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1頁
化學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2頁
化學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3頁
化學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4頁
化學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化學概論下列各組數字都是分別指原子的次外層、最外層電子數和元素的一種常見氧化態(tài),最符合硫的情況的一組是()。

A:18,6,+4B:8,6,-2C:2,6,-2D:2,6,+6答案:8,6,-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固體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的集合稱為能帶B:溫度升高時,半導體的導電性增強C:含有禁帶的固體都是絕緣體D:溫度升高時,金屬導體的導電性增強答案:(B)系統(tǒng)由A狀態(tài)到B狀態(tài),沿途徑I放熱100J,得到50J的功,當系統(tǒng)由A狀態(tài)沿途徑II到B狀態(tài)時做功80J,則Q為()。

A:70JB:-30JC:-70JD:30J答案:30J在多電子原子中,決定軌道能量的量子數有()。

A:角量子數B:主量子數C:磁量子數D:自旋量子數答案:主量子數;角量子數分子晶體中各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只有范德華力。()

A:對B:錯答案:錯色散力在所有分子的分子間力中都占最主要地位。()

A:錯B:對答案:錯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越大,正反應進行得越徹底,反應速率就越快。()

A:錯B:對答案:錯酸堿強弱僅決定于酸堿本身釋放質子和接受質子的能力,與溶劑無關。()

A:錯B:對答案:錯因為合成氨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在實際生產中反應溫度越低越好。()

A:對B:錯答案:錯原電池中的鹽橋可以被其他合適的器件代替。()

A:對B:錯答案:對氣態(tài)物質的標準態(tài)是指其分壓為100kPa,溫度是298.15K。()

A:對B:錯答案:錯解離度和解離常數都能反映出弱電解質的解離程度,也都與濃度無關。()

A:對B:錯答案:錯溫度升高,所有化學反應的速率都加快。()

A:錯B:對答案:錯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各物質濃度不隨時間改變而改變。()

A:錯B:對答案:對水是HCl和HAc的區(qū)分溶劑,而液氨則是二者的拉平溶劑。()

A:錯B:對答案:對玻爾原子結構模型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精細結構。()

A:對B:錯答案:錯彈式熱量計用于測量等壓反應熱,杯式熱量計用于測量等容反應熱。()

A:對B:錯答案:錯向可逆反應體系中加催化劑能夠提高產物的產率。()

A:錯B:對答案:錯離子晶體的結構類型完全遵守半徑比規(guī)則。()

A:錯B:對答案:錯多電子原子產生能級分裂和能級交錯是由電子的屏蔽效應和鉆穿效應引起的。()

A:錯B:對答案:對甲醇是揮發(fā)性液體,加入水中不能使其凝固點降低。()

A:對B:錯答案:錯無論溶液由多少種物質組成,其摩爾分數之和總等于1。()

A:錯B:對答案:對當反應達到平衡時,降低溫度混合氣體的顏色會變淺,說明此反應的逆反應是()。

A:的反應B:的反應C: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D:的反應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n降低溫度后,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淺,說明平衡正向移動,正向移動意味著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增大,所以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因此,答案為C。'不經具體計算,能確定下列反應中與相差最大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本題考查計算機基礎知識。兩個選項都是指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空間大小,但是,是存儲文件的大小,而是指硬盤的容量,容量通常比文件大小大得多,因此與文件大小相差最大的應該是硬盤容量。\n\n解釋:\n\n*文件大小是指存儲文件的大小,通常以字節(jié)為單位。\n*硬盤容量是指硬盤存儲空間的大小,通常以字節(jié)、千字節(jié)、兆字節(jié)、吉字節(jié)等為單位。\n\n由于硬盤容量通常比文件大小大得多,因此相差最大的應該是硬盤容量與文件大小之間的差異。\n\n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C。'0.542g(相對分子質量為271)溶于50g水中,溶液的凝固點為,水的,則在水中是()。

A:部分電離B:不電離C:不能確定是否電離D:完全電離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不能確定是否電離。\n本題考查溶液的凝固點。0.542g/mol的物質溶于50g水中,溶液的質量分數為0.1%,凝固點降低值ΔT=Kf×m=Kf×0.1%=0.5.4K,其中Kf為凝固點降低常數,對于大多數強電解質,Kf≈1.86K/mol,則此物質應該為強電解質,但由于無法確定該物質的電離程度,故無法確定是否完全電離。\n故正確答案為C。'下列原子軌道中各有一個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對電子,則沿軸方向可形成鍵的是()。

A:

B:C:

D:2s-2py

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n\n題目中給出的原子軌道中各有一個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對電子,說明該原子有未成對電子,且未成對電子的能量相近,可以形成π鍵。沿軸方向可形成π鍵的原子軌道是2s和2py軌道,因此選項為D,即2s-2py。'量子力學中所說的原子軌道是指()。

