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材料一:詩的境界產生的第一個條件是直覺所“見”的意象,第二個條件則是所“見”意象必須恰當地表現出情趣。在美感經驗中,由于“我”的直覺,“物”才具有了它的特殊形象。比如注視一座高山,我們仿佛覺得它從平地聳立起,挺著一個雄偉峭拔的身軀,在那里很鎮(zhèn)靜地莊嚴地俯視一切。美學家稱這種現象為“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否發(fā)生以及發(fā)生時的深淺程度都隨人隨時隨境而異。大地山河、風云星斗原來都是死板的東西,我們往往覺得它們有情感,有生命,有動作,這就是移情作用的結果。從移情作用我們可以看出內在的情趣常和外來的意象相互融合和影響,即“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情,情、景相契無間,這才是詩的理想境界。每首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兩個要素,即“情”與“景”。我們時時生活在情趣里,卻很少能將情趣化為詩。我們抬頭一看,或是閉目一想,無數的意象紛至沓來,但是只有極少數才能成為詩的意象。因為意象必須有情趣來融化它們,貫注它們,才有圓滿渾整的境界。所以說,詩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產生詩的理想境界,但宇宙中萬事萬物卻常在變化發(fā)展中,沒有絕對相同的情趣,自然也就沒有絕對相同的景象。情趣不同,那么景象雖似同而實不同。比如陶潛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時,杜甫在見到“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望岳》)時,李白在覺得“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時,都見到了山的美。在表面上景象都是山,在實際上卻因對山貫注的情趣不同,各有不同的境界。因此,我們可以說,每首詩的境界都是作者自己的創(chuàng)造。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于詩的欣賞。無論是欣賞還是創(chuàng)造,都必須見到一種詩的境界。就情景契合的境界來說,欣賞與創(chuàng)造并無分別。比如姜夔的詞句“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就含有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創(chuàng)作這句詞時,須先從自然中見到這種意境,感到這種情趣,然后拿這九個字把它傳達出來。在見到那種境界時,他必覺得它有趣,于是創(chuàng)造也就在欣賞中完成了。當然,讀者在讀他的這句詞而見到他所見到的境界時,也是在欣賞中進行創(chuàng)造。讀者所見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相比姜夔和其他讀者所見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絕對相同。其實,每個人領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經驗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經驗是彼此不同的,所以無論是欣賞自然風景或是讀詩,各人對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詩,你今天讀所得到的和明天讀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性格、情趣和經驗是生生不息的。欣賞一首詩就是再造一首詩。每次再造時,都要憑當時當境的整個的情趣和經驗做基礎,所以每時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鮮的詩。所以,無論是創(chuàng)造還是欣賞,真正的詩的境界是無限的、永遠新鮮的。(摘編自朱光潛《詩論》)材料二:主觀情趣與客觀物態(tài)兩相交流達成了人情與物象的互相融合,“物我由兩忘而統(tǒng)一”。情與景在某一個時刻互為因果,景能表情,情能應景,兩者契合無間,變成了詩的境界。這和王夫之的《姜齋詩話》中所提出的“情景說”即“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詩的境界是情與景的融合,是情趣與意象的契合。意象與情趣兩個要素也就是“見”的兩個條件的衍生。情感是時時存在而不可用言語表達的心理感受,意象是處處存在而又凌亂無序的現實物象,只有情趣的灌輸,審美客體才能成為一個一個獨立完整的意象,從而具有了內在生命感。正如克羅齊所說的,藝術是主體能動地把情趣寄托在客觀意象里,情趣和意象兩者不能獨立。朱光潛說:“把依稀隱隱約約的景和情的配合加以意匠經營,使它具體化、明朗化,并且凝定于語言,那就成為詩了?!痹姷囊饩呈歉鶕匀唤⒌牧硗獾囊庀笫澜?,每個人所處的詩境都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詩人之所以見到與常人不同的境界,就是因為詩人的情趣使他所“見”景象的意蘊往往比常人深刻許多。朱光潛的詩境中所指的境界或者意境,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境界或意境的含義,它屬于審美范疇,在很多時候是指審美意象。朱光潛的詩境說以情趣為核心,詩的境界是主體的情和客體的景在審美感興中產生、存在于審美主客體之間的審美意象。從意境的形成來界定基本范疇,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是意境。