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華安一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1頁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一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2頁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一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3頁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一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4頁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一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總分150分,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村料一: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斗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guī)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后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是如此。在社會斗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斗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后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F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對于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象,也覺得不可理解。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guī)椭澜绫粔浩缺粍兿鞯膹V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摘編自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材料二:在這里講講我這個主張:要有智慧,就必須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首先要說明什么叫智慧。我們常常說這個孩子聰明,那個青年機靈。但聰明和機靈是說對客觀世界的事物反應比較快,比較敏捷,那是指對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學生學習中的課堂提問等。這種智能是有方法培養(yǎng)鍛煉的,但這類方法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腦更高層次的活動。聰明、機靈以及所謂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層次,比智慧低一個或幾個層次。所以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智力教育、智力競賽測試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還遠不能用以敲開智慧的大門。為什么這樣講?中國有句老話——“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還有點遲鈍。這是因為他用智慧去考慮深邃的問題,對一般問題反而不感興趣,不愿去花心思。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智慧并不僅僅是有知識,不是有了知識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這里還有一個運用知識的問題,中國從前就笑話那些“老學究”,因為他們有知識不會用,也不能達到智慧的高度。目前,關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議論還有很多,但說來說去,都沒有能夠真正從智慧的本質上去探討培養(yǎng)智慧的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應該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場上。智慧是天生的嗎?如果是天生的話,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這在歷史上還沒有記載。智慧是神授的嗎?我們也不信這種鬼話。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搞唯心主義,只能搞唯物主義,而且是辨證唯物主義。人的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認識客觀世界,掌握了解客觀規(guī)律。人又可以主觀能動地影響和改造客觀世界。這就是我們的立場,第二步要回答的是用什么觀點。我在這里建議用系統(tǒng)科學這個現代化的觀點。智慧作為現象,不可能是孤立于一切事物之外的,它也一定是與其他事物有關聯的。智慧要靠知識,特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考慮智慧與知識的體系,即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問題推向什么是系統(tǒng)化了的、有合理結構的人類知識。