同情”可知教會法教育強調信仰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具有社會教化作用,故選D項;教會法教育主要服務于教會控制社會的需要,與王權專制無關,排除A項;“傳遞了基督教信仰和文化價值觀”說明教會法教育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排除B項;“如公正、慈善、同情”說明教會法教育也存在對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正面規(guī)范,一定程度上具有社會積極意義,排除C項。5.(2024·湖南雅禮中學高三月考五·14)1847年,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作的《簡·愛》廣受贊譽,女主人公簡·愛對其愛慕的貴族羅切斯特說:“你以為我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嗎?你想錯了!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都經過了墳墓,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焙啞鄣男穆曊凵涑觯ǎ〢.英國貴族政治日趨衰落B.宗教觀念影響世俗生活C.啟蒙精神已經深入人心D.女權意識的覺醒與發(fā)展【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啟蒙運動。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唯物史觀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C【解析】據材料“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并結合所學可知,《簡·愛》中的名句體現了簡·愛所擁有倔強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啟蒙精神,《簡·愛》出版后得到廣泛贊譽,這說明啟蒙精神深入人心,故選C項;簡·愛在貴族羅切斯特面前不卑不亢,體現的是簡·愛的平等精神,不能推導出貴族政治衰落,排除A項;簡·愛言論的精神內核是平等的啟蒙精神,而不是宗教觀念,排除B項;女權意識要求女性追求政治或經濟方面的權益,但材料強調簡·愛追求平等幸福,不符合女權意識,排除D項。6.(2024·山西太原高三上期末·20)針對北美波士頓傾茶事件,英國地方議員亞當·斯密認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是引發(fā)北美殖民地傾茶事件的主要原因。他批判蓄奴政策和黑奴貿易,指責英國政府限制性的殖民地政策阻礙了財富增加,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赤字,也違背了人權。亞當·斯密的這一認識()A.推動英國外交政策轉變B.論證了美國獨立的正當性C.豐富了啟蒙思想的內涵D.指出了資產階級的局限性【立意】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獨立運動、啟蒙運動。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唯物史觀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亞當·斯密認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是引發(fā)北美殖民地傾茶事件的主要原因,批判蓄奴政策和黑奴貿易,指責英國政府限制性的殖民地政策阻礙了財富增加,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赤字,也違背了人權;這些觀點反映了他對自由貿易、人權和政府干預經濟的看法,與啟蒙思想中的自由、平等和人權觀念相契合,豐富了啟蒙思想的內涵,故選C項;亞當·斯密批判的是英國政府殖民政策和貿易政策,批判殖民政策和貿易政策不能直接推動外交政策的轉變,排除A項;材料針對的不僅僅是北美殖民地,還批判了蓄奴政策和黑奴貿易,這些政策不能論證美國獨立的正當性,排除B項;亞當·斯密的認識主要強調了英國殖民政策和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的弊端,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局限性,排除D項。7.(2024·河北保定高三上期末·14)在英國,18、19世紀的議會至上原則,隨著行政權力的增強實際上已被拋棄了。20世紀以來,已經不是議會至上,而是內閣至上,是內閣控制議會,而不是議會控制內閣。因為議會的大多數動議由內閣提出,對于這些內閣的動議和提案,作為群體的議會,只能表示“是”或“否”。這一局面反映了英國()A.君主立憲制仍待完善B.權力制衡遭到破壞C.憲政體系下權力重構D.政黨政治受到阻礙【立意】本題主要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20世紀以來,英國議會、內閣間的權力關系發(fā)生了變化,議會的權力相對減弱,內閣的權力增加,重構了君主立憲制下的權力結構,故選C項;“仍待完善”不合題意,應為“不斷完善”,排除A項;“遭到破壞”不合史實,君主立憲制下內閣仍須對議會負責,排除B項;“受到阻礙”不合史實,材料現象正是政黨政治發(fā)展的結果,排除D項。8.(2024·福建漳州二模·13)北美獨立戰(zhàn)爭期間,法國援助美國2600萬法郎,并為他國向美國貸款提供擔保。1779年,法國外交部對此的解釋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要想成為一個世界性帝國,就必須安安穩(wěn)穩(wěn)地占據北美大陸。法國對美援助,反映了()A.踐行啟蒙思想的時代需求B.資產階級革命的世界潮流C.爭奪殖民霸權的戰(zhàn)略意圖D.確立民主共和的共同追求【立意】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獨立戰(zhàn)爭??