完整意義上的意境不僅包括意象,也包括了對有限的意象之外的無限時空的延伸。意象只是審美主客體之間的對象化,只能顯現自然和人生的形形色色;而意境還蘊含著人生觀、歷史觀、宇宙觀,可以正確地看待世界和詩意存在,從而獲得生命的慰藉和靈魂的安頓。(摘編自劉曉寧《論朱光潛的詩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朱光潛從“我”與“物”兩方面關注詩的境界,在美感經驗中,表現為“直覺”與“形象”,在詩的境界中,表現為“情趣”與“意象”。B.陶潛所“見”的“南山”、杜甫筆下的泰山、李白詩中的敬亭山,雖然都是山,但是各人的風格不同,其“山”的境界各有不同。C.詩的境界是意象與情趣的契合,而無論欣賞還是創(chuàng)造,都必須“見”到一種詩的境界,因此詩人的創(chuàng)造和讀者的欣賞沒有本質區(qū)別。D.每個人的詩境不同,對于同一個世界,詩人常呈現意蘊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現的則完全是一個平凡乏味、凌亂無序的世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辛棄疾《賀新郎》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自有一種境界,這就是“移情”的作用。B.“情恰能稱景,景也恰能傳情”,“恰能”是情景相契合的最理想程度,情景相契無間,天衣無縫,才能見出圓滿渾整的境界。C.王夫之、克羅齊、朱光潛都認為情趣和意象兩者不能獨立,只有互相融合、契合無間才形成藝術的境界,并且他們的理論都以情趣為核心。D.完整意義上的意境,突破了時空限制,不僅包含著存在于審美主客體之間的審美意象,還蘊含著人生觀、歷史觀和宇宙觀。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充分體現“詩的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契合”觀點的一項是()A.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B.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C.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D.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5.朱光潛說:“詩的境界是人從時間與空間中執(zhí)著于一意象而產生的,它可以在無數心靈中繼續(xù)復現,雖復現卻不落于陳腐。”請結合材料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即鸢浮?.A2.C3.D4.①首先,由詩歌境界產生的條件,引出移情作用,從而得出“詩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的觀點;

②然后,基于上文觀點,作者舉例分析無論作者創(chuàng)作詩還是讀者欣賞詩都是一種創(chuàng)造;

③最后,分析了因為人的性格、情趣和經驗不同且生生不息,真正的詩的境界是無限的、永遠新鮮的。5.①詩人把自己的情趣貫注到某一意象上,創(chuàng)造了詩的境界;

②詩的境界在詩人創(chuàng)造出來后,被無數的讀者所欣賞;

③因為人的性格、情趣和經驗彼此不同且是變化的,所以詩的境界是無限的,永遠新鮮的?!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B.“但是各人的風格不同,其‘山’的境界各有不同”錯誤。由原文“在實際上卻因對山貫注的情趣不同,各有不同的境界”可知,是每個人對山貫注的情緒不同,而不是每個人的風格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境界。C.“因此詩人的創(chuàng)造和讀者的欣賞沒有本質區(qū)別”錯誤。由原文“無論是欣賞還是創(chuàng)造,都必須見到一種詩的境界。就情景契合的境界來說,欣賞與創(chuàng)造并無分別”可知,是就情景契合的境界來說,欣賞與創(chuàng)造并無分別,而不是說二者沒有本質的區(qū)別。D.“詩人常呈現意蘊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現的則完全是一個平凡乏味、凌亂無序的世界”錯誤。由原文“無論是欣賞自然風景或是讀詩,各人對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詩,你今天讀所得到的和明天讀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性格、情趣和經驗是生生不息的”可知,每個人對于同一世界有不同的感受,但并沒有說詩人常呈現意蘊深刻的世界,常人呈現的則完全是一個平凡乏味、凌亂無序的世界?!?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C.“他們的理論都以情趣為核心”錯誤。由原文“朱光潛的詩境說以情趣為核心,詩的境界是主體的情和客體的景在審美感興中產生、存在于審美主客體之間的審美意象”可知,文中只說朱光潛的詩境是以情趣為核心的,并沒有說這三人的理論都是以情趣為核心的。【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的能力。A.寫霧氣籠罩著的柳樹、裝飾華美的橋梁,擋風的簾子、青綠色的帳幕,樓閣高高低低,大約有十萬戶人家,從多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意象都傾注了情感,可以體現“詩的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契合”觀點。