我的答案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這里講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有兩個特征:一是它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最高概括,二是開放、不斷生長發(fā)展。以上所說的科學技術體系,包括了人類現在所認識到的客觀世界規(guī)律的全部精華,它就是智慧的泉源,而這個科學技術體系的最高概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難道還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嗎?因此結論是:要有智慧就必須懂得并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摘編自錢學森《智慧與馬克思主義哲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人類認識的一個飛躍,其前提是人類通過官能在實踐中不斷獲取感性認知,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只有通過實踐檢驗為真理的認識,才能指導我們去科學地改造世界,C.人腦活動有層次高低之分,人們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機靈等處在低層次,而智慧則處在更高的層次,D.那些看上去很遲鈍的人,其實大智若愚,他們不愿意去思考一般問題,但善于考慮深邃的問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類的社會實踐包括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等,人類進行社會實踐是為了獲得感性認識。B.人們利用理性認識來指導實踐,只要成功了,就證明這個認識就是正確的,反之就證明它是錯誤的。C.錢學森認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最高概括,具有開放性,在不斷地生長發(fā)展。D.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觀規(guī)律,獲得智款。3、結合村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符合“人的認識的兩次飛躍”觀點的一項是()(3分)A.吃一暫,長一智。B.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C.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D.從斗爭中學習,在學習中斗爭。4、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智慧?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說明。(4分)5.朱熹在《朱子語類》中提出:“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闭埥Y合材料一,談談你對此的認識。(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雷雨(節(jié)選)曹禺【第一幕(節(jié)選)】周樸園(向四鳳)叫你給太太煎的藥呢?為什么不拿來?繁漪(覺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惡相)她剛才給我倒來了,我沒有喝。周樸園為什么?(停,向四鳳)藥呢?繁漪(快說)倒了。我叫四鳳倒了。周樸園(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鳳)藥還有么?魯四鳳藥罐里還有一點。周樸園(低而緩地)倒了來。繁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這種苦東西。周樸園(向四鳳,高聲)倒了來。周沖爸,媽不愿意,您何必這樣強迫呢?周樸園你同你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兒。(向繁漪低聲)你喝了,就會完全好的。(見四鳳猶豫,指藥)送到太太那里去。繁漪(順忍地)好,先放在這兒。周樸園(不高興地)不。你最好現在喝了它吧。繁漪(忽然)四鳳,你把它拿走。周樸園(忽然嚴厲地)喝了它,不要任性,當著這么大的孩子。繁漪(聲顫)我不想喝。周樸園沖兒,你把藥端到母親面前去。周沖(反抗地)爸!周樸園(怒視)去![周沖只好把藥端到繁漪面前。]說,請母親喝。周沖(拿著藥碗,手發(fā)顫,回頭,高聲)爸,您不要這樣。周樸園(高聲地)我要你說。周萍(低頭,至周沖前,低聲)聽父親的話吧,父親的脾氣你是知道的。周沖(無法,含著淚,向著母親)您喝吧,為我喝一點吧,要不然,父親的氣是不會消的。繁漪(懇求地)哦,留著我晚上喝不成么?周樸園①(冷峻地)繁漪,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孩子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繁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樸園,又望望周萍。拿起藥,落下眼淚,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周樸園.萍兒,勸你母親喝下去。周萍爸!我……周樸園去,走到母親面前!跪下,勸你的母親。[周萍走至繁漪面前。]周萍(求恕地)哦,爸爸!周樸園(高聲)跪下!叫你跪下!繁漪(望著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現在喝!(拿碗,喝了兩口,氣得眼淚又涌出來,她望一望樸園的峻厲的眼和苦惱著的周萍,咽下憤恨,一氣喝下)哦…(哭著,由右邊飯廳跑下)【第三幕(節(jié)選)】周沖四鳳,你不要為這一點小事來憂愁。世界大的很,你應當讀書,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過許多人跟我們一樣地忍受著痛苦,慢慢地苦干,以后又得到快樂。魯四鳳唉,女人究竟是女人!(忽然)你聽,(蛙鳴)蛤蟆怎么不睡覺,半夜三更的還叫呢?周沖不,你不是個平常的女人,你有力量,你能吃苦,我們都還年輕,我們將來一定在這世界為著人類謀幸福。我恨這不平等的社會,我恨只講強權的人,我討厭我的父親,我們都是被壓迫的人,我們是一樣——魯四鳳二少爺,您渴了吧,我給您倒一杯茶。