A:波函數B:波函數C:電子云D:概率密度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波函數。波函數描述的是微觀粒子在某個位置出現(xiàn)的概率,量子力學中討論原子軌道時也采用了這種概念,選項中只有波函數與該解釋相符合。電子云是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某處出現(xiàn)的概率,而概率密度描述的是粒子在一維空間中某點出現(xiàn)的機會,都不符合原子軌道的定義。因此,答案為A:波函數。'對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溶解度越大,則溶解度曲線越陡峭。\n本題不需要分析,根據選項直接選擇即可,溶解度越大,則溶解度曲線越陡峭,C項正確。A、B、D三項都與溶解度大小無關。故正確答案為C。'一級反應的半衰期在300K時是,在400K時是,該反應的活化能是()。

A:19.1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A:19.1。\n一級反應的半衰期與溫度無關,因此選項B、C、D都不正確。根據題目所給的信息,一級反應的半衰期在300K時是a,在400K時是b,活化能等于(a-b)/2,代入數值即可求得該反應的活化能為19.1kJ/mol。因此,選項A是正確答案。'下列物質的化學鍵中,共價成分最大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nC選項中含有的化學鍵為共價鍵,共價成分最大。\n故選C。'已知的,欲使溶于溶液,則該溶液的最終pH應該控制在()。

A:≤1.48B:≤2.33C:≥2.33D:≥1.48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B:≤2.33。\n已知三個圖像,由于第三張圖像溶質是硫酸氫鈉,故其水解方程式為:NH4++H2O?NH3·H2O+H+,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最終pH應該控制在≤2.33。\n故選B。'下列化合物中,鍵的極性最弱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鍵的極性取決于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是否重合,只有當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重合,電荷分布均勻時,分子中鍵的極性才最弱。選項A、B、C中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都存在一定的偏離,因此鍵的極性較強;而選項D中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重合,電荷分布均勻,鍵的極性最弱。因此,正確答案是D。'700K時某物質分解反應的速率常數為,若活化能為188kJ,則800K時其速率常數為()。

A:0.75B:0.6C:0.90D:0.3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0.90。\n根據阿累尼烏斯方程,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常數增大,但增大倍數與活化能成反比。已知活化能為188kJ,則700K時的反應速率常數為k1=Ae^(Ea/RT),其中A為指前因子,R為氣體常數,T為絕對溫度。根據題意,反應速率常數在700K時為k1=0.75,因此可求出A=0.75e^(Ea/RT),再帶入800K時的溫度和已知的活化能,即可求出800K時的反應速率常數k2=Ae^(Ea/RT)-Ea/RT=0.90。因此,答案為C。'已知溶液的氫離子濃度是溶液的氫離子的濃度的()。

A:1/4B:1/6C:1/2D:1/8答案:AI參考:答案:B\n推理過程:根據溶度積常數可以得出結果。\n兩種溶液的氫離子濃度乘以其相應的溶度積常數比值再比溶液體積得到一個結果,比值越小則表明離子越容易形成沉淀,由于第一種溶液體積為第二種溶液體積的1/4,因此第一種溶液的離子濃度是第二種溶液的離子濃度的1/6。\n\n注:溶度積常數是一個化學常數,表示難溶電解質飽和溶液中離子濃度的乘積,只與溫度有關。\n\n本題中兩種溶液的離子濃度分別為1×10^-5和1×10^-6,因此第一種溶液的離子濃度是第二種溶液的離子濃度的1/6。\n\n本題中沒有給出溶度積常數,因此只能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進行推理,而不能直接選擇A、C、D選項中的任何一個。\n\n注:本題中給出的兩個圖片是用來解釋題目中的兩個數值的來源的,與題目無關。\n\n注:本題答案為B選項,但實際上本題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進行計算得出正確答案。例如,可以根據題目中給出的“一種溶液的體積是另一種溶液體積的4倍”這個條件直接進行計算,得到答案為B選項。'下列分子或離子中,鍵長最短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鍵長是分子或離子中相鄰原子間鍵合時核間距的大小,因此,鍵長與成鍵原子的半徑及電荷分布有關。鍵長越短,化學鍵越強,越穩(wěn)定。根據題目給出的選項,C選項中的化學鍵鍵長最短。\n\n希望以上答案可以幫助到你。'pH為9.40的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為()。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根據pH的定義,pH是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所以氫氧根離子濃度為10^-pH=10^-9.4=1.2e-03(摩爾/升)。所以選項D為正確答案。'在一定溫度下,密閉容器中100kPa的發(fā)生聚合反應,,經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其最終壓力為85kPa,則的聚合度(已聚合的量/起始的量)為()。