B.寫碧草春色、黃鸝好音,色彩鮮明,靜動相襯,恬淡自然,美妙地表現出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自然界的春天來了,祖國中興的希望卻非常渺茫。想到這里,詩人不免又產生了一種哀愁惆悵的感覺,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意滲進了客觀景物之中,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梢泽w現“詩的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契合”觀點。C.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用“二十四橋”“波心蕩”“冷月無聲”表現清幽冷寂的氣氛,移情入景,體現城市的蕭條和詩人的傷感。可以體現“詩的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契合”觀點。D.“朝”與“晚”成互文,意為一天之中就做成了繡夾裙和單羅衫。并沒有將情趣和意象結合起來。【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說到“詩的境界產生的第一個條件是覺所‘見’的意象,第二個條件則是所‘見’意象必須恰當地表現出情趣”,也就是詩歌境界產生的條件。接著舉例子。最后引出移情作用。第二段說到從移情作用我們可以看出內在的情趣常和外來的意象相互融合和影響,最終得出“詩的境界是情趣和意象的契合”的觀點。第三段說到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產生詩的理想境界,宇宙中萬事萬物卻常在變化發(fā)展中,沒有絕對相同的情趣,自然也就沒有絕對相同的景象,所以,情趣不同,景象雖似同而實。并且進行舉例論證。第四段將上述道理用到詩的欣賞上,就情景契合的境界來說,欣賞與創(chuàng)造并無分別,所以無論作者創(chuàng)作詩還是讀者欣賞詩都是一種創(chuàng)造。最后一段每個人領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經驗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經驗是彼此不同的,所以無論是欣賞自然風景或是讀詩,各人對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因為性格、情趣和經驗是生生不息的。所以,無論是創(chuàng)造還是欣賞,真正的詩的境界是無限的、永遠新鮮的?!?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由原文“情趣和意象的契合才能產生詩的理想境界”可知,詩人把自己的情趣貫注到某一意象上,創(chuàng)造了詩的境界。所以,詩的境界是人從時間與空間中執(zhí)著于一意象而產生的。由原文“在見到那種境界時,他必覺得它有趣,于是創(chuàng)造也就在欣賞中完成了。當然,讀者在讀他的這句詞而見到他所見到的境界時,也是在欣賞中進行創(chuàng)造”可知,詩的境界在詩人創(chuàng)造出來之后,被無數讀者閱讀,并且在欣賞中完成閱讀。所以,詩的意境可以在無數心靈中繼續(xù)復現。由原文“其實,每個人領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經驗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經驗是彼此不同的,所以無論是欣賞自然風景或是讀詩,各人對境界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詩,你今天讀所得到的和明天讀所得到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性格、情趣和經驗是生生不息的”可知,因為人的性格、情趣和經驗彼此不同且是變化的,所以詩的境界是無限的,永遠新鮮的。所以,詩的意境可以,雖復現卻不落于陳腐。(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辰河小船上的水手沈從文(1)我獨自坐到這只小船上,已過了十天。起先我盡記著朋友“行船莫算,打架莫看”的格言,從不發(fā)言過問。(2)我的衣袋中,雖還收藏了一張?zhí)以纯h管理小劃子的船總親手所寫“十日包到”的保單,但天氣既那么壞,還好意思把這張保單拿出來向掌舵水手說話嗎?(3)我口中雖不說什么,心里卻計算到所剩余的日子,真有點兒著急。(4)三個水手中的一人,似乎已看準了我的弱點,那水手向我說道:“先生,你著急,是不是?不必為天氣發(fā)愁。如今落的是雪子,不是刀子。我們弄船人,命里派定了劃船,天上縱落刀子也得做事!”(5)我的座位正對著船尾,掌舵水手這時正分張兩腿,兩手握定舵把,一個人字形的姿勢對我站定。想起昨天這只小船掯入石罅里,盡三人手足之力還無可奈何時,這人一面對天氣咒罵各種野話,一面卸下了褲子向水中跳去的情形,我不由得微喟了一下。我說:“天氣真壞!”(6)他見我眉毛聚著,便笑了?!安坏K事,只看你先生是不是要我們趕路,想趕快一些,我同伙計們有的是辦法!”(7)我?guī)Я它c埋怨神氣說:“不趕路,誰愿意在這個日子里來在河上受活罪?告我看是什么辦法!”(8)“天氣冷,我們手腳也硬了。你請我們晚上喝點酒,活活血脈,這船就可以在水面上飛!”(9)我覺得這個提議很正當,便不追問先劃船后喝酒,如何活動血脈的理由,即刻就答應了。我說:“好得很,讓我們的船飛去吧,歡喜吃什么買什么。”(10)于是這小船在三個劃船人手上,當真儼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飛去。經過釣船時就喊買魚,一攏碼頭時就用長柄大葫蘆滿滿的裝上一葫蘆燒酒。