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書法教案完整-2024鮮版_第1頁
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書法教案完整-2024鮮版_第2頁
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書法教案完整-2024鮮版_第3頁
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書法教案完整-2024鮮版_第4頁
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書法教案完整-2024鮮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書法教案完整12024/3/27課程介紹與目標基本筆畫與技法偏旁部首與結構臨摹與創(chuàng)作實踐書法藝術與審美課堂管理與評價contents目錄22024/3/2701課程介紹與目標32024/3/27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01書法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02書法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通過學習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03書法練習需要耐心、細心和恒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格和心理素質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書法還與文學、歷史、藝術等領域密切相關,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書法課程背景42024/3/27

教學目標與要求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了解常用字的結構特點和書寫規(guī)律,能夠獨立完成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模仿、練習、創(chuàng)作等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書法的基本技能和創(chuàng)作方法,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的興趣和熱愛,激發(fā)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52024/3/27教學內容教材涵蓋了基本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章法布局等方面的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書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教材特點本課程選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級上冊書法教材,該教材注重基礎性和系統(tǒng)性,圖文并茂,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在于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和常用字的結構特點;教學難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書法的藝術內涵和審美價值,培養(yǎng)其創(chuàng)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材分析與選用62024/3/2702基本筆畫與技法72024/3/27橫:橫畫要寫平穩(wěn),因為橫在一個字中起平衡作用,橫不平,則字不穩(wěn)。橫有長、短之分,長橫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向右較輕,收筆略向右按一下,整個筆畫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勢的形態(tài)。由于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而應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使筆畫變重些,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wěn)。所以,人們常說的“橫平豎直”,不是指橫水平書寫,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穩(wěn)的意思。豎: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撇: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捺畫相對稱起著平衡和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豎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豎撇,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下行筆,行至撇的長度三分之二處,向左下撇出,收筆時出尖。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捺:捺畫粗細分明,書寫難度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筆較輕(輕落筆),向右下由輕到重行筆,行至捺腳處重按筆,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輕提筆拖出,收筆要出尖。平捺,寫法同斜捺,但下筆時先要寫一小短橫,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筆。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82024/3/27提畫寫法是,下筆較重,由重到輕向右上行筆,收筆要出尖。提畫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長短略有不同。書寫時應該注意區(qū)別。提折畫是由兩個基本筆畫組合而成,因此要先寫好兩個基本筆畫,然后注意轉折處的連接。轉折處要自然連貫,不要出現(xiàn)明顯的棱角。折鉤畫是依附在其他筆畫上的附加筆畫,因此要注意與其他筆畫的配合和呼應。鉤畫要寫得短小精悍、尖銳有力。鉤提、折、鉤等組合筆畫92024/3/27書寫姿勢正確的書寫姿勢是寫好字的前提條件。書寫姿勢包括坐姿和執(zhí)筆方法兩個方面。坐姿要求頭正、身直、臂開、足安;執(zhí)筆方法要求指實、掌虛、腕平、掌豎。運筆方法運筆即用手腕運轉毛筆。運筆方法也叫用筆方法或筆法。運筆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書寫的效果和速度。正確的運筆方法是寫好毛筆字的關鍵所在。運筆方法主要有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過程組成。書寫姿勢與運筆方法102024/3/2703偏旁部首與結構112024/3/27單人旁雙人旁三點水草字頭常見偏旁部首寫法01020304撇畫稍長,豎畫直挺,起筆于撇畫中間。兩撇平行,下撇稍長,豎畫直挺,起筆于第二撇中間。上點稍靠右,中點與上點對齊,下點提筆向右上挑出。橫畫稍長,兩豎內收,呈上開下合之勢。122024/3/27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等。左右結構上寬下窄,上窄下寬,上下相等。上下結構全包圍、半包圍、三面包圍、兩面包圍。包圍結構漢字結構類型及特點132024/3/27左右結構的字,偏旁部首在左邊,如“河”、“?!薄I舷陆Y構的字,偏旁部首在上邊或下邊,如“草”、“黃”。包圍結構的字,偏旁部首在外圍或內部,如“國”、“園”。通過學習和練習,學生可以掌握常見偏旁部首的寫法以及漢字結構類型及特點。同時,通過了解偏旁部首在漢字中的應用,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漢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示范、講解、練習等,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偏旁部首在漢字中的應用142024/3/2704臨摹與創(chuàng)作實踐152024/3/27欣賞不同書體、不同風格的碑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力。指導學生選讀適合自己水平和興趣的碑帖,制定個性化的臨摹計劃。介紹經典碑帖:《蘭亭序》、《祭妹文》、《多寶塔碑》等的歷史背景、藝術特色及臨摹價值。經典碑帖欣賞與選讀162024/3/27講解正確的臨摹姿勢和用筆方法,包括坐姿、執(zhí)筆、運筆等要領。分析碑帖中的筆畫形態(tài)和結構特點,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筆畫的書寫技巧。通過示范和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臨摹方法和步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xiàn)力。臨摹方法與技巧指導172024/3/27介紹對聯(lián)、斗方等書法作品的格式和創(chuàng)作要求,讓學生了解不同作品形式的藝術特點。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碑帖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鼓勵學生發(fā)揮個性和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出具有自己風格的作品。組織學生互相評價作品,分享創(chuàng)作經驗和感受,提高學生的藝術交流能力和自信心。創(chuàng)作實踐:對聯(lián)、斗方等作品182024/3/2705書法藝術與審美192024/3/27書法藝術是以漢字為表現(xiàn)對象,通過線條、結構、章法等造型手段,表現(xiàn)人的精神氣質和審美追求的一種藝術。書法藝術定義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的演變,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歷史發(fā)展書法藝術概述及歷史發(fā)展202024/3/27楷書筆畫平直,結構勻稱,端莊秀麗,是現(xiàn)代漢字的書寫基礎。篆書筆畫圓潤,結構嚴謹,具有古代文字的象形性。隸書筆畫方折,波磔明顯,結構扁平,具有古樸厚重的風格。行書筆畫連綿,氣勢貫通,既有楷書的端莊,又有草書的流動。草書筆畫簡省,連綿回繞,恣肆豪放,具有極高的藝術表現(xiàn)力。不同書體風格特點比較212024/3/27審美標準書法藝術的審美標準包括線條美、結構美、章法美、墨色美等方面,要求作品具有力量感、節(jié)奏感、和諧感等。欣賞方法欣賞書法作品時,可以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賞,先觀其氣勢、神韻,再品其筆畫、結構等細節(jié);同時了解作者及時代背景等元素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審美標準與欣賞方法222024/3/2706課堂管理與評價232024/3/27確保課堂秩序井然,學生需按時到達課堂、保持安靜、尊重師長、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根據(jù)學生書法水平、性格特點等因素進行合理分組,鼓勵學生在小組內互相學習、討論和合作,共同提高書法技能。課堂紀律要求及分組合作策略分組合作策略課堂紀律要求242024/3/27定期舉辦學生書法作品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作品展示建立線上交流平臺,如班級微信群或QQ群,方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書法作品的分享、點評和交流。交流平臺搭建學生作品展示與交流平臺搭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