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第一二章教案_第1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第一二章教案_第2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第一二章教案_第3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第一二章教案_第4頁
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第一二章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名稱:第一單元化學變更了世界第一節(jié)奇異的化學課型:新授課課時支配:2課時教學目標:1.感受化學在促進社會發(fā)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學習的志向。2.相識物理變更、化學變更的基本特征,激發(fā)對化學現(xiàn)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習化學的愛好。3.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初步形成物質構成的微粒觀。4.初步建立宏觀和微觀聯(lián)系的思維方式。5.相識化學的兩面性,初步樹立綠色化學觀。重點、難點:

1.相識物理變更、化學變更的基本特征。2.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初步形成物質構成的微粒觀。3.初步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學習的志向。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景]在我們正式學習化學課前,請同學們談談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和化學有關的學問和閱歷。[學生活動]溝通生活中對化學的感知?;瘜W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提出問題]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學生學習]自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學生活動]設想來到和世隔絕的荒島,沒有了化學制品,你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視察化學變更[閱讀分析]化學變更和物理變更的定義。[活動天地]視察化學變更的現(xiàn)象。引導視察現(xiàn)象,相識儀器,精確地記錄并記憶試驗現(xiàn)象。部分環(huán)節(jié)由學生參和完成,活躍課堂氣氛??偨Y以下幾點:1.化學變更的基本特征。2.化學變更和物理變更的區(qū)分。3.開展化學探討的基本目的。4.相識化學的兩面性,了解綠色化學觀。三、化學變更的奇異

閱讀想象水的構成,初步建立宏觀和微觀聯(lián)系的思維方式。明確以下幾點:

1.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構成的。

2.每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

3.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4.化學變更的本質就是生成了和原來物質組成或結構不同的新物質。

5.通過原子種類、元素種類、物質種類的數(shù)量比較,體驗物質構成的豐富多彩。

[課堂小結]

本節(jié)重點是相識物理變更、化學變更的基本特征;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初步形成物質構成的微粒觀;初步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學習的志向。

[課后作業(yè)]

1.記憶物理變更和化學變更的定義。

2.完成P6溝通共享。

3.記憶有關試驗現(xiàn)象。

[課后反思]

課題名稱:第一單元化學變更了世界

其次節(jié)化學之旅

課型:新授課

課時支配: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科學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和內容。

2.初步學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活動反思"的方法。

3.體驗化學科學探究的樂趣。

重點、難點:

1.學會提出問題。

2.體驗科學探究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及探究的樂趣。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們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呢?

一、從問題起先

[學生閱讀]體驗科學始于問題。

[學生活動]溝通探討你對"化學之迷"的看法。

[溝通共享]把你心中的化學問題說出來和同學們共享。

[學生探討]怎樣才能發(fā)覺和提出問題?

①時刻保持一顆新奇心;②學會質疑,不輕信現(xiàn)成的結論;③擅長變換角度看問題;④擅長視察;⑤擅長從生活實際中發(fā)覺和提出問題......

[老師講解]金剛石、石墨、C60的有關學問拓展。

二、通過科學探究解決問題

[活動天地]以蠟燭燃燒時間長短的探究為素材,體會探究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化學的探究活動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提出問題。

2.猜想和假設。

3.制定支配并試驗。

4.收集證據(jù)。

5.結說明和結論。

6.反思和評價。

[學生活動]請你提出一個影響蠟燭燃燒時間的因素,并進行探究活動。

[多識一點]自變量、因變量、限制變量。

三、對探究活動進行反思

不僅要"三思而后行",還要"行后而三思"。

[學生自學]化學探究試驗報告的規(guī)范格式。

[學生活動]分析P16的數(shù)據(jù),你發(fā)覺了什么?

1.較高的蠟燭燃燒時間短;

2.同一根蠟燭燃燒時間逐次減短。

[學生分析]上述結果如何說明?