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出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1)船停時,真靜。一切聲音皆為大雪以前的寒氣凝結了。三個水手把晚飯吃過后,圍在后艙鋼灶邊烤火烘衣。我再也不能孤獨的在艙中坐下了,就爬到那個鋼灶邊去,同他們坐在一處去烤火。(12)我詢問那個年紀較大的水手:“掌舵的,我十五塊錢包你這只船,一次你可以撈多少!”(13)“我可以撈多少,先生!我不是這只船的主人,我是個每年二百四十吊錢雇定的舵手,算起來一個月我有兩塊三角錢,你看看這一次我撈多少!”(14)我說:“那么,大伙計,你攔頭有多少!全船皆得你,難道也是二百四十吊一年嗎?”(15)“我弄船上行,兩塊六角錢一次,下行吃白飯!”(16)“那么,小伙計,你呢?我看你手腳還生疏得很!你昨天差點兒淹壞了,得多吃多喝,把骨頭長結實一點點!”(17)小子聽我批評到他的能力就只干笑。掌舵的代他說話:“先生要你多吃多喝,你不聽到嗎?這小子看他雖長得同一塊發(fā)糕一樣,其實就只能吃能喝,撇篙子拉纖全不在行!”(18)“掌舵的,你在這條河里劃了幾年船?”(19)“我今年五十三,十六歲就到了船上?!保?0)“攔頭的大伙計,你呢?你劃了幾年船?”(21)“我照老法子算今年三十一歲,在船上五年,在軍隊里也五年。我是個逃兵,七月里才從貴州開小差回來的!”(22)這水手結實硬朗處,倒真配作一個兵。昨天小船上灘,小水手換篙較慢,被篙子彈入急流里去時,他卻一手支持篙子,還能一手把那個小水手撈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驚又氣,全身濕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罵著種種野話,一面卻趕快脫了棉衣單褲給小水手替換。在這小船上他一個人脾氣似乎特別大,但可愛處也就似乎特別多。(23)想起小水手掉到水中被援起以后的樣子,以及那個年紀大一點的脫下了褲子給他掉換,光著個下身在空氣里弄船的神氣,我心中充滿了不可言說的感情。我向小水手帶笑說:“小伙計,你呢?”(24)那個攔頭的水手就笑著說:“他嗎?只會吃只會哭,做錯了事罵兩句,還會說點蠢話:‘你欺侮我,我用刀子同你拼命!’,老子還不見過刀子,怕你!”(25)小水手說:“老子哭你也管不著!”(26)攔頭的水手說:“不管你你還會有命!落了水爬起來,有什么可哭?我不脫下衣來,先生不把你毯子,不冷死你!十五六歲了的人,不害羞!”(27)正說著,鄰船上有水手很快樂的用女人窄嗓子唱起曲子,晃著一個火把,上了岸。(28)我說:“大伙計,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這里有的是零錢。要幾角錢?你太累了,我請客!”(29)他嫵媚的咕咕笑著。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錢的五角鈔票遞給他。于是推開了篷,這個人就被兩個水手推上了岸。(30)可是他卻出我意料以外,上岸不久又下了河,回到小船上來了。小船上掌舵水手正點了個小油燈,薄薄燈光照著那水手的快樂臉孔。小水手向他說了一句野話,那小子只把頭搖著且微笑著,他趕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帶,原來他棉襖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帶一解,橘子便在艙板上各處滾去。問他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雖上了岸,卻并不胡鬧,只到河街上打了個轉,在一個小鋪子里坐了一會,見有橘子賣,知道我歡喜吃橘子,就把錢全買了橘子帶回來了。(31)我見著他那很有意思的微笑,我便也笑將起來,不說什么了。(32)天氣如所希望的終于放晴了,我同這幾個水手在這只小船上已經過了十二個日子。(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說過了十天與末尾說過了十二個日子,都是說時間,但表達的心情不同。B.只因有求水手們早趕路,所以我不質疑水手“先劃船后喝酒活動血脈”的合理性。C.這一段船上經歷看似偶然,三位水手的三種資歷、性情其實構成了水手們的一生。D.惡劣的環(huán)境、微薄的報酬并未消磨水手的活力,簡單粗糲的生活中有生命的強韌。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用多個“笑”,表現了攔頭大伙計性格的多個側面,使這個人物形象格外鮮明生動。B.文章多次寫到“野話”,既營造了真實感,也委婉批評了湘西社會粗鄙的風俗。C.文中有一段對青山、河水、水聲的描寫,既襯托了我的內心,又調節(jié)了敘事的節(jié)奏。D.作者尊重不同人物的說話習慣,俗趣與雅興相糅合,創(chuàng)造了一種獨特的語言風格。8.作者曾說:“對于農人與士兵,懷了不可言說的溫愛,這點感情在我的一切作品中,隨處都可以看出。”本文中人與人之間的溫愛也隨處可見,請分析主要寫了哪幾個方面的溫愛。9.本文是沈從文《湘行散記》中的頗有代表性的一篇,如果讓你介紹作者這一系列作品的特色,你會突出哪幾個方面?〖答案〗6.B7.B8.(1)水手之間的溫愛。如小水手掉到水中,年長的水手趕緊救援,上船后又趕緊脫了棉衣單褲給他穿。(2)水手對我的溫愛。如水手知道我歡喜橘子,就把我送給他的錢全買了橘子趕緊回船來。(3)我對水手的溫愛。如我體諒水手,知道天氣不好,不因為趕行程不因為有約定而為難水手,還給水手零錢,讓他們買喜歡的東西。9.(1)突出內容上的特點,獨有的湘西景觀、風俗、人情,富有地域性和時代性特色。(2)突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情感,對鄉(xiāng)風民俗的認同和贊賞,對小人物的理解、同情和贊美,也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3)突出語言和表現特色,語言質地澄明簡潔,詩意靈動,典雅和土俗并存,真實地展露了他們?yōu)槿说暮唵魏驼婕?,直逼生命的本相。