(站起倒茶)周沖不,不要。魯四鳳不,讓我再伺候伺候您。周沖你不要這樣說話,現在的世界是不該存在的。我從來沒有把你當做我的底下人,你是我的鳳姐姐,你是我引路的人,我們的真世界不在這兒。魯四鳳哦,你真會說話。周沖有時我就忘了現在,(夢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親,并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無邊的海上……哦,有一條輕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風吹得緊,海上的空氣聞得出有點腥,有點咸的時候,白色的帆張得滿滿地,像一只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飛,向著天邊飛。那時天邊上只淡淡地浮著兩三片白云,我們坐在船頭,望著前面,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魯四鳳我們?周沖對了,我同你,我們可以飛,飛到一個真真干凈、快樂的地方,那里沒有爭執(zhí),沒有虛偽,沒有不平等的,沒有……②(頭微仰,好像眼前就是那么一個所在,忽然)你說好么?魯四鳳你想得真好?!镜谒哪?節(jié)選)】[周樸園由書房進,大家不動,靜寂。]周樸園(在門口)你叫什么?你還不上樓去睡?蔡漪③(倨傲地)我請你見見你的好親戚。周樸園(見魯媽、四鳳在一起,驚)啊,你,你——你們這是做什么?繁漪(拉四風向樸園)這是你的媳婦,你見見。(指著樸園向四鳳)叫他爸爸!(指著魯媽向樸園)你也認識認識這位老太太。魯侍萍太太!繁漪萍,過來!當著你的父親,過來,跟這個媽叩頭。周萍(難堪)爸爸,我,我——周樸園(明白地)怎么——(向魯媽)侍萍,你到底還是回來了。繁漪(驚)什么?魯侍萍(慌)不,不,您弄錯了。周樸園(悔恨地)侍萍,我想你也會回來的。魯侍萍不,不!(低頭)啊!天!繁漪(驚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周樸園(煩厭地)繁漪,你不必再故意地問我,她就是萍兒的母親,三十年前死了的。周樸園(沉痛地)萍兒,你過來。你的生母并沒有死,她還在世上。周萍④(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訴我,不是她!周樸園(嚴厲地)混賬!萍兒,不許胡說。她沒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親。周萍(痛苦萬分)哦,爸!(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思想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幕中周樸園對周沖說“你同你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兒”,是認為周沖和繁漪對他的命令不夠服從。B.周樸園的語言多含命令的語氣,這不僅展現了他在這個家中的絕對權威,也體現了他極具封建大家長的特性。c.第三幕中四鳳對周沖充滿理想化的言論反應平淡、回應簡短,這是由四鳳的文化水平和她對周沖只有主仆感情導致的。D.第四幕戲劇沖突激烈,沖擊力強,主要通過對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描寫來展開情節(jié),令人讀來驚心動魄。7.對文中劃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中周樸園的話是在關心繁漪,希望她保重身體的同時,順帶希望她能給孩子做一個乖巧聽話、服從性強的好榜樣。B.句子②中周沖“頭微仰”“忽然”等狀態(tài),體現他久久沉浸在自我幻想的美好世界里。c.句子③中繁漪“倨傲地”神態(tài)寫出繁漪不以和周萍亂倫為恥,卻拿周萍四鳳亂倫來羞辱周樸園的得意心理。D.句子④中周萍重復“不是她”,是認為魯侍萍出身低微,與他想象中的生母差別懸殊,所以不敢承認。8.曹禺在看過一次《雷雨》公演后曾說:“那位演周沖的人有些輕視他的角色,他沒有了解周沖,他只演到癡憨——那只是周沖的粗獷的肉體,而忽略他的精神。”請結合材料內容,分析周沖的精神特征。(4分)9.“沖突是戲劇的靈魂”,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分析第一幕中喝藥沖突的作用。(6分)二、古詩文閱讀(41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梅花嶺記(清)全祖望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倍迦?,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祿、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敝潦?,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蛟唬撼侵埔?,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嘗殞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師②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陳涉之稱項燕。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zhí)至白下③,經略洪承疇④與之有舊,問曰:“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嗚呼!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⑤,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蛻,實未嘗死。不知忠義者圣賢家法,其氣浩然,常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說,所謂“為蛇畫足”。