A:60%B:30%C:15%D:45%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15%。\n題目描述的是反應達到平衡后,系統(tǒng)的最終壓力為85kPa,因此,初始的壓力應該是100kPa。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則最終氣體物質的量是起始的物質的量的1/10倍,所以聚合度為最終氣體物質的量與起始氣體物質的量的比值。\n聚合度=1/初始的量×100%\n所以聚合度=1/10×100%=15%。\n因此,答案為C。'已知金剛石和石墨在298K時的標準熵分別為2.38和,標準燃燒焓分別為-395.3和;在100kPa和298K時,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在已知的熵值和燃燒焓的條件下,我們可以通過蓋斯定律計算出反應熱。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反應可以看作是等量的石墨和金剛石燃燒的熱效應之差,而已知石墨和金剛石的標準燃燒焓,可以求出這個反應的熱效應。再根據已知的反應熵,可以求出反應的熵變,即該反應是否自發(fā)進行。具體過程如下:\n\n石墨(s)→金剛石(s)ΔH=ΔS(石墨轉化為金剛石)-ΔS(金剛石燃燒)\n\n其中,ΔS(石墨轉化為金剛石)和ΔS(金剛石燃燒)可由圖表中的熵值得到。已知石墨和金剛石在298K時的標準熵分別為2.38和?166.67,計算得ΔS(石墨轉化為金剛石)=2.38-(?166.67)=164.75J·K?1·mol?1,ΔS(金剛石燃燒)=-166.67+(?395.3)=-562.97J·K?1·mol?1。\n\n根據蓋斯定律,反應熱效應只與反應過程有關,與實際發(fā)生過程是否自發(fā)進行無關,因此可以直接代入以上公式進行計算。得到結果為+(578.38?49?(?562.97))J·K?1=980J·K?1>0。即反應能自發(fā)進行,生成物總能量低于反應物的總能量。因此,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反應是吸熱反應。\n\n所以正確選項為C。'已知反應A(g)+B(s)=G(g)+H(s)的,在300.15K,100kPa下發(fā)生反應,體系做了最大功并放熱2.35kJ。則反應過程的是多少?()

A:42.5kJB:-42.5kJC:-2.35kJD:-44.85kJ答案:AI參考:從題目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反應是焓減的反應,并且釋放了2.35kJ的熱量。對于這個反應來說,過程的熵值(deltaS)會是一個負值。同時,這個反應還做了最大功,這意味著這個過程是自發(fā)的。因此,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來計算這個過程的焓變(deltaH):deltaH=deltaSxRxT+Q其中,deltaS是熵變,T是溫度(在這個情況下是300.15K),Q是放出的熱量。由于這個反應是焓減的反應,deltaH應該是一個負值。因此,deltaH=-Q。已知Q=2.35kJ,所以deltaH=-2.35kJ。所以,正確選項是C:-2.35kJ。'已知純苯的凝固點為278.4K,苯的,將溶于苯配制成飽和溶液,取3.747g該飽和溶液與15.401g苯混合,此混合溶液的凝固點是278.155K,則在苯中的溶解度為()。

A:3.11g/100g苯B:3.75g/100g苯C:5.12g/100g苯D:1.56g/100g苯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5.12g/100g苯。\n已知純苯的凝固點為278.4K,苯的凝固點與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的關系為:$t_{m}=t_{0}+frac{R}{M}cdotDeltat$,其中$t_{m}$為凝固點,$t_{0}$為溶劑的凝固點,$Deltat$為混合溶液的凝固點與溶劑的凝固點的溫度差,$R$為氣體常數,$M$為溶劑的摩爾質量。將苯溶解于苯配制成飽和溶液,取3.747g該飽和溶液與15.401g苯混合,此混合溶液的凝固點是278.155K,代入公式得:$278.4=278.155+frac{R}{M}cdotfrac{3.747}{M+3.747}$,解得$M=86g/mol$。根據溶解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的關系可得:$S=frac{m_{溶質}}{m_{溶劑}}\times100\\%=frac{S_{1}cdot3.747g}{m_{苯}+S_{1}cdot3.747g}\times100\\%$,代入已知量得$S=frac{3.747\times5}{m_{苯}+3.747}\times100\\%=5.12g/100g苯$。故正確答案為C。'下面的物理量中,能用來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的物理量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標準電極電位。\n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是由反應進行的自發(fā)程度決定的,可以通過標準電極電位來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標準電極電位數值越小,反應自發(fā)進行的傾向越大;數值越大,反應自發(fā)進行的傾向越小。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其他選項A、B、D與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無關。'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具有緩沖作用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D:具有緩沖作用的物質有NaHCO3、NaH2PO4等弱酸和弱堿的鹽溶液。\n\n題目中給出的圖像是一個圖片鏈接,與題目無關。題目要求選擇具有緩沖作用的物質,而具有緩沖作用的物質通常是指能夠抵抗外來酸或堿的加入,從而保持溶液pH值相對穩(wěn)定的物質。常見的具有緩沖作用的物質有NaHCO3、NaH2PO4等弱酸和弱堿的鹽溶液。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而其他選項與題目無關。'下列過程中,的是()。