〖解析〗?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只因有求水手們早趕路”以偏概全,不質疑并非只因為有求于水手早點趕路,還有“理解”和“溫愛”?!?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也委婉批評了湘西社會粗鄙的風俗”分析錯誤。寫野話,除了營造了作品的真實感外,也表現湘西社會的質樸和交流的自在、隨意,是欣賞的態(tài)度,而不是批評其粗鄙。【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從文中“昨天小船上灘,小水手換篙較慢,被篙子彈入急流里去時,他卻一手支持篙子,還能一手把那個小水手撈住,援助上船。上了船后那小子又驚又氣,全身濕淋淋的,抱定桅子荷荷大哭。他一面笑罵著種種野話,一面卻趕快脫了棉衣單褲給小水手替換”可以看出,伙伴落水全力救助,而且脫下自己的衣褲給同伴穿,體現出水手之間的溫愛。從文中“小水手向他說了一句野話,那小子只把頭搖著且微笑著,他趕忙解下了他那根腰帶,原來他棉襖里藏了一大堆橘子,腰帶一解,橘子便在艙板上各處滾去。問他為什么得了那么多橘子,方知道他雖上了岸,卻并不胡鬧,只到河街上打了個轉,在一個小鋪子里坐了一會,見有橘子賣,知道我歡喜吃橘子,就把錢全買了橘子帶回來了”可以看出,水手是喜歡上岸玩耍的,但知道我歡喜橘子,就把我送給他的錢全買了橘子趕緊回船來,這體現了他的樸實,也體現了水手對我的溫愛。從文中“雖還收藏了一張?zhí)以纯h管理小劃子的船總親手所寫‘十日包到’的保單,但天氣既那么壞,還好意思把這張保單拿出來向掌舵水手說話嗎”“我說:‘大伙計,你是不是也想上岸去玩玩?要去就去,我這里有的是零錢。要幾角錢?你太累了我請客!’”“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就取了值四吊錢的五角鈔票遞給他”等內容可知,我不危難水手,關心他們的生活,還給水手零錢,讓他們買喜歡的東西,體現出我對水手的溫愛。【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能力。從本文中“于是這小船在三個劃船人手上,當真儼然一直向辰河上游飛去。經過釣船時就喊買魚,一攏碼頭時就用長柄大葫蘆滿滿的裝上一葫蘆燒酒。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出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的景物描寫,以及作者對水手的描寫,與水手的對話等,都鮮明的突出了沈從文小說在內容上的特點,獨有的湘西景觀、風俗、人情,富有地域性和時代性特色。文中作者通過與水手們的對話,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而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感受到水手們之間的友愛善良,以及他們的純樸。同時,通過對他們之間的對話,體現出鄉(xiāng)風民俗淳樸真摯。這一切都體現出作者對鄉(xiāng)風民俗的認同和贊賞,對小人物的理解、同情和贊美,也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思考和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所以,通過對水手生活的描寫,突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情感。最后,作者的語言質樸卻富有魅力,詩意靈動,典雅和土俗并存。如“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里旅行,望著水光出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表現出文章語言典雅的一面,而“我可以撈多少,先生!我不是這只船的主人,我是個每年二百四十吊錢雇定的舵手,算起來一個月我有兩塊三角錢,你看看這一次我撈多少!”“我弄船上行,兩塊六角錢一次,下行吃白飯!”,則是體現出文章語言土俗的一面。通過具有特色的語言,真實地展露了水手們?yōu)槿说暮唵魏驼婕儯北粕谋鞠?。所以,文章具有突出語言和表現特色。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武靈王平晝閑居,肥義侍坐,王曰:“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負遺俗之累;有獨知之慮者,必被庶人之恐。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矣?!狈柿x曰:“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今王即定負遺俗之慮,殆毋顧天下之議矣?!蓖跛旌?。趙造諫曰:“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動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顧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禮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亂民。臣愿王之圖之?!蓖踉唬骸笆ト酥d也,不相襲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鄒魯無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吳越無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謂服,便事之謂教。