讓學生充分的探討,老師走入學生中傾聽探討。

[課堂小結]

本節(jié)重點是知道科學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和內容,體驗科學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體驗化學科學探究的樂趣。

[課后作業(yè)]

針對影響蠟燭燃燒時間的因素提出自己的問題,建立猜想和假設,設計出試驗,并借助家中的器材進行試驗。

[課后反思]

課題名稱:第一單元化學變更了世界

第三節(jié)走進化學試驗室

課型:新授課

課時支配:2課時

教學目標:

1.相識常見的九種儀器,了解它們的主要用途和運用留意事項。

2.初步學習固體、液體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和稱量,儀器的連接和洗滌等基本的試驗操作技能。

3.理解化學試驗室平安規(guī)則,提高遵守試驗室平安規(guī)則的自覺性。

4.初步養(yǎng)成"動腦思索、規(guī)范操作、細致視察、詳實記錄"的試驗習慣和嚴謹細致的科學看法。

重點、難點:

1.相識常見的九種儀器。

2.學習固體、液體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和稱量,儀器的連接和洗滌等基本的試驗操作技能。

教學過程:

一、相識你的試驗室

結合P138附錄Ⅱ相識常用儀器。

二、驗室平安規(guī)則

P137附錄Ⅰ;P21發(fā)生意外怎么辦?

三、本操作練習

㈠、液體藥品的取用

練習內容練習步驟留意事項及緣由

1.取試劑瓶中的水向試管中倒入約1/3體積。

(1)將盛水的試劑瓶取出;

(2)打開瓶塞倒放在桌上;

(3)標簽對著手心,拿穩(wěn)試劑瓶;

(4)試管略傾斜,試劑瓶口靠緊試管口傾倒液體。

1.打開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

2.標簽對著手心,防止殘留液沿瓶壁外流下腐蝕標簽。

2.用滴管向試管中滴加約20滴水。

(1).將盛水的試劑瓶取出;

(2).打開瓶塞倒放在桌上;

(3).取膠頭滴管,先擠壓排氣后,再伸入試劑瓶中吸取液體;

(4).滴管于試管的正上方垂直滴入。

(5).滴管用后洗凈插在試管架上。

1.不行把滴管伸入試管內,會污染滴管;

2.不行把滴管放在試驗桌上,會污染滴管;

3.不行倒持滴管,滴管內的試液會腐蝕膠頭。

㈡、固體藥品的取用

練習內容練習步驟留意事項及緣由

1.取少量細砂于試管中

(1)將盛細砂的試劑瓶取出;

(2)打開瓶塞倒放在桌上;

(3)取寬窄合適的紙槽,用藥匙取少量食鹽倒入紙槽中;

(4)試管平放,用紙槽將食鹽送到試管底部后,將試管豎直起來,漸漸取出紙槽。

1.打開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

2.若藥匙大小合適也可干脆將藥匙伸入試管中,不用紙槽。

2.取石灰石顆粒于試管中

(1)將盛石灰石的廣口瓶取出;

(2)打開瓶塞并倒放在桌上;

(3)試管平放,用鑷子取一粒石灰石放入試管口,緩慢將試管豎直使固體滑落。

1.試管由平放到豎直,保證固體滑落,防止塊狀固體干脆墜落砸破試管。

㈢、物質的加熱

練習內容練習步驟留意事項及緣由

1.點燃和熄滅酒精燈

(1)將酒精燈放在試驗桌中心;

(2)取下燈帽正放在桌上;

(3)用火柴點著酒精燈,將廢火柴梗投入廢液缸中;

(4)視察酒精燈火焰,然后用燈帽蓋滅。肯定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用一個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個酒精燈;用嘴吹滅酒精燈火焰。否則會引燃燈內酒精而著火!

2.加熱試管中的水至沸騰

(1)取少量水于試管中(同㈠中1的步驟)放在試管架上;

(2)點燃酒精燈(同㈢中1的步驟);

(3)將試管夾從下往上套夾到距試管口1/3處,手握試管夾的長柄。

(4)試管和桌面成45。,管口不能對著人,試管底部在酒精燈外焰處加熱并來回移動。

1.加熱液體的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否則加熱時液體可能濺出;

2.試管口不能對著人,萬一液體濺出可能傷人;

3.試管底部接觸酒精燈外焰,因為外焰溫度最高;來回移動是為進行預熱。

4.加熱后的試管放回試管架上,冷卻后再洗滌。

㈣、物質的稱量

練習內容練習步驟留意事項及緣由

1.用托盤天平稱量2g食鹽

(1)調整天平平衡,并在兩盤上各放一張質量、大小相同的紙;

(2)用鑷子將游碼調至2g;

