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題復(fù)習文言文專題文言實詞_第1頁
高考專題復(fù)習文言文專題文言實詞_第2頁
高考專題復(fù)習文言文專題文言實詞_第3頁
高考專題復(fù)習文言文專題文言實詞_第4頁
高考專題復(fù)習文言文專題文言實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文言文專題復(fù)習備戰(zhàn)2024年高考總體復(fù)習目標:

1、了解文言實詞的考查方向,掌握文言實詞的知識網(wǎng)絡(luò)。

2、了解文言實詞的考查特點。

3、掌握文言實詞的學習方法。

4、積累文言實詞。

第一課時(一詞多義)1、了解文言實詞的考查方向,掌握文言實詞的知識網(wǎng)絡(luò)。2、了解并掌握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一、復(fù)習目標考綱要求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键c闡釋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常見”即教材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實詞,

“文中”指文言實詞所在的具體語境。“理解”,要求考生借助上下文,能夠準確的把握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就是具有一定的遷移能力。

課標全國卷對這一考點的直接考查為文言句子翻譯題,分值為8分。高考中文言句子的翻譯,設(shè)置賦分點的實詞,是文言實詞的重要考查內(nèi)容。二、考點解讀考情分析(文言文閱讀20分):1、題型——選擇題(客觀題3小題9分)文言句子翻譯題(主觀題2小題8分)問答題(主觀題1小題3分)2、考查重點——通假字、古今異義、偏義復(fù)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文言實詞4、通假字2、偏義復(fù)詞3、古今異義5、詞類活用【文言實詞知識網(wǎng)絡(luò)】文言實詞的特點:1、一詞多義三、知識梳理常見實詞

文言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開列了120個常見文言實詞。愛

朝曾

得度

復(fù)

既假

類憐

內(nèi)

窮去

識使

孰屬

數(shù)

私素

陽要

易陰

知致

質(zhì)

坐新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文言實詞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具有幾個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三、知識梳理

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熱點,我們應(yīng)高度重視。在古今漢語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單音詞多,這種現(xiàn)象更普遍,這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大難題。因此,整理總結(jié)一些常用的詞并分列出它的義項、例句,對學習文言文是大有裨益的。

詞義解說例義項例句本義最初造字時表示的意義朝朝令夕改引申義由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率天下諸侯而朝周于是入朝見威王改朝換代比喻義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詞義爪牙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假借義借用作另一個同音詞的意義畔寡助之至,親戚畔之文言實詞多義性產(chǎn)生的原因詞義解說例義項例句本義最初造字時表示的意義朝早晨朝令夕改引申義由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朝見率天下諸侯而朝周朝廷于是入朝見威王朝代改朝換代比喻義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詞義爪牙喻武臣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假借義借用作另一個同音詞的意義畔通“叛”,背叛寡助之至,親戚畔之文言實詞多義性產(chǎn)生的原因?qū)嵲~例句譯文實詞釋義亡1.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陳涉世家》今復(fù)十年,存亡不可知。《蘇武傳》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冻鰩煴怼纺憾笸銎湄??!吨钦咭舌彙飞袝r,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墩摲e貯疏》實詞例句譯文實詞釋義亡1.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蛾惿媸兰摇番F(xiàn)在逃跑也是死,發(fā)動起義(失敗了)也不過是死。逃跑今復(fù)十年,存亡不可知。《蘇武傳》現(xiàn)在又過了十年,是活著還是死了都不了解。死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冻鰩煴怼愤@真是決定危急存亡的時刻。滅亡暮而果大亡其財?!吨钦咭舌彙吠砩?,果然大量地喪失了財物。喪失、丟失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墩摲e貯疏》萬物的生長是有季節(jié)的,如果無限度的濫用,那么物質(zhì)財力就必然短缺。通“無”,沒有實詞例句譯文釋義除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爆竹聲中一歲除。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闯洪帍U祠以葬之。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實詞例句譯文釋義除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趙王(命人)打掃臺階親自迎接,按主賓之禮,導(dǎo)引公子走西面的臺階。臺階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那么燕國被欺凌的恥辱也就除去了。("陵"通"凌",凌辱,意延伸為恥辱,侮辱。)去掉清除爆竹聲中一歲除。在爆竹聲響中一年過去了。逝去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闯洪帍U祠以葬之??ぶ械馁t德人士向當政者請求,立即清理廢棄的魏忠賢祠堂的舊址以埋葬五位壯士。清理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我被封官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