子其勿反也?!壁w燕后胡服,王令讓之曰:“寡人胡服,子獨弗服,逆主罪莫大焉。以從政為累,以逆主為高,行私莫大焉。故寡人恐子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壁w燕再拜稽首曰;“前吏命胡服,施及賤臣,臣以失令過期,更不用侵辱教,王之惠也。臣敬循衣服,以待今日?!蓖跗圃?,以為騎邑。牛贊進諫曰:“利不百者不變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王曰:“兵不當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變于事,何俗之不可變?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險,仁義道德,不可以來朝。今子以官府之籍,亂寡人之事,非子所知?!迸Y澰侔莼自唬骸俺几也宦犃詈??”至遂胡服,率騎入胡,出于遺遺之門,逾九限之固,絕五陘之險,至榆中,辟地千里。(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二》)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動/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B.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動/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C.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動/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D.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動/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必被庶人之怨”的“被”意為遭受,與《屈原列傳》中“被發(fā)行吟澤畔”的“被”不同。B.“子其勿反也”的“其”與《詩經·氓》中“士貳其行”的“其”相同。C.“稽首”是古代一種隆重的跪拜禮,行禮時雙腿跪在地上,頭碰觸地面,稍作停頓。D.“絕五陘之險”的“絕”意為越過,與《蜀道難》中“可以橫絕峨眉巔”的“絕”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趙武靈王打算推行“胡服騎射”,但是擔心受到臣民的非議,肥義認為做事猶豫不決就不會取得成果,讓他拋開顧慮,武靈王最終下定了決心。B.對于穿著胡服,趙造從教民之道出發(fā)提出反對意見,而且認為穿著奇裝異服,會使人心思不正,習俗乖僻會擾亂民心,武靈王應該慎重考慮。C.趙燕遲遲不穿胡服,趙武靈王派人責備趙燕,指出他的罪過,并打算用法律對他施以處罰,趙燕聽完后惶恐認錯,表示立即按照要求穿上胡服。D.對于趙武靈王把原陽當作騎邑一事,牛贊進言規(guī)勸,認為改為騎射后攻戰(zhàn)獲得的利益,趕不上所損失的費用,被武靈王反駁后,他俯首聽命。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2)寡人胡服,子獨弗服,逆主罪莫大焉。14.對于趙造和牛贊的進諫,趙武靈王的反駁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即鸢浮?0.A11.B12.C13.(1)既然這樣,那么違背古法不應該指責,遵循舊禮也不值得稱贊。(2)寡人改穿胡服,唯獨你不穿,罪過沒有什么比違背君王意愿更大的了。14.①對于趙造的進諫,趙武靈王從歷史出發(fā),總結道理加以反駁,態(tài)度相對緩和。

②對于牛贊的進諫,趙武靈王從現實出發(fā),直接反駁,并指出牛贊的過錯,態(tài)度強硬?!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聽說過,圣賢之人不去變更民眾的習俗而去教化他們,聰明的人不改變習俗而治理國家。根據民意進行教化,不費多大力氣就能收到成效;根據不同的習俗治理國家,考慮問題簡捷方便,做起來容易見到效果?!笆ト恕笔恰安灰酌穸獭钡闹髡Z,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C?!皳锥鴦诱摺迸c“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與“慮徑而易見”是對稱結構,故應在“者”后斷開,排除D?!?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和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氨话l(fā)行吟澤畔”的“被”通“披”,解釋為披散。句意:也必然會遭受眾人的怨恨。/他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一面走一面吟詠。B.“相同”說法錯誤?!白悠湮鸱匆病钡摹捌洹笔潜砥硎沟恼Z氣詞,解釋為“還是”;“士貳其行”的“其”是代詞,代指“他的”。句意:您還是不要反對吧。/男子行為卻前后不一致了。D.正確。句意:越過了五陘的險地。/可以越過峨眉山的頂端?!?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打算用法律對他施以處罰”說法錯誤,曲解文意。原文“恐子犯刑戮之罪,以明有司之法”是說“寡人擔心你犯下被處死的罪過”,并沒有打算用法律對他施以處罰。【1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1)“然則”,既然這樣,那么;“非”,指責;“循”,遵循、遵守;“多”,稱贊。