(3)取少量食鹽向左盤添加至天平平衡。

1.在兩盤上各放一張相同大小的紙,假如是易潮解或有腐蝕性的藥品要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防止藥品污染和損壞托盤。

2.稱量物必需放在左盤,因為游碼的質量是加在右盤的。(即左物右碼)

2.用量筒量取20的水

(1)取25的量筒;

(2)向其中倒水至接近20(取用液體的方法同㈠中1);

(3)改用膠頭滴管向量筒中滴加水至恰好20。

1.視察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和凹液面最底處保持水平,仰視時讀數(shù)偏低,俯視時讀數(shù)偏高。

2.量筒不能用來溶解物質,不能用來進行化學反應。否則會影響刻度的精確性。

㈤、儀器的連接和洗滌

四、試驗練習

對基本操作的實際應用

試驗內容操作步驟現(xiàn)象

1.氫氧化鈉、硫酸銅、酚酞三種液體間的反應

試管1:倒入氫氧化鈉滴加硫酸銅;

試管2:倒入氫氧化鈉滴加酚酞;

試管3:倒入硫酸銅滴加酚酞。

2.石灰石和稀鹽酸的反應在試管中加入2-3塊石灰石,滴入2稀鹽酸,視察石灰石表面的變更,然后將一根燃著的木條伸進試管口。

3.氧化銅和稀硫酸的反應取少量氧化銅粉末裝入試管,滴入約2稀硫酸;加熱上述試管。

[課堂小結]

本節(jié)重點是相識儀器和練習基本操作,同時要駕馭幾個反應的試驗現(xiàn)象。

[課后作業(yè)]

結合學習提綱理解記憶有關基本操作的留意事項。

[課后反思]

課題名稱:其次單元水和溶液

第一節(jié)水分子的運動

課型:新授課

課時支配:2課時

第一課時水的三態(tài)變更

教學目標:1.對水的三態(tài)變更的微觀說明和緣由分析。

2.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和水的三態(tài)變更之間的關系,相識水分子的特征。

教學起點分析:學生知道水能發(fā)生三態(tài)變更和發(fā)生這些變更的條件,相當一部分學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發(fā)地從微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更,對于水的凝合、蒸發(fā)等司空見慣的想象不易產生探究沖動。教學的起點應當定位于對水的三態(tài)變更的微觀描述和緣由分析方面。如我們?yōu)槭裁从X察不到水的蒸發(fā)的?水在什么狀況下更簡潔蒸發(fā)?在蒸發(fā)過程中,水分子發(fā)生什么變更?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喜愛潺潺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嗎?

[生]喜愛。

[問]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師]水是由什么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

[師]你知道一個水分子的大小嗎?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約含有1021個水分子)。

[師]這樣小的分子好像是微乎其微的,然而,沒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瑩的水滴,又怎么會有奔騰的江河,洶涌的大海呢?

[設問]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為什么有時會幻作朵朵白云,有時又能化做綿綿細雨、皚皚白雪?

[生]狀態(tài)變更。

[師]水變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狀態(tài)發(fā)生變更的結果。

[投影]第一節(jié)水分子的三態(tài)變更

水的三態(tài)變更

[板書]水的三態(tài)變更

[投影]出示目標

[投影]封閉在針筒中的水。設想把封閉在針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態(tài)的水就會變?yōu)樗魵猓w積會明顯增大。

[問]請大家猜想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水分子會發(fā)生什么變更?

[學生猜想]水分子本身變大了?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了?水分子的數(shù)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熱都沖到針筒的那一端去了?

[師]下面我們來探討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

先來視察:不同狀態(tài)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問]從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間相互溝通)

(學生七嘴八舌)固態(tài)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動

液態(tài)的水:水分子無序排列,在肯定體積內較自由地運動

氣態(tài)的水:水分子自由運動,充溢整個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間擴散

分子間的間隔

[師]小結:分子間的間隔不同,物質在氣態(tài)時分子間的間隔比在固態(tài)液態(tài)時要大得多

[說明]圖中的質量是不相同的,圖中水分子的個數(shù)也不相同,圖示的

目的僅在于表示分子的間隔不同,所以,同一質量的水在變?yōu)?/p>

水蒸氣時,分子本身沒變,分子間的距離,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過剛才的探討:大家來小結一下。

[板書]水由固→液→氣時

分子數(shù)目分子間的距離

不變變更

分子大小分子的排列方式

[問]這樣的變更是物理變更還是化學變更?