掌握一詞多義需多讀、多查字典、多積累。另外,要掌握一些多義詞詞義推斷方法。解析:選C

C項的正確解釋應(yīng)該是“奪取”,而不是“略微”。此題考查一詞多義的形式,是高考考查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希望學生在復(fù)習中注意積累。

四、考題講練一詞多義類解題四法

文言文中單音節(jié)詞居多,一個詞往往有好幾個義項。理解多義詞,要把握它的本義,結(jié)合上下文來判斷它在句中的含義。1.語境推斷法

文言實詞絕大部分是一詞多義的,且詞義是不定項的,我們可以結(jié)合上下文來判定實詞的含義,因為上下文語境是相對穩(wěn)定的,語境可以幫助我們確定詞義。五、課堂小結(jié)2.課文遷移法

試題中出現(xiàn)的一些實詞解釋,課文中大多出現(xiàn)過,可聯(lián)系課文相應(yīng)遷移。3.語法分析法根據(jù)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副詞充當。因此可以根據(jù)詞在句中的語法地位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詞義。4.代入檢驗法

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莫過于將所給的義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貫通文意,解釋準確而無滯礙之處者即為正確答案。

掌握文言實詞的基本知識

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詞語活用。文言實詞的特點通假字、古今異義、偏義復(fù)詞、一詞多義、活用。文言一詞多義原因掌握一詞多義的方法

掌握一詞多義需多讀、多查字典、多積累。對一詞多義,需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住相當數(shù)量實詞的多義項,更需要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1指出下列句子中紅色字的多種義項1.荊軻顧笑武陽?!肚G軻刺秦王》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读婀賯餍颉?.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冻鰩煴怼?.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而欓T宴》6.使于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屈原列傳》7.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孔雀東南飛》8.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缎帕昃`符救趙》9.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而欓T宴》10.公子往,數(shù)請之,朱亥故不復(fù)謝?!缎帕昃`符救趙》11.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犊兹笘|南飛》12.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盾睫 ?/p>

對一詞多義,需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住相當數(shù)量實詞的多義項,更需要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仡^看訪問顧念關(guān)心考慮顧及回還謝絕辭別謝罪感謝告訴凋謝六、當堂訓練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當堂訓練注意積累學會推斷對策

第二課時(古今異義)

1、了解并掌握文言實詞的古今異義現(xiàn)象。

2、積累文言古今異義實詞。一、復(fù)習目標古今異義

這一類實詞,從字面上看與今詞意義相同,而實際上意義不同甚至相反。學習、復(fù)習時可從詞義的擴大、縮小、轉(zhuǎn)移、感情色彩變化、弱化強化等方面進行辨析,防止以今義釋古義。

二、考點解讀

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詞的字形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但由于詞義的演變,我們不能簡單地照搬照讀,而應(yīng)該掌握這種詞義的演變規(guī)律。(一)詞義擴大

即原來單指某事物的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zhì)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1)把[古義]動詞。握住,端著。①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賣炭翁))②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岳陽樓記》)[今義]①握住。②把持。③量詞。(2)股[古義]名詞。大腿。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口技》)[今義]①大腿。②股票。③量詞。三、知識梳理(3)履[古義]①動詞。踐踏,踩。②名詞。鞋子。①足之所履,(《庖丁解?!?②鄭人有欲買履者。(《鄭人買履》)[今義]①踐踏,踩。②鞋子。③腳步。④履行。(4)再[古義]數(shù)詞。兩次,第二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今義]①又一次,第二次,多次。

②繼續(xù),還有。(二)詞義縮?。?)購[古義〕①動詞。懸賞。②動詞。購買。①窮餓無聊,追購又急。(《(指南錄)后序》)②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館記》[今義]指購買物品。(2)獄[古義]①名詞。監(jiān)牢。②名詞。官司。訴訟案件①獄中成法,質(zhì)明啟鑰yào。(《獄中雜記》)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zhàn)》)[今義]監(jiān)牢。(三)詞義轉(zhuǎn)移(1)熙[古義]同“嬉”,開玩笑。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宴子使楚》)[今義]光明。熙熙,和樂的樣子。(2)爺[古義]名詞。父親。阿爺無大兒,本蘭無長兄。(《木蘭詩》)[今義]祖父,常重疊使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求學的人