疾楂@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C【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法國外交部認為歐洲國家要想成為一個世界性帝國,就必須占據北美大陸,結合獨立戰(zhàn)爭時期英法關系的史實可知,法國援助美國獨立體現其與英國爭奪殖民霸權的意圖,故選C項;材料體現法國援助美國意在想“成為世界帝國”,即爭奪殖民霸權,并未踐行啟蒙思想,排除A項;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法國是封建君主專制,并未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排除B項;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法國是君主專制政體,“確立民主共和的共同追求”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9.(2024·廣東深圳龍崗區(qū)高三上期末·12)英國人威廉·卡克斯頓1476年將印刷術傳入英格蘭,推動了文學、宗教、教育、史地類英語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語逐步擺脫中古時期的口語化和地方性,成為“國王的語言”“國家語言”。據此可知,這些印刷媒介()A.動搖教會在英國的統(tǒng)治B.促進了人文主義的傳播C.推動資產階級革命發(fā)展D.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立意】本題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疾楂@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D【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印刷術的傳入推動了英國文學、宗教、教育、史地類英語印刷品大量出版,使得英語逐漸突破口語化和地方性的語言,受眾日增,成為了“國王的語言”“國家語言”,這有利于培育英國民族認同感,從而有利于推動民族國家的形成,故選D項;動搖教會在英國的統(tǒng)治是在英國宗教改革后,1534年英國議會通過的《至尊法案》規(guī)定英王是英國教會的唯一的、至高無上的首腦,同時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義和儀式,也就意味著王權高于教權,此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價值、力量和尊嚴等,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于1640年,與材料時間“1476年”不符合,“發(fā)展”說法錯誤,排除C項。10.(2023·廣東大灣區(qū)一模·13)哥白尼《天體運行論》出版后,一些著名數學家對該學說提出了責難:如果地球在繞太陽運動,那么應該可以觀測到恒星的位置有一個周年的變化,上拋的物體不該掉到原地等。據此可知()A.經典力學體系影響深遠B.西歐文化受到教會控制C.學術爭鳴深化科學革命D.理性主義受到時代推崇【立意】本題主要考查科學革命??疾楂@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考查時空觀念、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yǎng)【答案】C【解析】材料中“一些著名數學家對該學說提出了責難”說明一些數學家對哥白尼學說的責難,這反映了學術上的爭論,這種爭論可以促使科學進一步發(fā)展,從而深化科學革命,故選C項;經典力學體系是在哥白尼的日心說之后出現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教會對科學的影響,不能得出西歐文化受到教會控制的結論,排除B項;理性主義受到時代推崇的時代是啟蒙運動時期,排除D項。11.(2024·山東煙臺、菏澤高三上期末·18)一花一世界:由棉花部落到棉花帝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公元前1000年左右,亞非等地就已經形成多個獨立的棉花種植和紡織技術中心,并在區(qū)域范圍內進行商貿流通,稱“棉花部落”。1497年,達伽馬抵達印度,對這片土地開始了暴力掠奪。后來棉紡織品成為東印度公司重要的貿易貨物。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歐洲強國在美洲侵占大量土地,靠著掠奪的財富,再到印度購買棉紡織品,作為“殖民商品”的棉花開始在歐洲大陸全面蔓延開來?!幾詮埑凇堕L在樹上的羊毛——細數棉花往事》材料二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1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 《新浪家居產品規(guī)劃》課件
- 財政學案例分析及答案
-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口算題卡
- 巡視辦公室工作總結3篇(巡視整改辦公室工作匯報)
- 《淺談護理服務》課件
- 金融行業(yè)客戶關系總結
- 銀行產品銷售與推廣
- 耳科護理工作總結
- 信息服務業(yè)服務員工作總結
- 2024年中國中鐵十局招聘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項目資金管理統(tǒng)籌實施方案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金融市場》教學考一體化網考形考試題及答案-圖文
- 政治-經濟與社會 教材探究與分享參考答案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二
- 2024年PURL系列反應型皮革用聚氨酯乳液項目合作計劃書
- GB/T 44328-2024七氟異丁腈
-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市級名校2024年中考數學模試卷含解析
- 山里的夜(2022年浙江金華中考語文試卷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 安全保衛(wèi)工作方案和滅火,應急疏散預案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廣東省標準)
- 基于PLC的食品包裝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