[生]物理變更

[投影]生活景象(路邊斑斑水跡,太陽光照下,一會兒就消逝得無影無蹤了)

[問]這是什么緣由?

[生]水蒸發(fā)了

[師]你能試著從微觀上說明水蒸發(fā)這一現(xiàn)象嗎?

[生]回答(溝通探討)

[師]生活中常見這樣的現(xiàn)象

濕衣服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你能說明其中的緣由嗎?]

[生]回答(溝通探討)

[板書]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加快,分子間間隔增大(液態(tài)→氣態(tài))

[投影]生活現(xiàn)象(水燒開后,揭開鍋蓋,馬上就會有很多小水滴滴下。)

[問]這是什么緣由?

[生]水蒸汽在鍋蓋上冷凝的結果

[問]誰能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這一個過程

[生]回答(溝通探討)

[板書]失去能量,運動減慢,分子間間隔減?。鈶B(tài)→液態(tài))

[投影]溝通共享(課本30頁)

[生]同意

[師]下面請大家分別舉例證明小明的觀點

[板書]①分子很小

[生]小的看不見,摸不著,只一滴水,就含有約1021個水分子

[板書]②分子間有間隔

[問]先問大家一個問題:100大豆,100小米(展示)假如把二者混合在一起,體積是否等于200

[生]等于;不等于

[師]演示(充分混勻)小于200

[問]為什么?

[生]黃豆和黃豆之間有間隔,小米和小米之間有間隔

[師]請大家思索:100水,100酒精,混合體積是否等于200?

[生]小于200(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間有間隔)

[師]請大家再舉出能說明分子間有間隔的例子

①氣體加壓后,體積變?。ǚ肿娱g有間隔,加壓后,間隔變小,體積變小)

(例如:25m3的石油氣在加壓的狀況下可裝入容積為0.024m3的鋼瓶中)

②氣體比固體液體簡潔壓縮(分子間有間隔,并且間隔不同)

③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分子間有間隔,受熱時增大,遇冷時縮?。?/p>

[板書]③分子在不斷運動

[生]①墻內開花墻外香;打開酒瓶可以聞到酒香

②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演示]③品紅在水中擴散

④一杯熱水,加入品紅中

[生]說明緣由

[板書]溫度越高,運動越快

[小結]學生完成

[板書設計]

水的三態(tài)變更

1、水: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物理變更)

水分子的大小分子間的距離

不變變更

水分子的數(shù)目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加快,分子間間隔變大。(液態(tài)→氣態(tài))

水分子失去能量,運動減慢,分子間間隔變小。(氣態(tài)→液態(tài))2、分子的特征①分子很?、诜肿娱g有間隔

③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溫度越高,運動越快)

[作業(yè)]課本30頁活動天地和在線測試

[教學反思]

其次課時水的凈化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純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軟水的區(qū)分

2.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二、重點:過濾和蒸餾的原理及試驗操作

復習提問: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由什么元素組成的?由什么微粒構成的?

教學過程

新授:

提問:什么地方存在水?

學生思索回答: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

提問:有沒有同學看到黃河?(電視上也行)黃河水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答:很渾

提問:能不能說一下緣由?

學生:因為含有大量的泥沙

提問:那么你說黃河水是純凈物還產混合物呢?

學生:是混合物

提問:捧起一捧海水是否是澄澈透亮的?嘗一下是什么味道?為什么?

學生:是,是咸的。因為含有食鹽

提問:那么,海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學生:是混合物。

總結:自然界的水都或多或少的含有象泥沙這樣不溶性雜質還有象食鹽這樣可溶性的雜質,因此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如何除去這些不溶性和可溶性雜質,這就是水的凈化問題。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怎樣除去這些不溶性的雜質。請同學們看書參照自來水廠凈水過程示意圖總結一下可以實行哪些操作來除去這些不溶性的雜質。

一、不溶性雜質的凈化

1.沉淀

演示試驗:視察混濁的水的靜置,并比較顆粒大的和小的沉淀的快慢,從而得出加絮凝劑的作用:使小的顆粒凝合成大的顆粒,加快沉淀。

2.過濾:我為什么能從教室出去,再進來?拖拉機能進來嗎?為什么?同學們還能想出哪些類似的問題?