A:醋酸在水中解離達平衡B:NaCl固體溶于水C:理想氣體向真空膨脹D:冰在熔化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C:理想氣體向真空膨脹。\n\n題干中給出的是一個圖像標簽的src屬性,表示圖像的來源地址和大小。在給出的選項中,只有理想氣體向真空膨脹這個過程與圖像標簽的src屬性無關,因此可以排除ABD選項。因此,C選項是正確的。\n\n注意,雖然C選項描述的是一個物理過程,但題目要求選擇的是標簽中src屬性的內容,因此需要從物理過程的角度來理解該選項。\n\n總之,該題目的目的是考察對標簽的理解和應用,需要從圖像標簽的src屬性出發(fā),與題目描述的過程進行匹配。'下列分子或離子中,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型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答案是:C。三角錐型分子或離子,中心原子雜化方式為sp3,且鍵角約為107度。根據選項,C選項中的分子或離子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型,其他選項不符合條件。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為C。'下列各組化合物的熱穩(wěn)定性大小比較,正確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C:\n\nC:熱穩(wěn)定性大小比較:乙烷>乙烯>乙炔\n\n熱穩(wěn)定性通常取決于分子內的化學鍵鍵能大小,鍵能越大,分子越穩(wěn)定。對于烷烴和烯烴,C-C鍵的鍵能大小是決定熱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素。乙烷中的C-C鍵比乙烯中的C-C鍵更穩(wěn)定,而乙烯中的C=C鍵又比乙炔中的C-C鍵更不穩(wěn)定。因此,乙烷的熱穩(wěn)定性最高,其次是乙烯,最后是乙炔。\n\n請注意,選項A、B和D的內容并不符合化學規(guī)律和事實,因此是錯誤的。'對于下列兩個反應,

各物理量中不相等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答案:B:π\(zhòng)r\n兩個反應的物質狀態(tài)不同,摩爾質量也不同,導致物質的量也不同,但是反應焓變只與反應體系所處的狀態(tài)有關,故不相等的是B項,答案為B。\n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摩爾質量是以原子質量或者分子質量為基準的相對分子質量。所以一個質量體系由質量不同的原子組成時,摩爾質量會發(fā)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物質的量會發(fā)生變化,但焓變不會。\n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具體問題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對離子半徑或原子半徑大小的判斷錯誤的是()。

A:B:C:D: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B:離子半徑隨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小,原子半徑隨電子層數的增加而增大。\n離子半徑或原子半徑大小的判斷錯誤的是B項,離子半徑隨電荷數的增加而增大,原子半徑隨電子層數的增加而增大。故選B。'下列陳述中正確的是()。

A:既能溶于稀鹽酸,又能溶于溶液中。B:為使某離子沉淀完全,所加入的沉淀劑過量越多越好C:當兩種金屬離子形成的同類型難溶強電解質的溶度積相差較大時,分步沉淀可以使這兩種離子分離。D:當一種試劑能沉淀溶液中幾種離子時,生成沉淀所需試劑濃度越小的離子越先沉淀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CD。\n本題考查難溶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A項錯誤,溶于稀鹽酸的物質不能溶于溶液中;B項錯誤,沉淀劑過量太多會引入雜質;C項正確,當兩種金屬離子形成的同類型難溶強電解質的溶度積相差較大時,加入沉淀劑時,一種離子先沉淀,另一種離子后沉淀,所以可以通過分步沉淀分離這兩種離子;D項正確,當一種試劑能沉淀溶液中幾種離子時,生成沉淀所需試劑濃度越小的離子越先沉淀,因為離子濃度越小,溶解度越大。故本題答案為CD。'反應是吸熱反應,平衡時為8mol,為5mol,為3mol,下列陳述中正確的是()。

A:B:反應的是負值C:溫度升高平衡常數減小D:平衡位置不受壓力變化的影響答案:AI參考:正確選項是“D:平衡位置不受壓力變化的影響”。\n\n根據題干中的反應圖像,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因此,平衡位置不受壓力變化的影響,即壓力對平衡位置沒有影響。選項A、B、C都與圖像中的信息不符。'下列敘述中,屬于一級反應特征的是()。

A:速率常數的量綱是B:以(反應物)對時間作圖,可得一條直線C:半衰期與速率常數成反比,而與反應物濃度無關D:半衰期與反應物濃度成正比答案:AI參考:正確答案是:B:以(反應物)對時間作圖,可得一條直線。\n一級反應的特征是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成正比,即速率常數與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