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百年而后,予登嶺上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想見當旦圍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問其果解脫否也,而況冒其未死之名者哉?梅花如雪,芳香不染,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選自廣陵書社《古代散文》,有刪改)【注】①史忠烈公:即史可法,崇禎進士,時以大學士身份督師揚州,故稱“督相”?!爸伊摇笔瞧渲u號。②英、霍山師:明末在英山、霍山一帶起義抗清的義軍。③白下:南京的別稱。④洪承疇:本為明朝重臣,松山戰(zhàn)敗被俘,降清后被清朝重用為經略。⑤兵解:學仙之人稱死于兵刃為“兵解”,意思是借此脫離軀殼而成仙。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予A登嶺上B與客述忠烈C遺言D無不淚下E如雨F想見當日G圍城光景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順治二年乙西”使用了年號千支兼用紀年法,與《核舟記》中“天啟壬戌”的用法相同。B.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文中活用作動詞,記人家譜。C.“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的“以”與“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中的“以”含義相同。D.“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與《岳陽樓記》中“增其舊制”的“舊”的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江都城淪陷后,副使馬鳴祿、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劉肇基等眾將領都戰(zhàn)死小東門。B.忠烈未死的傳言遍布大江南北,英、霍義軍假托忠烈的名號起義抗清,就好像陳涉起義時假托自己是項藏,C.作者引述世俗關于顏真卿文天祥成仙的傳是為了批評當時神仙鬼怪說法的荒誕可笑。D.作者所寫的內容時間跨度雖大,但條理清晰,均贊揚了史忠烈公的崇高節(jié)操像梅花一樣芳香不染、沖風傲雪,13.請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2)先生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14.史可法的哪些行為能夠與“忠烈”這一謚號相稱?請結合原文進行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聽箏①柳中庸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情。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岐路洛陽城。[注]①當時詩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到南方。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著力表現彈奏者精湛的技藝,借樂聲傳情,抒發(fā)感時傷別之情,真切感人。B.首聯上句“抽弦促柱”描述彈箏的動作,下句“無限”一詞強化了聽箏引發(fā)的悲怨情。C.頸聯用“誰家”“何處”連續(xù)發(fā)問,其句式特點與《春江花月夜》里的相關詩句相似。D.尾聯寫由聽箏引發(fā)的詩人與族侄身處兩地的離別之恨,照應了第二句的“悲怨”之意。16.請比較本詩頷聯與《李憑箜篌引》中“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一句在描寫音樂方面的異同點。(6分)(二)名篇名句默寫(共12分,每格1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借代是借和某人或某事物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某人或某事物的手法,在古詩詞中很常見,如:①李白在《將進酒》中用“_____,______”表達對權貴蔑視之意;②高適在《燕歌行》中用“,”表達戰(zhàn)士與思婦兩地相思之情。(2)“滄?!苯洺3霈F在古詩文中,和其他意象組合成一體,或展現寬闊胸襟,或寄托憂思情懷,或抒發(fā)離情別緒等,如“,”。(3)《書憤》在今昔對比中強烈地抒發(fā)了歲月蹉跎、壯志難酬情懷的詩句是:“,”。(4)《李憑箜篌引》中運用通感的藝術手法直接墓寫樂聲激越動聽的詩句是:“,”.(5)《將進酒》中對人生易老光陰易逝感慨的詩句是:“,”.三、語言文字運用(14分)中國是詩的國度,《詩經》是中國詩歌的濫觴。它隨時代而演變,_,生生如昨,出現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等一座座高峰。它培養(yǎng)了我們_的待人風格、悲天憫人的民族情感、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中國優(yōu)秀詩歌為什么能夠、源遠流長?首要原因就是中國優(yōu)秀詩歌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風貌,體現了時代精神。中國詩歌易于傳誦,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滲透于小說、戲劇、曲藝、歌舞、音樂、美術、書法等各個領域,與人們的文化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因此,(),呈現出新詩和中國傳統(tǒng)詩詞雙峰并峙、_的局面。但同時也應看到,“有數量、缺質量”的問題凸顯。僅2018年網絡新媒體發(fā)表的詩歌近億首,但深刻反映時代變化、基調明亮、能量充沛、可讀可誦、為人們所喜愛的精品詩作比例偏低,講究韻律的新詩更是罕見,不關注人民生活、專注個人情調抒發(fā)的詩歌還比較普遍,這也是當代詩歌丟失群眾基礎的重要原因之一。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A.接連不斷彬彬有禮交口贊譽交相輝映B.綿延不絕彬彬有禮膾炙人口、交相輝映C.綿延不絕落落大方交口贊譽各有千秋D.