原理:小的走,大的留。

3.吸附:衣服可以吸有很多灰塵,還可以汲取異味。是什么變更?哪個同學家運用凈水器?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嗎?

問題:上述操作哪個凈化效果最好?

通過上述操作得到的水已經是澄清透亮的了,這些水是純凈的嗎?

學生答:不是,還有可溶性的雜質。

二、可溶性雜質的凈化

提問: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喝礦泉水好呢?還是喝純凈水好呢?為什么?

學生答:礦泉水。因為礦泉水含有人體須要的多種礦物質。

總結:這就是說,水中的這些可溶性雜質有些對我們來說是有益是,這些不須要除去。但有兩類可溶性的化合物,假如水中含得太多,將會對生活和生產造成很多麻煩,請同學們找出來看是哪兩類化合物?這樣的水叫什么水?

學生答:鈣的化合物、鎂的化合物,叫硬水。

提問:能帶來什么樣的麻煩?請同學們看書。

提問:你能鑒別硬水和軟水嗎?

學生:用肥皂:起沫的是軟水,起渣的是硬水。

硬水的軟化:有哪此操作?

學生答:煮沸水蒸餾

提問:在家里做飯時,開鍋時,假如你掀開鍋蓋,你能看到鍋蓋上有什么?怎么來的?你能說一下蒸餾的原理是什么?

提問:同上面的幾個操作相比,蒸餾的凈水效果怎樣?

練習題:56頁1、2、3。

下面咱們重點學習一下過濾的試驗操作。

三、過濾"一貼""二低""三靠"

練習:基礎訓練

小結:請學生總結都學到什么?

作業(yè):一課三練。

檢測

板書水的凈化

水:化學符號,組成;構成。(純凈物)

自然界的水:含有不溶性雜質和可溶性雜質(混合物)一、不溶性雜質的凈化1.沉淀(加絮凝劑)

2.過濾:小的走,大的留

3.吸附:物理變更

二、可溶性雜質的凈化

1.硬水:含鈣、鎂的化合物較多

2.鑒別:用肥皂:渣硬沫軟

3.軟化:煮沸:家庭

蒸餾:液氣液

教學反思

課題名稱:其次單元水和溶液

其次節(jié)水的分解和合成

課型:新授課

課時支配: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水電解試驗,相識水的組成。

2、能說出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常見物質。

3、體會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氫氣是一種志向能源的涵義。

起點分析:在上節(jié)課學生已經了解到物理變更中分子本身沒變,本節(jié)接著采納學生熟識的水作為載體,通過對水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微觀過程的描述,使學生相識到化學反應的實質。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水分解反應的微觀說明,相識化學變更中分子發(fā)生了本質的變更,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行再分。

2、通過水的分解和氫氣的燃燒反應,了解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并能對學過的典型反應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1、知道化學反應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變更。

2、相識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教學方法:試驗、探討、溝通

媒體選擇:多媒體系統(tǒng),試驗器材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水的三態(tài)變更是分子間的間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發(fā)生了變更,假如往水中通以直流電,情形是否會有不同呢?

[活動天地]

探究課題: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的分解

探究目標:1、通過試驗,驗證電解水的產物。

2、通過電解水試驗,進一步從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學變更。

3、培育科學探究精神。

提出問題:1、水中通以直流電,會有什么現(xiàn)象?

2、水通電和水的三態(tài)變更是否屬于同一種變更?

收集資料:1、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

做出假設:水通電后有新物質生成

設計試驗并進行驗證:

試驗步驟試驗現(xiàn)象試驗結論

1、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滿水,接通直流電源,視察兩個電極和兩支玻璃管內液面的變更

和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液面下降較

和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液面下降較

2、用一根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處,漸漸打開活塞,視察。該氣體是

3、用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小的玻璃管尖嘴處,漸漸打開活塞,視察。該氣體是

分析歸納:1、電解水是變更。

2、水通電分解生成的兩種物質是和,二者的體積比為。

溝通和反思:物質發(fā)生物理變更時,構成物質的分子(填"有"或"沒有")發(fā)生變更,只是分子的和變更了;物質發(fā)生化學變更時,構成反應物分子的重新組合成新的。

學問應用:

1、下圖表示宇宙飛船發(fā)動機內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分子種類發(fā)生了變更

C.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原子種類沒有發(fā)生變更

D.氫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2用分子和原子的學問說明水受熱蒸發(fā)和電解水這兩個變更

[板書]一、電解水

1、水通電氫氣+氧氣

H2OH2O2

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化學反應。

[分析]探討分析圖片獲得的信息

2、化學變更的實質:破壞舊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變更。

[說明]水、氫氣、氧氣由分子構成,也有的物質是干脆由原子構成。

3、原子: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微粒,具有微觀粒子的一般性質。

[練習]做P38[在線測試]

[小結]

教學反思:

其次課時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氫氣和氧氣反應結果是不是還能生成水呢?如何用試驗來證明你的猜想?