出使的人

四、考題講練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求學的人

出使的人

走投無路

爪子和牙齒,表示得力的幫手,褒義詞

袒露一只臂膀

走投無路

爪子和牙齒,中性詞

袒露一只臂膀

寬容,原諒

意外變故

寬容,原諒

意外變故

古今異義是古漢語中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判斷和解析時要注意從語法,構(gòu)詞結(jié)構(gòu),語境等方面考慮。另外,平時學習的時候就要多多積累,常見的古今詞語要留心記憶。五、課堂小結(jié)六、當堂訓練周經(jīng),字伯常,刑部尚書瑄子也。天順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成化中,歷侍讀、中允,侍孝宗于東宮。①經(jīng)剛介方正,好強諫,雖重忤旨不恤,宦官、貴戚皆憚而疾之。太監(jiān)李廣死,帝得朝臣與饋遺簿籍,大怒??频酪蜊乐T臣交通狀,有及經(jīng)者。經(jīng)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競李廣,闌入臣名。雖蒙恩不問,實含傷忍痛,無以自明。夫人奔競李廣,冀其進言左右,圖寵眷耳。周經(jīng),字伯常,是刑部尚書周瑄的兒子天順四年進士。改任庶吉士,授予檢討一職。成化年間,歷任侍讀、中允,侍奉孝宗于東宮。太監(jiān)李廣死了,皇上得到朝中大臣饋贈李廣的名冊,非常生氣??频拦賳T趁機彈劾大臣勾結(jié)的狀況,有人提到周經(jīng),周經(jīng)上奏章說:“昨天科道官員彈劾朝中大臣爭著向李廣示好,其中有我的名字。雖然蒙受皇上恩德沒有過問,我實在懷著悲傷忍著痛苦,沒有辦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人們爭相向李廣示好,希望他能在您跟前多說好話,圖的就是您的恩寵眷顧啊。周經(jīng)剛強正直,喜歡極力進諫,即使深深忤逆皇上的旨意也不顧,宦官、貴戚都害怕他并且憎恨他。

陛下試思廣在時,曾言及臣否。且交結(jié)饋遺簿籍具在,乞檢曾否有臣姓名。更嚴鞫廣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結(jié)之罪,斬首市曹,以為奔競無恥之戒。②若無干涉,亦乞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體,終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溝壑,目且不瞑?!钡畚看鹬?選自《明史·列傳七十一》,有刪改)陛下您試著想想李廣活著的時候,曾經(jīng)談到我沒有。況且勾結(jié)李廣饋贈物品的名冊也在,請求檢查有沒有我的姓名。還應(yīng)該嚴厲審訊李廣的家人,只要我有一點兒財物進獻李廣,就治我勾結(jié)之罪,在集市上斬首,作為對爭著討好李廣等無恥行為的警誡?;噬习参坎⒋饝?yīng)了他。如果我沒有被牽連,也請皇上替我洗脫冤屈,或許能夠施展才能、抱負,終生侍奉皇帝。如果讓(我)忍受屈辱,即使(我)死了填尸于溝壑,(我的)眼睛也不能閉上。”

重要的古今異義詞詞語古義今義例句親戚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妻子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非常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所以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絕境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詞語古義今義例句親戚父母兄弟,統(tǒng)指親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其它的成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妻子妻子兒女愛人(女方)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國中原地區(qū)中華人民共和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非常意外事故(名詞)很、大(副詞)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所以1、表原因的連詞2、用來,靠它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絕境與外界隔絕沒有出路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詞語古義今義例句美人秦王大喜,傳示美人及左右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犧牲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山東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諸侯詞語古義今義例句美人秦王大喜,傳示美人及左右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犧牲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山東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諸侯妃嬪侍衛(wèi)人員作祭禮的牲畜崤山以東美貌女子1、方位詞