接連不斷落落大方膾炙人口各有千秋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詩歌經久不衰,近年來又重新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B.詩歌經久不衰,近年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現C.近年來,重新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是經久不衰的詩歌D.近年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現了經久不衰的詩歌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不關懷人民生活、專注個人情調抒發(fā)的詩歌還比較普遍,講究韻律的新詩更是罕見B.講究韻律的新詩更是罕見,不關懷人民生活、專注個人情調抒發(fā)的詩歌還比較普遍C.不關心人民生活、專注個人情調抒發(fā)的詩歌還比較普遍,講究韻律的新詩更是罕見D.講究韻律的新詩更是罕見,不關心人民生活、專注個人情調抒發(fā)的詩歌還比較普遍II21.下面是以《氓》為例說明《詩經》表現手法的一個圖示(思維導圖),請把這個圖轉寫成一段文字介紹,不超過100個字。(5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毀于隨;絕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留下許多關于“行”的箴言,至今對我們仍有價值。行者常至,為者常成。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更需我們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上述材料有何啟示意義?請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高二月考語文試卷答案D2.C3.D4.①要培養(yǎng)學生懂得并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事物。②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智力教育、智力競賽測試。③要培養(yǎng)學生用智慧去考慮深邃的問題,同時還要讓他們學會運用知識。④要用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去培養(yǎng)學生。5.①人的主觀可以通過實踐去掌握了解客觀規(guī)律,“行之愈篤”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②認識要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成為正確的認識,“行之愈篤”也是檢驗“知”是否正確的過程;③人在實踐中能積攢豐富的經驗,又會產生新的認識,故而“行”又是對“知”的發(fā)展。D7.B8.①天真浪漫,對理想和未來充滿希望和幻想,認為人生而平等。他把四鳳當家人看而不是仆人,他幻想和四鳳生活在一個美麗的真世界;②對現實生活和封建家庭愚昧思想充滿厭惡和反抗,喝藥片段他“反抗”父親的要求。9.①刻畫人物形象,從喝藥的沖突中可看出繁漪的反抗精神和周樸園作為封建大家長的專制與冷酷。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繁漪的不想喝藥推動了后續(xù)劇情發(fā)展,或埋伏筆、做鋪墊,或揭示結局。③揭示作品主旨,作者借喝藥沖突揭露了封建專制主義對人性的壓抑與摧殘。④吸引觀眾注意,引發(fā)觀眾對人物命運的聯想與思考。10.BDF11.C12.C13.(1)德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于是(史可法)被眾將領簇擁著走。(2)先生在軍中,(是否)確鑿知道原揚州閣部史公真的死了呢,還是沒有死呢?(1)“涕”,眼淚;“執(zhí)”,舉起,拿;“為……所”,被。(2)“審”,確鑿;“果”,真的;“抑”,還是。14.①發(fā)誓與江都城共存亡(寧死不落入敵人之手);②城陷的時候,拔刀自裁;③大罵賊人,拒不投降,不畏生死。參考譯文:梅花嶺記(清)全祖望順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圍困的(形勢)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勢(已)不可挽救,(就)召集眾將領告訴他們說:“我發(fā)誓與揚州城同作殉國(之物),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我在臨近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副將軍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擔負這一任務。忠烈高興地說:“我還沒有兒子,你應當憑同姓的關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寫信(稟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記入(我的)家譜,排在(太夫人的)孫兒輩中?!倍迦眨ń迹┏菧S陷。忠烈抽出刀來自刎,眾將領果然爭著上前抱住他(不讓他自殺)。忠烈大聲呼喚德威,德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于是被眾將領簇擁著走。到小東門,清兵像密林般地到來,副使馬鳴祿、太守任民育及都督劉肇基等眾將領都戰(zhàn)死了。忠烈就瞪著眼看敵人說:“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閣部?!北唬ǚ┭旱侥祥T,和碩豫親王用“先生”稱呼他,勸他投降。忠烈大罵而死。當初,忠烈(留下)遺言:“我死后應葬(在)梅花嶺上?!钡竭@時,德威尋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嶺上)。有人說:揚州城被攻破時,有人親眼看見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