[試驗探究]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視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然后用手輕輕觸摸燒杯

[友情提示]本試驗導管點火的一端不要用一般玻璃管,最好用鐵管、鋁管或瓷管、石英管,這樣才能看到氫氣燃燒時的淡蘭色火焰。

[板書]氫氣+氧氣→水

H2O2H2O

[探討]該反應是否是分解反應?

[板書]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

[描述]氫氣作為新型燃料的優(yōu)點,教會學生辨證地看問題。

[溝通共享]從分子變更的角度分析氫氣和氧氣化合生成水的反應。

化學反應的本質:分子分割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板書]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更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在線測試]

1、電解水的試驗證明水是由()

A、氫氣和氧氣組成B、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C、氫元素、氧元素組成的

D、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2、有關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B、水在通常狀況下很穩(wěn)定,4℃時密度最大

C、蒸餾水是最純的水

D、0℃時會形成冰、水的混合物

3、電解水的試驗時,看到的現(xiàn)象是()

A、兩極出都有氣體生成,正極出氣多

B、正極出氧氣,負極出氫氣

C、可以看到體積比2:2=2:1

D、兩極出都有氣體生成,正極的玻璃管內匯合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然

4、下列變更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

C、水蒸氣遇冷凝合成水

D、3體積水和7體積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5、在化學反應中,構成反應物分子的重新組合成新的。

[小結]P40[長話短說]

[反饋練習]P41[挑戰(zhàn)自我]

[作業(yè)]

[教學反思]

課題名稱:其次單元水和溶液

第三節(jié)原子的構成

課型:新授課

課時支配: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相識原子的組成及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的關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離子的異同點和相互關系,會用原子和分子的觀點說明化學反應的發(fā)生過程。

3、進一步相識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育學生樹立物質的變度能引起質變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培育學生的視察實力、分析綜合實力和抽象綜合實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原子的組成

難點:原子、分子和離子的異同點和相互關系。

●教學方法

自學探討法、講解并描述法、談話法、探討法。

●教學媒體選擇

多媒體系統(tǒng)

●教學內容分析

"相識原子"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相識原子的結構和相對原子質量,第一課時主要是原子的結構和電子的學問。小結時重點應放在原子、分子的主要區(qū)分上,也就是看兩種微粒在化學反應里能否再分,可以實行總結、對比、探討的方法促進理解。

在上一節(jié)的學習中,學生已經駕馭了有關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的概念,這是引導學生從分子相識原子的特別有效的基礎學問。通過物質的分解反應可以從宏觀上視察到一種物質分解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其他物質,再從"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來分析,能推斷出分子是可分的,從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問題。

●教學對象分析

在"原子能不能再分"教學中,就目前的試驗手段來說,還難以讓人們干脆看到原子的內部結構,在此化學啟蒙階段,學生又缺乏分析推斷原子結構的學問基礎,比較志向的方法是用描述原子結構的動畫片,使學生對原子結構有一個比較形象的了解。

在節(jié)課教學之前,學生頭腦中已形成了一系列有關分子的形象,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過分析反應導出的,所以有必要讓學生清晰的對原子和分子加以對比,了解二者的相像、相異和相關之處。

在教學中,對于電子的運動,既不能套用宏觀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去體會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tài),又不能不以宏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為例來描述原子核和電子的行為,否則學生將無法建立起有關的形象,應當向學生指出電子在核外作高速運動,和汽車在馬路上奔馳、人造衛(wèi)星按肯定軌道繞地旋轉是不同的,它沒有固定的線性軌道。

●教學流程設計

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能否再分?

引出課題

原子的結構

提出問題,共同探究

1、為什么只有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反彈回來?