(2)“胡服”,穿胡服;“獨”,唯獨;“逆主”,違背君王意愿;“莫大”,沒有什么比……更大?!?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依據原文“王曰:‘圣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鄒魯無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吳越無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謂服,便事之謂教。子其勿反也’”可知,對于趙造的進諫,趙武靈王從歷史出發(fā),總結道理加以反駁,態(tài)度相對緩和;依據原文“王曰:‘兵不當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變于事,何俗之不可變?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險,仁義道德,不可以來朝。今子以官府之籍,亂寡人之事,非子所知’”可知,對于牛贊的進諫,趙武靈王從現實出發(fā),直接反駁,并指出牛贊的過錯,態(tài)度強硬。參考譯文:趙武靈王平日閑居,肥義陪坐。趙武靈王說:“建立了高超卓絕功勛的人,必然要遭受一些世俗小人的責難;而有獨到見解的人,也必然會招惹眾人的怨恨?,F在我準備教導民眾穿著胡服練習騎馬射箭,這樣一來,國內一定會有人非議我?!狈柿x說:“我聽說,做事情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功,行動如顧慮太多就沒有成果?,F在大王既然下定決心背棄世俗偏見,那就一定不要顧慮天下人的非議了?!壁w武靈王于是改穿胡人的服裝。趙造進諫說:“我聽說過,圣賢之人不去變更民眾的習俗而去教化他們,聰明的人不改變習俗而治理國家。根據民意進行教化,不費多大力氣就能收到成效;根據不同的習俗治理國家,考慮問題簡捷方便,做起來容易見到效果?,F在大王您改變原來的服飾而不遵循習俗,改穿胡服而不顧世人的議論,這不是按照禮儀法則教化民眾的方式。而且穿著奇裝異服,會使人心思不正,習俗乖僻會擾亂民心。我希望大王慎重考慮這件事情。”武靈王說:“圣人興起,不承襲舊法也可稱王天下;夏朝和殷朝衰亡,是因為不改變舊禮法而滅亡的。既然這樣,那么違背古法不應該指責,遵循舊禮也不值得稱贊。再說,如果服飾奇異就會使人心思不正的話,那么最遵守禮法的鄒國和魯國就不會有行為怪僻的人了;如果習俗怪僻就會使民眾變壞的話,那么吳、越地區(qū)就不會出現出類拔萃的人才了。所以說圣人把便于穿著的叫衣服,把方便行事的就叫教化。您還是不要反對吧?!壁w燕遲遲不穿胡服,趙武靈王派人責備他說:“寡人改穿胡服,唯獨你不穿,罪過沒有什么比違背君王意愿更大的了。你把處理政事作為負擔,把違背君王的意愿作為高尚,懷著私心行事沒有什么比這個更嚴重的了。所以寡人擔心你犯下被處死的罪過,用以表明有司的法律嚴明。”趙燕再拜叩頭至地多時說:“前些日子,官吏命令我改穿胡服,君王的恩惠已經賜給臣下,臣下認為自己違反穿胡服的命令并超過了限期,可是君主不用刑罰而屈尊教誨,這是君王的恩惠。臣下敬請按照要求改穿胡服,正等待今天。”趙武靈王攻破原陽,把原陽作為訓練騎射的基地。牛贊進諫說:“利益不到百倍不能改變風俗,功效不能增加十倍就不更換器具。如今君王拆散原來軍隊的編制,而奉行騎馬射箭,臣下害怕那攻戰(zhàn)獲得的利益,趕不上所損失的費用?!蔽潇`王說:“兵器不適合應用,什么兵器不可以改換?教化不便于行事,什么風俗不可以改變?如今厚重的鎧甲行軍,是不能越過險阻的;講究仁義道德,是不能使胡人來臣服的。如今您以官府的法令,擾亂寡人變服騎射、強兵拓地的大事,這些不是您能夠了解的?!迸Y澃萘藘纱芜殿^至地說:“臣下怎么敢不聽從您的命令呢?”武靈王于是讓他穿上胡服,率領騎兵攻入胡地,從挺關出發(fā),越過了九原堅固的要塞,跨過了五陘的險地,到達榆中,開拓了千里疆土。(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沁園春·泉南作①張埜(元)自入閩關,形勢山川,天開兩邊。見長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潑黛,萬馬回旋。石磴盤空,天梯架壑,驛騎蹣跚鞭不前。心無那,恰鷓鴣②聲里,又聽啼鵑③。區(qū)區(qū)仕宦誰憐。道有志、從來鐵石堅。但長存一片,忠肝義膽,何愁半點,瘴雨蠻煙。盡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豈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傳?!紓渥ⅰ舰龠@首詞是作者自北方到南方做官,途經福建泉州南蒲所作。②鷓鴣:鳥名,其鳴聲似“行不行也哥哥”。③啼鵑:杜鵑鳥,其鳴聲似“不如歸去”。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片先點明詞人置身之處與感發(fā)詩情的地理環(huán)境,之后全從正面進行描寫,以擬人、夸張手法刻畫人閩的艱難。B.“恰鷓鴣聲里,又聽啼鵑”與“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有異曲同工之妙,渲染了旅途環(huán)境的空寂蒼涼。C.詞人認為,他能有機會游覽這奇境絕非偶然,是上天有意要他用文字來描繪這美麗山川,寫成佳作流傳海外。D.全詞寫景氣勢博大,激蕩縱橫,夸張和浪漫之筆為全詞增添了瑰麗色彩,讀來令人精神振奮。16.李白的《蜀道難》藝術地再現了蜀道之難,張埜的《沁園春·泉南作》也將入閩的艱難險阻描寫得淋漓盡致。同樣寫路途艱險,但兩位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其不同之處。〖答案〗15.A16.①李白的《蜀道難》寫蜀道之難,意在勸阻友人不要入蜀,警示朝廷對蜀地要加以防范,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