2、控制為正義而死山東省詞語古義今義例句雖然雖然,公輸盤為我造云梯,必取宋故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南面宜可以南面而制秦中間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于是吾祖死于是,詞語古義今義例句雖然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雖然,公輸盤為我造云梯,必取宋故事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南面南邊宜可以南面而制秦中間當中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于是承接連詞吾祖死于是雖,雖然;然,這樣先例、舊事面向南而坐,即稱王中,當中;間,夾雜著在這件事上詞語古義今義例句指示璧有瑕,請指示王行為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以為以為神可以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從而吾從而師之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詞語古義今義例句指示為指導(dǎo)工作而發(fā)出的口頭或書面意見

璧有瑕,請指示王行為舉動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以為認為以為神可以能夠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從而連詞吾從而師之祖父爺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指出,給人看。行,品行;為,做把…當做可以憑借從,跟隨;而,而且。祖輩和父輩。詞語古義今義例句細說

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長者以公子為長者婚姻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結(jié)束婉貞于是率諸少年結(jié)束而出。(《馮婉貞》)便宜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妒酚洀堘屩袀鳌?詞語古義今義例句細說

指小人離間之言

詳細敘說

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長者有德行的人年長的人以公子為長者婚姻兒女親家因結(jié)婚而產(chǎn)生的夫妻關(guān)系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結(jié)束結(jié)扎束縛、整裝。事情做完一個過程的完結(jié)。婉貞于是率諸少年結(jié)束而出。(《馮婉貞》)便宜有利和應(yīng)該做的事物品價格低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妒酚洀堘屩袀鳌?

第三課(通假字)

1、了解并掌握文言實詞的通假現(xiàn)象。

2、積累文言通假詞語。

復(fù)習目標

通假字古代漢語中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互相通用的語言現(xiàn)象。★通假字是古人在書寫中用同音代替的辦法寫成的別字。通假的原則是音同,如不全同,也要近似,聲音相差很遠,一般不能構(gòu)成通假。考點解讀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說:本字——悅

借字——說1、雙聲通假:借字和本字聲母相同“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同“穆”溫和,恭敬。2、疊韻通假:借字和本字韻母相同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說,通“脫”,擺脫,脫身)3、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讀音完全相同“一夜飛度鏡湖月”:度:同“渡”;渡過,越過。動詞通假字的類型知識梳理4、其他形式的通假

字形相近:“秦王不說?!闭f,同“悅”聲母、韻母同,聲調(diào)不同:

“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

“有”通“又”“張良出,要項伯?!?/p>

要,同“邀”;邀請。動詞1、下例句子中加點的“亡”字是通假字的一句是

考題講練解析:選C這道題考查的就是通假字中的雙聲通假。其中“亡”通“無”,意思是“沒有”。其他的三項都是“亡”的本意“逃”或“滅亡”。2、

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雖有槁暴B.則知明而行無過矣C.諸侯已畔,斯乃欲諫爭,不亦末乎D.失期,當斬解析:選D這道題的前三個選項都是通假字的同音通假。A項中“有”通“又”;B項中“知”通“智”,意思是“智慧”;C項中“畔”通“叛”,意思是“叛亂”。3、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被發(fā)行吟澤畔 B.漢有天下太半C.巫嫗何久也,弟子趣之 D.余叩所以解析:選D這道題的前三個選項考查的都是通假字的其他形式的通假。A項中“被”通“披”,意思是“披散著”;B項中“太”通“大”,意思是“超過”;C項中“趣”通“促”。

巧判通假字

要根據(jù)通假字用同聲同韻的字代替本字的特點,遇到某個詞用本義、引申義都講不通時,就可以從字音或聲旁方面去考慮這個詞是否是通假字。課堂小結(jié)1.下列句中加點字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解析:選C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C.“內(nèi)”通“納”,交納;A.朝廷內(nèi)部;B.在家里;D.內(nèi)心或心臟。當堂訓練2.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茲”是否通假。如是通假,試說明其通假理由。答案:(1)“茲”是“這”義。(2)“茲”通“滋”,更加;因為“茲”主要是“這”義,用“這”義無法解釋,而且“茲”與“滋”又音同形近,符合通假特點。(如果損害別人越多,他的不仁義就越嚴重)