2、原子核能把轟擊它的α粒子反彈回來,說明什么?

3、原子核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探討溝通

結合老師的講解對原子的結構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提出問題,學生閱讀

老師總結,學生練習

檢查對本節(jié)課內容是否全面駕馭

●教學過程

[老師]1、舉例說明分子是真實存在的;

2、分子具有哪些性質?一一舉例說明;

3、寫出水通電分解的符號表達式。

[學生]思索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

[老師]我們已經知道物質的分子在化學變更中可以再分,它分成了什么呢?分成了原子。原子是一種特別特別小的粒子,一個原子跟一個乒乓球的體積之比,相當于乒乓球跟地球的體積之比。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而原子在化學反應里卻不能再分,是不是說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實心球體?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森在原子中發(fā)覺了帶負電的電子,人類才揭開原子內部結構的隱私在肯定的條件下,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板書】一、原子的結構

【講解并描述】湯姆森的西瓜模型、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試驗

【提出問題】為什么絕大多數(shù)的α粒子能夠順當穿過金箔,而只有極少數(shù)被反彈回來?

[學生]探究活動:對盧瑟福α粒子散射試驗的思索和探討

[老師]點評:對盧瑟福的試驗現(xiàn)象進行說明,提出原子核的概念,并進一步提出問題:原子核的體積特別小,只占原子體積的幾千億分之一,卻能把轟擊它的α粒子反彈回來,說明什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并全班溝通

[老師]點評

科學試驗證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特別小,而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徑僅為原子半徑的幾萬分之一。但是,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的電子質量特別小,和原子核相比可以忽視不計。電子在原子內很大的空間內做高速運動。

【設問】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導入】現(xiàn)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彈的爆炸,證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結合動畫指出】科學試驗證明,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而中子不帶電。因此,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數(shù)目等于原子核內質子的數(shù)目。

即: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

【板書】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

[學生]視察、領悟。

[學生]閱讀教材第45頁最終一段。

【設問】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而原子為什么不帶電?

【探討】小組活動,回答: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數(shù)

【板書】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設問】不同種原子之間有什么本質的區(qū)分?

[學生]思索。

[老師]科學證明,不同類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同。同種原子的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都相同,同類原子的質子數(shù)相同。

解說氫、氧、碳等原子。

【動畫展示】原子結構圖(教材P46)。

【設問】在原子中,電子的體積和質量特別小,它有什么用途?

【板書】二、原子中的電子

[學生]閱讀教材第46頁,對電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學生]填寫下表,對分子和原子、離子進行比較。

分子原子離子微觀粒子的共性本質區(qū)分聯(lián)系【設問】電子特別小,可是它所"占據(jù)"的空間卻特別大,它在原子核四周空間中怎樣運動?

[老師]電子在核外作高速運動,和汽車在馬路上奔馳、人造衛(wèi)星按肯定軌道繞地球旋轉是不同的,它沒有固定的軌道。我們無法知道它在某一時刻所處的位置,只能想像,電子在核外運動時就像一團云霧覆蓋在原子核四周,所以形象地把它稱為"電子云"。

【小結】原子的結構

[學生]記憶

[老師]布置課堂學習

[學生]練習,檢查鞏固

[老師]布置課后作業(yè):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原子有哪些印象?把你的收獲和體會告知你的同學。

(2)以"我相像中的原子結構"為題,寫一篇科普學作。

附:課堂學習

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

(A)由電子和質子構成(B)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C)由電子和中子構成(D)不能再分

2.原子里的質子數(shù)等于()

(A)中子數(shù)(B)電子數(shù)(C)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之和(D)核電荷數(shù)

3.化學變更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學變更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電子(D)原子核

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區(qū)分在于()。

(A)體積大小不同(B)質量不同

(C)分子能獨立存在,原子不能(D)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

5.發(fā)覺電子的科學家為()。

(A)拉瓦錫(B)湯母森(C)道爾頓(D)舍勤

6.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肯定比分子?。˙)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干脆構成的(D)原子是化學變更中的最小粒子

7.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和一個碳原子構成的。已知氧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8,碳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6,則該分子中共有個原子核、個質子和個電子

教學反思: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原子的實際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的意義,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

2.學會計算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重點、難點

重點: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

難點:相對原子質量的意義

教學方法

自學探討法、講解并描述法、談話法、探討法、練習法

教學媒體選擇

多媒體系統(tǒng)