②張埜的《沁園春·泉南作》寫入閩之難,是為下片寫自己不畏艱難險阻的雄心壯志和忠肝義膽作鋪墊?!冀馕觥健?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A.“上片……之后全從正面進行描寫”錯誤?!耙婇L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潑黛,萬馬回旋。石磴盤空,天梯架壑”是正面描寫,“驛騎蹣跚鞭不前”是側面描寫。【1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李白的《蜀道難》寫蜀道之難,意在勸阻友人不要入蜀,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勸人引為鑒戒,警惕戰(zhàn)亂的發(fā)生,并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警示朝廷對蜀地要加以防范,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張埜的《沁園春·泉南作》寫入閩之難,自從進入閩關之后,立刻置身于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之間,一入其“形勢山川”,即見“天開兩邊”令人心驚的景象,隨著詞人步履和月光的漸次深入,山中的奇觀異景也逐漸清晰具體地展現在人們眼前,如千瓶傾瀉,飛流直下,激石濺玉?!叭悍濉彼木?,千峰蒼翠如潑黛,群山如萬馬奔赴,水流山險,道路崎嶇,石蹬如懸半空,天梯如架壑巔,極言其陡與險。于是心驚膽戰(zhàn)的詞人發(fā)出“心無那”那無可奈何的感嘆!正在驚魂未定,又傳來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和杜鵑“不如歸去”的悲鳴,內心的感受通過外物的點化,產生了強烈的表現效果,把入閩的艱難險阻描寫得淋漓盡致,是為下片寫自己不畏艱難險阻的雄心壯志和忠肝義膽作鋪墊。(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詩經·衛(wèi)風·氓》中男女主人公有過愉悅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對他們小時候歡樂相處的描寫。(2)《離騷》中用香草做比喻說明自己遭貶黜是因為德行高尚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追崇先賢,是古代詩歌中常有的內容,如《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聯,就體現了對諸葛亮忠貞不渝、鞠躬盡瘁品格的仰慕之情?!即鸢浮剑?)總角之宴言笑晏晏(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3)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顏真卿有很多“完美”作品,如結構嚴密的《多寶塔碑》,于其中透露著剛健;《大唐中興碑》筆畫非常方正,是沉穩(wěn)之美的體現;《顏氏家廟碑》于蒼健的筆力中彰顯著雄渾之美……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幅“不完美”的作品——《祭侄文稿》。該作品共234字,竟有30余處涂抹痕跡,卻僅次于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這是為何呢?因為它記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安史之亂爆發(fā),顏真卿的侄子顏季明在危難時①,率領全族奮力抵抗。在這場②的戰(zhàn)亂中,顏氏一家30余口慘遭滅門,無一人受降。慘案發(fā)生后,顏真卿幾經輾轉才尋回親人遺骸,悲痛之際揮淚寫下這篇“字字血淚,錚錚鐵骨”的祭文。他忽而涂抹修改,忽而淚落紙端,字跡忽大忽小,傾斜歪扭,卻將顏氏一門的英雄氣節(jié)展現得③?!都乐段母濉冯y道僅是我國書法史上的藝術瑰寶嗎?顯然不是這樣。它蘊含著堅貞不屈、取義成仁的愛國情操,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成與后面句子句式一致的整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即鸢浮?8.①挺身而出②慘絕人寰③淋漓盡致19.《多寶塔碑》于嚴密的結構中透露著剛健之美;《大唐中興碑》于方正的筆畫中體現著沉穩(wěn)之美;20.引人思考,突出強調《祭侄文稿》不僅具有藝術價值,也蘊含著精神價值?!冀馕觥健?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通過前后文中“在危難時”“率領全族奮力抵抗”可知,該空的意思是在危難之際,顏季明勇敢的站了出來,率領族人抵抗,所以可用成語“挺身而出”。挺身而出:形容面對著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第二空,由后文“慘遭滅門”一詞可知,此空的語境是形容這場戰(zhàn)亂的兇殘程度,所以可用成語“慘絕人寰”。慘絕人寰:形容殘酷凄慘到了極點。第三空,語境形容顏真卿的書法將顏氏一門的英雄氣節(jié)展現得非常充分,所以可用成語“淋漓盡致”。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也可形容非常痛快?!?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仿寫和變換句式的能力。后面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