掌握文言實詞的基本知識

小結(jié)通假字的類型1、雙聲通假:借字和本字聲母相同2、疊韻通假:借字和本字韻母相同

3、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讀音完全相同4、其他形式的通假(字形相近;聲母、韻母同,聲調(diào)不同)

掌握通假字的方法

重在積累遷移。強化練習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詞義1秦伯說 (

)2失其所與,不知 (

)3共其乏困 (

)4夫晉,何厭之有 (

)5若不闕秦 (

)

說,通“悅”,高興知,通“智”,明智共,通“供”,供給厭,通“饜”yàn,滿足闕,通“缺”,損害6涂有餓莩 (

)7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8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9直不百步耳 (

)【答案】

6涂,通“途”,道路7無,通“毋”,不要8頒,通“斑”

9直,通“只”,只是10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11雖有槁暴 (

)12君子生非異也 (

)【答案】

10知,通“智”,智慧11有,通“又”

12生,通“性”,資質(zhì),天賦13合從締交 (

)14倔起阡陌之中 (

)15贏糧而景從 (

)【答案】

13從,通“縱”,讀“zònɡ”,指戰(zhàn)國時期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14倔,通“崛”,讀“jué”,興起15景,通“影”,讀“yǐnɡ”,像影子一樣16令將軍與臣有郤17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18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19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20張良出,要項伯 21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2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16郤,通“隙”,隔閡17坐,通“座”18不,通“否”,如果不這樣19距,通“拒”;“內(nèi)”,通“納”20要,通“邀”,邀請21倍,通“背”,違背,背叛22蚤,通“早”23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

)24或師焉,或不焉 (

)【答案】

受,通“授”

不,通“否”25愛而不見 26自牧歸荑 27于嗟鳩兮 28士之耽兮,猶可說也29說懌女美 30淇則有岸,隰則有泮25愛,通“薆”,隱藏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26歸,通“饋”,贈27于,通“吁”

28說,通“脫”

29說,通“悅”;女,通“汝”,這里代指彤管30泮,通“畔”,邊岸31舉酒屬客 32馮虛御風 33山川相繆,郁乎蒼蒼【答案】

31屬,通“囑”,勸酒32馮,通“憑”,憑借33繆,通“繚”,盤繞34小知不及大知 35三餐而反,腹猶果然36此小大之辯也 37旬有五日而后反 38御六氣之辯 39而征一國者 【答案】

34知,通“智”,才智,聰明35反,通“返”,返回36辯,通“辨”,區(qū)別37有,通“又”反,通“返”,返回38辯,通“變”,變化39而,通“能”,能耐注意積累學會推斷對策

第四課時(偏義復(fù)詞)

1、了解并掌握文言實詞的偏義復(fù)詞現(xiàn)象。

2、識記常見的偏義復(fù)詞。一、復(fù)習目標

偏義復(fù)詞——在文言中,有的詞語是由兩個同義或反義的單音節(jié)語素合成,而用義卻偏在其中一個語素上,另一個則起陪襯作用,這就是文言中的偏義復(fù)詞現(xiàn)象。

二、考點解讀1.

語義相對(相反)的偏義復(fù)詞①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異同:偏義復(fù)詞,不同。②

晝夜勤作息

作息:偏義復(fù)詞,勞作。③

去來江口守空船

去來:偏義復(fù)詞,離去。

從復(fù)詞表達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從邏輯上去判斷。如何辨析:三、知識梳理2.

語義相近的偏義復(fù)詞。

今有一人入園圃,竊其桃李

園圃:偏義復(fù)詞,果園。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義復(fù)詞,婆婆。③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義復(fù)詞,指兄長。

從復(fù)詞表達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從邏輯上去判斷。如何辨析: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五、考題講練解析:選CC項,婚姻:古義為兒女親家。今義為因結(jié)婚而產(chǎn)生的夫妻關(guān)系。偏義復(fù)詞必須聯(lián)系語境推斷。A項,異同:偏指“異”,不同。B項,種果樹的地方叫“園”,種蔬菜的地方叫“圃”,這里偏指“園”。D項,存亡:本來指生存與衰亡,在語境中與“危急”對應(yīng),偏取“亡”的意義,用以強調(diào)蜀漢所處的艱難形勢。2、下列加點的詞語全不是偏義復(fù)詞的一項(

)

選D

D.得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