教學內容分析

"相識原子"這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原子的結構和相對原子質量,其次課時為相對原子質量。學生在上一節(jié)課對原子已經有了肯定的感性的相識,知道原子很小,由此就特別自然地引出了原子和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

在講授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原子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的區(qū)分,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可通過相對原子質量的簡潔計算讓學生加深理解。

在小結時,重點應放在分子、原子的比較上。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一般不會感到很難,關鍵是讓學生學會相對和肯定之間如何轉化,駕馭這樣一種科學方法:相對原子質量法(原子的質量特別小,用通常的質量單位來度量不便利,建立一個更小的單位碳單位來度量,使得原子質量的數(shù)值更接近平常數(shù)值的大?。?,這樣可以培育學生用化學方法相識微觀物質世界的實力。

教學流程設計

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如何表示原子的質量?

老師講解相對原子質量的表示方法

學生練習鞏固相對原子只哦量的意義和計算

對全節(jié)進行總結鞏固駕馭分子、原子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分

教學過程

[老師]1.什么是原子?原子的結構是怎樣的?

2.原子有哪些性質

[學生]思索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

【設問】我們已經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質量,那么原子的質量有多大呢?

【講解并描述】不同原子的質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現(xiàn)代科學儀器精確地測量出來。

[學生]體會原子的質量很小,猜想能否換一種表示方法。

[老師]這樣小的數(shù)字,書寫、記憶和運用起來都很不便利,就像用噸做單位來表示一粒稻谷、小麥的質量一樣。因此,在國際上,一般不干脆應用原子的實際質量,而采納不同原子的相對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板書】三、相對原子質量

【投影】以一種碳原子(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都是6)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數(shù)值,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學生]計算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加深對原子的真實質量,加深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

[老師]相對原子是原子質量的真實質量嗎?

【講解并投影】留意:①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而是相對質量;

②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它的單位是一,符號是1(單位一般不寫出)。

[學生]領悟相對原子質量,加深對相對質量的理解.

[老師]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的真實質量嗎?

[講解并投影]留意:(1)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而是相對質量。

(2)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它的單位是一,符號是1(單位一般不寫出)。

[學生]領悟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的真實質量的區(qū)分。

[老師]精確的相對原子質量有效數(shù)字可達八位,一般的化學計算多采納它的近似值。相對原子質量可從書后附錄Ⅲ中查到。

[學生]閱讀書后附錄Ⅲ:相對原子質量表,知道如何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老師]我國聞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他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主持測定了銦、銻、鉺、鍺、鋅、鏑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1995年精確測定了和的相對原子質量,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納為國際新標準。

[小結]知道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重要內容,然后總結:駕馭原子、分子之間的異同和相互關系(表格);能用分子、原子的觀點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了解原子的構成及和相對原子質量的關系。

分子原子備注相像點質量小,體積小,處于永恒運動之中。同種物質分子物質相同,不同種物質分子性質不同質量小,體積小,處于永恒運動之中。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分子和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說全部原子都肯定比分子小相異點在化學反應中分裂,重新組成別種物質的分子化學變更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行再分,化學反應后并沒有變成其他原子相關關系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構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干脆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老師]布置課堂練習

[學生]練習,檢查鞏固

[老師]布置課后作業(yè):"在線測試"和"挑戰(zhàn)自我"

附:課堂練習

1.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12g(B)1/12(C)12(D)1.993×10-26/12

教學反思

第四節(jié)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教學目標: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辨別典型溶液的溶質和溶劑;

2、了解溶液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3、了解溶解過程中的能量變更

4、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潔計算

5、初步學會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的方法。

教學重點:溶液概念的形成及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教學難點:進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潔計算

教學方法:試驗分析法、探討法、信息處理法、歸納法

教學手段:分組試驗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

提出問題:海水、河水、地下水即使澄澈見底,也還不是純凈的水,這是為什么?舉例,探討從學生的生活閱歷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活動天地:取一只小燒杯,倒入約50毫升水,用藥匙將食鹽一點一點灑落水中,細致視察食鹽的變更,直至食鹽在水中消逝,用手輕摸燒杯壁的涼熱。細致操作,體會試驗中蘊涵的道理。在操作中可激勵學生相互溝通,從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中,探討課本提出的3個問題。這個試驗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